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奠定品质,科研追求发展——教学管理工作总结()

来源:监理师 发布时间:2020-10-10 点击:

  常规奠定品质,科研追求发展

 ——教学管理工作总结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学校校以“幸福教书 快乐学习”为办学理念,通过软硬件同建,规范与特色同构来追求幸福教育;以“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为发展思路,以“圆心工程”为发展策略,让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师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学校特色。

 “常规奠定品质,科研追求发展”是我校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通过逐步提升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近几年随着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校在精品化学校建设的道路上渐显喜人成果,特别“智慧、团结、拼搏”的校园精神已内化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引方向和奋斗目标,目前,全校 61 名专任教师中,区级骨干教师 2 人,镇名校长 1 人,镇级骨干老师 8 人,镇级骨干班主任 2 人,校级骨干 9 人。

 二、规范管理显精细,精研课堂提质量

 本学年,以《××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区中小学教学管理常规》为指导,我校的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主题“精细管理,和谐发展”,立足“1 个中心、两个途径、3 种意识”来开展:1 是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的中心。两个途径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师的三种意识是:研究与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成果意识。进一步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贯彻学校的工作纲领“常规奠定品质,科研追求发展”,落实各级课程,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组织教师积

  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以多种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镇内保持前列。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常规奠定品质基础 —— 重常规,求实效

 我校提出“常规奠定品质”的要求,落实教学常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质量立校,常规立教”,我校在教学管理中能依法治教,注重细节,有效地落实上课、备课、作业、辅导和质量监控等基本教学环节,引领每一个教师执行常规,奠定品质基础。

 1.严格按课程计划执行。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和安排,制定“三表”(学校行事历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尤其是体育课程,力保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 1 小时。创编并积极推行特色乒球操,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让学生感受在校的乐趣。认真落实镇地方课程《××镇中小学生安全知识读本》,让学生牢记安全第一的观念,创建安全校园。

 2.强化教学计划指导。开学前夕,教导处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对各学科教学计划的制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周,教学计划全部收齐,随后对计划进行了制订质量的检查,对部分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学科组予以调整完善。并严格提出了备课、单元检测质量分析的要求。学期末,指导学科组统一制订期末复习计划和期末考试方案,并对美术、音乐、科学、信息、体育、品德等学科进行考查分析。

 (二)进一步落实“五制”,促进常规工作的精细化

 1、落实集体备课制。为了提升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并充分整合集体备课和

  个人备课的优势,我们重新修订细化了各个学科的集体备课要求。本学年我校开展备课的改革研究——将集体备课(电子备课)与个人备课(手写备课)结合,进一步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备课教案编写程序:先由备课组集体研究、确定单元重点、知识点—→个人初备电子教案—→备课组集中修改并通过个人初备的教案—→备课组长签名审核—→打印,每位教师进行个人二备手写。

 (1)为了更好地促进和完善这样的备课模式,学期初,教导处就组织各科组长、备课组长学习,并指导组长们初备,行政再对老师们的备课进行多次指导、修正、检查、分析并收集意见加以改进。

 (2)召开专门的会议对备课模式进行意见反馈的座谈会,谈实施的效果和提出改进意见,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备课的要求,体验这样的备课模式的优点,增强对提高备课质量的认同感。

 (3)通过各级行政的巡堂,检查老师们在课堂上对新备课要求的执行情况以及听取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落实备课组长审核、科组长和行政挂级审核和检查关,把好质量。做到有跟踪,有检查,有反馈,增强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2、落实科组听课制。上学年,我校各备课组在开展了科组内同课异构、互助听课的校内教研活动。教师们通过互相听课,互相切磋,更清楚地看到差距,受到触动,得到促进。本学期,我校继续坚持此种有效研讨的方法,突出集体备课的功能,大大增强了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3、落实行政推门课制。坚持每周全体行政进课堂听课、诊课、指导。为了更好地对集体备课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我们将“随堂听个别老师的课”

  变成“随堂听同年级同学科的多位老师的课”,以此为举措促进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4、落实常规检查跟踪制。语数英科组根据学科特点分别制定了作业格式规范和预习要求。学校和教研组每学期进行两次以上的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检查教师的备课、听课、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时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有重点地进行。例如:学生作业格式规范、书写质量、订正情况、教师批改情况等,检查时,围绕这些重点进行,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小结、反馈。对于学生学得怎么样,学校也进行密切跟踪、检查。

 5、落实作业课制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设立作业课,严格规范作业课制度。我们要求老师结合学科阶段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专项作业训练,如数学、英语每天精练 3 至 5 题专项题,语文进行词句基础知识专题练习,让作业更有效。每天安排老师巡查作业课情况,引导各班同学利用好每天的作业课,提高作业的效率。教导处制定了《××小学作业课制度》和各科作业规范,并对作业的布置,作业量的检查,学生作业的规范,以及作业批阅提出要求,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入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书写习惯和计算习惯、作业态度和质量有了大幅改观,成效明显。

 6、提高了学科质量调研力度。本学期继续坚持各年级学科单元统一检测制度,期末检测后均要求教师逐题进行教与学的现状分析。在教师个人分析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召开年级质量分析会,并对平衡分超 5 分的教师进行谈话,促其反思改进。为加强单元检测的功效性,我们还增加了书写分检测评价学生的书写质量,语文科和英语科还进行了朗读、口语测试。

  (三)、以行动为指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重研修,提师能

 学校构建教师成长行动指南,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通过“两种文化,双轨并行、三大机制”的多维度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提高教育的智慧,推动专业素养、研究水平的提升。

 1、充分调研,科学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我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坚持以转变观念为重点,以塑优秀师德为核心,结合科研课题为载体,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制定了《××小学教师发展四年规划》。每学期初做好校本培训计划,纳入学校行事历中,每月有主题,内容涉及德育、教学、教科研、专业技能等,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学习、借鉴、提升的平台,每次培训注重针对性、有效性。

 2、以行动为指南,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践行主流文化,诱发内驱力。

 主流文化是一个团队的精神所在,是一个团队的人心所在,也是一个团队的发展所在。我校以“一人做事,众人支撑;主动赢得认可;身体力行,以师育生;高高兴兴干累活”等意念构筑学校的主流文化体系,形成核心价值观。让教师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践行主流文化,绽放人格魅力,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让这种人格魅力感染、影响他人,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团队的战斗力。例:校本培训主题:读书分享会、案例反思、“说故事,悟人生——结合身边的事例谈谈对学校主流文化的理解”等。通过教师之间的观察和共处,说说身边同事的故事,讲讲他们如何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学校的主流文化。现在我们已经出版了《把你的眼睛借给我》×小故事第一集,身边这些优秀的教师典范成为了大家学习、追赶的目标,也让×小的每个人感受到教育是幸福的。

  (2)、开展“聊文化”,助教师质疑解惑。

 在我们学校还有一种特殊的文化——“聊文化”。我们聊的不是娱乐新闻,而是直面教学问题,例如平时闲聊中我们会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需要学校领导帮助解决,学校教学行政马上指导老师解决,或召开专题会进行专题研讨;在办公室中,老师上完了一节课,回到办公室会谈谈本节课的得失,同事之间就会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探讨修改提升的策略,通过课间、课后的聊教学,就可以学习到其他老师好的教学方法,攻破难点的技巧,形成了良好校本教研氛围。

 (3)双轨并行——以赛促研,名师引领。

 A.内奠品质,以赛促研:我们制定了《××小学教师基本功要点》:要求教师掌握“三本书”,练好“五项技巧”、具备“五项技能”。

 学校每学期举行各项基本功比赛,让老师们在比赛中锤炼教学技艺,提升整体素养。

 例如:为了提升教师语言表达的能力,我们举行了全校各个学科的教师语言展示大赛——进行教师个人朗读比赛、教师为学生朗读一篇经典作品等;每次备课前语文老师必须先练习朗读课文,再研究教学教法;数学老师则进行解题思路的讲述,英语老师进行口语朗读展示。

 B.外聘名家,借智提力:

 学校定期聘请区镇教研专家、外镇的区骨干教师到校对教师进行指导,发挥校内外区级名师作用,开展板块式的学科专题项目研究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例如市教研室钱××老师、区教研室党××、卢××老师、姚××老师、邓××老师、陈××老师等都到校指导我们的学科教学,我们还邀请了市区名师如李××、孙××、吴××等到我校给教师上课、讲座,这样,通过名师示范激发教师的发展内驱力,还通过“内提外引”策略大大提

  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我们输送更多的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开阔教学视野。

 (4)成立三大机制,诊断提升教学技能。

 ①设立个别老师面谈机制:我们在听课过程、巡堂中发现老师在教学中存在问题,马上找老师面谈,分管的行政亲自指导教师个人如何修正,如何改变做法,细致指导。

 ②针对科组出现的共性问题,设立共研机制:针对一些共性的教学困惑和教学难点,学校行政在听课后,首先在行政会议上进行议课,集中评课意见,再召集该科组全体老师进行反馈、指导。

 ③跟踪整改机制:针对通过几次听课、诊课仍提升不大的老师,设立跟踪整改机制。由主管行政和备课组长亲自跟踪,列出要提升的问题要点,让老师明晰存在的问题,并对照通过自我反思学习、同组听课学习等形式,同伴帮助引领,限期改正提升。

 (5)科学评价——保障得力,持续发展 为了加强对教师教学的管理,增强教师发展的持续动力,我校实行对教师考核,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和与之相对应的绩效奖励项目,让老师们更有干劲和成功感。

 评价内容 相对应的绩效奖励项目 评价方式 师德表现 师德奖(个人奖+集体奖)

 自我评价 教师互评

  团队精神奖 科级组评 学校评价 理论学习 阅读奖 课题研究 教研之星

 业务水平 优质课奖

  听课奖 读书分享 阅读奖 业绩成果(教科研)

 竞赛·成果·提升奖

 (四)构建“四课体系”和“观课”文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b?e?v/H$c 我校通过专家讲座、培训、公开课、教学评优等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围绕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开展教师专业能力的“四课”研究系列活动,探索课堂教学模式。

 (1)四课并举——锤炼课堂教学,提升专业素养。

 我校一直严格落实教学常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指导高效课堂的开展,打造高效课堂,开展四课研究:常态课、专题课、推荐课、课题课。为教师指引研究方向,激发自主探索兴趣,锤炼教学的技巧,提升专业素养。

 ◆常态课:通过推门形式听的一种平常课,并以教导处制定的课堂评价表进行量化,主要诊断每位教师的教学常规、知识点的落实和学生能力培养情况。常态课力求让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

 ◆专题课:对于常态课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学校根据教学内容或难点问题确立专题,探索其解决方法或上课模式,力求每次专题课都能解决一个教学困

  惑。

 ◆推荐课:从常态课的观察中,推荐教学素养好、课堂管理能力强、或教法有效、创新的老师上课,在教师中起示范、指导、引领的作用。

 ◆课题课:由学科骨干、课题组成员围绕学校各级课题开展的研究课,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形成课题成果。

 同时完善说课、听课评价标准,规范听课、评课过程,落实常规听课中“一听二查三问四馈”要求。这样逐渐形成我校的“四课体系”和“观课”文化,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技能,保障了课堂教学效果。

 上学期,在镇名师展示周活动中,我校的区镇名师提供了语文、英语、体育、信息技术 4 节名师课例,在各小学中属于提供课例最多的,这是对我校课堂教学的一个肯定。另外,我们还向兄弟学校送去了 3 节名师送课,2 节镇研究课,都受到了好评,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2)四会共融——直面教学,反思共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单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我校十分重视以读书沙龙和经验分享会为载体,强化教师的自我学习,定期召开交流会、反思会、专题会、分析会:

 ◆交流会—— 共享教育教学经验、心得。(分科组和全校教师进行)

 ◆反思会——针对问题诊断,提出整改策略。(备课组)

 ◆专题会——对学科某个专题内容的研讨。(学科组)

 ◆分析会——综合各指标数据对检测的总体、个体情况分析,教学案例分析。(学校)

 通过这四种会议的共融,引导教师进行师德、师能的反思和感悟,重在激

  发教师个人的内省意识:自我反思+合作互动,从而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多彩活动奏响校园和谐之声。

 1、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 学校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完善了成语长廊、乒棋栏、科普园、攀登墙、班级玻璃窗文化等建设,并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春荷文学社”“乒球社团”“三棋社团”“合唱社团”“×小童声广播站”“科技小组”“攀登英语”“绘画天地”让更多的学生发展特长。学校还构建学生展示的舞台,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各班全体学生上台表演:或朗诵、或唱歌、或演情景剧……每年上学期的乒棋节,下学期的读书节更是学生全员参与的两大传统特色活动,学校倡导的是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人人参与、亲子同台博弈,让校园充满读书声、唱歌声、体育场荡漾着加油声、欢笑声,让学生生动、活泼发展,营造和谐、快乐校园。

 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梦里水乡”乡情游、“小村委”实践活动,“梦想中的家园” 现场绘画…… 2、丰富多彩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为了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特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兴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教导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了如下竞赛活动:一年级学生拼音检测和数学口述应用题解思路检测;一至三年级学生听写词语竞赛;二至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竞赛;全校学生计算能力竞赛、二至六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检测;三至六年级英语单词、听力

  竞赛;四至六年级学生英语阅读竞赛等。教导处对每次竞赛都精心准备、认真组织,每项竞赛都做到赛前有方案、赛后有分析总结,并对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奖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在镇区各项竞赛上,我们的学生也屡获佳绩,共计有 61 人次获区奖励:尤其在电脑绘画、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规范字书写大赛、征文、习思英语比赛中,我校学生的获奖面和获奖等次在镇内学校均是最高的。这些都展示了我校全面落实课程、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上的成效。

 学生个人获奖(区以上比赛)

 获奖人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区电脑绘画比赛 13 3 5 5 区科学课外探究作品评选 10 2 1 7 区中小学环境教育实践成果评选 7 1 1 5 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食品与安全)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大赛 9 2 6 1 区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 10 特等 1 人 一等 3 人 2 4 市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征文比赛 3 1 1 1 《××区文明交通安全知识读本》征文比赛 2

 1 1

  区习思英语能力竞赛 5 2 1 2 区“詹天佑杯”科幻画比赛 1 1

  ××区第二届“梦翔杯”个人艺术特长比赛 1

  1 合计 61 16 18 27

 (六)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1、课题规划指导研究实践 “科研兴校”是我校办学的发展思路之一,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围绕 “科研追求发展”的行动纲领,将课题研究、专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以区市立项课题为重点,广泛开展“问题型”小课题研究。学校在做好立项课题研究的同时,关注课题的管理和结题工作。“书香×小·崇文尚德”“乒棋双馨·育德启智”“攀登英语”“有效教学”等教科研特色项目频放异彩,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的三种意识:研究与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成果意识,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培养与发展。

 2、特色创建与科研并行显成效 特色创建与教育科研的双轨并行,让我校课题研究成效凸显:佛山市立项课题 4 项,区立项课题 13 项,镇立项课题 10 项,市“有效教学”专项课题和区中华传统文化课题通过中期评估,正准备结题,累计有 18 个镇区小课题顺利结题。

 乒棋文化已成为学校教育特色品牌。《乒棋双馨,育德启智》获第三届佛山市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二等奖,《乒棋双馨,探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

  获××区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杜××老师主持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易错生字归因及对策的研究》小课题被评为区优秀小课题。学校分别被评为××、××省书香校园;上学期,××市“十二五”立项课题《以××为抓手,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的研究》正式开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加大力度推进学生团队建设实效性研究。

 现在学校还开发了校本教材,每周每班安排一次乒棋校本课程,聘请了校外教练,每学年举办一次乒棋节,创作了乒棋文化内涵的标语。由于学校坚持深化乒棋特色,乒棋队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几年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队员,他们多次参加××省、××市、××区、××镇等的大型比赛,乒球队参加××市锦标赛获第二名,三棋队获镇棋赛 12 连冠,获市团队赛第二名。赢得了社会群众及上级领导、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今后,我校将在名师工作室的启动下,继续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每个备课组都要争取有一项课题(或小课题)进行研究,完善管理好市级课题,给教师创造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相互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在学校主流文化的导向下,全体教师团结协作,积极、细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所以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校内各学科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语文、英语凸显优势,数学快速提升,在镇抽考中,我们三个科目均呈现出领先优势,学科均衡发展,三科综合第一名,四年级数学第一名,五年英语、六年语文第二名。

 在常规管理、习惯养成、师生竞赛和科研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教师在论文、课例、教学设计上的获奖呈现领先。教师个人参加各级竞赛共 101 人次获奖,其中省级奖励 4 人次,市级奖励 18 人次,区 19 人次,镇

  60 人次。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区级以上比赛获奖共 52 项;学生个人参赛获奖 109项:省级:1

 市级:1

 区级: 69

 镇级:42。

 三、不足及今后工作设想 1.学校尚未形成适合的、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模式。

 2.部分教师传统教育观念占据主导,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形成自己的学科教学特色,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课堂研究欠缺了课堂问题的三化研究,即课堂问题的多元化,课堂问题的专题化,课堂问题的系列化,导致课堂不够精致和教学质量不高。

 4、校本教研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科研意识还不够强,多停留在学校工作安排上,富有创造的教研组建设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5、抓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交流。老师们总结经验、论文的质量意识要进一步增强,要多看书、学习、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结语:今后,我校将继续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立足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深化教育科研,将教学、科研、校本培训融为一体,呈现群学、群研的局面,促进全校教育教学质量再次快速提升。

推荐访问:教学管理 工作总结 奠定
上一篇:思想政治考核表
下一篇:无固定期劳动合同范本标准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