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善治理论下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来源:护士资格 发布时间:2020-08-31 点击:

  善治理论下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07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摘要: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是我国当前政府治理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善治则是当代政府治理的最佳状态和必然选择。文章从善治理论视角下去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善治相关理念提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现状的措施:明确治理主体及其责任;完善相关法律与制度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平衡资源配置;提高民众参与程度,促进第三部门发展;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效率。通过一系列的改善措施来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

 关键词:善治;农村医疗卫生;改革

 Reforming the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good governance

 (Huxiaofeng,Graduates of Public Affairs Administration,2007)

 Abstract:ural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health of the peasant masses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ety.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and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 is faced with an important task in Chinese current governance. And good governance is the best state and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ontemporary governance. This article go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od governance to analyse the current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problems. Then combines with the related concept of good governance to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definiting the governing subject and responsibilities; perfecting the relevant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increasing investment and balanc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creas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sector; introducing the market mechanisms and improving efficiency. To deepen system reform , establish a perfect service system in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and serve the broad masses of peasants better through a series of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 words:good governancerural medical and health,reform

 一、善治理论阐述

 (一)治理理论

 治理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理论,自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一词并于1992年将其年度报告称为《治理与发展》后,治理理论便迅速兴起,并且主要用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

 根据治理理论学者格里·斯托克的概括,到目前为止,对“治理”的理解共有五种主要观点:一是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二是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三是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四是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网络;五是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限于政府的权力,不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1]。

 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对治理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2]。

 国内学者也关注对“治理”的研究。有学者指出:治理一词的基本涵义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3]。所以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治理理论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共治。政府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认为无论是公共机构还是私人机构,只要得到大多数公众的认可,就是其所属层面或所在范围的社会权力中心。

 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治理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它也内在地存在着许多局限,它不能代替国家而享有合法的政治暴力,它也不可能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Bob Jessop将治理理论的内在困境概括为四种两难选择。一是合作与竞争的矛盾,二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三是治理性与灵活性的矛盾,四是责任与效率的矛盾。“治理的要点在于:目标定于谈判和反思过程之中,要通过谈判和反思加以调整。就这个意义而言,治理的失败可以理解成是由于有关各方对原定目标是否仍然有效发生争议而未能重新界定目标所致。”[4]

 (二)善治理论

 针对如何克服治理的失效,不少学者和国际组织提出了“善治”(good governance)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5]。它强调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以及公民的积极参与,实现管理的民主化。

 善治的基本要素有以下10个方面:1、合法性,它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2、法治,即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透明性,它指的是政治信息的公开性;4、责任性,它指的是管理者应当对其自己的行为负责;5、回应,它的基本含义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6、有效性,这主要指管理的效率高效有序;7、参与,这里的参与首先是指公民的政治参与,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但不仅仅是政治参与,还包括公民对其他社会生活的参与;8、稳定性,指国内的和平、生活的有序、居民的安全、公民的团结、公共政策的连贯等;9、廉洁,主要是指政府官员奉公守法,清明廉洁,不以权谋私,公职人员不以自己的职权寻租;10、公正,指不同性别、阶层、种族、文化程度、宗教和政治信仰的公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上的平等[6]。

 善治理论涉及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是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政府产生于社会并负有为社会服务的职责,而不应该凌驾于社会之上;二是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强调将市场的激励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管理之中,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社会收益;三是在治理方式上,强调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协调,主张自上而下的管理与自下而上的参与相结合。由此可见,善治在本质上是一种立足于公民社会,探究作为主要治理主体的政府选择什么样的制度以及如何最大效能地提供最好公共产品和最优公共服务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模式[7]。

 由此可以看出,善治是治理思想的更高一级形态,是国家政府治理方式从统治走向治理走向善治的渐进的转变,是社会公共权力归还于民的体现。

 二、善治理论与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性分析

 (一)善治理论为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

 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全体公民利益的最大化。农村医疗卫生作为一项公共事务追求的是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本质上也是一种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过程,两者所追求的目标在理念上是一致的。

 善治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不管是在政府内部行政改革过程中,还是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农村医疗卫生作为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其体制改革也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环节。善治理论此时也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同时,善治理论中的诸多理念也为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比如善治理论强调政府与公民合作以及管理对象的参与,强调法治与责任性,强调管理的效率等等,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政府善治的重要体现

 善治理论作为治理理论是有别于统治模式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管理模式,对我国政府治理和改革进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我国政府善治过程中,农村医疗卫生作为一项公共事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民人口众多。农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依靠力量,农村是社会治理的主要对象之一,而医疗卫生直接关系到每位农民的生老病死、家庭的生活状况、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必须把医疗卫生摆在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位置,它也是政府善治的重要体现。

 (三)善治已成为我国政府服务模式的趋向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当代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这里所说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的供全社会共同消费和平等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大致包括三个领域:经济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和制度性公共服务。其中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中就涵盖了农村医疗卫生等相关服务,这也是我国“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重点,必须把它摆在政府治理的重要位置。而善治的基本内涵是指政府的管理活动能以耗费最少的社会资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公共利益,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公共需要,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总而言之,政府善治是当代政府治理的理想模式,也是政府治理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最佳状态和必然选择。

 三、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分析

 (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以及可及性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

 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性。可及性主要体现在参保人员的机会公平和条件公平,主要体现在卫生技术人员的分布、卫生设施的配置、医疗需求的满足程度等方面来衡量[8]。

 “不均”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长期存在的弊端。中国的医疗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农民患病后虽然到当地所在乡镇卫生院看病能报销的更多,但好多病在那里根本难以治疗,或者难以放心不得不舍近求远到省市大医院看病,不仅医疗负担随之加重,而且很难报销或者报销数额极低,贫困农民仍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甚至有的只能放弃治疗。

 据统计,2009年我国市、县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分别是6.03、2.46;医生人员分别是2.14、0.79;护士人员分别是2.22、0.65,也就是说,市、县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数分别为10.39和3.90。然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数为1.28,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员数仅为1.19。此外,2009年我国市、县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分别是4.31、1.93,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仅为1.05[9]。

 由此可见,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质量可靠性也得不到保障。

 (二)治理主体“缺位”、“错位”

 “缺位”主要表现在政府应该管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没有管好、做好,在市场经济无法有效调节的地方出现了空缺,其中在农村医疗卫生方面,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明显不足。在部级机构中,明确规定应当担负关于农村社会保障职能的部委有农业部、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在地方,省地级人民政府要成立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扶贫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小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有力的独立主管部门负责,导致农村医疗卫生没有一个明确的社会治理主体[10]。

  “错位”主要表现在治理主体之间职能重叠,涉及公共服务事务决策迟缓,互相扯皮推延;另外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确定,中央政府各部门掌握着大量财权,而把大量的事权留给地方政府,致使相当多的中西部地方政府由于受财力限制,无法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另外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过程中,私人或个体成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主体,农民自费医疗的比重不断上升,农民负担不断加强[11]。

 (三)有效治理机制不健全

 在农村医疗卫生方面,治理机制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财政体制不健全。政府的财政支出主要用在经济领域,而在社会领域用于社会服务费用较低。近几年国家虽然在民生方面投资力度加大,但由于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医疗卫生在投入比重上依旧有很大的差距,物质基础的不足造成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医疗卫生水平。

 二是应急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切实加强其应急和保障机制。在当前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医疗卫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据调查,在突发事件中,多数公民的切身利益得不到合理保障,进而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其体制改革也受到一定的阻碍。

 三是运行监督机制不健全。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独家办医,垄断经营,思想落后,观念陈旧,医院没有压力,缺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的思想意识,医院与医院、医生与医生之间没有竞争,活力不足[12]。因此在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其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的威胁。另外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多数乡镇卫生院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基础工作薄弱、账实不符等现象屡见不鲜,违规报销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应的监管体制不严密,不完善,需要切实去改善。

 (四)协调、回应能力有待提高

 在协调能力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多元的利益格局使社会公共需求也呈现多元的诉求。在三农问题中,医疗卫生占据着重要位置,农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一些地方政府在作出关于医疗卫生的行政决策时,往往容易被某些强势利益集团所左右,产生寻租行为,而农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对医疗卫生的多元需求却无法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直接导致了牺牲社会公正的后果,现实中这样的事情经常见诸报端。

 在回应能力方面,善治中回应的基本意义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和负责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回应能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回应能力有所提升,但是离公众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医疗卫生由于其直接关系到每位农民的健康状况,所以农民会对其有更高的期许和更大的需求,而政府在应对农民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时,回应能力的弱势即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回应制度缺乏钢性约束,回应议程缺乏有效性,回应速度慢、效率低,有时甚至导致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五)民众的参与程度亟待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唯一合法主体,供给实践采用的也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公众在供给决策中基本上没有参与权和话语权。许多地方缺乏制度性的参与渠道,而且已有的参与渠道也是形式大于内容,实行起来往往走样。不少官员只知道他们的权力是上级授予的,还不习惯民众对自己分管工作的参与,更不愿意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另外,也是更重要的,如何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如何发挥民间组织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中的积极作用,也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同时,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信息上缺乏透明性,政府掌握着大量优势信息,民众知之甚少,双方在信息上形成了较大的不对称,而信息的不对称又容易导致民众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已经受到了损害,更不知道该通过何种渠道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诸多此类问题也亟待解决。

 四、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

 (一)国外相关实践

 1、公私合营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伯恩考贝郡,政府、医生、药剂师、医院、教堂和许多非赢利的医疗服务提供者联合起来为那些没有医疗保障的人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护理。这个郡在挖掘没有医疗保障的人数、建立医疗护理工作网络的同时,已经努力实现了一种预防性的医疗计划:将医疗基金的一半用于建立一个提供免费医疗的医生和医院网络和一个以成本价售药的药房网络。

 2、行业协会、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对医疗队伍和机构的监管

 在加拿大,医生主要由独立的医师协会来监管,协会具有认证、教育调查、纪律处分、质量担保(包括医生评估)等多项功能,同时协会还积极参与、表决政府决策;而医院可由社区管理委员会、志愿组织管理,并对社区负责,而不对省政府部门负责[13]。美国的质量促进组织(QIO)作为独立非营利组织负责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服务与费用进行核查,并定期对服务质量和绩效进行评价。

 3、健康管理机构的监管

 美国健康商业保险机构购买第三方健康管理机构提供健康风险评估、监测和健康干预等服务,弥补自身管理能力的不足。葡萄牙2003年建立的具有独立性的健康管理局,有效地提升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竞争以及健康保健质量[14]。

 4、政府以第三方角色推动本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

 加拿大健康保险直接第三方是省卫生署的2个职能部门,即住院保险计划部和门诊服务计划部,负责全省健康保险的日常业务,联邦政府可视为间接第三方,制定全国性最高权威的健康保险法律条文、卫生政策等[15]。

 (二)国内相关实践

 1、医疗卫生服务的第三方评价

 2004—2005年原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社区卫生服务分会受卫生部、民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在国内医疗卫生领域首次开展了以社会第三方独立承担,“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国家级复核评价的有效实践[16]; 2008年海南省率先在国内对本省各类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进行第三方评价、督查,并成立了医疗质量监管中心对其管理。

 2、保险付费机构的监督管理

 2001年江阴市建立了由政府组织推动、保险机构专业化运作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医保基金由商业保险公司介入管理;2007年湛江市政府将医保基金交给人保健康,实现了多方共赢效果,探索出商业保险在社会医保基金管理上成功的模式。“江阴模式”和“湛江模式”在医保基金管理上成为我国第三方管理模式的典型[17]。

 3、医务社会工作

 台湾地区1983年成立了医务社会服务协会,社会工作被纳入卫生行政署考评医院指标中;香港特区将医务社会工作与医院相分离,成为独立的“第三方”;上海市于1997年在医疗系统也引入社会工作;浙江省在2005年招募公共卫生助理员,协助社区和卫生有关部门做好卫生服务工作;卫生部、中宣部等多部委在2009年联合举办的“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并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展实践[18]。

 (三)实践分析

 不管是公私合营,第三方监管,还是转换政府角色等等,处处都体现出善治的理念,比如还政于民,强调政府与公民合作,注重责任性和有效性等。国内外许多成功的实践经历为我国下一步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验证了将善治理论运用到医疗卫生领域是完全可行的。我国应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善治理论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五、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现状的措施

 (一)明确治理主体及其责任

 首先,在目前的三农现状下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宏观上的治理主体必须是也只能是政府。治理理论认为,随着社会自主领域的扩大和经济政治问题的增多,社会在自我协调、自我管理中可能出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时,国家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特殊地位就显得不可缺乏。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农民抗风险能力较弱,政府必须承担起治理主体的角色。

 其次,由于政府负责农村医疗卫生的部门较多,部门之间职能重叠、协调不一等诸多问题都凸显出来。此时一方面可以明确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机构作为具体的执行主体来负责,另一方面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为这个独立机构服务,避免多元主体纠纷。

 最后,善治理论要素之一就是责任性,主要是指管理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治理主体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履行自身相应的职责。最主要的就是要对自己制定的政策负责,对政策执行所产生的后果负责,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二)完善相关法律与制度建设

 善治要求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基础,可以说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没有建立在法治之上的社会程序,就没有善治。在当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领域,迫切需要完善法律体系。一是从宏观上去制定和完善全国性的法律来引导规范行为;二是各级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具体执行的法案,全方位规范政府和公民行为,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三是要将制定好的法律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在制度方面,要加快各项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各医疗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使之相辅相成,组成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体系。要理顺医疗卫生实施过程中横向部门和纵向部门之间的职能,明确各方的管理职责,加强各方合作。在所有制度建设中,有必要提出两点重视起来,一是要理顺财政体制,使基层农村财政事权与财权相对应,保证投入的力度和及时性;二是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监管体制,加强第三方监管和舆论监督,保障医疗卫生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三)加大投入力度,平衡资源配置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必须考虑卫生公平问题[19]。当前,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倾斜来解决农村医疗经费欠缺、资源配置不足、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具体来讲,应在原有的医疗卫生财政资金拨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医疗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尤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农村医疗卫生多元投资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功能,政府权威和社会团体进行制度性合作,从多方面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资力度。最后要实现资金的落实到位,确保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医疗卫生仪器和农村医务人员工资的支付到位,做好农村人口健康状况的调查统计工作,使医疗卫生的财政资金投入更具有宏观效率[20]。

 除了物质上的投入外,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人员配置。要加强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从政策和物质上鼓励优秀人才服务农村医疗卫生,另外着重培训乡镇本地人才,造就后备力量扭转人才匮乏的状态,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各项措施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减小城乡差距,平衡资源配置。

 (四)提高民众参与程度,促进第三部门发展

 善治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八亿多农民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主体或主力军,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调动是赢得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革顺利进展和全面胜利的关键。所以要健全相关参与制度,提高政府透明性,赋予农民应有的知情权和表达意愿的话语权,鼓励农民参与政府决策、管理和监督,从而与政府一起形成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

 而农民由于有限信息,知识水平低,组织性差,单个孤立的农民无法将自己的真实意愿直接传达给政府,这时可以大力发展包括非政府组织(NGO)、公民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等在内的第三部门。就拿民间组织来说,一方面民间组织及时把其成员对政府的要求、愿望、建议、批评集中起来,转达政府;另一方面又把政府的政策意图和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转达其成员。民间组织在这一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过程中,推动了政府与公民的合作,促进了善治[21]。

 (五)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效率

 善治还有一个基本要素就是有效,主要指的是管理的效率,其中一方面意义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在传统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中,政府是唯一的供给主体,干预过多,不仅造成了农民的过分依赖心理,也抑制了民主自治的生机活力,降低了治理绩效。所以政府应该放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革,通过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公私合作,增加多个供给主体的方式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市场机制的引入并不代表完全私营化,而是政府角色、责任与管理方式的变化,由以往的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制定宏观框架和行为规则,同时运用经济、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和相关事务的处理提供依据和便利。

 市场机制的适度引入无疑有助于打破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垄断,通过各个供给主体之间竞争,来迫使各生产者自我约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强回应性。并且农民可根据各生产者的相对优势,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各个生产者之间进行选择。所以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治理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六、结语

 善治作为一种治理理论,虽然还不太成熟,它的基本概念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这并不能掩盖善治理论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它把有效地管理看作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它力图发展起一套管理公共事务的全新技术;它认为政府不是合法权利的唯一源泉,公民社会同样是合法权利的来源等等。善治理论的出现为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理念,指引政府更好地去管理公共事务。

 农村医疗卫生作为公共服务领域的一部分,始终是政府治理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有时显得力不从心。此时善治理论可以为政府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再加上国内外许多相关实践经验,无疑给了政府改革新的动力。相信我国在善治理论的引导下,不断探索前进,定能建立起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适应人民健康需求的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1999(2).

 [2]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23.

 [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

 [4]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1999(2).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9.

 [6]黄卫平汪永成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III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nj/year2010/index2010.html.2010.

 [10]唐铁汉、袁曙宏.社会治理创新[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292.

 [11]陶勇.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民负担[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93.

 [12]汪志强.加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对策思考[J].世纪桥,2009(7).84.

 [13]周向红,吴昀桥.加拿大医疗保障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2). 60.

 [14]Rui NGC.The rise of independent regulation in health care[J].Health.05(3).

 [19]马晓洁.加大农村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J].中国发展观察,2007(2).37-38.

 [20]储德银、经庭如.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公共财政对策构想[J].中国卫生经济,2007.10(10).50.

 [21]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 -

推荐访问:善治理论 医疗卫生 体制改革 毕业论文
上一篇:政治生日思想报告
下一篇:(研究报告)北海民营经济发展及对策建议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