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新进展:支气管哮喘能除根吗

来源:四年级 发布时间:2019-08-07 点击: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药物治疗 进展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3-0117-02      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全球慢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对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认为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是由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引起的支气管高反应性,在外源性或内源性刺激因素触发下而导致广泛的、可逆的气道狭窄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1】 ,因此在应用平喘药物的同时还应当注意针对病因的抗炎治疗,本文将对近年来哮喘治疗药物的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1 茶碱类
  
  茶碱是常用的平喘药物, 应用已经有50余年。茶碱是属于黄嘌类衍生物,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 除了直接舒张平滑肌外,还具有抗炎作用, 具体表现为:(1)抑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通过提高人体内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内环磷腺苷( cAMP)的浓度而抑制其释放;(2)能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道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5(IL- 5)的含量来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从而使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白三烯减少约61%;(3)茶碱可明显抑制中性粒细胞黏附毛细血管壁,进一步抑制其游出毛细血管而发挥吞噬作用, 同时能加强单核― 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 由于平喘效果显著, 是临床上首选药之一, 目前使用的有氨茶碱、喘定、定喘止咳片及茶碱缓释片、控释片等, 今后主要是小剂量, 长效控释制剂为其发展方向[2]。
  
  2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β受体激动剂主要是提供了高选择性,即主要作用于β2受体而对β1受体作用很小或几乎无作用,另一方面是延长了作用时间,使用药方便药效持久,β2受体激动剂的应用提倡以吸入为主,有报告表明长期应用会使β受体数目减少、功能减退,所以应尽量避免[3]。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动呼吸道的β2受体,激活了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CAMP含量增加,游离钙离子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增强纤毛运动,降低血管通透性而发挥平喘作用。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分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 ,如沙丁胺醇(舒喘灵、喘乐宁),成人喷2下/次(共180μg)、3次/d~4次/d,可有效治疗哮喘急性症状,也可即时预防运动不当引起的哮喘,同类的还有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剂(博利康尼、喘康速)。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有福莫特罗、沙美特罗等,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推荐使用LABA单药治疗,可用固定剂量的LCSs加LABA联用,以降低糖皮质激素(CSs)的用量。
  该类药物副作用有震颤、焦虑、失眠、头痛、心悸、发热感、出汗等,短期反复使用可致快速耐受现象,甲亢、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等病的患者禁用。
  
  3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中最为有效的药物, 主要作用于靶细胞, 它能够通过抑制气管炎症而有效地控制支气管哮喘症状。研究发现, 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抑制IL-4和IL-5,而IL-4与呼吸道重塑结构有关[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撤药过快, 可能导致急性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和呼吸道炎症的复发, 就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 即使长期给予糖皮质激素也难以降低其持续的呼吸道高反应性, 临床上除了地塞米松、强的松外,最常用的是倍他米松的气雾剂。
  
  4 M受体阻滞剂
  
  M受体阻滞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悠久的历史, 主要作用是抑制气管平滑肌内迷走神经的运动能神经元所释放的乙酰胆碱而起平喘作用, 但可引起口干、痰液黏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等不良反应。在临床上限制了使用, 新近研制的M1、M3受体阻滞剂如溴化阿托品克服了上述不良反应, 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此药对支气管哮喘伴有咳嗽症状的有较好的疗效, 对急性支气管哮喘无效。目前使用的有爱喘乐气雾剂。
  
  5 抗过敏药物
  
  抗过敏药物可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凝集, 同时抑制其释放组织胺等介质, 无抗胆碱或5- 羟色胺的作用, 主要治疗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中度支气管哮喘, 并且有预防作用, 临床上使用的有色甘酸二钠、克敏能、曲尼司特等。
  
  6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能显著地抑制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由P物质激发所致的FEV1下降, 抗哮喘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 可能是利多卡因拮抗诱发因素所致的呼吸道收缩, 包括阻滞迷走神经反射和抑制呼吸道平滑肌收缩, 但静脉给药和雾化吸入给药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4]。
  
  7 环孢素A
  
  环孢素A为一种真菌的多肽产物,通过干扰T淋巴细胞的信息传递通道而抑制其功能, 并对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性粒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近几年来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
  
  8 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临床上用于治疗痛风,近年来发现也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促使其释放前列腺素E,还可抑制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白三烯和白细胞介素1,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功能受损的抑制性T细胞,尚可促使其功能得到恢复。
  
  9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的一种或数种IgG亚型血清含量, 补充外源性IgG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临床上需静脉大剂量输入免疫球蛋白才有效果[5]。
  综上所述,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从病因学出发,将各种哮喘治疗药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运用现有的治疗方法,我们就能够在哮喘的预防和治疗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钟南山.现代呼吸病进展[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613~614.
  [2] 张宁.茶碱的抗气道炎症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17(2):72.
  [3] 辛晓峰.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18(2):63.
  [4] 顾经宇.利多卡因治疗哮喘临床新应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20(1):9.
  [5] 徐永健.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药物治疗新探[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17(1):10.

推荐访问:支气管哮喘 药物治疗 新进展
上一篇:【川芎嗪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
下一篇:结肠黑变病是什么病【结肠黑变病22例临床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