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例文)集锦

来源:经济师 发布时间:2020-09-17 点击:

  党课讲稿范文集锦

 篇一:认真学习党章提升师德师能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实施转型跨越发展和加快综改试验区建设、市委实施“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县委三大发展战略为我们指出了今后工作的重心。在庆祝建党九十四周年之际,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为学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贡献自己力量。

  一、提升师德师能

  1.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们常说,国家兴衰,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党员教师,我们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倡导热爱教育、充满爱心、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学生爱戴、群众满意的师德风尚,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2.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认为,学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务者。而党员是这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精英,是办好学校的中坚,我们的思想状况如何,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学校加强党员教育的做法。近些年来,我们学校着眼于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对教职工党员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等;要求教职工党员以培养“四有”学生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着眼点,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密切联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三全”、“三爱”、“三让”,努力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广大教师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爱”即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让”即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肯定的。从目前国内外教育主流和学校党员的思想状况看,我们党员应深刻理解“党员表率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二、促进学校和谐

  (一)什么是和谐?

  何谓和谐?安顺谓和,协调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一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

  (二)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和谐发展是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学校管理、育人环境适宜师生发展。就外部环境来说,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关系融洽密切。

  (三)如何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社会倡导“和谐发展”,校园也呼唤“和谐发展”,但和谐发展并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党员教师,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都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共产党员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树立“三个意识”,培养“四个要有”,做到“五坚持五反对”和“七个努力”。

  “三个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从培养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工作。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三是树立创先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个要有”:

   第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谐一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并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第二,要有宽容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一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

  第三,要有感恩的意识。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后懂得珍惜,才会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回报社会。

  第四,要有审美的情趣。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应该有超功利的审美尺度,应该以审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和发现身边的世界。一旦拥有了审美的情趣,就会发现自然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它更是人类诗意的家园;社会不仅仅是名利场,它亦是人们共同完成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品;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物的依赖关系”,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这样的社会人们收获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郁闷,而是公开、舒畅与愉悦。

  “五坚持五反对”:一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反对重智轻德,构建和谐教育体系。二是坚持有教无类的德育思想,反对不教而诛,构建和谐人本核心。从教育内部而言,学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与机会均等。从个人层面来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谓“抓两头放中间”,“抓尖子,促中层,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坚持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对控制性说服和灌输,达到和谐教育效果。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以身示范、以身立教、身教合 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四是坚持文明执教的教育理念,反对体罚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要摒弃那种“警察与小偷”、“法官与罪犯”式的师生关系,全面关心、体贴、爱护学生,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严父+慈母+良医+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友情执教,依法执教,切不可辱骂、歧视学生,做文明之师,尊严之师,仁爱之师。五是坚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道德准则,反对言行脱节,打造教师立体形象。在思想作风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在工作作风上,要认真严谨,讲求效率,切忌马马虎虎,拖拉推诿;在待人处世上,要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切忌两面三刀,虚情假意;在生活作风上,要端庄稳重,亲切大方,切忌不拘小节、举止轻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谐的教师立体形象。

   “七个努力”:第一,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动者,认真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第二,党员要努力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维护者,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第三,党员要努力做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者,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四,党员要努力做教育乱收费的制止者,坚决制止违规收费。第五,党员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第六,党员要努力做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者,努力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第七,党员要努力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同志们,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当前,以“师德师能”为主题,促进教育良性和谐均衡发展的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我们共产党员应在活动的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素质,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以实际行动来庆祝建党九十四周年。

 篇二:讲党性 作表率 提高执行力

 今天,公司党总支根据市社党委的要求,组织一次党课学习教育,作为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是在公司全体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的动员会,也是把理论学习贯穿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过程的举措。

 这次党课的标题是:“讲党性、作表率、提高执行力”。

 一、“讲党性”是共产党人宗旨的体现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这是要求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永远不要脱离我们所植根的土壤。

 “党性”即;“政党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不同政党,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有着不同的党性。”

 胡锦涛总书记号召的“讲党性”,是指讲求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即中国工人阶级阶级性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党的组织和党员应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必须坚持党章、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步调一致,紧密团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党的近期目标和最高理想奋斗到底。

 讲党性,其核心内容是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不能丢。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事业骨干力量,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按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而努力地工作,真正做到权力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为了维护我们的党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共产党员或置身于战火硝烟,或置身于白色恐怖,同广大军民一道,抛家为国,顽强拼搏,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中,又有无数共产党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但在现实的社会中,有少数共产党员,他们忘记了入党时的誓言,忘记了党的宗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一边,把追逐个人名利地位放在首位,或浑浑噩噩,或损公肥私,或以权谋私,或违法乱纪……其结果是一方面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使自己成了徒有虚名的党员,甚至成了历史的千古罪人。前车之鉴,教训深刻。

 列宁说过,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一语道破了党性纯洁的重要性。坚强的纯洁的党性,单靠党纪国法约束不出来,单靠组织诫勉鞭策不出来,关键是靠党员内功的修炼。

 二、公司党员队伍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公司在册党员有11人,在岗党员有9人。总的来说,大家都能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完成党组织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为公司的经营发展出谋献策,但在部分党员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观念淡薄。一定程度上缺乏群众观念,在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的观念强一些,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一些,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在党的宗旨之下而是在个人的角度来看问题。

 (二)党的纪律观念淡薄。有的党员对于公司安排的工作,不能全力贯彻落实,执行力不强,有时候不想不愿做,有时候的工作表现反而不如一般员工。

 (三)表率作用不突出。不能虚心接受批评,作为一名党员先锋和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突出,有时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思想进取不够、与时俱进观念不强、党员先进性有所弱化。有时候,有的党员在挨批评后闹小情绪,忘记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不能虚心的接受批评。怕得罪人,不能与不良倾向作面对面的斗争。

 (四)开拓创新不够。面对纷繁的市场经济缺乏进取精神,创新激情减少,党的宗旨意识和进取精神减弱,有时工作缩手缩脚,在工作上谨慎小心有余。

 (五)工作急躁,有冷热现象。表现在有时处理一些问题时缺乏冷静思考,不注意小节,缺乏换位思考,在有的问题上有些冲动,不注意倾听和采纳群众意见,主观行事。有时受情绪影响,工作中表现出消极情绪。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产生呢?

 第一、我们的党员加强学习不够,对于自身的学习都放松了。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理论功底的好坏又依赖于学习的程度。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系统学习不够深入,学风不扎实,浮于表面多,认真研读和细心体会少。

 第二、受社会上的负面影响比较大,缺乏正确全面看事情的思想观念。由于供销社工资待遇目前与社会上有的企业有一定差距,导致有的党员的积极性不高,把单纯追求物质利益放在首位。一切向“金钱”看。

 第三、党性锻炼不自觉。党性问题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自己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要原因就是党性修养不够自觉,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功夫下得不够,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不能经常清理自己的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没有自觉主动地征求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方面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第四、宗旨观念不坚定。对“入党为什么”、“当党员做什么”、“将来留什么”思考不深,实践不力。有的还错误地认为,实践党的宗旨观是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工作上只求过得去,只要不出问题就行了。认识上的偏差,动摇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考虑个人问题过多,进而导致对党的事业和企业工作关心较少。

 三、执行力是党员干部履行职责的生命力

 每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提高执行力中践行讲党性、立品行、做表率,带头执行,率先执行,创造性地执行,在工作中体现执行力,提高执行力。

 首先,转变观念,增强执行意识。没有执行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无异于构建空中楼阁。提高执行力要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上下功夫,自觉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做到接受任务不讲价钱,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不打折扣。坚决克服怕硬、怕难、怕负责的思想,只摘花不摘刺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其次,把作风建设贯穿执行力的落实之中。党员干部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小心和谨慎,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并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第三,坚持标准抓落实。干什么工作、办什么事情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所做事情的结果负责。提高执行力,必须大力发扬“敢拼”的精神,敢于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冲,放开手脚干。党员干部就要有事业大如天、责任重如山的意识,遇到困难,敢于碰硬去克服,遇到矛盾,敢于碰硬去解决。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市社党委的要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五带头”共产党员为总体目标,即:领导班子好: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上级党委的决定和安排,工作中能够开拓创新,积极完成公司各项目标任务;党员队伍好: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强对市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积极主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结果市场的实际,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工作机制好: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切实履行职责;注重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实际积极建立市场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工作业绩好:积极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市场经济效益能够有一个大的提升,自身本职工作相当突出;群众反应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员工满意、服务对象满意。共产党员要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具体组织实施步骤:

 1、学习培训。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参加的动员会,认真学习市供销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组织党员干部培训,明确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具体标准。我们将以开展讲党性、作表率、提高执行力活动为载体,开展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创建先进集体、立足岗位比贡献争当先进个人活动。公司工会要围绕完成今年各项工作目标,组织业务、技能培训,开展“赛管理、赛学习、赛安全、赛节能、创佳绩”的劳动竞赛活动。公司用组织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立足岗位,自学成才”的竞赛活动。

 2、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墙报、宣传栏、广播、以及武汉收藏网的作用,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事迹,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掘和推出先进典型,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解决经营管理上的热点难点;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等活动。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品牌工程、党员公关项目等形式,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扎实推进。每一个支部按“四强”( 1、政治引领力强;2、推动发展力强;3、改革创新力强;4、凝聚保障力强)和每一个党员按“四优”(1、政治素质优;2、岗位技能优;3、工作业绩优;4、群众评价优,会后把“四优”发给每个党员)要提出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打算要对“四强四优”创建活动实现“一月一讲评”,从2011年6月起,每月月底开展一次创建活动讲评。讲评从以党支部为单位,以专题组织活动会的形式进行,由每名党员对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陈述。专题组织活动会邀请职工群众代表旁听和参与评价。支部讲评后,各总支和党委要组织对所属支部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认真组织开展“一月一讲评”工作,真正使讲评工作成为开展“四强四优”创建活动的重要方式,成为基层党组织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成为表扬鼓励先进、教育帮助落后的重要过程,促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将对讲评工作做好记录,建立规范档案,定期分析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理清思路。公司将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之间的交心谈心活动,要重温入党誓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执行情况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

 4、组织领导。这次创先争优活动分两段进行,从今年5月份开始,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掀起创先争优热潮;2011年7月开始,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引导党员以更加出色的成绩,向党献礼。武汉市楚汉收藏品有限公司创先争优活动由公司党总支牵头,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人力资源部。领导小组组长由党总支书记闫春亚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总支副书记易有章同志担任,成员由办公室和两个党支部负责人组成。

 5、评比表彰。我们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七一评比表彰紧密结合起来。2011年拟向市供销社推荐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1名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表彰公司的优秀共产党员1—2名。同时,还将在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中发展1名新党员,掀起学先进、赶先进,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高潮。

 篇三:完整、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党的群众路线”,作为一个科学范畴的文字表述,其依据并不是出自某一篇理论探讨的学术论文,也不是选用某一个领导在某个场合的讲话,而是要以规范的、权威的出处为遵循。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部分所表述的:“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但人们不太注重从《党章》中“引经据典”,已成为一个长期存在并比较普遍的现实问题。《党章》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表述,是由“价值意蕴”、“途径方式”、“目标导向”三部分有机组成的一个整体,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是党的群众路线科学内涵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内涵要求。多年来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一种“简称”式的理解,误认为是党的群众路线科学内涵的“全称”表述,是不严谨的,也是不

 严肃的。因此,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完整地、准确地学习、领会党的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及时的。

 一、“两个一切”:价值意蕴——“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的群众路线,不是一般的工作路线,也不是单纯的工作方法。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学习、把握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领悟其内在的价值意蕴,这就是“两个一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90多年来宝贵经验的结晶,是极其珍贵的“传家宝”。90多年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论断,充分反映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我们党始终如一秉承“两个一切”的价值理念,鲜明地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中央明确提出,这次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虽然看起来仅为3个词,6个字,但意义十分重要和深远。把“为民”放在本次活动主要内容的第一点,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一贯立场。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坦然地向世人昭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一再申明:“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并把这庄严的承诺,写入了庄严的党章。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2]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两个一切”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和把握。“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对应了“一切为了群众”的基本要求;“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对应了“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要求;而“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则进一步强调了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两个一切”,两者缺一不可,相互贯连、相互促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群众的期盼和愿望,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真诚支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的作风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二、“又来又去”:途径方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人们谈论得比较多了。本文着重就党的群众路线视域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蕴含的思想方法论、及其对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启示,作一番学习思考。邓小平曾指出,“如果不从认识方法上解决党的主张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那末,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仍然不能真正地解决。” 作方法等层面上,提升到思想认识和方法论的高度上来。毛泽东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内在联系所做的深刻阐述,至今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

 把握:“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

 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也就是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现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需要着重提出的是,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着明确的指向和规范的要求,但在人们的实际工作中和思想认识上,对这“一来一去”,“望文生义”,缺乏认识论层面的准确把握,存在着把“从群众中来”混同于“到群众中去”较为普遍的问题,造成实际工作中真正意义上的“到群众中去”的“缺位”和“错位”。从党的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来看,“从群众中来”的“来”,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把群众的诉求,以及群众的智慧、创造收集起来;而“到群众中去”的“去”,是在“来”的基础上,梳理问题、分析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思路、下一步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理论归纳的结论,回归到群众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进行修改和完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怎么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是靠我们的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群众,认真“去”收集——而这个“去”,实际上是作为第一步骤“从群众中来”的“来”,还不是作为第二步骤“到群众中去”的“去”——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去”,是已经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整理、归纳研究,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或方针政策,需要回到人民群众中,回到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完善。因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半部分,各级领导纷纷下基层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听取一线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严格意义上说,这不是“到群众中去”的“去”,还属于“从群众中来”的“来”。而对群众提出的诸多意见和问题,不可能“装到篮里全是菜”,“照单全收”,而是要进行科学的梳理,区分轻重缓急,作出体制、机制上的改进,然后把形成的工作思路和创新的理念,“到群众中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也是对领导干部智慧和能力水平的考验。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必将是不断深化的。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只是“一来一去”,仅仅满足于“一个来回”。就当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来说,不能是为了搞活动而组织安排“一次”下基层、开“一次”座谈会、听“一次”意见,要避免为反对形式主义而又搞新的形式主义。要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持续地“又来又去”,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改进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能力和全面素质,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推荐访问:安全生产党课讲稿范文 例文 党课 讲稿
上一篇:一年级群文阅读课程教案--获奖课程教案
下一篇:红警2单位中英对照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