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期末复习资料合集

来源:经济师 发布时间:2020-03-27 点击:

  《流行病学》期末复习资料合集 (2015年5月) 目录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集锦集锦——第2页

 《流行病学》问答题集锦——第5页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分章节整理——第10页

 《流行病学》题库20份试卷整理合辑——第25页

 《流行病学》试题集——第77页

 说明: 这份合集包括5份独立完整的资料,其中名词解释、问答题重点看第一份、第二份资料,第三份太多,而且有些不考。后面两份资料希望大家好好做一下,看看标题也就知道。相关说明也在每份资料标题后面。虽然《流行病学》只有1学分,但还是希望大家好好复习,切记临时突击,得不偿失。好了,不多说了,大家复习去吧! **

 《流行病学》考试题型 【单选题】

  55×1’ 【名词解释】

  5×3’ 【简答题】

  3×6’ 【论述题】

  1×12’ 考场:6B110 时间:2015年6月17日18:30-20:00(星期三)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集锦 (2015年修订版) 1. 流行病学:指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 疾病的分布: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的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现象,简称疾病的“三间”分布。 3. 发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4. 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5. 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6.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7. 散发: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 8. 流行: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9. 暴发: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10. 地方性: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常在某一地区呈现发病率增高或只在该地区存在。 11. 地方病: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是在某些特定地区经常发生并长期相对稳定的疾病。 12. 长期趋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 13. 移民流行病学: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14. 描述性研究: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 15. 现况调查: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 16. 抽样调查: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的一种调查。 17. 选择偏倚:研究者在选择研究对象时由于研究条件受限制或设计失误所致的系统误差,最终导致研究样本缺乏代表性而使研究结果不能外推。 18. 生态学研究: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某种疾病的频率,在群体的的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某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19. 队列研究: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亚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20. 暴露: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欲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状态或特征。 21. 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人群作为对照。 22. 外对照:当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组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而常需在该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 23. 相对危险度: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或死亡关联强度最常用的指标。 24. 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分别追溯其既往(发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25. 匹配:要求对照在某些非处理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26. 混杂偏倚:当研究暴露于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某个既与所研究的疾病有联系又与所研究的因素有联系的因素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 27. 比值比: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该因素的暴露比值之比,反映了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例为对照组的若干倍。 28. 随机对照试验: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人群后,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判断措施的效果。 29. 单盲: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的分组和所接受处理情况,但观察者和资料收集分析者知道,可减少来自研究对象的偏倚。 30. 双盲:研究对象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分组情况及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措施,可减少研究对象和观察者双方的主观影响。 31. 诊断试验:应用各种实验、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以确定或排除疾病的试验方法。 32. 真实性:诊断试验所获得的测量值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反映客观事物的正确程度。 33. 灵敏度:由金标准诊断为“有病”的病例中,经诊断试验检测为阳性例数的比例。 34. 特异度:由金标准诊断为“无病”的病例中,经诊断试验检测为阴性例数的比例。 35. 约登指数: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反映了诊断试验发现病人与非病人的总的能力。 36. ROC曲线: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取诊断试验的多个不同界值(5个以上)分别与金标准比较,计算得到多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以灵敏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为横坐标,将各个界值对应点连接而成的曲线。 37. Kappa值:表示不同操作者对同一试验结果,或同一操作者不同时间判断同一批结果的一致性强度的指标。 38. 平行试验:同时做几个试验中只要有一个试验结果为阳性即诊断为阳性。 39. 系列试验:依次相继做几个试验,当所有试验均为阳性才能判断为阳性。 40. 病因: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当其中一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中发生该种疾病的几率就下降。 41. 初级卫生保障: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 42. 计划免疫: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对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4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4. 疾病监测: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有关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45. 医院感染: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补充】 1. 短期波动:由于某次疾病的爆发,在它的流行病学监测曲线上短时间内表现有突然的上升和下降的波动现象。 2. 季节性:疾病的发病率随季节而变化的现象。 3. 周期性:疾病有规律地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发生流行的现象。疾病的周期性变化多见于呼吸道传染病。  4. 信息偏倚:在收集和整理有关暴露暴露或疾病资料时出现的系统误差,主要发生在观察、收集资料及测量等实施阶段。 5. 分层抽样:按某些人口学特征或某些标志将研究人群分为若干组,然后从每层抽取一个随机样本,分为按比例分配分层随机抽样和最优分配分层随机抽样两种。 6. 普查:为了解某人群健康状况或某疾病的患病率,在特定的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某一地区或具有某种特征)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 7. 偏倚:调查或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或样本的统计量不能代表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任何导致错误估计的系统误差。偏向正方向,使原来的真值被夸大;偏向负方向,使原来的真值被缩小。) 8. 队列:具有同一暴露或特征且被随访一定的时间的一群人。 9. 发病密度: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发病率。其分子仍是一个人群在观察期内新发生的病例数(n),分母则是该人群的每一成员所贡献的人时的总和。 10. 归因危险度:暴露组发病率(发病密度)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11. 充分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最低限度的条件,或是辅助必要病因致病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12. 必要病因:是指引起某种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因子。 13. 冷链:为了保证疫苗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输和储存,疫苗从生产到使用整个过程应均配备冷藏、冷运设备,这一系列设备称为冷链。 14. 一级预防: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也就是“防范于未然”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15. 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复发和转为慢性。 16. 三级预防:对已患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以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促进功能恢复、心理健康、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 17. Meta分析:具有相同目的的且互相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18. 匹配过度:把不必要的变量加以匹配,企图使病例和对照尽量一致,有可能会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甚至降低研究效率。 19. 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是指患者人群中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人群中试验结果概率之比。只涉及灵敏度、特异度,不受患病率的影响. 20. Mill’s准则:又称“求因果5法”,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和排除法。

  流行病学简答题集锦 1. 简述流行病学定义的基本内涵 流行病学:指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对象: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 内容:不仅研究各种疾病(包括伤害),而且研究健康状态 研究方法的重点: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为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 简述流行病学的用途 ①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特点 ②探讨疾病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 ③疾病诊断、治疗与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 ④揭示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⑤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⑥卫生决策和评价 3. 简述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①群体的观点是学习和应用流行病学的最基本观点 ②比较的观点是流行病学方法的核心 ③概率论的观点:流行病学多使用频率指标,是对相应问题的概率参数的估计值,而不是决定值。 ④社会医学的观点 ⑤多病因论的观点 4. 简述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区别

 患 病 率

 发 病 率

 分子

 新旧病例数 新发病例数 获得方式 横断面调查 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 意义 疾病存在或流行情况 疾病出现情况 用途 适用于慢性病 适用于死亡率低的疾病

 5. 简述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 升高因素 降低因素 病程延长 病程缩短 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病死率增高 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 新病例减少(即发病率降低) 病例迁入 病例迁出 健康者迁出 健康者迁入 诊断水平提高 治愈率提高 报告率提高

 6. 试述疾病地方性的三种类型 ①自然地方性:因传播媒介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②统计地方性:因生活习惯、卫生条件和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造成,与自然环境无关。 ③自然疫源性:病原体在野生动物间完成绵延繁殖,一定条件下传染人。 7. 简述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 ②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该病的发病率均低 ③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④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 ⑤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符合上述标准的数越多,说明该病与该地区的有关致病因素越密切 8. 简述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方法 ①横断面分析:在特定时间内,对某一特定人群中疾病或其他健康特征与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常用于描述传染病等急性疾病的年龄分布特征。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死亡率变化,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变化。 ②出生队列分析:对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组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进行分析,以了解发病或死亡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和不同出生队列的暴露特点对发病或死亡的影响。 9. 简述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及分析的基本原则 移民流行病学: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10. 简述现况调查的特点及目的 现况调查: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 特点:①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②在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③无法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④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⑤相关因素的选择与解释有一定的限制 目的:①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态在某地区人群中的分布②发现病因线索③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④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⑤用于疾病监测⑥评价健康水平 11. 简述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抽样调查: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的一种调查。 优点:①样本代表总体②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③误差可以事先估计并控制④调查的精确度高 缺点:①非全面调查,只能提供统计资料②设计复杂,不适用于变异过大的资料③不适用于患病率过低的疾病 12. 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特点 原理:在某一特定人群中选择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的危险因素,将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或按不同的暴露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亚组,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检查各组人群待研究结局的发生情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检验和评价暴露因素和结局的关系. 特点:①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②属于观察性研究③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分组④是从“因”到“果”的研究 13. 简述队列研究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优点:①无回忆偏倚②可计算发病率、特异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③一次可观察多种结果④先因后果,所得联系比较可靠⑤暴露因素分级,便于计算剂量-反应关系⑥样本量大,结果稳定⑦如有完整资料记录,可作回顾性队列研究 局限性:①费时、费人力、财力,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②准备工作繁重,设计的科学性要求高,实施难度大③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繁重④不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⑤研究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易产生失访偏倚 14. 简述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因果关系 由因及果,前瞻性 由果及因,回顾性 因果判断 能确证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 暴露和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难以判断,不能确证暴露于疾病的因果联系 研究因素的多少 一般一个,简单 多个,复杂 率的计算 可以直接获得两队列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 不能直接计算发病率 样本量 较大 相对较小,特别是匹配研究 适用病种 常见病,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特别适合于罕见病,不需要许多研究对象,但不适合于人群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容易程度 设计、资料的收集分析、实施等较难 设计、资料的收集分析、实施等较易 花费代价 费时费力费钱,其组织后勤工作相当艰巨 省时省力省钱,较易组织实施 偏倚 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以失访偏倚为主 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难以避免,控制信息偏倚为主 15.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基本特点 原理:选择目标人群中患有所要研究的某种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未患该病的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通过手机两组对象过去某些因素暴露的有无和暴露程度,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率或暴露比例。 特点:①属于观察性研究②设立对照③从果到因追溯调查④论证强度:不能确立因果关系 16.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①选择偏倚:选择的研究对象不能代表总体而产生,主要是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征候偏倚 控制:制定严格的研究对象选择条件,合理选择病例和对照。 ②信息偏倚:在收集资料阶段由于收集信息的方法有缺陷产生的偏倚,主要是回忆偏倚,调查偏倚。 控制:选用新病例;设计适当的问题帮助准确回忆;以医疗记录信息代替访问信息。 ③混杂偏倚:是由混杂因素造成的偏性。 控制:匹配法;分层分析;多因素分析。 17.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①所需样本量小,省时省钱省人力,易于组织,出结果快②可同时进行一病多因的研究③特别适于病因复杂、潜伏期长的疾病及罕见病的病因研究④也适用于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及爆发调查等 缺点:①不适用研究低暴露因素②易造成各种偏倚③难以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无法得出因果结论④不能直接计算发病率、死亡率,不能直接计算RR 18. 简述临床疗效研究的特点 ①具有实验性研究的特性②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③考虑医学伦理学问题④科学评价临床疗效 19. 简述随机对照试验的概念和特点 随机对照试验: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十堰人群后,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判断措施的效果。 特点:①必须采取随机原则②必须设立对照③试验的方向是随着试验的开始向前进行的④用盲法观察结果 20. 简述随机对照试验常用的对照类型及其特点 ①标准对照(阳性对照):以现行最有效或临床最常用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为对照,用以判断新药或新疗法是否优于现行的药物或疗法 ②安慰剂对照(阴性对照):外观剂型与试验药相同;需注意对病情和预后的影响,用以评价试验药物的治疗作用 ③交叉对照:应用于研究药物应用先后顺序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以及研究药物最佳配伍 ④互相对照:同时研究几种药物或治疗方法,各组之间互为对照,从中选出疗效最好的药物或疗法 ⑤自身对照:同一对象受试前后比较 21. 简述随机对照试验常用的盲法及其特点 ①单盲: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的分组和所接受处理情况,减少来自研究对象的偏倚 ②双盲:研究对象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分组情况及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措施,减少双方主观偏倚 ③三盲:研究对象、观察者和资料整理分析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处理情况,减少三方偏倚 22. 简述随机对照试验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①选择性偏倚——严格掌握入选标准;使用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法 ②测量偏倚——仪器和试剂标准化以及操作规范化 ③干扰和沾染——使用盲法并严格遵照治疗方案 ④依从性——缩短研究时间、做好宣教工作、密切联系、督促提醒等 23. 简述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 诊断试验的检测指标为连续性变量时,区分正常或异常的标准将会影响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灵敏度和特异度随着诊断试验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并且灵敏度和特异度呈互为消长的关系,若要提高试验的灵敏度必然以降低特异度为代价,反之亦然。 若疾病的早期或及时诊断将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漏诊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应将实验的诊断标准定在高灵敏度的水平;对于一些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疾病,应将诊断试验的诊断标准定在高特异度水平;若误诊和漏诊同等重要,可把诊断标准定在“灵敏度=特异度”的分界处。 24. 简述阳性预测值与灵敏度、特异度和患病率的关系 患病率相同时,灵敏度越高阴性预测值越好,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越好。 灵敏度、特异度一定时,阳性预测值随患病率的上升而上升,阴性预测值随患病率的上升而下降,且阳性预测值的上升速度快于阴性预测值的下降速度,说明患病率对阳性预测值的影响更明显。 25. 简述ROC曲线的定义和应用 ROC曲线:取诊断试验的多个不同界值(5个以上)分别与金标准比较,计算得到多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以灵敏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为横坐标,将各个界值对应点连接而成的曲线。 应用:用于最佳的诊断试验分界值的选择;通过计算各个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诊断试验的价值 26. 简述Mill准则的具体内容 求同法:在不同事件中寻求其共同点。 求异法:在相似的事件之间寻求不同点。 共变法:某因素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发生变化,某病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随之变化。 类推法:所研究的某种疾病的病因和分布特征与另一种病因已知的疾病的分布特征相似。 排除法:通过对假设的排除而建立假设的方法 27. 简述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①关联的强度②关联的时间顺序③关联的特异性④关联的可重复性⑤剂量-反应关系⑥因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⑦关联的生物学合理性⑧实验证据⑨相似性 28. 简述医院感染的分类 自身感染: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内的感染。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带入感染:指病人入院时已处于另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住院后引起其他病人或医院职工医院感染的传播。 交叉感染:指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务人员、及病人与陪护人和探视人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途径而引起的感染。 29. 简述医院感染的流行过程三环节 传染源: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染源,环境污染物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的非生物媒介。 传播途径:①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即医护人员的手)

  ②空气传播:取决于病人的行为和病原的抵抗力。

  ③经水和食物传播

  ④医源性传播包括医疗器械和设备、血液及血液制品、药品及药液 易感人群:①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②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③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④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 30. 简述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①无明显潜伏期的疾病,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自入院第1天起,超过该病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②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③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徒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④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⑤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⑥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以下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①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②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如理化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③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虫、水痘等。 ④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分章节整理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观察性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一、名词解释: 1、发病率 是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罹患率 指某一观察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3、患病率 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指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 4、感染率 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性质与患病率相同。 5、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原发病例”:为家庭中第一例病例,不计算在续发病率内。续发病例:为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 6、死亡率 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平均人口数,计算方法同发病率。常以年为单位。 7、病死率 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8、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mortality) 是将各年龄组的死亡专率相加,用百分率表示,用以说明在某一年龄组以前死于某种慢性病的累积概率的大小。 9、存活率(survival rate) 存活率又称生存率,是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合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10、散发 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无明显联系。 11、流行(epidemic) 是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12、大流行(pandemic) 是指某些疾病有时在短期内迅速超过省界波及全国甚至跨越国界、洲界而形成世界性流行。 13、爆发 指在一个局部的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14、统计地方性 在某些地区由于生活习惯、卫生条件和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导致的一些疾病的发病率长期、显著地高于其它地区的特性。如一些地区由于文化、卫生设施差或具有特殊的风俗习惯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的流行。 15、自然地方性 由于某些地区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使一些疾病只在该地区存在的特性。有适合某病病原体的存在或其传播媒介生存的环境,如血吸虫病、丝虫病等。与自然环境中的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增多有关,如地甲病、氟中毒等 16、自然疫源性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赖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可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染给人的特性。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 17、输入性疾病 现有的疾病是本国不存在的、或曾经有但已经消灭的、而是从国外传入的特性称为输入性。具有输入性的疾病称为输入性疾病。如爱滋病等。 18、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由于某次疾病的爆发,在它的流行病学监测曲线上短时间内表现有突然的上升和下降的波动现象。 19、长期趋势(secular trend)或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 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是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和病原体型别等同时发生显著性变化。 20、横断面分析(cross sectional analysis) 在某一时刻,对不同出生时间的研究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适于分析潜伏期短或病程短的急性病或急性病。 21、出生队列分析(birth cohort analysis) 是以同一年代的人群组为一个出生队列(birth cohort),对不同的出生队列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分析,适于分析慢性病。 22、移民流行病(migrant epidemiology) 是通过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入地区居民及原居住地区居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探讨该病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它是通过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人群的疾病分布来探索病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问答题: 1、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答:升高的因素:①病程长;②寿命延长;③新病例增加;④病例迁入;⑤健康者迁出;⑥诊断水平提高;⑦报告率提高。 降低的因素:①病死率高;②新病例减少;③健康者迁入;④病例迁出。 2、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 答:①横断面分析:是分析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多用于传染病。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非传染病来说,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②出生队列分析:是对同时期出生的一组人随访若干年,观察其死亡情况。该方法可明确呈现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在评价疾病年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方面有很大意义。 3、发病率与患病率有何不同? 答:①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其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分母是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常用于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制措施效果。②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两个因素。常用于表示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需要量、医疗质量评价、医疗费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 4、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②两性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等生物性因素的差异。③从事危险性大的职业的机会大小不同。④两性生活方式、嗜好不同。 5、疾病不同民族分布的差异原因是什么? 答:①遗传因素不同。②社会经济状况不同。③风俗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同。④所处定居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不同。⑤医疗卫生质量及水平不同。 6、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1)原因:①多见于人口复杂交通拥挤的大中城市、有相当数量的易感者。②传播机制易实现的疾病人群受感染的机会多。③可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故流行后发病率可迅速下降。④取决于易感者积累的速度及病原体变异的速度。 2)间隔长短取决于:①易感者与免疫者的比例大小。②新易感者补充积累的速度。③人群免疫持续时间长短。 7、疾病分布出现长期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病因或致病因素发生变化。②抗原型别的变异、病原体毒力、致病力的变异和抗体免疫状况的改变。③诊治条件和能力的改变。④登记报告制度是否完善、诊断状况及分类的变化。⑤人口学资料的变化。 8、疾病出现城乡分布差异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答:1)城市:①人口多、密度大、居住狭窄、交通拥挤。青壮年较多、出生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人口流动性大,故传染病常年发生并形成爆发或流行。②城市工业集中、环境严重受污染、慢性病患病率高,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发病率高。③空气污染或噪音的职业因素所致病城市多见。④城市饮水卫生水平较高故肠道传染病及经饮用水传播的传染病少见。⑤城市生活水平及医疗条件均高于农村。罕见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 2)农村:①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不频繁。故呼吸道传染病不易流行,但若有传染源传人会引起爆发。②农村卫生条件差,肠道传染病可流行,虫媒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多见。③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可传人、传出传染源,乡镇企业也出现职业伤害的发生。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研究: 是指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研究暴露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用代表群体特征的量度来描述暴露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2、描述性研究 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为研究疾病或健康状况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 3、现况调查 是按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搜集特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亦称横断面调查或患病率调查。 4、普查 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 5、爆发 是指对某特定人群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多例临床症状和体征相似的同种疾病所进行的调查。 6、筛检

 是用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从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病人。 二、问答题: 1、现况研究与生态学研究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二者都是描述性研究,是对某一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的人群的某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横断面研究。 不同点:现况研究是以个体为单位收集资料并进行描述,生态学研究则是以群体作为观察,分析的单位,进行描述。 2、普查常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目的是什么?比较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答:普查必备的条件:①有足够人力、物质、设备,用于发现病例和及时治疗。②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③疾病的检验方法,操作技术不很复杂,试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 普查的目的:①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②了解疾病的疫情和分布。③了解健康水平。④建立某些生理指标正常值。⑤了解某病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优点:①确定调查对象简单,是某人群的全部成员。②所获数据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及对疾病流行因素有一定启示。 缺点:①调查对象多,期限短,漏查难免。②调查人员多,技术方法熟练程度不一,质量难以控制。③对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杂的疾病不宜普查。抽样调查的优点、缺点与普查相反(参照普查)。 3、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点是什么? 答:目的:①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发现高危人群,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②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逐步建立病因假设。③为评价防治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④为疾病监测或其他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 特点:①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故称横断面调查;②只能求出患病率,不能区分新、旧病例;③调查研究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④无需对照组。 4、现况研究常见的偏倚有哪些?如何防止? 答:常见偏倚:①选择偏倚,包括: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②信息偏倚,包括: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调查员偏倚、测量偏倚。 防止措施:①抽取调查对象时,必须严格随机化原则;②提高抽中对象的受检率,最好一个不漏地接受调查;③选用不宜产生偏差的仪器、设备;④培训调查员,并进行监督复查工作。 5、叙述筛检的原则和条件。 答:1、所筛检的疾病必须是该地区当前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筛检最初应用于早期发现那些处于临床前期或临床初期的病人,以提高治愈率。在这方面应用最广、效果较好的疾病是糖尿病、乳腺癌和宫颈癌等。 2.所筛检疾病的自然史应当已经明确。 3.筛检的地区须有一定的卫生资源,筛检所耗的卫生资源应比筛检所减少的不利结局而创造的资源的总和低得多。 4.在筛检疾病的患者身上应有可识别的症状、体征或生理、生化、免疫等变化。 5.筛检的疾病应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6.筛检的方法须简单、灵敏度和特异度高、无疼痛、无创伤、价廉。 6、有一筛检试验,每周可处理1000人,若早期检出此病的患病率为2%,该试验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0%时,求:一周内可查出多少阳性例数?其中有多少为真阳性?多少为假阳性? 答:已知:患病率=2%,被查人总数=1000人,病人总数=1000×2%=20=a+c 灵敏度=95%,a=20×95%=19,c=20-19=1 特异度=90%,b+d=1000-20=980,d=980×90%=882,b=980-882=98 一周内可查出的阳性例数:a+b=19+98=117 其中,真阳性数a=19 假阳性数b=98

 第三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 一、名词解释: 1、病因 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含义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2、充分病因 是指必然会导致疾病发生的最低限度的条件和事件;最低限度是指任一条件或事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3、病因网模型 根据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可以寻找多方面的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在联系,按时间先后联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多个似有节点“鱼线”的病因链存在相互联系,交错联接起来就形成一张似“鱼网”的病因网。 二、问答题: 1、比较传统因果观与现代因果观的差异。 答:传统因果观主要指决定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必定导致一定的结果,所以有充分原因的观念。现代因果观主要指概率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只是可能导致一定的结果,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从而抛弃了充分原因的观念。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符合概率论因果观的。 2、试述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局限性。 答:充分病因几乎是不存在的,牵强的例子导致病因和疾病成了一回事,失去了因果关系的意义。多个病因的组合也不能成为充分病因。概率论因果观抛弃的正是充分病因。所谓的必要病因一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即按某病因进行分类的疾病,该病因就是它的必要病因,而正因为有该病因存在才被分类为该疾病。因此,必要病因并不是一个实证问题。 3、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为什么不一定能否定假设?试举例说明。 答: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还不能简单否定假设。因为经验证据不成立,有三种可能的结论:①假设不成立;②先行条件不成立③假设和先行条件均不成立。在第二种可能的结论成立时,假设并未被否定。 4、如何认识Mill准则的应用? 答:如果病因假设清单没有包括真实的病因,Mill准则就无法确证病因,而且Mill准则本身并不能对列出包括真实病因在内的清单提供指导。另外,Mill准则原本是用于实验研究类型,并且假定原因为充分或必要条件,因此对于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须注意控制干扰的条件较差,以及需要做统计学处理。 5、论述病因判定的标准。(详见第八版教材P34) 答:①关联的强度 ②关联的时间顺序 ③关联的特异性 ④关联的可重复性 ⑤剂量-反应关系 ⑥因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 ⑦关联的生物学合理性 ⑧实验证据 ⑨相似性

 第四章&第五章 分析性研究 一、名词解释: 1、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方法之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按照研究开始时人群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随访两组一定的时间,观察并收集两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生情况,计算和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如果暴露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地高于非暴露组该病的发病率,则认为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系。队列研究有时也称为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或发病率研究(incidence study)。 2、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这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 3、匹配 匹配可分为频数匹配和个体匹配。个体匹配指给每一个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使病例与对照配马对或配对伍,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 4、匹配过头 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目的是保证对照组与病例组在某些重要方面的可比性。首先,所匹配的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否则不应匹配。其次,即使是混杂因素也不一定都要匹配,因为一旦某因素做了匹配,不但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不能分析,而且该因素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也不能充分分析。把不必要的因素列入匹配,不但丢失了信息,增加了工作难度,反而还降低了研究效率。这种情况称为匹配过度。 5、累计发病率 当观察人口比较稳定时,以开始观察时的人口数为分母,整个观察期内发病人数为分子,不考虑观察时间的长短,得到观察期内的累计发病率。 6、发病密度 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人—时的发病或死亡频率。分子为随访期间被研究疾病的发病或死亡数;分母则不是普通的人口数,而是人—时(人—月或人—年数)。 7、标准化死亡比(SMR) 当发病率或死亡率比较低时,不宜直接计算率,可以全人口的死亡率为标准,计算该观察人群的理论死亡人数,即预期死亡人数,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即为标化死亡比。 8、相对危险度(RR) 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表示暴露者易患某病的程度。 9、特异危险度 也称为归因危险度(AR),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10、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表示暴露者中由暴露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I1—I0)占暴露者发病率或死亡率(I1)的百分比。 11、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表示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占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百分比。它提示在完全控制暴露因素后,人群中某病发病(或死亡)率可能下降的程度。 二、问答题: 1、病例对照研究具有什么特点? 答:病例对照研究在探讨、检验暴露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时,应用社会学、统计学、逻辑学和医学等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推导和分析,使病例对照研究相对于描述性和实验性研究来说具有独特的方法学色彩,因此,在流行病学方法学上分属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在分析暴露与效应的关系时,通过设立专门的比较组,使暴露与效应之间的关系获得“反面”的证据。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调查“现在”的病例“过去”的暴露史,即研究方向由果及因,因而具有回顾性的研究性质。正是由于“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则难以避免各种偏倚对研究的影响,因此,它在病因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被限定在“探索并检验病因假设”,而不是“验证病因假设”上。此外,病例对照研究还具有适合于对罕见病的研究和省时省力的优势。 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好选择什么样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答: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选择可以是新发病例,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但最好是新发病例。因为他们对调查给出的应答信息的可靠程度各不相同。比较而言,新发病例由于发病时间较短,对疾病危险因素的回忆比较认真而且清楚,提供的信息较为可靠;现患病例则不然,可能掺入疾病迁延及存活的因素在内;死亡病例的信息主要由家属及医护人员提供,可靠性较差。 3、在队列研究中,对照的设计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答:在队列研究中,对照的设计可以是内对照(先选择一个研究人群,将其中未暴露或暴露水平较低者选出作为非暴露组,其余作为暴露组,即在选定的一组对象内部形成对照组,而不是在另外的人群中去选择的一种对照形式。这样的好处是,选对照组比较省事,它可以准确无误地反映该研究对象的发病率情况)。可以是外对照(有时也称特设对照,研究职业人群及特殊暴露人群时,常需在这些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故名为外对照。它的优点是观察随访时可免受暴露组的影响,即暴露组“污染”,缺点是须另外组织一项人群工作)。可以是总人口对照(这也可认为是外对照的一种,但也可看作不设对照。因为它实际上并未与暴露组平行地设立一个对照组,而是利用整个地区的现成资料,如利用全国或某省(区)、市、县的统计资料做比较。它的优点是对比资料容易得到。缺点是资料常常比较粗糙,缺乏比较的项目等)。还可以是多重对照(或叫多重比较,即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同时作对照以减少单用一种对照所带来的偏倚)。 4、什么是相对危险度?它的流行病学意义是什么? 答:也叫危险比或率比,是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它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当它有统计学意义时。 RR=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无关联 RR>1,说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正相关) RR<1,说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护因素(负相关) 5、试述队列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答:1)选择偏倚:在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由于最初选定的研究对象有人不愿或不能参加,进行历史性队列研究时有些人的档案丢失或记录不全,都会导致选择偏倚。 2)失访偏倚:研究过程中某些选定的研究对象因各种原因脱离了研究,研究者无法继续随访他们,由此导致了失访偏倚。 3)信息偏倚:由于使用的仪器不准确,技术检验不熟练,诊断标准定义不准确或掌握不当,以及询问技术欠佳造成结果不真实等。 4)混杂偏倚:由于混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偏倚。 6、在一项比较糖尿病患者死亡和整个人群预期死亡的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死亡数为1107,而人群预期死亡数为531。计算SMR并予以描述。 答:SMR=1107/531=208%。对糖尿病来说,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是整个人群的208%,或大约是整个人群的2倍(年龄标化后)。 8、两项关于冠心病的队列研究,一个是在美国麻省的Framingham,另一个是在Puerto Rico进行的。两地采用方法相同,诊断标准相同,研究期间人口变动很小且几乎相等,而冠心病没有能完全治愈的方法。研究部分结果如下:

 表 1960-1970年两地60-64岁男性冠心病患病率和发病率     患病率(/105)(1970年) 平均发病率(/105)(1960-1970年) Framingham 37.4 27.0 Puerto Rico 15.5 5.2

 根据该资料,对于该年龄男性冠心病死亡率可以做出如下那种推论? A. Framingham比Puerto Rico高 B. Framingham比Puerto Rico低 C. Framingham与Puerto Rico同样高 答:1970年Framingham比 Puerto Rico患病率高,大约是2倍。1970年之前10年间平均发病率Framingham是Puerto Rico的5倍。因此如果两个地区死亡率是相同的,可以预料Framingham的患病率是Puerto Rico的5倍,而表中的数据仅为2.4倍,所以Framingham的死亡率一定高于Puerto Rico死亡率。因此A推论是正确的。问题中给的条件已经说明,移民和治疗对这一差异无影响。

 9、失访偏倚是队列研究难以避免的一种偏倚,特别是较大型及较长时间的研究。为了将失访偏倚的影响减到最低,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答:对于队列研究中的失访偏倚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设计时选择较为稳定的人群,便于随访;(2)计算样本量时,在估计的样本量基础上增加10%,以减少失访造成的影响;(3)实施过程中努力随访所有的研究对象;(4)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失访率有无差别;(5)将失访人群的基线资料与完成随访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如无显著性差别则可认为失访是随机的,对结果的影响不是很大;(6)如有可能,尽量了解失访者的结局,与完成随访者的结局进行比较,以推测失访的影响。

 10、为了探讨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 李医生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他选择了病例153人,对照178人,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表 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的部分结果 口服避孕药 心肌梗塞病人 非心肌梗塞病人 合计 有 39     无   154   合计           请计算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的比值比(OR), 并解释该比值比(OR)含义。 答:OR=ad/bc=39×154/24×114=2.20 含义:假如有统计学意义,口服避孕药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是未口服避孕药的2.20倍

 第七章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一、名词解释: 1、流行病学实验 流行病学实验通常以人类(病人或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所研究的干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后,随防观察一段时间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等,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2、临床实验 临床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病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实验分组的实验方法,病人包括住院和未住院的病人。常用于对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现场环境下对自然人群进行的试验,给予的干预措施包括生物医学治疗或预防措施,健康教育和行为改变措施,以及生物或社会环境改变措施等。 4、社区实验 是以人群作为整体进行实验观察,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 5、类实验 如果一项实验研究缺少一个或几个流行病学实验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这种实验就叫类实验。 6、双盲试验(double blind) 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7、三盲试验(triple blind) 不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了解分组情况,而且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员也不了解分组情况,从而较好地避免了偏倚。 8、情景效应 是指实验特有的情景因素所产生的效应,将要外推的目标人群可能没有这样的情景因素,也就可能没有这部分效应。情景效应包括实验执行人员特征,受试者知道自己是实验的一部分的程度即霍桑效应,实验的新奇性,以及实验倍受大众媒体的关注等。 9、向均数回归 实验前具有异常高或异常低的极端测量值的受试者,其测量值有自发向均数靠近的倾向。原因主要有:极端值反映自发波动的极端,以后就可能朝反方向改变,表现为向均数回归;极端值可能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再次测量有可能减少测量误差,引起极端倾向减弱,也表现为向均数靠拢。 10、保护比(PE) 也称为保护功效,是指安慰剂组如果接受干预措施如疫苗,则为减少发病或死亡的比例。 二、问答题: 1、流行病学实验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基本特点:①它是前瞻性研究,即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这些对象虽不一定从同一天开始,但必须从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跟踪;②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作为处理因素可以是预防或治疗某种疾病的疫苗、药物或方法措施等;③研究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在分组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④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在开始实验时,两组在有关各方面必须相当近似或可比,这样实验结果的组间差别才能归之于干预处理的效应。 2、流行病学实验和队列研究有何异同点? 答:流行病学实验和队列研究相同点:①都是前瞻性研究;②都可以用来检验假设,但前者检验效力要高于后者;③研究过程中都要设立对照。不同点:①前者是实验性研究,后者是观察性研究;②前者研究中有干预措施,后者无;③前者研究对象的分组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后者的研究对象则是随机抽样的,不能随机分组。

 3、流行病学实验的主要类型及各类实验的起始点有何不同? 答:流行病学实验的主要类型分为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三类:通常临床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其干预措施不是一级预防,它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但能防止疾病的后遗症,故起始点多为疾病的临床期;现场试验以尚未患病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社区试验是现场试验的一种扩展,以人群作为整体进行实验观察,两者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故研究多起始于疾病尚未发生时。 4、列出流行病学实验设计的要点。 答:流行病学实验设计的要点如下: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人群,即研究对象;③选择实验现场;④估计样本含量;⑤对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化分组;⑥设立可比对照;⑦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盲法干预。

 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一、名词解释: 1、随机误差 指随机抽样所得均值与总体参数的差异,也称抽样误差。抽样误差在随机抽样中普遍存在,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正确的抽样等使之减小。 2、系统误差 当对群体的某一特征做一次测量或对某一个体的某一特征做多次测量时,所得均值与总体间的真实性也会产生误差。如果误差向量的方向一致或基本一致时,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也称偏倚。 3、偏倚(bias) 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样本人群所测得的某变量值系统地偏离了目标人群中该变量的真实值,使得研究结果或推论的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偏差,这是由于系统误差造成的。 4、入院率偏倚 也叫伯克森偏倚,是指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临床防治试验、预后判断等研究时,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时,由于人院率或就诊机会不同而导致的偏倚称为人院率偏倚。 5、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 也叫奈曼(Neyman)偏倚,在病例对照或现况研究中,用于研究的病例一般为现患典型病例,不包括某些不典型病例;另外,某些病人患病以后可能会改变其原来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而在队列研究和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所用的多是新病例,由此而产生的偏倚称为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 6、无应答偏倚(non-respondent bias)

 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那些因各种原因不回答或不能回答所提出问题的人称为无应答者,任何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都可能有一定比例的无应答者,无应答者可能在某些重要的特征或暴露方面与应答者有区别。如果无应答者超过一定的比例,将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由此产生的偏倚称为无应答偏倚。 7、检出征候偏倚(detection signal bias)

 亦称为揭露伪装偏倚(unmasking bias)。指某因素与某疾病在病因学上虽无关联,但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接受多种检查,导致该人群较高的检出率,以致得出该因素与该病相关联的错误结论,这种现象称为检出征候偏倚。 8、易感性偏倚 观察对象可能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不同,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概率不同,使得各比较组对所研究疾病的易感性有差异,从而可能夸大或缩小了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导致某因素与某疾病间的虚假联系,由此而产生的偏倚称为易感性偏倚。 9、信息偏倚 又称观察偏倚(observational bias)或测量偏倚(measurement bias),指在收集资料阶段对各比较组所采用的观察或测量方法不一致,使各组所获得的信息存在系统误差。 10、回忆偏倚(recall bias)

 回忆偏倚指在回忆过去的暴露史或既往史时,因研究对象的记忆失真或回忆不完整,使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与真实情况间存在的系统误差。回忆偏倚产生的原因:①由于调查的因素或事件发生的频率低,未给研究对象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被遗忘;②因调查的事件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研究对象记忆不清或已经遗忘;③因研究对象对所调查的事件或因素关心程度不同,回答问题的多少及准确性有所不同。 11、诊断怀疑偏倚(diagnostic suspicion bias)

 研究人员事先已知道研究对象的暴露史,怀疑他们已患有某种疾病,于是对暴露者和未暴露者在诊断疾病过程中采取了不可比的作法,对暴露者使用多种诊断方法进行详细的检查,并设法提高方法的灵敏度,使暴露组的诊断率和检出率提高;而对非暴露组则因不怀疑他们患有某种疾病而对诊断和检查不够认真,由此导致研究结果上的偏倚,称为诊断怀疑偏倚。 12、暴露怀疑偏倚(exposure suspicion bias)

 如果研究者事先了解研究对象的患病情况或某种结局,主观上认为某病与某种因素有关联时,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使用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调查方法探索可疑的致病因素,如多次认真详细地询问和调查病例组某种因素的暴露史,而漫不经心地调查和询问对照组的暴露情况,从而导致错误的研究结论,由此引起的偏倚称为暴露怀疑偏倚。 13、报告偏倚(reporting bias)

 与回忆偏倚不同,报告偏倚是指研究对象因某种原因故意夸大或缩小某些信息而导致的偏倚,因此也称说谎偏倚。 14、检出偏倚(detection bias)

 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的仪器和试剂质量不好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误差造成的偏倚称为检出偏倚。如测量仪器不准确,未经校正,或试剂不准确,批号不统一,实验方法的标准或程序不一致,操作人员的技术不规范等,均可使测量值偏离真实值,产生检出偏倚。 15、诱导偏倚(inducement bias)

 在调查过程中,调查者询问技术不当,或者为取得阳性结论,诱导调查对象做某一倾向性的回答,从而使调查到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由此产生的偏倚称诱导偏倚。诱导偏倚往往表现为对病例组做诱导而对对照组不诱导或进行负诱导,其结果只能产生虚假的结论。 16、混杂偏倚 混杂偏倚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confounding factor)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间的联系。混杂偏倚是在研究的设计阶段未能对混杂因素加以控制和在资料分析时未能进行正确校正所造成的偏倚。 二、问答题: 1、简述混杂因素的特征 答:混杂因素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混杂因素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不找出或不避开,所得的研究结果可能不是研究因素造成的; 混杂因素必须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存在统计学联系; 混杂因素不应是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一个环节或中间变量。 2、试述流行病学研究中混杂偏倚的控制要点 答:限制:针对某一或某些可能的混杂因素,在研究设计时限制研究对象的人选条件,得到同质研究对象,可防止某些混杂偏倚。 匹配:在为指示研究对象选择对照时,使其针对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与指示研究对象相同或接近,从而消除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在实验和非实验研究中均可应用。 随机化:常用于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使研究对象以同等的概率分配到各处理组中,从而使潜在的混杂因素也在各组中均匀分配。 统计处理:在资料处理阶段,可通过一定的统计学技术,如分层、多因素分析等对混杂因素予以控制。 3、流行病学研究中如何控制信息偏倚? 答:①对偏倚要有丰富的知识,对研究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选择性偏倚要充分了解。②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③尽量取得研究对象的合作,提高应答率,降低失访率。④尽量采用多种对照。 4、试举例说明无应答偏倚及其处理方法? 答:无应答偏倚是指研究对象未按要求回答调查内容,而无应答者的患病咸因素的暴露情况与应答者又不同,从而造成的偏倚。例如,有学者在瑞士弃展的一项预防冠心病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那些不愿意参加该项研究的人中,各种慢性病的现患率、嗜酒以及其他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暴露率均比参加者高。 5、如何对混杂偏倚进行测量? 答:可将含有该因素时的研究因素与疾病的效应估计值(cRR、cOR)与排除该因素时的研究因素与疾病的效应估计值[aRR(f)、aOR(f)]进行比较。混杂偏倚=[cRR—aRR(f)]/aRR(f),若该值=0,则无混杂;若该值为正值,则为正混杂;若该值为负值,则为负混杂。混杂偏倚值的大小表示混杂的程度。

 第十二章 疾病预防策略与疾病监测 一、名词解释: 1、初级卫生保健 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它能为广大群众普遍接受,并通过社区、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社区和国家依靠自力更生精神能够负担的。它是国家卫生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心职能和主要环节,是个人、家庭和社区同国家卫生系统保持接触,使卫生保健深入人民生产和生活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要素。 2、预防接种 又称为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3、冷链 是指疫苗从生产单位发出,经冷藏保存并逐渐运输到基层卫生机构,直到进行接种,全部过程都按疫苗保冷并要求妥善冷藏,以保持疫苗的合理效价不受损害。 4、疾病监测 又称为流行病学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疾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5、主动监测 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亲自调查收集或者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称为主动监测。 6、被动监测 下级单位常规上报监测数据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称为被动监测。 二、问答题: 1、简述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答: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目的是切断各种健康危害因素和病因对人体作用的途径,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第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治疾病的复发或转为慢性。第三级预防就是临床期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对终末期患者执行临终关怀。 2、简述社区卫生保健的内容 答:(1)健康促进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及促使环境改变的政策、法规、组织的结合,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疾病预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 (3)合理治疗及早发现疾病,及时提供医疗服务和有效药物.以避免疾病的发展与恶化,促使早日好转痊愈,防止带菌(虫)和向慢性发展。

 (4)社区康复对丧失了正常功能或功能上有缺陷的残疾者,通过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和社会的综合措施,尽量恢复其功能,使他们重新获得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3、简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答:(1)经常性预防措施:卫生宣传教育;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预防接种: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被动自动免疫。

  第十三章 医院感染 一、名词解释: 1、医院内感染

 指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在时限上规定了感染必须在医院内发生,它不包括在医院外感染处于潜伏期,入院后发病的患者,但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返诊发现或转院后发现的病人。 2、外源性感染 即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的感染。主要包括交叉感染,如病人传给病人;病人传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传给病人的接触引起感染;或由人接触物后再通过物传给他人的间接感染,也包括外环境感染。 3、内源性感染 即病原来自病人本身,亦称自身感染。引起自身感染的病原大多数为在人体寄居的正常菌群,但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正常防御机能缺损等情况下发生。

 4、交叉感染 是指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务人员及病人与陪护人和探视人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途径而引起的感染。 二、问答题: 1、简述医院感染的种类与传播过程的基本环节 答:(1)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两类: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以细菌为主,其次为真菌类、病毒类及寄生虫。 (2)院内感染的传播过程:传染来源:病人、病原携带者、探视者等;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生物介传播;病人易感性:易感因素包括不合理使用抗菌素、接受各种侵入性诊断或操作、放射疗法、免疫抑制疗法等。

  《流行病学》题库20份试卷整理合辑 说明: 这份资料是从历年流传下来的20份《流行病学》当中整理出来的。原来的20份试卷大多数都是内容重复,只是题号不同而已。我把20份试卷中重复的剔除后,只剩下5份多一点的试卷。原始试卷答案直接在题目后面,考虑到大家做题习惯,也把答案统一挪到试卷最后。虽然在整理答案的时候仔细校对过一遍,但难免仍有疏漏。因此试卷后的答案不能尽信,况且原来试卷里有些题目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答案。碰到这种情况大家可以在原来的试卷里“查找”比较,或是问问老师。原来的20份试卷已打包上传至百度云,大家有需要的下载。 易光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1) 【A型题】 1. 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 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2.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3.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A. 传染病

 B. 健康问题 C. 传染病和地方病

 D. 原因不明的疾病 E. 疾病和健康状况

 4.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5. 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患病率

  D. 期间患病率 E. 时点患病率

 6.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

 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D. 诊断标准的变化 E. 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

 7.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 发病率

 B. 现患率 C. 罹患率

 D. 时点患病率 E. 期间患病率

 8. 疾病分布是指 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 E.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

 9.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 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 C.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 D.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 E.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10.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哪项特征 A. 描述性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B. 描述性研究选择不同性质的人群进行对比 C. 被调查人群是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的

 D. 描述疾病分布的特点,可提供疾病的病因线索 E. 描述性研究可以验证病因假设

 11.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A. 确定病因

 B. 疾病分布调查 C. 预防效果研究

  D. 确定疾病危险因素 E. 疾病自然史研究

 12. 现况研究的优点正确的是 A. 可以确定疾病的病因

 B. 调查时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因素 C. 抽样调查时样本数量都比较小

 D. 不存在幸存者偏倚 E. 调查偏倚较少

 13. 下述不属于现况研究目的的是 A. 揭示人群患病状况

 B. 提供疾病致病因素线索 C. 分析疾病危险因素

 D. 确定高危人群 E. 对疾病监测等资料质量评价

 14. 不属于普查的优越性是 A. 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

 B. 能寻找出全部病例 C. 没有抽样误差

  D. 可以普及医学卫生知识 E. 资料比较全面细致

 15. 欲了解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部分的大小时,常用的指标是 A. 相对危险度

 B. 归因危险度 C.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 人群归因危险度 E. 比值比

 16. 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A 属于观察法

  B. 需要设立对照组 C. 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

  D. 由因及果的研究方法 E. 省时,省力,省钱

 17.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相同点 A. 均需给予人为的干预措施

 B. 均需设立对照组 C. 均是由因及果的研究方法 D. 均可能产生失访偏倚 E. 花费较大

 18. 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错误的说法是 A.均是分析性研究方法

 B.均属于观察法 C. 均可以计算发病密度

 D. 队列研究验证病因假设的能力较病例对照研究强 E. 队列研究适用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病因的研究,而病例对照研究则可用于罕见病病因的研究

 19-23题共用题干 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分布在全年中,则

 19. 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A. 0.4

  B. 8.0 C. 10.0 D. 1.6 E. 2.0

 20. 1996年1月1日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 A. 0.4 B. 8.0 C. 10.0 D. 1.6 E. 2.0

 21. 1996年期间,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 A. 0.4

 B. 8.0 C. 10.0

 D. 1.6 E. 2.0

 22. 1996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1/10万)是 A. 0.4

  B. 8.0 C. 10.0

 D. 1.6 E. 2.0

 23. 1996年期间,该病的病死率(%)是 A. 0.4

  B. 8.0 C. 10.0

 D. 1.6 E. 20

 24-27共用题干 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和0.07‰。

 24. 上述研究的相对危险度(RR)为

 A 92.7% B 0.07 C 13.71 D 1.71 E 8

 25. 上述研究的特异危险度(AR)为

 A 0.04‰ B 0.89‰ C 92.7‰ D 87.5‰ E 0.49‰

 26.上述研究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为

 A 0.89‰ B 92.7% C 87.5% D 0.49‰ E 0.40‰

 27. 上述研究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为

 A 92.7% B 87.5% C 0.49‰ D 0.89‰ E 0.40‰

 28. 上述研究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为

 A 13.7 B 87.5% C 0.49‰ D 0.89‰ E 92.7%

 29. 下列哪一条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 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 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 D、偏倚少,结果可靠 E、可计算发病率

 30. 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

 31. 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A、支气管炎病人

  B、胃病病人

  C、意外损伤病人

  D、肠道传染病人 E、眼病病人

 32. 病例对照研究中,能较好地回忆和确定病因因素的病例应首选

  A、现患病例

  B、新发病例

  C、死亡病例

  D、重病例

  E、轻病例

 33.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其OR值为

  A.1.25

  B.1.6

  C.16

 D.160

  E.无法计算

 34. 病例与对照配比的因素,必须是

 A、未知的混淆因子

  B、可疑的混淆因子

 C、未知的暴露因子 D、可疑的暴露因子

  E、已知的混淆因子或至少有充分理由怀疑的混淆因子

 35. 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下列论述,那项是正确的: A、可直接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B、可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 C、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探索

  D、主要是失访偏倚 E、可观察到一因多果

 36.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种对照人群最佳: A.与病例来自同一人群

  B.医院内的其他患者人群

 C.病例的亲属人群 D.病例的邻居或同事人群

  E.产生病例的一般普通人群

 37. 最适合于在铀矿工人中研究暴露于氡气与患肺癌危险的研究设计是

 A.现场干预试验

  B.病例对照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E.前瞻性队列研究

 38. 在糖尿病筛检方案中,甲试验血糖筛检标准定为160mg/ml,乙试验定为130mg/ml,比较甲乙试验时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甲试验的灵敏度低于乙试验

  B.乙试验的特异度低于甲试验 C.甲试验的假阴性率比乙试验高

 D.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 E.乙试验的误诊率比甲试验高

 39. 为了提高诊断或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 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要求每个试验的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的特异度低

 40-43题:一种筛检乳腺癌的实验应用于已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0人和未患乳腺癌400人。结果患癌组有100例阳性,未患癌组有50例阳性。 40. 则该试验的特异度为

  A、100/400

  B、350/400

  C、100/150 D、100/300

  E、350/650

 41. 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A、100/400

  B、350/400

  C、100/150 D、100/300

  E、350/650

 42. 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

  A、100/400

  B、350/400

  C、100/150 D、100/300

  E、350/650

 43. 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

  A、100/400

  B、350/400

  C、100/150 D、100/300

  E、350/650

 (44~45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在病因研究中,倘若发现某病的发病率随某因素的数量变动而上升或下降,则该因素可能为该病的病因。 44. 此逻辑推理法则是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类推法

  E、排除法

 45. 在判断因果联系标准中属于

  A、联系强度

 B、剂量反应关系

  C、联系的一致性 D、联系的时间顺序

  E、生物学上的可解释性

 46. 临床试验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入院偏倚

 E、回忆偏倚

 47. 临床试验应遵循的原则中下列哪项不是

  A、均衡

  B、对照

  C、重复

  D、随机

  E、处理因素

 48. 临床试验中对照采用临床上公认的、效果肯定的标准疗法,此种对照属于

  A、空白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标准对照 D、自身对照

  E、历史对照

 49. 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三大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

  D.遗传、环境和社会 E.遗传、环境和人群

 50. 确定暴露于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关系时,下列哪一条不加考虑

  A.联系的强度和联系的特异性 B.剂量反应关系与生物学的可解释性 C.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 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P值大小 E.不同研究条件(地点、时间、人群)下所得联系的一致性

 51. 对一种疫苗效果进行双盲研究是指

  A.设计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B.受试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C.受试者和设计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D.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什么疫苗 E.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52. 串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

 A、特异度

 B、灵敏度

 C、约登指数

 D、一致性

 E、诊断准确性

 53. 配比时,病例和对照比例是下列哪项时统计效率最高

  A、1:1

 B、1:2

  C、1:3

  D、1:4

  E、1:5

 54. 对一种疾病的病因的某种可疑因素进行病因学研究时,可采用观察性方法或实验性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区别是,在实验性调查研究中

  A.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样本大小相等 B.这种研究是前瞻性的 C.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是一致的 D.由研究者决定哪一组暴露于可疑因素,哪一组作为对照组 E.使用对照的方法

 55. 下列关于病因的陈述哪项最准确: A 致病因子 B 不良心理行为因素 C 有害物质 D 病原微生物 E 所有可以导致人群发病率升高的因素

 56.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 A 机体抵抗力减弱 B 人群营养不良 C 致病因子作用增强 D 致病因素与宿主同时存在 E 致病因子、宿住、环境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失去平衡

 57. 在病因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 A 环境因素 B 精神因素 C 遗传因素 D 社会因素 E 自然因素

 58. 所谓筛检是指 A 在人群中采用快速的试验或其他方法确诊病人 B 在人群中采用诊断试验确诊病人 C 在人群中采用快速的试验或其他方法去发现尚未识别的病人、可疑病人或有缺陷的人 D 在人群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人进行检查 E 在人群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人进行初步体检,阳性者再到医院进行诊断

 59. 所谓流行病学实验是指 A 在人体开展有关流行病的流行规律的实验 B 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之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 C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D 在人群现场开展的实验 E 群体试验

 60. 传染期是指:(

 ) A.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的时间 B.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C.从感染病原体到症状出现的时期 D.从临床症状出现到停止排出病原体的时期 E.从症状出现到完全消失的时期

 61.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 A.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的大小 B.传染源的数量、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D.传播途径的特点 E.以上都不是

 62. 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 )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63.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 ) A.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B.隐形感染者增加 C.免疫人口的迁入 D.新生儿增加 E.流行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64. 某市艾滋病检测中心检出一居民HIV抗体阳性,该机构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卫生防疫部门(

  ) A.1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65. 以下哪一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 A.潜伏期的长短影响流行特征 B.依据潜伏期可以制定疾病的预防措施 C.潜伏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D.依据潜伏期可以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E.依据潜伏期可以判断传染源与续发病例的关系

 66. 接种卡介苗属于(

 )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被动自动免疫

 67. 依据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乙型肝炎疫苗第三针的接种时间应为(

 ) A.出生24小时内 B.1月龄 C.3月龄 D.6月龄 E.8月龄

 68. 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以上都不对

 69. 下列哪项不是疾病监测的特点(

  ) A.属于纵向研究

 B.包括常规报告系统

 C.可以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

 D.信息反馈是纵向进行的

 E.信息是由原始资料经过处理后形成的

 70. 下列措施中哪个属于一级预防(

  ) A.健康检查 B.遗传咨询 C.产前检查 D.康复治疗 E.筛检

 71. 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不包括(

 ) A.促进健康

 B.预防疾病

 C.预测疾病

 D.康复服务

 E.治疗疾病

 72. 我国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属于(

 )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哨点监测

  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73. 用联合疗法治疗艾滋病,属于(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常规报告

 E、哨点监测

 74. 为预防伤害,我国规定司机驾车必须使用安全带,这属于(

  ) A

 工程干预

 B 经济干预

 C 强制干预

 D

 法律干预

 E 行政干预

 75. 当发生新传染病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的重新流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设为(

 ) A

 0级

 B

 I级

 C

 II级

  D

 III级

 E

 IV级

 76. 下列哪一项不是按伤害发生的地点分类的(

 ) A.家庭 B.机动车 C.公共场所 D.高速公路 E.劳动场所

 77.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期(

 ) A.潜伏期

 B.间期

 C.前期

 D.处理期

 E.恢复期

 78. Haddon模型中,在伤害发生中应进行的伤害预防,错误的是(

 ) A.司机的应变能力 B.乘车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C.车辆内部装备的性能 D.路面状况 E.邮箱质地的改善

 79. 关于疾病暴发的现场调查,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者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工作 B.标本采集时只需采集病人的各种分泌物 C.发现病例的过程中,诊断必须准确 D.现场调查时需探索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E.现场调查时通过个案调查利于发现可疑线索

 80. 生物标志物的类型主要包括:(

  ) A.暴露标志、免疫标志、效应标志 B.免疫标志、易感性标志、暴露标志 C.暴露标志、病理标志、易感性标志 D.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E.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免疫标志

 81. 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偏倚除样本选择偏倚外,还可能出现:

 (

 ) A.检测偏倚 B.标本采集偏倚 C.标本储存偏倚 D.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

 82.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是:

 (

  ) A.只是传染病 B.只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意外伤害 D.与健康状态相关的各种疾病 E.只是遗传病

 83. 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区别是:( )

 A. 研究对象不同

 B. 测量的指标不同

 C. 研究目的不同

 D. 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 设计思想不同

 84. 双生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在相似或不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同卵双生子及异卵双生子某一疾病或性状发生的一致性,来判断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作用:

 (

 ) A. 同卵双生子疾病或性状的差别主要由环境因素造成的 B. 异卵双生子疾病或性状的差别主要由环境因素造成的 C. 同卵双生子疾病或性状的差别主要由遗传因素造成的 D. 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疾病或性状的差别均主要由环境因素造成的 E. 以上都不对

 85. 遗传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

 ) A.遗传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基因频率及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 B.遗传流行病学着眼于群体疾病的研究 C.遗传流行病学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病因及制订预防对策时首先考虑遗传因素及家庭相似性 D.遗传流行病学主要研究遗传性疾病,未涉及健康状况 E.遗传流行病学主要阐明正常性状的传递规律及遗传病的遗传原理

 86. 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

 )

  A. 所有疾病都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 除了少数疾病外,绝大多数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C. 因为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的入侵引起,因此与遗传因素无关

  D.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E. 以上都不对

 87.

 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来源包括: (

 ) A. 家系调查 B. 一般群体调查 C. 特殊群体调查 D.常规记录资料 E. 以上都是

 88. 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提供的证据的质量差别很大,提供最高质量的研究方法是:

 (

 ) A.个人经验和观点 B.病例对照研究 C.随机对照试验 D.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E.前瞻性队列研究

 89. 世界考科蓝(Cochrane)协作网所提供的证据主要是:

 ( ) A.原始证据 B.整合证据 C.证据概要 D.临床指南 E.以上都不对

 9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循证医学就是Meta分析

  B. 循证医学即是利用目前最好的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

  C. 实施循证医学不需要考虑临床医生的个人经验

  D. 循证医学就是系统综述

  E. 循证医学就是对传统医学的否定

 91. 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下列哪项不妥当:

 (

  )

  A. 提出临床要解决的问题

  B. 系统检索相关文献

  C. 对证据进行严格的评价

  D.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应用于临床

  E. 循证实践不需要后效评价

 92. 一般来说,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 A. 描述性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环境因素和机体内在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E. 分析性研究

 【B型题】 A. 率比 (RR)

 B. 优势比 (OR)

  C. 人时发病率 D. 归因危险度

  E. 病因分值 93. 全人群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再除以全人群的发病率 94.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 95. 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同种率之比 96. 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同种率之差 97. 一个动态人群中 , 某时期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时数总和之比

 A. 城乡肺癌患病情况 B. 艾滋病病人常有吸毒,不健康性行为 C. 烟草消耗量与肺癌的关系研究

 D. 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脑卒中 E. 某单位30岁以上妇女健康体检 98. 生态学研究 99. 普查 100. 抽样调查

 参考答案 1-5 DCEBA

 6-10 BABED 11-15 BBCED 16-20 EACEB 21-25 CAACB 26-30 BCBCE 31-35 ABCEC 36-40 ABDBB 41-45 ACCCB 46-50 BECCD 51-55 BADDE 56-60 EACBB 61-65 AEDBB 66-70 CDADB 71-75 CACCB 76-80 BAEBD 81-85 BDBAC 86-90 BEDBB 91-95 EAEBA 96-100 DCCEA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2) 【A型题】 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 进行统计学检验

 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 研究疾病死亡情况 E.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3.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 监测

 B. 抽查 C. 队列研究

 D. 现患调查 E. 生态学研究

 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 设立对照组

 B. 不设立对照组 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 理论性研究 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5.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 人口总数的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 存活时间长短

 6. 发病率指标来自 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7. 患病率指标来自 A. 现况调查资料 B. 门诊病例资料 C. 住院病例资料 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8. 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9.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10.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 A. 监测

 B. 个案调查 C. 现况研究

  D. 生态学研究 E. 暴发调查

 11. 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 A. 不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

  B. 调查进度快,工作量相对较小 C. 设计,实施较复杂

  D. 样本量小容易发现遗漏 E. 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12. 为保证样本能反映总体状况,在设计时需考虑 A. 调查对象变异是否比较大

 B. 样本量是否足够大 C. 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D. 抽样方法是否可行 E. 以上都是

 13. 样本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样本量宜大不宜小

 B. 样本量越大资料越准确 C. 样本量足量就好

 D. 样本量大小由调查可行性决定 E. 样本量估计不能采用经验法

 14. 抽样误差最小的抽样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E. 双盲法抽样

 15.有关队列研究暴露人群的选择,下列哪条是不对的 A. 职业人群

  B. 特殊暴露人群 C. 一般人群

 D.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E. 患有某欲研究疾病的人群

 16.反映某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最好的指标是 A. 人群归因危险度

 B. 全人群该病的发病率 C. 该因素的流行率

  D. 相对危险度 E. 归因危险度

 17.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 A. 发病率

 B. 发病密度 C. 病死率 D. 现患率 E. 死亡率

 18.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选择 A. 在患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 在患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C.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E. 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

 19.疫源地的概念是(

 ) A

 不断发生病人的地区 B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C

 发生二代病例的地区 D

 有病原体的场所 E

 病人的家庭

 20.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 )

 A、爆发为主 B、常呈散发 C、与个人卫生习惯无关 D、有明显的季节性 E、以上都不是

 21.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农村最多不超过(

 )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E.12小时

 22.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不包括(

 ) A.多为爆发流行 B.病人的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C.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 D.发病多在同一潜伏期内 E.对水源采取净化消毒处理后,流行迅速得到控制

 23. 下列哪一种是用来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的措施(

 ) A.检疫 B.消毒 C.预防接种 D.疾病监测 E.卫生监督

 24. 对乙类传染病和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下列哪类机构予以公布、实施(

 ) A.国务院 B.国家卫生部 C.人大常委会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E.省级人民政府

 25.下列哪种疾病不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五苗防七病”中的疾病(

 ) A.脊髓灰质炎 B.百日咳 C.麻疹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结核病

 26. 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是(

 ) A.自然环境的温度及湿度 B.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C.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及地理、气候等 D.经济条件的好坏 E.文化水平的高低

 27. 下列措施属于三级预防的是(

 ) A.心理康复 B.戒烟限酒 C.体育锻炼 D.合理营养 E.早期治疗

 28. 在高危人群中进行HIV抗体的筛检属于(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常规报告

 E、哨点监测

 29.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指(

  ) A.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场所都能保持健康 B.人们将运用更有效的办法预防疾病 C.医护人员将更有办法治愈所有疾病 D.全体社会成员均匀的分配一切卫生资源 E.人们将懂得自己有力量摆脱可以避免的疾病

 30. 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 A、保健服务

  B、婚前检查

 C、产前检查

  D、预防性卫生监督

  E、经常性卫生监督

 31. 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

 )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哨点监测

  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32. 在设计汽车时配备儿童专座,这属于伤害预防的(

 ) A 工程干预

 B 经济干预

 C 强制干预

 D 法律干预

 E 行政干预

 33. 以下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A.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 B.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 C.一次食物中毒中出现了死亡病例 D.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 E.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4. 关于确认暴发终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病源携带者全部治愈,度过一个最短潜伏期后,没有新病例发生 B.病源携带者全部治愈,度过一个平均潜伏期后,没有新病例发生 C.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病例不再增多 D.经过昆虫媒介的平均潜伏期和人类平均潜伏期总和后,无病例发生 E.以上说法都正确

 35.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设为(

  ) A

 0级

 B

 I级

 C

 II级

  D

 III级

 E

 IV级

 36.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

 ) A、气象灾害

  B、农业生物灾害

 C、恐怖活动

 D、食物中毒

  E、肺癌晚期死亡

 37. 下面对伤害和意外事故的阐述正确的有(

 ) A.意外事故包括伤害

 B.意外事故一定可以引起伤害

 C.意外事故可以引起伤害

 D.意外事故是无意识的伤害

 E.伤害是由意外事故引起的

 38.下列哪项指标是目前评价疾病负担的最佳指标(

 ) A.伤残调整寿命

 B.伤害死亡率

 C.伤害发生率

 D.潜在减寿年数

 E.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39. 循证医学收集研究证据的来源有(

  )

 A.

 PubMed数据库

 B.

 Cochrane 协作网

 C.

 EMBASE数据库

 D. 循证医学杂志

 E. 以上都可以

 40. 循证医学是

 ( )

  A. 实验医学

  B.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C. 系统综述

  D. 应用科学的证据处理临床问题的科学

  E. 以上都不是

 41.下列哪项研究证据的结论强度最弱

 (

  )

  A. 大样本病例分析结果

  B. 有阳性结果的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C. 队列研究结果

  D. Meta分析结果

  E. 病例对照研究

 42. 以下哪项不是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

 )

  A. 临床实践指南

  B. Meta分析结果

  C. 临床试验

  D. 动物试验

  E. 病例对照研究

 43.下列哪项不是外暴露标志物

 (

 )

  A. 病毒

  B. 细菌

  C. 寄生虫

  D. 病毒整合基因

  E. 农药

 44.效应标志物是指

 (

 )

  A. 宿主暴露后产生功能性或结构性变化的生物标志

  B. 宿主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易感程度的生物学标志

  C. 与疾病或健康状态有关的暴露因素的生物标志

  D. 宿主暴露后在体内可检测的暴露物质,如病毒

  E. 宿主暴露后在体内可检测到的病毒整合基因

 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可以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B. 病例-病例研究设计不能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C.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可以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D. 队列研究设计可以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E. 现况研究设计可以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46.下列哪项不是分子流行病学的用途 (

  )

  A. 对生物病因的探讨

  B. 危险因素的评价

  C. 人群易感性评估

  D. 疾病流行规律研究

  E. 用于家族聚集性研究

 47. 易患性是指:

  (

  )

  A. 多因子遗传病中,遗传因素引起的生物差异或疾病发生中所起作用的程度

  B. 多因子遗传病中,单纯由遗传素质决定的患病风险

  C. 多因子遗传病中,单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患病风险

  D. 多因子遗传病中,人群个体易于或不易于患某种疾病的属性变量

  E. 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

 48. 下列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 遗传流行病学是以与遗传有关的疾病为研究对象的

 B. 遗传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C. 遗传流行病学是医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而形成一门边缘学科

 D. 遗传流行病学主要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规律

 E. 遗传流行病学着重研究疾病发生中遗传与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作用方式和疾病控制方法

 49. 遗传流行病学的任务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

  )

 A. 所研究疾病是否有家族聚集性

 B. 研究疾病家族聚集性产生的原因

 C. 疾病在家系中的传递方式

 D. 提出疾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E. 以上都是

 50. 下列哪种疾病主要由环境因素起作用(

  )

 A. 糖尿病

 B. 高血压

 C. 中毒

 D.唇腭裂

 E. 肝癌

 51. 某医师研究新生儿黄疸病;其条件是选择100名确诊的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期同医院同等数量没有黄疸病的新生儿;然后询问产妇及查阅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调查研究属于: A定群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现况调查研究

 E.临床随访研究

 52.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过头会造成

  A降低研究效率

  B提高研究效率

 C高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D降低暴露因素的作用

 E以上都不对

 53. 病例来源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一般只能计算哪种指标

  A

 RR

  B

 OR

  C

 AR

  D

 PAR

 E

 以上均不对

 54. 从住院病人中选择对照的缺陷是 A、所研究疾病的有关特征与目标人群有差异

 B、获得相关信息困难 C、无系统的病史记录

 D、诊断难以统一 E、以上都对

 55. 为研究胃溃疡病与饮酒的关系,某大夫调查了100名胃溃疡病人的饮酒史和100名胃炎病人的饮酒史,以上资料,该研究的主要缺陷是() A、样本含量太少

 B、调查方法不明确 C、饮酒调查误差大

  D、对照不合适 E、没有随访

 56. 下列那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的定义和内涵: A.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

  B.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

  C.分析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和暴露人群等指标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

 E.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

 57. 对绝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有

  A.可计算发病率  B.耗资较少  C.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D.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

 E.选择没有疾病的人口做对照

 58. 在某项关于吸烟和肺癌的研究中,某医师认为其中的年龄是混杂因子,这里的混杂因子是指

 A.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子

  B.与研究的疾病没有联系的因子

 C.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都没有联系的因子

  D.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有联系的因子

  E. 上述都不对

 59. 比值比主要应用于

 A.描述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流行病学实验

 60. 某广告说某药治疗了100例某病病人,其中95例痊愈,治愈率达95%。此治愈率不可信的原因是: A、病例数太少

  B、缺少对照组

  C、治愈率太高

  D、没有经过统计学检验

  E、没有关于偏倚控制的说明

  61.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问题应具体、不能抽象

  B.避免双重含义问题

  C.问题尽量简短 D.避免带有诱导性的问题

  E.问题须准确,采用专业术语

 62. 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 A 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B 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 C 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D 从人为联系到因果联系 E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

 63. 在确定因果关系的标准中必不可少的标准是 A 关联的强度 B 剂量-反应关系 C 正确的时序关系 D 实验室证据 E 关联的可重复性

 64. 在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 A 因果之间的联系存在许多偏倚 B 该病的患病率增加 C 联系的强度不明显 D 因果关系一定成立 E 因果关系成立的可能性增大

 65. 下列哪项不是判定因果关系的标准 A 关联的强度 B 正确的时序关系 C 剂量-反应关系 D 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E 关联的可重复性

 66. 检验病因假设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 A 横断面调查 B 筛检 C 前瞻性队列研究 D 临床试验 E 理论法

 67. 形成病因假设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 A 普查 B 社区实验 C 队列研究 D 现场实验 E 临床试验

 68. 筛检试验的灵敏度是指 A 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 B 阳性结果中真正有病的比例 C 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 D 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 E 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

 69. 筛检试验的特异度是指 A 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 B 阳性结果中真正有病的比例 C 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 D 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 E 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

 70. 进行筛检试验时应首先考虑 A 患病率高的疾病 B 发病率高的疾病 C 能早期诊断的疾病 D 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 E 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71. 临床试验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入院偏倚

 E、回忆偏倚

 72. 临床试验应遵循的原则中下列哪项不是

  A、均衡

  B、对照

  C、重复

  D、随机

  E、处理因素

 73. 临床试验中对照采用临床上公认的、效果肯定的标准疗法,此种对照属于

  A、空白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标准对照 D、自身对照

  E、历史对照

 74.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种对照人群最佳: A.与病例来自同一人群

  B.医院内的其他患者人群

 C.病例的亲属人群 D.病例的邻居或同事人群

  E.产生病例的一般普通人群

 75. 混杂因素是指

 A、影响研究结果判断的因素

  B、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 C、与研究的疾病和研究因素都有联系的因素

 D、仅与研究因素有联系的因素 E、仅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素

 76. 评价筛检真实性的指标是: A、治愈率

  B、生存率

  C、约登指数

  D、死亡率

  E、阳性预测值

 77. 在糖尿病检出方案中,A实验血糖筛选水平定为160MG/ML,而B实验的定为130MG/ML,这意味着: A、实验的灵敏度比B实验高

 B、实验的特异度比B实验高 C、实验的假阳性率比B实验高 D、实验的阴性预测值比B实验高 E、以上都不对

 78. 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的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居住地及社会等级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试问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 A

  前瞻性定群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现场实验

 D

  历史性定群研究

  E

  筛检

 79. 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 A、临床试验

 B、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防治试验研究

 80. 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

  A严重型病人

 B男女人数必须相等

  C患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

  D非典型症状的病人

  E典型症状的病人

 81. 哪种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人员控制着研究因素

  A实验性研究

 B个案调查

  C现况调查

  D暴发调查

  E病例对照调查

 82-86共用题干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82. 该地区粗死亡率为 A. 300/10万

 B. 60‰ C. 10‰

 D. 100‰ E. 10/万

 83. 该地区结核病的死亡率为 A. 300/10万

 B. 60/10万 C. 200‰

 D. 20‰ E. 10/万

 84. 该地区男性结核病的死亡率为 A. 20%

 B. 25% C. 30%

  D. 50% E. 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85. 该地区结核病的病死率为 A. 20%

 B. 6% C. 2%

  D. 男女相等 E. 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86. 该地区女性结核病的死亡率为 A. 20%

 B. 25% C. 30%

  D. 50% E. 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87.抽样误差最小的抽样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E. 双盲法抽样

 88.能够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的方法是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生态学研究

  D. 纵向研究 E. 个案调查

 89-91共用题干 一个课题拟研究在职业棒球运动员中减少吸烟与口腔疾病的关联性。在春季训练营地,调查员询问了每一个运动员关于过去和当前的吸烟状况以及饮酒、牙病史、口腔粘膜损伤的范围。 调查了146名运动员后,其结果见下表

 有口腔粘膜损伤 无口腔粘膜损伤 合计 减少吸烟 80 30 110 未减少吸烟 2 34 36 共计 82 64 146 89. 此研究属于 A 病例对照研究 B 横断面研究 C 前瞻性队列研究 D 临床实验 E 回顾性队列研究 90.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计算哪一个疾病发生的指标? A 发病率 B 累计发病率 C 发病密度 D 患病率 E 相对危险度 91.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OR=(80/110)×(2/36)=13.1 B 可建立吸烟与口腔疾病的时间性关联 C 可用chi-square test方法统计处理 D 选择性偏移会过高评价 E 可能会出现暴露和非暴露的等值

 某地区进行的吸烟与某种疾病关系的大量研究资料如下

 该病的发生率(1/10万人) 吸烟 48.0 不吸烟 25.4 92. 根据该资料,比较吸烟和不吸烟与该病关系的相对危险度为

 A 48.0 B 48.0-25.4=22.6 C 48.0/25.4=1.89 D (48.0-25.4)/48.0 E 本资料不能计算

 93. 比较吸烟和不吸烟与该病关系的特异危险性为

 A 48.0/25.4=1.89 B 48.0-25.4=22.6/10万 C 48.0 D 48.0/100000=0.00048 E 本资料不能计算

 94-96共用题干 1945年找出某厂的1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1975年骨瘤发生率。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例

 94. 这种研究属于 A 队列研究 B 实验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临床实验研究 E 干预性实验研究

 95. 涂镭女工患骨瘤的相对危险度为

 A 16 B 4 C 5 D 0.8 E 0.2

 96. 归因危险度是 A 0.016 B 4 C 5 D 0.8 E 0.2

 97. 非洲地区,伤寒发病率维持在10/10万左右。今年伤寒病人在某城发生20例,该城30万人口,这种情况属于: A 散发 B 爆发 C 隐形流行 D 流行 E 大流行

 【B型题】 (98-100共用备选答案) A. 森林脑炎见于春天

 B. 吸毒、不正当性行为可致艾滋病 C. 城市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

 D. 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脊髓灰质炎多为隐性流行 E. 因有效治疗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某病的患病率

 98. 人群分布 99. 地区分布 100. 时间分布

 参考答案 1-5 DBCCC

 6-10 CADBD 11-15 DECCE 16-20 DBDBB 21-25 BBAAD 26-30 BABCC 31-35 BAECC 36-40 ECAED 41-45 ADDAB 46-50 EDDEC 51-55 BDBAD 56-60 CADCB 61-65 EECED 66-70 CAAEA 71-75 BECAC 76-80 CBBDC 81-85 ACBEA 86-90 ECABD 91-95 CCBAC 96-100 AABCA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3) 【A型题】 1. 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 A. 临床试验

 B. 干预试验 C. 人群现场试验

 D. 病例对照研究 E. 防制实验研究

 2.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 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3.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 A. 疾病、伤害、健康 B. 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 C. 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

 D. 死亡、患病、伤残 E. 以上均不对

 4. 流行病学的最重要研究方法是 A. 实验室方法

 B. 临床诊断方法 C. 统计学方法

 D. 实验法 E. 观察法

 5. 疾病年龄分布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是 A. 不需要随访

 B. 观察--时间断面的死亡率 C. 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

  D. 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E. 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的变化

 6. 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 A. 1天

 B. 1个星期 C. 1个月

 D. 6个月 E. 1年

 7. 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特征不包括 A. 短期波动 B. 季节性 C. 间断性 D. 周期性 E. 长期变异

 8. 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出当地的 A. 高血压发病率

 B. 高血压患病率 C. 高血压罹患率 D. 高血压死亡率

 E. 高血压续发率

 9.“流行”是指 A. 发病率超过5%的状况

 B. 发病率超过10%的状况 C. 在较大范围都发生了新病例

  D. 某病的发病率明显地超过邻近地区的发病波动范围 E.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例年发病率水平

 10. 抽样误差最小的抽样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E. 双盲法抽样

 11. 能够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的方法是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生态学研究 D. 纵向研究 E. 个案调查

 12. 欲调查某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应采用哪种调查设计方法 A. 所有医院病例报告

  B. 生态学研究 C. 全市住院或门诊病人普查

 D. 全市住院或门诊病人抽样调查 E. 现况调查

 13. 某地区为调查中,小学生近视率以及在不同年级,城乡中的分布状况,在全区60所中,小学中进行抽样调查。较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B.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C. 先整群抽样,再分层抽样

 D. 分层抽样,再整群抽样 E. 以上均不对

 14. 现况研究所收集的资料具有哪方面特点:() A. 需要通过追踪观察将来的暴露与疾病情况 B. 特定时点或时期和特定人群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C. 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情况

  D. A或C E. 以上都不对

 15.说明暴露与结局关联强度的指标是 A. RR和AR

 B.

 RR和PAR C. RR和PAR%

 D.

 PAR和PAR% E. AR和PAR

 16. 下列有关队列研究的叙述哪条是错误的 A. 属于分析性研究

 B. 暴露与疾病在时间上必须是前瞻性的 C. 一般需要计算人年

 D. 随访期间还需要继续收集有关暴露的资料 E. 观察终点就是观察终止时间

 17. 在结核病住院的妇女中,某医师研究了经常性肺部X线检查对继发乳腺癌的影响,发现射线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分别有25%和11.7%的人接受过异烟肼化学治疗。如果异烟肼可诱发癌症,在分析肺部X线检查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时,为了排除两组因服异烟肼人数比例不同而造成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最好 A. 只在未使用过异烟肼的人中比较乳腺癌的发生率

 B. 将射线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妇女分为用过异烟肼组和未用过异烟肼组,进行分层分析 C. 进行配对分析,病例对照的比值等于两组中使用异烟肼人数的比值,再计算比值比

 D. 对射线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使用异烟肼的分布情况进行校正,计算SMR E. 以上都不对

 18. 欲了解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部分的大小时,常用的指标是?() A. 相对危险度 B. 归因危险度 C.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 人群归因危险度 E. 比值比

 19. 下列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 ) A.麻疹 B.鼠疫 C.艾滋病 D.SARS 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0. 自然疫源性是指( ) A.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依靠人在自然界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他人 B.一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其他动物 C.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 D.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家畜中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 E.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家畜中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野生动物

 21. 下列哪些疾病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

 ) A.霍乱 B.白喉 C.脊髓灰质炎 D.流行性感冒 E.伤寒

 22. 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病人、污染物、易感者 B.微生物、媒介及宿主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 E.病原体、易感机体

 23. 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 A.传染期 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恢复期 E.病原携带期

 24. 某地50年代爆发一起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达9万多例,饮用河水患病率为2.05%,6 倍于其他水源,其最可能传播途径是:() A.接触传播 B.经水传播 C.经食物传播 D.经土壤传播 E.垂直传播

 25. 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传染病流行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26. 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种。 A、35种

  B、36种

 C、37种

  D、38种

 E、39种

 27. 根据疾病监测的定义,下面不正确的是( ) A.疾病监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B.疾病监测用来确定病因 C.疾病监测应对某病传播的可能性予以监测 D.疾病监测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 E.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

 28. 在高危人群中进行HIV抗体的筛检来了解艾滋病流行的概况属于(

 ) B、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哨点监测

  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29. 关于我国新时期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错误的是(

  ) A.预防为主

  B、以城市为重点

 C、中西医并重 D、依靠科技与教育

 E、动员全社会参与

 30. 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常规报告

 E、哨点监测

 31. 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一级预防(

 ) A.预防接种

 B.合理营养 C.消除病因

  D.定期复查 E.保护环境

 32.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设为(

  ) A

 0级

 B

 I级

 C

 II级

  D

 III级

 E

 IV级

 33. 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设为(

  ) A

 0级

 B

 I级

 C

 II级

  D

 III级

 E

 IV级

 34. 下面关于伤害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伤害死亡中男性比例低于女性

 B.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呈下降趋势

 C.总体上发达国家的伤害死亡高于发展中国家

 D.自杀是我国农村地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

 E.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呈下降趋势

 35.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突发事件的流行特征( ) A.时间分布各异

 B.地点分布无差别

 C.造成心灵创伤

 D.影响多处方面

 E.发生难以预测

 36. 食物中毒暴露时间的确定:(

 ) A.第一例病人症状出现的时间

 B.最后例病人症状出现的时间 C.发病高峰向后倒推一个平均潜伏期为爆发时间

 D.发病高峰向后倒推一个最短潜伏期为爆发时间

 E.发病高峰向后倒推一个最长潜伏期为爆发时间

 37. 为预防伤害,美国一些州规定为儿童设置特殊座椅,这属于(

  ) A 工程干预

 B 经济干预

 C 强制干预

 D 法律干预

 E 行政干预

 38. 我国针对机动车伤害主要的干预措施不包括( ) A.加强道路工程建设 B.加强上路前对车辆的安全检查 C.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D.加重处罚道路违规者 E.确认并治疗有酗酒相关问题的驾驶者

 39.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区别,下列哪项不妥当

 (

  )

  A. 循证医学较传统医学更强调利用发表的文献证据

  B. 循证医学需要对证据进行严格评价

  C. 传统医学的实践没有遵循证据

  D. 传统医学的治疗依据是基础研究/动物实验的推论、个人的临床经验

  E. 循证医学充分考虑病人的需求和意愿

 40. 下列说法哪项是不妥当的

 (

  )

 A. 随机对照试验获得的证据是最可靠的

 B. Meta分析是定量的系统综述

 C. 循证医学的证据等级中最高的是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所获得的证据

 D. Meta分析不需要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评价

 E. 对Meta分析的结果要进行敏感度分析

 41. 循证医学时代要求临床医生具有 ( )

 A. 文献检索能力

 B. 阅读文献能力

 C. 鉴别、评价文献能力

 D. 正确地利用科学证据的能力

 E. 以上都对

 42. 循证医学的证据来源

  (

 )

 A. 队列研究

 B. 系统综述

 C. 随机对照试验

 D. 非随机对照试验

 E. 以上都对

 43. 关于暴露标志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暴露标志物是指那些与疾病或健康有关的暴露因素的生物标志

  B. 暴露标志物是指机体对疾病发生、发展易感程度的生物标志

  C. 暴露标志物是指对传染病易感性的生物标志

  D. 暴露标志物是指机体暴露危险因素后产生的效应指标

  E. 以上都不对

 44. 分子流行病学常用的实验技术有(  )  A. DNA 限制性内切酶技术

  B. DNA重组技术

  C. PCR

  D. DNA序列分析

  E. 以上都是

 45. 分子流行病学采集的标本有

  (

 )

 A. 病原体标本

 B. 血液标本

 C. 组织标本

 D. 毛发标本

 E. 以上都可以

 4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分子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B. 分子流行病学是从分子水平揭示影响疾病或健康分布的因素

 C. 分子流行病学只适用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不能用于肿瘤研究

 D. 分子流行病学就是研究疾病不同阶段的各种标志物与疾病的关系

 E. 分子流行病学可用于探讨致病因子的致病机理

 47. 提示疾病与遗传有关的证据是:

  (

 ) A. .患者亲属中该病的发病率或患病率比可比的非患者的亲属中该病的发病率或患病率高 B. 某一特定人群中的病例的亲属比该人群该病的频率或危险性高 C. 有该病家族史的健康个体的队列, 在一定时间里发生该病的比例高于没有该病家族史的可比的个体队列的发病比例 D. 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的某性状值的相关显著地高于零 E. 以上都是

 48. 分析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方法有 (

 )

 A. 病例-病例分析

 B. 病例-对照分析

 C. 队列研究

 D.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E. 以上都可以

  49. 以下哪项疾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

 A. 血友病

 B. 精神分裂症

 C. 高血压

 D. 脊髓灰质炎

 E. 食物中毒

 50. 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包括

 (

 )

 A. 单基因遗传病

 B. 多因子遗传病

 C.染色体数量异常病

 D. 染色体结构畸变病

 E. 以上都是

 51.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500个病例中有暴露史400人,而500个对照中有暴露史 100人。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为

 A.80%

  B.40%

  C.20%

 D.100%

  E.资料不恰当,无法计算

 52. 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A.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

  B.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C.设立对照组 D.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

 E.疾病与病因的时间顺序明确,利于判断因果关系

 53.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

 D.混杂偏倚

 E.以上都不是

 54.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

 A.实验性研究

 B.理论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相关性研究

 E.分析性研究

 55. 选择100例肝癌患者和200例对照进行饮酒与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发现100例患者中有50人饮酒,200例对照中也有50人饮酒,则饮酒与肝癌的联系强度OR值为

 A. 1.0

 B. 1.5

 C. 2.0

  D. 2.5

 E. 3.0

 56. 对于病例对照研究,以下哪种看法是错误的 A、如果疾病常见而研究的暴露罕见,则很难进行 B、如果疾病罕见而研究的暴露常见,则很难进行 C、既可估计相对危险度又可估计特异危险度 D、通常要考虑混杂因素的影响 E、所需时间短,花费小

 57. 病例对照研究中,使用新发病例的主要优点是 A、需要的样本含量少

  B、减少回忆偏倚,并具代表性 C、病例好募集

 D、对象容易配合 E、以上均不是

 58.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 A、病例组应选择怀疑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应选不患某病的人 B、病例组应选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为疑似患某病的人 C、病例组应选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也是患某病的人 D、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为未确诊患某病的人 E、病例组应选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应是未患某病的人

 59.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某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 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关系

 B、暴露是该病的病因 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

 D、该病与暴露存在统计学联系 E、该病与暴露没有联系

 60.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的最佳条件是 A、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 B、产生病例人群中非病者,其他非研究因素特征与病例组相同 C、产生病例人群中非病者,其他非研究因素特征与病例组有可比性 D、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其他非研究因素特征与病例组有可比性 E、产生病例人群中非病例的一个非随机样本

 61. 在进行因果关系推论前必须排除什么联系 A 直接联系 B 间接联系、人为联系、虚假联系 C 虚假联系、统计学联系 D 统计学联系、人为联系 E 人为联系、虚假联系

 62. 流行病学认为病因是 A 必然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 B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 导致人群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D 能够引起疾病的所有因素 E 宿主因素与病原微生物

 63. 流行病学上因果关系是指 A、暴露—疾病有较强的统计学关联 B、暴露—疾病排除偏倚后存在关联 C、暴露—疾病有正确时序关系的直接关联 D、暴露—疾病排除机遇后存在关联 E、暴露—疾病有正确时序关系的无偏关联

 64. 试验结果的真阳性和真阴性人数占受试总人数的比例称

  A、灵敏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阴性预测值

 E、符合率

 65. 用某种诊断方法判断为阳性人中,实际有病的所占比例称

 A、灵敏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阴性预测值

 E、符合率

 66. 已婚妇女发生宫颈癌的机率比尼姑多,但比妓女少,因此怀疑性生活紊乱可能与宫颈癌有关。这种假说形成的法则属于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类推法

  E.排除法

 67. 判断病因的标准不包括: A、关联的时间顺序

 B、关联的强度

  C、关联的可重复性 D、关联的合理性

  E、关联的复杂性

 68. 在临床试验中,采用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使试验组与对照组更具可比性

  B.增加受试对象的依从性

  C.减少选择性偏倚

  D.减少主观因素引起的信息偏倚 E.使研究更合乎道德

 69. 对某一筛检实验,如何提高其阳性预测值 A

 增加筛检频率

 B

 筛检高危险人群 C

 减少筛检频率

 D

 对筛检阳性者进行仔细的诊断 E

 以上都不对

 70. 病例对照研究心梗与大量饮用咖啡的关系,病例组选择选择确诊的心梗病人,对照组选择非心梗病人。得出结果:大量饮用咖啡与心梗无关。请分析:导致影响这次研究结果最大的偏倚是什么: A

 志愿者偏倚

 B

 奈曼偏倚

  C

 失访偏倚

  D

 无应答偏倚

 E

 以上都不对

 71. 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是为了

  A使试验更有代表性

 B使试验结论更可靠

 C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

 D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的作用 E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

 72. 为了避免各种偏倚影响临床试验结果,设立哪一种对照效果最佳?

 A历史性对照

 B非随机对照

  C随机同期对照 D不同地区的对照

 E不同医院的对照

 73. 在下列关于临床试验的各项中,与随机分配患者的含义不符的是

 A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患者

  B采用掷钱币法分配患者 C采用患者病历号末位数字的单双顺序分配患者  D采用患者就诊日期的单双顺序分配患者 E根据医护人员的意愿随意分配患者

 74. 如果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你的计划分析的指标是什么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

  B、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比例 C、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情况

  D、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 E、特异危险度

 75. 下列哪种不是试验性研究 A、临床试验

  B、现场试验 C、病例对照

  D、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 E、类实验

 76.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A.随机化.盲法.设置对照

 B.重复.随机化.配对

  C.随机化.盲法.配对

  D.齐同.均衡.随机化

  E.随机化.重复.设置对照.

 77. 关于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试验的灵敏度愈高阳性预测值愈高 B.试验的特异度愈高阴性预测值愈高 C.试验阳性预测值上升,试验阴性预测值随之上升 D.现患率增加,试验阳性预测值上升 E.现患率增加,试验阴性预测值上升

 78. 下列哪种方法对减少或消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无效?

  A、将可能的混杂因素分层

    B.遵循随机化原则

 C.实施盲法

 D.严格质量控制

  E.选择适宜的研究对象

 79. 甲地区一年内发生肺癌患者100例,选取100例做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调查,结果肺癌组吸烟者为80%,在同地区的对照组200人中吸烟者为20%;在乙地区,调查了5万居民的吸烟状况,并观察了其经过,一年后吸烟者中有10例发生了肺癌,不吸烟者仅2例发生了肺癌。下列各项哪项是正确的

  A.甲地区的调查是实验研究 B.甲地区的调查是病例对照调查 C.甲地区的调查是队列研究 D.乙地区的调查是病例对照调查 E.甲、乙两地区调查均属病例对照研究

 80. 直接影响诊断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生存率

 E.罹患率

 81. 确定乳腺癌患者组和非患者组每组各1000人,现用某项筛检试验,患者组有900名 阳性,非患者组有100名阳性。该试验灵敏度为

 A.90%

 B.30%

  C.25%

  D.12%

  E.10%

 82. 关于筛检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筛检不是诊断试验

  B.筛检的阳性结果可直接确诊为病人 C.筛检的工作即是将健康人与病人和可疑病人区别开来 D.筛检试验要求简便易行、经济安全、可靠有效 E.所筛检的疾病的自然史应该是清楚的

 83-85共用题干 某年某社区开展为期一年的糖尿病普查,该社区年初人口数9500人,年末人口数10500人。年初有糖尿病病人100人,年末有糖尿病病人130人,普查期间有10名患者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83. 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糖尿病病死率

 A. 10/10500

 B. 10/10000 C. 10/140

 D. 10/130 E. 10/40

 84. 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糖尿病患病率

 A. 130/10500

 B. 130/10000 C. 140/10000

 D. 140/10500 E. 40/10000

 85. 该社区普查当年的糖尿病发病率

 A. 130/10500

 B. 130/10000 C. 140/10000

 D. 140/10500 E. 40/10000

 86-90共用题干 内蒙古某村发现多名皮肤病患者,经环境调查发现饮水中砷含量超过国家饮水标准。我们拟研究水砷含量与皮肤病的关系。 86. 课题的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研究: A 病例对照研究 B 横断面研究 C 前瞻性队列研究 D 临床实验 E 回顾性队列研究

 87. 调查了该村200名村民,结果如下表,可以计算哪一项疾病指标?

 有皮肤损害症状 无皮肤损害

 合计 高砷组 80

 20

  100 低砷组 6

  94

 100 共计

  86

  114

 200 A 发病率 B 累计发病率 C 发病密度 D 患病率 E 相对危险度

 88. 该村的皮肤病患病率为: A 80/100 B 80/200 C 86/200 D 86/114 E 6/80

 89. 从以上调查可以描述此次健康事件的: A 人群分布 B 时间分布, C 空间分布 D 三间分布 E 砷与疾病的关联

 90. 要想确定该村村民皮肤损害与饮水砷浓度的关系,还应做什么研究? A 剂量反应关系 B 生态学研究 C 疫源地 D 临床实验 E 筛检

 91-95共用题干 某岛屿近年来因癌症死亡的病例增多。为探明职业暴露与癌症死亡的关系 91. 这个研究首先要收集什么数据资料? A 饮食 B地理位置 C人口数 D 一般人口学特征和死亡人数 E 患病率

 92. 这个研究需要进行: A 确定对象 B 提出假设 C 进行家访 D 访问病人 E 走访当地医院

 93. 要想探明当地职业暴露与癌症的关系,如何验证假说? A 分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进行癌症发病的追踪调查 B 死因调查 C 普查 D社区干预 E 问卷调查

 94.如果进行队列研究,首先要 A 入户 B 职业研究 C 基线调查 D采样 E收集病人

 95. 建立队列和随访,需要注意

 A 入户数 B 病人数 C 失访率 D采样数 E死亡数

 96.在常年无白喉发生的自然村中,去年秋天突然发生白喉病人5例,在流行过程的强度上称: A 散发 B 爆发 C 隐形流行 D 流行 E 大流行

 B型题

 A. 散发

 B. 爆发

 C. 流行

 D. 大流行

 E. 大爆发 97.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

 98.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99.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100. 某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迅速蔓延跨省、国家、洲界。

 参考答案 1-5 DAAEE

 6-10 CCBEC 11-15 AEDBA 16-20 EBDBC 21-25 DCBBD 26-30 CBCBA 31-35 DDCDB 36-40 CCDCD 41-45 EEAEE 46-50 CEEAE 51-55 EEBEE 56-60 CBEBC 61-65 BCEEC 66-70 BEDBB 71-75 DCEBC 76-80 EDEBB 81-85 ABCCE 86-90 BDCDA 91-95 DBACC 96-100 BACBD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4) 【A型题】 1.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C. 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2. 目前,流行病学可以概括为:() A. 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C.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D.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E.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治对策的学科

 3.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 A. 病人

  B. 非病人 C. 病原携带者 D. 人群 E. 个体

 4.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A. 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B. 疾病的病因 C. 疾病的防治措施 D. 流行病研究方法 E. 以上均是

 5. 综合地进行疾病“三间分布”描述的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 A. 出生队列研究 B. 横断面研究 C. 移民流行病学 D. 血清流行病学

 E. 遗传流行病学

 6. 为了探讨某一疾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用下列哪种方法最合适 A. 遗传流行病学

  B. 血清流行病学 C. 移民流行病学

 D. 描述流行病学

 E. 理论流行病学

 7. 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 A. 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

 B. 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 C. 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

  D. 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

 E. 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

 8.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2005年和200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2005年相比 A. 200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 200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 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 以上均不对

 9. 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 A. 散发

  B. 暴发 C. 流行

  D. 大流行

 E. 世界大流行

 10. 对于病因未明的疾病,现况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A. 确定病因 B. 验证病因 C. 寻找病因线索

  D. 进行病因推断 E. 否定病因

 11. 下面哪一点不属于现况研究的特点:() A. 现况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 B. 现况研究有特定的时点或期间 C. 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

  D. 可以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 E. 不可以作因果推论

 12. 抽样误差的定义为:() A. 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B. 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C.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 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E. 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13. 抽样的目的是:() A. 研究总体统计量 B. 研究样本统计量 C. 研究误差

  D. 研究典型案例 E. 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14. 某社区卫生机构打算通过调查,了解当年该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你认为采用哪一种方法进行调查最为合适?() A. 回顾性调查 B. 现况调查 C. 前瞻性调查

  D. 随访调查 E. 典型调查

 15. 某因素和疾病间联系的最好测量是?() A. 人群归因危险度 B. 全人群该病的发病率 C. 该因素的流行率

 D. 相对危险度 E. 归因危险度

 16. 说明暴露的生物学效应的指标是:() A. RR和AR B. RR和PAR C. RR和PAR% D. PAR和PAR% E. AR和PAR

 17. 队列研究观察对象分组方法是(

  ) A.按是否发病分组 B.随机分组 C.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D.按均衡原则分实验和对照 E.以上都不是

 18. 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必须(

 ) A.是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B.根据疾病发生前是否存在某暴露因素对人群分组,并随访观察二组人群中的结局的差异 C.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 D.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E.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人口特征

 19.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因素比值比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此因素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无关因素

 D、混杂因素

 E、无法判断

 20. 有人对250例胃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饮酒、吸烟、劳动强度、吃变硬或发霉的馒头、膳食中蔬菜和蛋白质的量以及情绪变化等,同时对条件与上述250例具有可比性的400名非胃癌患者(或健康人)进行同样项目的调查,以便进行结果比较。在该项科研工作中使用了哪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现况调查

 B、筛检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21. 有人在1982~1984年进行了一次有关食管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1982年2月到1984年5月在某市级医院诊断的男性食管癌病人,对照是从人群选取的样本。对两组研究对象都进行访问调查,询问了有关饮食等方面的情况,其中包括饮酒情况:OR值为: 酒精消耗量与食管癌的关系

 ≥80g/d

  0~79g/d 合计 病例 96 104

  200 对照 109 666 775 合计 205 770 975 A、1.05

 B、5.64

  C、6.94

 D、0.48

 E、0.14

 22. 在一项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将性别作为匹配因素,研究饮用咖啡与膀胱癌的关系,得到以下资料:OR值为: 病例 对照 非暴露 暴露 非暴露 4 69 暴露 43 364 A、0.49

  B、1.60

  C、1.09

  D、10.75

 E、0.62

 23.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评价研究因素和疾病的联系程度常用的指标是: A、OR值

  B、RR值

 C、AR值

 D、AR%值

  E、PAR值

 24. 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有以下不同: A、研究方向由因到果

  B、设立了对照组 C、给试验组实施了干预措施

 D、可以用于病因推断 E、以上均对

 25. 下列哪项研究属于病例对照研究: A、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 B、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他资料,以测量病例组中各项特征或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 C、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种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 D、在戒烟和至今仍在抽烟的男子中调查肿瘤的相对危险度 E、调查以往患病率的趋势,以便预测将来疾病的发生

 26. 病例对照研究中进行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混杂偏倚

  E、以上均是

 27. 就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备的特点是: A、耗费少

 B、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

  D、选择没有疾病的人作对照 E、估计的暴露史可出现偏倚

 28. 下列何者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 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 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 D、偏倚少,结果可靠 E、以上均是

 29. 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的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居住地及社会等级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试问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 A 、前瞻性队列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现场实验

 D 、历史性队列研究 E 、现况研究

 30. 所谓病例对照研究是指: A 对不同类型的病例进行预后因素的研究 B 根据以往患病情况,对将来的发病率进行研究 C 研究吸毒者、非吸毒者与艾滋病发生的关系 D 通过调查患某病的病例组与未患该病的对照组以往暴露于某因素的比例,以判定该因素与该病是否存在关联 E 利用医院病案资料所开展有关疾病疗效的分析与研究

 31. 在研究某疫苗的疗效研究中,实验组为接种该疫苗的儿童;对照组为不接种该疫苗的儿童。则此对照属于: A

 安慰剂对照

 B

 空白对照

  C

 标准对照

  D

 相互对照

 E 随机同期对照

  32. 在临床疗效研究中,选择现有的正常值为对照组。则此对照属于: A

 安慰剂对照

 B

 空白对照

  C

 标准对照

  D

 相互对照

  E 随机同期对照

 33. 在药物临床试验中,比较同一组病人用药前后指标的变化,根据变化程度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则此对照属于: A

 安慰剂对照

 B

 空白对照

  C

 标准对照

  D 自身对照

 E 随机同期对照

 34. 药物临床试验分组方法为: A

 按是否发病分组

  B

  随机分组 C

 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D 按均衡原则分实验和对照

  E 以上都不对

 35. 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 A之后

  B同时

  C之前

  D以上都可能

  E 以上均不对

 36. 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

 A环境因素

  B遗传因素

  C宿主

  D特异病原体

 E病原微生物

 37. 确定某因素与某病联系强度最好用

  A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患病率

 C相对危险度 D暴露于某因素的频率

 E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

 38. 为研究胃溃疡病与饮酒的关系,某大夫调查了100名胃溃疡病人的饮酒史和100名胃炎病人的饮酒史,这是属于 A、群组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D、现况研究 E、筛检

 39. 在临床试验中,下列哪种盲法最常应用

  A.单盲法

 B.双盲法

  C.三盲法

 D.四盲法

 E.单盲法加三盲法

 40. 临床上的双盲研究是指

  A.研究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

 B.观察者和受试对象均不知试验分组情况 C.观察者和受试对象均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D.研究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

 E.以上都不是

 41. 实验性研究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A.对照原则

 B.随机化原则

 C.样本大小原则

 D.盲法原则

  E.重复原则

 42. 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的含义

 A.病原微生物

 B.物理因之

 C.化学因子

  D.心理因素 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

 43.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最易发生的偏倚是

  A、社会期望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选择性偏倚

 E.以上都不对

 44. 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

  A.病例报告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疾病的三间分布特点的研究

 E.普查

 45. 疾病轮状模型的内环是:

  A、环境因素

 B、遗传因素 C、宿主 D、特异病原体 E、病原微生物

 46. 约登指数指: A、灵敏度+特异度-1

 B.灵敏度-阳性预测值

  C、灵敏度+阴性预测值

  D、灵敏度+假阴性率

 E、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

 47. 有人认为,用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法检查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查出的阳性者中,85%是正确的,即该法查出的阳性者有85%真正患有上述两种肿瘤,用流行病学术语表达为 A

 灵敏度为85%

  B

 特异度为85% C

 阳性预测值为85%

  D

 假阴性率为85%

  E

 阴性预测植85%

 48. 对某一筛检实验,如何提高其阳性预测值

 A、 增加筛检频率

 B、 筛检高危险人群 C、 减少筛检频率

 D、对筛检阳性者进行仔细的诊断 E、在患病率低的人群中进行筛检

 49. 在筛检的ROC曲线中,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达的意义分别为: A、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

  B、假阳性率与阳性预测值 C、假阳性率与真阳性率

  D、假阴性率与阴性预测值 E、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

 50. 在糖尿病检出方案中,A实验血糖筛选水平定为160MG/ML,而B实验的定为130MG/ML,这意味着: A、A实验的灵敏度比B实验高

 B、A实验的特异度比B实验高 C、A实验的假阳性率比B实验高 D、A实验的阴性预测值比B实验高 E、以上都不对

 51. 下面关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论述正确的是:

  A. 传统的医学实践是不讲证据的,循证医学实践则是讲证据的

 B. 传统的医学实践是基于证据的,循证医学实践也是基于证据的,但它们所基于的证据不同

 C. 传统医学基于经验证据,循证医学是基于现有的科学研究的最好证据,,但也要根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情况做出合适的决定

 D. 传统医学基于经验证据,循证医学不要临床经验

 E. 以上都不对

 52. 循证医学对未来医学的影响是

 (

  )

 A. 促进临床医疗实践的规范化、临床决策科学化, 避免资源浪费

 B. 促进临床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 紧跟科学发展水平 C. 有利于国际间医学资源的共享, 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D. 有助于患者参与医疗过程, 监督医疗,保障自身的权益 E. 以上都对

 53. 系统综述有关文献的收集过程下列哪项不妥当

 (

  )

 A. 收集检索文献的范围要明确

 B. 要有纳入和排除标准

 C. 对所使用的原始文献研究结论的分析科学有效

 D. 应采用多种渠道进行文献收集

 E. 不能使用未发表的文献

 54. 下列哪项不是Meta分析的目的

  (

  ) A. 定量地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 B.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C. 快速发表研究成果 D. 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E. 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

 55. 选择效应标志物的应具有的特点

 (

  )

 A. 选择最能代表生物效应实际情况的标志物

 B. 选择生物效应特异性标志

 C. 选择生物效应敏感指标

 D. 选择易于测量的效应指标

 E. 以上都对

 56. 外暴露标志物有

  (

 )

 A. 病毒

 B. 化学致癌物

 C. 细菌

 D. 毒素

 E. 以上都是

 57. 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大多数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

 )

 A. 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

 B. 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

 C. 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D. 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

 E. 只作为暴露标志

 58. 生物标志物的测定方法有

 (

  ) A. PCR技术、 B. 自动化测序技术(automated sequencing techniques)、 C. 比较性的基因杂交技术(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cition ,CGH) D. 基因芯片(gene chip) E. 以上都是

  59. 遗传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方法有

  (

 )

  A. 双生子分析

 B. 养子、半同胞分析

 C. 系谱分析

 D. 家族聚集性分析

 E. 以上都可以

 6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在多因子遗传病中,遗传对易患性所起作用的程度称为遗传度

 B. 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某病发病中所起作用越小

 C. 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某病发病中的作用越重要

 D. 可以用双生子法估计遗传度

 E. 可以利用现况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估计遗传度

 61. 多因子遗传病常具有的发病规律是(

  )

 A. 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与遗传度有关

 B. 受亲属亲缘关系的影响,亲属中发病率有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三级亲属

 C. 再发风险受病情的影响,病情重者再发风险率高

 D. 在一个家庭中,罹患成员越多,再发风险越高

 E. 以上都是

 62.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可以通过

  ( )

 A. 遗传病筛检

 B. 遗传咨询

 C. 再发风险估计

 D. 检出致病基因携带者

 E. 以上都可以

 63.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中卡介苗接种时间为(

  ) A.出生24小时内 B.3月龄 C.6月龄 D.8月龄 E.1岁

 64. 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 A.具有冬春季节性升高的现象 B.在未经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 C.在未经免疫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即被感染 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 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时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65. 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A.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病人出现 C.有一定潜伏期 D.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E.以上都不是

 66. 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

  ) A.预防性消毒 B.疫源地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E.终末消毒

 67. 接种卡介苗属于(

 )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被动自动免疫 68. 传染病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的传播途径是(

 ) A.经水传播 B.经接触传播 C.经食物传播 D.经土壤传播 E.经空气传播

 69. 在下列乙类传染病中,应该以甲类传染病来报告的是(

 ) A.艾滋病 B.病毒性肝炎 C.白喉 D.细菌性痢疾 E.伤寒

 70. 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称为(

  ) A.预防性消毒 B.疫源地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E.终末消毒

 71. 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 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 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 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

 72. 疾病监测的目的是(

 ) A.预防和控制疾病 B.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 C.确定致病因素 D.向卫生官员报告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状况 E.消灭传染源

 73. 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是:(

 ) A.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对症防治 B.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心理治疗 C.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 D.早发现、早治疗、对症防治 E.早发现、对症治疗、心理治疗

 74. 伤寒流行时对被污染的水源进行消毒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

  E、传染病的防疫性措施

 75. 三级预防的作用不包括防止(

  ) A、伤残

 B、合并症

  C、后遗症

  D、复发

 E、慢性化

 76. 下列疾病中适宜开展二级预防的是(

 ) A 麻疹

 B 色盲

 C 胰腺癌

 D 肺结核

  E 心肌梗死

 77. 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丢失事件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设为(

  ) A

 0级

 B

 I级

 C

 II级

  D

 III级

 E

 IV级

 78. 下列哪一项不是全球伤害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 A.全球死亡的1/10是伤害致死

 B.伤害死亡的高发年龄为15~59岁

 C.伤害死亡男性占2/3

 D.伤害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

 E.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呈下降趋势

 79. 疾病暴发调查的步骤中,首先要做的是( ) A.封锁现场 B.隔离病人 C.暴发原因调查 D.核实诊断,确证暴发 E.人员及物资的准备与组织工作

 80. 预防接种出现人员死亡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设为(

  ) A

 0级

 B

 I级

 C

 II级

  D

 III级

 E

 IV级

 81. 伤害预防的四项干预措施,不包括( ) C、工程干预

 B、经济干预

 C、强制干预

  D、法律干预

  E、教育干预

 82. 下列不属于伤害致病因子的是(

  ) A.动能

 B.化学能

 C.辐射能

 D.热能

 E.生物能

 83-87题共用题干 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4月24日向全球通报墨西哥和美国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截至北京时间22日13时,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103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85例。 83. 此次甲型H1N1流感属: A 爆发 B 散发 C 流行 D 特殊流行 E 暴发

 84. 此次甲型H1N1流感属: A 地方病 B 医源性疾病 C 自然疫源性疾病 D 流行病 E 传染病

 85. 此次甲型H1N1流感属: A 猪与人之间传染 B 猪与猪之间传染 C猪与鸡之间传染 D鸡与人之间传染 E 人与人之间传染

 86. 续发病例为: A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其易感接触者受其传染而发生的病例。 B第二个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其易感接触者受其传染而发生的病例。 C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其易感接触者受其传染而发生的二代病例。 D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其易感接触者受其传染而发生的病例。 E第一个死亡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其易感接触者受其传染而发生的病例。

 87. 目前对于此次甲型H1N1流感,最可行的预防措施是: A 西药治疗病人 B 中药治疗病人 C病人的接触者接受治疗 D对病人进行隔离 E 对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

 88-92题共用题干 某课题拟研究在砷中毒病区村民中饮水砷含量与皮肤病的关联性。在该病区,调查员询问了村民关于过去和当前的饮水井使用情况并检查了皮肤损害的症状。 88. 此研究属于 A 病例对照研究 B 横断面研究 C 前瞻性队列研究 D 临床实验 E 回顾性队列研究 89. 该村常驻人口数为560人,调查员检查了所有调查期间在家的村民共527人,此调查为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分层抽样 D 随机抽样 E 生态学调查 90. 该调查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发生的时间 B 人群 C 发生地点 D 当地的水井 E 当地的医疗状况 91.要想达到本课题的目的,还需要主要调查: A 疾病史 B 饮水中砷的浓度 C 家族史 D 遗传基因 E 就医的时间 92. 据查该村使用高砷水井的家族中每一个成员的皮肤损害症状有所不同,这可能是主要因为: A 疾病史不同 B 易感性不同 C 家族史不同 D 出生地不同 E 职业不同

 93-97题共用题干 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死于不同疾病的部分研究结果如下表

 疾病

  吸烟者 非吸烟者

  RR 肺癌

 50.12

 4.69

  10.7 心血管疾病 296.75 170.32

  1.7

 93. 吸烟者因肺癌死亡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 A 10.7倍 B 1.7倍 C 2倍 D 5倍 E 不能计算

 94. 吸烟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 A 10.7倍 B 1.7倍 C 2倍 D 5倍 E 不能计算

 95. 从该研究结果看出, A 吸烟对肺癌发生的危险大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吸烟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大于肺癌的危险 C吸烟对肺癌发生的危险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相同 D吸烟没有危险 E 不能得出结论

 96. 从该研究结果看出,吸烟对肺癌死亡危险的关联度为: A 无 B 弱 C 中 D 强 E 很强

 97. 从该研究结果看出,吸烟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关联度为: A 无 B 弱 C 中 D 强 E 很强

 【B型题】 A、为了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宫颈癌 B、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的全部学生 C、一项在健康人中发现或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 D、对个别发生的麻诊病人进行调查 E、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98. 抽样调查 99. 普查 100. 筛检

 参考答案 1-5 BCDEB

 6-10 CCDAC 11-15 ECEBD 16-20 ACBCC 21-25 BEACC 26-30 ABCBD 31-35 BCDBC 36-40 ACBBB 41-45 CEDCC 46-50 ACBCB 51-55 CEECE 56-60 ECEEB 61-65 EEADE 66-70 CCEAE 71-75 BAAEE 76-80 DBEDC 81-85 DEEEE 86-90 ADBBB 91-95 BBABA 96-100 ECBAC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5) 【A型题】 1. “Handle had been removed”是说(

 ) A.美国的弗明汉(Framingham)对心血管病的研究 B.英国的Doll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C.英国医生约翰斯诺(John Snow)使用病例分布的标点地图法对霍乱的调查 D.我国学者对流行病学的研究 E.以上都不对

 2. 以下哪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 群体特征

 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D. 研究疾病的病因 E. 以上均是

 3. 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A. 考核疾病的防治效果 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 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 D. 研究疾病的病因 E. 以上均是

 4.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 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A.无症状的健康人 C. 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 病原携带者

 5. 某医师调查了1000人的HBSAg,其中1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标为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 罹患率 D. 感染率 E. 生存率

 6. 甲、乙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 癌肿部位 甲人群(%) 乙人群(%) 肺 10.0 6.7 乳腺 30.0 20.0 子宫颈 25.0 16.7 其他 35.0 56.6 合计 100.0 100.0 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 A. 正确 B. 不正确,因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亡率 C. 不正确,因为未用率指标测量

 D. 不正确,因为未设对照组 E. 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率的标化

 7. 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明,蓝色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要比其他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为多。由此推论:蓝色车子发生车祸的危险性高于其他车子: A. 对的

 B. 不对,因为比较的不是基础率 C. 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

 D. 不对,因为没做显著性检验 E. 不对,因为以现患率代替了发生率

 8. 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 (

  ) A

 观察到的病例数 B

 观察到的新病例数 C

 无症状的病例 D

 同期暴露人口数 E

 同期患病数

 9. 某一类特征相似的疾病,当其发病率高于一般发病水平时,称为:( ) A. 散发

 B. 地方性

 C. 爆发

 D. 流行

 E. 大流行

 10. 在21个国家中,调查了1950年至1960年和1960年至1970年的心脏病死亡率,并分析了心脏病与该国家1971年口服避孕药使用情况的关系。校正这些国家人口的年龄差别后,表明口服避孕药越多的国家心脏病死亡率越高。该研究可能是:() A. 病例群研究 B. 生态学研究 C. 回顾性定群研究

  D. 定群研究 E. 上述答案都不是

 11. 某区在社区进行糖尿病调查时,首先将全区的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较好,差三类。然后各随机抽取1/10的人作调查,此种抽样方法属于以下哪种抽样?() A. 单纯随机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分层抽样 E. 机械抽样

 12. 为了解某校近视的现患率,调查者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 单纯随机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分层抽样 E. 机械抽样

 13. 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不正确的项为?() A. 早期发现病例 B. 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 C. 寻找某病的全部病例

 D. 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E. 验证病因假说

 14. 对总体的每一个个体进行编号,根据样本大小利用随机数表抽取研究对象的方法为?() 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随机抽样

  D. 整群抽样 E. 随意抽样

 15.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 A. 患该病的人

  B. 未患该病的人

  C. 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 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16. 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 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 发生偏倚的机会少 C. 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 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易实现 E. 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17. 在一份有关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 , 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 48.0/10 万 , 不吸烟者为 25.4/10 万 , 其相对危险度为 : A.1.89

  B.22.6/10 万

  C.48.O

  D.0.0048

  E.无法计算

 18. 在对 20~25 岁所有妇女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 , 应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 , 子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为 5/10 万 , 未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为 2/10 万。据此作出的口服避孕药引起子宫颈癌的推论是 : A. 正确的 B. 不正确, 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流行率 C. 不正确, 因为没有对应用者和不应用者年龄分布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进行调整 D. 不正确, 因为需要用率而不是比率来支持这一推论 E. 不正确, 因为在其他有关因素方面 , 这两组可能有差异

 19. 由果到因的研究方法是: A、现况调查

  B、队列调查

  C、病例对照调查

  D、临床实验

  E、社区实验

 20. 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易出现偏倚的是: A、选择偏倚

  B、观察偏倚

  C、混杂偏倚

  D、信息偏倚

  E、上述都不是

 21.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得资料:病例组暴露18人,非暴露10人;对照组暴露9人,非暴露 20人;则OR值为

 A.0.25

 B.4.0

  C.2.0

 D.0.5

  E.0.49

 22、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时,为了提高效率,常用1:M配比,但M的取值一般

  A.<2

  B.<3

  C.<4

 D.<5

 E.<6

 23.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确立某因素与某病联系的强度用: A、某人群中该病发病率

 B、某人群中该病患病率 C、某人群中该病罹患率

 D、某因素的暴露率 E、比值比

 24. 一项吸烟与肺癌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经分析后获下述数据:х2=12.36,P=0、01,OR=3.4,OR的95%的可信区间为1.8~4.7。正确的研究结论是: A、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患肺癌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患肺癌可能性明显小于病例组

 D、病例组肺癌发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E、吸烟者患肺癌可能性明显大于不吸烟者

 25.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因素主要来自: A 横断面调查 B 个案调查中提供的线索 C 其他学科、其他领域提出的线索 D 以上都对 E 以上都不对

 26. 下列哪种联系是病因研究所寻找的: A 统计学联系 B 虚假联系 C 间接联系 D 直接联系 E 因果联系

 27. 混杂因素是指

 A、影响研究结果判断的因素

  B、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 C、与研究的疾病和研究因素都有联系的因素

 D、仅与研究因素有联系的因素 E、仅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素

 28. 所谓病例对照研究是指 A 对不同类型的病例进行预后因素的研究 B 根据以往患病情况,对将来的发病率进行研究 C 研究吸毒者、非吸毒者与艾滋病发生的关系 D 通过调查患某病的病例组与未患该病的对照组以往暴露于某因素的比例,以判定该因素与该病是否存在关联 E 利用医院病案资料所开展有关疾病疗效的分析与研究

 29. 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A 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 B 相对经济 C 选择无病者作对照 D 可以计算发病率 E 对暴露的计算可能存在偏倚

 30. 达尔文发现,不同类的动物在相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性状;相同类的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性状,这类寻求因果关系的方法是 A、求同法

 B、求异法

  C、求同求异共用法

  D、共变法

  E、以上都不对

 31. 轮状模式所反映的是疾病的: A.特异病因学说

 B.单病因学说

  C.多病因学说

  D.生物病因学说

  E.机体遗传易感性病因学说

 32. 下列关系式中那项是正确的: A.灵敏度+特异度=1

  B.灵敏度+阳性预测值=1

 C.灵敏度+阴性预测值

  D.灵敏度+假阴性率=1

  E.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1

 33. 下列那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的定义和内涵: A.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

  B.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

  C.分析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和暴露人群等指标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

 E.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

 34. 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的特点

 A、属观察法

 B、必须设立对照 C、由“果”及“因”

 D、不能分析因果联系 E、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分析

 35. 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可以计算: A.相对危险度

  B.特异危险度

  C.比值比

  D.发病率

 E.罹患率

 36. 用某种诊断方法判断为阴性的人中,实际无病的所占的比例称

 A 灵敏度

 B 特异度

 C 阳性预测值

 D 阴性预测值

 E总符合率

 37-41共用题干 对500名有乳腺癌史的妇女和500名正常妇女进行X线诊断,结果前者中有100例阳性,后者有50例阳性。 37. 根据上述资料,请判断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A

 80%

 B

 90%

 C

 20%

  D

 10%

  E

 66.67%

 38. 根据上述资料,该试验的特异度为

 A

 80%

 B

 90%

 C

 20%

  D

 10%

  E

 66.67%

 39. 根据上述资料,该试验的误诊率为

 A

 80%

 B

 90%

 C

 20%

  D

 10%

  E

 66.67%

 40. 根据上述资料,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

  A

 80%

 B

 90%

 C

 20%

  D

 10%

  E

 66.67%

 41. 根据上述资料,该试验的约登指数为

  A

 80%

 B

 90%

 C

 20%

  D

 10%

  E

 66.67%

 42. 在临床试验中,设立哪一种对照效果最佳?

 A历史性对照

 B非随机对照

  C随机同期对照 D不同地区的对照

 E不同医院的对照

 43. 研究人员控制着研究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是哪种?

  A实验性研究

 B抽样

  C普查

  D暴发调查

  E病例对照调查

 44. 在临床试验中,人群的分组的方法为: A、按是否患病分组

 B、随机分组

  C、按是否暴露于某种因素分组 D、抽样

 E、以上方法都可以

 45. 在临床试验中,为了减少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干预措施的使用最好采取: A、单盲

 B、双盲

  C、在社区抽取健康人群进行 D、筛检

 E、以上方法都不对

 46. 致病因子的流行病学研究有两类方法,即观察法与实验法,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实 验法中 A. 研究中设立对照

 B.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相同

  C.研究是前瞻性的

 D.研究组与对照组同时存在

  E.实验法有干预措施

 47.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中的筛检,最大的用途为: A.筛选可疑危险因素

  B.探索病因

  C.描述疾病三间分布

  D.早期发现可疑患者

  E.确诊病人

 48. 确定暴露于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关系时,下列哪一条不加考虑

  A.联系的强度和联系的特异性 B.剂量反应关系与生物学的可解释性 C.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 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P值大小 E.不同研究条件(地点、时间、人群)下所得联系的一致性

 49. 欲进行喝酒与肝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A、慢性肝炎病人

  B、胃病病人

  C、意外损伤病人

  D、肠道传染病人 E、眼病病人

 50.

 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

  (

  )

 A.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B. 文献检索、选择及文献评价

 C. 统计分析

 D. 感度分析及偏倚分析

 E. 以上都对

 51.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下列哪项不妥当:

  A. 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

  B. 临床决策的科学化

  C. 任何医疗干预都应建立在当前研究的最佳证据之上

  D. 只能根据文献上的证据进行相关治疗

  E. 使病人获得最大利益

 52. 循证保健(EBH)是

 (

  ) A. 循证保健是循证思想在卫生保健系统中的扩展 B.

 EBH的目的就是利用目前最佳的证据指导公共卫生保健领域中干预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C.

 EBH的证据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得 D. 循证医学是针对个体病人的临床实践,EBH是针对群体实施医疗保健实践 E. 以上都对

 5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循证医学是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现有最好的证据制定临床诊疗决策

 B. 循证医学是对传统医学的彻底否定

 C. 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参酌目前最好的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见

 D. 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所获得的证据是循证医学证据等级中最高的

 E.寻找和评估证据是实施循证医学实践的必要环节

 5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分子流行病学是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研究疾病或健康的人群现象

 B.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从暴露到疾病的各个环节

 C. 分子流行病学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D. 分子流行病学可以用于传染病的防治及效果评价

 E. 传统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不能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55.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生物标志物包括 (

 )

 A. 外暴露标志物

 B. 内暴露标志物

 C. 效应标志物

 D. 易感性标志物

 E. 以上都对

 56. 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有

 (

 )

 A. 从小样本的探索性研究到大样本的危险度评价

 B. 从单个生物标志物(如单基因单位点)到多个生物标志物

 C. 从分别研究和分析基因和环境的独立作用到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的联合分析

 D. 从单阶段研究到多阶段验证研究

 E. 以上都对

 5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内暴露标志的剂量是指被宿主吸收的外源性暴露物质的量

 B. 内暴露剂量可反映机体在吸收、代谢的生物转运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C. 内暴露剂量可定量地显示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实际暴露水平和分布 D. 内暴露剂量就是生物有效暴露剂量 E. 测定内暴露剂量要充分考虑暴露物在体内的半衰期。

 58. 遗传咨询的基本内容包括

  (

 )

 A. 明确是否为遗传病

 B. 若是遗传病要明确遗传方式

 C. 按照遗传方式和特点估计子代再发风险

 D. 提出预防、治疗对策

 E. 以上都是

 5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传统流行病学的各类研究方法均适用于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B. 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只包括单基因遗传病

  C. 遗传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D. 遗传流行病学可以分析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E. 遗传流行病学与医学遗传学的主要区别是以人群为着眼点

 60. 遗传流行病学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

 A. 家系调查

 B. 双生子分析

 C. 遗传度分析

 D.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分析

 E. 以上都是

 6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遗传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区别是它首先考虑遗传因素与家庭家庭相似性

  B. 遗传流行病学与群体遗传学的区别在于后者主要是研究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

  C. 多因子遗传病,其疾病越严重,再发危险率也越低

 D. 同病率或一致率是指双生子中某疾病或性状的一致性

  E. 遗传负荷一般用一个群体中每个个体带有的有害基因的数量来衡量

 62. 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不具备下列那种特征(

  ) A.多呈爆发流行 B.病例一般多呈散在性出现 C.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者较多 D.病例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E.加强传染源管理及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例发生

 63. 饭店的碗筷,每次用后都进行消毒,这是: A.疫源地消毒 B.随时消毒 C.化学消毒 D.终末消毒 E.预防性消毒

 64. 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流感疫苗 D.破伤风类毒素 E.白喉抗毒素

 65. 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66.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中麻疹疫苗接种时间为(

 ) A.1月龄 B.3月龄 C.6月龄 D.8月龄 E.1岁

 67. 确定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有(

 ) A.传染源被移走 B.传染源已经出院 C.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消除

  D.所有易感人群均获得免疫 E.周围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没有发生新的病例

 68. 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是:(

  ) 患病率

 B、死亡率

  C、病死率

  D、相对危险度

 E、抗体阳转率

 69.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五苗防七病”中的疾病(

 ) A.流感 B.百日咳 C.麻疹 D.脊髓灰质炎 E.结核病

 70. 下列有关疾病监测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主动监测的结果要比被动监测准确 B.哨点监测的耗费要比常规报告高 C.监测病例的诊断要比实际病例简便 D.直接指标的获得要比间接指标困难 E.静态人群资料的处理要比动态人群简单

 71. 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

 ) 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 C.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 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 E.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

 72.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最早是在哪一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的(

  ) A、1977

  B、1978

 C、1979

 D、1987

 E、1988

 73. 利用筛检发现高血压,并积极加以控制,这对于预防冠心病来讲属于(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常规报告

 E、哨点监测

 74. 我国有关出生缺陷的信息,来源于(

  )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哨点监测

  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75. 提倡妇女用自检乳房来发现乳腺癌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主动监测

 E、被动监测

 76. 下列不属于伤害的四项干预措施的是(

 ) A.美国一些州规定使用安全带 B.保险公司以低价安装烟雾报警器来防止火灾 C.设计汽车时注意急救药品及有关器械储器 D.保险公司减少配额使人们提高安全意识 E.通过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

 77. 故意伤害不包括(

 ) A.虐待儿童

  B、家庭暴力

  C、溺水

  D、恶性殴打

 E、他杀

 78. 下列哪一项不是全球伤害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 A.全球死亡的1/10是伤害致死

 B.伤害死亡的高发年龄为15~59岁

 C.伤害死亡女性占2/3

 D.伤害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

 E.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呈上升趋势

 79. 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设为(

  ) A

 0级

 B

 I级

 C

 II级

  D

 III级

 E

 IV级

 80. 关于暴发调查的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暴发调查自始至终必须同步进行暴发控制 B.暴发调查时对少数不配合调查者,可强制其接受调查 C.暴发调查时应避免与新闻媒体接触 D.暴发调查应争取各个部门的协作 E.暴发调查过程中,应不断向上级部门汇报

 81. Haddon模型中,在发生伤害之后应进行的伤害预防中,错误的是(

  ) A.防止失血过多 B.妥善处理骨折 C.邮箱质地的改善与防止漏油 D.车祸急救,消防,应急系统与措施 E.乘车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82-86题共用题干

 男性

 下图为某年对日本人自杀死亡数的调查。

 女性

  82. 如图所示,在性别分布上,日本人男性自杀死亡率大于女性: A. 正确的 B. 不正确, 因为没有区分自杀率 C. 不正确, 因为只有分子没有分母 D. 不正确, 因为不能确定自杀死亡率, E. 不正确, 因为在其他有关因素方面 , 这两组可能有差异

 83. 在年龄分布上,自杀死亡者中, A. 50-59岁组自杀身亡者最多 B. 70岁女性自杀身亡者最多 C. 10-19岁组自杀身亡者最少 D. 年老人自杀身亡者比年轻人多 E. 30-39岁组自杀身亡者平均不超过5人

 84. 在时间分布上, A. 男性自杀大多在春季 B. 女性自杀大多在春季 C. 自杀者在春季较多 D. 年老人自杀身亡者大多在春季 E. 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布

 85. 在以下的影响因素中,你认为哪一个因素对自杀影响最小: A. 婚姻 B. 文化教育 C. 职业 D. 年龄 E. 地理因素

 86. 为了防止自杀死亡的发生,比较有效地措施是: A. 健康宣传教育 B. 早期治疗疾病 C. 职业道德教育 D. 老有所养 E. 心理干预

  87-91题共用题干 为确认砷暴露人群的皮肤症状与砷暴露量的关系,选择饮水型砷暴露病区村民及对照村村民,进行了饮水砷含量测定及问诊和皮肤病诊查。 表1.

 调查对象的特征 Tab.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in the present study 项目 砷暴露村(n=125) 对照村(n=48) 平均年龄 (SD) 38.3 (17.3) 42.5 (10.9) 男性人数( %) 71(56.8) 26(54.2) 平均砷暴露浓度μg/l(SD) 151.1(35.3) 5.6(5.5)* 水井使用的平均年限 (SD) 13.8 (6.7) 15.4 (7.5) 皮肤病患者人数( %) 57(45.6) 6(12.5)* * P<0.05

 87. 从表1来看,两组人群有无可比性: A. 有 B. 无可比性,因为平均砷暴露浓度有差异 C. 无可比性,因为皮肤病患者人数不同 D. 无可比性,因为两组的调查人数不同 E. 无可比性,因为平均年龄有显著性差异

 88. 如表2所示,在砷暴露组中皮肤病患病率为: 表2.

 不同年龄组中调查对象的皮肤病患病情况 年龄 砷暴露村 对照村 调查人数 皮肤损害 调查人数 皮肤损害 0-9 5 0 0 0 10-19 19 0 0 0 20-29 13 2 5 0 30-39 25 11 18 1 40-49 35 25 9 1 50-59 15 12 14 4 60- 13 7 2 0 合计 125 57 48 6

 A. 44.0% B. 71.4% C. 45.6% D. 53.8% E. 80.0%

 89. 在砷暴露组中皮肤病患者的年龄分布为: A. 70%以上的病人年龄分布在40岁以上 B. 40-49岁组患病率最高 C. 60岁以上患病率最高 D. 0-9岁年龄组患病率比10-19岁年龄组患病率低 E. 无年龄分布的特征

 90. 如表3所示,下列那一项结果是正确的: 表3. 不同砷暴露水平和饮水时间与调查对象皮肤患病率的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   n % OR 95% CI P P for trend 砷暴露水平a

  砷浓度<50μg/l 51

 29.5

 reference

  51-150μg/l 42

 24.3

 9.97

 1.54

 64.47

 0.003

  >150μg/l 80

 46.2

 10.21

 2.71

 38.51

 0.000 < 0.000 饮水时间(年)b

 1-5 47

 27.2

 reference

  6-15 40

 23.1

 1.00

 0.06

 15.99

 1.000

  >15 86

 49.7

 1.00

 0.10

 9.83

 1.000 0.788

 a 调整年龄、性别 b 调整年龄、性别和砷暴露水平 A.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因素后,皮肤病的患病率随着砷暴露水平的增高有下降的趋势 B. 在调整性别、年龄和砷暴露水平后,与饮水时间低于5年组相比,无论是高于5年或更长的分组中,皮肤病的患病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 C. 饮水砷大于150μg/l浓度组与51-150μg/l浓度组比较,比值比是10.21 D. 饮水时间大于15年组的P值是0.788 E. 皮肤病与饮水砷无关联

 91. 在本次研究中显示,在砷对皮肤损害的效应中: A. 饮水砷暴露浓度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B. 饮水年限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C. 年龄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D. 其他未列入的因素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E. 遗传因素可能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92-96题共用题干 20世纪60年代芬兰职业卫生研究所Hernberg和Tolonen教授为了确定二硫化碳长期低剂量暴露与冠心病的关系,做了5年前瞻性队列研究。 92. 在确定研究因素中你认为妥当的是:

 A. 在有CS2暴露的车间工作至少5年以上

 B. 有CS2暴露,在不引起慢性中毒的车间工作至少5年以上

 C. 有CS2暴露,在不至引起急性中毒的车间工作1年

 D. 在有CS2暴露得车间工作至少10年以上

 E. 有CS2暴露,在不至引起急性中毒的车间工作至少5年以上

  93. 选择暴露组和对照组比较妥当的是: A. 暴露组:某粘纤厂至少有5年CS2暴露史的343名男性工人;对照组: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出生地区相同,工种的体力消耗相当,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343名男性工人。

 B. 暴露组:某粘纤厂有CS2暴露史的所有工人;对照组: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工人。

 C. 暴露组:某粘纤厂所有男性工人;对照组: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出生地区相同,工种的体力消耗相当,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男性工人。

 D. 暴露组:某粘纤厂至少有10年工作史的343名男性工人;对照组: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出生地区相同,工种的体力消耗相当,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343名男性工人。 E. 暴露组:某粘纤厂所有男性工人(343名);对照组: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选择的343名工人。

  94. 此研究的结局变量的指标应来自于: A. 家族史 B. 职业史 C. 现病史 D. 服药史 E. 居住地

 95. CS2与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的RR与AR比较见下表,根据资料分析结果为: 表1 暴露组和对照组的心机梗死发生率及相对危险度

 累积发病率 RR 95%CI 暴露组 7.29 3.57 1.52-8.37 对照组 2.04

 表2.CS2与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的RR与AR比较 临床类型 RR AR 心肌梗塞 3.57 5.25 致死性心肌梗塞 4.69 3.21 非致死性心肌梗塞 2.74 2.04 心绞痛 1.89 11.6 心电图冠心样改变 1.4 6.1 A. CS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4.69,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B. CS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2.74,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C. CS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3.57,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D. CS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3.57,两组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E. CS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不能计算

 96. 此调查正确的结论为: A. CS2所致冠心病不能定论 B. 长期低剂量CS2暴露与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C. CS2所致冠心病,以致死性心肌梗死为主 D. 长期低剂量CS2暴露与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 E. 长期低剂量CS2暴露不造成非致死性心肌梗死

 【B型题】 A. RR B. AR C. AR% D. OR E. PARP

 97. 表示暴露组发病率是对照组发病率的比

 98. 表示单纯由于暴露引起或降低事件发生的危险性的大小

 99. 表示暴露人群中的发病归因于暴露的成份占全部发病的百分比

 100. 表示人群中由于某因素引起发病的危险性占整个人群发病的比例 参考答案 1-5 CCECD

 6-10 CBDDB 11-15 DCEBB 16-20 CAECA 21-25 BCEED 26-30 ECDDC 31-35 CDCAC 36-40 BCBDE 41-45 DCABB 46-50 EDDAE 51-55 DEBEE 56-60 EDEBE 61-65 CAEEA 66-70 DEEAB 71-75 EABEB 76-80 DCCBC 81-85 EDCAE 86-90 EACAB 91-95 AEACD 96-100 BABCE (11-14题答案可能有问题,另有答案BBBA)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6) 【B型题】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9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进行配比研究可减少 98.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进行分层分析可减少 99.在临床实验中,调查者事先知道谁是分组情况最容易产生的偏倚是 10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用住院病人做研究对象容易产生

 参考答案 97-100 CCBA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7) 【B型题】 A、回忆偏倚 B、失访偏倚 C、入院率偏倚 D、检出偏倚 E、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98.进行一次生活习惯与大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的偏倚是 99.进行一次生活习惯与大肠癌关系的队列研究中,最常见的偏倚是 10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如选用现患病例作研究对象,最常见的偏倚是

 参考答案 98-100 ABC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8) 【A型题】 96. 客观地反映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这样的研究为 A. 描述性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E. 分析性研究

 【B型题】 A、现况调查,形成病因假说 B、病例对照调查 C、统计学分析 D、比值比 E、相对危险度 97.对一次食物中毒的分析一般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98.按病人与健康人回顾以往的食物史的调查分析属于 99.按病人与健康人回顾以往的食物史上有没有差别属于 100.在这次食物中毒的病例对照调查中,初步形成因果推断,可以估计RR的是

 参考答案 96-100 EABCD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9) 【B型题】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E、理论流行病学 98.找出确诊的大肠癌的病人及对照,询问两个人群的以往的生活习惯属于 99.按是否一直吃烟熏肉习惯分两批人,随访20年后,观察最后的结局属于 100.对小学生进行龋齿的调查属于

 参考答案 98-100 BCA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 级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12) A. 一个局部的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B. 环境因素和机体内在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C. 群体观点,比较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

 D. 意外伤害容易发生在青年人 E. 某公司45岁以上职工体检 98. 爆发 99. 人类的健康或疾病 100. 流行病学的观点

 参考答案 98-100 ABC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 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13) 【B型题】 A. 描述性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E. 分析性研究 99. 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并可以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的研究为 100. 客观地反映某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们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联系,这样的研究为

 参考答案 99-100 CE

 《流行病学》试题集 说明: 下面的6份试卷都是历年流传下来的,很多题目都只有纸质稿,各种尝试排版后整理如下。原来的试卷有些已经模糊不清,所以这些题目给的答案不一定正确,有问题的我已经作了标记。当然试卷原来给的答案也不一定正确,毕竟都是“老古董”了,教材的版本都发生了变化。遇到有问题的题目,以现行教材为主,或是问问老师。 易光

 《流行病学》2010级考题 【名解】 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描述性研究,医院感染,随机对照试验。 【简答题】 1、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2、现况调查的质量控制措施 3、临床疗效研究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

 【论述题】 什么是现况调查?现况调查的特点是什么?

 《流行病学》2009级考题 【名解】 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描述性研究、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 【简答题】 1、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2、现况调查的质量控制措施 3、临床疗效研究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

 【论述题】 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如何选择的?(暴露人群和对照人群分别加以说明)

 温州医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2001年级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 》A试卷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 10分。) 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 2.人类的健康或疾病主要是环境因素和机体内在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3.必要病因是指引起某种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因子。有了必要病因,必然会出现特定的疾病。(

 ) 4.患病率是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 5.在流行病学上常用的RR 和OR 是表示两个事物发生频率的联系强度。(

 ) 6.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 7.现况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发现高危人群,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 8.个体匹配指给每一个病例选择一个对照,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

 ) 9.双盲: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 10.主动监测在疾病监测中,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门调查或者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

 )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10题,每题 2分,共 20分。) 1.队列研究观察对象分组方法是(

 ) A

 按是否发病分组 B

 随机分组 C

 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D

 按均衡原则分实验和对照 2.在进行调查研究设计中,配比设计适用于(

 ) A

 队列研究 B

 现况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个案调查 3.前瞻性调查的缺点,哪项不对(

 ) A

  观察期长

 B

  只能调查一个或一组因素 C

  耗费人力和物力 D

  对发病率高的病不太适用 4.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确诊的新发病例,其优点是(

 ) A

  一般说来,需要的样本较小 B

  保密性问题较小 C

  回忆偏倚小 D

  上述讲法都不对 5.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的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居住地及社会等级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试问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

 ) A

  前瞻性定群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现场实验 D

  历史性定群研究 6.传染病防制管理规定的传染病有(

 ) A

 三类33种 B

 三类35种 C

 二类25种

 D

 二类22种 7.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 (

  ) A.观察到的病例数 B.观察到的新病例数 C.无症状的病例 D.同期暴露人口数 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 (

  ) A:年龄性别不同 B:目标人群不同 C:干预措施不同 D:观察指标不同 9. 有人认为,用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法检查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查出的阳性者中,85%是正确的,即该法查出的阳性者有85%真正患有上述两种肿瘤,用流行病学术语表达为(

 ) A

 灵敏度为85% B

 特异度为85% C

 阳性预测值为85% D

 假阴性率为85% 10.某课题组在追踪调查接触苯与白血病的发病情况时,发现所调查的工人中有80%的是调查员随访到的,而20%是由于宣传的影响主动与调查员联系的,结果调查员随访的研究对象中有4例白血病患者,主动报告的研究对象中也有4例白血病患者。影响该研究结果最大的偏倚是(

 ) A健康工人效应

  B 失访偏倚

 C

 志愿者偏倚

  D

 无应答偏倚

  三.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 20分。) 1.病因

 2.筛检

 3.爆发

 4.药物不良反应

 5.疾病监测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4题,每题 5分,共 20分。) 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比较传统因果观与现代因果观的差异。

 3.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据按性质所分的四个等级是什么?

 4.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 2题,每题 10分,共 20分。) 1.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它与观察性研究有和不同?

 2.简述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六.分析计算题 (本大题共 2题,每题 5分,共 10分。) 1.为了探讨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 章医生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他选择了病例153人,对照178人,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的部分结果 口服避孕药 心肌梗塞病人 非心肌梗塞病人 合计 有 39

  无

 154

 合计

 请计算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的比值比(OR), 并解释该比值比(OR)含义。

  2.两项关于冠心病的队列研究,一个是在美国麻省的Framingham,另一个是在Puerto Rico进行的。两地采用方法相同,诊断标准相同,研究期间人口变动很小且几乎相等,而冠心病没有能完全治愈的方法。研究部分结果如下: 表 1960-1970年两地60-64岁男性冠心病患病率和发病率

 患病率(/105)(1970年) 平均发病率(/105)(1960-1970年) Framingham 37.4 27.0 Puerto Rico 15.5 5.2 根据该资料,对于该年龄男性冠心病死亡率可以做出如下那种推论?为什么? A. Framingham比Puerto Rico高 B. Framingham比Puerto Rico低 C. Framingham与Puerto Rico同样高

 参考答案 【判断题】1对;2对;3错;4错;5对;6对;7对;8错;9对;10对。 【选择题】1.c; 2.c;3.d; 4.c; 5.b; 6.b; 7.d; 8.c; 9.c; 10.c 【名词解释】 1.病因: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含义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2.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将可疑患者或有缺陷者鉴别出来。 3.爆发:指在一个局部的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4.药物不良反应:指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5.疾病监测: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地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简答题】 1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观察性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2答:传统因果观主要指决定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必定导致一定的结果,所以有充分原因的观念。现代因果观主要指概率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只是可能导致一定的结果,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从而抛弃了充分原因的观念。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符合概率论因果观的。 3答:A级 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B级 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C级 病例报告或有缺陷的临床试验,D级 个人的临床经验 4 答: (1) 提高药物上市前临床试验的质量; (2) 主要用于上市后研究 ① 补充上市前研究中未获得的信息,如对老人,孕妇和儿童的作用等 ② 获得上市前研究不可能得到的新信息如药物在人群中的利用情况及经济学评价等 【论述题】 1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对照的原则, 随机的原则和盲法原则.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将研究对象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人为地给予某种干预措施,以观察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性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去观察和收集人群中疾病或某因素的资料.研究对象不能随机分组.实验性研究可以证实病因假说. 2 答: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目的是创造健康环境,减少病因暴露,(切断各种健康危害因素和病因对人体作用的途径),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第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治疾病的复发或转为慢性。第三级预防就是临床期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对终末期患者执行临终关怀。 【分析计算题】 1答:OR=ad/bc=39×154/24×114=2.20 含义:假如有统计学意义,口服避孕药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是未口服避孕药的2.20倍。 2答:1970年Framingham比 Puerto Rico患病率高,大约是2倍。1970年之前10年间平均发病率Framingham是Puerto Rico的5倍。因此如果两个地区死亡率是相同的,可以预料Framingham的患病率是Puerto Rico的5倍,而表中的数据仅为2.4倍,所以Framingham的死亡率一定高于Puerto Rico死亡率。因此A推论是正确的。问题中给的条件已经说明,移民和治疗对这一差异无影响。

 温州医学院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2001/2002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A 【A 型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2.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 D.不涉及药物治疗 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 3.美国、芬兰等国提出:早期发现并治疗高血压,提倡不吸烟或戒烟,推广健康饮食以控制高血脂等来预防冠心病。这是因为: A.冠心病是这些国家的主要死因 B.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找出了该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了对该病的预防途径 C.冠心病是由多病因造成的 D.通过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可以去除或减轻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E.这些危险因素已为广大人民所承认 4.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 A.病例对照研究

 B.现场试验

 C.队列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E.匹配性病例对照研究 5.如某一新的疗法可防止某疾病死亡,但不能促使其康复时,那么将会发生该病的 A.发病率增加

 B.患病减少

 C.患病率增加 D.发病率降低

 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 6.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

 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 7.满足患病率=发病率x 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A.发病率相当稳定

 B.病程相当稳定

 C.患病率相当稳定 D.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E.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8.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 A.每10 万人中的死亡数

 B.该病的死亡专率

 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 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

 E.该病患者中死于该病的百分比 9.死亡率用以衡量人群因伤病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若某市某区的死亡率为全市各区的最低,可以认为 A.该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水平较高

 B.该区的死亡漏报率较高 C.该区的青壮年较多

 D.该区的医疗条件较好 E.各区的人口组成可能不同,不能下结论 10.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算出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病死率

 E.死亡率 11.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爆发

 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 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

 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 E.以上都不是 12. 出生队列分析在死亡统计中,可正确地显示 A.暴露对疾病的影响

 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D.家庭对疾病的影响

 E.种族对疾病的影响 13.对一种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时,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 A.死亡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

 D.病死率

 E.死因构成比 14.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偏倚控制不应包括下列哪一条 A.为减少不依从,试验期限不宜过长 B.为减少不依从,干预措施应简便易行 C.为减少不依从,应对受试者讲明研究的意义 D.为减少不依从.应多选择新发病例 E.为减少不依从,应对受试者密切随访 15.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

 D.混杂偏倚

 E.以上都不是 16.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一种看法是正确的 A.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 B.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 C.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D.混杂因子一定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E.混杂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而与暴露无关的因子 17.下列哪一种偏倚不是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 A.住院偏倚

 B.回忆偏倚

 C.Neyman 偏倚

 D.失访偏倚

 E.混杂偏倚 18.以下哪一个因素不是产生偏倚的因素 A.调查员

 B.调查对象

 C.调查方式

 D.调查环境

 E.调查样本大小 19.下列哪一个方法不是控制病例对照研究中偏倚的方法 A.尽量在社区随机化选择病例 B.如以医院为基础,则尽量在多个医院中选择病例 C.尽量选用新发病例 D.尽量提供记忆目标,减少回忆偏倚 E.尽量选用现患病例 20.某乡5 000 户约2 万人口,欲抽其1/5 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第1 户,随后每隔5 户抽取1 户,抽到户的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 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简单抽样

 E.多级抽样 21.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早期发现病人

 B.早期诊断病人

 C.筛查各种高危病人 D.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 22.关于现况调查中样本量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调查时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B.使用更少的样本以便节省人力和物力 C.调查时根据人力和物力来确定样本量

 D.调查时应用适合的样本量 E.根据研究者的意愿来确定样本量 23.为制定某地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是 A.流行病学实验

 B.队列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以上都不是 24.抽样调查较普查有许多优点,下列哪一项不是其优点 A.节省人力

 B.适宜于调查患病率低的疾病

 C.节约时间

 D.工作易做得细致

 E.节约物力 25.普查中对400 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400 名正常妇女进行活检诊断,结果是前者中100 例阳性,后者50 例阳性。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A. 87 %

 B. 67 %

 C. 25 %

 D. 33 %

 E. 12 % 26.根据上题资料,该试验的特异度为 A. 87. 5 %

 B. 67 %

 C. 25 %

 D. 33 %

 E. 12 % 27.评价筛检工作收益的指标之一是阳性预测值,它表示 A.试验阴性者为患者的可能性

 B.试验阳性者为非患者的可能性 C.试验阳性者为患者的可能性

 D.试验阴性者为非患者的可能性 E.试验与真实情况符合的可能性 28.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A.语句要准确、通俗易懂

 B.语句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 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 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

 E.项目排列先易后难,先一般后敏感 29.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一种观察法

 B.可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

 C.又称为横断面调查 D.是一种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 E.现况调查进行时,疾病与研究变量可以同时存在 30.与队列研究相比较,病例对照研究的最大弱点是 A.花费大,时间长

 B.确定可疑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差 C.确定疾病结果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差

 D.难以获得对照 E.难以保证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 31.下列哪一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A.估计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时,很少或没有偏倚 B.在选择出暴露因素后,可研究多种疾病的结局 C.可减少研究对象对回忆的依赖性 D.有可能确立该病的发病率 E.可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的研究 32.某人研究新生儿黄疽的病因,他研究的条件是:选择100 例确诊新生儿黄疽病例和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疽的新生儿100 例,然后调查产妇的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时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随访研究

 D.实验研究

 E.现况调查研究 33.能提供较可靠信息的病例是 A.现患病例

 B.已康复的病例

 C.新发病例

 D.死亡病例

 E.住院病例 34.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A.从医院的其它病人中选择对照 B.从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该病者中选择对照 C.从病人的亲属中选择对照 D.从病人的同事中选择对照 E.从不同人群中选择多组对照 35.在一项1︰1 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得到如下资料,据此可计算出其OR 值为 对照 病例 有暴露 无暴露 有暴露 30 20 无暴露 130 20 A. 12

 B. 6.5

 C. 3.1

 D. 5.33

 E.不能计算 3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则可认为 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

 B.暴露是该病的原因 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

 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E.该疾病与暴露无关 37.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B.是否设立对照组

 C.是否进行显着性检验 D.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

 E.是否检验病因假设 38.在一份有关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8.0/10 万,不吸烟者为25.4/10 万,其相对危险度为 A.1.89

 B.22.6/10 万

 C.48.0

 D.0.0048

 E.无法计算 39.采用与题5 相同的资料,其归因危险度为 A.22.6 / 10 万

 B.1.89

 C.48.0

 D.0.000 48

 E.无法计算 40.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可借助于 A.潜伏期

 B.传染期

 C.相对危险度(RR)

 D.整个人群的发病率

  E.以上都不是 41.在队列研究中,发病密度是指 A.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现患(新旧)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提供的人时数总和之比 B.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提供的总观察时间数之比 C.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的总人数之比 D.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E.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提供的人时数总和比 42.评价妊娠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准确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试验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横断面研究 43.关于临床试验的对照组,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为患病的病人组成,但处理因素与试验组不同 B.由人群中的非病例组成 C.与病人同时入院的非某病的病例

 D.患某病的较轻型病例 E.对照组的设立是为了防止抽样误差 44.在临床试验中,避免主观偏倚的最主要方法是 A.统一检测标准

 B.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结果观察

 C.盲法

 D.只使用客观指标

 E.随机抽样 45.有人用某药治疗1 000 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结果有970 名72 小时内症状消失,因此对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该药是优先选取疗法的推论是 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不是率的比较 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 D.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 E.不正确,因为队列效应在起作用 46.对流行病学病因含义最确切的表达是 A.病原微生物

 B.物理因素

 C.化学因素 D.心理因素

 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 47.证明某因素是某病的病因须经历的步骤是 A.调查各病例,寻找其共同因素,并用此因素作实验,实验成功则病因成立 B.从疾病的频率和分布中形成假设,经分析验证再进行病因推断 C.先对各病例进行检验,找出可疑病因,再作实验证实 D.从病理资料提出病因假设,再通过实验证实 E.从临床资料提出病因假设,再经干预措施证实 48.发现甲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在城市的报告时限(网络直报)是 A. 2 小时之内

 B. 6 小时之内

 C. 12 小时之内 D. 24 小时之内

 E. 48 小时之内 49.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是 A.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对症防治 B.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心理治疗 C.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 D.早发现、早治疗、对症防治 E.早发现、对症治疗、心理治疗 50.对于急性传染病接触者,采取检疫措施的时间是 A.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B.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短潜伏期 C.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D.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E.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51.下列哪一项不是人工被动免疫使用的制剂 A.免疫血清

 B.免疫球蛋白

 C.丙种球蛋白 D.麻疹活疫苗

 E.血清抗毒素 52.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A.接触传播

 B.经空气传播

 C.经水和食物传播 D.医源性传播

 E.经胎盘传播 53.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入院48 小时内的感染 B.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直接有关

 C.新生儿经产道发生的感染 D.由损伤产生的炎症反应

 E.出现新的不同部位的感染 54.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A.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B.过度作用

 C.副作用 D.毒性反应

 E.变态反应 55.以下哪一项不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 A.合理的时间顺序

 B.已知药物的反应类型

 C.反应可有另外解释 D.去除原因可以改善

 E.再次给药可重复出现 【B 型题】 问题56~58 A. 患病率

 B.比值比

 C.相对危险度

 D.某病病死率 56.队列研究资料联系强度的主要分析指标是 57.现况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 58.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

 问题59~61 A. 描述性研究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59.根据有无患病分组的研究是 60.能随机分配受试者进人研究组的是 61.可直接测定危险度的是

 问题62~63 A. 预防性消毒

 B.随时消毒

 C.终末消毒 62.传染病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 63.对现有传染病的疫源地及其排泄物及污染品及时进行消毒

 问题64~65 A. 求同法

 B.共变法

 C.类推法 64.当一种疾病的分布与另一种病因已清楚的疾病的分布相似时,则这两种病可能有共同的病因 65.疾病发生的频率随某因素的强度或频率变化时,则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病因

 二、判断题(正确记为A、错误记为B,每题1 分,共10 分) 66.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显着超过当地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为爆发。( ) 67.通过抽样调查能得到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关系。( ) 68.某病的治疗水平提高会使该病的患病率下降。( ) 69.为了保证现况调查的质量,应答率一般要高于80%~90%。( ) 70.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 ) 71.随机误差是系统误差,在研究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 ) 72.医院感染的漏报率一般不应超过10%。( ) 73.下级单位上报监测资料和数据给上级部门称为被动监测。( ) 74.类试验是一类有对照组但没有随机分配或完全没有对照组的试验方法。( ) 75.B 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有关、是可预测的。(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移民流行病学 2. 分层抽样 3. 双盲 4. 冷链 5. ROC 曲线

 四、问答题(本大题1 题,共10 分) 什么是随机对照试验,它具有什么特点?在具体设置对照时,可分为哪几种方式,请分别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 - 5 DABBC

  6-10 EEEEB 11-15 ACCDB

 16-20 CDEEB? 21-25 EDCBC

 26-30 ACBDB 31-35 EACBB

 36-40 DAAAC 41-45 EAACD

 46-50 EBAAE 51-55 DE(A/D)AC 56-60 CAB?CD 61-65 BCBCB 66-75 BBB?AABBAAB

 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5 题,每题1 分,共55 分。) 1.流行病学是一门( ) A.研究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的科学 B.研究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保健措施的科学 C.研究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和预防疾病及保健措施的科学 D.研究人群中传染病传播规律及预防措施的科学 E.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以及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对策及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分为( ) A.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B.描述疾病的人群、时间及空间分布 C.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 D.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E.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 3.出生队列分析在死亡统计中,可正确地显示( ) A.暴露对疾病的影响

 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D.家庭对疾病的影响

 E.种族对疾病的影响 4.为了探讨某一疾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常用( ) A.遗传流行病学方法

 B.血清流行病学方法

 C.移民流行病学方法 D.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E.理论流行病学方法 5.表示疾病的流行强度的术语( ) A.爆发、流行、大流行、周期性

 B.散发、流行、爆发、大流行 C.流行、大流行、散发、季节性

 D.季节性、流行、爆发、长期变动 E.季节性、周期性、流行、大流行 6.调查地区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用( ) A.个案调查

 B.爆发调查

 C.抽样调查

 D.病例对照研究

 E.队列研究 7.下列哪项不是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 A.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随年龄而增长 B.在其它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该病的发病率均低或不发病 C.外来的健康人,到当地居住一定时间后,其发病率与当地居民相似 D.迁出该地区后,该病发病率仍居高不降 E.该地区内类似疾病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疾病 8.确定暴露于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关系时,下列哪一条不加考虑( ) A.联系的强度和联系的特异性

 B.剂量反应关系与现代科学知识协调 C.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

 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P 值大小 E.不同研究条件(地点、时间、人群)下所得联系的一致性 9.在人类生态学上,疾病与健康有关的三大因素是下列组合中的哪一组( ) A.患者、潜在性患者、健康者

 B.患者、家属、社会

 C.宿主、环境、致病因子 D.感受性、传播途径、传染源

 E.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10.试述下列特征中哪一条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 ) A.该法比较经济

 B.可从所得结果估计相对危险度(OR)

 C.可计算发病率 D.可选无病者作为对照

 E.回顾地评价过去暴露史时,可能产生偏倚 1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 ) A.病例为可疑患者,对照组不患某病

 B.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组为可疑患者 C.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也为患者 D.病例为确诊患某病人,而对照应是不患某病的人 E.病例和对照都未被确定患某病 12.病例组的暴露史的比例显着地高于对照组,则( ) A.暴露与疾病有因果关系

 B.暴露是疾病的原因

 C.该病是由于这种暴露引起的 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E.该病与暴露无联系 13.队列研究中,确定样本含量时,与下列哪项无关( ) A.研究因素的人群暴露率

 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C.研究因素的相对危险度

 D.一类错误大小

 E.二类错误大小 14.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 A.在估计暴露因素时,很少有偏性

 B.可研究暴露于某因素后所导致的多种疾病 C.极少靠调查对象的回忆来获取暴露

 D.可正确地计算疾病的发病率 E.适应于罕见疾病的病因研究 15.某单位会餐的100 人中,有30 人因食某一被嗜盐弧菌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二天内发生腹泻、腹痛,这30%是(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感染率

 E.相对危险性 16.某人研究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他研究的条件是:选择100 例确诊新生儿黄疸病例和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 例,然后调查产母的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时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是( ) A.病例对照研究

 B.前瞻性研究

 C.临床随访研究 D.实验研究

 E.现况调查研究 17.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 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随访,具有好的代表性 B.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比病例对照研究少 C.能较直接地确定疾病与因素间的因果联系 D.容易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 E.研究的结果常能外推到整个人群 18.下列哪个论点不正确( ) A.某病虽呈家庭聚集性,病因不一定是传染性的 B.采用双盲法,是避免观察者与被检查者的偏见 C.前瞻性调查是从因到果的调查方法 D.回顾性调查资料分析时,在多项调查因素中,应注意对混杂因子进行处理 E.分级分析可以更好地控制混杂 19.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措施是( ) A.人工自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药物预防 D.个体防护

 E.自然自动免疫 20.某单位举行了1 次大型会议,与会者中发生了不明原因的上呼吸道疾病。为确定此病的罹患率,对居住在6 个旅馆的代表进行调查以了解发病情况。由于调查全部代表难以实施,故随机抽样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因为( ) A.它将识别出全部病例

 B.它将会避免因选择住宿代表时引人的各种偏倚 C.它将会消除抽样误差

 D.它使每个代表有同样的机会被抽中 E.随机抽样的数据较调查全部住宿代表的数据易于处理。 21.我国规定最新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城镇最多不超过( ) A.2 小时

 B.6 小时

 C.8 小时

 D.10 小时

 E.12 小时 22.下列那种是被动免疫制品( )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 23.实验性研究中实施双盲观察的主要目的是( ) A.使比较的两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 C.尽可能减少失访

 D.除去研究者和受试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影响 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清楚实验目的 24.哪种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人员控制着研究因素( ) A.实验性研究

 B.现况调查

 C.暴发调查

 D.个案调查

 E.病例对照研究 25.实验性研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主要在现场进行的研究

 B.在人群中观察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C.改变环境条件以消除某种可疑的因素,观察其后发病率的变化,证实这些因素的病因作用 D.在临床上观察某种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

 E.先选病例,再探索其暴露因素 26.采用某项诊断试验对400 例经活检证实患结肠癌病例和400 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其它非癌病例作检查。结果前者中100 例阳性,后者50 例阳性。该试验的特异度为( ) A.87.5%

 B.67%

 C.33%

 D.25%

 E.12.5% 27.某广告说"某新药治疗1000 名上呼吸道感染者,其中950 名在5 天内症状消失,从而认为,这种新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奇效"你认为( ) A.正确,因为有95%的患者症状消失

 B.不正确,因为没有计算治愈率 C.不正确,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

 D.不正确,因为没有作统计学检验 E.不正确,因为样本含量不够大 28.抽样调查中,抽样误差从小到达的顺序是( ) A.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E.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29.混杂因子是指注( ) A、影响研究结果判定的因素 B.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 C.与研究的疾病和研究因子的暴露都有联系的因子 D.仅与研究的病有联系的因子 E.仅与对照组有联系的因子 30.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 ) A.信息偏倚

 B.观察偏倚

 C.选择偏倚

 D.混杂偏倚

 E.回忆偏倚 31.下列哪项不属于B 型不良反应( ) A.变态反应

 B.副作用

 C.致癌

 D.致畸

 E.致突变 32.群体中判断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不包括( ) A.泊松分布判断法

 B.理论性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33.以下哪一项不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 ) A.合理的时间顺序

 B.已知药物的反应类型

 C.反应可有另外解释 D.去除原因可以改善

 E.再次给药可重复出现 34.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 A.接触传播

 B.经空气传播

 C.经水和食物传播 D.医源性传播

 E.经胎盘传播 35.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接受介入操作的患者

 C.眼科住院患者 D.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E.住院时间长的患者

 共享题干〈36~39 题〉 某地有10 万人口,1960 年全死因死亡1000 例。该年结核病患者总数为300 例,其中男性200 例,女性100 例,结核病死亡60 例,其中男性为50 例,女性10 例。 36.据此资料该地区1960 年的粗死亡率为( ) A.300/10 万(人/年)

 B.60‰

 C.10‰

 D.50‰

  E.以上资料不能计算粗死亡率 37.相对应的结核病粗死亡率为( ) A.20%

 B.30%

 C.60/10 万

 D.6%

 E.以上都不对 38.结核病的病死率为( ) A.6%

 B.20%

 C.2%

 D.男女相等

 E.以上资料不能计算 39.结核病的男性死亡专率为( ) A.0.5%

 B.25%

 C.男性大于女性

 D.50/300

 E.上述资料不能计算

 共享题干(40~41 题) 如下表所示,诊断标准确立后,在人群中进行诊断可能出现的情况,按确诊标准将人群分组 所定诊断标准

  有病

  无病

 阳性

  A(真阳性)

  C(假阳性)

 阴性

  B(假阴性)

  D(真阴性) 40.其灵敏度是( ) A.A/(A+B)

 B.D/(D+C)

 C.C/(B+D)

 D.B/(A+C)

 E.A/(C+D) 41.如上表所示,特异度应是( ) A.A/A+B

 B.D/C+D

 C.C/B+D

 D.A/C+D

 E.B/A+C

 共享题干(42~43 题) 对于某地女性的一次口服避孕药与宫颈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时,得出如下资料 :每十万女性宫颈癌发生率:服避孕药者10.5 ;未服避孕药者7.1 42.女性口服避孕药与未口服避孕药相比,发生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度为( ) A.10.5

 B.3.4

 C.1.48

 D.0.32

 E.7.1 43.女性口服避孕药者由于服药而得宫颈癌的归因危险度为( ) A.1.48

 B.3.4

 C.10.5

 D.10.5/10 万

 E.0.32

 共享题干(44~45 题) 1945 年找出某厂的1000 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 名女电话接线员自 1945-1975 年骨瘤发生率。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 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 例 44.这种研究属于( ) A.队列研究

 B.实验研究

 C.临床实验研究 D.干预性实验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45.该研究可能出现如下偏倚除了 ( ) A.选择偏倚

 B.失访偏倚

 C.信息偏倚

 D.回忆偏倚

 E.混杂偏倚

 46~50 题 A.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

 B.病例一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临床试验研究

 E.人群干预实验研究 46.某医院的恶性肿瘤住院病人中,于某段时间内突然发生大量猪杀门菌感染性腹泻,某医师调查了这些有腹泻感染的病例,同时也调查了无该腹泻感染史的其它恶性肿瘤病人的病史,结果发现腹泻感染与接受输入血小板有关,该研究属于( ) 47.某人设计了一项研究,收集某省若干地区食盐销售量及这些地区高血压的发病资料,加以比较分析,以探讨血压与食盐间的关系,此项研究属于( ) 48.某医生为了解某新药是否确比老药效果好,选取住院病人100 例,随机分组,给予不同药物 (新、旧药),然后比较二组治愈率,此项研究属于( ) 49.在四个人口普查区,随机抽取部分中年男性,检查冠心病,凡有该病者不作为研究对象,其余 的人随机分配到体育锻炼组或对照组,前组执行全身锻炼计划,后者则否,两组每半年观察一次,比较两组间冠心病发病率的差别,该研究属于( ) 50.某医生随访输血与未输血的两类病人中,乙型肝炎的发生情况,并加以比较( )

 51~52 题 A. 罹患率

 B.标化发病率

 C.患病率

 D.发病率 E.累积发病率 51.比较两个地区的流感流行程度时用( ) 52.比较两地区甲状腺肿流行强度时使用( )

 53~55 题 A. 筛查疾病

 B.对症防治措施

 C.针对致病因素预防措施 53.疾病的第一级预防( ) 54.疾病的第二级预防( ) 55.疾病的第三级预防( )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 题,每题1 分,共20 分。 若对,在答题卡上涂A;若错,在答题卡上涂B) 56.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显着超过当地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为流行。( ) 57.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范围是各种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 58.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尚未发病的潜伏期的人群。( ) 59.通过抽样调查能得到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关系。( ) 60.某病的治疗水平提高会使该病的患病率下降。( ) 61.先按照某些人口学特征或某些标志将研究人群分为若干组,然后从每组中抽取一个随机样本的方法称为分级抽样。( ) 62.现况调查最常用的指标是发病率。( ) 63.为了保证现况调查的质量,应答率一般要高于80%~90%。( ) 64.队列研究可以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 ) 65.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 ) 66.随机误差是系统误差,在研究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 ) 67.偏倚是只能减少而不能避免的。( ) 68.医院感染的漏报率一般不应超过10%。( ) 69. 我国现行规定检疫的传染病有鼠疫、霍乱、黄热病三种,其检疫期限分别为6天、5天、6天。( ) 70.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肺炭疽属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 71.下级单位上报检测资料和数据给上级部门称为被动检测。( ) 72.类试验是一类有对照组但没有随机分配或完全没有对照组的试验方法。( ) 73.特异度也称真阳性率,是指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判为无病的概率。( ) 74.计划免疫是对8 周岁及8 周岁以下儿童进行预防接种。( ) 75.对于潜伏期不详的病人,病人入院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认为是院内感染。(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现况调查

 2. Meta 分析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病例对照研究

 5.混杂偏倚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1 题,共10 分。) 试述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CECCB

  6-10 CDDCC

 11-15 DDAEC

 16-20 ACEAD 21-25 AEDAE

 26-30 ACCCC 31-35 BB1CEC

 36-40 CCBEA 41-45 BCBAD

 46-50 BADEC 51-55 AB2CAB 二、 判断题

  1-5 AABB3

  6-10 BBABA 11-15 BB4BAA

 16-20 AABBA 注:1:答案不确定,有选D 2:51、52答案不确定,有选B、C 3:有选对 4:有选对 三、 名词解释 1. 现况调查:现况调查又称横断面调查,是在特定时间内,对某一特定人群的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2. Meta分析:具有相同目的且互相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患所研究疾病的病人与一组无此病的对照,调查其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5. 混杂偏倚:当研究暴露于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某个既与所研究的疾病有联系又与所研究的因素有联系的因素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

 医学本科《流行病学》考试卷(C) 一、名词解释:(每题2 分,共10 分) 病因 医院感染 相对危险度 生态学研究 流行

 二、填空(每空格0.5 分,共20 分) 1.流行病学病因研究过程可以分为三部分: 、 、 。 2. 病因研究中主要运用两种推理方法: : 和 。 3.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大类- 、 和 。 4.临床依从性是 。 5.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在 下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体疾病,或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时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药物反应,排除 所引起的反应。 6.慢性病二级预防的措施包括 、 、 。 7.传染病的预防具体措施包括: 和 。 8.医院感染的种类: 、 、 、 。 9.暴露是指一切可能与 有关的、研究者 的因素。 10.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包括 和 。 11.疾病的时间分布形式有: 、 、 、 。 12.现况调查的研究变量可分为- 、 、 三部分。 13.爆发类型分 、、 。 14.设计时对失访的处理: 或 、 。 15.流行病学实验设计原则: 、 、 。

 三、选择题:(每题1 分,共30 分) 1.研究某一有毒物质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时;可能会出现暴露于该有毒物质者的死亡率或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反而比一般人群低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为: A 入院率偏倚

 B 奈曼偏倚

 C 无应答偏倚

 D 检出征候偏倚

 E 易感性偏倚 2.要提高临床依从性,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但除外: A 对所研究的疾病,诊断必须正确

 B 所给予的防治措施应该是有效的 C 改善医疗的各个环节

 D 防治措施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E 患者接受防治措施一定要坚持自愿 3.阳性预测值与下面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A 敏感度

 B 特异度

 C 准确度

 D 患病率

 E 阴性预测值 4.脑血管病变是"血管性痴呆"的-----病因: A 必要病因

 B 充分病因

 C 充分而且必要病因

 D 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

 E 以上皆不是 5.下列哪句话是错的: A 混杂偏倚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间的联系。 B 混杂偏倚是在研究的设计阶段未能对混杂因素加以控制和在资料分析时未能进行正确校正所造成的偏倚。 C 混杂因素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D 混杂因素必须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存在统计学联系; E 混杂因素应是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一个环节或中间变量。 6.对于某些慢性病如癌症、心血管病等在评价远期疗效时常用---------。 A 病死率

 B 反应率

 C 缓解率

 D 复发率

 E 5 年存活率 7.下列哪句话是错的: A 循证医学是20 世纪80 年代诞生的一门新兴的方法学 B 循证医学是系统地搜寻、评价和应用当前研究成果的医学方法,并以此作为临床决策的依据 C 循证医学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不需医生的临床专业知识 D 循证医学在药物研究、临床实践等方面广泛应用 E 循证医学也应用于政府决策 8.下列哪句话是错的: A 药物流行病学一词1988 年首先出现于《英国医学杂志》 B 药物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药物利用、药物效应分布及其决定因素,以此促进合理用药的学科 C 药物流行病学是临床药理学、临床流行病学与药事管理学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分支 D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 E 研究内容是人群的药物利用情况与药物效应分布 9.下面哪一不是属于慢性病一级预防: A 健康促进

 B 体育锻炼

 C 定期健康检查

 D 健康保护

 E 环境保护 10.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儿童基础免疫: A 卡介苗

 B 麻疹疫苗

 C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D 白、百、破混合制剂

 E 甲肝疫苗 11.无明显潜伏期的疾病,入院-----------小时后发生感染者应视为医院感染。 A 6 小时

 B 12 小时

 C 24 小时

 D 48 小时

 E 72 小时 12.初级卫生保健包括: A 促进健康

 B 预防疾病

 C 基本治疗

 D 康复

 E 以上均是 13.不属于A 型药物不良反应为: A 过度作用

 B 致癌

 C 副作用

 D 毒性反应

 E 首剂效应 14.传染病报告人指的是: A 传染科医生

 B 所有从事医疗人员

 C 从事保健工作人员 D 从事防疫工作人员

 E 以上均是 15.下面哪些叙述为不正确: A 临床流行病学最先由John Paul 提出 B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医院内患病群体 C 临床流行病学目的和任务是解决各种临床问题 D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为设计、测量与评价 E 临床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等科学研究乃至医院管理等多方面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16.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盲法 E、统计学检验 17.种疾病的病死率为: A、每100000 人的粗死亡率

 B、该病的死亡专率

 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 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

 E、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 18.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散发、流行和爆发

 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 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

 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 E、以上都不是 19.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A、估计对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时,很少或没有偏倚 B、在选择出暴露因素后,可研究多种疾病的结局 C、可减少研究对象对回忆的依赖性 D、有可能确立该病的真实发病率 E、可用于研究少见病的病因 20.进行队列研究时,队列必须: A、有相同的出生年代

 B、经过相同的观察期限

 C、居住在共同地区 D、暴露于同种疾病

 E、有共同的疾病史 21.队列研究中: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只能计算比值比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E、不能计算发病率 22.样方法不包括: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随意抽样 23.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控制混淆因素的作用 B、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 C、便于选择对照组 D、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 E、便于研究对象回忆暴露因素 24.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存活时间长短 25.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 A、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

 B、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

 C、要求的显着性水平 D、要求的把握度

 E、要求研究的变量的性质 26.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500 个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 人,而500 个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人。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为: A、80%

 B、40%

 C、20%

 D、100%

 E、无法计算 27.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 A、严重型病人

 B、男、女人数必须相等

 C、患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 D、对照组为非患某病的人组成

 E、非典型症状的病人 28.于临床试验的对照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为患病的病人组成,但处理因素与试验组不同

 B、由人群中的非病例组成 C、与病人同时入院的非某病的病例

 D、患某病的较轻型病例对照组的设立是为了防止抽样误差 29.机临床试验的主要优点是: A、避免了观察者偏倚

 B、可证实本身是合乎道德的 C、排除了参加者对不同治疗群的自我选择

 D、登记了有代表性的病人 E、导出了可适用于其它病人的结果 30.临床试验中,下列哪种盲法试验最常应用? A、单盲法

 B、双盲法

 C、三盲法

 D、四盲法

 E、单盲法加三盲法

 四、是非题:(每题1 分,共10 分) 1.直接法是检测依从性的最基本的方法,目前直接法在临床上应用已很普遍。 ( ) 2.同样诊断试验在基层门诊部和在专科医院应用时,其阳性预测值不同。 ( ) 3.只要有好的措施,就能预防疾病。 ( ) 4.Meta 分析是一种对多个具有相同研究目的且相互独立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Meta 分析是一种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最佳利用的方法。( ) 5.计划免疫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它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或最终消灭针对性疾病的目的。( ) 6.发病率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病例出现的频率。 ( ) 7.病例对照研究中任何时候都应选择新发病例作为病例组成员。 ( ) 8.队列研究尤其适用于暴露率低的危险因素的研究。 ( ) 9.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病人,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随机化实验分组的实验方法。 ( ) 10.出生队列分析特别适用于分析潜伏期短和病程短的急性病或传染病的年龄分布。 ( )

 五、回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 1、试对常见的7条病因判断标准做理解性分析。 2、试述循证医学的优缺点。 3、流行病学实验和队列研究有何异同点?

 参考答案 二、 填空 1、 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2、 假设演绎法、Mill’s准则 3、 选择、测量、混杂偏倚 6、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7、 经常性预防、预防接种 8、 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带入感染 9、 疾病危险、感兴趣 10、 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11、 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14、 尽可能地缩短研究持续时间、在水平较高医院开展研究、选择居住地离医院较近病人 三、 选择 1-5 ECDAC

 6-10 ECACE

 11-15 DEBEB 16-20 CEAEB

 21-25 DEACE

 26-30 ECAC1B 四、 是非题 1-5 /AB/A

 6-10 BBBBB 注:1:答案不确定,有选E

 《流行病学》模拟卷 一、 选择题 1.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不包括 A. 群体的观点 B. 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C. 比较的观点 D. 单病因论的观点 E. 概率论的观点

 2. 某病的病死率是指 A. 一定时期内,每十万人口中死于某病的患者的比例 B. 某人群中死于某种病患者的比例 C. 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疾病患者中死于该病患者的比例 D. 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E. 患某病的住院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3. 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联系强度用 A. 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 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C. 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D. 某人群中该病的暴露率 E. 相对危险度

 4.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个案调查及爆发研究 B. 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 D. 个案调查、爆发研究、现况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 E. 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5.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 C. 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 D. 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E.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6. 吸烟是肺癌的 A. 充分病因 B. 必要病因 C. 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D. 非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E. 非充分病因和非必要病因

 7. 调查地区甲型肝炎感染情况,可用 A. 个案调查 B. 抽样调查 C. 爆发调查 D. 病例对照研究 E. 队列研究

 8. 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范围是 A. 传染病 B. 非传染病 C. 寄生虫病 D. 各种疾病 E. 流行病

 9.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包括 A. 理化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B. 致病因子、环境和宿主 C. 生物性致病因子、环境和宿主 D. 生物性致病因子、自然环境和宿主 E. 致病因子、自然环境和宿主

 10. 在某地区进行男性吸烟与肺癌关系的大量研究资料如下

 肺癌发生率(1/10万人) 吸烟 25.0 不吸烟 12.5 根据该资料,比较男性吸烟和不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相对危险度为 A.25.0 B.25.0-12.5=12.5 C.(25.0-12.5)/25.0 D.25.0/12.5=2.0 E.本资料不能计算

 11. 接上题,男性吸烟与不吸烟与肺癌关系的归因危险度为 A.25.0-12.5=12.5 B.25.0/12.5=2.0 C.25.0 D.(25.0-12.5)/25.0 E.本资料不能计算

 12. 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 A.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B. 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C. 在队列研究中,被观察人数×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 D.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相对危险度是对角乘积比 E. 归因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常用于疾病预防

 13. 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A. 社会期望偏倚 B. 信息偏倚 C. 混杂偏倚 D. 回忆偏倚 E. 选择偏倚

 14. 下列特征中哪一条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A. 该法比较经济 B. 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C. 可计算发病率 D. 选无病者作为对照 E. 回顾性地评价过去的暴露史,可能产生偏倚

 15. 病例组的暴露史的比例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则 A. 暴露于疾病有因果关系 B. 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C. 该病是由于这种暴露引起 D. 暴露是疾病的病因 E. 该病与暴露无联系

 16. 在确定某因素是否为某病的病因时,与队列研究相比,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缺点是 A. 费用高、费时长 B. 在确定有无可疑因素时,可能有偏性 C. 在确定有无某病发生时,可能有困难 D. 获得病例困难 E. 所需样本较大

 17.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 A. 病例为可疑患者,对照组不患某病 B. 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组为可疑患者 C. 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组也为患者 D. 病例为确诊患某病的人,对照组为不患某病的人 E. 病例和对照都未被确定患某病

 18.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使用新发病例的主要优点是 A. 减少回忆偏倚,并具代表性 B. 需要的样本量较小 C. 病例易收集 D. 对象易配合 E. 以上均不是

 19. 应用一种筛选乳腺癌的试验检查活检证实患有乳腺癌的1000名妇女和未患乳腺癌的1000名妇女,检查结果:患癌组中有800名阳性,未患癌组中有150名阳性。该试验的灵敏度是 A.10% B.80% C.25% D.30% E.12%

 20. 上题试验的特异度是 A.85% B.15% C.25% D.30% E.12%

 21.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O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0.9,则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 混杂因素 B. 保护因素 C. 危险因素 D. 无关因素 E. 以上均不是

 22. 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 A. AR B. RR C. PAR D. AR% E. 死亡比例

 23. 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人为给予干预措施 B. 不能计算归因危险度(AR) C. 随机分组 D. 可以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E. 研究周期短,省时省力

 24. 下列哪项论述不正确 A. 队列研究可能不易发生偏差 B. 队列研究有可能直接计算发病率 C.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材料易于收集 D. 队列研究常用于探索罕见疾病的各种因素 E. 病例对照研究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25. 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 A. 发病率 B. 发病密度 C. 病死率 D. 患病率 E. 死亡率

 26. 队列研究中 A. 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 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 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D. 只能计算比值比 E. 不能计算发病率

 27. 在一项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将性别作为匹配因素,研究饮用咖啡与膀胱癌的关系,得到以下资料,计算OR值

 病例 暴露 非暴露 对照 暴露 30 45 非暴露 15 20 A.8.0 B.3.0 C.1.5 D.75.0 E.20.0

 28.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则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 危险因素 B. 保护因素 C. 混杂因素 D. 无关因素 E. 以上均不是

 29. 某厂30-40岁组工人500名,某年内2人死于肺癌,已知该年全人口30-40岁组肺癌的死亡率为1‰,则SMR为 A.2.5 B.4.0 C.2.0 D.5.0 E.10.0

 30. 影响结论真实性的原因为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偏倚 D. 系统误差和偏倚 E.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31. 偏倚可分为 A. 选择偏倚、回忆偏倚和信息偏倚 B. 选择偏倚、混杂偏倚和信息偏倚 C. 入院率偏倚、混杂偏倚和信息偏倚 D. 选择偏倚、混杂偏倚和回忆偏倚 E. 回忆偏倚、混杂偏倚和信息偏倚

 32. 以下哪种方法不存在偏倚问题 A. 描述性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队列研究 D. 实验研究 E. 以上都不正确

 33. 混杂的控制方法 A. 随机化 B. 限制 C. 匹配 D. 分层 E. 以上都正确

 34. 我国现行规定检疫的传染病有 A. 鼠疫、霍乱、黄热病 B. 鼠疫、霍乱、艾滋病 C. 黄热病、霍乱、艾滋病 D. 鼠疫、黄热病、艾滋病 E. 鼠疫、霍乱、麻风病

 35. 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A. 四苗防五病 B. 四苗防四病 C. 四苗防六病 D. 四苗防七病 E. 以上都不正确

 36. 注射减毒活疫苗属于 A. 自然自动免疫 B. 自然被动免疫 C. 人工自动免疫 D. 人工被动免疫 E. 被动自动免疫

 37. 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 鼠疫、伤寒、霍乱 B. 鼠疫、霍乱 C. 霍乱、伤寒 D. 鼠疫、伤寒 E. 鼠疫、艾滋病

 38. 健康促进属于 A. 一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四级预防 E. 临床预防

 39. 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分类的是 A. 自身感染 B. 医源性感染 C. 带入感染 D. 交叉感染 E. 带出感染

 40. 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 A. 病人 B. 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C. 病原携带者 D. 环境污染物 E. 病人和环境污染物

 41. 随机对照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最大的不同是 A. 年龄 B. 性别 C. 目标人群 D. 干预措施 E. 观察指标

 42. 阳性似然比的公式为 A. 真阳性率/假阴性率 B. 真阴性率/假阴性率 C. 真阳性率/假阳性率 D. 假阳性率/真阳性率 E. 假阳性率/假阴性率

 43. 随机对照试验时,常用的对照方法不包括 A. 标准对照 B. 安慰剂对照 C. 他人对照 D. 交叉对照 E. 互相对照

 44. 常规传染病报告属于 A. 被动监测 B. 主动监测 C. 一级预防 D. 二级预防 E. 三级预防

 45. 在实验设计时要掌握以下原则 A. 对照、随机化、盲法 B. 随机化、对照、重复 C. 对照、随机化、盲法、重复 D. 随机化、盲法、重复 E. 盲法、对照、重复

 46. 下列属于B型不良反应的是 A. 副反应 B. 毒性反应 C. 过度效应 D. 首剂效应 E. 药物变态反应

 47. 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A. 接触传播 B. 经空气传播 C. 经水和食物传播 D. 医源性传播 E. 经胎盘传播

 48. 疾病监测的定义,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A. 疾病监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B. 疾病监测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 C. 疾病监测与疾病报告有关 D. 疾病监测应对某病传播的可能性予以监测 E. 疾病监测用来观察疾病的发生

 49. 双盲试验中的不知道分组情况的是 A. 研究对象和资料收集者 B. 研究对象和资料分析者 C. 研究对象和观察者 D. 资料收集者和观察者 E. 资料分析者和观察者

 50. 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 A. 药物因素 B. 机体因素 C. 给药方法 D. 药物相互作用 E. 以上都对 二、 判断题 51.疾病的分布与病因的分布一致是因果推断的标准之一。 52.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3.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死亡率可直接进行比较。 54.爆发是疾病的时间分布类型之一。 55.相对危险度(RR)<1表示暴露与疾病无联系。 56.在医院感染的分类中,交叉感染属于外源性感染的一种。 57.因为配比能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因此配比的因素越多越好。 58.性别、年龄是通常的匹配因素。 59.现患-新发病例偏倚是选择偏倚的一种。 60.临床预防又称二级预防。 61.医院感染中,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避免的。 62.临床疗效研究属于实验性研究。 63.灵敏度又称为真阴性率。 64.随机误差又叫偏倚。 65.A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为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

 三、 名词解释 1. 流行病学 2. 队列研究 3. 混杂偏倚 4. 病因 5. 随机对照研究

 四、 问答题 1.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优缺点比较。 2. 制定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应根据的原则。

 参考答案 1-5 DDEBE

 6-10 EBDBD 11-15 ADECB

 16-20 BDABA 21-25 BCDDB

 26-30 CBDBE 31-35 BEEAC

 36-40 CBAEB 41-45 DCCAC

 46-50 EEECE 51-55 ABBBB

 56-60 ABAAB 61-65 AABBB

 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学年第 一 学期 2004年级预防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 》试卷(B)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0题,每题 1分,共 100分。) 【A型题】 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 A.有病的人

 B.健康人群

  C.疾病

 D.患病人群 E.全人群 2.人类的健康或疾病主要是(

 ) A.疾病和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 B.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C.生理和病理相互作用的结果。 D.遗传作用的结果。 E.环境因素和机体内在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有哪些方面(

 ) A.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自然史的发展过程以及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等 B.疾病病因的探究,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自然史的发展过程 C.危险因素的研究,疾病的监测,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自然史的发展过程 D.疾病的监测, 疾病病因的探究,危险因素的研究 E.疾病病因的探究,危险因素的研究,疾病的监测,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自然史的发展过程以及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等 4.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E.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5.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

 ) A.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 B.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 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E.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6.衡量某因素与某病间联系的最好的指标是(

 ) A.相对危险度 B.特意危险度 C.流行率 D.发病率 E.死亡率 7.疾病分布的描述是指(

 ) A.调查所得的资料在不同地区分布的规律 B.调查所得的资料在不同时间分布的规律 C.调查所得的资料在不同人群分布的规律 D.揭示其“三间”(空间、时间和人群间)的分布规律 E.以上都不对 8.爆发是指(

 ) A.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发生相同或相似病例的现象 B.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超出了该病的预期发病人数 C.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长期发生相同的病例 D.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期内发病数突然减少 E.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在短期内发病数突然增多而超出了该病的预期发病人数 9.病死率是(

 ) A.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B.表示一定时期内,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C.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的全部病人中因病死亡者的比例。 D.表示一定时期内,全部病人中因病死亡者的比例。 E.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的全部病人中死亡者的比例。 10.患病率是表示一定期间内,(

 ) A.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B.某病病例出现的频率。 C.某病新旧病例出现的频率。 D.一定人群中某病老病例出现的频率。 E.表示在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患有某病的人所占的比例。 11.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 (

 ) A.观察到的病例数 B.观察到的新病例数 C.无症状的病例 D.同期暴露人口数 E.同期患病数 12.某一类特征相似的疾病,当其发病率高于一般发病水平时,称为:(

 ) A.散发

 B.地方性

 C.爆发

 D.流行

 E.大流行 13.某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某病现患病例(新旧病例)的频率是(

  ) A.发生率

 B.患病率

 C.病死率

 D.续发率

 E.感染率 14.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是(

 ) A. 发生率

 B. 患病率

 C. 病死率

 D. 续发率

 E. 死亡率 15.疾病的人群分布特征,包括(

 ) A.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教育、社会阶层、疾病史、家庭等 B.年龄、性别、居住的地理条件、文化教育、宗教、婚姻、家庭、行为习性等 C.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教育、社会阶层、患病时间等 D.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教育、社会阶层、宗教、婚姻、家庭、行为习性等 E.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宗教、婚姻、家庭、行为习性、发病的趋势等 16.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属于: (

 ) A.实验性研究

 B.理论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相关性研究

 E.分析性研究

 17.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相比,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有以下最显著的不同: (

 ) A.研究方向由因到果

 B.设立了对照组

 C.给实验组实施了干预措施

 D.可以用予病因推断

 E.以上均不对

 18.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

 ) A.疾病的发生与

 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19.下列哪条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目的(

 )

 A.检验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B.评价治疗药物或方法的效果

 C.可用来验证病因假说

 D.评价新疫苗对预防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效果

 E.评价自动戒烟对降低某些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效果 20.下列哪一项不是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

 )

 A.实验设计中用了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减少了偏倚

 B.时间顺序合理,可进行因果判断

 C.实验过程标准化强

 D.设计实施较容易,可操作性强

 E.盲法的应用更有利于减少偏倚 21.随机选择5岁组儿童100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观察了8年,结果表明有70%的免疫接种者未患所研究的疾病。对此研究,下列哪个观点正确: (

 ) A.该疫苗有效,因为有70%的儿童未患此疾病 B.该疫苗无效,因为有30%的儿童患了此疾病

 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E.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不够长

 22.对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 (

 ) A.因果推断 B.寻找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C.验证病因 D.确定病因 E.以上均不是

 23.确定某麻疹疫苗预防效果的最好方法是(

 ) A.比较该疫苗接种前后麻疹的发病率 B.在易感者中,接种该疫苗后,然后观察他们的麻疹发病率 C.将易感者随机分为接种组和未接种组,随访后比较接种组和未接种组儿童的麻疹发病率 D.在易感者中,接种不同剂量的疫苗,经一定时间后,测定各剂量组的平均抗体滴度 E.观察接种该疫苗者的异常反应 24.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某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

 )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临床随访 E.现场调查研究 25.为评价某种一级预防措施控制冠心病发病的效果,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是(

 ) A.前瞻性队列研究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 D.社区干预实验 E.横断面研究 26-28为评价一种家用“简便”妊娠试验药盒的效果,其试验结果与医院常规的妊娠诊断试验结果见表

 药盒检验妊娠 合计 是 否 医院确诊妊娠 是 29 28 57 否 39 21 60 合计

 68 49 117 26.该药盒的敏感度是(

 ) A.42.65%

  B.50.88%

  C.42.86%

 D.35.00%

 E.30.00% 27.该药盒的特异度是(

 ) A.42.65%

 B.50.88% C.42.86% D.35.00% E.40.00% 28.该药盒的阳性预测值是(

 ) A.42.65% B.42.86% C.50.88% D.50.00% E.35.00% 29.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 (

 ) A.需要的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E.便于发现病例 30.下列哪条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 A.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卫生服务因素 B.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C.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卫生服务因素 D.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生物因素和卫生服务因素 E.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 31.下列哪一条是现代医学模式(

 ) A.生物学医学模式 B.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综合健康医学模式 E.生物、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医学模式 32.构成“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病人、污染物、易感者 B.微生物、媒介及宿主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 E.病原体、易感机体 33.在糖尿病检出方案中,A实验血糖筛选水平定为160MG/ML,而B实验的定为130MG/ML,这意味着:(

 ) A.A实验的灵敏度比B实验高

 B.A实验的特异度比B实验高 C.A实验的假阳性率比B实验高 D.A实验的阳预测值比B实验低 E.以上都不对 34.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的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居住地及社会等级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试问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

 ) A.前瞻性定群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现场实验 D.历史性定群研究 E.以上都不对。 35.有人认为,用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法检查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查出的阳性者中,85%是正确的,即该法查出的阳性者有85%真正患有上述两种肿瘤,用流行病学术语表达为(

 ) A.灵敏度为85% B.特异度为85% C.阳性预测值为85% D.假阴性率为85% E.一致率为85%。 36.对一种疫苗进行双盲法研究,指的是 (

 ) A.研究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 B.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类型 C.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那些受试者接受疫苗,那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 D.研究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 E.以上都不对。 37.对某一筛检实验,如何提高其阳性预测值(

 ) A.增加筛检频率

 B.筛检高危险人群 C.减少筛检频率 D.对筛检阳性者进行仔细的诊断 E.以上都不对 38.下列哪一种因果联结方式是正确而完整的(

 ) A.单因单果

 B.多因多果

 C.单因多果

 D.直接/间接病因链

 E.病因网 39.对孕妇进行访视、询问并记录她在怀孕其间的吸烟情况,而后分析吸烟史与婴儿低出生体重的关系,这种研究的类型是:(

 ) A.横断面研究

  B、临床研究

  C、现场实验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40.验证因果关系最可靠的流行病学方法是:(

 )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流行病学实验

  E、疾病监测 41.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以上都不对 42.下列哪种疾病的患者可以不隔离(

 ) A

 霍乱

 B

 伤寒

 C

 细菌性痢疾 D

 乙脑

 E 非典 43.下列哪种病需要进行终末消毒(

 ) A

 伤寒

 B

 百日咳

 C

 流感 D

 麻疹

 E

 沙眼 44.衡量某因素和某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 A、总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

 B、暴露者该病的发病率

 C、特异危险度 D、研究因素的流行率

 E、相对危险度 45.自然疫源性是指(

 ) A.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依靠人在自然界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他人 B.一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其他动物 C.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 D.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家畜中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 E.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家畜中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野生动物 46.化学物质接触与白血病的队列研究中,研究组为接触苯的工人;对照组为普通工人。研究后得出结论:两组发生白血病的患病率相似。请分析:导致影响这次研究结果最大的偏倚是什么:(

 ) A

 志愿者偏倚

 B

 奈曼偏倚

  C

 失访偏倚

 D

 健康工人偏倚

 E

 易感性偏倚

 47.下列哪一项属于属于主动监测:(

 ) A.法定传染病的报告 B.常规疫情报告 C.传染病漏报调查 D.常见病的筛检

 E.筛检 48.假设研制出一种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要评价此疫苗的效果,你会选择哪个人群作为你的研究对象: (

 ) A.已感染有丙型肝炎的人群 B.丙型肝炎发病率低的人群

 C.曾感染过丙型肝炎,且体内有抗体的人群 D.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

 E.以上都不行

 49-50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57/10万, 49.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

 ) A. 3.6

 B. 72%

 C. 0.28

 D. 61%

 E. 2.0

 50.该疫苗的保护率是(

 ) A.3.6

 B. 72%

 C. 0.28

 D. 61%

 E. 2.0

  51.描述性研究,(

 ) A.是队列研究的后续 B.是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C.是将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人群、地区、时间上的分布情况定量地、客观事实地描写 D.是研究疾病的基本方法 E.它主要描述分布的两大特征,即:时间特征和人群特征 52.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

 ) A.病例报告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生态学研究 E.现况调查 53.描述性研究是指(

 ) A.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实施干预措施 B.在研究过程阶段中对研究对象实施干预措施 C.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对研究对象实施干预措施 D.在一个地区中对研究对象实施干预措施 E.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 54.描述性研究(

 ) A.不可以提供病因假设的线索 B.可以提供病因假设的线索 C.提供病史资料 D.提供疾病的自然史 E.提供因果关系 55.横断面调查(

 ) A.在调查的当时能证实过去的暴露情况,不能随访已观察暴露的结果 B.在调查的当时既不能证实过去的暴露情况,也不能随访已观察暴露的结果 C.在调查的当时不能证实过去的暴露情况,能随访已观察暴露的结果 D.在调查的当时能证实过去的暴露情况,也能随访已观察暴露的结果 E.以上都不对,只能根据当时了解的和观察到的情况提出因果关系 56.现况调查对象的选择原则是 (

 ) A 从人群中选择有某病与无某病者 B从人群中选择暴露与非暴露某因素者 C从医院和人群中随机抽样选择患某病的人 D从人群中随机抽样选择部分人群 E 从人群中随机选择部分健康人群 57.普查(

 ) A.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的每一成员作调查或检查 B.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的每一成员作抽样调查 C.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作抽样调查 D.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作分层抽样调查 E.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作整群抽样调查 58.普查不适用于(

 ) A.病程短、患病率低或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 B.病程长、患病率低或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 C.病程短、患病率高或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 D.病程长、患病率低或检查方法好的疾病 E.病程短、患病率低或暂无检查方法的疾病 59.如仅需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而不是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则可采用(

 ) A.普查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抽样调查 60.与普查比较,抽样调查可以(

 ) A.节省人力和金钱 B.节省时间和精力 C.节省物力和资源 D.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E.节省时间并且无误差 61.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中麻疹疫苗接种时间为(

 ) A.1月龄 B.3月龄 C.6月龄 D.8月龄 E.1岁 62.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 A.具有冬春季节性升高的现象 B.在未经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 C.在未经免疫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即被感染 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 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时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63.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病人出现 C.有一定潜伏期 D.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E.以上都不是 64.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 A.传染期 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恢复期 E.病原携带期 65.接种卡介苗属于(

 )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被动自动免疫 66.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

 ) A.控制选择偏倚 B.控制混杂偏倚 C.控制信息偏倚 D.提高分析偏倚 E.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67.评价预防接种群体效果的免疫学指标是(

 ) A.抗体阳转率 B.保护率 C.效果指数 D.发病率 E.病死率 68.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的传播途径是(

 ) A.经水传播 B.经接触传播 C.经食物传播 D.经土壤传播 E.经空气传播 69.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传染病流行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70.进行配比研究可减少(

 )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71.下列哪种偏倚不属于选择偏倚(

 ) A.入院率偏倚 B.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C.检出征候偏倚 D.测量偏倚 E.无应答偏倚 72.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流感疫苗 D.破伤风类毒素 E.白喉抗毒素 73.化学物质接触与白血病的队列研究中,研究组为接触苯的工人,对照组为普通工人。研究后得出结论:两组发生白血病的患病率相似,请分析:导致影响这次研究结果最大的偏倚是(

 ) A.志愿者偏倚 B.奈曼偏倚 C.失访偏倚 D.健康工人偏倚 E.以上都不是 74.疫源地的概念是(

 ) A.不断发生病人的地区 B.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C.发生二代病例的地区 D.有病原体的场所 E.病人的家庭 75.研究体育锻炼与冠心病队列研究:研究组为志愿者,对照组为非志愿者,结论:体育锻炼减少冠心病发生,此研究存在最大的偏倚是(

 ) A.奈曼偏倚 B.无应答偏倚 C.志愿者偏倚 D.健康工人偏倚 E.非同期对照偏倚 76.在下列乙类传染病中,应该以甲类传染病来报告的是(

 ) A.艾滋病 B.病毒性肝炎 C.白喉 D.细菌性痢疾 E.伤寒 77.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疾控中心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传播媒介 D.带菌者 E.以上都不是 78.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不具备下列那种特征(

 ) A.多呈爆发流行 B.病例一般多呈散在性出现 C.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者较多 D.病例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E.加强传染源管理及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例发生 79.哪种传播途径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

 ) A.经空气飞沫传播 B.经食物传播 C.经水传播 D.经虫媒传播 E.日常生活传播 80.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称为(

 ) A.预防性消毒 B.疫源地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E.终末消毒 81.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必须(

 ) A.是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B.根据疾病发生前是否存在某暴露因素对人群分组,并随访观察二组人群中的结局的差异 C.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 D.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E.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人口特征 82.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 , 宜选用(

 ) A.绝对危险度 B.相对危险度

  C.特异度 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E.人群归因危险度 83.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

 ) A.患该病的人 B.未患该病的人 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84.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 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 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易实现 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85.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联系时 , 下列哪种观察法最有效(

 ) A.现患调查 B.生态学研究 C.病例报告 D.前瞻性队列研究 E.抽样调查 86.在进行队列研究时 , 队列必须(

 ) A.有相同的出生年代 B.经过相同的观察期限 C.居住在共同地区 D.暴露于同种疾病

  E.有共同的疾病史 87.可由下列哪项指标对患某病的危险进行测量 (

 ) A.发病率乘以该病平均病程 B.发病率 C.患病率 D.发病率除以患病率 E.患病率乘以该病的平均病程 88.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可借助于 (

 ) A.潜伏期 B.传染期 C.相对危险度 D.整个人群的发病率 E.以上都不是 89.在对 20-25 岁所有妇女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 , 应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 , 子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为 5/10 万 , 未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为 2/10 万。据此作出的口服避孕药引起子宫颈癌的推论是(

 ) A.正确的 B.不正确, 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流行率 C.不正确, 因为没有对应用者和不应用者年龄分布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进行调整 D.不正确, 因为需要用率而不是比率来支持这一推论 E.不正确, 因为在其他有关因素方面 , 这两组可能有差异 90.队列研究是(

 ) A. 从果推因

 B. 从因求果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否

 E. 与因果关系无关 91. 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区别是:(

 )

 A. 研究对象不同

 B. 测量的指标不同

 C. 研究目的不同

 D. 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 设计思想不同 92. 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

 )

 A. 所有疾病都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 除了少数疾病以外,绝大多数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C. 因为传染病是由于病原体的入侵引起,因此与遗传无关

 D.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与遗传无关

 E. 以上都不对 93. 易患性是指:

 (

 )

 A. 多因子遗传病中,遗传因素引起的生物差异或疾病发生中所起作用的程度

 B. 多因子遗传病中,单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患病风险

 C. 多因子遗传病中,单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患病风险

 D. 多因子遗传病中,人群个体易于或不易于患某种疾病的属性变量

 E. 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 94. 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B. 系统检索相关文献 C. 对证据进行严格的评价 D. 应用证据指导决策 E. 循证实践不需要后效评价 95. 循证医学即为

 (

 ) A.系统综述 B.Meta分析 C.关于如何遵循证据进行医学实践的学问 D.查找证据的医学 E 临床流行病学 96. 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据中最好的证据来源是:(

 ) A. 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

  B.设计良好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C. 设计较好的随机对照试验

  D. 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E. 临床专家的个人经验

 【B 型题】 A.传统流行病学 B.分子流行病学 C.遗传流行病学 D.血清流行病学 E.传染病流行病学 97. 主要研究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病因以及制订预防和控制对策的科学

 (

 ) 98. 研究暴露标志物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制订预防和控制对策的科学

 (

 ) 99.研究血清生物标志物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预防和控制对策的科学 (

 ) 100.研究易感性标志物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制订预防和控制对策的科学

 (

 )

 参考答案 1-5 EEEBD

 6-10 ADEAE 11-15 DDBED

 16-20 ECEED 21-25 DBCAD

 26-30 BDACD 31-35 CCBBC

 36-40 CBEED 41-45 ADAEC

 46-50 DCDAB 51-55 CCEBB

 56-60 BAAED 61-65 DDEBC

 66-70 BAEDC 71-75 DEDBC

 76-80 ACAAE 81-85 BDBCD

 86-90 BBCEB 91-95 BBDEC

 96-100 DCBDB

 

推荐访问:流行病学 复习资料 合集
上一篇:数学一年级应用题 [一年级应用题3]
下一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