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二十四节气话养生(芒种\夏至篇):二十四节气芒种

来源:护士资格 发布时间:2019-04-25 点击:

  芒种   节令特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太阳到达黄经75度。芒种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忙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这种说法就表明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此时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农谚“芒种忙忙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芒种三候为:“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也就是说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接着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而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由此可见,在我国传统的哲学理论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久盛必衰,衰久必盛的。在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却也正是阴气初生的时候。
  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又因为此时正是梅子黄熟之时,所以也称之为梅雨天或黄梅雨。梅雨季节要持续约一个月左右。梅雨的多少,对禾谷的丰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养生要领
  芒种时节,雨量增多,气温升高,南方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另外,我国的端午节多在芒种日的前后。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此话意思是,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在我国的江西省有谚语:“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其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因此人会变得懒散。“暑令湿胜,必多兼感”,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为芒种时节常常阴雨连绵,因此,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这一季节的气候特征而定: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这样肌体得以宣畅,振奋精神,通泄得以自如。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
  节令衣着
  芒种前后,端午节没过之前,气温还会有降低的可能,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太早,以免受寒。
  夏装的大小、肥瘦与散热有一定关系。通常服装覆盖面积愈小,体温散失愈快。服装的颜色亦很重要。一般认为,衣服颜色不同,吸收和反射热量的强度也不同。颜色越深,吸热越强;颜色越浅,反射性越强,吸热性越差。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在夏季穿黑色衣服比穿白色服装凉爽。特别是穿宽松式的黑色服装会觉得凉爽。据科学测定,当外界气温低于35℃时,人体散热主要靠对流和辐射。人体赤裸的时候,辐射散热时要比穿着衣服高10倍。所以夏季服装以短袖衫、短裙、短裤为好。并应尽量选择宽松的款式,这样更有利于通风散热。
  人体内的热量会通过辐射和蒸发等方式向外消散。由于黑色服装比白色服装吸热多,吸收的热量在宽松的黑衣服下形成对流,而气体的流动则将人体表皮汗液和部分热量带走消散。白色服装尽管能将外界的热量反射出去,但同样也将身体的热量反射回来。黑色衣服所产生的这种作用比白色服装明显得多。
  起居须知
  芒种的养生方法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而定。在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
  在这个节气中,老年人不要贪凉而露天睡卧,不要大汗而裸体吹风。心情宜恬静,所谓“心静自然凉”。
  芒种蚊子特别多,而蚊子往往是造成人们患上许多传染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驱除蚊子的方法,除了加强生活区域的清洁卫生以外,自身的起居生活也很重要。可以利用一些有效的小窍门来赶走蚊子。比如,睡前一小时口服B族维生素1-2片,通过人体生理代谢后从汗液排出体外,会产生一种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吃大蒜也可有效驱蚊。
  在黄昏前,室内摆放一两盆盛开的茉莉花、米兰或玫瑰,最好是夜来香。因蚊子不能忍受这些花的香气,所以也能有效地起到驱蚊效果。
  室内橘红色的灯光,也具有驱蚊的效果。由于蚊子害怕橘红色的光线,所以夏季卧室中可用橘红色的灯光照明。
  另外,穿黄色、白色等浅色衣服可减少蚊子的叮咬,穿深蓝色或褐色的衣服,被蚊子叮咬的机率会大些。所以在夏天应穿浅色衣服。
  节令养生食谱
  芒种节气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其时养生的饮食方案如下。
  鲜藕蛋羹
  制作原料:鲜藕500克,鸡蛋2个,猪油少许,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将鸡蛋打入碗内调匀,将鲜藕榨成汁,将鸡蛋液倒入鲜藕汁中,加入少许猪油、盐等调味品,最后将盛有鲜藕鸡蛋汁的碗放在蒸笼内,武火蒸10分钟,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虚渴、五心烦热、血热妄行、淤血不散、产后血虚者。
  鲜藕味甘、性寒,归心、脾、胃、肺、肾经。其主要成分含有蛋白质、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C。藕夏季食用既可清暑、开胃、补五脏,又可益血生肌,久服还可延年。配鸡蛋有滋阴养血、健脾生肌的功效。
  糖醋黄鱼
  制作原料:重约500克黄鱼1条,四川榨菜10克,青椒10克,油、糖、醋、料酒、味精、姜、葱、淀粉适量。
  制作方法:将黄鱼两脊肉上每隔3厘米斜划一刀,用精盐、料酒稍腌渍,抹上一层薄糊。姜、葱切末,榨菜切成细粒,青椒切成细丝。将黄鱼油炸至酥透,装入盘内。炒锅油热放入青椒丝、榨菜粒,略煸炒,再放入葱、姜和适量汤、糖、醋、味精,用湿淀粉勾成芡汁浇在鱼上,即可。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者尤为适宜。
  禁忌:黄鱼是发物,哮喘病人和过敏体质者慎食。
  滋补原则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大,再加上天气炎热、潮湿,很多人都会出现“苦夏”的症状,觉得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中医认为,夏季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内伏,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在膳食方面,可以适当吃一些冷饮,不但能够消暑解渴,还可以增强食欲、帮助消化,使人体保持营养平衡,有益健康。但切忌贪凉而暴食冷饮。有谚语云:“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食。”冷饮过食会冲淡胃液,降低胃液的杀菌能力,导致致病微生物进入消化道,引起胃炎、肠炎等疾病。另外冷饮过食会导致频繁暴食,对消化道造成强烈的冷刺激,会引起消化道异常蠕动和功能紊乱,导致腹痛、腹泻。
  多吃点儿有滋阴作用的食物,能起到益气养阴、增强体质的作用,有利于消除“苦夏”。
  节令养生小贴士
  头伏“贴伏”忙
  中医学理论认为,夏季是人体阳气旺盛的季节,在自然界阴阳的消长中,夏季又是四季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而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这在中医学中谓之“天人相应”。三伏天是夏季中最炎热的时候,冬病夏治多选择在三伏天两阳充盛之时,病邪往往随阳气的升发而外透,此时借助于某些具有发散功能的药物,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贴敷,可以驱邪外出、疏通经络、调整人体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过敏性咳嗽等疾病,已在临床应用十多年。不少咳喘患者贴了“三伏贴”以后,冬天哮喘发作的次数减少了,发作的程度减轻了,疗效较好的患者即使感冒也不会引起咳喘发作。
  除成年患者外,“三伏贴”还治疗了部分免疫力低下、冬天容易感冒,俗称“易感儿”的孩子。他们经治疗后冬天感冒的次数少了,即使感冒,病情也容易控制了。除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疾病之外,“三伏贴”对咽炎引起的咳嗽以及过敏性鼻炎等症也有很好的疗效。实践证明,该疗法具有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经济价廉、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十几年来使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摆脱了常年咳喘的痛苦。
  中医养生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此时调养阳气是最佳时机。对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寒冷季节病情加重的疾病而言,其发病机理总体来说就是阳气不足,冬病夏治可通过提前预防、治疗,减轻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
  从中医角度看,辨证属寒证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尤其是怕冷、怕风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更应适当进行贴敷,具体来说就是那些咳喘反复发作,或是咳嗽,鼻涕、痰液清稀而白等人。
  节令美食――粽子
  芒种也是端午时。“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芒种之后的端午节吃粽子,对人的养生有益。粽子多用糯米。糯米是一味温补的中药材,入脾、胃、肺经,可补中益气。粽子,在东汉就已出现。一直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中记载:“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
  我国自古讲究饮食,今天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还是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节令养生运动――心区按摩
  按摩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既是一种疾病医疗手段,又是一种健身养生运动手段。按摩简便易学,效果显著,因而深受广大群众欢仰。按摩运动尤其适宜夏季进行。
  心脏位于左胸,手三阴经均起于胸中。按摩心区,可直接作用于心脏,能疏通心血运行,预防心血淤阻而引起心前区疼痛等心脏疾病的发生。进行心区按摩时全身放松,意念集中在心,使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规律得以调整平衡,血管的外周压力下降,大脑处于安静状态,降低了心脏的负荷,心脏功能由之改善;再加两手内、外劳宫相叠,不自觉地以劳宫穴之气,带动心脏之气运行,进行自我调节。
  取站式,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平行站立,身体正直。体弱者,亦可采用坐位或卧位。要求做到全身放松,两眼可以轻闭,意念集中在心区。将两手掌重叠(男性左手在里、女性右手在里),内、外劳宫对齐(即将上面手掌中心点的内劳宫与下面掌背的外劳宫穴相对齐),轻按于心前区,并缓缓摩动,以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的规律各按摩20-30次,按摩的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是呼吸一次按摩一周,按摩时手掌不宜飘离心前区。
  按摩结束后,手掌停放于心前区不动,仍然意想着心区,做二按二呼吸,即呼气时,手掌轻轻按下,吸气时,手掌稍稍提起,如此共做三次。
  妙方巧治本季常见病――风湿性关节炎
  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江淮地区有约二十天的阴沉多雨天气。这就是梅雨。梅雨期天空阴暗,空气潮湿,时阴时雨,变幻无常。风湿性关节炎是梅雨期多发病之一。据资料记载,风湿性关节炎的发作次数在梅雨季节的6月份占绝对优势。这是由于梅雨期气温、气压变化快,湿度大,会影响局部组织的供血和局部细胞内外体液与电解质的平衡,使得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加剧。
  以下偏方可以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减轻患者痛苦。
  洋葱鸡爪生姜方
  [原料]洋葱100克,鸡爪300克,生姜60克。
  [制法]将洋葱洗净,鸡爪洗净去杂质,生姜切片,入锅,加入水1200毫升,煎煮30分钟,剩约400毫升药液时起锅备用。
  [用法]饮用药液,一日两次,一次200毫升。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芋头生姜方
  [原料]芋头300克,生姜300克,面粉100克,黄酒50克。
  [制法]将芋头洗净去皮,与生姜一起捣成糨糊状,加入面粉、黄酒调匀即可。
  [用法]外敷患处,一日一剂,用两次。
  [主治]跌打损伤、扭伤、腰痛、肢体关节痛。
  夏至
  节令特点
  夏至为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从夏至日起,我国气温开始进入最热的阶段。由于夏至后的天气局部地区对流强,降雨范围小,所以有“夏雨隔田坎”的说法。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
  夏至二候为:“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二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第二候的“蝉始鸣”的蝉,在古代写作“蜩”。蝉的种类有很多,有良蝉(五彩蝉)、唐蝉(大蝉)、寒蝉(秋天而鸣)、夏蝉(夏天鸣叫)等很多种。夏蝉也叫知了。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也是一种阴性的植物。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养生要领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夏季炎热,要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要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皆非所宜。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另外夏至时节的饮食调养同样重要。这一节气容易心火过旺,吃些味苦的食物有助于削减心火。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古代养生学还认为:夏至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因为夏至时分,人体实际上处于外热内寒的状态,所以冷食不宜多吃。少吃尚可,贪多则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可解渴消暑,但不宜冰镇食用。
  夏至时节最好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放松锻炼。可以散步、慢跑、练太极拳等,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既伤阴,也易损阳。
  节令衣着
  在炎热的夏至时节,穿着打扮科学合理也很重要。最好穿红色的衣服,因为红色可见光波长最长,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而保护皮肤,防止皮肤老化甚至癌变。
  夏至后阳光变得极为强烈,有人用戴太阳镜来保护眼睛,可事实上这样有可能反而对眼睛不利。太阳镜的镜片中含有变色物质卤化银,这种物质随光线的强弱而发生变化。日光中包括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戴上太阳镜后,由于可见光减弱,瞳孔长时间处于扩大状态,使进入眼睛的紫外线成倍增加,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过量紫外线照射可引起角膜水肿,失去原来的光泽和弹性,使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视力下降;紫外线的长时间作用,还可导致晶状体硬化和钙化,诱发白内障。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常戴墨镜可使近视程度加深。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不宜戴太阳镜,时间长了,易诱发青光眼。另外,少数对紫外线过敏的人,还可能引起中心视网膜炎等眼底疾病,严重损害视力,因此最好不戴或少戴太阳镜。
  起居须知
  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就进入盛夏了。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气温可高达40℃左右。俗话说:“夏至一阴生。”这是说在夏至节气中,尽管天气炎热,可是阴气已经开始有所生长。因为这一阴的生长,使人在此节气中便显得极其脆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每日温水洗澡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利于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加快血液循环,帮助体表血管扩张,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另外,夏至时节的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唾早起。晨起后在初升的阳光中进行户外锻炼,以顺应阳气的生长。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七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中午气温最高,可用午睡补充夜里的睡眠不足。炎夏的午睡能降低脑溢血和冠心病的发生率。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夜间不宜一直开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节令养生食谱
  从夏至节气起,进入炎热季节,气温上升至最热的水平,其时的饮食养生方案如下。
  酸菜鱼
  制作原料:鲜鱼1条约1000克,泡菜250克,泡辣椒20克,菜油(或猪油)100克,鸡蛋1个,鲜汤1000克,蒜瓣、老姜、料酒各5克,花椒、胡椒粉、味精少许,盐适量。
  制作方法:用刀取下两扇鱼肉,片成0.5厘米厚、4厘米长、3厘米宽的大片备用。将鱼头劈开,把鱼骨斩成4厘米长的块。另将泡菜切成0.5厘米厚、2厘米宽、3厘米长的片备用。将锅置旺火上,下少许油烧热,投入蒜瓣、姜片、花椒爆出香味,下泡菜煸炒出味,然后掺入鲜汤烧沸,下鱼头、鱼骨用旺火熬煮。在熬汤过程中,注意撇去汤面浮沫,同时加入少量料酒去腥,然后下盐、胡椒粉调味。接着将鱼片加盐、料酒、少许味精,再投入鸡蛋清拌匀,使鱼片均匀地裹上一层蛋清。待锅内汤汁熬出味后,即将鱼片分片下入汤中;另起锅下油烧沸,下泡辣椒末煸炒出味后,倒入汤中,约煮三分钟。待鱼片刚熟,迅速下味精,起锅盛盆。
  酸菜鱼辣酸咸鲜,汤味浓郁,鱼片鲜嫩,开胃爽口,夏日佐酒下饭均宜。
  黄瓜蛋汤
  制作原料:鲜嫩黄瓜4条(约400克),鸡蛋2个,生姜15克,葱10克,独头蒜15克,黄花15克,盐10克(分两次用),酱油10克,醋6克,料酒15克,白糖40克,味精1克,菜油250毫升(实耗70毫升),湿淀粉30克。
  制作方法:生姜洗净切成薄片,葱洗净切成葱花,蒜剥去皮切成薄片。黄花用水泡发,洗净,去蒂。黄瓜切去两端,再切成刀花状。用盐将切好的黄瓜腌10分钟,压干水分,鸡蛋打散,酱油、醋、白糖、料酒、味精调成汁待用。油锅烧至七成热时,将沾满蛋液的黄瓜放入油锅炸至表面呈黄色捞出,放入碗中。锅置火上,注入菜油30毫升,待油热时下姜片、蒜片,出香味后,下黄花和兑好的汁,烧开后下黄瓜煮入味时,用湿淀粉勾芡,起锅装盘。
  适宜人群: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心烦失眠者。经常食用能滋润咽喉,是用嗓工作者的良好保健膳食。
  禁忌:里寒或虚证者不宜食用。
  黄瓜味甘,性凉,能清热止渴,利水消肿,清火解毒。
  滋补原则
  夏季饮食一般以温为宜,食暖物即是为了助阳气,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养生家们认为,在早晚餐时喝点粥是大有好处的。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如蚕豆粥能辅助治疗水肿和慢性肾炎;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可治嗓子痛;红豆粥有补肾、利水、消肿和治脚气的功能,肾功能较差的人可多食用;百合粥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最适合肺阴不足的老年人食用;莲子粥能健脾和胃、益气强志,对腹泻、失眠、遗精、白带多等均有一定的疗效;黄芪粥则可治虚证所致的水肿;冬瓜粥有利水消肿、止渴生津的功能,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银耳粥有生津润肺、滋阴养肺的功能;豆浆粥和皮蛋淡菜粥则可治疗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等。
  节令养生小贴士
  夏至多吃“苦”
  苦味食品可促进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浓度,因而可以增加食欲。
  苦味食品可以醒脑提神。带苦味的食品中均有一定的可可碱和咖啡因,食用后醒脑,有舒适轻松的感觉,可使人们从夏日热烦的心理状态中松驰下来,从而恢复精力。
  苦味蔬菜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凉解毒、消毒排脓、去淤止痛、防治胃肠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时,将它的根、叶洗净,可拌可炒可做汤,味道苦中带香,是解暑开胃的佳肴,而且对肠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一年四季均应适当吃些苦味的食物,而夏季尤为适宜,尤其是夏至过后,盛夏来临之际。
  “苦”与“补”。生活中,一般人很难把“苦”和“补”联系起来,其实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甙类、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去暑、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夏季吃苦味食物,能清泄暑热,增进食欲。
  夏季出汗较多,不妨喝点带苦味的饮料,啤酒、绿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主要的苦味食品有以下几种:
  苦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甘露醇、胆碱、酒石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清凉解毒、消毒排脓、去淤止痛、防治胃肠炎等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蔬菜。
  苦瓜――苦瓜性寒味苦,富含蛋白质、脂肪、磷、铁、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苦瓜甙等,有清暑除烦、解毒、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之功效。鲜苦瓜泡茶饮,对中暑发热有一定的疗效。现代医学发现苦瓜内有一种活性蛋白质,能有效地促进体内免疫细胞杀灭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此外,它含有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
  芹菜――性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利湿、平肝凉血的作用。经常食用,对咳嗽多痰、牙痛、眼肿者有较好的辅助疗效。芹菜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
  啤酒――啤酒是用大麦和啤酒花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而制成的。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糖、矿物质及其他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素有“液体面包”的美誉。其清爽可口的苦味,有帮助消化、滋补身体的功效。喝适量啤酒可起到健胃、清目、散热、解渴、降血压、止咳、利尿、镇静、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等作用。
  莴笋――性味苦甘、微寒,具有清热化痰、泻火解毒、利气宽胸的作用,胸膈烦热、咳嗽痰多、胸闷食少、乳汁不通、大小便不利者食后都有效,对儿童来说,还能起到帮助长牙、换牙作用。
  丝瓜――性味苦甘,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功效。丝瓜清凉微寒,瓜肉鲜嫩,做汤或炒肉均可,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节令中药养生
  自制药饮,喝出健康
  在炎热的夏季,喝上一杯清凉可口、防暑降温的中药饮料,既可起到生津止渴、清热除烦的作用,又能收到健身防病、促进食欲的功效。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暑中药饮料的配制,读者不妨试试。
  山楂麦冬饮。山楂、麦冬各30克,水煎后晾凉饮用。此饮有健脾和胃、生津止渴、补阴清热等功效。
  决明清凉饮。决明子15-30克,炒黄后水煎,晾凉后饮用。此饮有祛风散热、清肝明日、利水通便等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及便秘、目赤肿痛的病人,对防治夏季急性眼结膜炎也有一定的效果。
  菊花蜂蜜饮。干菊花50克,放锅中加入清水2000毫升,加热煮沸,加入蜂蜜250克,搅拌溶解,放凉后饮用。此饮清肝明目、健脾润肠。
  翠衣冰糖饮。新西瓜翠衣(西瓜皮)适量,削去外皮,取淡绿白脆部分,切块加水煮沸,凉后加入冰糖适量,溶化后置冰箱内冰冻,约1小时后饮用。此饮清爽可口,能祛暑除烦。
  乌梅薄荷饮。乌梅10克、薄荷3克,加水煮沸,凉后加入白糖适量,搅拌后饮用。饮后头目清爽,全身舒适,增进食欲。
  银花解毒饮。银花2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加入适量蜂蜜,放凉后饮用。此饮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功效。
  节令美食――面条
  古书《二十四节气解》说:“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因此,我国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食面,一般指的是面条。在清代,夏至祭神十分盛行,民间须吃面食,以示敬神。
  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菜熬面、肉丝面、油渣面、三鲜面、片儿川、肉丝炒面、过桥面及夏季的麻油凉拌面等许多品种。北方则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各个地区均有其独特风味,如中国五大名面:四川担担面、两广伊府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及武汉热干面。
  节令养生运动――扇扇子
  现代物质文明也是一把双刃剑,用过了头则会带来弊端。有些人贪凉,夏天总是躲在温度调得特别低的空调房间,以避酷暑之苦。殊不知空调给人带来凉爽,也给人带来负面影响。由于门窗紧闭和室内的空气污染,造成室内氧气缺乏;再加上恒温环境,自身产热、散热调节功能失调,会使人患上所谓的空调病。传统的取凉虽不怎么“过瘾”,但却有多重效应。可能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扇扇子竟然也可以当成一种运动来享受。
  老年人“夏日摇扇”有益身心。人的肢体是由左右大脑交叉控制的。左脑支配右侧肢体,右脑支配左侧肢体。悠闲的摇扇多是用左右手轮流操作,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手指、手腕、肘关节的灵活性,锻炼双肢的肌肉力量,更可有效地刺激大脑两半球,增加其血流量和脑血管的柔韧性,从而可增强脑细胞功能,并可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健脑又益智。夜间摇扇于户外小憩,“轻罗小扇扑流萤”,老友相聚,家人闲坐,品茶消暑,身心俱爽。暑意稍消即入室安寝,也利于睡眠。
  妙方巧治本季常见病――失眠
  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入睡困难、睡得不深、不熟、易醒等表现。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因素有:心理生理因素、抑郁症、感染、中毒及药物因素、酗酒及睡眠环境不良等。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心情易烦躁,更容易发生失眠。
  以下偏方可以缓解失眠,减轻痛苦。
  鲜竹笋方
  [原料]竹笋50-100克,夏枯草20克,槐花15克。
  [制法]鲜竹笋、夏枯草、槐花洗净,煎水服食。或用新鲜竹笋适量,捣碎后取汁饮服。
  [用法]每日一次。
  [主治]失眠。
  猪心方
  [原料]猪心1个,酸枣仁10克,远志15克,当归30克。
  [制法]猪心洗净剖开,内放酸枣仁、远志、当归,用细线将猪心捆好,加水、料酒,文火煨熟,趁热服食。
  [用法]每日一次。
  [主治]失眠、神经衰弱。

推荐访问:芒种 夏至 节气 二十四
上一篇:嗅觉失灵需警惕帕金森病/胀气,全身受罪/糖友需要关心口腔健康 帕金森病嗅觉
下一篇:进补有禁忌 吃进补中药的禁忌食物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