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经验总结与书香征文(纪检)

来源:护士资格 发布时间:2020-09-21 点击: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三篇与书香征文(纪检)三篇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三篇

 【篇一】

 近年来,**县立足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抓实乡土人才培育,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本领的乡土人才队伍,全力打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突出培训重点,精选培育对象。坚持需求导向,重点选择有一定经营基础、管理能力、创业技能的返乡创业人员,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技术技能、增加致富能力、促进作用发挥为目的,依托建成的实用人才实训示范基地、劳动力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和乡村振兴学院,分层分类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培训班 4 期,培训学员达 900 人次。

 突出培训方向,优选培训内容。立足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按照“瞄准实用、瞄准需求、瞄准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电子商务、特色产业等方面开展培训,帮带传承一批生态工业领军人才、产业人才、乡

 土名家、非遗传承人,因人因时因需开展技能培训。目前,已开设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电商培训、特色产业发展等实训课目。

 突出培训实效,创新培育方式。依托**电子产业园、特色产业“党建联盟+产业联盟”建设等平台,采取专家授课与乡土能人现身说教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现场实践相结合、本土人才培育提升与县域外人才反哺相结合的“四结合”模式,运用“一分钟”课堂、“田间课堂”等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培育一批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紧缺人才。

 【篇二】

 **县坚持在强化领导、优化环境和载体创新等方面集中发力,加快提升人才工作管理水平,破解人才发展难题。

 一是强化人才工作引领。该县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市县级拔尖人才参加**年度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提升拔尖人才政治理论素质和服务**发展的本领。贯彻落实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办法,加强沟通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将各类专家人才凝聚到党的事业中来。加大具有专业背景的干部选拔任用力度,提高专家人才在“两代表一委员”中的比例,让专业的人领导专业的领域,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二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县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落实“**英才计划”的实施意见》,依托驻外党工委和驻外商会,成立人才联络站,推介政策、提供服务、引育人才。深化人

 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机构编制管理,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深化校地合作,为清华大学提供社会实践基地,与**师范学院开展“校地共建”,成立博士工作站 3 个。建立“**籍在外优秀人才库”,开辟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制定优惠政策和条件,大力吸引各类优秀的人才在**创业兴业。

 三是因地制宜引育人才。借助中国·**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举办“第二届**·**招才引智创新发展暨高端人才对接会”,宣传**人才政策,引进水稻育种领域院士 1 名、高层次人才 77 人,签订合作协议 1 个,聘任科技顾问 1 名,签约项目 7 家,投资总金额 23.6 亿。以特色产业为导向,与产业发展相匹配,选树 10 个乡村人才振兴示范点,集聚乡土人才。探索乡情引才,向在外乡土人才寄出家书 4000 余封,开展乡土人才恳谈会、宣讲会等 137 场次。评选县级第七批拔尖人才,推进拔尖人才组团服务基层制度,开展组团服务、专项服务、结对服务等 600 余次。深化科技特派员联村帮扶行动,开展培训 200 余场,培训贫困群众 5000 余人次。

 【篇三】

 奖励大产权住房,提供安家费,还有教师激励基金等优厚待遇,让我们没了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待我们像亲人,我们一定会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县委、县政府,回报**人民。”昨日,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高中校园内,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新教师莫位振对笔者说。

 近年来,**立足县情,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契机,坚持把柔性引才作为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瓶颈”的关键举措,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架设人才集聚平台、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快了全县招才引智工作步伐。

 编好“制度网”聚才。以“放”破障碍。该县制定《**招才引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明确在不改变人才的人事、档案、户籍、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引进两位专家型领导担任**人民医院副院长,定期赴该县进行传、帮、带。以“育”扩总量。围绕生态主食和企业管理,与清华大学、江南大学等单位建立长期培训合作关系,对**生态主食、企业管理等人才进行培训。以“励”增活力。

 对高层次人才工资待遇、住房保障、职称评定以及在户籍、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的绿色通道服务。对主导产业人才实行项目资助、研发支持、创新奖励等全链条激励。

 打好“感情牌”用才。建机制“通脉络”。建立“人才服务 110”体系,该县把县内外聘的专家学者、引进的硕士博士专家服务团、“本土”服务团成员等人才整合起来,“量身”服务,有效发挥了引进人才优势。抓机遇“引凤凰”。凭借“赖氏根亲文化节等这一虹吸效应,联合发力打“亲情牌”,切实把与**有感情的高端人才吸引过来、利用起来。目前,已面向“985”和“211”师范院校毕业生成功引进195 人。搭平台“凤还巢”。依托**“鸿雁计划”,组建北上广深等

 多个驻外息商会筹备组,通过亲情联络、定向推介、政策服务等方式,促使外流人才及其智力财富的回归。

 优化“软环境”“留”才。制政策强保障。从引进条件、管理服务、优惠待遇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支持、鼓励用人单位采取聘用制、雇员制等形式开展智力引进,通过兼职、科研攻关和技术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努力营造交流自由、资源共享的良好政策环境。抓考核促落实。坚持把人才工作纳入县管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项目化管理、时序化推进、常态化督查、差别化考核。

 【篇四】

 去年以来,**县立足中心工作,积极创新引才、育才、用才工作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以人才工作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深化人才机制创新。**县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依托驻外党工委和驻外商会,成立人才联络站,推介政策、强化沟通、提供服务、引育人才。同时用好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产学研技术、新兴产业等平台,组建国家、省、市科技平台 57 个、院士工作站 2 个、博士后研究中心和博士服务站各 2 个、博士工作站 3 个,累计实施科技项目 139 项。目前,**县已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加强人才队伍引进。该县借助“**·**高端人才对接会暨招才引智签约仪式”,宣传**人才政策,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开展“国际有机

 运动联盟专家**行”活动,签订相关协议 5 个,聘任科技顾问 2 名。开展校地合作,引进金融经济、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等领域教授博士10 名。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入潢”计划,5 年来,全县共引进 500名名校全日制博士、硕士和优秀本科毕业生。建立“**青年人才库”,定期召开座谈会、联谊会,引导青年人才回乡创业。

 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县组织全县 58 名市、县拔尖人才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组团服务、专项服务、结对服务等形式,走基层、进村组、入农户,服务农村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目前已开展组团服务 4 次,专项服务 82 次,结对服务 500 余次。此外,该县还对科技特派员建档立卡,实时了解掌握科技特派员驻村工作信息和意见建议。去年全县累计开展科普宣传 20 余次,举办茶叶种植技术、优质花木新品种引进栽培技术、小龙虾养殖技术等技术讲座 30 余期,发放各种科普资料 5000 余份(册),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书香征文(纪检)三篇

  书香征文(纪检)三篇

  【篇一】

 近日,重读《大清相国》,再一次领略了前贤风清气正、夙夜在公的信仰之美。鉴古观今,在推进“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开展的当下,重温陈廷敬这样一个讲规矩,重实干,敢担当的清代贤相的故事,恰逢当时。

 他是讲规矩、守法纪、不贪不腐的“廉官”。陈廷敬一生崇尚“俭以养德,为政清廉”,坚守做人做官的底线。对于下级给京官呈送的别敬、冰敬、炭敬等诸多名目,都婉言谢绝;对于弟弟想要升官而去送礼,他设法劝阻;到云南查办库银,云南巡抚王继文请陈廷敬到城里住宿,陈廷敬婉言拒绝;就连在督理钱法时,入“行”随俗受了一枚秦钱,也在离职时连同墙角捡到的一枚铜钱,一并奉还给了宝泉局,践行了当初指天立下的不受毫厘之私的誓言。陈廷敬不但严于律己,还注意管住身边的人。在官居吏部尚书时,曾告诫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他的弟弟犯案,以及他的亲家公贪污,他都没有利用皇帝对自己的信任而直接插手干预。正是因为他的清廉自守,才让其铁腕治腐显得底气十足,反腐败成效明显。身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要树立规矩意识,做到清正廉洁,才能更有底气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他是重实干、善作为、埋头苦干的“勤官”。陈廷敬说过,“与其言而不行,宁行而不言”。讲的就是要力戒形式主义的空谈,崇尚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众所周知,在清朝官场,大多崇尚明哲保身,当一个无所作为的庸官很容易,而当一个有所作为,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勤官”非常难,陈廷敬选择了后者。他主持编撰了《康熙

 字典》;查办山东富伦粮食腐败案,平息民怨,稳定了粮食市场;办结宝泉局铜料亏空案,整顿金融秩序,救清朝于岌岌危难之中;提出制定严厉的制度预防腐败,一改当时官场上行贿受贿、营私舞弊的不良风气。实干兴邦,肯干、勤干才是好官,今天的党员干部,可以借鉴陈廷敬的埋头苦干、勤干的精神,把更多的心思、精力和时间放在抓落实、抓成效上,以实干的作风克服具体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他是敢担当、勇亮剑、为国为民的“正官”。陈廷敬说过:“不与人争高下,但与事辨真伪。”,他虽为人低调,但做事较真。从陈廷敬参贪官、举廉吏而从不计私利的处事原则可以看出,但凡对国家、对百姓有利的事情,他都以国家和天下苍生为重,敢担当、勇亮剑。在山东巡抚富伦请求朝廷批准老百姓自愿把收成的十分之一捐赠给朝廷的时候,在康熙肯定山西阳曲百姓自愿捐建龙亭的时候,在康熙表彰云南巡抚王继文治理有方、按时上缴地方税赋的时候……他凭借着个人的智慧与勇气,勇敢地指出事情的蹊跷之处,坚持查明真相,最终惩治贪污腐败。同时,伴随着黑幕的揭开,贪官的惩处,利益受到触犯的亲王贝勒们开始处处设计陷害陈廷敬,陈廷敬则毅然勇敢面对,从无后悔。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今天的党员干部,就是要培养勇于担当的自觉,练就善于担当的本领,绝不能辜负组织赋予的信任。

 总之,陈廷敬是一个好官,虽身处封建社会,尚能做到清正廉明、为国为民,作为今天的党员干部,理应超越陈廷敬这样一位古代知识分子的境界和格局,牢牢坚守共产党人的底线和政治信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担当作为,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夺取全面从严治党更大胜利,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的贡献。

 【篇二】

 近日,拜读了王跃文老师的《大清相国》,收获颇丰。主人翁陈廷敬知识渊博,官位显赫,驰骋官场近六十年,一生正直清廉,一心为百姓办事,尽职尽责,终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成为一代名相。感慨之余,从陈廷敬身上具有的四个特质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精神食粮。

 具有善学善为的本领 陈家世代家训严格,陈廷敬勤奋好学,学识渊博。他主持编撰了《康熙字典》等众多国家典籍史志,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财富。他涉猎广泛,善诗、善琴、善谋,除了精通文、史、理儒学外,还懂经济、善查案,深得朝廷重用。他不仅有学识,更有担当。为官之后,他不畏强权,敢作敢为,显示出务实强硬的工作作风。如查办山东富伦粮食腐败案,平息民怨,稳定粮食市场。查办宝泉局铜料亏空案,整顿金融秩序,救清朝于岌岌危难之中。任左都御史时,他力排众议,主张制定严厉的制度,改变了当时官场上行贿受贿、营私舞弊的不良风气。尤其是在预防腐败上,陈廷敬建议:“与其等到出了

 事再去查办官员,倒不如先行查验,敲敲警钟,法之为法,要紧的是不让人犯法。”还奏请准予户部随时查验各省库银,以防监督不力引起贪污腐败。这一点,对今天的预防腐败和全覆盖式监督工作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少一些应酬,多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练就过硬的本领,在党和国家需要时,真正做到能说会写善办案,更好地履职尽责、不辱使命。

 具有正直善良的本质 陈廷敬认为,做一个正直善良、品行端正的人永远比做一个贪赃枉法,背信弃义的人胜算概率大。因为其正直善良的本质,让他赢得了钦差卫向书、太监张善德、侠女珍儿以及广大百姓的心,为其多次免去杀身之祸。他既没有站索额图的队,也没有站明珠的队,敢于向“团团伙伙”说“不”,免受结交朋党之苦,独善其身,终立于不败之地。他不惧威胁、不受利诱,不明哲保身,敢于与贪官污吏斗争。让他心胸宽广,海纳百川。陈廷敬为官六十载,期间也受到了很多人弹劾,包括自己的亲家、亲信,但是当东山再起时,他并没有打击报复这些人,而是抱以理解和宽恕,即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康熙评价他“宽大老成,几近完人”。这不禁让我想起习近平同志与已故著名作家贾大山的那段忘年交,习近平同志不仅看重的是贾大山的博学才识,更看重了他襟怀坦荡、善良正直的品行。今天的纪检干部也应如此,要树立追求正义、正直善良的“大德”,坦坦荡荡做人,踏

 踏实实做事,做一名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群众信任的纪检人。

 具有不贪不腐的本性 陈廷敬一生崇尚“俭以养德,为政清廉”。康熙年间,陈廷敬曾上《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书中指出只有“欲教以廉,先使之俭。……”。他认为只有让官员做到生活俭朴,这样官员才能保持廉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没建房,二没买房,三无车坐,住的是岳父家,有远行只好向同僚王方若借车。也正是因为他的清廉自守,让其铁腕治腐显得底气十足。到宝泉局任钱法侍郎的第一天,就立下誓言:“天下钱皆由此出,今日指天发誓,不受毫厘之私,愿与诸位共勉!”。到云南查办库银,云南巡抚王继文请陈廷敬到城里住宿,陈廷敬拒绝了:“三餐不过米面一斤,一宿不过薄被七尺,住在哪里都一样。”陈廷敬不但严于律己,还注意管住身边的人。在官居吏部尚书时,曾严饬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他的弟弟陈廷统两次事发,以及他的亲家公张汧贪污,也没有利用皇帝对自己的信任而直接插手。正是因其不贪不腐的本性,让他从政多年没有污点,被康熙评价为“恪慎清勤,始终一节”。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而勤俭节约问题说到底还是是党性修养问题。”中央八项规定的第八条也明确提出来厉行节约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提高认识,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性,上好理论修养这一课,做好廉洁从政的带头人。

 具有为国为民的本心 陈廷敬虽然做人低调、稳重,凡是对国家、对百姓有利的事情,他都会坚持到底,事事以国家为重,以天下苍生为重,大公无私,而且穷其一生一以贯之。书中有例:康熙准许山西阳曲县百姓捐建龙亭,传颂《圣谕十六条》,各省参照修建。陈廷敬担心地方官员借口捐建龙亭,摊派勒索百姓,导致百姓怨恨,便当场阻拦。皇帝一气之下把陈廷敬定罪降职为四品。后来查出建龙亭和大户统筹是县衙和土豪劣绅盘剥百姓的手段,建龙亭之事遂被废止,百姓利益得到维护。康熙帝时,官场拉帮结派、腐败成风,陈廷敬却从未结党营私,搞小圈子和小团体,谋取个人利益,终生把君主和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入新时代,人民公仆的准则就是爱党爱国、远离贪腐,勤政廉政、执政为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敢于斗争。要带头做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忠诚卫士,更好地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善学善为,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正直善良,是一个人奋发向上的动力。不贪不腐,是一个人时刻坚守的底线。为国为民,是一个人最大的人生担当。陈廷敬身上的这四种特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坚守,做到为官一场,造福一方。

 【篇三】

 近日,翻阅单位赠送的《马克思靠谱》一书,感触良多。纵观马克思的一生,多为坎坷伴随左右,从 1845 年被法国政府驱逐以后到1870 年,马克思一家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过着颠沛流离、贫穷困苦的生活。但是他仍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什么支撑他作出这种人生选择?我想是强烈的使命感和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成就感。

 所谓的成就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成就感源于工作,同时也能够化为促进工作的内在动力。当前很多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的动力不足,这和成就感不强烈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获得成就感呢? 信仰上载一抱素。信仰指对某种主张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为我们确立价值目标,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拥有信仰的人会十分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追求,也使得他们无论面临任何挫折和困境,都会百折不挠,不言放弃,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信仰是立身之本,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群众的忠诚,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坚定而有力,才能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信仰的践行,赐予我们无尽的成就感。

 岗位上恪尽职守。成就感也来源于责任的担当,履职尽责后的满足感与踏实感自会衍生出成就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公仆情怀,勤于履责、

 勇于担责、敢于负责。在马克思墓碑上有句著名的格言:“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沉迷于高谈阔论,要躬身践行,脚踏实地的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把责任举过头顶、把道义担在肩上、把百姓装在心中、把名利摒弃身外,重实干,求实效,才能其行将远,其行将高。

 实践中革故鼎新。人类最伟大的品质之一就是创造性,创造性所带来的成就感持久而深远。一些党员干部工作中求稳怕乱、不思进取、不搞创新,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圆滑官’怎会获得成就感?党员领导干部在实践中要勇于摒弃旧的机制,大胆开拓创新,一方面不做墨守陈规的守成者,要以更加广阔的眼光观察当今社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自觉地把创新提高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与时俱进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另一方面,与时俱进不等于盲目冒进,体现创造性也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必须将大胆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于变革中把握大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马克思曾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

 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我想这就是获得成就感的终极来源。

 【篇四】

 市纪委监委赠阅《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此书我期待已久,一拿到手上,我立即翻开拜读。自从翻开了这个红色读本,就一刻也停不下来。

 书中通过采访实录的方式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 7 年间从大队知青到党支部书记的成长历程,生动叙述了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发展沼气、建立铁业社、开办代销店等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动人事迹。七年来,他坚持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他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了陕北这片黄土高原,正像书中雷榕生说道:“近平把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读完这本书,深刻认识到青年时代习近平是一位有信念、有情怀、有学识、有担当的有志青年,也让我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深受鼓舞。

 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很多人不同程度上都会有艰难困苦的人生历程。艰难困苦可以成就一个人,锻造你的心智和心志;也可以毁害一个人,它可以成为摧毁你的借口,究竟如何,关键看你是否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作为一个不满十六周岁的青年前往延安梁家河,他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艰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别人是从零开始,而他要从负数开始。正像书中孔丹说:“陕北七年,习近平总书记真

 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七年中,他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他没有任何抱怨和气馁。七年中,他先后写过 8 份入团申请书、10 份入党申请书,从未停止过对党的向往和追求。正是这种对信仰的历久弥坚,不但给自己树立了非常正确的理想信念,更以他那不屈的性格为自己的未来铺下了坚实的成功之路。

 有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 我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人民群众,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书中陶海粟说“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当年在梁家河,他也正是怀着一颗赤诚为民之心、不断依靠群众,才一步步走向成功。他说,“我的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七年的农村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与陕北农民结下了深厚情谊,也让他从小就对农村、农民和脚下的土地有了切身的了解。他始终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当成人民的一分子,与群众打成一片,与农民朝夕相处,建立起血肉关系,始终清楚自己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书中石春阳说:“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他带领群众办沼气,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当村支书短短一年,就让贫穷落后的村子有了很大变化。老乡们称赞他是“吃苦耐劳的好后生”,是“贫下中农的好书记”。回忆起那段往事,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黄土地的儿子”。理解这些,也就不难明白青年习近平密切联系群众、

 扎根中国大地的这份情怀,就能更深切地体会他今天担任党的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有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书中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几乎梁家河的每一位乡亲在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时,都用“爱看书”、“好学”来评价他。在他们的记忆中,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他随身军包内装的全是书和厚厚的笔记。他读的书有政治、历史,有文学、哲学、军事,他还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经典古籍。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作报告、作批示,无不展示出纵横古今收放自如、文史地理信手拈来的特点,让人感觉思想深邃、切中要害。每一场重要讲话都是一场思想盛宴,充分展示出一个大国领袖人物深厚的学识素养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毫无疑问,这些思想功力的形成与习近平持之以恒、勤学不辍的治学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有不畏困苦的担当精神 在困境中生存和生活,首先意味着要经受苦难,担当风雨。能吃苦者,就能经受苦难的考验,能磨其心志,苦难会成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教科书和难得的精神财富。我感触最深的,是他有一股不畏艰难、全心为民的担当精神。有一次,为了维修沼气池,在炎热的夏天,

 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几个青年下到排干粪水的沼气池里,打着手电筒找裂缝。在他的带领下,创立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再有,他担任梁家河村大队书记时才刚刚二十岁,他带领其他知青与梁家河村村民打淤地坝,修筑梯田,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他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在他的坚持下,梁家河村建成了 14 座淤地坝,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群众口粮不够的问题。还有,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开办铁业社和代销点是很容易被扣帽子的,一般村干部都是绕开,不愿意搞这些副业。而他心里装着老百姓,又有一股闯劲,他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把事情办成了。从这几件事我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与同时代的青年一样,经历了上山下乡的磨练,但他并没有沉溺于困难,而是在逆境中坚持学习提升自己、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在苦难中升华,在磨练中成长、在困境中涅槃。正像书中王燕生说道:“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励志成才的重要典范。同时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现在很多党员干部所不具备的品质,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为当代青年坚定理想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正处于加快发展、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的建设和发展也为我们党员干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我们一定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知青岁月中汲取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工作岗位,锤炼新时代党性修养,做到“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奋发向前,勇于担当,为建设美丽**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访问:工作经验 书香 纪检
上一篇:大学54青年节演讲稿
下一篇:新街中学有关学生安全工作致家长一封信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