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思考

来源:初三 发布时间:2020-07-31 点击:

大数据时代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 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 戴露    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类、分析、预测,从复杂的数据中挖掘隐秘规律和内在联系,构建立体化、空间化的信息关联体系,综合分析应用并产生巨大价值。因此,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革命,也是一种意义深远的生产、生活、工作方式革命,更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如何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实现警务思维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变革,并借助这一形态,推动公安工作全面转型升级,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大数据时代给警务运行机制改革提供的发展机遇 (一)驱动警务决策科学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安机关通过收集掌握和分析挖掘数据,运用云计算和云技术进行关联分析,发现提炼客观规律,预测预知治安形势、维稳态势、社会管理、民意导向等发展趋势,推动警务决策机制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预测”转变,从而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的精准性、及时性,真正实现公安决策的科学化。比如,运用热力图等方式,对人员密集场所社交媒体数据进行分析,提前进行动态监管,可以有效预测预警预防各种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从而提升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

(二)驱动警务模式现代化。现代警务模式的实质机制是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追求警务资源投入最小化、警务目标实现最大化。随着信息科技不断发展,当前犯罪呈现智能化、科技化、非接触化等新特点,对传统警务模式发起了严峻挑战。公安机关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打造“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大数据警务平台,建立扁平化管理、融合式发展、实战化运行的现代警务模式,从根本上提升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和治理社会的能力水平。

(三)驱动警务管理规范化。警务管理涉及规范执法、队伍建设等各方各面,公安机关通过大数据置身于信息流中心区和制高点,可以在更多领域以更高效、更大规模的方式进行信息管理,进一步优化公安管理流程,改变粗放型、经验式的管理模式。比如,通过“一案一码”执法办案管理监督系统,可以加强执法数据、执法流程和执法质量管理,对警情处置、案件办理、涉案财物、警风警纪、警务评议等活动进行全方位监督。

(四)驱动警务效能集约化。通过大数据整合和云计算等方式,可以延伸其工具和手段意义上的管理功能,为社会治理和公安安全管理提供极大便利,使原本需要大量精力完成的工作可以轻易借助大数据资源整合来完成。比如,通过视频卡口人脸识别、智能抓拍等信息科技手段,可以实时采集更新信息,极大地节约警务资源特别是警力资源,提高警务效率,推动警务资源运用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二、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依托大数据技术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一)创新一体化情报指挥机制。以警情数据为基础,依托“全警情录入+智能研判分析”,整合数据、系统、人才资源,建立健全“情指勤一体化”机制。该机制的运行包括一大平台(综合指挥调度平台)、三大中心(指挥调度中心、接处警平台中心、情报研判中心)、五大系统(指挥调度系统、情报研判系统、勤务管理系统、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各中心、系统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相互支撑,形成“收集—研判—指令—反馈—评估”闭环运转,确保全局情报、指挥、勤务一体化运转,取得了“警力跟着警情走、勤务围着情报转”的实战效果。

(二)创新合成化侦查打击机制。有效整合刑侦、技侦、网侦、图侦、大情报和治安等警务资源,建成合成作战室。合成作战室汇集了九江市公安系统交警卡口抓拍数据、天网视频数据、技侦数据、网安数据等情报信息资源,各警种带着手段、技术进入平台,充分发挥其专班、专业、专人信息研判优势,对“人、物、案”等多元信息源进行深度研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侦查成本、提高了侦查效益,服务实战成果显著。

(三)创新信息化治安防控机制。深入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推进以警力设卡盘查为主的治安卡口,以“天网、地网”视频探头为主的电子卡口,融WI-FI电子围栏、公共场所信息采集、2G/3G/4G热点采集和人像识别于一体的“封城计划”信息卡口建设,密织街面巡逻防控、城乡社区村庄防控、单位和行业场所防控、技术视频防控、网络社会防控、区域警务协作、水陆空一体等“七张网”,积极构建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立体治安防控体系。2016年以来,九江市公安机关利用“封城计划”信息卡口发现犯罪嫌疑人2000余人,侦破案件4000余起。

(四)创新便捷化管理服务机制。九江市公安机关依托大数据资源,大力推行“互联网+公安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首家出入境24小时自助办证大厅,九江籍居民可以自助办理港澳通行证的再次签注,自助受理港澳团队旅游再次签注,终端设备具有银联卡自助缴费、自助提取港澳通行证的功能,办证流程仅需3分钟即可完成,节假日市民也可以自助办理签注,便民服务真正实现了出境旅游“说走就走”。此外,九江市公安机关还优化升级了“九江公安网上办事大厅”,拓展了“互联网+治安、出入境、消防、道路交通”等管理服务,实现了公安行政管理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研究开发了“九江公安”微信服务号,实现了“自助挪车”、“重名查询”、“反诈骗查询”等掌上服务功能,推动了公安综合服务由“PC时代”向“拇指时代”转变,使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三、大数据时代警务运行机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思维观念的制约。部分基层单位和民警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思维模式,工作理念明显滞后,思维观念未跟上“大数据”时代步伐,对“大数据”及其价值认识不清;
不能领会数据驱动警务模式对破解警务工作难题的重要性,未能把大数据应用作为现代警务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来掌握;
对警务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明确。这些落后的思维观念,对大数据时代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形成掣肘。

(二)管理体制的制约。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现行公安管理体制下,公安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不统一,存在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情况,信息资源缺乏优化整合,“信息孤岛”问题严重。有的部门只为满足局部需要设计系统,导致系统操作复杂、深加工不足,系统之间无法对接、数据难以共享,系统建设不成体系。比如,九江市治安条线共有各类系统18套,业务系统多、杂,兼容性、共享性差,功能单一、运行分散,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严重影响实战应用效果。旧有管理体制中不能适应新时代变化的部分,成为大数据时代制约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瓶颈。

(三)运行机制的制约。受传统思维定势、行为惯性的影响,公安机关仍有不少警务机制在封闭式、静态化的条件下运行,大数据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单位在信息化应用中重形式、轻内容,局限于信息采集、指挥调度、查询服务、指令推送等具体操作,而在利用信息化开展主动研判、重点研判、综合研判、预警研判等方面缺乏创新,发现、预警、管控等重点环节无法有效打通衔接,制约了一体化合成化作战效率,使大数据对警务工作的指导作用不能彻底发挥,这是大数据时代制约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壁垒。

(四)基础条件的制约。受制于人才、技术、经费等方面因素,当前大数据时代下警务运行机制物质基础较为薄弱,信息采集维护大大滞后于形势发展,大数据的挖掘利用还处于浅层,情报生产模式较少。对大数据的管理手段薄弱,“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基础投入不够,大数据规模巨大但价值密度低,导致处理成本高昂,使警务效益与投入成本不成正比。同时,掌握数据获取、挖掘、整合、使用技术的人才匮乏,制约了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

 四、大数据时代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警务模式。探索构建“大数据+公安工作”的模式,推动大数据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变传统警务为数据警务、单一警务为综合警务、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一是树立数据警务理念。改变过去凭经验、靠直觉的决策模式,把数据意识转化到公安警务思维方式中,把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理念贯穿于公安工作全过程,坚持用数据说话,在对数据的分析中找到和把握社会治安管理的特点、规律,深入推动公安工作与大数据技术高度融合。二是构建合成警务模式。充分整合多个警种的人员、职能、手段、数据、系统、平台等资源,实现指挥、情报、合成、反诈等多个中心一体化运行,赋予办案民警刑侦、技侦、图侦、网安、情报多种实战手段使用权限,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信息资源共享、警种密切配合、协同快速反应的合成警务机制,实现大数据背景下警务运行机制由“平时模拟、战时合成”向“随时响应、常态合成”的转变。三是构建智慧警务模式。运用大数据强化舆情研判、预警及应对,使舆情分析结果更加科学严谨,有效发现和化解社会矛盾;
运用大数据预测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简化公共服务流程,提供更高质量和效率的公共服务;
运用大数据广泛吸纳公众意见,协助公安机关决策,使公安决策更加科学、接地气,从源头避免矛盾产生,推动警务工作从“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四是构建主动警务模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根据实战需要自动搜集、抓拍、提取各类信息数据并综合分析研判,以此为基础配置警务资源、进行警务决策、开展警务活动,在案件发生前主动发现并采取针对性整治措施,达到主动预防、主动出击、主动服务的目的,推动公安工作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

(二)整合警务资源。突出抓好系统平台的集成统一、信息数据的整合共享,破解系统壁垒、“信息孤岛”问题,形成以数据资源共享共用为支撑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一是着眼“大整合”共享。按照“打破界限、高度融合”的要求,理清数据资源“家底”,打通信息壁垒,推动数据标准建设,形成数据资源目录,有效解决原始数据标准不统一、命名不规范的难题,实现数据标准化管理。对碎片化数据信息进行清理、重组、标记,为大数据智能分析提供有效手段,实现数据智能化处理。整合警用地理信息(PGIS)、“天网”平台、“三台合一”系统等现有平台与系统,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各类数据、系统、平台相互融合对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警种的数据资源高效整合、集成应用。二是着眼“大数据”汇聚。抓住人、时、地、物、事等基本要素,结合吃、住、行、消、娱等活动轨迹,通过全警采集、部门共享,以及协议获取、交流互换、出资购买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获取行政管理、商业活动、网络生活、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形成海量大数据资源库,为大数据的深度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三是着眼“大开放”运用。突破体制束缚,加快探索步伐,紧贴实战需求,研发各类分析工具和数据模型,积极开展“全警情录入+”、“视频+”、“移动警务+”、“PGIS+”等大数据专业应用,在服务人群管控、指挥决策、案件侦破乃至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的应用,形成各有侧重、协同互补的大数据应用格局。

(三)优化警务机制。坚持把大数据建设与警务机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使大数据切实融入日常警务工作中,推动现代警务机制发展创新。一是升级大数据支撑的指挥决策机制。以公安系统平台为载体、综合数据资源为支撑、情报指挥中心为龙头,通过整合应用“三台合一”系统、PGIS平台、“天网”视频监控系统等数据资源,为指挥者提供智能化决策辅助。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多角度、全方位搜集整合相关数据信息,根据条件自动生成处置预案,多媒体动态获取现场情况,同步开展情报信息研判、现场落地查控,及时调整警力部署,变以往的经验决策、主观决策为大数据支撑的自动化、智能化决策,最大限度地提高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二是优化大数据主导的打防管控机制。加强情报信息研判,按照人、物、地、案等类别,将接处警警情、嫌疑对象盘查线索、案件侦办相关信息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案件串并、轨迹分析、热点跟踪等系统自动运算和智能研判功能,生成服务实战的情报信息。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警务云技术对各类治安要素进行时空关联,加强对基础信息、专业信息、核查反馈信息的汇总研判、挖掘分析、对比碰撞,加强对社会治安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分析评估,及时调整警力部署和打防重点,提高打击犯罪的针对性和精确度,提升防范控制的主动性和覆盖率。三是创新大数据引领的管理服务机制。充分整合、开发、应用公安机关内部户政、车管、出入境等数据资源,通过“互联网+公安工作”模式,建立起办案单位、窗口服务单位、基层所队等各单位数据共享的公安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群众可自主选择PC端或手机端等渠道接受服务。探索将办证中心、车管所、派出所、警务室等实体场所,打造成公安业务O2O(线上对线下)一体化窗口服务场所,由“广设窗口、每点布警、坐等群众”的服务方式向“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转变,做到“办事更便捷、服务更贴心、管理更人性”。

推荐访问:警务运行机制改革 深化党校教学改革的思考 现代警务运行机制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兵团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做好警务保障工作的思考 警务保障改革存在的问题 警务站警务室运行机制流程图 县级警务机制改革
上一篇:建筑节能质量检查停止点
下一篇:人体免疫系统与健康关系_计算机_郭瀚泽_201802001068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