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境遇与新作为

来源:监理师 发布时间:2020-09-15 点击:

 内容提要: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席卷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事件,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伤害,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继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后疫情时代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倡导健康生活成为社会新时尚,线上线下结合成为生活新常态,基层社区组织成为治理新亮点,以人民为中心成为评价政党新标杆,构建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新共识。在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将面临全新的境遇,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等方面入手,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境遇;作为;

  根 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世界格局带来巨大冲击,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带来重大影响。目前,许多国家的疫情还很严重,有的国家甚至出现反弹。不过,疫情终将过去,其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启示也将是长期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后疫情时代将是一种新的境遇,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研究这些机遇和挑战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后疫情时代的 内涵及其特征

 所谓后疫情时代,顾名思义是指“疫情过后”的阶段,在此是指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从突击式向常态化转变,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回归正常状态的阶段。由于疫情在各国暴发的时间和蔓延程度不同,各国采取的防控举措和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对于不同国家而言,后疫情时代的起始时间节点也不尽相同。在我国,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2020 年 4 月29 日以后,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我们可以此为时间节点,把此后的时间看作后疫情时代。2020 年 6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人举行视频会见时,也谈到后疫情时代的中欧关系。由于疫情带来的影响过于猛烈,已经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疫情时代必然会与疫情暴发之前存在一些不同,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方式、社会治理方式等方面留下深刻的印记。后疫情时代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具体如下。

 第一,倡导健康生活成为社会新时尚。到目前为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还没有完全查明,但科学界一致认为,其源头来于自然界而非实验

 室。相比于此前的“非典”“埃博拉病毒”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为猛烈,传播速度更快。面对大量的生命逝去,人们一方面感慨生命之脆弱,另一方面也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检讨“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与无知。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P22)在一定程度上,新冠病毒传播也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一次“报复”,其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精神和心理都带来严重创伤。为了应对病毒,既需要必要的卫生防护措施,也需要增强个体的免疫力。在后疫情时代,“珍爱生命、守护健康”“珍惜地球、保护环境”等理念更加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珍惜当下美好时光,正在成为社会新时尚。

 第二,线上线下结合成为生活新常态。为了防止病毒传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被切断,所有的聚集性活动都被禁止,更不必说外出旅游、上学读书了。得益于网络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各地大中小学都通过网络“云课堂”继续学业,教学、讲座、会议等都通过网络进行。科技的创新进步使得网络课堂、云端会议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腾讯会议、WeLink、QQ、微信等交流软件都拥有较好的多人视频功能且各有特色,各种各样的微信群成为购物的新平台,正所谓“一机在手,应有尽有”。不仅如此,由于网络课堂、云端会议、电商平台等具有“千里之外也能身临其境”的优势,打破了传统的交流和购物模式。许多人更愿意通过网络召开会议、购物,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还省钱。疫情过后,这种模式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基层社区组织成为治理新亮点。此次疫情防控充分展现了基层社区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许多地方“封城”“封村”“封路”,期间绝大多数人都被要求待在家中,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均由相关部门统一调配,由基层社区干部和志愿者逐家分发。这种“待在家里就是作贡献”的“居家生活”模式如果是在短时间、小范围内施行,难度并不算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如果是在拥有数百万人的大城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施行,其对于物资保障、人员队伍、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难度特别大。中国之所以能够迅速控制疫情,实现复工复产,除了医疗工作者的贡献以外,广大基层社区组织和志愿者的贡献也不可替代。经过疫情的洗礼,基层社区组织的人员素质、工作水平、内部管理、社会协同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检验,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得到巨大跃升。在后疫情时代,基层社区组织建设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其工作精细度、服务满意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基层社区组织正在成为社会治理的新亮点。

 第四,以人民为中心成为评价政党新标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极大考验。我们党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习近平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就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党中央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才能够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将疫情基本控制住。相比于国外一些政党的“集体免疫”“经济复苏更重要”等理念

 和不断“甩锅”的做法,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更加有助于疫情防控,也更加符合民众的心声。事实证明,凡是把人民生命健康看作第一位、想方设法救治病人的国家,其疫情防控的效果也更好;凡是把经济发展看得比人民生命健康更重要、时刻想着“重启经济”的国家,其疫情防控的效果也更差,人民遭受的损失也更大。疫情防控是一块“试金石”,它“试”出了一些政党的本质样态。在后疫情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检验政党先进与否的新标杆。

 第五,构建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新共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大大加深了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与此同时,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日益突出:大气变暖、生态污染、疾病流行、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等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应对。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但仍有少数国家和民众不以为然,个别国家依仗其强大国力我行我素,把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抛到一边。七年后的今天,面对突发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疫情没有国界,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3]这一次,即使是医疗系统世界领先的美国,也不得不向国际社会求助,而其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的行为更是饱受国际社会以及美国内部的批评。在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的繁衍与世界的繁荣不能靠单打独斗,国际合作是人类战胜一切全球性问题的不二选择。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国际新共识。

 除了以上特征以外,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角度还可以总结其他特征,比如世界经济可能陷入长期的低迷期、国际格局将进入新的调整期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境遇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一种总体背景,对于不同国家产生了不同的效应。不同学科、不同人群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将面临新的境遇,其中既有严峻的挑战,也有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一,新冠肺炎疫情治理彰显了中国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众爱国热情高涨,但是西方反华势力的“甩锅”和污名化不可忽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各地方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下,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成果。在疫情防控中,由于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的原则,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为了支持湖北省医疗救治,自 1 月 24 日除夕至 3 月 8 日,全国共调集 346 支国家医疗队、4.26 万名医务人员、900 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

 北,调集 4 万名建设者和几千台机械设备,仅用 10 天建成有 1000 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仅用 12 天建成有 1600 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短短 10 多天建成 16 座方舱医院,共有 1.4 万余张床位。中国采取一切措施,不计一切代价,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4]这些都彰显了中国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在做好自己疫情防控的同时,还及时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在与病毒的抗争中,广大民众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尽管如此,以美国政府为代表的西方右翼势力为了掩盖其防疫不力的过错,极尽甩锅之能事,将疫情起源的科学问题政治化,宣扬新冠病毒“中国起源论”,企图转移国内矛盾,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这种力量与“遏制中国”“中美脱钩”等言论沆瀣一气,对中国的发展环境产生恶劣影响。可以预见的是,在后疫情时代,类似的丑剧闹剧还会继续上演。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

 第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强化了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增强了民众的“四个自信”,但世界经济衰退在所难免,中国经济也会受到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为了应对疫情,必须减少民众聚集,工厂停工,学校停课,旅游停办,各种交通运输严重受限。这些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新冠肺炎疫情还在世界许多地方肆虐。尽管许多国家慢慢重启经济,但是要实现经济复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中国率先对国内疫情进行了有效控制,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与经济建设的“同步走”,依靠完备的产业体系、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实现了全面复工复产,国内经济秩序得到恢复,经济增长活力得以激活,在国际比较中实现了“风景这边独好”。中国在稳住世界经济基本盘、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在世界经济力量格局调整和经济秩序重塑中取得先机。这一切都大大坚定了民众的“四个自信”。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 2020 年全球经济将萎缩 3%,为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中国增长 1.2%,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少数预计为正增长的国家之一。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 2021 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 9.2%。这样今年和明年平均起来,增速应该在 5%以上。但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风险的存在,除了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以外,“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强势抬头,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尚未停歇,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依然面对较大的风险和挑战。

 第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展现了中国价值观的力量,戳穿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神话;但加强社会思潮引导和国际舆论斗争仍然任重而道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后是国家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展示和较量。在此次重大疫情防控中,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不惜一切代价捍卫人民的生命健康。全国的医务人员白衣执甲,甘于奉献,援鄂医疗队员舍生忘死、驰援武汉,谱写了爱国主义的浩气长歌;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坚守

 岗位,勇担使命;广大民众守望相助,凝心聚力,团结友爱。疫情防控充分释放了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的磅礴力量,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展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这就是: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统一领导,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自诩为“文明灯塔”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为坚守所谓“自由”价值观,无视病毒肆虐的事实,不顾民众生命健康,迟迟不愿采取行动,浪费了中国赢得的宝贵时间,导致疫情泛滥。有的西方政客出于政治私利,鼓吹所谓“群体免疫”;有的把选票看得比民众生命还重,不顾一切重启经济。这些都戳穿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神话,暴露了西方“普世价值”的虚伪性。在后疫情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引导和国际舆论斗争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将十分激烈。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强了国家治理的制度建设,有效促进了社会团结,但如何保持社会公平正义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重大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疫情防控期间,城市和农村的基层组织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和自然村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末梢神经”,成为切断疫情传播的重点和前哨,经受了疫情的严峻考验,也促进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全民参与、群防群控和联防联控的危机应对机制为社会治理体系中不同层级的协调联动积累了经验,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科技支撑。特别是在危难面前,广大民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各种平凡善举随处可见。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团结。但与此同时,疫情防控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社会治理短板,比如社会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特别是农村医疗资源薄弱,公共卫生力量短缺;公共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足;权力错位与权力滥用现象常常跃入媒体报端等。这些问题经媒体传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激发起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强烈追问和对美好生活的迫切追求。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把疫情期间被“逼”出来的“临时性”做法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使之更好满足社会治理需要和民众的内心期盼,还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

 第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增强了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有利于养成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但提升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还需要继续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堂深刻的生态安全教育课。通过这堂课,人们懂得了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道理,明白了人类只有尊重自然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学会了多通风、勤洗手、在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用餐要使用公筷等良好习惯。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立法保障和宣传教育,民众普遍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食用野生动物的危害和风险,民众的生态安全意识普遍得到增强,遵守生态道德的自觉性得以强化,这些都为公民生态道德素养的生成和提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构建长效教育机制,将疫情防控期间积累的临时性经验转化为常态化、制度化的生态安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培育,使之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体系、固化为广大民众的生活习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此为契机,如何从疫情防控中汲取经验教训,

 提高民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内的广大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作为

 后疫情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精准思维,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等方面入手,直面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全面提升。

 第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是直接相关的。在后疫情时代,思政教师亟待进一步提升素质,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为此,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研究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计和内容安排,潜心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二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新特点和新问题,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发展的新趋势,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批判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三要提高教育技能,特别是适应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四要增强传播意识。疫情防控启示我们,“做得好还要说得好”,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网络空间等多种载体,讲好中国故事,讲清楚国家政策的“初心与使命”,提升民众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提升学生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免疫力。五要发挥智库作用,提高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型学科特点,积极参与后疫情时代的思想动员、社会危机应对和社会心态涵养等工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效能。

 第二,加强调查研究,精准把握教育对象需求,提高教育方法的针对性。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疫情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但是不同的人所受到的影响不同,不同的个体的思想特点和价值诉求具有多样性,在疫情影响下,这种多样性特点愈加明显。在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教育对象多样化“需求侧”,优化“供给侧”,提供“精准速配”。为此,一要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特别是受疫情冲击以后,教育对象在心理情绪、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方面的微妙变化,及时发现其中的新特点和新需求,聚焦问题,精准施策。二要强化价值引领。疫情给人们的重大启示是“有国才有家”,许多看起来抽象的口号在疫情来临时显得如此真切。教育者要善于因势利导,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进情感熏陶,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要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三要注重人文关怀。结合疫情防控

 中的实践经验,开展相应的生命健康教育,自觉抵制非法捕杀野生动物,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要摒弃工具思维,扩大情感沟通,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发掘教育资源,宣传疫情防控榜样模范,丰富教育内容体系。此次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许多榜样人物和先进事迹,比如,钟南山以 84 岁高龄仍然活跃在抗疫第一线;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重病仍然坚守岗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郭琴在自己被感染以后,自觉在家里隔离,经过治疗痊愈后立刻又投入工作岗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武汉人民展现出了不怕牺牲的精神、勇于担当的精神、顾全大局的精神,还有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一定要好好总结、好好发扬。在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挖掘疫情防控斗争中的榜样模范和先进典型,凝练和阐释抗疫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使之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成为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案例,化育人心、振奋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抗疫斗争中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推动部门协同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合力。疫情防控能够取得重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很难想象,当几万名医疗队员从全国各地赶赴湖北武汉的时候,当几万名工程建设者来到“火神山”“雷神山”工地的时候,如果没有强大的协调沟通作为保障,将会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在与病毒的斗争中,除了一线医疗人员和医疗科技工作者以外,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官员到普通市民,从城市社区到基层农村,从交通生产到媒体宣传……这些都彰显了我国举国体制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启示。在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深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框架之中,构建和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和“十大育人”体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

 第五,强化教育引导,形成立体化宣传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舆论环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见证了话语权的重要性。一方面,国内主流媒体对于疫情发展的新闻通报是民众获得关于疫情最新消息的主渠道;另一方面,微信、抖音、QQ、快手等各种新型媒体受到民众特别是青年人的热捧,大家自己制作和发布关于疫情的最新消息。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众多国家对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成就大加赞赏;另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右翼媒体和政客对中国大肆污蔑,想方设法诋毁中国。这种鲜明的对比更加警示我们,在大国博弈中,意识形态较量从来不缺席。在后疫情时代,我们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一方面要加强国内的舆论引导,把解决民众的现实问题与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结合起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加大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力

 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维护世界公平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国际舆论环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推荐访问:境遇 疫情 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心得体会,教练式管理心得体会
下一篇:汽车设计工程师个人简历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