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高考大题解析

来源:初三 发布时间:2021-02-06 点击:

 21.(2018 全国卷Ⅰ)设椭圆 : C2212 xy 的右焦点为 F ,过 F 的直线 l 与 C 交于 A , B 两点,点 M 的坐标为 (2,0) . (1)当 l 与 x 轴垂直时,求直线 AM 的方程; (2)设 O 为坐标原点,证明:

 OMA OMB   . 【解析】(1)由已知得 (1,0) F , l 的方程为 1  x . 由已知可得,点 A 的坐标为2(1, )2或2(1, )2 . 所以 AM 的方程为222y x    或222y x   . (2)当 l 与 x 轴重合时, 0 OMA OMB     . 当 l 与 x 轴垂直时, OM 为 AB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 OMA OMB   . 当 l 与 x 轴不重合也不垂直时,设 l 的方程为 ( 1)( 0) y k x k    ,1 2 2 1( , ), ( , ) A y x y x B , 则12  x ,22  x ,直线 MA , MB 的斜率之和为21 212 2MA MBx xy yk k    . 由1 1  y kx k ,2 2  y kx k 得 1 2 1 21 2(2 3 ( ) 42)( 2)MA MBx x x x k kx xkk k    . 将 ( 1) y k x   代入2212xy   得 2 2 2 2(2 1) 4 2 2 0 k x k x k      . 所以,212242 1 kkx x ,21222 22 1xkkx . 则313132 224 4 12 8 42 3 ( ) 4 02 1k k k k kk k kkx x x x       . 从而 0MA MBk k   ,故 MA , MB 的倾斜角互补,所以 OMA OMB   . 综上, OMA OMB   .

 24.(2017 新课标Ⅰ)已知椭圆 C :2 22 21( 0)x ya ba b    ,四点1 (1,1)P ,2 (0,1)P , 33( 1, )2P   ,43(1, )2P  中恰有三点在椭圆 C 上. (1)求 C 的方程; (2)设直线 l 不经过2P 点且与 C 相交于 A , B 两点.若直线2P A 与直线2P B 的斜率的和为 1  ,证明:

 l 过定点. 【解析】(1)由于3P ,4P 两点关于 y 轴对称,故由题设知 C 经过3P ,4P 两点. 又由2 2 2 21 1 1 34 a b a b   知,C 不经过点1P ,所以点2P 在 C 上. 因此22 2111 314ba b  ,解得2241ab  . 故 C 的方程为2214xy   . (2)设直线2P A 与直线2P B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 如果 l 与 x 轴垂直,设 l :

 x t  ,由题设知 0 t  ,且 | | 2 t  ,可得 A,B 的坐标分别为 (t,242t ),(t,242t  ). 则2 21 24 2 4 212 2t tk kt t        ,得 2 t  ,不符合题设. 从而可设 l :

 y kx m   ( 1 m ).将 y kx m   代入2214xy   得 2 2 2(4 1) 8 4 4 0 k x kmx m     

 由题设可知2 2=16(4 1) 0 k m     .

 设1 1( , ) A x y ,2 2( , ) B x y ,则1 2284 1kmx xk ,21 224 44 1mx xk. 而1 21 21 21 1 y yk kx x   1 21 21 1 kx m kx mx x    

 1 2 1 21 22 ( 1)( ) kx x m x xx x   . 由题设1 21 k k    ,故1 2 1 2(2 1) ( 1)( ) 0 k x x m x x      .

 即22 24 4 8(2 1) ( 1) 04 1 4 1m kmk mk k       . 解得12mk . 当且仅当 1 m 时, 0  ,欲使 l :12my x m   ,即11 ( 2)2my x    , 所以 l 过定点(2, 1  )

 25.(2017 新课标Ⅱ)设 O 为坐标原点,动点 M 在椭圆 C :2212xy   上,过 M 做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N ,点 P 满足 2 NP NM  . (1)求点 P 的轨迹方程; (2)设点 Q 在直线 3 x 上,且 1 OP PQ   .证明:过点 P 且垂直于 OQ 的直线 l 过C 的左焦点 F . 【解析】(1)设 ( , ) P x y ,0 0( , ) M x y ,则0( ,0) N x ,0( , ) NP x x y   ,0(0. ) NM y  . 由 2 NP NM  得

 0x x  ,022y y  . 因为0 0( , ) M x y 在 C 上,所以2 212 2x y  . 因此点 P 的轨迹方程为2 22 x y   . (2)由题意知 ( 1,0) F  .设 ( 3, ) Q t  , ( , ) P m n ,则 ( 3, ) OQ t   , ( 1 , ) PF m n     , 3 3 OQ PF m tn     , ( , ) OP m n  , ( 3 , ) PQ m t n     , 由 1 OP PQ   得2 23 1 m m tn n      ,又由(1)知2 22 m n   , 故 3 3 0 m tn    . 所以 0 OQ PF   ,即 OQ PF  .又过点 P 存在唯一直线垂直与 OQ ,所以过点 P 且垂直于 OQ 的直线 l 过 C 的左焦点 F .

 30.(2015 新课标 2)已知椭圆 C:2 2 29x y m   ( 0 m ),直线 l 不过原点 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 与 C 有两个交点 A,B,线段 AB 的中点为 M. (Ⅰ)证明:直线 OM 的斜率与 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Ⅱ)若 l 过点 ( , )3mm ,延长线段 OM 与 C 交于点 P,四边形 OAPB 能否为平行四边行?若能,求此时 l 的斜率;若不能,说明理由. 【解析】(Ⅰ)设直线 : l y kx b   ( 0, 0) k b   ,1 1( , ) A x y ,2 2( , ) B x y , ( , )M MM x y . 将 y kx b   代入2 2 29x y m   得2 2 2 2( 9) 2 0 k x kbx b m      , 故1 222 9Mx x kbxk  ,299M Mby kx bk  . 于是直线 OM 的斜率9MOMMykx k   ,即 9OMk k    . 所以直线 OM 的斜率与 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Ⅱ)四边形 OAPB 能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直线 l 过点 ( , )3mm , 所以 l 不过原点且与 C 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 0 k  , 3 k  . 由(Ⅰ)得 OM 的方程为9y xk  .设点 P 的横坐标为Px . 由2 2 29,9 ,y xkx y m  得2 2229 81Pk mxk,即23 9Pkmxk. 将点 ( , )3mm 的坐标代入直线 l 的方程得(3 )3m kb ,因此2( 3)3( 9)Mmk kxk. 四边形 OAPB 为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线段 AB 与线段 OP 互相平分,即 2P Mx x  . 于是23 9kmk2( 3)23( 9)mk kk.解得14 7 k   ,24 7 k   . 因为 0, 3i ik k   , 1 i  , 2 ,所以当 l 的斜率为 4 7  或 4 7  时,四边形 OAPB 为平行四边形.

 34. (2014 新课标 1) 已知点 A (0, 2)  ,椭圆 E :2 22 21( 0)x ya ba b    的离心率为32,F 是椭圆 E 的右焦点,直线 AF 的斜率为2 33, O 为坐标原点. (Ⅰ)求 E 的方程; (Ⅱ)设过点 A 的动直线 l 与 E 相交于 , P Q 两点,当 OPQ  的面积最大时,求 l 的方程. 【解析】2 2 3(c,0) = = 3.3F cc(I)设 ,由条件知, ,得

 2 2 23, =2,

 1.2ca b a ca    又 所以

 221.4xE y   故 的方程为

  (Ⅱ)1 1 2 2: = 2, ( , ), ( , ). l x l y kx P x y Q x y   当 轴时不合题意,故设

 222 14xy kx y     将 代入 得2 2(1 4 ) 16 12 0. k x kx    

 22 21,223 8 2 4 3=16(4 3) 0, .4 4 1k kk k xk     当 即 时,

 2 221 224 1 4 31 .4 1k kPQ k x xk     从而

 22.1O PQ d OPQk 又点 到直线 的距离 所以 的面积

 221 4 4 3= .2 4 1OPQkS d PQk  224 44 3 , 0, .44OPQtk t t Sttt    设 则

 4 74, 2 0.2t t kt       因为 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立,且满足

 OPQ   所以,当 的面积最大时, 的方程为

 7 72 22 2y x y x      或 .

  36.(2014 新课标 2)设1F ,2F 分别是椭圆 C :

  222 21 0yxa ba b    的左,右焦点, M是 C 上一点且2MF 与 x 轴垂直,直线1MF 与 C 的另一个交点为 N . (Ⅰ)若直线 MN 的斜率为34,求 C 的离心率; (Ⅱ)若直线 MN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2,且15 MN FN  ,求 , a b . 【解析】(Ⅰ)根据2 2c a b   及题设知22( , ),2 3bM c b aca

 将2 2 2b a c   代入22 3 b ac  ,解得1, 22c ca a   (舍去)

 故 C 的离心率为12. (Ⅱ)由题意,原点 O 为1 2FF 的中点,2MF ∥ y 轴,所以直线1MF 与 y 轴的交点 (0,2) D

 是线段1MF 的中点,故24ba ,即24 b a 

  ① 由15 MN FN  得1 12 DF FN  。

 设1 1( , ) N x y ,由题意知10 y  ,则112( )2 2c x cy    ,即113,21x cy   代入 C 的方程,得22 29 114ca b  。② 将①及2 2c a b   代入②得229( 4 ) 114 4a aa a 

 解得27, 4 28 a b a    , 故 7, 2 7 a b   .

推荐访问:高考 椭圆 大题
上一篇:《好卷》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下一篇:高考复习方法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