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佛印禅机里的养心智慧]佛印

来源:初三 发布时间:2019-05-05 点击:

  斗禅引出―段莫逆之交   苏轼自认为聪明绝顶,学富五车,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佛印禅师包容无边,修为高深。两人之间的友谊就从小聪明与大智慧的较量开始。   苏轼在黄州做官时初闻佛印大名,自恃文学和佛法修养很高的他很不服气,决定找机会会一会这位大师。一日,他不递帖,径直去拜会佛印。佛印一见来者气宇轩昂,谈吐不俗,就知其来意。苏轼侃侃而谈,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佛印只是静静地听着,不时点头。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心里很不悦,问道:“谈了这么久尚不知和尚法号?”佛印答曰:“就叫和尚好了,施主贵姓?”苏轼故意刁难曰:“姓秤。称和尚多重的秤。”佛印微微一笑,大声一喝说道:“请教施主,我这一喝有多少重?”苏轼无言以对,无趣地拱手告退。
  苏轼回家后很郁闷,次日递上名帖,再次拜访佛印。佛印为他泡上一壶青茶。苏轼傲然问道:“大师何以教我?”佛印依然微微一笑,无声地为他斟茶,当茶斟满的时候他好像依然不自知。苏轼见茶水顺着桌子流到了地上大叫道:“满了,满了……”这时佛印停止了倒茶的动作,不断地颔首若有所思地说道:”哦,满了,满了,满了!”苏轼是何等聪明之人,一下子就悟出了佛印此举的禅意:空其心智,抛其执著,方能见慧。相处之道贵在和乐和包容,如果凡事想与他人比高下,带给自己的是患得患失的心情,唯有消除敌视心态,生活才能光明、喜悦。
  从此之后,苏轼和佛印大师成为了莫逆之交,他们时常一起静坐参禅、结伴同游,嬉笑怒骂、诗文唱和。据说后来苏轼走到哪里佛印禅师就修行到哪里,形影不离。
  养颜必先养心
  苏轼在黄州时,常常去拜访佛印,两位风趣人物的话匣子一开,妙语连珠。
  一天,佛印教苏轼坐禅,苏轼很高兴地穿起大袍,坐在佛印的对面;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苏轼头脑一转,问佛印道:“你看我坐着,像个什么?”“像一尊佛!”佛印心平气和地答道。
  听了这句话苏轼很高兴,这时佛印反问苏轼道:“你看我像什么?”苏轼见佛印禅师穿着大袍,婆娑于地,他恶作剧地回答:“像一堆牛粪。”而后他偷看佛印,看他有什么表情。没想到佛印并无怒色,反而微微一笑。苏轼暗自高兴,认为终于战胜了佛印,回到家后,苏轼得意洋洋地向妹妹苏小妹夸耀着自己的“战绩”。苏小妹听罢叹道:“你是败者,佛印才是胜者。”苏轼不解。苏小妹解释道:“佛印看你如佛,因为他心中有佛;你看佛印如牛粪,因为你心中只有牛粪。”苏轼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重庆新尼玛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郭敏华说,人的心态总是决定着他的眼光,决定着他审视世间一切事物的态度。倘若拥有健康、正常的心态,无论看什么,总是好的;倘若持着病态、残缺的心态,无论看什么,总是坏的。因此,人的口中之言,往往能折射出他的心灵状况。
  中国佛协会长一诚大师说,颜由心生。当你嫉妒、诽谤、埋怨、挖苦别人时,心境决不会明朗,甚至表情也可能跟着丑陋起来。而经常的丑陋,会定格在原本端庄的容颜上。所以要以恕己之心恕人,不要因贬损别人而破坏了自己的心境、狰狞了自己的面目。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佛印认为,凡事有因果,各人的身体状况与他的心理状况、生活习惯、客观环境息息相关,调整心态是养生的根本。
  一天,苏轼诗兴大发做了一首禅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诗,尤其是最后两句,意思是我的心里是极度的虚静,已经超然物外,无论什么情绪和欲望都动摇不了我。苏轼写好这首诗后反复吟哦,觉得非常满意。他想如果佛印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大大赞赏,甚至拍案叫绝。于是,他把那首诗抄在诗笺上,派书童送去长江南岸的归宗寺,请佛印批阅。
  佛印看完诗后批了字请书童带回给他。苏轼满怀欢喜地打开,却只见两个字“放屁”。
  这下可把他气坏了,立即渡江找到佛印算账:我这首诗写得好好的,你不欣赏也就罢了,为什么要批“放屁”两字?
  佛印听明来意后哈哈大笑,回了他两句:“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你还八风吹不动呢,我写放屁这两字你就渡过长江来向我问罪了。”
  一诚大师说,心态要达到真正的“八风吹不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时时处处保持平和、少欲、清静的心态,才能不受各种欲望各种情绪的干扰。“现代人很多都不是饿死的,是撑死的。越贪多越困惑,越困惑就越贪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老子说过,越少越简单,越简单反而越有快乐。”
  关于佛印从世家公子到钦封禅师
  佛印(1032-1098)俗姓林,江西饶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他三岁时,便通读《论语》及诸家之诗,五岁时已能诵诗三千首,而且出口成章,众人都称之为神童。
  林公子虽然熟读儒家经典,却喜爱佛教。一天,他闲游竹林寺,无意中看到一本《首楞严经》,一见如故,爱不释手。他决心出家,但父母不答应,一定要他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公子说,那些都是过眼云烟,身外之物,唯有佛教真理,亘古长新。父母实在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出家。他便由林家公子变成了元和尚。
  后来宋神宗赐他佛印的宝号,所以又称佛印和尚。他佛学智识和文学修养极高,又善辩,在文人士大夫心目中名望很高。大名鼎鼎的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也委身其门下,推他为青松社社主。通过与文人雅士的交往,佛印将禅宗推向文人士大夫,既使禅宗世俗化,又使禅宗雅而不俗。

推荐访问:禅机 养心 高僧 智慧
上一篇:[丹麦 上夜班得乳癌算工伤等] 噪音聋工伤能不能安排上夜班
下一篇:【饮食习惯里的误区(二十二)/饮茶有哪些学问】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