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检测题(含答案)

来源:选调生 发布时间:2020-07-24 点击: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检测题

  一、单选题

 1.老舍的《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是一位实业家,他的理想是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因为“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资,那才能救国”。1916 年前后,他兴办的企业最为红火。“最为红火”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 C.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2.1864 年,李鸿章提出:“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而才亦可集。”材料表明李鸿章意在 A.学习西洋科技和寻觅制器之人

  B.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改革科举制促进人才培养

 D.学习外国利器以挽救民族危机 3.19 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 8%的利息。1912 年,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为 1.6 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 5500 万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工业生存日益艰难

  B.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 C.金融行业影响工业生产

 D.近代经济逐渐走向复苏 4.1945 年 11 月 27 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决议,要求全部敌伪纺织厂由国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经营。据此可知当时 A.国民政府以抗战大局为重

 B.民族工业得到政府的支持 C.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

  D.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工业 5.19 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 20 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年份 地区

 1900

 1915

 1920

 1924

 山东章丘

 O.1%

 35%

 45%

 50%

 山东济阳

 O.2%

 15%

 25%

 40%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对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代

 进口

 出口

 1885

 88,200,018 两白银

 65,005,711 两白银

 1895

 171,696,715 两白银

 143,293,211 两白银

 1905

 447,100,082 两白银

 227,888,197 两白银

 1911

 471,503,943 两白银

 377,338,166 两白银

 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

 B.《马关条约》的签定导致进口激增 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D.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 7.下图为民国时期一则女鞋广告,从广告语中反映了当时

 注释:图中的女鞋广告语为先生早起出讲堂,第一注意学生装。你们全身所服用,是否国货抑外洋。一生敬谨答教师,专用国货已多时。学生所穿的靴鞋,买于陈嘉庚公司。(陈嘉庚是民国时期著名民族资本家)先生闻言大欢喜,更望诸生都如此。诸生一一齐点头,爱国须用国货起。

 A.国货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共识 C.民国教育商业色彩较浓厚

 D.民族资本家具有强烈教育情怀 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中华民国初年

  D.抗日战争时期 9.“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材料反映了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B.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D.本国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10.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中国近代民族企业首先在沿海地区出现和初步发展。下列序号与著名近代民族企业对应正确的是

 A.①轮船招商局

 B.②保兴面粉厂

 C.③发昌机器厂

 D.④江南制造局 11.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家

 英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美国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8

  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B.日本在华投资的总量始终最大 C.美国的在华投资主要用于抗日

  D.美国占据第一位置的时间最长 12.抗战时期,知名学者马寅初抨击说:“有几位大官乘国家之危急,挟政治之势力,勾结一家或几家大银行,大做其生意,或大买其外汇。其做生意之时,以统制贸易为名,以大发其财为实,故所谓统制者是一种公私不分之统制。”马寅初抨击的是 A.日本实施的统制经济

 B.政府繁重的苛捐杂税 C.美国对中国资本输出

 D.急剧膨胀的官僚资本 13.“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此材料反映的是( )

 A.洋商向中国企业传导技术

  B.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压迫和束缚 C.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压迫和束缚

 D.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14.“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 5 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以前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材料所反映的经济变革有(

 )

 ①部分恢复私有制

  ②实行商品贸易

 ③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④禁止私人贸易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5.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高歌猛进

 B.停滞不前

 C.萧条萎缩

 D.曲折发展 16.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下列表述,与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状况不相符的是 A.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B.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C.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D.民族工业与传统经济形式相比处于明显弱势 17.1915 年创办于北京的双合盛啤酒厂,是我国第一家由国人创办的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 )

 A.洋务运动的不断发展 B.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 18.纵观中国近代民主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其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于 A.1894~1907 年

  B.1912~1920 年 C.1928~1936 年

  D.1950~1953 年 19.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下列企业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轮船招商局 B.发昌机器厂 C.安庆内军械所 D.江南制造总局 二、简答题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1874 年 12 月《李鸿章奏折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改革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和内容。说明甲午战争之前社会思想的进步引起了哪些社会变化? 材料二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到近代,开始有社会舆论公开反对一味提倡节俭,并且主张鼓励消费,这较诸过去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变化。此时的社会舆论已开始从富民与富国的高度,对奢侈消费的作用与影响给予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为什么会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这一消费观念在近代中国产生了何种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1.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前很多实体经济面临升级和转型。

 实业救国论者大都十分重视对西方经济理论的介绍、探讨和运用,并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选择取舍。民国初期,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包括工商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政治改良与实业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这也是实业救国思潮获得发展的具体反映。振兴实业逐渐成为全社会各阶级各派别的人们共同的愿望,上自政府,下至庶民,都对发展实业十分关注,实业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广泛开展各项实业活动。

 ——摘自朱英着《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民国初期实业救国思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实业救国思潮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三、材料分析题

 22.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黄河岸边柳树荫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啥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已经响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近代前夜的中国与世界》学习材料 材料二

 1864 年,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英两国经济方式的差异。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的主张。简述该主张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23.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 材料二

 16 世纪至 19 世纪前期英国城市人口统计表 时期

 农村人口数

 城市人口数

 16 世纪

 337.5 万

 112.5 万

 19 世纪前期

 400 万左右

 900 万左右

  材料三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的具体史实,这说明城市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出现什么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列举两例上海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D 6.C 7.A 8.C 9.B 10.A 11.A 12.D 13.B 14.A 15.D 16.C 17.B 18.C 19.A

 20. (1)背景:在太平天国起义等打击下,清政府的封建统治逐步走向衰落;中国边防重点由西北延东南;面临列强相互勾结侵华的千古变局。

 内容:重视海防,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影响: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中国近代民族资产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军事改革初见成效,近代海军开始建立;受西方的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2)原因:小农经济的落后性(或“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或“政府倡导节俭”)。

  变化:由尚节俭到追求奢侈,鼓励消费。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阶层壮大;近代西方消费观念的影响。

 21.(1)特点:将振兴实业和政治改革相结合;结合中国国情,学习运用西方理论;具有更广泛的民众基础。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西学东渐的深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22.(1)差异:中国:小农经济(农业为主),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工业为主)。

 变化:耕与织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主张:中国的制度比西方先进;学习西方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创办近代工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

 (3)改革: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开放: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迭起,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成为重点;20 世纪 90 年代

 中期,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3.(1)市场随处可开,商品贸易时间不再限制,官府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松弛。经济功能显著加强(或手工业和商业功能)。

 (2)趋势:城市化趋势(城市人口增长,农村人口下降);原因:圈地运动,工业革命。

 (3)表现:出现西式建筑;近代邮电事业发展;外来宗教的传播;西餐、西服成为时尚。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最早受到西方的冲击;近代的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处于沿海地区,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推荐访问:资本主义 必修 曲折
上一篇:演讲稿努力才能成功
下一篇:案例分析-巴林银行倒闭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