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

来源:卫生职称 发布时间:2020-09-19 点击: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下,高中课程要从原来的学习成绩水平立意转向学科综合素养立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成为高中地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地理实践活动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需要外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高考升学的压力影响地理教师们往往很难开展地理实践力活动。本文分析了高中面地理实践培养现状,针对地理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提升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 实践能力 培养策略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除了有益于高考,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让学生对地理学习充满兴趣,在快乐中学习高中地理知识。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处理教材中的“活动题”、“案例”、“问题研究”等部分内容,出于对学生安全方面的考虑,教师可以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以各种地理观测、实验或社会调查等主题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指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观察、自主完成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与同学互相讨论探究,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为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开辟一条新的教学途径。

 一、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目前很少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教师本身地理实践活动能力不足。一方面,地理实际活动的开展在理论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广泛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学科专业素质要过硬,能够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大部分地理教师,在高中阶段精力主要放在高中生的高考升学上面,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对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并没有特别在意,这方面的学习培训也就相应不足,教师普遍缺乏专业的实践指导能力,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指导,教师也没有掌握足够的必备基本常识。由学生自己独立组织社会实践又不安全,因而学生对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向不明确,缺乏科学专业的引路人。

 (二)缺少教学参考案例

 虽然部分教师有一定倾向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活动能力的意识,但是由于是初次涉入的教学领域,对专业知识要求以及行动上缺乏一定的教学参考案例。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推进过程中,没有参照标准的独自摸索,一方面是教学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就是没有一定的标准,使得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无法考虑活动的“度”,可能会误导学生或者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所以在地理实践力培养方面没有形成固定的理论体系。所以教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暂时开展一些稍微简单易行又好把控的的地理实践活动,这种方法虽然避免了出错,但是对学生长远的实践能力培养是不利的,由于没有一定的参照标准,教师难以很好的把书上的问题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探究活动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开展活动类型单一

 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师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组织学生做一些比较简单且客观条件比较容易满足的活动,比如给学生布置回家每天关注地理新闻的任务,每周在课堂上跟同学们分享自己总结的一周见闻,以及自己对他人总结内容的看法。还有部分教师开展一些简单的观察类和实验类活动,比如观察夏至和冬至日的日出日落时间,记录间隔时间段内的日落时间,探寻季节性的变化。甚至有些老师对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重视度严重不足,使得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质量不高,学生得不到太多实质性的收获,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教师组织学生参与野外考察活动少,不能达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目的。

 (四)家长支持力度不强

  由于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宝贝”, 参加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活动难免可能出现安全问题,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安全不放心,带领开展野外教学的教师也不愿意承担风险。家长认为开展地理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是学习之外的玩乐活动,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加上大部分学生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无暇关注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地理实践活动的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缺少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学校教师的积极配合,学生实践活动难以顺利开展,两方面的压力造成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非常困难。

 二、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教师技能培训

  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主要涵盖地理观测分析能力、动手绘制地图能力、熟练操作各种地理仪器的能力,以及在课外实践中掌握实地测量、考察研究的能力。这些培训内容在教学初期学校都会有一些涉猎的,随着后期高考教学的压力,往往造成许多教师认为地理实践活动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关联不大,宁可花时间让学生多做点地理题目、熟练记忆教材地区名字或者气流方向等内容,长时间单纯授课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慢慢淡化了实践教学意识,带领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也随之有所退化。因此学校教研组应该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培训,或者请有经验的教师开展分享交流会,不断探索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自身地理实践教学素养水平,更好的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二)主题紧扣高考主线

 地理实践活动的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毋庸置疑是可以从多方面来提升的学生地理学科理论知识基础,还可以锻炼学生探究总结能力,但是活动主题的设置一定要紧扣高考内容主线,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全面思考的综合能力,最终都是要回到学生课业学习的主线上来,所以实践活动的主题不可以偏离教材内容,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理的地理实践活动,设计活动的主题都不能避开高考这根“指挥棒”,紧扣如环流运动、大气压、时区时差等高考核心主干知识,让学生时间“花”得值。

 (三)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地理教学,所以教师设计实践活动时,不要仅仅是为了例行公事为了活动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后只顾了玩乐,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实践活动的内涵,掌控活动的发展走向与教材内容一致,还要在活动中抓住活动契机,渗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内的日出日落时间后,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太阳公转造成的阳光直射赤道维度的变化,才会有了一年四季的变化,那么我们平时说的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什么划分界限并不是严格按照纬度划分的那么平滑呢?和日照时间有关吗?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为以后学习气候区域的划分奠定思考基础。

 学生思维有碰撞,活动会有助于培养地理实践力。

 (四)学校部门予以重视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客观条件上还需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需要学校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为给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供培养环境,积极鼓励地理教师研发校本课程,根据地理条件和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将地理实践活动纳入日常学习课程的一部分。指导学生研究校园内的地质地貌、植被类型及特征,记录观测学校一个月内的均温,并与同纬度其他城市的气温进行对比,探究学习气候的影响因素。学校方面也可以与当地气象局、天文台、文化宫、博物馆等地区协调,为学生地理实践活动考察的地点需要创造条件。

 三、结语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下的革新理念,需要地理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探索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真正带领学生从从理论走向实践,带领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探索、总结反思。

 参考文献:

 [1]程菊,徐志梅.“人地观念”素养的构建与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 (17) :4-6.

 [2]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8) .

推荐访问:浅谈地理实践力 地理 培养 实践
上一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试题和答案(护理组)
下一篇:地理实践力认知与培养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