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修改)(1)

来源:税务师 发布时间:2020-09-08 点击: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论文

 论文题目: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

  主考学校:武汉大学

 专

 业:行政管理

 准考证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二零一八年三月

  目录

  一、绪论 ........................................................... 1 二、相关理论概述.................................................... 1 (一)残疾人定义和分类 .......................................... 1 (二)社会保障 .................................................. 3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 ............................................ 3 (四)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特点 ...................................... 4 三、国内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以 X 市为例.............................. 5 四、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以 X 市为例........................... 7 五、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12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9

  1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

  摘要:残疾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直以来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是政府及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虽然残疾人在身体与心理上存在缺陷,但对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化国家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提倡人人平等的原则,形成人人互相关爱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此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因此对残疾人社会保障诸多问题加以研究认识,采取完善对策,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事业,为社会主义和谐事业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完善对策

 一、绪论 残疾人是一种弱势群体,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群体,这类人群与正常人的不同之处不仅体现在身体存在缺陷,同时因为身体缺陷给这些群体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影响,从而造成在心理上出现缺陷。残疾人事业关系到国家社会发展,和老龄化问题一样都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进入新时期以来,尤其是习总书记上台后对扶贫、扶助弱势群体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成为接下来重点发展建设的一项工作。为切实解决残疾人弱势群体的生活工作问题,为其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保障,为社会发展发挥应有作用,本文以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为研究对象,对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完善对策,以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指导。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残疾人定义和分类

 国际社会对残疾人做出的定义从主流观点与普遍看法上看都将身体功能的缺失和异常作为标准,将残损功能作为分类依据,将程度轻重作为评分等级的标准,从根本效应上看使这些人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受到了极大影响。联合国一直对

  2 这类人群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相关重要会议中多次对残疾人做出了定义,如国际劳工组织是以劳动者身份为代表,在报告中对残疾人群体被官方认可做出了重要强调,指出残疾人享有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具有上面特征的残疾人享有的保障不是针对所有这类群体而定的 [1] 。

 关于残疾人有很多分类方法,如根据生活与工作影响程度,发生和影响部位,与残疾原因与导致残疾的时间。国际权威机构联合国大会针对残疾人群体权益相关会议上对残疾人做出了以下阐述:残疾人是社会当中特殊的群体,对这个概念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在此群体里面有很多的分类,如行动不便的人群,这类群体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交往与生活,一样正常工作,这是一项根本性问题,即同外界的接触是存在障碍的,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无法像正常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诸多利益因为身体残障影响获得并不充分,这就是残疾人所面对的障碍,是除了身体之外的缺失 [2] 。在医学界中将国际卫生组织作为代表,将国际卫生组织作为代表,通常在医学标准上对残疾人加以划分。从分类依据上看身体结构、功能缺失使残疾个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分为几种残损,身体结构和器官越加缺失,出现功能性的损伤,使残疾人部分机能带来影响,生活更加正常,不以其它照料作为生存的前提。残弱主要衡量标准是身体功能缺损,生活不能自理,使得这些群体要依赖外界支持和照料进行日常生活,残疾人自我生存的能力是缺乏的。残障是指这类群体基本上是同社会隔绝的状态,在个人生活上依赖于外界,社会人角色无法完成,社会功能较缺乏,自我生存的能力也较缺乏,这是最严重的残疾现象,一般来说贫困家庭残疾等级较高的残疾人来说这给自我生存带来沉重负担,这种状态长期持续的存在 [3] 。我国政府通常以官方形式在对残疾人进行调查时专业在经过科学严谨考量后在残疾人立法当中被采用,被社会普遍接受认可。身体机能的缺失作为第一维度,包括器官功能、结构组织等多个方面,未能像正常人一样将参与社会生活作为第二维度,包括了交流困难与行动不便等内容,符合上面两个维度标准的个人可以被认定为残疾人 [4] 。

 在残疾人分类当中相关联合会在残疾人证认定和发放当中,对分类和评定标准有着详尽规定,是残疾人类别和等级评定最权威的,对于学界和实务届来说对此都很认可,在相关事务当中得到广泛的采用。在时间上看来听力与言语治疗期要为期满一年。精神病的病龄超过一年以上,并未得到治愈,视残和肢体残疾在时间上并没有要求的。残疾要求使正常生活学习与工作、生活受到影响,经常表

  3 现为听力的缺失和残弱,视觉障碍与视野窄小,言语交流困难,智力有些低下,存在适应性问题,家庭与社会职能并不能顺利完成,缺乏单独生存的能力,对外界完全依赖。

 (二)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这种理论被系统性地提出,最早是被欧美国家认可,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最早见于《社会保障法》。从西方社会学理论要以政府责任论为主,在社会生活当中对政府责任加以强调,在该领域当中对这个概念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责任主体为政府,通过立法与行政方面的多种方式使社会成员在基本生活上得以保证的一种基本性社会制度。实施社会保障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借助制度化形式对不可抗拒等原因致使在生活上存在困难,使社会成员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更稳定,方式更为多样,如养老保险等内容 [5] 。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实践界上关于社会保障定义加入更多元素,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制度是二次分配国家收入,对二次分配来说这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生产,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在一些研究当中从社会公平理念上为社会保障做出下面的界定,社会公平在社会保障中得以体现,是社会安全稳定关键所在。从各种有关社会保障的概念上来看政府是实施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在原因上看来通过制度安排对巨大社会资源加以调动,政府拥有这样的权力,使相应责任得到承担,再次分配国家财政收入。实施社会保障,从根本目的上看是为了使社会公平得以体现,使社会成员对不可抗拒的意外产生的困境加以抵御。通过立法与政策措施使权威性得以确立,法律的强制性与惩罚性也就具备,社会成员责任和义务也就被界定 [6] 。

 本文中的社会保障指的是国家与政府以立法与政策等方面的刚性措施,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和各种社会资源,使得弱势群体与因意外造成的社会成员将基本生活得以保证的国家基本制度。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

 针对这类人群的社会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形式将社会责任加以固定,使此类人群的基本生活权益得以保证,这是实施保障的最主要目的,在社会保障制度当中显得很重要。残疾人社会保障是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受到群体特殊性

  4 的影响,参与群体越加多样,越加独立 [7] 。

 (四)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特点

 1.在保障对面上具有特殊性 残疾人是一种特殊的弱势人群,基数较为强大,特点又很鲜明,这个特殊的群体需要加以扶持。因为受到自身残疾与外界障碍影响,这些人群接受教育的时间有限,在自身技能上稍微差一些,在思想上有些保守。在自身生存上,给参与社会与人生发展多方面造成极大困难,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对此予以重点保障与特别的扶助 [8] 。从当前政策上看主要向持有残疾人证与重度残疾的人群,与享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相关待遇优惠条件的残疾人。从目的性来看较为明显,对家庭生活较困难与残疾程度较严重的残疾人优先进行帮助。最低化的生活保障能力得以发挥,为这些弱势群体获取到基本生存能力提供帮助。

 2.对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根据重点保障与特别扶助、一般制度与专项制度相互结合的制度原则,切实将重点对象纳入到社会救济福利与保险当中,对特殊困难与需求的政策措施加以研究制定。通过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使得社会保障为参残疾人群体拥有既稳定又可靠的基本生活做出贡献。通过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五保供养与医疗、康复、教育救助等方面的救助政策,使专项生活救助重点推进,使贫困低收入与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基本生活得以确保,在廉租房与农村危房改造中对贫困的这类弱势群体家庭给予优先照顾。关于保险补贴制度加以推行,促进医疗与养老等保险比例得以大幅度提高,将急需的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到保险报销的范畴当中。对社会福利的完善,重点要将残疾老人与儿童福利服务做好,使慈善事业得到大力发展。

 3.在实施保障当中政府起到主导作用 针对残疾人群体而实施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事业当中一个重要部分,在社会发展中有将发展重心稳定的作用,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对残疾人而进行的社会保障建设工作,主要是将政府作为主要的推动力量,使中央对公共财政再分配的功能加以充分发挥,倾斜力度得以加大。相关联合会由社会团体成员共同组建,对政府委托自觉接受,使部分的关系更为协调,将残疾人社会保险与救助、福利得以融合,使构建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得以实现。特别是相

  5 关政策出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分工上具有明确的特点,层次越加清晰,最大作用得以发挥。行政机关也可以是保障主体,作为服务主导方,基本生存权益公共管理责任得以依法承担 [9] 。

 三、国内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 —以 以 X X 市为例

 (一)保障对象 从现行相关政策上看残疾人是指持有重度残疾人证与家庭收入低与处于低保边缘的 150%这类的人,是关键受到保障的对象。保障倾向较为明显,使得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得到优先解决。体现政府对于社会保障具有的效果,困难群体最基本生存权利得到防止。当前全国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大概为 248.4 万人,具有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到了 440.54 万人,临时救济与定期、专项补助人数达到了 512.12 万人,在福利院与养老院集中与五保供养的残疾人为 68.5 万人 [10] 。

 (二)基本需求与服务 从残疾人对最迫切的四项需求按照从高到低的标准分别是医疗服务和救助,救助与扶持,对辅助器具的需求,康复训练和服务 [11] 。提供服务是有限的,残疾人需求还达不到,基本康复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康复保障 我国于二十年代五十年代开始针对这类人群的康复问题展开工作,为了使在战斗中受伤的军人健康状况得以改善,疗养院与康复医院就这样被成立 [12] 。自从八十年代后此方面的康复事业越加蓬勃发展。自从成立中国残联之后,成绩日益显著,取得的成绩更加显著,为残疾人的康复计划在多方面上提供协助,每年大规模的抢救康复工作都会得到大力发展。一个重要项目是关于白内障而进行的手术,这种康复方案开展效果是最好的,医疗队伍、康复与慈善医疗机构对白内障的福明手术加以实施。对聋哑儿童在听力语言上加强训练,主要是一些听力有先天缺陷的聋哑儿童通过对残余听力的利用,根据先进的仪器与训练方法对早期听力和言语训练加以实施,大部分聋哑儿童能够讲话,在成人后能够方便与社会进行正常的交往。然后是对肢残进行的矫正手术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的肢体跛行残疾通过手术加以矫正,在矫正功能下使残端问题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 [13] 。现在形成了视力、精神病与智力残疾等方面,一社区为单位的康复体系,并在设

  6 备物资上提供服务。

 (四)环境与服务保障现状 公共建筑就像没有障碍的建筑得以进步,全国多个城市对坡道与扶手,以及交通信号相关设备加以设置改建,在电视广播新闻栏目当中手语专栏与电视节目、电影字幕都有所体现。目前成立的相关志愿联络点主要有 5 万个,并得到了社区理解尊重,逐渐形成有利的生活环境。结合社会保障整体发展现状与内容能够清楚看出自从相关法律实施之后,相关保障事业得到长足进步,发展越加快速 [14] 。群体社会地位与生活条件都得到显著的提高,生活质量越加提高。救济更加充分,能够以平等地位融入社会,针对权益保护展开的工作被列入到行政部门议事日程当中,社会各界对此更加关注。

 (五)教育保障 针对残疾人而进行的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这种特殊教育面对的教育对象主要有视力与听力、智力与多重残疾这些人群。对残疾人进行的教育重点在于义务与职业教育发展。建国前这类教育发展较缓慢,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速。当前包括视力与听力、智力残疾这三类儿童当中入学率为 94%,开办相关学校,实施相关特殊教育达到了高峰,学校数量已经达到 3241 所,在校生人数为 64 万人 [15] 。针对残疾人而开展的高等教育取得了新进展,录取的人数逐年增加。大约有超过200 多万的残疾人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之后就业能力得以提高。这类儿童也可以对“两免一补”范围日益得到扩大。参加助学资助的人数达到近 6 万人次,资助范围日益扩大,从贫困的残疾高中生与大学生都有被资助 [16] 。

 (六)相关法律法规发展现状 对相关保障法律的贯彻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权益得以依法明确。在各类保障项目上越加具有法制化与规范化的特点。以某省保障条例为例,对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险补贴、公共服务优惠三个项目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三个子项目依法明确。从二十多年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当中依靠政府力量加以推动,各级联合会将政府视为人民团体代表,通过多个部门的联合对社会保障与救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保障、救助、保险、福利得以紧密的结合。在以福利政策进行特别保护时各级政府有着明确的角色分工,有清晰的层次。在这个时候各级对社会保障体系加以实施,政府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作为供应方,基本生活权利得以保证,公共管理的职责也能够被承担。

  7 四、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以 以 X X 市为例

 (一)X 市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 1.残疾人基本概况 相关资料显示全球残疾人口大概有 7 亿之多,占据总人口大约 10%的比例,因为遗传事故、疾病等原因,我国残疾人口数量在增加。历史上针对残疾人口概况做过两次普查,最近一次普查显示我国残疾人总数大约为 8300 万人左右,在全国总人口当中占据比例是 7.63%。X 调查的数据截止到 2016 年底常住人口为67 万人,现有的残疾人数量为 4.05 万,残疾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为 6.05%,比全国比例低一些。在这些残疾人当中肢体残疾居多一些,占据了一半的比例,伴随建筑与高空行业日益发展,事故日益增加,在肢体上出现残疾的数量逐渐上升。X 市实际持有残疾人证件的人数大约为 9225 人,年龄在 30-50 周岁之间的残疾人居多一些。

 2.X 市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 2.1 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X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有3.5万,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超过了85%,给予贫困与重度残疾人特殊救助,有 1.4 万人次享受过特别救助。

 2.2 康复保障进展良好 在党委与政府领导下,在有关部门与社会各界支持下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越加快速,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逐步建立了关于残疾人保障的制度,有很多残疾人获取到免费的手术服务,康复工作效果越加显著。在党和政府、医疗机构共同团结下对各类残疾、不同程度的残疾人实施康复训练与手术,发放轮椅等设备,很多残疾人因此得以康复。

 2.3 特殊教育成效显著 全市建成的特殊学校有 6 所,在校生为 1500 多名,现代化特教学校一所,儿童少年在义务教育水平上提高效果显著。对残疾人大学生以一次性与学年救助的方式提供教育支持,彩票公益金支持帮助了百余人次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少年。

 2.4 就业问题日益推进 根据比例对其就业政策进行落实安排,X 市有 8 所相关就业服务机构,新增

  8 的相关群体就业人数大约有 3200 名,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的残疾人有近 2.8 万,有 10 多余家集中安置了数百残疾人就业。累计资金投入近 200 万元,实施的相关就业工程扶持就业的残疾人将近 2000 名。扶贫和社会保障措施得到落实,帮助 2 万余人脱贫。

 (二)存在的问题 1.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当中一个困难群体,受到影响作为严重的是家庭贫困的残疾人。通过调查表明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生活水平质量越加提高,政府对这类群体的扶助日益加大,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在生活质量上总体水平较低,以 X 市为例人均收入达不到七千元,受到病残、工伤致残与交通事故的影响,其精神与心理造成不良影响,造成生活质量下降,社会生活满意度也下降。结合 X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上来看每个残疾人每月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保障金为 280 元,全年共计 3360 元 [17] 。从统计局统计数据上看 2016 年该市居民人均可以支配的收入为 10054 元,这些救助金还是很微薄的,只能使基本饮食得到保证,可看出处于温饱边缘。

 从走访调查中发现残疾人在伤残后在生活中会表现脆弱的一面,当遭受疾病与变故侵害影响,其自信心受挫,缺乏面对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残疾都很困难,大部分是依靠亲友的帮助,另一个部分依靠低保金来使生活得以维持,在就业方面就职于福利企业,自己谋划职业,根据比例对残疾人事业进行安置,这样的人数并不多,收入要比健全的人数还要低。一些劳动能力丧失的残疾人投靠亲友,政府提供的救济作用很小,处在贫困线以下的水平。残疾人是社会当中最为弱势的一个群体,在生活质量上得以改善。

 (二)环境与服务不到位 残疾人是一种特殊弱势群体,有特殊需求。当前社会保障体系是针对全体公民成员而言的,面向残疾人而服务的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服务保障体系上并不健全 相关联合会一种重要职能是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各种服务,残疾人可以提出社会向其提供多方面服务保障的要求,受到经济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影响,这些需求服务得不到落实,保障也就不用提及了。X 市智力残疾与脑瘫疾患的残疾人

  9 共有 7605 名,精神类疾病患者一万多人,需要看护与医疗,以及需要救助的重度精神类病人超过三分之一的比例。在相关事业发展中托养服务体系是重要内容之一,是广大致残与精神病人,还有重度残疾人共同期待的一种民生工程。因受到服务设施与专业启智、康复训练、精神心理辅导服务工作者影响,相关服务得不到应有的实现。

 2.无障碍基础设施并不完善 X 市无障碍设施在建设与维护上是不尽如意的,盲道铺垫成方格,机动车占用了盲道,盲道路口转弯提示并没有设置,建设、使用维护这些无障碍的设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义务,体现了对精神文明的建设,也体现了对人权的保障;是城市文明闪光之处的体现,是法律与道德缺失的体现。

 (三)就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 1.范围狭窄且环境较差 因为自身障碍与文化水平、专业程度限制性影响,在就业范围上有些狭窄,向残疾人士提供的工作范围有些狭窄,就业机会少,就业歧视与特殊对待难以避免,难免会受到同事嘲笑,使其工作必然受到影响,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压力。工作内容枯燥,在环境上又有些单一,工作环境又一层不变,在身心上加重了负担。在走访当中能够了解到适龄的残疾人受到门槛限制,就业并不顺利,对就业问题以消极态度对待,对公众质疑与歧视不情愿接受。

 2.就业服务机构并不健全,在服务质量上也不高 针对就业提供服务的机构数量较少,服务意识较弱,在服务质量上较低,就业中心与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年轻,缺乏工作经验,也缺乏耐心,在工作上并不主动,不能替其着想,在专业知识与培训上有些缺乏,服务态度。技能并不完整,提供的特殊服务也不适合群体。福利企业数量日益减少,这使得就业方式与选择范围越加狭窄,并未及时举办与跟进职业技能培训。

 3.在管理保障金上并不善 就业保障金是为了残疾人而设立的一种政府性专项用途基金,这对开展残疾人工作具有有利的作用,使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对残疾人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被调动起来,使残疾人在改革发展中,在维护稳定当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社会活力得以激发,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好又快。第二个方面体现在不合理的安排问题,第三个体现在不规范的使用问题。一方面对保障金挤占,保障金出现结余,

  10 没有发挥对残疾人就业起到的作用。

 (四)康复保障不够全面 1.康复工作很难得到推广普及 对康复工作的开展来说还是存在难度的,在思维上存在偏差。在服务实践中存在重视医疗与轻视康复的问题,政府对于改善这个状况的决心并不大,投入力度不足,抓得并不狠,手腕并不强大, 采取的措施并不利,造成一些残疾人家庭从来没有听过“康复”这个概念,使得失去进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残联部门对此对这种思维模式更加重视,逐渐纠正错误。对康复服务不是很知晓,不是很认同,宣传工作开展力度并不足,对康复服务意义并不了解。

 2.在资金上较匮乏 从现有康复资源和康复需求这两者来看,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 X市 4.6 万的残疾人当中有将近 81.5%比例需要提供康复服务,实际享受服务的人数却只有 2 万多人,在需要康复综述的 34%,每年只有不到 3%的残疾人能够享受到此项服务,白内障复明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能够看出康复资源与需求这两者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市残联康复中心并没有形成规模,一些康复业务无法正常开展。从原因上看资金、物资保障难的问题成为该项服务工作的主要限制性问题,因此对社区经济发展具有有利的影响,具有稳定财力的康复服务机构加以建立是大势所趋。当前开展康复服务工作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提供的财政,这只能解决一时之需,缺乏资金支持的康复工作毫无意义。除了政府预算所投入的资金之外,还要从社会规模对在康复事项上存在的显性与潜在需求,对资源加以合理配置,发挥各方力量以积极态度参与得到康复服务工作当中。

 3.缺乏人才与存在落后的技术 当前康复服务方面的人才有些紧缺,这些人员在专业知识上并不一致,尤其是对基层社区来说康复人员专业素质还不能满足群体需要。为能够对相关人员情况加以切实了解,笔者对 X 市几个康复中心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参与康复工作的指导员多数由卫生服务站医生兼任,并非是专业的康复专业医师,缺乏康复方面的知识,康复员的指导工作没有得到发挥。康复员多数由民政部门与社区残疾人协会分管领导干部负责,从专业化角度来说工作素质还有待提高。除专业素养之外,不稳定的工作队伍是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第二个困扰因素,康复这种工作业务性较强,又有着很强的政策性,对全能型康复人员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

  11 累,既花费时间,又花费资金。在专业康复医疗机构上更需要对康复进行教育,对康复知识进行培训。因为专业康复医疗机构的缺乏,受到在人力与物力、技术水平问题的限制,康复机构只是完成基础工作。如筛查诊断残疾,对服务档案的建立,基本康复知识普及,开展康复治疗与简单训练,预防与转介工作,对残疾人员康复的作用不够切实有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担任康复人员的工作,对身体功能处于中度与重度的残疾人来说只能是转介,在专业机构接受康复治疗。

 4.预防残疾紧迫性和现状差距大 由于在预防认识上不足的问题影响,采取的措施并不到位,对残疾问题的预防有些紧迫,和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因为社会竞争日益加剧,每年精神病病人以 2%-3%的速度增长,X 市每年的精神病患者以 3.4%的比例增长,遗传病在发病率向上增长,在疾病预防上任务繁重。近些年来民政卫生部门对婚检问题强制处理,这使得该市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参与婚检当中,尽管有些优惠政策出台了,婚检率是下降的。由于计生与婚检政策缺失,婚检意识淡薄,在负面上对新生人口素质的影响日益加深,由于先天不足与具有遗传病史人们致使下一代出现残疾的问题日益凸显。

 (五)教育保障不尽理想 1.教育意识较为缺乏 相关教育事业发展最为薄弱的地方是针对残疾人而进行的教育不被重视,地位并没有得到提升,也有一些观念并不合理,一些人认为这类人群数量毕竟还是少数,不必投入太大,这导致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家属对残疾人教育不是很重视,认为在学习中的投入没有在生活与治疗上投入有效,后者发挥的作用更大,这对残疾人在思想观念上造成严重制约,特别是在接受教育与增加知识方面机会更大。

 2.在经费上短缺与在师资力量上较为薄弱 在对 X 市几所特殊学校调查中发现都在经费上存在不足的问题,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设备上又很缺乏,在教学水平与质量上还有待提高,这类人群的投资水平方与教育状况比健全人教育落后很多。在资金投入较少与设施陈旧,落后的办学条件等问题使其教育水平大受影响,对其教育事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同时在师资水平与教育质量上都有待提高,在全国专任教师当中专业毕业生与专业教师比例加起来只占据了一半,可见 X 市专业毕业生与接受进修的教师数量之少。在残疾人职业技能上培训机会又很少,使其缺乏积极的学习热情,进步缓慢。

  12 五、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一)在生活保障上的完善对策 1.居住保障 X 市政府要对困难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提供帮助,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政府要纳入住房制度范围当中,在同样条件下对廉租住房提供保障,属于第一与第二级残疾人提供实物配租服务,以租赁补贴的方式使住房困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2.日常生活 按照规定在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将残疾人有关的社会保障纳入在其中,对分类救助加以有效实施,对与条件符合的残疾人来说,对保障水平加以适当提高。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将残疾人保障纳入在其中,对临时救济与定期补助等专项措施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对困难残疾群体在医疗与教育、就业援助上加大力度,对智力与精神类残疾托养机构进行全面建设,形成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要合理,要切实可行,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得以切实保障。各级政府可以采取如下的保障措施,对重度残疾与多个残疾、特困的此类家庭在原有最低生活保障金基础之上结合分类施保原则,对保障金补差额适当提高。对缺乏劳动能力与生活来源不稳定,对缺乏法定赡养与抚养、扶养或者没有切实对残疾人履行这些义务的残疾人,政府予以供养救济,对生活没有着落,依靠流浪乞讨生活的残疾人,救助站及时给予救助。

 对专项补贴制度加以推行,分为生活补助与补贴、减免支出等制度,对重度补贴金制度加以全面推行,对无民事行为与对民事行为等方面的保护措施加以研究制定。对优待扶助举措加以出台,通过减免费用等优惠政策对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开办的具有优惠性质的服务项目加以鼓励支持。

 3.社会保险补助 对监督检查加以落实,使养老医疗与生育保险这些基本义务得以确保。对困难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养老保险补助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得到切实保障,使这种补助能够真正参加,对个体就业加以鼓励,以积极态度对其就业问题加以组织,给予合适的工作机会,对社会保险进行正常参加。结合统一部署对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加以建立,使参保问题得以帮助。对重度与低保范围之内的残疾人个人缴费这个

  13 部分 X 市政府以全额或是部分提供补助。

 (二)在环境与服务上的完善对策 1.对长效的保障机制体系的建设 X 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在对统筹兼顾与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下发展好残疾人事业,逐步完善政策法规,对省委相关文件精神加以落实,对残疾人事业发展进行依法推进,使残疾人合法权益得以保障。坚持以残为本与全面发展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原则,对康复与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着力解决,对平等发展环境、政策与法制保障机制进行创造。对残疾人保障法加以常年开展,对省级、本市人大代表视察与执法检查制度加以实施,发挥志愿者组织的作用,使残疾人服务与法援工作更加优质,对其合法权益进行维护。

 2.对保障服务加以健全 X 市要加强城市改建工作,对道路与公共建筑物、居住小区进行规划,进行设计建设,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加以推行,对基本法律知识进行宣传,使无障碍设施使用维护工作得到加强。在无障碍设计施工管理得以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全民爱护与对设施进行养护的良好风气进行逐步树立,使无障碍设施建设得以逐步完善。社会要对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得以加强,使无障碍设施建设质量得以提高。为了使无障碍设施建设在法律上更有依据,使重视程度得以提高,对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加以修订完善,对建设计划进行修订,使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得以推进。通过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各方努力,积极配合相关配合,对相关政策加以切实制定与完善,对特殊学校加以开设,对福利机构加以开办,对私人机构加入予以鼓励,提供的服务设施要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对交通设施加以完善,对绿色通道加以规划,使残疾人出行更加安全,对残疾人的安全出行得以保障,对无障碍的标准通道进行设立,将监督实施工作切实做好。

 使无障碍设备建设与投入使用得以完善,加强在“软环境”设施建设,在电视台对同步手语翻译进行设立,电视节目要使配带字幕得以确保,公共传媒与社会信息权利能够得到同等享受,残疾人交流无障碍,有更多的保障。对无障碍设施在信息共享交流中继续推进建设,使社会人员无障碍的意识得到提高。相关部门也要对背负的义务积极承担起来,在信息化建设当中将无障碍的信息交流纳入在其中,使技术标准得以提高,使这种信息交流方式在现代信息交流相关产品研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X 市政府要以身作则,对无障碍政务信息加以采用,在日

  14 常宣传与发布信息当中公共服务机构发挥出作用,对信息进行及时掌握,对社会动态加以了解,在对数字化进行建设时图像资源使信息传播得以实现,对无障碍意识加以全面提高,对正常的社会生活与交流沟通加以保障,对交流软环境加以营造,使更多残疾人参与在其中,使参与共享得以平等。

 (三)在就业保障上的完善对策 1.对就业观念加以转变与加强就业培训 残疾人对就业观念加以转变,对自我意识进行培养,对健康的择业心理加以树立,对工作能够充满信心,凭借自己双手进行勤劳的劳动,对工资进行领取,并不意味着对社会救济加以接受,也不是接受怜悯,自己不能自愧不如,要真正融入到工作中,融入社会当中,能够发现工作乐趣。社会要对残疾人进行疏导,使其知道自己不是社会负担,通过自己的劳动能够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进行创造。对残疾人的就业政策与法规进行大力宣传,对相关政策进行广泛了解,对岗位进行共同创造,对就业途径加以拓宽,对选择就业的范围加以扩大,对普遍性的就业率加以提高。在就业和职业培训问题上加大力度,残联、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对职业培训班加以大力举办,对就业技能进行学习,使就业机会得以扩大。使文化素质得以提高,使就业能力得以增强。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保证专业的对口衔接,在就业保障上学习与就业积极性可以被调动。

 2.对自谋职业与创业予以鼓励支持 X 市应结合本市残疾人就业现状,注意对该群体的自谋职业现象加以引导,根据兴趣爱好,为其提供相关就业信息,使其自谋职业有更多的选择。对其进行技能学习给予鼓励支持,使其掌握一技之长,为自主创业做好充足准备,对残疾人的就业创业问题加以奖励与激励,对自强模范与残疾人企业家先进事迹加以大力宣传,号召全社会坚持公正平等原则对待残疾人,使社会对残疾人群体更加了解,知道残疾人并不是负担,不是累赘,这些群体也可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市残联要集结各方力量对创业基金加以建立,以自愿的原则对残疾人加以扶持鼓励,为其个体就业与自主创业提供渠道,给予一次性的奖励与小额贷款扶持。组织协调好工商与税务等多个部门对营业执照实行免收政策,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减征政策。加大在就业扶贫上的力度,对扶贫基金进行使用的周转制度加以完善,促使就业问题更加健康。

 3.对就业保障金加强管理

  15 将行政机关与财政等全额补助的单位部门应该缴纳的保障金要列入到部门预算当中,对财政进行代扣,对缴纳的残保金加以建立,结合残联测算对支出预算进行安排,对就业保障金账户进行直接划款,使无资金的来源问题在根本上得以解决。对支出结构加以优化,将保障金用好用足。使职业技能培训与教育支出得以提高,使扶持支出得以支出,对就业渠道加以拓宽,对具有公益性性质的岗位进行安排,在资金上为相关扶贫基地进行扶持,或是予以小额信贷贴息,对相关个体劳动者在社会保险上予以补贴。对保障金的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对实施细则加以制定,对使用范围与扶持的方式与方法加以明晰,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得以确保。根据“以收定支”与“收支失衡”原则对关于保障金的预决算审批制度加以建立健全,对预算加以细化,对专户管理与专项核算制度实行,对公开制度加以保障金,对财政与审计部门,以及公众监督以自觉的方式态度接收监督。

 4.对配套措施加以完善 无论是自谋职业与自主创业,还是自发组织的就业,X 市政府都要在最大幅度上给予支持。对就业配套措施加以完善,对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加以健全,加以完善,加强在相关服务机构与网络信息化建设,更新的招聘信息要及时,对招聘会进行定期举办,对信息发布平台进行扩大建设,开展包括职业介绍与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使媒体网络参与更加充分,使信息采集得以扩大,拓宽渠道,对残疾人就业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四)在康复保障上的完善对策 1.康复工作应和相关政策接轨 对人道主义精神加以发扬,对其事业大力发展,使其合法权益得以保障。包括的内容有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将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保障体系纳入在其中,重点进行保障,对特殊情况进行特殊扶助。结合特殊困难与需求,对保障措施加以研究制定,使社会保障全面覆盖率得以提高,保障待遇得以提高。对相关专项服务加以统筹发展,对相关医疗保障制度加以完善,对特殊优惠政策加以实行,将医疗设施配备工作做到位。

 2.对相关资金筹集政策加以制定拓宽 对康复条例加以制定,对相关工作小组加以筹备成立,与该市相关部门与专家针对制定设施康复立法做好调研方面的工作。对相关重点领域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加以完善,使康复服务质量得以提高,对相关长效的工作机制加以建立。不断

  16 完善在医疗卫生体制与社会保障制度上的改革,切实使残疾人受益。对与康复有关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使康复救助的力度得以加大。对投入机制逐步完善,X市政府多投入,对资金通过多渠道进行筹措,进行社会募集或是专项捐助,对专项资金加以设立,对社会力量加以引导与动员,使社会成员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使其康复工作更加持续,更加健康发展。

 3.发挥社区的作用 社区康复这种发展模式是符合国情的,能够使基本康复需求得以满足。这是针对特殊群体而进行的系统化工程,对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才能使社区优势得以发挥,使其社区群体的康复工作发展越加健康,使社区在其康复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内容包括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到全市社区建设当中,以社会化方式在基本康复上将服务提供给残疾人;在本市基层卫生服务工作当中使社区康复成为康复工作的重要内容,使社区康复工作依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发挥社区内的服务中心、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对多样性的康复站加以建立,使服务网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对以社区与家庭作为重点,将便利服务提供给残疾人。在残疾人的康复与扶贫,以及就业等方面发挥作用,以结对帮扶的方式使残疾人在教育等方面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社区服务水平得以提高。使服务机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康复训练加以指导,将转诊工作做好。将调查摸底工作做好,逐人进行建档立卡工作,对康复工作的开展要有针对性。坚持“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对康复计划加以制定,对分类指导加以实施,加大在指导工作上的力度。

 4.提高相关服务技术 对专业的康复机构加以设立,对相关服务人才进行鼓励培养,加大在宣传与倡导上的工作,向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给予在生活费用上的补贴,对年轻人积极参与康复服务工作予以鼓励的态度,对人才服务质量关严格把握,从源头上使得康复服务工作得以改善,使服务质量得以提高。

 (五)在教育保障上的完善对策 1.重点认识和高度重视相关教育工作活动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对残疾人而言,使自身素质得以增强,使个人能力得以提高。从接受教育水平与人的生活能力来说这两者是正比例的关系,接受教育水平越高,个人对资源与财富的获取能力也越为强大。对残疾人而言接受教育要比

  17 正常人接受教育更具有作用,正常的健全人能够通过体力劳动对财富进行创造,能够将自己养活,进行独立生活,然而对于残疾人来说受到自身身体与心理上的缺陷影响,不能像正常人劳动,知识与接受教育程度对其日后生活与生存状态受到直接影响。对这个群体的教育事业发展,使就业与生活得以解决,使个人价值得以实现,使社会对此更加认可,也更加尊重。加强在教育上的保障,使科学发展观得以落实,对教育保障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对其教育工作加以正视,发展好相关工作,对科学发展观加以落实。

 2.加强相关职业教育 加大在职业教育上的力度,发展成人职业教育,对残疾人就业具有重要影响,X 市残联、教育等部门结合残疾人教育现状,对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如果职业教育工作不利,会影响其就业,创业也是需要投入资金与技术的,也可以进行自学,当然自学并不是适合每个人。要通过政府和社会联合以及鼓励政策当做是基本保障的内容,给残疾人在营造特殊环境、特殊教育政策上提供服务。X 市与其他城市职业院校、特殊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在坚持多层次与全方位的原则,在职业教育上加强培训,使双方资源得到共享,在技能培训上加大力度,使自身能力能够得以提高。

 3.对资源配置加以优化 对教育资源也要优化配置,对其教育加强研究,使教育师资专业培训得以增强,开展在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对教育课程和理念加以改革创新,对教育机构进行规划建设,使设施条件得以改善,使办学教育质量水平得以提高,将特殊的教育机构在其生活工作当中的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结论

 残疾人社会保障一直以来是一种重要的社会问题,是一个困扰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残疾人是一种特殊群体,这些群体同样能够为社会发展发挥作用,能够做出重要贡献,如果能够切实为残疾人的工作生活、教育提供保障,将会为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将残疾人保障事业的发展加以重视起来,对此要平等对待残疾人群体,给予足够的关心。在其工作生活与教育上提供保障,无论是从法律法规制度上,还是从具体保障实践上都要尽量做到尽善尽美,要让残

  18 疾人感受到政府、社会公众对其关爱,使其心理上倍感温暖,有信心、更加积极地生活,通过踏实劳动满足自身生活,同时也能够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19 参考文献

 [1]林志聪.广州市残疾人就业政策研究——基于广州市与其他城市的对比分析[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8(03):32-35+65. [2]佘生梅.共享发展理念下加快农村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对策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03):38-42. [3]刘琼莲.慈善共治视域下发展我国残疾人慈善服务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4):46-60+101. [4] 王 岩 . 社 区 责 任 视 角 下 残 疾 人 社 区 福 利 体 系 的 构 建 [J]. 世 纪桥,2018(05):70-71. [5]俞立飏.残疾人就业困境成因分析[J].就业与保障,2018(07):19-20. [6]赵晨.新时代我国残疾人福利保障路径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1):31-35. [7]潘子利.社区责任视角下残疾人社区福利体系的构建[J].劳动保障世界,2018(09):26-27. [8]徐爽.新时代残疾人福利权保障的发展演进与立法建议——从理念、政策到法治化[J].残疾人研究,2018(01):29-36. [9]王家勤.《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理念创新与制度完善[J].人权,2018(02):36-43. [10]赵玉晓.低保对残疾人就业影响的分析[J].中国市场,2017(27):77-78. [11]党宇菲.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选择——基于可行能力的视角[J].西部财会,2017(09):64-68. [12]高敏.浅谈我国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为视角[J].法制博览,2017(25):203-204. [13] 崔 东 艳 . 我 国 残 疾 人 社 会 保 障 现 状 分 析 及 对 策 思 考 [J]. 中 国 市场,2017(24):80+83. [14]程瑶.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制发展思路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6):239-240. [15]吕杰.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7):15-16.

  20 [16]王松.对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4):302. [17]王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J].商,2016(01):74.

推荐访问:残疾人 社会保障 完善
上一篇:20XX行政人事助理个人工作总结例文(一)
下一篇:食堂用工劳动合同样本(合同范本)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