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国家基准气候站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来源:监理师 发布时间:2020-12-25 点击:

 六、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一、 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本次招标过程中的本工程招标文件、设计图、投标答疑,按国家颁布的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规程和有关工艺标准进行编制的。

 如中标,我公司将按中标通知书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与建设单位协商,签订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做好人员、材料和施工机械的组织、进场等施工准备工作,按时开工。在此基础上,开工前我公司将根据会审后的施工图、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提出的修改意见等,对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做进一步的完善细化,编制详尽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确保本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过程中,如有变更,我公司项目部将针对变更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改相应的施工方案,并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取得认同后方予以实施。

 二、 工程概况

 1、 项目名称:XX 国家基准气候站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2、 建设地点:XX 县气象局大院内。

 3、 工期:计划工期 150 日历天。

 4、 质量要求:达到国家及地方现行竣工验收标准,一次性验收合格并通过备案。

 5、 建设单位:XX 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气象局

 6、 工程概况:建设业务用房一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两层,建筑总面积 1189.04 平方米,及附属配套设施等工程施工。(具体详见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单所示)。

 三、编制原则

  根据业主要求的施工期限和现场实际情况,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而进行编制的此方案;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

 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应用科学的计划方法确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法、施工的措施,确保连续施工,全面平衡人工、材料用量,力求实现最合理的施工。

  施工准备

 为确保本工程按期保质完工,我单位将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施工现场的准备 1、对现场的场地进行考察,在施工范围内设置临时设施,临时设施位置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情况而作相应的变化。

 2、进场后我单位立即与工程地点周围有关单位联系协商水电的接驳,在现场准备足够数量的发电机备用,保证施工和生活用电。

 二、技术准备

 1、 组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开工前,对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将有疑问的地方整理好,同时会知监理工程师、甲方、设计人员以求及时解决。

 2、 组织图纸两级技术交底。第一级由项目总工程师向施工管理人员交底,第二级由施工员向施工组交底。

 3、 根据设计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4、 进场后立即设计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水准点和标高进行现场复测,填妥《测量复核记录》并签字备案。

 5、 测量控制网: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根据甲方所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及国家的有关测量规范和有关的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以测量控制网作为该工程的平面、高程控制和施工测量放样的首级控制及依据。

  6、 各种测量仪器、工具均应按有关的质量管理规定,定期送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取得有关质检部门合格证书后才能使用。使用过程中有关人员应经常对所用的仪器、工具进行自检、自校使之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中。

 三、资源的准备

 1、 施工前落实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定购工作,并合理调配资金,按施工计划的先后顺序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

 2、 对所有机械及设备进行检修及调试,并定时保养,使其保持在良好的待用状态。对工程中所有的各种计量设备送有关部门进行检定并取得合格证书。

 3、 按照劳动力需用量安排进场,并对准备进场的劳动力进行劳动安全教育,特别是对 安全、防火和用电等方面的知识;对工程所需的各技术工种进行技术培训教育,取得有关上岗证资格证后方可许其进场从事相应工种的工作。劳动力及技术工种人员进场后,定期对其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及施工技术总结及教育,以加强工人的劳动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使工程顺利进展。

 施工部署

 1、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

 我公司把该工程列为我公司的重点形象、窗口工程,以公司的整体实力为后盾,加强对本工程的组织领导,从人、财、物上确保本工程各方面的需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国家规范、ISO9001 国际质量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标准精心组织施工,把本工程建设成为业主满意的“精品工程”。

  组建具有与本工程相应专业水平、管理水平的项目管理队伍,项目经理由我司有资质项目经理同志担任,挑选技术力量强、操作水平高的作业班组,建立严格的经济奖罚合同,确保各项目标实现。

 项目经理部由公司授权管理,按照现行的工程质量标准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

 2、 施工部署:

 本工程质量标准高,为保证基础、主体均尽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施工,保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在任务、人力、资源、时间、空间上进行总体协调、布局。

 ⑪、 现场、空间上的部署

 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保证工程按照总控制计划完成。

 我公司考虑如能有幸合作,我公司进场后在工程施工的同时先完善整个现场的道路系统以及现场的排水系统。设置专门的人员在现场对运输车辆进行指挥,使工程施工处于正常有序,环境整洁、有条不紊的控制之中。

 ⑫、 总施工顺序上的部署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专业施工原则进行部署。

 ⑬、 资源上的部署:机械及劳动力的投入

 劳动力按空间占满、时间连续的原则一次进场到位充足的人数。

 工程目标安排:

 a、质量目标:达到国家及地方现行竣工验收标准,一次性验收合格并通过备案。

 (1)

 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 100%。

  (2)

 主控项目质量抽样检验合格;一般项目抽样检验合格率均达到 95%以上。

 b、 计划工期 150 日历天: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要求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经本企业认真分析研究,根据我司综合实力。

 c、 施工总体进度安排:具体详施工进度网络图。

 为保证工程质量,根据结构施工图纸要求,以便最大限度地组织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保证工期目标早日完成,本工程以楼层划分施工段,组织施工。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我公司已在类似项目工地的实际情况,按我公司的机构设置程序,进行了项目经理部机构的设定。

 二、施工组织协调

 工程施工过程是通过业主、设计、监理等多家合作完成的,如何协调组织各方的工作和管理,是能否实现工期、质量、安全、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因此,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制定以下制度,确保各方的工作协调好。

 1、 制定图纸会审、交底制度

 在正式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的工程管理部、技术部的人员核对图纸,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交底会,会上明确的内容形成第一份施工文件,确保工程顺利开始。

 2、 建立周例会制度

 在每周的规定时间召开由监理主持,业主、设计参与的周例会,会议商讨一周的工程施工和配合情况,统一办理洽商,解决问题。

 三、施工准备

 1、 人员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工期及规模,本工程项目部拟配主要成员如下:项目经理:1 人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1 人,

  项目部各成员由项目经理统一调度管理,分工明细,把项目部各工作落实到人,各负其职,共同配合。保证此次施工各项要求达标,并且争评我公司优秀项目部。

 2、 技术准备

 ⑪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

 ⑫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⑬结合施工图、现场情况及工期要求编制施工方案。

 ⑭对进场班组进行质量、安全教育。

 ⑮新工艺、新技术的操作规程、施工措施的制定及贯彻实施。

 ⑯根据当地砂、碎石的供应,做好砼、砂浆的试配工作。

 ⑰对模板及其支承、现场用水用电量进行设计计算。

 3、 测量控制准备

 现场由甲方给定的引测点,引出控制点进行定位。

 ⑪派专职测量人员负责该工程的测控工作,按国家现行标准采用测量薄作测量记录:

 ⑫经纬仪、水平仪和钢卷尺经法定部门年检、周检并有合格标识方可使用,专人专职保管使用;

 ⑬测量前控制点必须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

 4、 施工机械进场计划及布置

 各种施工机械按计划组织进场,布置及各种机具的位置安排,并根据需要搭设操作棚,接通动力和照明线路,做好机械的试运转工作。施工机械布置详“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施工机械使用计划表”。

  5、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道路布置

  根据所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及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工程规模,在现场设置办公室、值班室及配电室、材料库房、工具房、水泥房、钢筋加工场、砂石堆放场、周转材料堆场及砂浆。具体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6、 建筑材料供应计划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钢筋、水泥等各项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设备应及时组织货源,办理订购手续,安排运输和贮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对特殊的材料、构件、机具,更要提前准备。

 材料和构件除了按需用量计划分期分批组织进场外,还要根据施工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堆放,需编制详细的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预算,并制定大批主材的采购计划,确定材料的产地、来源、供货的采保、堆放场地。

 7、 施工进度及网络计划

 投标人应在接到招标人开工令后 150 日历天内完成开工令范围内的工作内容:

 ⑪、 施工主要采取平行流水交叉施工,以使用功能划分施工段。

 ⑫、 立面结构的流水段以保证平面结构流水为前提,尽量提前进行立面结构的施工。

 各分项工程搭接流水施工,合理配置劳动力和材料使用。

 具体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详施工进度控制计划横道图。

 四、布控方案

 1、施工部署

 我司将严格按照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所用的材料选料、施工要求及验收标准都要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为了更好地协调组织施工,并充分考虑到各种施工之间的搭接和交叉施工特制订本施工方案。

  部署原则

 为确保本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按照分项工程与施工程序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持各区域施工的完整性,又要兼顾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并综合考虑工程量、劳动力、主要设备材料、工期、成本及施工作业面等因素,特按如下原则组织本项工程的施工安排:

 在时间上的部署原则:保证在规定时间完成施工任务。

 在空间上的部署原则: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施工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保证按照总控计划完成。

 ⑫总体施工安排流水施工作业

 在施工中根据现场的情况采取流水作业,按照功能划分并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细部的流水作业,总的流水顺序为自上而下进行施工。分派专人负责统筹安排每个施工区域班组的施工任务,平行流水配合,充分协调,并按工序进行调整,做到有序施工。

 ⑬专业工种划分

 每个施工组设一个组长,负责本施工班组的施工管理,各施工组在项目部的统筹安排下进行有计划的作业。

  施工班组的人数根据具体分部分项的工程量具体确定。

 2.施工准备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

 为保障工程顺利开工,项目部各部门根据工程情况做好开工前一切施工准备工作。根据本工程特点,在开工前重点抓好“三个调度”(即人员调度、机具调度、材料调度)和施工过程中的“三大控制、两个管理、一个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及组织协调),进行针对性的动态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

  序号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负责部门

 涉及部门

 1

 施工手续

 公司办公室

 项目部

 2

 场地移交、封闭施工现场(与其他承包单位)

 项目部

 项目部

 3

 现场按图测量放样

 项目部

 项目部

 4

 接临时水、电设施

 项目部

 项目部

 5

 安排临时仓库、办公室

 项目部

 项目部

 6

 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公司工程部

 项目部

 7

 细化施工计划、进度计划

 项目部

 公司技术部

 8

 细化材料计划、人力计划、机具计划

 项目部

 公司各部

 3、技术布控

 图纸会审:本工程开工前,组织工程有关人员参加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检单位等组织的图纸交底会审,全面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

 技术交底:依据 ISO9001 体系第三层次文件中《技术交底制度》要求,由设计人员向施工队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然后由技术人员向施工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各主要施工部位的施工方法、各项目施工程序和要点;落实图纸会审的全部内容。

 编制施工计划:依据 ISO9001 体系第三层次文件中《施工计划编制》要求,根据工程量和工期要求编制工程进度计划、材料进场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合理配备机具。同时具体落实到周、日计划,确定具体责任人。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会议对于施工工期的要求。

 内部交底

 内部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人员对工程及技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其内容包括:图纸交底,

  施工组织交底,设计意图和全部工序、工艺、质量要求等交底。为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效率,工程技术人员把各项交底直接下达给各工种班组长,交底要求细致全面,并要结合具体施工项目,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明确施工规范、图纸意图、操作程序。

 4.施工队伍进场布控

 ⑪工人进场后全部参加由施工单位组织的培训活动并获取平安卡,每人一卡,再由项目经理组织各项技术、安全性交底、新工人培训上岗等准备工作。项目部同班组长组织技术工人熟悉施工图纸,熟悉地盘环境,讲解施工要点,及施工过程中的防盗,防火等安全措施,文明施工和岗位责任制等。

 发放工作证

 公司在工程开工前由保安部给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发放工作证,进入地盘的人员必须配带工作证,否则不得进入,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

 地盘准备

 先对施工场地办理移交手续,首先保证施工场地的清洁,使施工队伍顺利进场开工。

 ⑭核定施工用水、用电是否已敷设到位,准备就绪,并组织专业人员核实高峰期水、电负荷,保证施工高峰期的应急预案。

 ⑮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开工前搭建准备完毕,并与总包单位协调配合。

 ⑯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等到施工现场根据施工图纸测量放线,依据装饰施工图对现场实际尺寸进行复核,与设备安装方核准现场实际标高是否吻合,并做好记录;如发现有重大偏差,无法实现装饰效果务必在开工前与设计方和业主联系,直至现场符合装饰要求、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进行施工工作。

  2、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方案

 一、工程测量

 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作出几条主轴线的控制桩,经复核无误后,提出测量报验单,经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1 测量依据

  (1)国家现行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按设计的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

  (3)业主方及其有关单位组织的施工现场有关测量控制点的交接和提供的相关资料。

  1.2 施工测量的组织

  (1)测量人员的素质

  该工程的测量工作,关系到建筑物定位及功能的布局要求,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能否满足国内外相关规范的要求。我们将组织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测量人员来承担此项目的测量作。

  (2)施工测量的组织

 以项目经理部牵头组织专业测量人员组成专业测量组。本工程的测量控制网由我单位测量大队测设,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后,交给项目部测量组使用,项目部测量组在使用前应予以检查及复测。

  1.3 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管理

 (1) 测量设备、仪器准备:

 全站仪 2台

  精密水准仪 6 台

 钢卷尺 50m 4把

 (2)测量设备管理

  1)所有测量仪器、钢尺需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严格按照 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执行。

  3)所有测量仪器、钢尺等都由专业人员专人负责保管。

  1.4 建立施工控制网

  (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拟建的建(构)筑物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城市 水准点或设计图纸上指定的相对标高参照点,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网点的测设。

  (2)测量按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

  (3)先在整个建筑场地内建立统一的控制网,作为各建(构)筑物的定位、放线的依据。

  (4)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各建筑物定位测设。

  (5)使用经纬仪测设施工控制网点时,测量应不少于一个测回(往返测为一个测回)。

  (6)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使用钢尺量度时,应将钢尺两端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

 平高度后方可进行量尺。

  (7)统一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及建(构)筑物的主轴线等控制点标志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混凝土保护,重点的标志和环境保护需要,可加栏围护。

  二、土石方工程

  1、场地平整

 1、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场地清理→临时道路→临时水路→场地平整→细部处理→验收

 1.测量放线

  本工程首先利用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基准点放出场区围墙轴线,再采用此轴线外延一定区域作为场平范围边线,外延范围应考虑围墙外排水沟,护坡等因素。

 2.场地清理

  场平施工前应首先清除地表植被及垃圾。

  3.临时道路施工

  首先对挖方区选取适当位置开辟施工临时进站道路,至填方区后采取洒水碾压方式进行道路硬化,临时道路洒水碾压标准均应以正常场平施工标准进行,填方区临时道路随场平逐渐分层提升。

  4.临时水路管道施工

  临时用水管道主要用于填方区填料洒水,故管道安装要求既能覆盖整个场区,又能随场平逐渐提升。根据以上特点,主管道拟采用内径为 63mm 的硬质塑料管,沿场区中线由北向南贯穿整个场区,在主管道终端外接双路软管,各向东西向延伸,能够满足现场管道随填方部位场平逐渐提升和覆盖整个场区的要求。

  5.场地平整土方开挖

  (1)

 挖方边坡应根据使用时间(临时或永久性)、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水文情况等确定。对于永久性场地,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对于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实践经验确定。

  (2)

 场地边坡开挖应采取沿等高线自下而上、分层、分段依次进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角的方法;在边坡上采取多台阶同时进行机械开挖时,上台阶应比下台阶开挖进深不少于 30m,以防止塌方。

  (3)

 边坡台阶开挖应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边坡下部设有护角及排水沟时,应尽快处理台阶的反向排水坡,进行护脚矮墙和排水沟的砌筑和疏通,以保证坡脚不被冲刷和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否则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

  6.场地平整填方压实

  6.1 一般要求

  (1)

 填土应采用挖方区余土,并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当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2)

 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整宽度分层铺填碾压或夯实。

 (3)在地形起伏之处,应做好接搓,修筑 1:2 台阶形成边坡,每台阶高可取 30cm,宽 100cm。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大于 1:1.5 的斜坡,碾迹重叠 0.5-1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 1m。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6. 2 机械压实方法:

  (1)

 为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及密实度,避免碾轮下陷,提高碾压效率,在碾压机械碾压之前,宜先用轻型推土机、拖拉机推平,低速预压 4-5 遍,使表面平实;且应先静压,而后振压。

  (2)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平碾、振动碾不超过 2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

  (3)

 用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填土厚度不应超过 30cm;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 15-25cm,避免漏压。运行中碾轮边距填方边缘应大于 50cm,以防止发生溜坡倾倒。边角、边坡边缘压实不到之处,应辅以人力夯或小型夯实机具夯实。压实密度,除另有规定外,应压至轮子下沉量不超过 1-2cm 为度。

  (4)

 平碾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推土机将表面拉毛。土层表面太干时,应洒水湿润后,继续回填,以保证上、下层结合良好。

  2、挖土方:

 1、 施工前准备

  为了便于施工及有利于基坑的稳定,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及时配合土方运输班组做好清表工作。

  按照要求,沿土方运输边放好开挖边线,在槽边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做好地表水的排除工作。

 2、 基坑开挖

  基坑土方施工中,原则上采取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结构施工、回填土平行作业的施工方法,防止由于大雨或地下水的浸泡导致沟槽坍塌,充分利用开挖土方进行回填,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土方堆积和土方外运数量,在垂直方向上采用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

  开挖前,搜集施工段内埋设的原有管线资料,再用人工挖探沟,尽量探明其位置,保 证沟槽开挖时不损坏重要管线。

  基坑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为辅。均采用 1:0.67 的放坡系数,开挖沟底需比设计基底每侧增加 0.5m,以保证基地施工安装及支模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开挖过程中,标高须跟踪测量,严防超挖,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0.2m处,采用人工开挖、清槽,若槽底受到雨水浸泡,则清除淤泥,回填碎石处理。

 如遇地下水丰富式石头较多,须按要求加垫砂垫层式换填时,会同有关监理、业主现场协商。

  在开挖地下水以下的土方时,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为明沟方式,深度为 0.3m,当沟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排水沟采用盲沟方式;集水井沿管槽间隔 20m 左右设置,封底后的井底标高应低于沟槽底 1.2m 以上,通过排水沟汇集地下水至集水井,再用

  水泵及时排放出去。排水沟和集水井应配合沟槽的开挖进度,随之开挖和加深,使沟槽始终保持干槽状态。

  3、 开挖顺序

  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槽小开挖”的原则。当挖至标高接近沟槽底板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槽,防止超挖,沟槽地板 30cm 的土方由人工进行清理,并由挖机带走。

  在设计要求有底板的沟槽开挖时,开挖施工至基础底板标高时,应及时完成石子垫层、素砼基础铺设工作。在前一块完成土方后开挖及垫层、基础施工后,才能进行下一块相邻区块的土方开挖。

 4、 基坑排水

  为保持开挖的沟槽内无积水直到施工完成,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排水工作。首先在沟槽顶面两侧设排水沟以堵截地面上的雨水和明水流入沟槽内;另外在槽底两侧设置排水明沟,并在每个井段设置集水坑,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水泵进行抽水,确保沟槽内无积水。

  3、 回填方

 工艺流程:基坑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打夯或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上一层回填土。

 1、 填土前,应将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2、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检验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 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参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冬季施工气温较低时,为防止土方受冻,不得洒水。实在达不到要求时考虑用砂夹石回填。

 3、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

 平

  碾

 250-300

 6-8

 振动压实机

 250-350

 3-4

 柴油打夯机

 200-250

 3-4

 人工打夯

 <200

 3-4

 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机械压实填方速度不超过 2km/h

 4、 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

 5、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 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高、宽比一般为 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 1.0m。

 6、 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板墙、系梁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引起受力不均。

 7、 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采用灌砂法进行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8、 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度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度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4、余方弃置

  (1)

 运输车辆有序在挖方现场等待装车,按照指定线路进出场,另现场安排专人指挥运输车辆通行。

  (2)

 车辆行驶过程中,注意遵守交通规则,避让行人,文明行车。

  (3)

 进入弃土场时,按指定行路进出场,按现场人员指定位置倒土,推土机及时将弃置土方平整并推到相应位置,做到使弃土场容土量最大。

  (4)

 弃土场现场倒土位置要事先确定,避免倾倒土方堵塞弃土场进出场道路;遇到有影响道路的土方,推土机应就近及时平整。

  (5)

 施工期间,应及时关注挖方现场运输车辆调配和配置情况,根据现场需要及时增减运输车辆,以使运输能力达到最大化,及时将挖方现场土方运出,提高工作效率。

 三、基础工程

  1、基础施工顺序

  (1)

 、独立基础施工顺序

  基础测量放线→独立柱基开挖→砖胎模→基础垫层→承台、柱插筋→钢筋隐蔽验收→ 基础模板安装→独立柱基砼浇筑→砼养护→基础柱测量放线→基础柱钢筋(水电预留预埋)→基础柱钢筋隐蔽验收→基础柱、基础梁模板安装→基础梁钢筋(水电预留预埋)→ 基础梁钢筋隐蔽验收→基础柱、基础梁砼浇筑→砼养护

  (2)

 、桩基础施工顺序

  桩位侧放→成孔(钢筋笼制作)→砼灌注→承台梁→成品养护

  2、基础模板施工

  垫层施工时,模板支撑采取在 100×100 木枋的背面,用 φ16 钢筋打入土层的方法稳定模板,安模板时应拉通线校正模板。模板安好后,用水准仪测控垫层面标高,标高控制采取在基坑内,用短钢筋头打水平控制桩方法。

  2.1 支模方法

  (1)承台侧模:本工程为有台阶式承台,支模时,承台侧模采用组合钢模板支设,φ48 钢管作背楞,φ48 钢管搭架斜撑,承台上口用 φ48 钢管抱箍拉结,保证承台侧模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承台砼几何尺寸。

  (2) 墙体模板:墙体为直形墙,厚度 250mm,采用组合钢模板支设,φ48 钢管搭架, φ48 钢管作背楞纵向@900mm 水平@450~750mm,φ12mm 止水对拉丝杆。

  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详下表),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2.2 模板支撑(如下图)

  2.3 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1)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

  (2)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

  (3)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砼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模、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

  (4)安装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模板由塔吊装就位时,因钢筋绑扎好,筋很容易损伤面板,这时需有施工工人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板。

  (5)在靠近模板电焊钢筋、钢管时,在施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板面。

  (6)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模板自身就位时也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

  (7)浇捣振捣混凝土时震动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面板,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8)模板的拆除:模板拆出要预先制定好拆模顺序,根据施工现场所在地的温度情况,掌握好混凝土达到初凝的时间,当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强度达到 1.2N/mm2(20℃以上气温时 8 小时),必须及时松动穿墙拉杆,并将模板与所浇筑的混凝土墙体脱离,防止混凝土与模板表面粘结,为拆模作好准备,拆模时不得用铁撬撬开模板,还要保护模板边角和混凝土边角,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清理残渣时,严禁用铁铲、钢刷之类的工具清理,可用模板清洁剂,使其自然脱落或用木铲刮除残留混凝土。

  拆除模板时间:侧模板以不损坏砼表面及楞角时,方可拆模。

  3、 基础钢筋工程

  垫层做完后,即开始进行放线工作:弹出暗梁、地梁、承台边线,复核合格后进行承台钢筋绑扎。

  施工工艺流程:

  熟悉施工图纸及规范→前期工作→技术交底→钢筋、焊条、焊剂等材料计划→保护层垫块制作→材料进场收及原材料检验→钢材焊件试焊→钢筋配料→钢筋制作→钢筋绑扎、安装(预留预埋)→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保护层垫块设置绑扎→焊件试件、机械连接接头检验→隐蔽工程验收

  3.1 钢筋按承台分件配料制作,钢筋在钢筋房加工成型,现场绑扎,钢筋制作前应认真翻样配料工作,从翻样到制、绑均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在翻样前及翻样过程中要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图纸,及时将设计中交待不清楚的问题、图纸中有矛盾的地方以及施工难点提出,并与设计单位、监理公司、建设单位联系解决做到准确认真翻样。

  (2)钢筋、焊接用钢材,应有出厂证明书和进场试验报告单,经检验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的级别、直径、数量、外形和尺寸,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如因材料供应货源短缺需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4)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5)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必须按《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的规定,按现场条件下做钢筋焊接性能试验。试件合格后方能进行批量生产。

  (6)成型钢筋堆放、清理、平整钢筋堆放场地,在摆好垫木后,钢筋应按绑扎顺序分类堆放整齐。各种钢筋应分类清理排好,堆码整齐,以免清料时漏掉。

  3.2 钢筋绑扎的注意事项

  (1)核对钢筋规格、尺寸、形状、数量是否与料牌、配料单、图纸一致。

  (2)分清钢筋的性质,即跨中筋、支座筋、通筋、悬臂筋、附加筋、洞口边加筋、腰 筋、吊筋、加密箍、分布筋、构造筋。

  (3)注意钢筋接头位置及锚固长度,特别是通长筋的接头位置。按抗震要求,节点核心区箍筋必须按设计要求绑扎,不得遗漏。钢筋的锚固长度应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

  (4)按抗震要求,节点核心区箍筋必须按设计要求绑扎,不得遗漏。

  (5)各构件受力筋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和规范和要求进行控制。

 (6)钢筋的现场绑扎,应根据钢筋的根数和间距在模板或钢筋上划分。

  (7)砼保护层厚度采用水泥砂浆或豆石砼垫块控制,直接在钢筋下(垫层上)放置水泥砂浆垫块进行控制,梁侧采用带铅丝的水泥砂浆垫块绑扎在主筋的外侧进行控制,布置间距一般为 500mm 且梅花形交错设置。

  (8)钢筋绑扎、安装完毕后,应按下列内容进行检查并作好隐蔽验收记录。

  3.3 钢筋接头位置

  (1)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较少处,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

  采用焊接接头,断面不大于 50%。采用绑扎接头,断面不大于 25%。

  (2)柱、插筋第一排接头最低位置应在承台面以上 45d,第二排接头间距离板应 45d。

 为防止柱钢筋位移影响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

  3.4 钢筋竖向的连接

  大于或等于 φ16 的墙、柱竖向钢筋均采用竖向电渣压力焊接长,小于 φ16 的墙、柱竖向筋采用绑扎接长。焊接接头现场由专人负责外观检查,并随机取样,按规范要求分规格确定组数,做力学性能检验。其焊接工艺如下:

  焊前准备(试焊、检验合格、设定焊接参数)→钢筋校正→筋扶正对位→夹钳夹紧钢筋→安放焊条芯或铅丝圈→填石垫→焊剂入盒→通电引弧电渣过程→断面顶压→拆夹钳→ 拆焊剂盒→去渣壳。

  如有不同直径钢筋竖焊时,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并轴线对中。

 3.5 注意事项

  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得用卵石、碎砖代替,外墙两侧钢筋不得接触模板,弯钩伸入墙 内。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

 四、模板工程

  1、模板材料选用

  (1)根据本工程特点进行模板材料选用。

  2、模板安拆基本要求

  (1)

 模板及支架必须安装牢固,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尺寸及相互位置正确。

  (2)

 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

 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绑扎和砼浇筑等。

  (4)

 模板的接缝应严密,不漏浆。

  (5)

 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刷成品脱模剂。

  (6)

 模板拆除时要轻轻撬动,使模板脱离砼表面,禁止猛砸狠敲,碰坏砼。

  3、框架柱模安拆

  (1)

 工艺流程

  找平、定位→组装柱模→安装柱箍→安装斜撑→校正垂直度→柱模预检→浇筑砼→柱模拆除

  (2)

 施工要点

  1)

 矩形柱采用钢模板拼装,柱顶模板根据梁、柱接头型式拼装成定型模板,不合模数处在柱中间用 50 厚木板接应装,柱箍采用钢管夹牢,间距为 500mm。

  2)

 柱高每 2m 留设门子板,便于柱砼浇筑。柱模下留设垃圾清扫口,浇筑砼前封闭。

  3)

 梁、柱接头顶面,在浇梁、板砼时,柱处设 50×50 木枋定位小方盘,保证柱位置准确,不移位。

  4)

 柱砼达一定强度后可拆除模板,但柱顶段模板应暂不拆除,以利于与上部模板更好地接茬。

  5)

 柱模安装如附图所示。

  4、框架梁板模板安拆

  (1)

 工艺流程

  搭设脚手架(支模架)→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和板底模安装→板侧模安装→砼浇筑→ 模板拆除

  (2)

 施工要点

  1)

 框架梁底模和侧模采用复合板拼装,梁、柱接头处用 50 厚木板拼装;板底模采用复合板。

  2)

 框架梁板模板的支撑采用脚手架,按脚手架工程的要求进行搭拆。

 3)

 框架梁板跨中按 3/1000 跨长起拱支模。

 4)

 梁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时即可拆除梁板的模板。

  5)悬臂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方可拆梁模板。

 6)框架梁板模板拆除时,先拆松板的支撑,拆除板底模和梁侧模;再拆松梁底模支撑,拆除梁底模,模板支撑脚手架从上至下逐根拆除。

  5、 楼梯部位模板

  楼梯底模及梯步侧模采用胶合板拼装,楼梯外帮侧模采用 50 厚木板拼装。楼梯模板支撑采用钢管及扣件搭设。楼梯模板安装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平台梁,再铺设楼梯底模,最后安装梯步侧模和外帮侧模。楼梯模板安装必须牢固,接缝严密,不漏浆。楼梯侧模板待楼梯砼达一定强度后即可拆除;楼梯底模必须待砼达到设计强度的 75%后方可拆除。

  楼梯支模见附图所示。

 6、 构造柱模板

  构造柱支模方法见下图:

  五、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结构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对钢筋的绑扎、定位、清理、成品保护等工序采用规矩化、系统化控制模式,认真做好过程质量控制,杜绝钢筋施工的各项质量隐患,以确保质量。

  钢筋工程允许偏差项目(如下表)

  序号

 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1

 网的长度、宽度

 ±10

 2

 网眼尺寸

 ±20

 3

 骨架的宽度、高度

 ±5

 4

 骨架的长度

 ±10

 5

 受力钢筋

 间距

 ±10

 排距

 ±5

 6

 箍筋、构造柱筋间距(拉勾等)

 ±20

 7

 钢筋变点起点位移

 20

 8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移

 5

 水平标高

 ±3

 9

 受力钢筋保护层

 基础

 ±10

 梁柱

 ±5

  1、 钢筋工艺流程

 2、 钢筋加工

  (1)

 本工程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复试合格后才能进行加工。

 (2)

 所有钢筋堆放及加工均在现场进行。

  (3)

 钢筋加工严格按照钢筋翻样单进行加工,加工的钢筋半成品堆放在指定的范围内,并按公司程序文件规定明码挂单,防止使用时发生混乱。

  (4)

 钢筋工长应对加工的钢筋验收后才能绑扎。

 (5)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确保洁净、无损伤、无麻孔斑点,不得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钢筋的弯钩应按施工图纸中的规定执行,同时也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规定。

  3、钢筋连接

  (1)

 梁、柱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方式。

  (2)

 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

  (3)

 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

  (4)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焊接。

  (5)

 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6)

 焊接网以及焊接骨架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规定。

  (7)

 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在同一构件时应相互错开,符合有关规定。

  (8)

 钢筋搭接接头在同一构件时应相互错开,同一断面钢筋搭接接头的百分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的基本要求

  1)

 钢筋的绑扎,将严格遵照施工与验收规范,并注重原材料检验,构造要求以及锚固搭接长度等技术要求。

  2)

 柱插筋确保稳固,在砼浇筑施工时,配备钢筋工跟踪检查、校正。

  3)

 对于在安装预留预埋中被割断、损坏的钢筋,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4)

 钢筋绑扎前应先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己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长度是否正确,并按预先确定的绑扎顺序将钢筋运至指定地点。

  5)

 钢筋绑扎完后,班组先自检,自检合格后项目专职质检员检查验收合格请监理、甲方等有关人员进行隐蔽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2)框架柱钢筋绑扎

  1)

 工艺流程

  柱竖向钢筋接长→套箍→绑扎→安装垫块、预埋件、墙拉筋→隐检验收合格→下一道 工序

  2)

 施工要点

  ①框架柱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其接头位置按两个断

  ②柱箍筋的接头(弯钩迭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绑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扎相应间成人字形。

  ③柱筋绑扎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好预埋件和墙拉筋。

  (3)框架梁板钢筋绑扎

  1)

 工艺流程

  安放梁主筋→套箍→绑扎→安装垫块→安装梁侧模和楼板底模→板筋布设→绑扎→隐检验收合格→下一道工序

  2)

 施工要点

  ①框架梁板钢筋的设置位置为:次梁钢筋放在主梁钢筋上,板底部钢筋顺短跨钢筋放在下层,顺长跨钢筋放在上层。

  ②框架梁筋采用闪光对焊接长,下部钢筋接头设在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设在跨中 1/3 范围内。

  ③梁上下主筋为双层筋时,双层筋之间设 Φ25@1000 的垫铁,以保证双层筋的位置正确。

  ④梁箍筋应与主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主筋方向错开设置。

  ⑤板内下筋在支座搭接,且伸入支座的远边,板内上筋不能在支座搭接。

  ⑥板双层筋之间设 Φ10@1000×1000 的铁马立筋,以保证板上层筋位置准确,特别是保证板的上部负弯矩筋位置准确。

  ⑦梁柱相交的核芯部位的箍筋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间距绑扎牢固。

  六、混凝土工程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认真组织各施工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文件与砼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的规程、规范标准等。

  (2)

 了解工程概况,认真识读图纸,搞清砼强度等级及使用部位,以及施工前的图纸会审和施工中技术核定制度,且收集好上道工序的签字手续,检查是否已签字盖章。

  (3)

 遵循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按照其要求编制其施工进度计划,以及保证各项具体方案措施的落实。

 (4)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认真执行有关技术规范。

  (5)

 管理,确保砼质量要求。

  (6)

 做好检验试验工作。

  (7)

 加强各种之间的配合和街接,在结构施工中,水电和土建紧密配合,设专人检查预留洞口和预理件位置,逐层跟上不得遗漏。

  (8)

 加强对已施工完构件的成品保护,并制订具体的成品保护措施。

  (9)

 砼浇筑前应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检查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砼。

  (10)

 在浇筑砼前应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浮锈等清除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及孔洞应预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11)

 施工前应对安装的模板进行轴线尺寸,标高的检查,并应办完隐蔽手续,保证其符合设计要求。

  (12)

 浇筑砼前要在模板工作好上平标志。

  (13)

 必须保证埋设在砼内的暖卫、电气等各种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人员 (质检站、监理、甲方)验收,合格鉴字。

  (14)

 对砼配比进行校核,进行技术交底,并准备好砼试模。

  2、施工措施

  该工程为框架结构,砼构件有:矩形柱、框架柱、梁、过梁、圈梁、有梁板、直形楼梯、雨蓬、压顶等。

  砼的浇筑顺序和施工要求:

  (1)清理,在砼浇筑前用人工清理,梁、板、柱内一切杂物,对板、梁内粉尘,锯末应吹扫干净。

  (2)砼浇筑和振捣的一般要求:

 1)

 砼采用商品砼,零星部分现场拌合。

  2)

 本工程分区流水施工,每一流水段内砼连续浇筑,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下层砼初凝前将上层砼浇筑完毕。

  3)

 浇筑砼时为防止砼分层离析,砼由料斗卸出时,其自由倾浇高度不得超过 3m,超 过时采用串筒或斜槽下落,砼浇筑时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4)浇筑框架柱时,底部先填以30-50mm 厚的同配比减石子砂浆。

  5)

 浇筑砼时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理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砼凝结前修理好。

  6)

 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梅花型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砼 50mm 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振捣时间以砼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3、砼的浇筑:

 (1)砼浇筑:

  1)框架柱浇筑砼之前,底部先填 50-100mm 厚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直接倒入模内,浇筑砼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在浇筑框架柱砼时不得摇晃钢筋,以免钢筋位移,造成保护层过大,钢筋位移过大,变形等异常现象。

  2)梁、板砼的浇筑

  ①砼浇筑前清理梁板内杂物,并用水湿洞梁底、梁帮、板底。

  ②梁板同时浇筑,由一端向另一端用“赶浆法”即先浇梁,当砼达到板底时与板同时浇筑,梁、板砼浇筑连续问前进行。

  ③浇筑板砼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板振捣完后用刮杆刮 平然后检查砼厚度,并用木抹子搓平并拉线检查板面标高以及施工缝处及钢筋根部用木抹子找平捣实。浇筑板砼时严禁用振捣棒铺摊砼。

  3)楼梯砼浇筑:

  楼梯砼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砼,达到踏步位置后,再与踏步砼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4、浇筑砼时,应注意事项:

  (1)作业时振动棒插入砼中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 2/3-3/4,振点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半径的 1.25 且小于 500mm 振捣时应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防止将表皮砼振实,与下层砼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砼来得及填满振动棒抽出所形成的孔洞,每插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为度约 20-30s,见到砼不出现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浮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由于振动棒下部振幅要比上部大,故在振捣时,应将振捣棒上下抽动 50-100mm,使砼振捣均匀,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砼 50-100mm。

  (2)振捣砼时,不得振动钢筋、模板、预留涧口及预埋件,以免模板变形或预留孔洞位移,等异常现象。

  (3)振动器不得在初凝砼上试转。

  (4)施工作业前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各连接件是否牢固,电机绝缘是否安全可靠,电源和频率是否符合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车。

  (5)板面使用平板振动器

  1)平板振动器底面与砼全面接触,每处振动砼表面泛浆,不再下沉后方可缓缓向前移动,移动速度以能保证每一处砼振实泛浆为准,移动时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在振的振动器不得放在已初凝的砼上。

  2)振动器引出的电缆不能拉得过紧,禁止使用电缆拖拉振动器,禁止使用钢筋等金属物当绳来施拉振动器。

  3)振动器外壳应保持清洁,以保证电动机散热良好。

  5、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

推荐访问:用房 基准 建设项目
上一篇:2021年考研历史学中国史考前预测(二)
下一篇: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应用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