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呼唤你

来源:银行从业 发布时间:2020-08-15 点击:

  “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呼唤你

 最近不断有朋友就“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给我发短信、写纸条,提出各种问题。这里一并作答。

  先说点相关的其他事。很多年前,就有人希望我“收徒”,我以忙为理由没答应。XX年底,经不住劝说,我终于答应,收了十来位老师做“徒”。这里的“徒”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我从来认为,我和这些老师不过是互相学习的团队而已,而且我一直不喜欢“师徒”的说法,因为在我看来,“师徒”总给人以宗派的感觉,甚至有几分封建色彩;不过,我很认真地在每周三晚上和这些年轻的老师通过qq聊天讨论教育问题。应该说,这十来位老师中的绝大多数老师都非常不错。和他们交流,他们在成长,我也在继续成长。

  去年我写了一组抨击教育浮躁的文章,包括批评有人热衷于建山头、当盟主,拉帮结派、追名逐利。但现在我居然同意建立“李镇西教育研究会”,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对成立研究会,我最初也不以为然。十年前,江苏搞过一个“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最开始也比较热闹,后来不了了之。我担心这次也这样,那还不如不搞呢!但蒋自立老师把我打动了。我这里首先说的是“打动了”而不是“说服了”。蒋自立老师年过六旬,他本人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是闻名全国的著名班主任和教育专家,可现在如此热心地联络全国有热爱班主任研究与实践的志同道合者,希望为中国的教育做一点点事,他说:“这是我余生一定要做成的一件大事!”20多年前,我是他的粉丝,如今这位伯乐继续关注并关心我这位小兄弟——我一直把他当做我的兄长的,我怎么不感动?人家的一片真诚满腔热情,我怎能无动于衷?怎能保持“矜持”?当然,不仅仅是被“打动”,也被他说服了。他认为——其实我也这样认为,现在表面上看,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很热闹,但其实真正脚踏实地研究真问题,解决小问题(只有解决了无数个小问题,才能解决中国的大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能够潜心静气地探讨班主任工作的人更少,既然我客观上被一些老师尊敬认可,为什么不牵头把大家组织起来呢?大家一起研究班主任工作,这不是坏事啊!

  我对蒋老师说,我同意,但我没精力啊!他说:“有我!”我和蒋老师认识25年了,知道蒋老师从来不是那种甜言蜜语的人,他不会说大话,也不会说什么奉承的话——比如,我知道他很欣赏我,但他极少对我当面说恭维话。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实实在在的。比如“有我”这两个字就意味着,他甘愿做幕后英雄,愿意默默无闻地在我的背后做一切服务性的工作。事实上,蒋老师已经这样做了。本来对电脑很不熟悉对网络更是一窍不通的他,硬是在儿子的帮助下,建了一个“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的博客——那天看到这个博客,我就惊呆了:老蒋居然会这个?博客一建立,蒋老师几乎每天都在发博文。而且,他现在正在学习如何聊qq,说这样便于以后给研究会的老师交流。

  我何德何能,居然让德高望重的蒋老师如此“伺候”我——我的大哥呀,你让我怎么不感动?

  我对蒋老师说:“你是一个纯粹的人!也许不了解你的人不会理解你为什么要成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甚至会误以为你有什么名利之求。但我理解你。”

  我也曾担心地问过他:“人数呢?经费呢?注册呢?”他的回答依然简捷而干脆:“你就别管了!有我!”既然如此,我当然便同意成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不过,我提出了“条件”:第一,参加者绝对自愿,要联络真正愿意做实事而绝无私利的老师,这个研究会要避免官方色彩,要保持民间味道;第二,决不以任何形式收费,哪怕是会费——按理说,学术团体收会员费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我要避嫌。我对蒋老师说:“有钱就办,没有钱就不办,如果因为缺乏经费而办不下去,就终止嘛!反正不能收老师们的钱。”第三,会员之间绝对平等,我和老师们之间不是师徒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是同志关系——打下“同志”二字突然有些心虚,呵呵!都怪这个本来很圣神的词现在有了“同性恋”的含义,害的我不得不解释:这里的“同志”乃&ldquo

  ;志同道合”之意。

  刚才给蒋老师通了电话,他说现在报名的已经有五十来人了。我吃了一惊:短短时间居然有这么多!我的本意是只要有二三十位骨干老师都很好了,我们不追求人数。当然,有更多人的愿意参与进来,我肯定欢迎的!但是,我还是郑重重申:这个研究会没有一点点世俗的好处,就是和我一起研究班主任工作,目的是通过改进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以推动中国的班主任事业。

  最近老师们问我最多的问题是:“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怎么开展活动呢?对此,我和蒋老师也探讨过,并达成了共识。蒋老师将俩的共识写了一个备忘,我在这里公布——

  1、 推心置腹:每年与李镇西零距离接触一次,足膝恳谈,分享成长体会,共话人生前程。关键词:信仰

  2、 qq群体:建立会员qq群,实行线上定期交流,每期一个主题,线下准备,线上交流。关键词:分享

  3、博客群体:会员均在新浪开博客。每年年头布置研究主题,年中召开小型研究会博客会,年终评选新锐论文,并出版专集。关键词:以文会友

  4、与师切蹉:凡看了李镇西的博文,有话要说,都要“留言”,不同见解,要真诚相见。关键词:爱师更爱真理

  5、建立网站:到一定时候建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网站。关键词:话语权

  6、公益活动:每年组织n次,如支教、咨询、献爱心等。关键词:感恩

  7、实地考察:每年选1-2个确实有看头的学校,组织会员考察。关键词: 走出去

  8、 评先奖勤: 每年评选先进会员、新锐博文,并给所在単位报喜。关键词:激励

  9、筹建会刊:可与《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新班主任》等协商。关键词:阵地

  亲爱的老师们,平时你们对我很关注,许多老师每天都来看我的博客——这也给我压力,逼得我不得不每天都更新博文,那么现在请把关注投向“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吧!你们给我以青春的活力,我给你们以成长的感悟。也许我们很难见面,甚至一辈子没机会握手拥抱,但有了这个研究会,我们便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在这个嘈杂喧嚣的时代,总有一群人愿意互相携手默默前行,不为名不为利,就为保持内心的童心,就为自己从教之初的教育憧憬!蒋老师甘愿为我铺路,我也愿意做一个领跑人,率领一群理想不灭、良知犹在的教育人,奋然前行!

  无论你多么普通,无论你多么遥远,只要你是一个纯真而纯粹的教育者,那么,我真诚向你伸出温暖的手——请来吧,我愿意与你同行!

  有人曾悲观地说:“这个浮躁的时代,理想处处碰壁,要想不浮躁都不可能!想真正静心做事很难!”

  “不可能”吗?“很难”吗?好,蒋老师自立和我,还有“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的同仁们,愿意为这个时代创造一个“例外”。

  作者:李镇西</p

  最近不断有朋友就“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给我发短信、写纸条,提出各种问题。这里一并作答。

  先说点相关的其他事。很多年前,就有人希望我“收徒”,我以忙为理由没答应。XX年底,经不住劝说,我终于答应,收了十来位老师做“徒”。这里的“徒”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我从来认为,我和这些老师不过是互相学习的团队而已,而且我一直不喜欢“师徒”的说法,因为在我看来,“师徒”总给人以宗派的感觉,甚至有几分封建色彩;不过,我很认真地在每周三晚上和这些年轻的老师通过qq聊天讨论教育问题。应该说,这十来位老师中的绝大多数老师都非常不错。和他们交流,他们在成长,我也在继续成长。

  去年我写了一组抨击教育浮躁的文章,包括批评有人热衷于建山头、当盟主,拉帮结派、追名逐利。但现在我居然同意建立“李镇西教育研究会”,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对成立研究会,我最初也不以为然。十年前,江苏搞过一个“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最开始也比较热闹,后来不了了之。我担心这次也这样,那还不如不搞呢!但蒋自立老师把我打动了。我这里首先说的是“打动了”而不是“说服了”。蒋自立老师年过六旬,他本人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是闻名全国的著名班主任和教育专家,可现在如此热心地联络全国有热爱班主任研究与实践的志同道合者,希望为中国的教育做一点点事,他说:“这是我余生一定要做成的一件大事!”20多年前,我是他的粉丝,如今这位伯乐继续关注并关心我这位小兄弟——我一直把他当做我的兄长的,我怎么不感动?人家的一片真诚满腔热情,我怎能无动于衷?怎能保持“矜持”?当然,不仅仅是被“打动”,也被他说服了。他认为——其实我也这样认为,现在表面上看,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很热闹,但其实真正脚踏实地研究真问题,解决小问题(只有解决了无数个小问题,才能解决中国的大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能够潜心静气地探讨班主任工作的人更少,既然我客观上被一些老师尊敬认可,为什么不牵头把大家组织起来呢?大家一起研究班主任工作,这不是坏事啊!

  我对蒋老师说,我同意,但我没精力啊!他说:“有我!”我和蒋老师认识25年了,知道蒋老师从来不是那种甜言蜜语的人,他不会说大话,也不会说什么奉承的话——比如,我知道他很欣赏我,但他极少对我当面说恭维话。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实实在在的。比如“有我”这两个字就意味着,他甘愿做幕后英雄,愿意默默无闻地在我的背后做一切服务性的工作。事实上,蒋老师已经这样做了。本来对电脑很不熟悉对网络更是一窍不通的他,硬是在儿子的帮助下,建了一个“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的博客——那天看到这个博客,我就惊呆了:老蒋居然会这个?博客一建立,蒋老师几乎每天都在发博文。而且,他现在正在学习如何聊qq,说这样便于以后给研究会的老师交流。

  我何德何能,居然让德高望重的蒋老师如此“伺候”我——我的大哥呀,你让我怎么不感动?

  我对蒋老师说:“你是一个纯粹的人!也许不了解你的人不会理解你为什么要成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甚至会误以为你有什么名利之求。但我理解你。”

  我也曾担心地问过他:“人数呢?经费呢?注册呢?”他的回答依然简捷而干脆:“你就别管了!有我!”既然如此,我当然便同意成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不过,我提出了“条件”:第一,参加者绝对自愿,要联络真正愿意做实事而绝无私利的老师,这个研究会要避免官方色彩,要保持民间味道;第二,决不以任何形式收费,哪怕是会费——按理说,学术团体收会员费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我要避嫌。我对蒋老师说:“有钱就办,没有钱就不办,如果因为缺乏经费而办不下去,就终止嘛!反正不能收老师们的钱。”第三,会员之间绝对平等,我和老师们之间不是师徒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是同志关系——打下“同志”二字突然有些心虚,呵呵!都怪这个本来很圣神的词现在有了“同性恋”的含义,害的我不得不解释:这里的“同志”乃&ldquo

  ;志同道合”之意。

  刚才给蒋老师通了电话,他说现在报名的已经有五十来人了。我吃了一惊:短短时间居然有这么多!我的本意是只要有二三十位骨干老师都很好了,我们不追求人数。当然,有更多人的愿意参与进来,我肯定欢迎的!但是,我还是郑重重申:这个研究会没有一点点世俗的好处,就是和我一起研究班主任工作,目的是通过改进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以推动中国的班主任事业。

  最近老师们问我最多的问题是:“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怎么开展活动呢?对此,我和蒋老师也探讨过,并达成了共识。蒋老师将俩的共识写了一个备忘,我在这里公布——

  1、 推心置腹:每年与李镇西零距离接触一次,足膝恳谈,分享成长体会,共话人生前程。关键词:信仰

  2、 qq群体:建立会员qq群,实行线上定期交流,每期一个主题,线下准备,线上交流。关键词:分享

  3、博客群体:会员均在新浪开博客。每年年头布置研究主题,年中召开小型研究会博客会,年终评选新锐论文,并出版专集。关键词:以文会友

  4、与师切蹉:凡看了李镇西的博文,有话要说,都要“留言”,不同见解,要真诚相见。关键词:爱师更爱真理

  5、建立网站:到一定时候建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网站。关键词:话语权

  6、公益活动:每年组织n次,如支教、咨询、献爱心等。关键词:感恩

  7、实地考察:每年选1-2个确实有看头的学校,组织会员考察。关键词: 走出去

  8、 评先奖勤: 每年评选先进会员、新锐博文,并给所在単位报喜。关键词:激励

  9、筹建会刊:可与《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新班主任》等协商。关键词:阵地

  亲爱的老师们,平时你们对我很关注,许多老师每天都来看我的博客——这也给我压力,逼得我不得不每天都更新博文,那么现在请把关注投向“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吧!你们给我以青春的活力,我给你们以成长的感悟。也许我们很难见面,甚至一辈子没机会握手拥抱,但有了这个研究会,我们便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在这个嘈杂喧嚣的时代,总有一群人愿意互相携手默默前行,不为名不为利,就为保持内心的童心,就为自己从教之初的教育憧憬!蒋老师甘愿为我铺路,我也愿意做一个领跑人,率领一群理想不灭、良知犹在的教育人,奋然前行!

  无论你多么普通,无论你多么遥远,只要你是一个纯真而纯粹的教育者,那么,我真诚向你伸出温暖的手——请来吧,我愿意与你同行!

  有人曾悲观地说:“这个浮躁的时代,理想处处碰壁,要想不浮躁都不可能!想真正静心做事很难!”

  “不可能”吗?“很难”吗?好,蒋老师自立和我,还有“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的同仁们,愿意为这个时代创造一个“例外”。

  作者:李镇西</p

  最近不断有朋友就“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给我发短信、写纸条,提出各种问题。这里一并作答。

  先说点相关的其他事。很多年前,就有人希望我“收徒”,我以忙为理由没答应。XX年底,经不住劝说,我终于答应,收了十来位老师做“徒”。这里的“徒”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我从来认为,我和这些老师不过是互相学习的团队而已,而且我一直不喜欢“师徒”的说法,因为在我看来,“师徒”总给人以宗派的感觉,甚至有几分封建色彩;不过,我很认真地在每周三晚上和这些年轻的老师通过qq聊天讨论教育问题。应该说,这十来位老师中的绝大多数老师都非常不错。和他们交流,他们在成长,我也在继续成长。

  去年我写了一组抨击教育浮躁的文章,包括批评有人热衷于建山头、当盟主,拉帮结派、追名逐利。但现在我居然同意建立“李镇西教育研究会”,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对成立研究会,我最初也不以为然。十年前,江苏搞过一个“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最开始也比较热闹,后来不了了之。我担心这次也这样,那还不如不搞呢!但蒋自立老师把我打动了。我这里首先说的是“打动了”而不是“说服了”。蒋自立老师年过六旬,他本人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是闻名全国的著名班主任和教育专家,可现在如此热心地联络全国有热爱班主任研究与实践的志同道合者,希望为中国的教育做一点点事,他说:“这是我余生一定要做成的一件大事!”20多年前,我是他的粉丝,如今这位伯乐继续关注并关心我这位小兄弟——我一直把他当做我的兄长的,我怎么不感动?人家的一片真诚满腔热情,我怎能无动于衷?怎能保持“矜持”?当然,不仅仅是被“打动”,也被他说服了。他认为——其实我也这样认为,现在表面上看,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很热闹,但其实真正脚踏实地研究真问题,解决小问题(只有解决了无数个小问题,才能解决中国的大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能够潜心静气地探讨班主任工作的人更少,既然我客观上被一些老师尊敬认可,为什么不牵头把大家组织起来呢?大家一起研究班主任工作,这不是坏事啊!

  我对蒋老师说,我同意,但我没精力啊!他说:“有我!”我和蒋老师认识25年了,知道蒋老师从来不是那种甜言蜜语的人,他不会说大话,也不会说什么奉承的话——比如,我知道他很欣赏我,但他极少对我当面说恭维话。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实实在在的。比如“有我”这两个字就意味着,他甘愿做幕后英雄,愿意默默无闻地在我的背后做一切服务性的工作。事实上,蒋老师已经这样做了。本来对电脑很不熟悉对网络更是一窍不通的他,硬是在儿子的帮助下,建了一个“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的博客——那天看到这个博客,我就惊呆了:老蒋居然会这个?博客一建立,蒋老师几乎每天都在发博文。而且,他现在正在学习如何聊qq,说这样便于以后给研究会的老师交流。

  我何德何能,居然让德高望重的蒋老师如此“伺候”我——我的大哥呀,你让我怎么不感动?

  我对蒋老师说:“你是一个纯粹的人!也许不了解你的人不会理解你为什么要成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甚至会误以为你有什么名利之求。但我理解你。”

  我也曾担心地问过他:“人数呢?经费呢?注册呢?”他的回答依然简捷而干脆:“你就别管了!有我!”既然如此,我当然便同意成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不过,我提出了“条件”:第一,参加者绝对自愿,要联络真正愿意做实事而绝无私利的老师,这个研究会要避免官方色彩,要保持民间味道;第二,决不以任何形式收费,哪怕是会费——按理说,学术团体收会员费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我要避嫌。我对蒋老师说:“有钱就办,没有钱就不办,如果因为缺乏经费而办不下去,就终止嘛!反正不能收老师们的钱。”第三,会员之间绝对平等,我和老师们之间不是师徒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是同志关系——打下“同志”二字突然有些心虚,呵呵!都怪这个本来很圣神的词现在有了“同性恋”的含义,害的我不得不解释:这里的“同志”乃&ldquo

  ;志同道合”之意。

  刚才给蒋老师通了电话,他说现在报名的已经有五十来人了。我吃了一惊:短短时间居然有这么多!我的本意是只要有二三十位骨干老师都很好了,我们不追求人数。当然,有更多人的愿意参与进来,我肯定欢迎的!但是,我还是郑重重申:这个研究会没有一点点世俗的好处,就是和我一起研究班主任工作,目的是通过改进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以推动中国的班主任事业。

  最近老师们问我最多的问题是:“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怎么开展活动呢?对此,我和蒋老师也探讨过,并达成了共识。蒋老师将俩的共识写了一个备忘,我在这里公布——

  1、 推心置腹:每年与李镇西零距离接触一次,足膝恳谈,分享成长体会,共话人生前程。关键词:信仰

  2、 qq群体:建立会员qq群,实行线上定期交流,每期一个主题,线下准备,线上交流。关键词:分享

  3、博客群体:会员均在新浪开博客。每年年头布置研究主题,年中召开小型研究会博客会,年终评选新锐论文,并出版专集。关键词:以文会友

  4、与师切蹉:凡看了李镇西的博文,有话要说,都要“留言”,不同见解,要真诚相见。关键词:爱师更爱真理

  5、建立网站:到一定时候建立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网站。关键词:话语权

  6、公益活动:每年组织n次,如支教、咨询、献爱心等。关键词:感恩

  7、实地考察:每年选1-2个确实有看头的学校,组织会员考察。关键词: 走出去

  8、 评先奖勤: 每年评选先进会员、新锐博文,并给所在単位报喜。关键词:激励

  9、筹建会刊:可与《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新班主任》等协商。关键词:阵地

  亲爱的老师们,平时你们对我很关注,许多老师每天都来看我的博客——这也给我压力,逼得我不得不每天都更新博文,那么现在请把关注投向“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吧!你们给我以青春的活力,我给你们以成长的感悟。也许我们很难见面,甚至一辈子没机会握手拥抱,但有了这个研究会,我们便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在这个嘈杂喧嚣的时代,总有一群人愿意互相携手默默前行,不为名不为利,就为保持内心的童心,就为自己从教之初的教育憧憬!蒋老师甘愿为我铺路,我也愿意做一个领跑人,率领一群理想不灭、良知犹在的教育人,奋然前行!

  无论你多么普通,无论你多么遥远,只要你是一个纯真而纯粹的教育者,那么,我真诚向你伸出温暖的手——请来吧,我愿意与你同行!

  有人曾悲观地说:“这个浮躁的时代,理想处处碰壁,要想不浮躁都不可能!想真正静心做事很难!”

  “不可能”吗?“很难”吗?好,蒋老师自立和我,还有“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会”的同仁们,愿意为这个时代创造一个“例外”。

  作者:李镇西</p

推荐访问:李镇西教育思想心得 研究会 呼唤 思想
上一篇:2020支部书记述职报告例文
下一篇:媒介与批评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