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外加剂项目实施方案

来源:四年级 发布时间:2020-11-06 点击:

  海南外加剂项目

 实施方案

 泓域咨询机构

  海南外加剂项目实施方案

  近几年我国外加剂产量增长速度惊人,已跃居世界外加剂产量前茅,并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发布的 2013 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产品调查结果显示:2013 年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达 1225.25 万吨,折合外加剂销售产值达到 496.61 亿元。

 该水泥外加剂项目计划总投资 9500.45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930.5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3.48%;流动资金 1569.8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6.52%。

 达产年营业收入 14749.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1171.77 万元,税金及附加 180.63 万元,利润总额 3577.23 万元,利税总额 4251.27 万元,税后净利润 2682.92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568.35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65%,投资利税率 44.75%,投资回报率 28.24%,全部投资回收期 5.04年,提供就业职位 255 个。

 报告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本报告通过对项目进行技术化和经济化比较和分析,阐述投资项目的市场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

 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 5%,其特点是掺量少、作用大。如果将水泥比作施工工地(混凝土)的“粮食”,那么外加剂可以说是施工工地(混凝土)的“油”,是不可或缺甚至极为重要组成部分。从分类来看,外加剂分为减水剂、引气剂、膨胀剂等多个细分品种,不过以减水剂为主。

  海南外加剂项目实施方案目录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 项目概况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 发展规划分析

 二、 产业政策分析

 三、 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 资源开发方案

 二、 资源利用方案

 三、 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一、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 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二、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三、 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 环境和生态现状

 二、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三、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四、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五、 特殊环境影响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一、 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 行业影响分析

 三、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一、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 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 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 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 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 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 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 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附表 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

 附表 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

 附表 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

 附表 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项目单位名称

 xxx 有限责任公司

 (二)法定代表人

 万 xx

 (三)项目单位简介

 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公司秉承以市场的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合作共赢。同时,以产业经营为主体,以技术研究和资本经营为两翼,形成“产业+技术+资本”相生互动、良性循环的业务生态效应。

 随着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业务规模及人员规模迅速扩张,企业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产线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这需要公司管理流程不断调整改进,公司管理团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司坚守企业契约精神,专业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致力成为行业领先企业,创造价值,履行社会责任。

 (四)项目单位经营情况

 上一年度,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967.81 万元,同比增长 18.95%(1747.28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水泥外加剂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9398.70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85.69%。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2950.91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274.44 万元,增长率 10.25%;实现净利润 2213.18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88.99 万元,增长率 21.32%。

  上年度营收情 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2303.24

 3070.99

 2851.63

 2741.95

 10967.81

 2

 主营业务收入

 1973.73

 2631.64

 2443.66

 2349.68

 9398.70

 2.1

 水泥外加剂(A)

 651.33

 868.44

 806.41

 775.39

 3101.57

 2.2

 水泥外加剂(B)

 453.96

 605.28

 562.04

 540.43

 2161.70

 2.3

 水泥外加剂(C)

 335.53

 447.38

 415.42

 399.44

 1597.78

 2.4

 水泥外加剂(D)

 236.85

 315.80

 293.24

 281.96

 1127.84

 2.5

 水泥外加剂(E)

 157.90

 210.53

 195.49

 187.97

 751.90

 2.6

 水泥外加剂(F)

 98.69

 131.58

 122.18

 117.48

 469.94

 2.7

 水泥外加剂(...)

 39.47

 52.63

 48.87

 46.99

 187.97

 3

 其他业务收入

 329.51

 439.35

 407.97

 392.28

 1569.11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10967.81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9398.70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85.69%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18.95%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1747.28

 利润总额

 万元

 2950.91

 利润总额增长率

  10.25%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274.44

 净利润

 万元

 2213.18

 净利润增长率

  21.32%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388.99

 投资利润率

  41.42%

 投资回报率

  31.06%

 财务内部收益率

  23.64%

 企业总资产

 万元

 22204.97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0.33%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6735.38

 资产负债率

  49.38%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海南外加剂项目

 2、承办单位:xxx 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xx 经济新区

 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海口。是中国的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对望,东南和南部在南海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陆地总面积 3.54 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 3.39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 200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海南岛岛屿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大雪梨,地势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地貌构成。海南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暖热,雨量充沛。截至 2019 年末,海南省辖 4 个地级市,5 个县级市、4 个县、6 个自治县。常住人口 944.72 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308.94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6507 元。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20世纪 30 年代,国外就开始使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60 年代初,日本和西德先后研制成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从 90 年代开始,日本和欧洲开始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进入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时代。在欧洲,90%的混凝土中使用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其中 70%是各种类型的减水剂。我国外加剂的起步较国外稍晚,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木质素磺酸盐和引气剂的研究和应用,70 年代以后,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2000 年前后逐渐开始对高性能减水剂进行研究,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在近 5 年的时间里应用量连续翻番增长。国家基础建设保持高速增长,铁路、公路、机场、煤矿、市政工程、核电站、大坝等工程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混凝土工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从干硬性到塑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强度从中低强度到中高强度、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从普通性能开始向高性能方向发展。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混凝土工程的巨大技术进步,起了决定性作用,没有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主要产品为水泥外加剂,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14749.00 万元。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项目承办单位所生产的项目产品市场风险较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项目产品市场前景良好,投资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市场可拓展的空间巨大,倍增效应显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五)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 9500.45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7930.5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3.48%;流动资金 1569.8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6.52%。

 (六)工艺技术

 原材料仓库按品种分类存储;库内原辅材料的保管应按批号分存,建立严格的入库、分发制度,坚决杜绝分发差错,坚决杜绝因混批错号、混用原材料而造成的质量事故。项目产品的贮存为半个月左右的生产量,成品按用户的要求包装,贮存于项目承办单位专用成品贮存设施内。

 对于项目产品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综合利用资源”的进步原则,采用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对于项目产品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综合利用资源”的进步原则,采用先进的

 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

 (七)项目建设期限和进度

 项目建设周期 12 个月。

 该项目采取分期建设,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 7124.61 万元,占计划投资的 74.99%。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557.99 万元,占总投资的63.98%;完成流动资金投资 2566.62,占总投资的 36.02%。

  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完成投资

 万元

 7124.61

 1.1

 ——完成比例

  74.99%

 2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4557.99

 2.1

 ——完成比例

  63.98%

 3

 完成流动资金投资

 万元

 2566.62

 3.1

 ——完成比例

  36.02%

  (八)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30355.17 平方米(折合约 45.51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30355.17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45.51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35212.00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26547.81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35212.00 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2513.37 万元。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31 台(套),设备购置费 3107.32 万元。

 (九)设备方案

 项目承办单位通过对相关工艺设备、检测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力量及信誉程度进行详细的了解,并通过现场参观、技术交流等方式,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设备、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较全面的对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在交货期、质量保障、价格优惠、售后服务及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的厂家。项目承办单位根据项目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对比考察了多个生产设备制造企业,优选了项目产品生产专用设备和检测设备等国内先进的环境保护节能型设备,确保投资项目生产及产品质量检验的需要。

 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 131 台(套),设备购置费 3107.32 万元。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一)建设背景

 近几年我国外加剂产量增长速度惊人,已跃居世界外加剂产量前茅,并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发布的 2013 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产品调查结果显示:2013 年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达 1225.25 万吨,折合外加剂销售产值达到 496.61 亿元。

 外加剂生产企业逐年向规模化发展,年产万吨的企业已经有 200多家,年产 3 万吨-4 万吨的企业有近 50 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外加剂生产企业有近 100 家。

 近几年许多新建、在建的生产企业起点显着提高,表现在投资力度大、生产规模大、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水平日益提高、质量控制手段完备、相应的试验仪器及检验设备齐全。

 随着我国化学合成外加剂与复合外加剂生产技术和水平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性价比更为合理、外加剂研发和应用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外加剂大量、广泛用于各种混凝土的施工,特别是高质量的外加剂正

 在为诸多的国家重点工程、大型工程所用。我国外加剂不但能够满足各种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能够达到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由于中国建筑市场十分庞大,全世界水泥产量的一半消耗在中国,所以吸引了国外许多生产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进入国内市场的相关企业主要有:SIKA 公司、BASF 公司、福斯乐公司、意大利马贝公司、日本的触媒公司、韩国 LG 公司等。目前这些公司主要采用的推广方式是销售他们在境外生产的产品,有的公司也已经开始或将要在国内建立生产线、设厂生产或复配。事实上,这些国外公司的进入,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外加剂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与进步,缩短了我国外加剂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另一方面,对提高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整体水平将有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但随着国内外加剂企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聚羧酸系减水剂技术,以及新型外加剂产业链逐渐建立完善并成熟,国内外加剂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甚至国际的领先水平。另外,国内企业更能适应我国原材料多变等环境,促使某些国外品牌逐渐退出了国内市场。也有一些外资企业为适应国内市场情况,选择了与国内企业合资的方式,借助国内企业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整个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对节能节材、绿色环保及人体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在确保外加剂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节约能源和保护资源正在成为行业的工作重点。不少企业已经把节水、节电、节油等列入企业内部重点考核指标,一些优秀企业对研究开发绿色环保型外加剂新产品、新技术方面加大投资力度,给其他企业做出了典范。

 从 1986 年起,为了确保外加剂产品质量、促进应用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规范市场、保证工程质量,我国针对使用量比较大、应用面比较广的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混凝土外加剂产品国家(行业)标准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此后大部分标准与规范都进行了修订,这对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确保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制定的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比较齐全。

 今后我分会的工作重点将是加强对各种新型外加剂、环保型外加剂、特别是对高性能外加剂的研发,进一步促进外加剂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应用水平的提高,这也是我国混凝土新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

 合成高效减水剂是混凝土外加剂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产品复配使用。我国高效减水剂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高效减水剂占到全部合成高效减水剂产量的 80%左右。我国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成熟稳定,产品已经接近国外的水平,但是半数以上的企业规模太小。性能更好的高浓高效减水剂(Na2SO4 的含量小于 5%)的用量还不到 5%。

 我国合成高效减水剂产品多样化,是目前高效减水剂技术发展的特色之一。从原来较为单一的萘系产品向氨基磺酸盐、新型三聚氰胺、脂肪族、聚羧酸盐等多品种共同发展。新型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比萘系简单,投资比萘系少,在性能上又具有明显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可与国外产品质量相比。

 基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大坝、高层建筑等建设项目正大规模开展,混凝土工程量巨大。无疑,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将成为今后我国混凝土外加剂主流技术的发展方向,它的市场将面临一个极大的发展机遇,未来较长时间内,它的生产与应用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2013 年聚羧酸系减水剂年

 产量首度超过了总量的 50%,达到了 52%,从 2007 年的 14%到 52%,仅用量了 6 年的时间,增长迅速,并且这一趋势还在加速。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品种很多,如能够降低混凝土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的高效减水剂,用于调整混凝土凝结时间的缓凝剂、促凝剂,减少混凝土收缩开裂时使用的膨胀剂、减缩剂,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的引气剂,在冬季负温条件下施工时使用的防冻剂等,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现有条件下施工的各种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国外有的品种在国内几乎都有,目前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里已经对 14 种外加剂产品的性能有了明确规定。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外加剂的升级换代。混凝土膨胀剂的年产量稳步增加,2009 年约 126.36 万吨,2011 年约 135 万吨,2013 年约 150 万吨。混凝土膨胀剂也由高碱高掺(15%~20%)、中碱中掺(10%~12%)逐步向低碱低掺(6%~8%)发展。

 传统外加剂生产过程中,计量、温度控制、反应时间控制、加料等过程都是人工操作,常常出现误差和错误,轻则造成质量波动,重者出现废品。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改进传统生产工艺是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

 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高速客运专线对外加剂企业的生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促使了外加剂企业的生产由人工生产向自动化生产转变。

  (二)行业分析

 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 5%,其特点是掺量少、作用大。如果将水泥比作施工工地(混凝土)的“粮食”,那么外加剂可以说是施工工地(混凝土)的“油”,是不可或缺甚至极为重要组成部分。从分类来看,外加剂分为减水剂、引气剂、膨胀剂等多个细分品种,不过以减水剂为主。

 外加剂的使用:外加剂最佳掺量是通过混凝土试配结果确定,根本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前提下采用最低掺量。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中提供的是某种外加剂使用时的掺量范围,而使用单位必须通过混凝土试配确定外加剂合理掺量。

 减水剂的性能及原理:减水剂是外加剂的主要品种,主要作用是延缓水泥凝结时间,原理是掺加混凝土外加剂的水泥颗粒表面吸附着一层减水剂,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水泥对水的吸收速度;同时混凝土外加剂加速水泥水化初期速度,水化产物增多带来水化膜较厚,一定程

 度上阻碍水分子进一步渗入水泥颗粒内部进行水化,从而延缓了水泥凝结硬化时间,从而减少单位用水量。

 在用水量不变情况下,当高效减水剂占水泥质量的掺量<05%时,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甚微,几乎没有变化。但当高效减水剂占水泥重量的掺量>05%时,一般会延缓水泥凝结时间 25~3 小时。

 2019 年在响水爆炸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应急管理部会议指导下,《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出台,全国范围内安全生产整治开展,各省份高规格安全生产核查整治行动持续推进。整体来看除消除短期安全隐患之外,长期目标都是淘汰安全环保不合规的低端落后产能,并最终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引导方向。

 2018 年初,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突出,行业前十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只有 132%,三家龙头企业建研集团科之杰、江苏苏博特和广东红墙,市场占有率分别只有 348%、343%和 11%。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上游主要原材料是环氧乙烷,受此影响行业归属被认定为小化工行业。在环保和生产安全监管持续趋严影响下,化工企业“退城入园”门槛一再提升,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内小公司数量不断减少,大企业集中度提升,行业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进一步显现。

 自 2006 年城市建设用混凝土要求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后,混凝土减水剂需求量开始显著增长,随后几年里基本保持 20%左右的复合增速。虽然减水剂已在混凝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就目前而言并没有实现 100%渗透率,预计目前约 60%左右,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混凝土的核心原材料砂石受环保影响供应不够稳定,质量也欠佳,对减水剂的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加剂的使用量也受到混凝土其他原材料如砂石骨料质量的影响,通常来说骨料中常含有粘土(山砂更严重),粘土对减水剂有强烈的吸附,其吸附量是水泥的约 50 倍,只有它饱和后,剩余的才会分配给其他物质,因此使用含泥量越高的砂石骨料拌制混凝土,对外加剂用量也越大。而当前随着环保治理趋严下,砂石骨料的品质质量都有一定下降;同时,市场越来越多转向使用机制砂,因此搅拌站对减水剂的要求和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减水剂在我国发展历史:1962 年,日本发明萘系减水剂,随后逐步得到全面推广应用。我国相对起步较晚,上个世纪 70 年代以后,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才取得重大进展;90 年代以后以萘系减水剂为代表的各种高效减水剂逐步应用于各种工程;2000 年前后,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进入我国并逐步得到推广,其凭借减水率高等性能优势形成了对传统萘系减水剂的快速替代。

 2003 年,我国萘系减水剂占比约 66%,聚羧酸减水剂占比仅约 3%,2017 年聚羧酸减水剂占比达到 776%。

 目前我国从事混凝土外加剂业务的企业较多,进入资金壁垒并不算高。市场上存在大量不具备合成能力、仅通过外购粉剂复配后出售的小企业,或虽具备一定合成能力,但在研发服务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由于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运输费用经济性限制,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存在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使得各地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同样可以在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 2016 年,我国外加剂生产厂家接近 6000多家,其中化学合成生产企业有 500 多家、膨胀剂生产企业有 100 多家。其中,年产万吨企业已经有 300 多家,年产 3~4 万吨企业有近 6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外加剂生产企业有近 100 家。整体来看,行业集中度较低,而部分小企业规模较小,通过购买母液复配或 OEM 方式,占据了主要终端市场。

  (三)市场分析预测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混凝土工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从干硬性到塑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强度从中低强度到中高强度、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从普通性能开始向高性能方向发展。混凝土

 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混凝土工程的巨大技术进步,起了决定性作用,没有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掺量小、作用大。其对混凝土作用有四点:一是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二是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三是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四是节约水泥,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代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如泵送混凝土、流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无不显示了外加剂的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外加剂的应用是现代混凝土的最显着的标志。换句话说,现代混凝土技术实际上就是现代外加剂技术。事实上,外加剂已经成为现代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组分之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混凝土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性能要求越来越综合化、多样化,对外加剂品种、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并且,随着建设工程量的不断增加,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和应用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品种会进一步增加。外加剂应用技术水平的高低,足以影响我国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快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

 存。没有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需求,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就缺少动力,反之,没有外加剂产品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技术也达不到今天的水平。

 然而如果外加剂使用不当,则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出现质量事故。因此,长期以来,行业一直注重对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加强向工程界宣传混凝土外加剂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培训技术人员,使之能准确掌握各种外加剂的性能,并针对具体工程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各种不同性能的外加剂,使其发挥最佳效果,取得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对于提高我国混凝土总体质量水平、推动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进步、促进高性能混凝土等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保证我国外加剂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外加剂生产厂家接近 2000 多家,其中化学合成生产企业有 500 多家、膨胀剂生产企业有 100 多家。

 目前我国外加剂品种齐全,达 30 多种,国外有的外加剂品种国内几乎都有,且产品牌号有 200 多个。特别是高效减水剂从原来较为单一的萘系高效减水剂逐步向多品种、新品种、高端品种方向发展,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蜜胺系及改性蜜胺系高效减水剂、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等。

 在各种高效减水剂中,2013 年聚羧酸系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产量分别为 497.81 万吨、357.59 万吨和 68.17 万吨。近几年,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发展迅猛,总量比例由 2007 年的 14.6%持续提高到 2013 年的 52.2%。

  (四)必要性分析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20 世纪 30 年代,国外就开始使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60年代初,日本和西德先后研制成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从 90年代开始,日本和欧洲开始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进入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时代。在欧洲,90%的混凝土中使用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其中 70%是各种类型的减水剂。我国外加剂的起步较国外稍晚,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木质素磺酸盐和引气剂的研究和应用,70年代以后,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2000 年前后逐渐开始对高性能减水剂进行研究,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在近 5 年的时间里应用量连续翻番增长。国家基础建设保持高速增长,铁路、公路、机场、煤矿、市政工程、核电站、大坝等工程

 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目前,全国外加剂品种齐全,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达 722.52 万吨。各种合成减水剂产量约 484.68 万吨,各种高效减水剂(萘系、三聚氰胺系、氨基磺酸盐、脂肪族和蒽系减水剂)占全部合成减水剂总量的6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占 26%,普通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占 7%。2009 年其他外加剂的产量分别为引气剂 1.6317 万吨、膨胀剂 126.362 万吨、速凝剂 100.71 万吨(其中固体速凝剂占 74.32%,液体速凝剂占 25.68%)、缓凝剂(葡萄糖酸钠、糖钙、糖蜜等)9.15万吨。据估算,上述外加剂销售产值达到 277.8 亿元。

 高效减水剂是在混凝土工作性大致相同时,具有较高减水率的一种外加剂,2009 年全国总产量为 322.79 万吨,其中萘系占高效减水剂总产量的 82.53%、脂肪族占 12.85%、氨基磺酸盐占 2.85%、蒽系占1.32%、三聚氰胺系占 0.45%。萘系产量占全部合成减水剂总产量的55%,与 2007 年相比有所下降;聚羧酸系减水剂占全部合成减水剂的26%,与 2007 年相比有所上升,但萘系仍然是减水剂中使用量大面广的品种。2009 年脂肪族减水剂产量比 2007 年增长 29.93 万吨,增加较

 多,这是由于脂肪族减水剂价格较为便宜,主要用于外加剂的复配,河南、浙江两省为脂肪族减水剂生产的大省。

 以聚羧酸盐类为主要成分的高性能减水剂具有一定的引气性、较高减水率和良好的坍落度保持性能,是环保型的外加剂。国外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使用,日本现在的使用率占高效减水剂的 60%~70%,欧美约占 20%左右。

 从 2000 年前后,我国混凝土工程界逐渐认识聚羧酸系减水剂。近几年来,在高速铁路建设的带动下,高性能减水剂发展迅猛,并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2007 年国内年产量为 41.43 万吨,2009 年依据各省聚羧酸外加剂生产量累加计算,产量为 126.83 万吨,增长幅度达到206%。聚羧酸外加剂生产量比较大的省市是山西省、江苏省和浙江省。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编制组对全国主要的 7 家聚羧酸原料生产企业的原料销售数量进行调查显示,这 7 家企业 2009年聚羧酸原料销售约 15 万吨,折合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约 80 万吨。此外,还有一些国外的企业也生产和销售聚羧酸外加剂原料。

 膨胀剂的主要特性是掺入混凝土后起抗裂防渗作用,它的膨胀性能可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在限制条件下成为自应力混凝土。我国生产膨胀剂主要品种有:U 型膨胀剂(生、熟明矾石,硬石膏等组

 成)、复合膨胀剂(CEA)、铝酸钙膨胀剂(AEA-高强熟料、天然明矾石、石膏)、EA-L 膨胀剂(生明矾石、石膏等组成)、FN-M 膨胀剂(硫铝酸盐混凝土膨胀剂)、CSA 微膨胀剂(硫铝酸盐等)、脂膜石灰膨胀剂(石灰、硬脂酸等)。2009 年,膨胀剂年产量约 126.36 万吨,生产企业 100 多家。一些上规模的企业年产量 3 万~5 万吨,少数厂家的年产量达到 10 万吨,甚至 20 万吨以上。生产企业集中在湖北、安徽、江西、天津、山西等省市。

 速凝剂是调节混凝土(或砂浆)凝结和硬化速度的外加剂,它能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显著缩短凝结时间,用于喷射混凝土施工。速凝剂按产品形态,可分为固态和液态;按其碱的含量来分,可分为有碱、无碱和低碱。2009 年,全国速凝剂年产量约 100.71 万吨,生产厂60 多家,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中南地区。2009 年由于铁路、公路、煤炭行业建设大规模增长,速凝剂产量较 2007 年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高速铁路对液体无碱速凝剂的需求,使得 2009 年液体速凝剂产量达到 25.86 万吨,成为外加剂发展的亮点之一。

 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是常用的普通型减水剂,其减水率为 8%~10%,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作为复合型外加剂原料之一,因价格较便宜,使用还是较广泛的。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 2009 年的产量约 35.06 万多

 吨,产品包括木钙、木镁、木钠等。从我国应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来说,各地是不平衡的,南方利用较多,如上海利用它配制成中效泵送剂,较广泛的用于商品混凝土;2009 年四川省木钙产量有大幅度增加。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是利用造纸厂的造纸废液生产的普通减水剂,变废为宝,并且解决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难题;产品质量稳定、价格适中、应用范围广,是一种应该大力推广使用的外加剂产品。

 目前主要使用的缓凝剂产品有糖钙、糖蜜、葡萄糖酸钠、柠檬酸等。用作缓凝剂的还有羟基羧酸(酒石酸、葡萄糖酸、水杨酸、乙酸、马来酸、单宁酸、已糖酸等)、碳水化合物(蔗糖)或其他一些化合物。2009 年缓凝剂总产量已达 9.15 万吨,四川米易和内蒙古集宁都有糖钙专业生产厂。

 引气剂是一种在搅拌时能够在砂浆和混凝土中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的、封闭的微小气泡,并能使气泡保留在硬化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引气减水剂是兼有引气和减水两种功能的外加剂,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主要用来改善塑性砂浆和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泌水和离析,同时大幅度提高砂浆和混凝土的耐久性。目前国内应用量较多的引气剂是松香热聚合物。皂甙类引气剂具有良好的性能,目前在上海、杭州等地都

 有工厂在生产。2009 年全国引气剂总产量为 1.63 万吨,比 2007 年增长 1.29 万吨。

 复合型外加剂是根据工程需要,以上述的各种组分为主,再加入其他组分复合而成,如防冻剂、早强减水剂、泵送剂、防水剂、引气减水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水下混凝土用外加剂、灌浆剂等。这些复合型的外加剂生产设备较为简单、投资少、效益较好。我国有一大部分外加剂厂是生产这种类型的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大多数以复合外加剂加入混凝土。

  二、产业政策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重大判断。高质量发展,强调的是质量而非速度,强调的是发展而非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着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双重考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面向未来,我国正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创新,加强前沿科技布局,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创新,正在开启中国经济永续发展的新未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坚定不移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经济实践,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这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

 变化,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国制造 2025、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等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突破发展先进制造业,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为建设振兴发展示范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做实工业支撑。

 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承办单位将成为项目建设地内目前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项目的建设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投资项目的建设是项目承办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内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客户需求面的不断增多,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因此,紧紧抓住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动态,拓展投资项目丰富产品线及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显得必要而且紧迫。当今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又一次面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新一轮挑战,为确保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关工业的支撑和发展;建设好项目,将有助于发挥项目承办单位集聚效应、资源共享、充分协作、合理竞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快速提高当地项目产品制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行业市场竞争能力,对于项目产品制造企业为国家实现产业振兴计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工业园区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管理体制、土地、资金、招商引资体系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趋势下,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园区转型和升级成为必由之路。

 三、行业准入

 xxx 有限责任公司于 20xx 年 xx 月通过 xxx 有限责任公司所在地相关部门立项和其它必要审批流程,达到行业准入条件。

 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改善产业和中小企业集聚条件,加强节能管理能力和“三废”有效治理。推动产业集群光纤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在产业集群中建设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创客空间等。鼓励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建设多层标准厂房,高效开发利用土地。中小企业也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全面深化改革正在释放新动力、激发新活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引发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变革,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市场和新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中小企业发展,既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量大面广、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参与竞争,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为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了条件。中小企业贴近市场,活跃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与市场有着本质的联系,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它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实

 践证明,中小企业发展好的地区,往往也是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的地区,也是率先实现小康的地区。发展中小企业,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实惠,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

 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数量占比已达 90%以上,民间投资的比重超过 85%,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明显放缓,2015 年首次低于 10%,2016 年继续下滑至 3.6%。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间投资工作,近年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开展了专项督查,民间投资增速企稳回升,今年 1-10 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 4.1%,高于去年同期 1.5 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支撑增长、促进就业、扩大创新、增加税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部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粗放,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落后,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用不够广泛,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缺乏,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包容与

 支持始终如一,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未来的激情也澎湃如昨。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该项目为非资源开发类项目,其生产经营过程未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无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一)土地资源

 该项目选址位于 xx 经济新区。

 园区 2008 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园区,规划面积 60 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 45 平方公里。园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园区内给排水、供电、通讯、宽带等配套设施齐全,商贸物流体系日臻完善。营造了“三通一平”、“七通一平”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活、工作环境。“十二五”时期,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上下坚持科学发展,以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引领,突出改善民生,强化改革创新驱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园区全面落实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塑造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未来五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社会主线。《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互联网+”、“中国制造 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正在深入实施,需要区域性平台和核心载体的支撑,需要具备一定基础的园区和区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国家高新区、自创区要切实承担起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的使命,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要塑造更多先发优势,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成为支撑和引领“十三五”时期转型发展的关键支点。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

 项目承办单位现有资产运营优良,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且完善,企业的资金雄厚,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严谨科学的管理和灵活通畅的销售网络,连年实现盈利,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计划自筹资金。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土地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其二,项目建设区域水、电、气等资源供给充足,可满足项目实施后正常生产之要求;其三,投资项目可依托项目建设地成熟的公用工程、辅助工

 程、储运设施等富余资源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建设成本,节约项目投资,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综合经济效益。

 根据测算,投资项目建筑系数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建筑系数≥30.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建筑系数≥40.00%”的具体要求。投资项目占地产出收益率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行业产品制造行业占地产出收益率≥5000.00 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占地产出收益率≥6000.00 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

 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裕,适合于生产经营活动;为此,该区域是发展产品制造行业的理想场所。

 (二)原辅材料

 原材料仓库按品种分类存储;库内原辅材料的保管应按批号分存,建立严格的入库、分发制度,坚决杜绝分发差错,坚决杜绝因混批错号、混用原材料而造成的质量事故。项目产品的贮存为半个月左右的生产量,成品按用户的要求包装,贮存于项目承办单位专用成品贮存设施内。

 (三)能源消耗

 1、项目年用电量 1071427.49 千瓦时,折合 131.68 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 8462.39 立方米,折合 0.72 吨标准煤。

 3、“海南外加剂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 1071427.49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8462.39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32.40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39.55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1.59%,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还需要继续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着力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

推荐访问:海南 实施方案 外加剂
上一篇:社区主任岗位说明书x
下一篇:铁路安全反思材料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