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来源:初三 发布时间:2019-04-14 点击:

  [原文]   一日慎独①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②,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③,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④,《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
  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⑤,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敬之一字,孔子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程子谓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必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出。以此事天飨帝⑥,盖谓敬则无美不备也。吾为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⑦,皆自然之徵应。虽有衰年病驱,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之为忧,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⑧。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⑨,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孔子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⑩,如贵人登高一呼而群山四应。人敦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
  后世论求仁者,莫精于张载《西铭》⑾。彼其视民胞物与宏济群论,皆事天者性分当然之事。必如此,乃可谓之人;不如此,则日悖德,日贼,诚如其说,则虽尽立天下之人尽达天下之人,而曾无善劳之足言,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⑿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⒀,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羞⒁,衣必锦绣,酣豢高眠⒂,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岂能久乎?
  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⒃,文王日昃不遑⒄,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勤劳自勉,《天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周乘四载⒅,过门不入,墨子之摩顶放踵⒆,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
  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者,皆唾弃于时,饥冻就毙。故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情济,斯民而神祗钦忻⒇,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21)。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余衰年多病,目疾日深,万难挽回。汝及诸侄辈,身体强壮者少。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22)。今书此四条,老年用自儆惕(23),以补昔岁之愆。并令二子,各自勖勉(24),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以此四条相稽;乃寄诸侄共守,以期有成焉。
  [注释]
  ①慎独:指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守正道。
  ②方寸:边长一寸的正方形,借指一个人的心思。
  ③《大学》:南宋朱熹集注《四书》中之一篇,为教人之法。后为科举取士的儒家的主要经典。
  ④慊:(qiè)满意、满足。
  ⑤疚(jiù):由于自己的过失而产生不安或惭愧的心情。
  ⑥飨(xiǎng):设酒宴招待。此为供奉之意。
  ⑦日偷:即每日偷闲,意为追求安逸。
  ⑧大本:根本。
  ⑨庶汇:寓众多的人。庶:众,多。汇:水会合,聚合。
  ⑩悖(bèi):违背,违反,相抵触。
  ⑾张载:北宋哲学家,字子厚,理学创始人之一。
  ⑿惮(ddn):畏难,害怕。
  ⒀韪(wěi):是,对。
  ⒁珍羞:美味,珍贵的食物。
  ⒂酣豢(hān huàn):饮酒娱乐,指生活豪富。
  ⒃丕显:大明。
  ⒄日昃:太阳偏西。约未时(下午一点至三点)。
  ⒅周乘:意到处察看治水。乘(chéng):佛教的教义(把教义比作使众生到达成正果境地的车)。
  ⒆摩顶放踵:摩伤头顶直至脚跟,形容极度损害自身。
  ⒇神祗:天神和地祗的合称。祗(qí):地神。
  (21)歆(xīn):羡慕。
  (22)骈集之祥:兴旺发达。
  (23)儆惕:警惕。
  (24)勖勉:勉励。
  【译文】
  一是慎独则心安。
  自我修养之道,最难莫过于养心。心里知道有善有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去行善去恶,这是自欺。是否欺骗了自己,别人并不知道,只有自己清楚。所以《大学》中“诚意”一章,两次提到“慎独”。如果能像好美色一样喜欢善,像厌恶恶臭那样讨厌恶,尽力戒除人欲,保存天理,那么《大学》中的“自慊”,《中庸》中的“戒慎恐惧”,也就都能切实做到了。这也就是曾子所说的自我反省而有收敛,孟子说的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都是这个道理。
  所以能做到慎独的人,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在天地鬼神面前毫无愧色,绝不会有言行不够 检点而内心有愧的情况。一个人如果没有可以愧疚的事情,那么就会心情泰然,这样的心情才能保持经常的快乐和平和,这是人生第一个自强之道,第一个快乐法则,是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强。
  “敬”这一个字,孔子以此教育后人,春秋时士大夫也常常提及,到了程颐、朱熹则千言万语不离这个宗旨。内心纯净专一,外表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功夫;出门如见重要宾客,使用百姓如同奉行重大祭典,这是“敬”的气象;修养自己以安定百姓,忠诚恭敬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程颐说如果所有的人都统一于恭敬,那么天地万物就会各安其位,各自发育成长,气氛没有不祥和的,人的聪明才智也会因此而产生,以此事奉天地,没有不完备的。我认为“敬”字最切实的功效,尤其在于能使人强壮筋骨,健全体肤。讲求庄重恭敬,身体就会日渐强壮;追求安逸放纵,身体就会日渐衰败,这是必然的结果。即使年老体病,一遇到登坛祭祀或战争危急之时,也不由得精神振作起来,这就足以证明“敬”能使人身体强壮了。如果不论面对的人有多有少,事情是大是小都能一一做到恭敬,不敢懈慢,那么身体强健是毫无疑问的。
  三是求仁则人悦。
  人生下来,都是得到天地之理才形成了品性,得到天地之气才形成了体形。我与众人万物,从根本上说是同出一源的。如果只知道自私自利,而不知道爱民爱物,就违背了大家同出一源的道理。至于做了高官享受了丰厚的俸禄,高居众人之上,就有了拯救百姓于水火饥饿之中的责任了,读书学习古人,粗略地知道了大义之所在,就有了启蒙后学使人觉醒的责任。如果只满足于自己知道,而不教导众人,就大大地辜负了上天对自己的厚爱。
  孔子教育人,最大的莫过于“求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几句话。所谓立,是能够自立不用害怕,犹如富人万物有余不向他人求借;所谓达,是四通八达一切顺利,犹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呼应。人谁不想自立自达,如果能推而广之做到立人达人,那就是与万物共享春晖了。
  后世论述“求仁”的,没有比张载的《西铭》更为精辟的了。他把关心和爱护他人,当做是人的天性中自然而然的事。只有这样做,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不如此,就是“悖德”,就是“贼”。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够自立自达,即使得不到赞誉,人们能不高高兴兴地归附他吗?
  四是习劳则神钦。
  人的性情,都是好逸恶劳;无论高贵还是卑贱,聪明还是愚蠢,年老还是年少,都贪恋安逸而惧怕劳苦,在这一点上古今相同。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饭食,与每天做的事,用的力相称,别人就不会指责他,鬼神也会赞许他,以为他是自食其力。像农夫、织妇终年劳苦,才收获数石粮食,织成数尺布匹;富贵之家终年享乐,无所事事,而吃的是美味佳肴,穿的是绫罗绸缎,高枕无忧,一呼百应,这种天下不平之事,鬼神都不会答应,怎么能长久呢?
  古代的圣君贤相,像商汤天不亮就起床,文王天不黑不休息,周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都是时刻以勤勉自励。《尚书・天逸》一篇,可以推之以勤劳就能长寿,安逸就会天亡,这是不错的。为自己考虑,必须学习各种技艺,磨练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进,殚精竭虑,然后才可以增进智慧,增长见识。为天下考虑,则必须把自己置于饥渴水火之中经受锻炼,有一个人没有得到拯救,也要引以为罪。大禹治水四年,过家门而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以使天下人获利,这都是自己俭省,却勤奋地忙于拯救民众的先贤。荀子极力赞扬大禹和墨子,就是因为他们极为勤苦。
  自从我领兵打仗以来,每当看到谁有一才一技,且能吃苦耐劳的,都加以重用,也都有所成就。那些无才无技而又不愿意劳苦的人,都被人们所唾弃,以致饥冻而死。所以勤劳则长寿,安逸就夭亡;勤劳且有才干必被重用,安逸而又无能必被厌弃;勤劳就能广济百姓而神灵敬仰,安逸则于世无补而鬼神唾弃。所以君子要受到入神的赞许,最好的办法是勤劳吃苦。
  我老年多病,眼病越来越重,很难再能恢复。你们和诸侄辈,身体强壮的很少。古代的君子,要想修身治家,一定要使自己身体强健,心情平定,然后才有振兴的可能,才能使入神同赞,吉祥如意。现在写下这四条,对我这个年老之人,是用以自我警戒,以弥补往年的过失。同时让你们兄弟二人各自勉励自己,每天夜里以这四条督促自己,每月月底以这四条互相检查;同时也寄给几位侄儿,让他们共同遵守,希望能有所成就。
  [评说]
  本文是作者晚年写给子侄们的一封家信。信中,以历代先贤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例,教育他们应从“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个方面学习先贤们的优良品德,督促、检查、激励自己,使之成为报效国家的有用人材。
  作者首先把“慎独则心安”列为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叮嘱晚辈们在独处的时候,要严以律己,诚以待人,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公德,而要做到此,须要晚辈们保持清心寡欲的心态。在“主敬则身强”层面,作者要求晚辈们学习圣贤的“以敬为育人”,从“敬”字做起,尊敬宾客,尊敬乡人,“事无大小,一一恭敬”,惟如此,才能营造相互尊敬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在“求仁则心悦”的层面,学习孔子“求仁”、“立人”、“达人”的美德。而要关心爱护他人,必须消除私欲,才能多做善事,与人和睦相处,构建和谐社会。在“习劳则神钦”层面,作者列举历代先贤勤勉的故事,极力赞扬艰苦创业,告诫晚辈们牢记“勤则寿,逸则夭”的历史教训,鼓励晚辈们操习技艺,自食其力,俭以奉身,勤以拯民,磨练筋骨,增长知识。
  这篇短小精悍,语言朴实,且具真知灼见的教子书,体现了作者望子成龙之心,其用心十分良苦。现在读来,仍倍感亲切,很值得今天我们学习借鉴。一是因为作者抓住了家教乃社会教育的根本,尤其在今天市场经济以利益为中心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家教,才能建好国家。二是家教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符合今天党和政府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但光有这些还不够,必须十分重视文化思想道德的建设,才能真正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三是这封家书对我国当今年轻一代也极具教育意义。它所提倡的“每日相课,每月相稽”,如果为当今年轻一代所效法,定会日有所长,月有所获,终身受益,从而达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最高境界,成为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所说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惟如此,我国“啃老族”的社会现象才会消声匿迹,这是国家之大幸,民族之大幸。
  编辑:求索

推荐访问:慎独 主敬 习劳
上一篇:【喝出什么“味”】 麻椒如何除味
下一篇:心理健康心得体会800字_浅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