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2月卷5(福建专用原卷版)

来源:一级建造师 发布时间:2021-02-28 点击:

 备战 2021 年高考生物【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 第五模拟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6 16 小题,其中,1 1 ~2 12 小题,每题 2 2 分; 13 ~6 16 小题,每题 4 4 分,共 0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种细胞器中,具有分解其他细胞器功能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溶酶体

 D.内质网 2.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变异,但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发生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有丝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模型制作研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的纺锤体应以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纺锤体的每一极为中心,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 D.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是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3.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用某个体与绿色皱粒(基因型 yyrr)豌豆杂交,如果 F 1 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该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几种(

 )

 A.1 B.2 C.3 D.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基酸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不都是蛋白质 C.DNA 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碱基排列顺序不同和空间结构多种多样 D.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5.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 DNA 分子中控制毛色的 a、b、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可导致 a、b 位置互换

 B.若 b、c 基因位置互换,发生染色体易位 C.b 中发生碱基对改变,一定会改变 b 的结构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但可能不影响该生物性状 D.该 DNA 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替换都属于基因突变 6.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 7.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土层 物种数 个体总数 0~5cm 11 79 5~10cm 4 20 10~15cm 3 13 A.表中数据可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得出 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和温度无关 C.花坛 0~5cm 土层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最高 D.土层中的小动物类型不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8.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B.分生组织的细胞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C.苹果果实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生成 ATP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会远多于氧气吸收量 9.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其幼虫称桦尺蠖)种群中,与从前浅色个体占多数相比,黑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桦尺蛾体色的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

 B.黑色桦尺蛾是通过进化产生的新物种 C.黑色桦尺蛾增多是获得性遗传的证据 D.桦尺蛾体色变化趋势体现了共同进化 10.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强,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B.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淡的食盐水,维持细胞外液中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C.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葡萄糖,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 A 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 D.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大量出汗,因而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 蛎菜是海洋中一种大型藻类,图 1 所示为其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A~H 表示相关物质,I-Ⅱ表示细胞内不同的空间;图 2 所示为 PSⅡ、PSI 等处叶绿素分子结构。研究者进行了大气 CO 2 浓度升高对不同氮盐供应下蛎菜生长的研究。回答下列 2 个小题:

  11.关于图 1 中 A-H 各物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A 是 H 2 O B.B 是 O 2

 C.E 是 ATP D.H 是 NADPH 12.关于图 1 中的Ⅰ、Ⅱ空间,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在Ⅰ空间可发生糖酵解 B.在Ⅰ空间可发生卡尔文循环 C.在Ⅱ空间课发生三羧酸循环 D.在Ⅱ空间课发生卡尔文循环 13.环境污染是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之一,下表为搜集的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资料,以研究环境污染对当地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RQ—风险商数,RQ<1 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低风险,RQ≥1 污染物可能对生物有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种小乔木 B 某种植食动物 C 某种大型真菌 D 某种肉食动物 Pb 0.55 0.80 0.63 1.35 Hg 0.75 1.16 0.91 2.05 A.根据表格信息,可判断该生态系统存在食物网

 B.假如某杂食动物的食物来源由 A:B=2:1,调整为 1:2,那么它每增加 30 千克,最多会多消耗 A 200千克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营养结构和组成成分,Pb、Hg 也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D.Pb、Hg 均会威胁 D 生存,而且 Hg 的威胁更为严重, 而 A 和 C 的生存不会受到此两 种污染物的威胁,所以该生态系统稳定性不会有影响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悬液,连续 4 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的缓冲液,连续 4 周。请回答下列 2 个小题。

 14.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 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 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

 细胞

 iPSC

 DB7

 MEF 血清 免疫组 77 82 8 空白组 10 8 9 A.iPSC 可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 B.DB7 的抗原可以与抗 iPSC 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C.MEF 的抗原不可以与抗 iPSC 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D.一种抗体可以与不同结构类型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15.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 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示意图。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步骤注射的是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B.③步骤注射的是 B 细胞 C.④步骤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B D.iPSC 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细胞免疫 16.对丙型肝炎病毒(丙肝病毒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研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获得了 202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 RNA 聚合酶的催化下,病毒直接复制其 RNA B.在琼脂糖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病毒培养,用于研究 C.RNA 病毒容易发生突变,疫苗的研发较困难 D.RNA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细胞就死亡 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7.图 1 为植物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图 2 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细胞的氧气释放速率。请据图回答:

  (1)图 1 中过程④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相关生理过程③~⑦中可发生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中的为_______________,其中不能合成 ATP 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

 (2)图 2 中影响 a 点的环境因素主要为_______________,若升高环境温度则 d 点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上移;下移;不动;无法确定)。在光照强度为 1000lx 的条件下,每天至少需要_______________h 的光照,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3)若将该植物放置于密闭容器中,通过仪器测定 CO 2 的变化计算该植物 1 小时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还需将该密闭容器放置在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要初步探究光照对该植物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及相对含量的影响,提取并采用_______________法分离色素,再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各组滤纸条上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

 18.某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背部红斑纹和黄斑纹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A、a 控制。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亲体 F 1 性状及比例 雌性 雄性 红斑纹(♂)×黄斑纹(♀)

 红斑纹:黄斑纹=1:1 红斑纹:黄斑纹=1:1 (1)根据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2)现利用 F 1 雌雄个体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来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 A、a 这对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要求写出具体性状分离比,包括性别,不考虑伴 Z、W 同源区段遗传)。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若 F 2 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红斑纹为显性、黄斑纹为隐性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 F 2 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红斑纹为显性、黄斑纹为隐性且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

 19.生物育种技术的进步极大的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全球人口的增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自从人们栽培作物,驯化野生动物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品种的改良。传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通过汰劣留良来选择,积累优良基因,但这种方法的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孟德尔定律提出后,杂交育种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育种,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该育种方法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_______________,再经选择和培育,从而获得新品种。

 (3)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是________________,提高突变率的方法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生物,使其发生基因突变。

 (4)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填育种方法名称)获得的,其培育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_______。

 20.下图 1 为生态工作者对东北某生态系统中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乔木的树龄分为幼龄林(10 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50 年生)以及成熟、过熟林(50 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图 2 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代表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A—D 所占区域的大小代表丙中不同生物的物质同化量)。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工作者调查时应采用的是____________法。

 (2)白桦 10—20 年生的数目较少,而 40—70 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层林冠茂密,林下________不足,导致多数幼龄林生长受阻难以进入下一龄级;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型。综合上述分析,____________的又耐荫能力强,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3)白桦和水曲柳应属于图 2 中的____________部分,图 2 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

 (4)图 2 中的过程③是__________,图示碳循环缺少的环节是____________。

 21.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 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下图 1 所示,图 2、图 3 分别表示了干扰素基因及质粒的相关信息。

 (1)在图 1 治疗过程中是否体现细胞的全能性____(是/否)。

 (2)据图 2、图 3,对干扰素基因片段和质粒进行酶切时,可选用的限制酶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得到实验所需的大量干扰素基因,研究人员利用 PCR 技术进行扩增。由于 DNA 复制时,子链只能由 5′向 3′方向延伸,因此可以从下图 A、B、C、D 四种单链 DNA 片段中选取_____________作为引物。若要将 1 个干扰素基因复制 4 次,则需要在缓冲液中至少加入_______个引物。

 (4)将步骤③获得的 ES 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_____________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检测。

推荐访问:年高 地市 福建
上一篇:2021年乡村柴改电项目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参考范文汇编
下一篇:硅材料项目实施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