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特色小镇发展规划

来源:二年级 发布时间:2020-09-22 点击:

 附件 2

 XXX 特色小镇发展规划 (2019-2035 年)

  I 目 目 录 前 前 言 ................................................................................................. 1

 第一章 基础条件与重大意义 ......................................................... 3

 第一节 发展优势 ......................................................................... 3

 第二节 面临机遇 ......................................................................... 9

 第三节 制约因素 ....................................................................... 14

 第四节 重大意义 ....................................................................... 16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 19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19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19 第三节 发展目标 ....................................................................... 21 第三章 发展重点与空间布局 ....................................................... 23

 第一节 着力构建一批文旅特色小镇 ....................................... 23 第二节 大力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小镇 ....................................... 24 第三节 积极发展一批科技创新小镇 ....................................... 25 第四节 因地制宜统筹优化发展布局 ....................................... 27 第四章 主要任务 ........................................................................... 29

 第一节 加强特色小镇的谋划策划 ........................................... 29 第二节 突出产业支撑与动能培育 ........................................... 30 第三节 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32

  II 第四节 注重生态与历史文化保护 ........................................... 33 第五节 推进人口集聚与城乡统筹 ........................................... 34 第六节 创新建设模式与体制机制 ........................................... 36 第五章 保障措施 ........................................................................... 38

 第一节 资金保障 ....................................................................... 38 第二节 土地保障 ....................................................................... 39 第三节 人才保障 ....................................................................... 39 第四节 政策保障 ....................................................................... 40 第六章 组织实施 ........................................................................... 42

 第一节 组织领导 ....................................................................... 42 第二节 项目遴选 ....................................................................... 42 第三节 监督考核 ....................................................................... 43 第四节 舆论宣传 ....................................................................... 44 附 附

 件 ............................................................................................. 46

 附一:特色小镇重点项目谋划表 ............................................. 46 附二:市级特色小镇创建标准和要求 ..................................... 49 附三:特色小镇支持性政策建议 ............................................. 52 附四:部分国内外特色小镇案例 ............................................. 56 附五: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发展要素 ......................................... 67

  ~ 1 ~

 前 前 言 特色小镇是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生活和生态等功能,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非镇非区”创新创业平台。作为城镇化的一种新型模式和形态,特色小镇具有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机制“活而新”、效益“显而优”等特征。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有利于满足人们更美好生活需求,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对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江门市特色小镇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发改规划〔2017〕208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发改办规划〔2018〕1041 号)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粤发改区域〔2017〕438 号)、《广东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粤发改区域〔2018〕262 号)等

  ~ 2 ~ 相关要求,结合江门市发展基础和条件,特编制本规划。

  ~ 3 ~

 第一章 基础条件与重大意义 第一节 发展优势 一、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 江门市位于我国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珠江三角洲西部,北连广佛都市圈,东临深港澳经济圈,西扼省战略西拓的区位优势,是珠三角联系粤西及大西南的重要枢纽和门户;同时,也是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门市交通便利,作为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正加快形成公路、水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随着 2018 年 10 月 24 日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和预计2024 年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江门将与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形成“一个半小时”经济圈,拥有多个大都市、人口达7000 多万、消费能力强劲的区域市场。优越的区位交通及所在区域庞大的经济体量、消费市场,为江门市发展建设特色小镇提供了良好的区位条件。

  ~ 4 ~

 图 1-1:江门市区位交通示意图 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 江门市年年均气温 22.2-22.9℃,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天然的养生度假胜地。2018 年全市森林覆盖率 46.29%,在珠三角有“绿洲”美誉,是一座“城在林中、林在城市”的绿色之城,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17.78 平方米;同时,水系众多,河网密集,湿地资源丰富,全市湿地面积占珠三角的 21.9%。水生态保持良好,2018 年全市 10 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 100%,水质优良。2018 年全市 9 个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省考核断面均值水质优良比例为 88.9%;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 80.8%。江门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

  ~ 5 ~ 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秀美的自然风光为江门市发展建设特色小镇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

 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江门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华侨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故居、历史遗迹等众多文化资源。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 1 项,世界记忆遗产 1 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212 处,其中国家级 2 处,省级 49 处;市级以上非遗保护名录项目 69 个,其中国家级 7 个,省级 29 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镇)5 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村(镇)5 处。依托丰富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以及海岛、温泉、森林、山川、湿地、水乡等自然生态资源,构成了江门市丰富的旅游开发资源。全市现有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10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2 家,地热国家地质公园 1 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2 个,并形成“碉楼、温泉、海岛、生态”四大旅游品牌,正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旅游的新热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江门市发展建设文旅特色小镇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栏 专栏 1-1 :江门市部分文旅资源 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世界记忆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启超故居、开平碉楼。

 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白沙茅龙笔、荷塘纱龙、蔡李佛拳、新会

  ~ 6 ~ 葵艺、泮村灯会、台山广东音乐、台山浮石飘色等。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镇):开平市赤坎镇、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

 家 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上下川岛旅游度假区、开平立园、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锦江温泉、古兜温泉旅游度假邨、金山温泉度假村、台山康桥温泉度假村、恩平山泉湾温泉度假区、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鹤山大雁山风景区等。

 四、良好的特色产业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江门市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如新会陈皮、新会小岗香、新会和台山红木家具、开平水暖卫浴、五金不锈钢、恩平麦克风及电声器材、蓬江、江海摩托车与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及制鞋、鹤山印刷业等。特别是2018 年以来,江门市紧紧围绕“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新材料、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五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包括以上五大产业和文旅产业在内的六大千亿产业集群,以此构建更加完善、更具实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质级跃升。同时,作为广东省的“米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珠三角都市群和港澳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江门市现代农业发展潜力巨大,花卉林木、茶叶、有机果蔬等一

  ~ 7 ~ 批特色农业正不断形成和加快发展。丰富的特色产业资源及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江门市建设特色小镇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条件。

 栏 专栏 1-2 :江门市特色产业资源 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目前江门市在陈皮、制香、红木家具、水暖卫浴、五金不锈钢、麦克风及电声器材、摩托车与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及制鞋、印刷业、能源等领域形成了一批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其中新会陈皮已有 700 多年历史,作为中国陈皮之乡,年产值超过 50 亿元;小冈香具有 600 年历史传承,作为中国香业产业基地,市场份额占到全国三分之一;江门作为“广作”流派古典家具重要发源地,被列为全国五大红木产业聚集地之一;开平水口镇是中国三大水龙头生产基地之一,蓬江杜阮镇是中国五金卫浴产业基地之一;鹤山作为中国男鞋生产基地,真皮男鞋产量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开平作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牛仔布出口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无纺布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恩平作为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和中国麦克风出口基地,麦克风产量占全国总量的 70%以上,出口总值居全国之首;新会作为中国五金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产品出口遍及欧美、亚非等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鹤山作为中国印刷产业基地,印刷品出口总值位居全省第三位;江门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第一个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被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授予中国摩托车进出口基地;同时,江门还是广东省最大的纺织化纤产业基地,被授予国家火炬计划江门纺织化纤产业基地;台山作为广东重要的电能

  ~ 8 ~ 源基地,被中国能源协会授予中国电能源产业基地。

 新兴优势特色产业: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江门市结合现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五大新兴产业,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并将分阶段打造成为千亿产业集群。其中,2018 年以新能源电池材料、先进石化材料、高端装备用新材料、关键战略新材料等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产业产值超 630 亿元;以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绿色食品与保健品、健康养老等为主要方向的大健康产业产值超 570 亿元;以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装备、智能装备和工作母机等为主要方向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含摩托车及零部件业)产值超 530 亿元;以电声、电路、超高清视频(4K)、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 应用等为主要方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超 240 亿元;以新能源整车、关键零部件等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超 170 亿元。预计 2020 年新材料产业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2022年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有望达到千亿元,2025 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有望达到千亿元。

 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江门市是广东省的“米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珠三角都市群和港澳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农业资源丰富,品质优良,高品质农产品的数目和覆盖率均名列全省前茅,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全市拥有有机食品认证产品 37 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 23 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 110 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11 个(包括杜阮凉瓜、开平马冈鹅、鹤山红茶、恩平簕菜、台

  ~ 9 ~ 山大米、新会陈皮、新会柑、台山鳗鱼、台山青蟹、江门牛大力、甜水萝卜等),省农业类名牌产品 62 个。江门花木、茶叶、果蔬、优质米、鳗鱼等一批优质特色农副产品产业正在不断形成,有望打造特色专业基地,并与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相结合,助推农业特色小镇建设。

 第二节 面临机遇 一、国家及省里相关政策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 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给予指导和支持,其中包括:《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等《关于实施“千企千镇工程”推进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通知》(发改规划〔2016〕2604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发改规划〔2016〕2125 号),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发改规划〔2017〕2084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发改办规划〔2018〕1041 号)等;同时,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也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粤发改区域〔2017〕438 号)、《广东省特色小

  ~ 10 ~ 镇创建导则》(粤发改区域〔2018〕262 号)及《关于建立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的通知》(粤发改区域函〔2018〕4756 号)等相关政策文件。国家及省相关文件均提出将在产业、财政、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对特色小镇建设给予积极支持,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

 二、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撑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我国城镇化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比重达到 59.58%,但与发达国家 80-90%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战略转型期,围绕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正在深入推进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未来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及其融入城镇、实现市民化的现实需求,以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要求,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尤其是江门市,全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较珠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均有较大差距,特色小镇建设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和需求支撑。

 三、新技术 新产业新业态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处于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 11 ~ 能、智能制造、基因工程、精准医学、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正加快形成,并与传统产业相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的不断转型和升级。江门市作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 2025 造试点示范城市群的重要一员,具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的有利条件,以及承接珠三角发达区域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为特色小镇建设聚焦新兴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支撑提供了良好机遇。

 四、消费升级和内需扩大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市场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内需不断扩大。2018 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3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9.0%,消费持续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76.2%。同时,我国消费结构不断变化,正迎来新一轮消费升级,其中在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健康及居住改善等领域的消费不断增长。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尤其是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健康、居住等领域的消费增长,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撑。江门市地处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劲的珠三角地区,全市文化、旅游及生态资源众多,文旅、康养等特色小镇面临良好发展契机。

  ~ 12 ~ 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于 2018 年元月和 9月先后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政策支持。同时,在打造新载体新模式中明确提出,加快培育一批“农字号”特色小镇,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培育特色商贸小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江门市农村农业资源丰富,是广东省“产粮大市”“畜牧大市”和“渔业大市”,具有发展农业特色小镇(包括农业特色产业小镇、森林小镇、乡村旅游休闲小镇等)的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江门市委、市政府在《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 2020 年,累计培育特色小镇5 个、森林小镇 10 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10 个,为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带来了良好契机。

 六、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为江门特色小镇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随着《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签署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九市和港澳共计十一个城

  ~ 13 ~ 市组成,总面积 5.6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 7000 万人,是和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列的世界四大湾区,其战略定位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将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处于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市域面积约占珠三角的四分之一,开发强度仅为 12%左右,发展空间巨大、腹地纵深广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积极推进中国(江门、增城)“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建设;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江门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必将为全市特色小镇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

  ~ 14 ~ 第三节 制约因素 一、经济社会仍欠发达,财政实力相 对较弱 相对于珠三角发达区域,江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经济总量规模不大,2018 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 2900 亿元,在广东省各地市中排名第 10 位,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名倒数第 2 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约为 244 亿元,在广东省各地市中排名第 8 位,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名倒数第 2 位。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有力支撑,江门市经济社会的欠发达及财政实力的相对较弱对全市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形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和制约。

 二、村镇经济实力不强,产业集群层次偏低 村镇经济及其特色产业集群,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相对于珠三角发达区域,尤其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市,江门市村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色产业集群相对较少,且以家具、建材、服装、汽配、农业种植及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为主,产业水平和层次偏低,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产业支撑性不强。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产业建镇,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防止千镇一面和房地产化。江门市村镇经济、块状经济的发展相对不充分及产业层次的偏低对全市特色小镇

  ~ 15 ~ 的发展建设形成一定不利影响和制约。

 三、公共服务有待完善,产城融合有待提升 目前江门市发展较不平衡,东西部和城乡之间差距较大,除主城区外,镇村公共服务设施尚不甚完善,人居环境有待改善;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不够,生活配套服务有待提升,园区、景区城镇功能和人口集聚力偏弱,产、城、人相对分离。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离不开整个区域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支撑,离不开产、城、人、文的有机结合,江门市区域、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及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园区城市功能的相对欠缺对全市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形成一定不利影响和制约。

 四、资源禀赋较为接近,错位发展有待加强 相对于特色产业资源,江门市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等资源更为丰富,并分布在多个片区,资源禀赋较为接近,致使现有特色小镇多以文旅为主,区域间缺乏统筹和错位,部分小镇、景区存在雷同,如恩平大田镇锦江温泉、恩平那吉镇金山温泉、恩平大田镇山泉湾温、台山都斛镇富都温泉、台山白沙镇康桥温泉、新会崖门镇古兜温泉等景区均为以温泉休闲旅游及养生为主导,开平市赤坎镇、塘口镇自力村、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等均以文化名村(镇)和古村落文化旅游为特色,在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发展中亟待解决如何差异化、错位发展与协同发展的问题。

  ~ 16 ~ 第四节 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特色小镇是新型集聚发展要素的创新创业平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江门市作为珠三角区域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市,传统优势产业亟待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培育壮大,新旧发展动能亟待接续转换,大力发展特色小镇,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色小镇是城乡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所在区域的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促进乡村振兴和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和一体化。目前江门市城乡差距和二元结构较为明显,中心城区辐射范围和带动能力相对偏弱,大力发展特色小镇,意义尤为重大。

 三、有利于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

  ~ 17 ~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文化及古代建筑遗迹等文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江门市作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小镇,以此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尤具重要意义。

 四、有利于实现“ 八个更加” ,满足人们更美好生活需求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 年 7 月 26 日讲话中也提出人民群众“八个更加”的期盼。特色小镇作为以人为本、“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各项功能综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将有力促进所在区域人们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八个更加”期盼的实现,对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五、有利于构建发展新平台,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对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落实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而特色

  ~ 18 ~ 小镇作为发展新平台,尤其是对接港澳及珠三角发达区域的开放合作新载体,将有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资源互补、要素聚集、创新创业、产业升级、文化传承、布局优化、城乡统筹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并助推“人文湾区”建设,成为联系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纽带。

  ~ 19 ~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特色小镇建设,以特色为灵魂、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载体,在全市范围内科学布局和培育创建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机制“活而新”、效益“显而优”,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宜业宜居宜游宜创的美丽特色小镇,努力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新高地、产业升级新平台、创新创业新基地、城乡统筹新载体,为江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动力。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条件、发展潜力,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突出特色、体现差异,防止多镇一面、一哄而上。

 二、坚持以产兴镇、融合发展 明确产业定位,做精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小镇经济;注

  ~ 20 ~ 重市政服务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促进“产、城、人、文”有机结合和融合发展。

 三、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释放制度红利,增强发展活力;强化创新创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创新发展。

 四、坚持内外结合、开放发展 依托侨乡优势,充分发挥华侨资源及其桥梁作用,加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资引智;同时,大力发展和传承侨乡文化,面向华侨扩大影响,成为与海外、港澳侨胞联系的重要纽带。

 五、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 围绕人的城镇化,尊重人民意愿,保障民众权益;通过小镇建设,增加居民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共建共享。

 六、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重在发挥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等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防止大包大揽。

  ~ 21 ~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 到2020年,在全市范围培育建设5个左右各具特色、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机制“活而新”、效益“显而优”的特色小镇,力争全部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其中1个(含)以上建设完成并通过命名验收,正式成为省级特色小镇;全市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小镇经济初具规模,成为新的发展载体和经济增长点。

 二、中期目标 到 2025 年,在全市范围培育建设 10 个左右特色小镇,力争全部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其中 5 个(含)以上建设完成并通过命名验收,正式成为省级特色小镇,并力争 1 个(含)以上成为国家示范特色小镇;全市小镇经济不断壮大,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发展模式日趋成熟,在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现。

 三、远 期目标 到2035年,在全市范围培育建设30个左右特色小镇,力争20个(含)以上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其中10个(含)以上建设完成并通过命名验收,正式成为省级特色小镇,并力争5个(含)以上成为国家示范特色小镇;小镇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形态的重要模式,特色小镇成为全市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 22 ~ 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注:以上各期目标为截止该期期末的累计目标,即2025年目标中培育建设及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建设命名验收及成为国家示范特色小镇等的小镇数量包含了上一期已完成的小镇数量;同理,2035年目标中的相关小镇数量包含了之前两期已完成的小镇数量。】

  ~ 23 ~

 第三章 发展重点与空间布局 第一节 着力构建一批文旅特色小镇 充分挖掘江门碉楼、银信、祠堂、故居、古镇、古村、古街、古战场、古建筑、华侨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和海岛、温泉、森林、山川、湿地、水乡、田园等自然生态资源,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高水平运营管理,突出特色和差异化,丰富业态和发展内涵,优化完善游、居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着力打造一批集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养生、养老、医疗、健康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等于一体,以文化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为主导,景区、社区相融合,充满人文和生活气息,生态优美、宜游宜居的综合型文旅特色小镇。其中,近期重点依托一批基础条件和发展前景较好的现有景区、景观、景点,进一步丰富内涵、突出特色,完善配套、改善环境,增强游客吸引力,提升当地居民居住生活条件和生产就业水平,强化城镇服务功能,集聚人口,推动其由旅游景区、景观、景点向综合性文旅特色小镇转变。

 栏 专栏 3-1 :江门可打造的文旅特色小镇 江门市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丰富,可依托相关资源,精心策划,打造一批文旅特色小镇,如蓬江白沙文化中心小镇,新会会城“文教小镇”,崖门“特色休闲旅游小镇”,台山川岛“渔港小镇”,台山广海农牧特色小镇(海丝古镇),台山海宴东南亚风情特色小镇,台山三

  ~ 24 ~ 合温泉特色小镇,开平赤坎“华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开平塘口青年文创小镇,开平三埠建筑特色小镇,开平蚬冈摄影写生小镇,开平大沙农业康养特色小镇,开平赤水航空特色小镇,鹤山古劳水乡特色小镇,鹤山宅梧森林康养小镇、鹤山双合耕读小镇,恩平那吉“森林小镇”、恩平横陂“森林小镇”、恩平大田“森林小镇”,牛江“航空小镇”,以及鹤山国际武术及健康小镇,龙口霄南儿童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端芬侨乡风情小镇,恩平泉林户外体育特色小镇,崖门镇古兜温泉小镇,台山川岛海洋科技小镇,棠下镇良溪古村特色小镇,恩平良西花海温泉特色小镇等。

 第二节 大力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小镇 依托陈皮、制香、红木家具、水暖卫浴、五金机械、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产业水平、拓展产业链条,丰富发展内涵、增殖文旅特色,并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人居环境、完善生活居住配套服务功能,以产业为带动和支撑,推动人口集聚,促进产业集聚区(村、园)向集产、城、人、文于一体的特色小镇转变,打造形成一批以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为主题,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宜业宜居宜游宜创的传统优势产业特色小镇。依托不断发展壮大的轨道交通、高端智能装备、新光源、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特色产业及其基地、集群,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规划建设一批集产、城、人、文于一体,产业与人口“双聚集”,宜业宜居宜游宜创的

  ~ 25 ~ 新兴产业特色小镇。同时,依托丰富的农业特色资源及乡村文化、田园风光,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融合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度假、康养等业态,通过产业带动、环境美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镇功能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改善,规划建设一批以特色农业为主题、多产业融合发展、宜农宜游宜居的现代化特色农业小镇。

 栏 专栏 3-2 :江门可打造的特色产业小镇 江门市拥有一批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且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同时,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正加快形成,可依托相关产业资源,策划、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如江海现代都市农业特色小镇、江海麻园特色小镇,新会双水镇小冈香特色小镇、新会陈皮特色小镇、新会会城轨道交通装备智造小镇、台山赤溪“能源小镇”,台山都斛“农业小镇”、台山汶村渔业特色小镇、台山大江红木家具特色小镇、开平水口镇水暖卫浴工业小镇、开平龙胜汽配特色小镇、开平月山医药科技小镇、开平沙塘生物科技小镇、开平苍城创新农业小镇(苍城环保材料基地小镇)、开平马冈•农旅美食文化小镇,鹤山桃源伞蓬产业小镇,恩平牛江富硒小镇,以及五金不锈钢小镇、纺织服装小镇、鞋业小镇、麦克风小镇、摩托车小镇、印刷小镇、新光源小镇等。

 第三节 积极发展一批科技创新小镇 依托江门作为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

  ~ 26 ~ 创新产业集聚区等一系列创新创业相关平台、政策、机制,围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战略目标,着力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凝聚创新创业要素资源,并提升生活配套服务功能,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基地向特色小镇转变,打造形成一批以创新创业为主题,创新创业资源富集、文化氛围浓郁、公共服务完善、体制机制灵活、高端人才汇集、城镇功能齐全,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市场服务、商务服务、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生活居住等于一体,创、城、人、文有机结合,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的科技创新(创新创业)特色小镇。

 栏 专栏 3-3 :江门可打造的科创特色小镇 近年来江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集聚区、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等一批科技资源集聚和创新创业平台不断形成。依托相关资源平台,策划、打造一批科技创新特色小镇,如江门华侨华人“双引双创”小镇,开平金鸡・中国江门国际科学小镇、开平百合镇环保旅游小镇。其中江门华侨华人“双引双创”小镇位于江门高新区,将突出“以侨为桥、引资引智”、“活力小微、创新创业”两大特色,打造“侨都双创谷,珠西智造核”。

  ~ 27 ~ 第四节 因地制宜统筹优化发展布局 特色小镇空间布局应与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产业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区域规划相一致。根据江门市构建都市核心区、大广海湾区、生态发展区“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新格局战略,基于各区域战略定位、区位条件、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优化全市特色小镇空间布局。其中,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和鹤山市等东部地区重点打造历史文化、创意产业等综合文旅特色小镇和高端制造、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小镇及科研教育、创新创业等科创小镇;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等西部地区重点打造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休闲健康文旅小镇和先进制造、优势传统产业、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小镇。充分发挥特色小镇作为“非镇非区”发展平台具有可灵活布局的属性特点与空间优势,依托市区、街区、景区、镇区、园区、城郊、村落、田园综合体等区域环境与支撑条件,积极谋划、灵活布局,聚集要素,延伸链条、丰富功能、突出特色,形成局部优势,打造一批“市中镇”、“市郊镇”、“园中镇”、“镇中镇”、“村中镇”等新型空间形态特色小镇。

 栏 专栏 3-4 :江门市“ 三区并进” 区域发展战略格局 根据江门市“三区并进”发展战略,江门市将突破行政区划局限,以功能区为引领,将市域划分为都市核心区、大广海湾区和生态发展

  ~ 28 ~ 区,明确不同区域发展方向,构建“三区并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其中,都市核心区将作为江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战场,推进深度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提质发展和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大广海湾区将积极争取国家政策,与港、澳、深、珠等城市共同推动合作平台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生态发展区则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等,实现优化发展。

  ~ 29 ~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加强特色小镇的谋划策划 围绕全市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积极推进具体小镇项目的谋划策划,通过申报征集、评审认定,构建全市特色小镇项目库,实现“策划一批、培育一批、建设一批、认定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特色小镇的谋划策划,要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内涵,从各地实际出发,立足区位条件、地域特征、资源禀赋、文化与产业积淀,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内容重复、形态雷同和同质化竞争。特色小镇的谋划策划,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注重质量,不追求数量,不搞区域平衡,避免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特色小镇的谋划策划,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在积极发挥政府规划、规范、标准、政策、制度等引导、引领作用下,遵循市场规律,依托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投资建设及运营企业主体的创造性、能动性、主动性,尊重市场主体,以市场主体为主导开展具体小镇的谋划策划、规划设计及建设推进、运作运营,防止政府大包大揽或过度干预。鼓励所在区域大中型企业或引入外部有实力的投资运营商独立或牵头打造特色小镇,自行或聘请外部专业策划规划机构开展特色小镇谋划策划、规划设计。为支持投资建设主体高水平谋划策划特色小镇,对入选国家、省市的特色小镇给予一定的前期谋划策划、规划设计资金补助。

  ~ 30 ~ 第二节 突出产业支撑与动能培育 突出产业支撑。立足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历史文化、产业集聚等特色,做精做强特色小镇主导产业。每个特色小镇应明确定位、突出特色,聚焦发展一个最有基础、最有优势和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主导产业,构建小镇大产业,实现产业立镇、强镇、富镇。积极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促进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通过 “互联网+” “旅游+”及 “+旅游”“+文化”等,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支持有条件的特色小镇,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专业化特色小镇协同创新,实现区域分工合作。着力构建特色小镇高端要素集聚平台,支持建设孵化器、加速器、研发设计中心、专门化总部基地等新型载体,推动产业发展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支持建立知识产权、质量检测、工艺设计、品牌策划、市场营销、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文化体验等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创业创新成本低、进入门槛低、各项束缚少、生态环境好的优势,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和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鼓励特色小镇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构建富有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圈。集聚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吸引大学、科研院所、国家和省市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

  ~ 31 ~ 科技交流论坛等科技资源,聚焦研发、设计、营销等高端环节,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耦合。依托互联网拓宽市场资源、社会需求与创业创新对接通道。营造集聚高端要素、吸引各类人才、激发企业家活力的创新环境,着力推动特色小镇成为区域创业创新、发展动能转换和经济增长的新载体。

 栏 专栏 4-1 :打造特色小镇产业链 “有产可依”是特色小镇发展建设和持续繁荣的基础,应以产业链思维,围绕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以主导产业为引领的良好产业生态体系。其中:

 文旅特色小镇:以核心资源(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等)为依托,在打造核心主题旅游产品基础上,通过“旅游+”,积极拓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医疗健康、教育体育、节庆婚庆、影视演艺、商贸购物、商务会展等衍生产业产品,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于一体的产业链。

 特色产业小镇:在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赋予文化内容,拓展旅游、体验、文化等延伸产业,并积极导入“互联网+”、电子商务、科技研发、创业服务、金融服务、商贸物流、商务会展、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集“生产制造+科技研发+创业服务+文化旅游+教育培训+金融服务+商贸物流+商务会展”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完善产业生态系统。

 科技创新小镇:聚焦“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通用航空等新兴技术产业,汇集科

  ~ 32 ~ 技、人才、金融等发展要素,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科技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教育培训+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第三节 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完善基础设施。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强特色小镇交通、能源、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发展能力。强化特色小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的连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或农村客运,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时同步配建公交或农村客运站点(场),提高交通客运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高效衔接市县城区和特色小镇,促进互联互通。加强特色小镇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共享交通,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积极探索各类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建设分布式能源和区域供冷设施。鼓励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支持在特色小镇建设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景区。鼓励综合开发形成集交通、商业、休闲等于一体的开放式小镇功能...

推荐访问:发展规划 小镇 特色
上一篇:国土局优化发展环境年个人剖析材料合集
下一篇:安全生产相关管理规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