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规故事征文

来源:高一 发布时间:2020-09-09 点击:

 家风家规故事征文三篇

 家风家规故事征文三篇

 【篇一】

 一玉口成国、一瓦顶乃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千万万家。家是《静夜思》中那举头望去的一轮明月,是《枫桥夜泊》时的夜半钟声,是《凉州词》里期盼的春风。中国人对家的深深印记,是家风家规的传承、是中华文明深厚积淀的折射。

 家风乃吾国之民风,它的历史血脉从先秦开始,历经几千年仍贲张不息。古有《颜氏家训》“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近代有 24 岁的钱学森前往异邦留学时,其父告诫他:“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而身处于当代的我们,我们是否想过家风是什么?

 **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提起了一个人们渐渐遗忘但却对我们影响至深的问题。家风似乎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熟悉得就好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待人接物、处世应事之中,陌生得又好像那博古架上蒙尘的陈年古物。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各行各业的人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答案。有的人回答“吃亏是福”,有的人回答“一要诚实、二要孝顺”,还有人回答“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更有人给出了神解读“我家风很大”……家风林林种种,答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家风是什么?央视记者问路人,而电视机前的我也在问自己,我开始回想我的生活,发现我的家风虽然没有在脑海中那么鲜明清晰地呈现过,但当我回过头来看它时,却发现它一直潜藏在我生活里的每一个角落,一直在影响着我。

 我的家风是“谦以待人,虚以接物”。奶奶教导我要做一个谦卑有礼的人,咿呀学语时,她教我见到人要问好,对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长大成人后,她教我待长辈要谦恭、待平辈要谦让、待晚辈要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我的家风是“百善孝为先,常存仁孝心”。妈妈教导我要做一个孝敬长辈的人,她的言传身教、她照顾长辈的一言一行,从我记事起就在我的心灵深处打下烙印,让我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一种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要学会感激、心存孝心,也只有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方能显现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我的家风是“秉节持重,处事不惊”。爸爸教导我要做一个安稳、踏实、勤勉的人,在家中,他是一位严格的父亲,孝敬长辈,友善兄弟姐妹,总是告诫我遇到

 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抱怨;在单位,他工作认真负责,不计得失,至今 35 载的工作经历有口皆碑。爸爸就是用这样的正直踏实叙述着家族最纯正的风范,传延至今,激励着我前行。

 我的家人并不会说一些华丽的道理,但他们身体力行,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如春风化雨般点点滴滴融入我的血脉,造就了今天的我。家风是一种能量,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已流淌在我的血液之中,也将继续传承下去,幻化成家的味道、家的记忆,让我无论何时,身在何方,提到家,心中都会升起宁静温暖的力量。

 《礼记》有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良好家风,历久弥新,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视家风无疑是回应时代之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所孕育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的现代传承。家风正,则国风清,让我们从注重家庭开始,从继承和发扬良好家风开始,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传承于每一个家庭成员,根植于社会大众,成为时代的风尚,让良好家风、浩然国风共同装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吾土桑梓地,家风犹尔雅,世代传承之,共享中国梦。

 【篇二】

 妹妹夫妻俩自从毕业后,就一直在家乡的一家银行工作,在普通岗位的位置上也干了好些年。去年银行干部调整,夫妻俩凭借着过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双双被提拔,妹夫提拔为机关科长,妹妹提拔为二级行的行长。

 趁着休息日,大家都有空,这么大的喜事,妹妹决定好好庆祝一下,于是买了好多菜回去,还特意为父亲带了一瓶五粮液和一条中华香烟。

 平时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爸妈心里特别高兴。母亲做了很丰盛的午餐,开饭前,父亲特意说一家人都要喝点酒庆祝一下。妹妹准备把带回来的酒打开,但父亲一口就回绝了,看着父亲很执着,妹妹和妹夫也不再说什么。父亲打开自己买的白酒,亲自给家人都倒了一小杯,几杯小酒下肚,父亲的话开始多了起来。

 我也注意到父亲的神色渐渐凝重,看到父亲这个样子,我们的心骤然紧张起来。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对我们一直都很严厉,我们从小就怕父亲,这种心结一直延续到现在。

 父亲深深吸了口气:“晓华、小陈,今天重点说说你们升职的事情,你们现在都已经是中层领导了,我们全家都为你们夫妻俩高兴,但今天我们先把庆祝的事情放一边,我先要给你们俩泼点冷水,以后在工作中无论什么情况下可都不能干违

 反原则的事情啊!你们今天回来我很高兴,但是看到这么好的酒和烟,我却有点高兴不起来,你们的月收入都不高,这些高档的烟酒若是买的,总是太过奢侈会给你们造成负担,但若不是自己花钱买的……那叫我如何能够安心收下?”父亲的话像鞭子一样猛烈地抽打着妹夫和妹妹的心,妹妹赶紧对父亲解释说:“酒是我买来孝敬您的,至于烟嘛,是一位同学送的,同学之间送的应该没什么关系!”

 “别人行,你不行,这是我们家的规矩!”没等妹妹把话说完,父亲就打断了她的话,“别人怎么做我管不了,可咱们家的人这样做绝对不行!我在村里也算当了一辈子的村干部,也没有出过任何问题,连你表哥违反计划生育的事情我都没有包庇他……”

 “你们在单位里大家都看着,你只有不贪不占,处事公道,大家才会尊重你,你说话才管用……”“希望你们一定要听得进去……”父亲在饭桌上说了好多好多……

 妹妹妹夫最后表态,回去一定把烟的事情处理好。“我和你妈都老了,没有什么大的期盼,就盼着你们平平安安,把咱们家良好家风一直传下去……”送妹妹妹夫回去的路上,父亲的话,伴随着凉凉夜风,不断清醒着我因为喝酒有点犯晕的脑袋。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好家风不仅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历史上,诸如梁启超、曾国藩等很多名人的家风教育为世人所称道,其中,梁启超更是家风教育的成功典范,他在培养子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对当今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关怀无微不至,虽然与家人聚少离多,但这并没有阻断他与子女间的亲情。梁启超通过书信的方式时刻关心子女的学习与成长状况,从这些书信的内容中不难看出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趣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寒士家风教育、挫折教育以及培养独立能力五方面的内容。

 一、以趣味教育引导子女好学

 身为趣味主义的倡导者,梁启超在家庭教育中将趣味作为学习的动力,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子女。他始终强调趣味学习的重要性,极力反对对于子女未来不负责任的填鸭式、注射式教育。梁启超一直教育子女要为学问而学问,所有的学问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只有这样,趣味才能够持久,才能

 够终身不忘。他曾在其所著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开门见山地说道:“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 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拿什么做根底’? 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由此可见,趣味学习及教育不仅只是梁启超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梁启超的学术追求。在他看来对求知时刻保持兴趣就需要通过趣味教育来实现。

 二、以爱国主义作为家庭教育的永恒主题

 在梁启超经历坎坷、世事多变的一生中,爱国之心坚如磐石,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体现在家庭教育中。他认为在子女小时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培养子女的爱国情怀是教育子女的重中之重。子女们远在重洋之时,梁启超仍以书信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子女要努力学习,为将来能够报效祖国尽一份力。梁启超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子女们,在其子女身上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扬。在国外完成学业后,他们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将毕生所学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

 三、将寒士家风作为家庭教育的永远追求

 梁启超认为,人在不断的奋斗中,生活条件会越来越好,财富和地位也都会随之而提升。然而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物质环境容易使人丧失斗志变得得意忘形,此时距离失败也就不远了。“磨练人格”是梁启超对传统的“内圣外王”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在家庭教育中强调人格修养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梁启超子女的成就上不难看出,他们对梁启超的人格、思想、以及学术方面都有着相当的继承。同时,梁启超在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人生后,将自己的真实经历作为子女们日后前进的指南。他认为,国家要真正走向富强须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个人的特点与个性作为未来发展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培养人才,同时反对将学问当作步入仕途和升官发财的“敲门砖”。因此他提出“学而优则不仕”的家庭教育思想,希望子女们能够在术业有专攻,利用自己所知所学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在梁启超的九位子女当中,他们都是各个专业和领域的先头者和精英,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步入仕途从事政治,“学而优则不仕”的思想在其子女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以挫折教育磨炼子女意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梁启超很好地把儒家文化的传统忧患意识运用到了家庭教育上,他要求子女应当学会正视挫折,直面人生,同时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挫折与磨难。梁启超是个乐观主义者,他说:“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

 他非常注重培养子女们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品格。他曾经说过:“我生平对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啊,厌世啊,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在这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他的子女们各个遇事总能冷静沉着应对,从不悲观气馁,面对挫折总能坚强地挺过去。

 五、将独立自主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在要求

 梁启超提倡培养子女的独立能力,他说:“人生在世光是够勤劳还是不够,因为一个人如须发展个性和群性时,不能天天走在平坦的道路上,有时不免要向崎岖狭隘的路上走走。”梁启超面对与子女远隔重洋的境况并没有过于担心,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历练的好时机,可以增强孩子们独立自主能力。也正是在梁启超的这种教育下,其子女虽然身在他乡,但心中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父亲,思念着自己的祖国,正是这种思念的支撑使得梁氏子女们更加发奋学习、努力拼搏,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归国,为祖国的发展鞠躬尽瘁。

 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他的优良家风教育启示我们:

 一要明确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和谐。梁启超总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子女沟通,在与儿女们的书信中,梁启超了解子女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没有对子女提出硬性要求,也没有严厉的训斥,有的只是循循善诱和悉心指导。父母与子女先是朋友,然后才是师长,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无不贯穿着和谐的主题

 二要注重为子女创造独立自由的空间。梁启超要求子女们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要到生活中去学习知识、去汲取“养分”、学会生存,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子女们具备独立的思考与行为能力,让子女成为自由的而非千篇一律的“产品”。作为家长应该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有所更新**富,为子女创造一个独立、健康、自由、自主的成长空间,让子女的才能得到自由的发挥,这不仅仅是子女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要注重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梁启超非常注重亲情,写给子女的诸多书信便是他注重亲情的最好体现。他认为“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感情”,“爱”一直贯穿其家风教育的始终。他强调情感是维系家庭的纽带,爱是家庭的根基,但这种“爱”不应是溺爱,不应是宠爱,而应是为了孩子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爱”。同时要注意与子女间的真诚沟通,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让孩子时刻都愿意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和交流,避免高高在上的说教和指责。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子女往往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

推荐访问:家风 家规 征文
上一篇:英语演讲结构
下一篇:开学初班主任要做好六件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