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社会救助工作

来源:经济师 发布时间:2020-08-31 点击:

  第十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一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第二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

 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救助的体系

 1.基本生活救助:核心内容

 面向的群体:

 (1)城市: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其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农村: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

 方式:五保供养“吃、穿、住、医、葬”

 2.专项社会救助

 (1)教育救助:中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

 现金救助:减免学费、特别奖学金

 实物救助:学习用品、校服

 (2)医疗救助

 A资助参加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B医疗费用补助与减免

 (3)住房救助

 租金减免、租金补贴、实物配租、租金补贴还贷

 3.灾害救助

 对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生活贫困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2003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二、社会救助的基本程序

 (一)测算和公布社会救助标准:实施救助的框架

 (二)受理救助申请:书面申请

 (三)审查申请人及其家庭的收入财产状况:“家庭经济情况调查”

 (四)公示及审批

 (五)救助款物发放:资金到位、及时发放、证折到户

 (六)动态管理和日常服务:建立进入与退出机制

 (七)申诉:救助对象的权益保障

 三、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一)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救助是无条件的(二)救助对象的有限性:低于国家贫困线以下

 (三)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救助手段的多样性:现金与物质、临时与固定、常规与特殊

 (五)社会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严格

 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一)定义

  指在社会救助领域中,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的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

 (二)主要特点

 1.工作对象及救助对象的复杂性:贫困无依靠的老人与儿童、突发事件陷入困境的家庭、灾民

 2.工作过程的持续性:不是一次性的单纯行为

 3.工作方法的融合性:不同对象、不同贫困原因

 4.工作方法的政策性:依据相应政策

 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

 1.协助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领域多、政策类型多

 2.协助对象制定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自立自救

 3.促进对象的社会融合:减少社会排斥

 4.发现并解决对象的心理困扰:提升信心

 六、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社会救助主旨:反贫困

 社会救助理论基础:贫困理论

 (一)贫困的含义与分类

 含义:不仅是无法维持基本生存,而且是能力贫困、权利的贫困与机会的贫困。

 分类:

 (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

 (3)长期贫困与短期贫困

 (4)城市贫困与乡村贫困

 (二)贫困产生的原因

 1.个人因素:自身素质与能力不足

 2.社会因素: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

 3.文化因素:贫困文化

 4.环境因素:环境不提供机会与资源

 (三)增能理论与优势视角

 1.增能理论(赋权、增权)

 赋予其自我改变贫困状态的权力与能力

 2.优势视角

 发掘自身的优势与潜能

 第二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以反贫困为主的基本生活救助

 二、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

 三、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

 四、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以反贫困为主的基本生活救助

 基本生活救助的类型:

 城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五保”供养“吃、穿、住、医、葬”

 (一)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

 1.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有利于科学性与公平性

 2.政策实施与评估:社工是政策实施的具体执行者

 (二)社区层面社会救助的内容

 1.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

 生活救助在社区层面的实施有两个方面:

 (1)物质帮助

 (2)就业机会

 2.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

 (1)建立邻里支持网络

 (2)整合驻社区单位的资源

 (3)联合社会组织的力量

 二、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教育救助

 1.参与政策制定,促进教育投资力度加大:贫困学生的救助尚不能满足

 2.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救助:企业、慈善组织等

 3.针对学生个人需求,分层分类给予救助:“奖、贷、助、补、减”

 4.提高救助效果,健全救助网络:协助建立科学公平的运行机制

 (二)医疗救助

 1.寻找医务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的结合点

  (1 )协助申请医疗救助

 (2)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患者服务

 2.参与救助政策制定,改进医疗救助程序

 (1)完善救助政策

 (2)规范申请程序

 (三)住房救助

 1.帮助困难群体申请住房救助

  协助熟悉政策与程序

 2.参与住房救助的管理与监督,建立有效的推出机制

  协助建立动态跟踪机制、申请人收入申报与核查制度、骗租与瞒报财产的惩罚制度等

 三、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灾害紧急救援

 1.紧急救援,转移群众,保护生命,减少损失

 2.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3.安抚灾民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二)灾后社区重建

 1.组织协调恢复重建

 2.恢复社会生活秩序

 3.恢复经济秩序

 四、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工作内容

 (一)救助政策的修订:提供政策建议

 (二)救助机构的建立与管理:引入专业方法

 (三)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服务

 1.主动救助:街头救助、全天候救助

 2.机构救助:基本生活安置、行为矫正

 (四)流浪儿童

 1.动员社会力量,预防流浪儿童的出现

 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分析原因与对策

 2.建立全方位救助体系

 (1)物质救助到教育救助

 (2)机构救助到回归家庭与社会

 (3)安置与跟踪服务

 第三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基本生活救助的工作方法

 (一)针对困难居民的个案工作

 1.全面接触困难居民,深入了解问题与需求

 (1)准备工作对象的有关资料

 (2)善于同对象会谈

 2.确定需要,研究提供服务的方式

 社工需考虑的问题:

 (1)是否有合适的人员可以承担这项工作

 (2)是否能解决问题

 (3)工作对象的期望是否太高

 3.考虑工作方法,制定工作方案

 (1)选择介入角度与对象的原则:最容易接触、最容易改变、最容易产生影响

 (2)选取适当方法:单独会谈或家庭讨论

 (3)实施规划:便利性、重要性、效率与效果

 4.及时评估工作过程与效果

 (1)工作对象的口头报告与行为观察

 (2)专业的量表:人际关系量表、婚姻满意度量表等

 (3)家庭访问和社区走访:重要人物

 5.总结并结束工作

 (1)情绪与反应的处理

 (2)巩固工作成果

 ——已完成工作的回顾

 ——对象收获的总结

 ——表达开放性意愿:遇到问题会帮助

 ——协助对象确定发展目标

 (二)针对困难群体的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原则

 (1)个别化:成员是独立的个体

 (2)接纳:了解成员基本情况,客观评价

 (3)鼓励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4)参与解决问题:提升自身解决问题能力

 (5)适时评估:不间断评估

 2.小组工作的过程

 (1)小组初期:建立专业关系

 (2)小组聚集期:建立共同遵守的规范

 (3)小组形成期:鼓励正视问题,讨论解决办法

 (4)小组冲突期:将不满转移为表达自己的感受

 (5)小组维持期:归属感与凝聚力

 (6)小组结束期:评估与结束

 3.小组活动计划的设计

  P347(中级)

 (三)社区工作

 1.在社区开展反贫困救助工作的原则

 (1)注重对象个人的发展:公民意识、参与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社区实际制定救助目标

 (3)注重救助对象的参与和互助

 2.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模式

 多种模式综合:地区发展、社会策划、社会行动、社区照顾

 3.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1)改善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发展社会网络:建立社会关系

 (3)促进能力建设: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管理

 二、专项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

 以教育救助为例:

 1.工作前进行调查,了解对象的问题与需求

 2.根据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贫困生救助:“奖、贷、助、补、减”

 3.心理咨询与个案辅导

 4.开展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主题为人际交往能力小组、增强适应能力小组等

 三、灾害救助的工作方法

 (一)灾害预防

 (1)普及自然灾害的知识

 (2)灾害风险分析:可能存在的(二)灾害救助

 1.转移保护生命

 2.寻找资源、安置灾民、维持秩序

 3.安抚精神、调适心理、重建网络

 (三)灾后重建

 1.社区人居环境重建:评估需求、规划建议、监督重建工程

 2.恢复社会生活秩序:社区管理系统、社会服务系统

 3.复苏社区的经济秩序:协助受灾企业重建、促进居民就业

 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方法

 (一)外展服务

 1.外展社会工作是一套有系统的服务模式

 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集中的地方开展服务

 2.外展服务要注意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发现流浪儿童的技巧:

 看:观察衣着、表情、行为

 听:发现语言的特点与内容

 说:学会与其交流

 感:感受困难与痛苦

 (二)机构服务

 1.思想转化:转变流浪乞讨者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2.行为矫正:如艺术治疗

 3.继续教育:脱离文盲、法盲,走入社会

 4.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如修理、缝纫、烹饪、家政等

 单选题

 1. 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是( )。

  A.专项社会救助 B.灾害救助

  C.基本生活救助 D.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参考答案(C)

 2.社会救助的目的是( )。

  A.提高救助对象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帮助生活难以为继的社会成员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C.改善救助对象的住房环境

  D.促进救助对象接受教育和就业

 参考答案(B)

 3. 灾后恢复重建是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负责灾后民房的恢复重建,能源、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负责市政基础设施恢复建设的是( )。

  A.医疗系统 B.民政系统

  C.公安部门 D.国家部队

 参考答案(B)

 4.依据救助服务对象的贫困类型以及贫困产生原因的不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所采取的工作模式是不一样的。这体现了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

 A.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B.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C.工作模式的融合性

 D.服务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参考答案(C)

 多选题

 1.专业社会救助内容中,灾害救助具有( )等特点。

  A.规律性 B.突发性

  C.紧急性 D.临时性

  E.综合性

 参考答案(BCD)

 2.在灾害预防阶段的主要工作方法有( )。

  A.维持秩序 B.紧急转移

  C.普及自然灾害的知识 D.重建网络

  E.灾害风险分析

 参考答案(CE)

 3.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对等性

 B.救助对象的广泛性

 C.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

 D.救助手段的单一性

 E.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

 参考答案(ACE)

 4.救助手段的多样性是社会救助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形式上看,社会救助的救助手段有( )。

  A.临时性救助 B.现金救助

  C.物质救助 D.服务性救助

  E.长期的固定救助

 参考答案(BCD)

 5.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 )。

 A.服务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B.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C.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D.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对等性

 E.工作模式的融合性

 参考答案(ABCE)

推荐访问:社会救助工作建议 第十章 社会救助 工作
上一篇:XX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学期教学计划
下一篇:2020年抗击疫情征文,抗击疫情征文1000字,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征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