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病人有尊严地活着】最没有尊严的活着四字词语

来源:六年级 发布时间:2019-04-07 点击:

  葛均波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科技的发展不仅让病人的疾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还要让病人的经济负担下降。   ――作为医生,不仅要让病人幸福地活着,也要让他的家庭成员有尊严地活着。
  沈卫峰
  ――治疗手段的技术革新总是向着创伤更小、对病人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心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过程是长期的、艰巨的,单单依靠西医的力量远远不够,中医在调理慢性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专家会客厅”。今天来到我们“会客厅”的是两位国内心脏内科学界首屈一指的专家,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就是――葛均波教授和沈卫峰教授。今天二位齐聚一堂,共同来场“头脑风暴”,一起探讨当今心脏内科学界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把脉心脏内科学界动向,共商“保心护心”大计。
  希望能解决支架再狭窄问题
  记者:今年4月份,葛均波教授带领团队研制的“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您能谈谈科技创新和它将产生的影响吗?
  葛均波:
  在2002年,每个支架要4万块钱,后来相继有三种支架上市,现在最贵的支架只要1万8千块钱。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科技的发展不仅让病人的疾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还要让病人的经济负担下降。作为医生,不仅要让病人幸福地活着,他的家庭成员也要有尊严地活着。在进口支架降价的时候,我们还要立足于自主研发,将支架国产化,这样才能真正把费用降下来。
  支架最重要的问题是再狭窄的问题。本来心脏植入支架,就是为了疏通狭窄的血管,可往往一段时间以后,植入支架的地方会再度出现狭窄。解决支架的再狭窄问题是关键,也是难点。后来出现了药物涂层支架,可再狭窄发生率也只是降到了8%~10%而已,问题仍然存在。我们经过研究发现,植入支架,药物释放完以后,聚合物涂层残留物引起了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再狭窄以及支架内血栓形成。我们就想,能不能有一种支架,在药物释放完之后,涂层也能自行降解掉。我们申请了国家第一个863计划项目,在2000年拿到,在2005年结题的时候又申请了第二个863。经过大量的实验,我们发现,分子量在7万~10万道尔顿的高分子材料,能降解,也不会引起局部过重的炎症反应。我们接下来进一步与药企合作,改进涂层,新型支架终于在2005年研制成功。
  记者:新型支架不仅进一步改善了支架再狭窄的问题,而且终结了“天价支架”的时代,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病人的就医费用,意义重大。那接下来有新的研究方向吗?
  葛均波:
  我们现在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继续研究可降解支架,将支架进一步优化。还有一个方向就是研究抗体支架。因为把一块金属放在病人心脏里终归不是上策,我们希望连支架都能降解掉。这种支架植入以后,很快就能血管内皮细胞化,更加安全。
  微创,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吗
  记者: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功完成。这项手术的成功,为我国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带来了新的突破。作为领衔该手术的“主刀人”,葛均波教授是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请问这只“螃蟹”味道如何?
  葛均波: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技术在国内的实施真的是历经千辛万苦,我们足足准备了2年多的时间。早在2008年底,我就去国外学习了这项技术,但是受到各种限制,迟迟不能在国内实施。经过跟相关部门的多次接触、协商,才终于得到认可。
  做手术的前后两天晚上我都没有睡好。前一天是紧张得睡不着,手术成功后的晚上是兴奋得睡不着。值得欣慰的是,迄今为止,这只“螃蟹”的味道还是很“鲜美”的,第一例患者到现在已经近1年了,各方面指标都很好。这个病人以前甚至走路稍微快一点都会心慌、气短,现在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记者:这个手术具体是怎样的?
  葛均波:
  讲这个问题前,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瓣膜。瓣膜在心脏永不停止的血液循环活动中扮演着既普通又关键的角色: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再由心室压向动脉。在心房与心室之间(二尖瓣、三尖瓣),心室与离开心室的大血管之间(主动脉瓣、肺动脉瓣),都有瓣膜。瓣膜相当于门卫,阻止血液回流。
  以往治疗主动脉瓣(位于左心室出口)狭窄,要做开胸手术。而现在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简单说,就是用微创的手法,经股动脉植入一个新的主动脉瓣。我做第一例手术的时候,是在病人的股动脉开了一个圆珠笔芯大小的口,将心导管准确送达手术部位,然后对病人重度狭窄的主动脉瓣进行球囊扩张,最后植入内含主动脉瓣膜的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释放瓣膜,随即主动脉瓣狭窄完全消失。从此,手术台上不见了刀光血影,尤其对于不能承受手术“之重”的老年人或者有开胸手术禁忌证的病人,这无疑是个福音。
  也有人说,这不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吗?明明外科手术就已经做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么麻烦?我想说的是,作为医生,不仅希望病人能活着,更希望病人能有尊严地活着。我们希望能让病人承受最小的创伤,而获得最大的收益!
  沈卫峰:
  说到瓣膜病,我也很有感触,葛教授的这个手术确实很有意义。我记得瓣膜病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做得最多的是二尖瓣(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扩张术,当时也是微创的,不用开刀,而且效果很好。1989年,我去法国学习了这项技术,回来以后在国内率先开展,很受欢迎。由于二尖瓣狭窄常常是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而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风湿性心脏病基本已经绝迹了,所以这项技术现在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但是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治疗手段的技术革新总是向着创伤更小、对病人更有利的方向发展。现在很多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都年纪很大,而且由于血管钙化,血管僵硬度很高,外科手术治疗往往有诸多限制,而“微创”技术则能造福更多人。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开展可以算是介入性心脏病学第四个里程碑,中国要想和国际接轨,这方面的工作肯定要推广。
  我想,现在这项技术推广困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费用问题,这个手术换一个瓣膜要30万。其实,中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国内根本没有瓣膜,进口的也买不到。当时很多医院比如仁济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等买来很健康的小牛,就凭技术员一双灵巧的双手,用牛心包做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做得非常好,而且现做现用,当天做好当天手术使用,十年的疗效也和进口瓣膜差不多,又便宜又好用。我觉得现在如果能有这样“物美价廉”的瓣膜,就更好了。
  中医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记者:目前,心脏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以西药和西医手术为主的,西医在诊治心脏疾病方面确实做出了异常卓越的贡献。二位作为心内科的权威专家,不知对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防治心脏病是如何看待的?
  沈卫峰:
  中医在诊治心脏病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常常和中医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众所周知,心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过程长期而艰巨,单单依靠西医的力量远远不够,中医在调理慢性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希望中医和西医能相互学习融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葛均波:
  我自己在中医是外行,但是我一直觉得中医很神秘。在十六世纪60年代,科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其实现在大部分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都是基于这一点。西医是把人体分成系统、器官、细胞、细胞器……越分越小,挨个研究,再把它们整合。研究一个器官的时候,常常是假设其他情况都固定。但事实上,各个器官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是你假设不变就不变的。你怎么知道,阻断了脚上的一个受体,不会引起大脑上的变化?而中医讲究的恰恰是整体观,强调各个器官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这是西医所不能企及的。
  去年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讲课的最后画了一个中国的阴阳太极图,我觉得这确实蕴藏了中国智慧在里面。希望我们的医生在医治患者时能从整体考虑,不光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科普宣传,专家应和媒体携手
  记者:现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对中青年患者,沈教授有何忠告和建议?
  沈卫峰:
  中青年患者应做到“预防为主”。调查发现,现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而且年轻化越来越严重。
  比如心肌梗死,过去难得碰到50岁以下的病人,有的话甚至会当做新闻去报道。而现在已经不稀奇了,40岁以下的冠心病患者大有人在。这可能是多因素引起的,主要是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天天“下馆子”,夜夜打游戏,加班是家常便饭,使得心血管的众多危险因素――高血压、高尿酸、血脂紊乱、糖尿病等大幅增加,这些都要引起重视。媒体也要注重科普的教育和宣传,我们医务工作者也要加入,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的作用。

推荐访问:尊严 病人 活着
上一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是幸福的本钱
下一篇:【查处“诺康舒眠宁”等假药】糖诺康假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