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分析

来源:实践技能 发布时间:2023-01-15 点击:

韩冬 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徐华 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赵阳 新乡学院体育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我国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应担当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新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推进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同时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正加快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也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是高职院校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所面临的新的任务。体育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重要手段。在公共体育课中用多种途径融入课程思政进行教学,将对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以及在新时代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起着积极作用。

(一)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新时代背景下,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出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和大国工匠。这不仅仅单靠传统的思政课来完成,所以在高职院校中的除思政课以外的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当今社会,岗位分工越来越细致,各岗位的协同合作越来越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担当意识。在足球比赛中,门将、后卫、中场、前锋,场上各个位置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岗位担当意识是工匠精神的基础,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岗位担当意识,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

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训练和体育比赛,树立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发扬“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新奥林匹克精神格言,敢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做到精益求精,由此可见体育精神和工匠精神是高度契合的。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突破自我、自我超越,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体育比赛规则是各种体育竞赛的基础和前提。公开、公正、公平是体育竞赛的基本原则,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训练和竞赛,培养他们的公平意识、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强化制度意识。这些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对学生今后走向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让学生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在工作中什么是不可触碰和越过的“红线”和“底线”。体育课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有着其他课程无可代替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课程思政要做到“盐溶于水”,充分发掘和利用体育课中隐性育人功能和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思政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让体育课在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体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其中,教师运用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优良的道德品质以及崇高的人格,学生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参加体育锻炼、训练和比赛都是实践性的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是具体的、直观的感受,体育课上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和教育也是即时的、直接的,这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充分利用体育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对于课程思政的实施和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和创新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课程思政过程中显性化现象严重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问题首先是显性化现象,由于一部分体育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和学习深度不足,把思政元素生搬硬套直接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没有很好地将思政元素和教学内容自然结合。其次在教学中没有利用课程思政的隐蔽性和浸润性的特征,很容易让学生认为教师在对其进行说教,造成课程思政没有起到应有的育人作用。

(二)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不足

目前在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还是较为重视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教师对于体育精神培养和德育教育等层面关注度较低,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的职责,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也是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由于课程思政这一新的教育理念提出的时间较短,教学中缺少相关的教学经验,并且一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缺乏体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经验总结,体育教学中思政教学的方法较少,造成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不足,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进行。

(三)教学方法有待调整和创新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将体育课堂教学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大部分。教学过程中程序化较为明显,同时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大纲、教学设计以及教案中体现不明显,这不利于课程思政的开展。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在给学生讲解技术动作和练习方法,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时间较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有限,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要想让课程思政自然地融入体育课堂中,并且有着较好的育人效果,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同时还要对教学模式和组织方式进行创新。

(四)对课程思政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传统体育课程采用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身体素质考核、专项考核测试等进行体育课成绩的评价。目前,无论是学生的评价考核还是教师教学的评价考核,都只是简单的形式化评分。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是教师、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协作共建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来指导教学工作。当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的评价体系还是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德育发展。这也是制约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因。

(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体育教师队伍课程思政能力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力军,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体育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者,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中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重要基础和前提。

首先,体育教师应以身作则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素养,做到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师不仅需要提升专业技能、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能力,也要注重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政治理论水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加深人文素养底蕴,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其次,体育教师要加强与思政课以及其他专业课程教师的交流互动、开展多渠道学习与教学研讨,使课程思政教学深度融合,这有助于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和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

再次,要加强教师德育教育的能力。通过体育课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顽强拼搏意志品质、爱国主义精神。教师要关爱学生,建立起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渠道,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价值观的培养。

最后,作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将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结合起来,打造教师培训新渠道,建立新的教师培训体系,将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课程思政能力共同发展,全面提升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改革,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创新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是进行课程思政的有效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和优化教学模式是实现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关键,也是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如果将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生搬硬套进体育课程中,不考虑体育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征,就很难发挥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课程思政具有隐蔽性,有隐性的教育功能。根据课程思政的特性,教师在体育课中改进教学方法,应将相关思政元素隐蔽地浸入到教学内容中,渗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如创设情境法、启发诱导法、发现法、团队合作法等一系列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运用启发诱导法和创设情境法巧妙导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教育学生要诚信友善、平等公正,将思政元素和体育课进行自然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参与体育活动中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足篮排”等集体项目的教学中,运用团队合作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教学环境、学生实际情况等客观因素,要避免只追求教学方式的新颖,而忽视实际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优化调整。

(三)完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建设

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进行思政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要有“三全育人”的大格局,育人不仅仅只在课堂上进行,要实现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进行育人。体育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和课下体育活动的衔接,让课堂上学生所学到的体育精神延续到课下,融入生活。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内容,举办学生喜爱且参与人数较多体育项目的竞赛,增加体育社团数量等措施。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从中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习了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百折不挠、敢于正确面对失败的体育精神,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解决和处理各种问题打下基础。体育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要以构建体育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平台为目标,实现全方位、多途径育人。

(四)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对于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学校育人和德育教育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需要有客观科学并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评价体系来判定。课程思政具有隐蔽性和浸入性的特性,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所以评价体系应该更加注重过程评价,而非结果评价。

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意志品质、心理健康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要将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行为举止、学习态度做出及时反馈,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并加以改进和提高,是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方式。

体育课程思政中对于体育教师评价,要侧重于思政元素在体育教学中的挖掘、融入及自然运用,最终形成对体育课程思政的综合评价。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在各类评教中设置体育教师课堂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价内容,从教学各环节将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落实到位,努力打造高职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

目前,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时间相对较短,还缺乏丰富的课程思政的教学经验,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今后要在提升体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德育水平以及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上下大功夫,将“三全育人”理念落实到学校体育的各环节中,作为教育管理部门要不断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构建科学的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创建多渠道体育课程思政的路径。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高职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体育科技(2022年2期)2022-08-05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体育科技(2019年6期)2019-06-03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1期)2017-04-17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运动(2016年6期)2016-12-01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电影新作(2014年5期)2014-02-27谁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推荐访问:路径 实践 课程
上一篇:生物质炭林业应用实践及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下一篇:基于STEAM教育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项目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