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论养生之道

来源:安全师 发布时间:2019-08-12 点击:

  清代沈复,字三白,生于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其名著《浮生六记》在笔记体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此书以生动纪实的文字,以感悟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心情,写其一生悲欢趣愁。六记中有一记为“养生记道”,约九千字,其中有很多宝贵的人生体会,很值得我们参考。原文是文言文,现在采撷其重要之点,略作阐释。
  养生之要,在于“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一定要扫除烦恼,才有益身心,才可以全生尽年。不烦不怒,不恐不忧,淡然无为,神气自满,这就是长生之药。若“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多忧多虑,就必然未老先衰。
  精、气、神为“内三室”,耳、目、口为“外三室”,都不要为追逐外物所诱而扰乱。要心似泰山,不摇不动,外无劳形之事,内无思想之患,就能形体不衰敝,精神不散乱,恬愉自得,这就是“养寿之要”。
  学苏轼养生调息法,解衣缓带,静坐,搅吞咽津,呼吸时数一到百,是为了摄心不致散乱,不生杂念。练到后来就可以绵绵呼吸,神气相依,任其自然,不再数了。这就是苏轼说的“定能生慧,自然明悟”,像盲人有眼,可以明心见性,不只是养身全生了。
  养生之道,有“六慎”:慎嗜欲、饮食、愤怒、寒暑、思虑、烦劳。一不慎,都会致病。人要有生气才会有生趣,如花叶要有水露才会有媚美。这诀窍,在精不在多。很多百岁老人的秘诀就是“一生只是欢喜,从不知忧恼”,这岂是名利中人能达到的?
  禅师谈的养心之法,就是要心如明镜,不能有灰尘;心如静水,不能有邪波。朱熹说,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言,心不妄动,放下贪嗔痴爱的扰动,遇事任其自然。不勉强悲欢,这是“养心之要”。
  人的感情必定要有所寄托。如寄情于花木、书画,比之热衷于艳妆美人,可省去许多烦恼。窗明几净,玩器不要过多,以免扰乱心目。弹琴绘画,种植花草,吟诗读文,可以怡悦神气,但疲倦即止,也不可过分。和知己聚谈,不要争斗好胜,太伤精神,应该只求陶然乐志。不要束缚羁绊于权威名利。太极拳,存神纳气,屏绝思虑,缓慢圆到,连绵不断,有益健身。
  去病有十法:一、静坐观空,酒色财气,四大皆空;二、烦恼当前,以死譬之;三、常比不如我者,巧自宽解;四、生劳,病闲,反生庆幸;五、遇不可避事,自然对待;六、家庭和睦;七、众人各有病根,多自省克服;八、防风寒,淡嗜欲;九、饮食宁节毋过,起适毋强;十、找高明亲友,多谈开心事。观万物生意清气,与心流通,神爽无窒。日出而起,吸天地清旭之气可以爽神。午睡数刻,可以神清气爽。静坐,浩歌,泛舟,钓鱼,都为求不被外物所累,要自得其乐,这是“养寿真诀”。
  养生之道,最关键在于吃和睡。菜根虽粗物,但也很好吃,胜于珍馐。睡也不在多,如睡得香甜,片刻也可养生。睡也有诀:“能息心,自瞑目”,“先睡心,后睡眼。”能睡心,不做和尚也可有“僧意”,以体悟禅机,达到超脱的境界,显出人世的生趣。
  圃翁有一联:“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这很通俗,却是至理。天下有很多佳山胜水,名花美竹,但很多人被物欲名利所役,很少能领略它们的美。能知足闲适,才能自得其乐,才是善于养生。

推荐访问:养生之道
上一篇:女口述疯狂的一次【给性爱放假放出夫妻激情】
下一篇:[鼻内镜降伏慢性鼻窦炎等] 鼻炎喷雾剂十大排名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