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课本缩减版)

来源:中华会计网 发布时间:2021-01-23 点击:

 医学影像学概述

 医学影像学---是借助各种医学成像设备和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学科。

 医学影像学范围包括:

 影像诊断学:

  X 线诊断 CT 诊断 MRI 诊断

 超声诊断

 核医学影像诊断

 介入放射学:介入诊断学 介入治疗学 影像学的发展:

 189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 X 线,不久 X 线就用于人体检查和疾病的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

 20 世纪 50-60 年代出现了超声成象及核素扫描。70-80 年代出现了 CT、MRI、ECT。

 ECT(发射体层成像)包括:

  SPECT(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

 PE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介入放射学: 当今的影像学不但在成像技术方面突飞猛进,而且融合了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成果,代表了尖端科技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水平。

 1、随着影像设备不断推陈出新,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使疾病诊断进入超早期甚至是“未病”阶段,临床医生对影像学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

 2、现代医学成像技术种类多样、项目繁多,如何选择并有效应用成为临床医生必备的重要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学习方法 学习医学影像学应注意:

 ①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或信息来源是图像。

  ②影像诊断主要是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而作出的。

 ③不同成象技术在诊断中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④影像诊断价值是肯定的,也是有限度的。

 1、总体原则:全面观察,系统分析,结合临床 2、关注病变特征:

 位置和分布、大小和范围、形状和边缘、质地和均匀性、周围变化、功能改变。

 3、客观分析病变:同病异影,异病同影广泛存在,避免主观臆断,密切结合临床。

 二、影像诊断步骤 1、发现异常 2、辨析异常:定位、定量、定性 第四节 影像“危急值”解读 “危急值”---是指当出现这种实验或检查结果时,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状态,如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或治疗,就有可能危急患者的安全甚至生命。

 影像“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 2、脊柱、脊髓疾病:椎体粉碎性、爆裂性骨折,脊髓截断 3、呼吸系统:气管、支气管异物,液气胸,大面积肺栓塞 4、循环系统: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破裂 5、消化系统:食管异物,消化道穿孔,急性胆道梗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实质性器官破裂出血,绞窄性肠梗阻、肠道叠,肠扭转等 6、其他:心跳、呼吸骤停,宫外孕,黄体破裂、蒂扭转等。

 第五节

 辐射防护

 X 线及核医学中γ射线等均有电离辐射,照射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接触过量辐射,就会产生放射损害。

 1、技术方面:遵循屏蔽防护、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原则。

 2、患者方面:选适当检查方法;投照时注意范围及条件;敏感部位加以遮盖。

 3、放射工作人员:必要防护;正确操作;定期计量检测及身体检查。

  第二章

 影像检查方法 第一节

 X 线成象

 一、成像原理与设备

 X 线是波长极短,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为 0.0006~50nm。

 (一)X 线的产生:

 X 线是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钼靶)面时产生的。

 X 线发生装置:X 线管、变压器、操作台 X 线发生装置:X 线管、变压器、操作台 (二)X 线的特征

  1、穿透性:

 X 线成象的基础。

  2、荧光效应:X 线透视的基础。

  3、感光效应:X 线摄影的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防护和放射治疗的基础。

 1、穿透性:X 线成象的基础。

  X 线波长短,穿透力强,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穿透的程度与物体的密度、厚度和电压相关。

 2、荧光效应:X 线透视的基础。

 X 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使波长短的 X 线转换成波长长的可见荧光。

 3、感光效应:X 线摄影的基础。

 经 X 线照射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感光产生潜影,经显、定影处理,感光的溴化银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沉积于胶片的胶膜内,产生黑白灰度不同的影像。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的基础。

 X 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X 线射入人体,也产生电离效应,可引起生物学方面的改变,即生物效应。

  二、检查技术与要点 (一)传统 X 线成像 1、普通检查:

 透视:操作方便,费用低,缺客观记录,清晰度差。

  摄影:对比度及清晰度均较好,永久记录,最常用。

 2、特殊检查

 (1)软线摄影(钼靶摄影):检查软组织(乳腺)。

 (2)高千伏摄影:胸部(特别是尘肺)。

 (3)体层摄影、放大摄影、荧光摄影等被 CT 取代。

 3、造影检查 造影检查---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即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也称造影剂。

 (1)对比剂:

 ①高密度对比剂:钡剂、碘剂

  钡剂:硫酸钡

  碘剂:离子型(泛影葡胺):易过敏

  非离子型(碘海醇):CT 增强常用。

 ②低密度对比剂:气体(空气、氧气),已少用。

 (2)造影方法 ①直接引入:

 口服:上消化道钡餐 灌注:钡灌肠、逆行尿路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 穿刺注入法:心血管造影、脊髓造影 ②间接引入:利用生理代谢过程(静脉尿路造影)。

 (二)数字 X 线成像 1、计算机 X 线成像(CR):以影像板(IP)代替胶片作为介质记录影像信息,再转换成数字信号,

 显示出数字图像。

 2、数字 X 线荧光成像(DF):用影像增强电视系统(IITV)作为介质,代替胶片或 IP,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化成数字图像。

 3、平板探测器数字 X 线成像(DR):直接将 X 线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再转换成数字信号,没有模/数转换过程。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消除骨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目前已普遍应用。

 三、图像特点与限度

 1、用密度的高低表达图像的明暗程度(灰度)。

  (物质的密度高,比重大,吸收的 X 线量多,在图像上呈白影。反之,物质的密度低,比重小,吸收的 X 线量少,在图像上呈黑影 。) 2、空间分辨力高。

 四、临床应用与选择 全身各部位骨、关节检查首选 X 线; 胃肠道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逆行胰胆管造影仍不可替代; 心血管造影和经血管介入治疗为非常重要的 X 线检查和渉 X 线的治疗手段; DSA 目前占据着血管性疾病诊断“金标准”的地位。

 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一、 基本概念 1、像素---一幅 CT 图像由许多按矩阵排列的小单元组成,这些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称像素。

 2、矩阵---为一个横成行、纵成列的数据阵列,将被扫描的人体层面分割成若干个小立方体(体素)。

 如图像面积为固定值,像素尺寸越小,组成 CT 图像的矩阵则越大,图像清晰度越高。

 3、CT 值---代表 X 线穿过人体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即该体素组织对 X 线的吸收系数值,单位为 HU。

 4、窗宽---是指窗宽范围内的中位数位置。

 5、窗位---一般应放在所要观察的组织相对应的 CT 值上。

 适当的窗宽、窗位是 CT 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必要条件。

 CT 机的基本结构:

  由 X 线源(球管)、探测器、计算机(数据处理)及显示器、存储器等几部分组成。

 二、检查技术与要点 常用的扫描方法:

 1、平 扫 :不用对比剂的扫描。

 2、增 强 :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扫描。

 可分为:常规增强扫描

 动态增强或灌注扫描

 分期增强扫描

 延迟扫描 3、造影扫描:把造影剂注入人体器官或结构造影后,进行 CT 扫描。

 脊髓造影 CT、胆系造影 CT 等,有把血管造影也归此列。

 4、特殊扫描 靶扫描---对感兴趣区进行局部放大扫描,以便更好地显示局部结构或病变。

 (常用于内耳、垂体、肾上腺及肺部小结节等小器官、小病灶的检查)

 高分辨力扫描(HRCT)---采用薄层(1mm)扫描、高毫安、高分辨力算法重建以及靶放大扫描等处理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空间分辨力的 CT 图像。主要用于显示小病灶以及器官病变的微细结构。

 5、螺旋 CT 扫描:三维信息,又称容积扫描。

 优点:

 ①扫描速度快; ②容积数据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可进行器官组织的容积灌注成像。

 ③可重建出高质量任意层面二维、三维立体图像、CTA 图像、官腔器官的 CT 仿真内窥镜成像等。

 (一)

 CT 图像特点 1、用密度的高低表达图像的明暗程度.

 2、密度分辨力高。提高病变检出率。

 3、能够进行密度的量化分析(CT 值)。

 4、CT 图像是断层图像,无重叠。

 5、能进行多种后处理。如 SSD、MIP、MPR、CTA 等。

 限度:

 1、空间分辨力低于 X 线照片,不能完全取代。

 2、较高的 X 线辐射剂量。

 3、增强警惕过敏反应。

 四、临床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

 2、头颈部

 3、胸部

 4、心血管

 5、腹部及盆腔

 6、骨骼肌肉系统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一、成像原理与设备

 MRI 与 X 线、CT 成像截然不同,无电离效应,是利用人体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射频(RF)脉冲的激励发生磁共振(MR)现象,产生 MR 信号,经信号采集及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的成像技术。

 成像过程:

 正常人体内的氢核杂乱无章沿自身的轴不断自旋,当进入外加磁场后受检部位的每个氢核都经历了 5 个阶段变化:

 ①杂乱无章的自旋运动; ②净磁化; ③外加 RF 后吸收能量; ④外加 RF 停止后释放能量; ⑤释放的电磁波转化为 MR 信号。

 MRI 检查步骤可以简单描述为:

 把病人放入磁体内(净磁化); 发射无线电波(吸收能量); 关掉无线电波(释放能量); 病人发出一个信号,该信号被接收并用作图象重建(能量转换)。

 总结--磁共振成象的原理:

  将患者摆入强的均匀的外磁场中,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犹如一个小磁体,其自旋将按磁场磁力线方向重新排列,此时,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进行激发,小磁体吸收能量而发生共振现象,接收患者体内发出的磁共振信号来重建图像。

 几个基本概念:

 1、进动---质子的运动方式与一个旋转的陀螺受到撞击时的运动相似,这种运动为进动。进动频率依赖外磁场的场强(它们之间的关系用 Larmor 方程表示),场强越强,进动频率越高。

 2、共振---发射一个射频脉冲(RF 脉冲)与质子进动频率相同时能进行能量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共振。

 3、质子密度--指给定的组织区域中发生共振的质子数目。氢质子的密度主要与水和脂肪含量有关。

 4、弛豫时间--当停止 RF 后,激发到高能态的质子就要释放能量回到低能态,相位也恢复到激发前状态,这个过程称弛豫,所用的时间称弛豫时间。

 5、纵向弛豫时间--简称 T1,反映质子置于磁场中产生磁化所需要的时间,即单位组织的纵向磁距在受到 RF 激发终止后,纵向上磁距恢复 63%所需时间。

 6、横向弛豫时间--简称 T2,表示在均匀的外磁场中横向磁化所维持的时间,即单位组织的横向磁距在受到 RF 激发终止后,横向磁化由最大值衰减至 37%时所经历的时间。

 7、流空效应---指被 RF 激发的氢核在其释放 MR 信号时,由于流动超出了接收线圈的接收范围即成像区域,未能接收到 MR 信号。替代的同类物质由于没有被激发,也就没有 MR 信号产生。

 8、重复时间(TR)和回波时间(TE):TR 为两个 90°脉冲周期的间隔时间;TE 为 90°脉冲开始到获得回波的时间。

 9、加权像--指 MRI 图像主要由何种参数所决定。如通过调节 TR 和 TE 长短可分别获得反映 T1、T2及质子密度特性的图像,即 T1 加权像、T2 加权像和质子密度加权像。

 MRI 设备基本结构:

 一般包括 5 个系统:磁体系统、梯度系统、射频系统、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系统以及辅助设备等。

 二、检查技术与要点 1、脉冲序列:

 自旋回波(SE)序列;

 梯度回波(GRE)序列;

 反转恢复(IR)序列; 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

 部分饱和(PS)序列;

 平面回波成像(EPI)。

 2、对比增强技术:静脉注入对比剂,改变弛豫时间,提高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对比。

 3、血管成像技术:利用 MR 流空效应,不用注入对比剂也可清晰显示血管及其病变,为 MR 血管成像(MRA)。增强血管成像技术可提供更多细节信息。

 4、MRI 水成像技术:

 在重 T2 加权上,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称高信号,其他组织呈低信号,可获得造影检查类似图像,即 MR 水成像。

 优点:无须对比剂,安全,无创,实用,可多方位观察。

 包括:MR 胆胰管成像(MRCP)、MR 尿路成像(MRU)哈 MR 脊髓成像(MRM)等。

 5、MR 动态电影技术:运用快速成像序列使运动器官成像,借以评价运动功能的检查方法。(心脏大血管)

 6、MR 波谱成像(MRS)

 是一种以波谱形式测量正常或病理组织代谢物含量的技术,在脑、乳腺、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是目前能够进行活体组织内化学物质无创性检测的唯一方法。

 7、MR 功能成像:

 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灌注加权成像(PWI)、扩散张量成像(DTI)和血氧水平依赖成像(fMRI-BOLD)等技术。

 8、全身弥散成像(类 PET)

 可初步筛查肿瘤和转移 9、神经显示:臂丛神经、三叉神经、马尾神经、

  脊神经、骶神经等 10、关节高分辨率成像、膝关节软骨成像 11、SWI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 典型的临床应用如高敏感性地显示脑出血、高分辨显示脑静脉。SWI 在临床上,对于脑血管病变、静脉畸形、脑外伤、脑肿瘤均有诊断价值。

  中风:

 SWI 对出血非常敏感,利于诊断轻微出血早期出血性梗塞,评估中风。

  血管畸形:可以发现小的静脉和动静脉畸形。

  脑外伤:更好地显示弥漫性轴索损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 肿瘤:帮助确认肿瘤血管以及可能存在的微出血。

  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于老年性、代谢性病变导致的异常矿物质沉积,敏感性优于 CT,地中海贫血等。

 三、图像特点及限度

 (一)图像特点 1、 MRI 图像用信号强弱表示图像的明暗程度。

 2、软组织分辨力高。

 3、多参数成像:

 包括 T1WI 、T2WI 和 PdWI 像。

  4、多方位成像: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切面图像,有利于病变定位。

 5、流空效应---心血管内的血液由于流动快,测不到 MR 信号,在 T1、T2 上均为黑影,即流空效应。

 6、运动器官成像:

 心脏大血管的动态图像。

 7、具有多种先进的高级功能:。MRA、MRCP、MRU、MRM、脑功能成像如:MRS、DWI、PWI、SWI、DTI、脑活动功能成像、心脏运动功能成像等等。

 (二)限度:

  成像时间长;噪音大;费用高;易出现运动伪影;对钙化显示不如 CT;有禁忌症:心脏起搏器、术后体内金属遗留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无法检查。

  MRI 检查的禁忌症:

 1、带有心脏起搏器患者; 2、手术后有金属银夹存留患者; 3、铁磁性植入物患者,如枪炮伤后弹片存留及眼内金属异物等; 4、心脏手术后,换有人工金属膜患者; 5、金属假肢、金属关节患者(钛合金材料除外);

 6、体内有胰岛素泵、神经刺激器、助听器患者; 7、妊娠三个月以内的早孕患者; 8、以上各项有疑问一定弄清情况后再行检查,否则应视为禁忌症。

 四、临床应用与选择 1、中枢神经系统

 2、头颈部

 3、腹部及盆腔

 4、心血管

 5、骨骼肌肉系统 (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脑梗死

  2、三叉神经

  3、垂体瘤:

 MR 是目前显示蝶鞍和鞍旁区结构及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不仅可以显示垂体瘤的大小、位置而且能显示侵犯的范围,如鞍上池和海绵窦受累情况。MR 对垂体微腺瘤的显示比 CT 明显具有优越性。

 4、肿瘤 (二)头颈部

  MRI 具有不产生骨伪影的优点,对后颅凹及颅颈交界区病变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腹部及盆腔

  多参数技术在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对盆腔妇科疾病有独到的优势 。

 1、常规腹部 MRI 2、MRCP 对胆囊及胆道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由于胰腺周围脂肪衬托,MRI 可显示出胰腺及胰腺导管,MRCP 对胰腺疾病有一定的帮助,在对胰腺病变的诊断中,CT 与 MRI 两者具有互补性。

 3、肾及输尿管病变

 肾与其周围脂肪囊在 MR 图像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肾实质与肾盂内尿液形成良好对比。MR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 可直接显示尿液造影图像(MRU),对输尿管狭窄、梗阻具有重要价值。

  MR 尿路成像(MRU)

 也是临床常用的水成像技术之一,主要适应征:尿路结石、肾盂肾盏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其他原因尿路梗阻、泌尿系变异或畸形。

 4、盆腔病变 MRI 多方位、大视野成像可清晰地显示盆腔的解剖结构。尤其对女性盆腔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盆腔内血管及淋巴结的鉴别较容易,是盆腔肿瘤、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转移癌等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四)心血管疾病 心脏病变:

 由于心脏具有周期性搏动的特点,运用心电门控触发技术,可对心肌、心包病变、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作出准确诊断,且可对心脏功能作定量分析,对心肌梗塞可判定其存活性。

 (五)骨肌系统

 MRI 可清晰显示软骨、关节囊、关节液及关节韧带,对关节软骨损伤、关节积液等病变的诊断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无法比拟的价值。在关节软骨的变性与坏死诊断中,早于其他影像学方法。

 第四节

 超声成像

  超声--是指声源振动频率每秒在 20000 次(Hz,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征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征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进行接受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形、曲线或数据,以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

 一、超声成象的基本原理与设备 超声波的物理特征 1、方向性或指向性: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在介质中传播呈直线,具有良好的方向性或指向性。

 2、反射、折射和散射: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与介质的声阻抗密切相关。

 3、吸收与衰减: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声能逐渐减少,称为衰减。

 4、多普勒效应:超声束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其反射波的频率将发生改变。如心脏血管的检测。

  二、 超声检查技术 1、A 型超声:振幅调制型 2、B 型超声:灰度调制型

 3、M 型超声:幅度灰度型

 4、D 型超声:多普勒超声

 5、腔内超声:特殊超声,经直肠等

  三、 超声图特点与限度 1、断层图像:探头所扫查的部位构成的断层图像。

 2、以明暗之间不同灰度反应回声强弱。

 3、可动态观察血流方向、速度及血流性质-无创性血管造影 4、图像受气体和皮下脂肪干扰。

 四、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无创伤、无痛苦、无电离辐射、(无)对比剂。特别是观察胆道系统、妇科、心血管有独特优势。还有腔内超声、术中超声。

 图像分析:了解切面方位,认识局部的解剖结构。

 外形、边界、内部特征、后方回声、周围回声的强度、毗邻关系、脏器活动情况、脏器结构的连续性、血流的定性分析、血流的定量分析等。

 第五节

 核医学显像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应用放射性核素或核射线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一、成像原理 核医学影像是以反映脏器(组织)功能、代谢为主的影像,通过将标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引入人体后对放射性核素分布进行探测,从而反映脏器功能和代谢。核医学的涉及范围和研究领域都十分广泛。

 二、检查技术 1、核素及显像剂

 放射性核素能够发射出可在体外探测到的射线。目前常用18 F-FDG (F18 代脱氧葡萄糖),还有99m Tc (锝-99 )、 131 I(碘-131)等。

 2、受检者 3、质量控制体系:仪器设备工作条件等 三、图像特点与限度 1、功能成像:反应器官组织功能变化,提供其血流、代谢和排泄等功能信息 2、特异性高 3、定量分析:具有多种动态显像方式,提供多种功能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可早期发现病变。

 限度:图像分辨率不高,对解剖显示不及 X 线、CT、MRI 等,图像影响因素多,技术复杂,特异性显像剂只能显示特定靶器官。

 四、临床应用 1、神经系统:脑肿瘤、癫痫、痴呆、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有独特的价值。可明确判断急性脑梗塞病人梗塞区脑组织是否存活,了解痴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脑功能状况,提高癫痫病灶定位的准确性

 。

 2、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显像是核医学显像传统检查项目,用于判断甲状腺的功能状况和结节良恶性,甲状腺核素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的判定。

 3、心血管系统:心肌显像可准确地评价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心肌代谢以及心脏的受体分布。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高于心电图、B 超等检查方法。冠状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确诊尤为有用。

  4、骨关节系统:对恶性肿瘤全身骨骼转移及原发骨肿瘤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隐性骨折鉴别诊断及骨移植成活追踪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第三章

 数字化影像及远程放射学 一、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一)

 PACS 原理与结构

  PACS 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由图像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存档和处理组成。

 CT、MRI、DSA、DR、ECT 数字化图像信息可直接输入 PACS,通过公用电话(电信号)、光导通信(光信号)、微波通信(微波)进行传输,用磁带、磁盘、光盘和各种记忆卡将图像信息压缩存储,通过计算机检索、编辑、处理。

 (二)临床应用

 PACS 已早在美国、日本等大医院应用,现在国内许多大医院都运用了 PACS 系统,使医生远离放射科就能及

 时看到图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诊断水平,减少了胶片使用成本。但投资高、推广进程慢。

 二、信息放射学

  是医学影像学同计算机科学技术结合,包括了放射科工作的管理、质量控制(QC)、质量保证(QA)、信息存储和运程放射学等。

 信息放射学是以放射学信息系统(RIS)、PACS 和互联网络为基础的。以图像数字化为前提。

 RIS 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放射科工作的管理,如影像检查的预约、登记、报告书写、QC、 QA以及统计等,PACS 使 RIS 功能更加完善。

 HIS 是医院信息系统,RIS 是 HIS 的组成部分。

  小结 1、掌握 X 线的基本特征, X、 USG、CT、MRI 及 DSA 图像特点。

 2、熟悉 X、 USG、CT、MRI 及 DSA 线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范围。

 3、了解各种成象技术的原理,应用价值、限度、地位。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脑 一、检查技术 普通 X 线摄影:少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与治疗

 计算机体层摄影(CT) :常规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常规 (一)X 线检查 1、头颅平片(少用)

 2、脑血管造影(DSA)

 (二)

 CT 检查方法

  1、平扫:以听眦线为基线,以 5mm 为层厚向上扫描 12-15 层,颅脑疾病常规扫描。

  2、增强:颅脑病变如肿瘤性等病变。

  3、CTA:脑血管疾病的诊断。

  4、CT 灌注成像:反映脑实质微循环和血流灌注情况。

 头部断面与影像解剖的常用基线 (1)眶耳线或眦耳线

 (2)Reid 基线

 (3)上眶耳线

 (4)连合间线

 (三)MRI 检查 1、平扫检查及特殊检查(水抑制、脂肪抑制、DWI、SWI、DTI、PWI 等)

 2、增强检查

 3、MRA

  4、MRS

 5、fMRI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 X 线表现(少用)

 (二)

 CT 检查

 1、平扫:颅骨、脑实质、脑室、蛛网膜下腔

  2、增强:

 CTA、CT 灌注成像。

 (三)正常 MRI 表现及新技术 1、平扫:T1、T2、冠状、矢状.

  2、增强:0.1-0.2mmol/kg Gd-DTPA. 3、MRA: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显示颅内大血管,是唯一成熟的无创性脑血管成像技术。常用 TOF 法和 PC 法。

 4、MRS 波谱成像

 5、DWI 弥散成像和 DTI 白质纤维束成像

 6、PWI、SWI 等

 三、基本病变表现 (一)

 CT 检查 1、平扫 CT (1)密度改变:

 高密度-新鲜血肿、钙化和富血管性肿瘤等;

 低密度-炎症、梗塞、水肿、囊肿;

 等密度-肿瘤、血肿;

 混杂密度-多种密度并存。

 (2)脑结构改变:

 ①占位效应

 ②脑萎缩:局限性和弥漫性

 ③脑积水:

 交通性:脑室系统普遍扩张,脑池增宽。

 梗阻性:梗阻近侧脑室扩大,脑沟、脑池无增宽。

 2、增强 CT

  增强特征:均匀强化-脑膜瘤、脑动脉瘤,

  非均匀强化-胶质瘤、血管畸形,

  环形强化-脑脓肿、胶质瘤、转移瘤,

  无强化-脑炎、囊肿、水肿。

 (二)MRI 检查 1、水肿—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 2、出血—因血肿期龄而异。信号复杂

  急性期:T1、T2 等或稍低信号 亚急性期:内低外高,逐渐推进 慢性期:高信号+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环 囊变期:长 T1 长 T2,低信号环更显著 3、梗死:急性早期(超急性期):等信号而不易发现 急性期及慢性期:水肿、坏死、囊变-长 T1 长 T2

 4、囊肿:长 T1 长 T2

  5、肿块:

 四、疾病诊断 (一)脑肿瘤

  颅内肿瘤分布:婴儿和儿童期(幕下):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

 成人与老年人(幕上):70%,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脑膜瘤、转移性肿瘤 1 、星形细胞肿瘤

  颅内最常见的肿瘤,成人多发生于大脑,儿童多见于小脑。

 【临床与病理】

  分四级:Ⅰ级分化良好,呈低度恶性, 边界较清,密度较均匀。

 Ⅲ级、Ⅳ级分化不良,呈恶性,分界不清,易坏死囊变出血。

 Ⅱ级介于其间。

 【影像学表现】

  Ⅰ级呈低密度,边界清,占位轻,无或轻度强化。

  Ⅱ-Ⅳ级多呈混杂密度的囊实性肿块,可有斑点状、条状钙化和瘤内出血,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占位效应,瘤周水肿,不规则花环状强化,壁结节强化。

 诊断要点:

 (1)肿瘤直接造成密度和信号的改变及占位征象; (2)Ⅰ级、Ⅱ级星形细胞肿瘤坏死囊变少,占位轻,强化程度低; (3)Ⅲ级、Ⅳ级星形细胞肿瘤密度和信号多不均匀,坏死囊变多,占位征象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肿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中有瘤,瘤中有囊,肿瘤实性部分明强化,易出血梗阻性脑积水。

 鉴别诊断:脑梗死:低密度灶与血供一致,有脑回状强化。

 蛛网膜囊肿:密度低、均匀,边界清,不强化。

 胆脂瘤:CT 值为负值,T1、T2 高信号。

 脑脓肿:环形强化,厚薄均匀,无壁结节, 转移瘤:环形强化,壁厚不均匀,内缘凹凸不平 血管母细胞瘤:好发小脑,壁结节小(大囊小结节),囊壁无强化。

 脑膜瘤:均一强化,密度较高。

 2 、脑膜瘤

 【临床与病理】

 最常见的脑外肿瘤,女性多见,好发于矢状窦、脑凸面、蝶骨嵴、大脑镰、小脑幕,少数在脑室。包膜完整,多由脑膜动脉供血,常钙化,可囊变、出血、坏死。

 【影像学表现】

 CT:(1)平扫呈等或略高密度,斑点状钙化,广基与硬脑膜相连,类圆形、边界清,瘤周水肿轻或无,颅板受侵增生或破坏。

  (2)增强扫描均匀性显著强化。

  MRI:(1)平扫 T1 呈等或稍高信号,T2 等或高信号;

 (2)增强呈均匀一致性强化,邻近脑膜强化称“脑膜尾征”,有特征性;

 (3)MRA 能明确肿瘤对静脉(窦)的压迫程度及静脉(窦)内有无瘤栓。

 3 、垂体瘤 :首选 MRI 检查 【临床与病理】

  占颅内原发肿瘤 10%。发病年龄为 30~60 岁。75%垂体瘤因激素异常为有内分泌功能的腺瘤;25%为无功能腺瘤

 病理学:直径≤10mm 者为微腺瘤;直径>10mm 者为巨腺瘤,可有囊变、坏死、出血。

 【影像学表现】(MRI )

 平扫:微腺瘤常使垂体上缘上凸,垂体柄偏移,肿瘤多在 T1WI 为低、T2WI 为高信号。巨腺瘤在 T1WI 和 T2WI等信号,合并囊变、坏死、出血时信号不均。肿瘤可突入蝶窦、侵及鞍上池、向上压迫视交叉,也可累及鞍旁及两侧海绵窦。

 增强:微腺瘤强化较正常垂体慢,增强早期为低信号区,延迟后逐渐强化,晚期可与正常垂体等信号。

  巨腺瘤呈均一或不均一强化,并能清楚显示海绵窦受累情况。

 4 、听神经神瘤:

 【临床与病理】

  占颅内原发肿瘤的 8%~10%。40~60 岁为发病高峰。多起自内耳道前庭神经,早期位于内耳道内,后长入脑桥小脑角池。多为神经鞘瘤。可有囊变、坏死、出血。多发者见于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患者。

 【影像学表现】

 CT、MRI:

 (1)平扫表现为桥小脑角区等、低或混杂密度肿块;第四脑室受压移位,伴幕上脑积水;骨性内听道呈锥形扩大; (2)增强肿块呈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

 5 、颅咽管瘤

 【临床与病理】

 先天性肿瘤,源于胚胎 Rathke 囊鳞状上皮残余。占原发颅内肿瘤的 3%~5%。多见于儿童。多位于鞍上。

 病理学:70%~95%为囊性,内含胆固醇结晶、角蛋白,瘤体和囊壁常有钙化。少数为实性。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为鞍上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囊内蛋白含量高或实性者可呈等或高密度。可见钙化。

 增强:囊壁呈环状强化,实性者为均一强化。

  MRI:平扫:信号与囊液成分有关。T1WI 多为低信号,囊内蛋白浓度高或出血时可呈高信号。T2WI 多为高信号 。

 增强:囊壁及实体部分明显强化。

 6 、转移瘤

 【临床与病理】

 占颅内肿瘤 2%~10%。按部位可分为颅骨、硬脑膜、柔脑膜(包括蛛网膜和软脑膜)、脑实质四型。原发肿瘤多为肺癌,也见于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甲状腺癌、绒毛膜癌、睾丸癌、黑色素瘤等。转移途径多为血行,也可直接浸润或脑脊液播散。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

 中老年人多发。

 【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皮质及皮质下区类圆形等或低密度病灶,也可为略高密度或囊性,囊内可有结节。肿瘤易出血、坏死、囊变,瘤周水肿明显。多发为特征性表现。

 硬脑膜转移为硬膜局限性增厚、硬脑膜结节。

  颅骨转移为局部骨破坏区伴软组织肿块。

 CT 增强:

 脑实质转移瘤多呈均一或环状强化。

 室管膜下转移则为沿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柔脑膜转移为脑池、脑沟弥漫强化和皮质结节。硬脑膜转移多为硬膜局限性增厚并明显强化或呈结节状强化。

 颅骨转移为骨破坏区内异常强化的肿块,可突破颅骨达头皮下。

 (二)脑外伤 1 、脑挫裂伤 :

 【临床与病理】

 脑挫伤---脑内散在出血灶,静脉淤血、脑水肿、脑肿胀。

 脑裂伤---脑膜、脑或血管撕裂。

 二者合并存在,称脑挫裂伤。

 【影像学表现】

 CT 上低密度脑水肿区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伴有占位效应。

 MR 上脑水肿 T1 等或稍低信号,T2 高信号。脑血肿信号与出血时间有关。

 2 、脑内血肿

 【临床与病理】

  脑实质内出血,常见于额叶、颞叶或凹陷骨折处,常伴发脑挫裂伤,多表浅,少数形成深部血肿。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神经体征 【影像学表现】

 CT:

 (1)脑内不规则高密度(50~90HU)

 (2)周围水肿及占位表现

 (3)吸收同高血压脑血肿

 MRI:

 同高血压脑血肿 3 、硬膜外血肿 :

 【临床与病理】

 外力直接作用处,多为加速损伤。

 颅内血肿积聚于颅骨和硬膜之间,不跨越颅缝血肿较局限呈双凸透镜形常伴骨折,多不伴脑内损伤。

 动脉性出血为主,也可静脉或静脉窦出血

 临床表现:昏迷-清醒-昏迷 【影像学表现】

 CT:

 (1)内板下方双凸形高密度,均一或不均一;

 (2)血肿局限,多不超越颅缝,若骨折超越颅缝,则血肿可超过颅缝;

 (3)常合并颅骨骨折; (4)可多发 。

  MRI:形态同 CT 所见,信号演变同脑内血肿. 4 、硬膜下血肿:

 【临床与病理】

  颅内血肿积聚于硬膜和蛛网膜之间 。

 小动脉或桥静脉出血。

 按病程可分为:

 急性(3 天以内)

 亚急性(4 天~3 周)

 慢性(3 周以上)

 临床表现:持续性昏迷 【影像学表现】

 CT:

 (1)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少数为等、低密度;

 (2)范围广泛,可跨越颅缝;

 (3)亚急性、慢性期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其内可有分隔或钙化;可双凸形;

 (4)增强可见远离颅骨内板的皮层和静脉及血肿包膜强化。

  MRI:信号演变同脑内血肿。

 5 、蛛网膜下腔出血:

 儿童脑外伤常见,多位于大脑纵裂和脑底池。

 CT 示脑沟、脑池高密度影。

 CT 敏感性、特异性高于 MRI; 蛛血一般 7 天左右吸收,检查敏感性随发病时间延长而下降。

 6 、弥漫性脑损伤

 弥漫性脑水肿

  弥漫性脑肿胀

 弥漫性脑白质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 【临床与病理】

 脑肿胀:细胞内液增多

 脑水肿:细胞外液增多

 弥漫性轴索损伤:旋转暴力所致脑内轴索的扭曲、肿胀、断裂及轴索收缩球出现,皮髓质交界区血管破裂。伤后常即刻意识丧失。

 【影像学表现】

 CT :

 (1)单侧或双侧脑内低密度(<20HU)

 (2)脑室系统普遍受压变小,脑池、脑沟消失

  (3)脑白质、皮髓质交界区、胼胝体、脑干、小脑多发点片状出血 。

 MRI:

  (1)弥漫性脑水肿和脑肿胀:长 T1 长 T2 信号

 (2)多发点状出血. 7 、脑外伤后遗症

 脑软化(encephalomalacia)

 脑萎缩(brain atrophy)

  脑积水(hydrocephalus)脑水肿

 脑穿通畸形囊肿(porencephalic cyst):软化灶与脑室或蛛网膜下腔相通

 (三)脑血管疾病 1 、脑出血

  多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和脑肿瘤,以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

 高血压出血好发于基底节、丘脑。

 血肿分为急性期、吸收期(3~7 天)和囊变期(2 个月后),各期时间长短与血肿大小和期龄有关。

 【影像学表现】

  CT:急性期:均匀高密度影,边缘清楚,站位效应。

  吸收期:体积变小,密度减低周边模糊,水肿

  囊变期:软化灶形成,可伴局限性脑萎缩。

  MRI:急性期:等 T1 稍短 T2;

  亚急性和慢性期:短 T1 长 T2;

  囊变期:长 T1 长 T2,含铁血黄素环 2 、脑梗死

 分为:缺血性、出血性、腔隙性。血管阻塞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 。

 (1)缺血性脑梗死 【影像学表现】

 CT:

 ≤24 小时:50~60%正常。

 >24 小时:见低密度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呈扇形,基底贴近颅骨内板。2-3 周:出现“模糊效应”,为等密度而消失,增强扫描脑回状强化。

  1-2 个月后:低密度囊腔。

 (2)出血性梗死:

 常发生在缺血性梗死一周后。

 脑梗死灶内,出现不规则斑点、片状出血灶,占位效应较明显。

 (3)腔隙性梗死:

 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好发于基底节和丘脑区,也见于小脑、脑干,常多发 ;直径多在 5-15mm;

 CT:

 两侧基底节丘脑区多发小低密度灶;

 MRI:

 长 T1 长 T2 信号。

 3 、颅内动脉瘤: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及大脑中动脉分叉处,是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常见原因。多呈囊状,大小不一。

 【影像学表现】

 CT:直接征象:I 型无血栓型,平扫高密度,均一强化。

 Ⅱ型部分血栓型,平扫中心或偏心性高密度灶,

 中心和瘤壁强化,血栓无强化,“靶征”。

 Ⅲ型完全血栓型,平扫等密度,可有弧形或斑点状钙化,增强瘤壁环形强化。

 间接征象:动脉瘤破裂继发改变。

 MRI:

 圆形留空信号灶,血栓呈高低相间混杂信号。

 4 、颅内血管畸形

 为血管形态学异常,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内出血的原因之一

 分为: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扩张症四型,以动静脉畸形最常见 【影像学表现】

  CT:不规则混杂密度灶,可有钙化,无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增强呈斑点或弧线状强化。

  MRI:扩张流空的畸形血管团影。

  CTA、MRA:可显示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四)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包括脑膜炎、脑炎和脉管炎。

 1 、 脑脓肿:

 以耳源性常见,多发生于颞叶和小脑;血源性多发生于额、顶叶;其次为鼻源性。病理分为急性炎症期、化脓坏死期和脓肿形成期。

  CT 上,急性炎症期呈大片低密度灶,边缘模糊,伴占位效应,增强无强化:化脓坏死期,低密度区内出现更低密度坏死灶,轻度不均匀性强化;脓肿形成期,平扫见等密度环,内为低密度并可有气泡影,呈环形强化,内壁光滑,或多房分隔。

  MRI 上脓腔呈长 T1 和 T2 信号,增强呈光滑环形强化。

 2 、结核性脑膜脑炎

 好发于脑底池,脑膜渗出和肉芽肿为基本病变,可合并结核球、结核性脑脓肿。

 CT 上早期无异常发现。增强扫描脑膜广泛强化。肉芽肿增生局部脑池闭塞并结节状强化。脑结核球平扫呈等或低密度灶,结节或环形强化。

 3 、脑囊虫病

  【临床与病理】

  脑囊虫病是猪绦虫囊尾蚴在脑内寄生而发病。人误食绦虫卵被胃液消化孵化出蚴虫,经肠道血流寄生于全身。

 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 【影像表现】

 (1)脑实质型:

 CT 上脑实质型脑内散在多发性小囊,囊腔内可见致密小点代表囊虫头节,囊虫死亡后成小点状钙化,不典型 CT 表现单个大囊、肉芽肿、脑炎或脑梗死。MRI 有特征性,长 T1 长 T2,内有偏心小结节呈短

 T1 长 T2,囊壁和头节有轻度强化。

 (2)脑室型:以第四脑室多见,局部脑室扩大,合并脑积水,囊壁与头节可强化。

 (3)脑膜型:病变位于蛛网膜下腔,和脑膜粘连,脑池扩大,脑膜强化

 4 、包虫病(脑棘球蚴病)

  【临床与病理】

  包虫在十二指肠内孵化成蚴虫,进入门静脉,随血流进入肝、肺和脑,常见颞叶与枕叶,死后可以钙化。

 临床上出现癫痫、偏瘫、颅内高压。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巨大囊性病灶,内成水样密度,,囊壁可钙化,周围无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囊壁不强化,有炎症时可边缘强化。

 脑包虫

 MRI:

 平扫圆形类圆形囊性病灶,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大囊套小囊”为典型特征。

 瘤周无水肿,增强囊壁可强化。

 5 、病毒性脑炎

  【临床病理】

  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病情快速发展。脑脊液检查淋巴细胞增多,病毒特异性抗体实验阳性。

  病理上脑组织出血、坏死,软脑膜出血,脑膜渗出。

 【影像表现】

 CT:平扫呈片状密度影,有占位效应; 增强不均匀强化。

 MRI:平扫 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

  增强呈点状、斑点状或弥漫性脑回强化

 或不强化。

 (五)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 脱髓鞘疾病:是一组神经组织髓鞘脱失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

 (脱髓鞘疾病一急性发作或亚急性损害神经中枢的疾病,发病高峰为二到三周,若治疗延误受损神经继发缺血变性则发生多发性硬化,发病严重时可侵犯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危及生命,多为基因免疫异常或病毒感染所致。)

 髓鞘指包围有鞘神经纤维轴索的管状外膜,由髓磷脂构成,故又称髓磷脂鞘。鱼类以上的脊椎动物,在个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髓鞘出现得较晚;而人类于出生时髓鞘已经形成。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脱髓鞘疾病,是中轻年非外伤性致残的常见原因之一。

 【临床病理】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环境因素有关。可累及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和视神经,灰白质等。

 临床上常有癫痫、感觉或运动障碍。缓解与复发交替改变。

  【影像表现】

 CT:平扫多灶性低或等密度影,多无占位征,增强活动期强化,慢性期不强化。

 MRI:平扫病灶呈斑片状,脑室旁、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脑干、小脑、脊髓等。特征性表现是与侧脑室壁垂直排列的多发病灶。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

 (六)先天性畸形

 1 、胼胝体发育不全:

 分为完全性、部分性、常合并脂肪瘤。

  临床上可有癫痫或伴随其他先天性畸形的症状。

  CT 平扫可明确诊断:

 (1)双侧脑室前角扩大、分离,侧脑室体部距离增宽,并向外突出;

 (2)三角区和后角扩大,呈环抱状。第三脑室扩大并向前上移位,位于分离侧脑室之间;

 (3)大脑纵裂一直延伸到第三脑室顶部。合并脂肪瘤肿块伴边缘钙化。MRI 矢状面上部分胼胝体发育不全。

 2 、 Chiari 畸形

  MRI 为首选。矢状面上,小脑扁桃体下疝于枕大孔平面以下 3mm 为可疑,5mm 或以上可确诊;脊髓空洞症和幕上脑积水。

 (七)精神障碍性疾病

 1 、阿尔茨海默病( AD )

 --- 老年性痴呆

 【临床与病理】

  AD 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变疾病,病因不明。病情进展,逐渐记忆丧失、抽象思维和计算受损、人格和行为改变等等。

 【影像表现】

 CT:(1)早期未见明显异常;(2)晚期弥漫性萎缩,颞叶前部及海马明显,两侧不对称;颞角扩大;海马透亮区。

 MR:(1)海马萎缩的径线和体积测量课作为早期诊断指标之一。(2)H-MRS:NAA 减低,肌醇升高。

 2 、抑郁症

  抑郁症是发病率高、易复发、自杀率高的精神疾病。病因复杂。

 【影像表现】

 CT:无阳性异常。

 MR:普通 MR 多为阴性。

 DTI 课发现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在左侧内囊前肢出现局灶性纤维完整性丧失。

 PWI 可发现非难治性抑郁症左侧前额叶皮质的脑血流灌注降低、双侧边缘系统的血流灌注增加;难治性抑郁症双侧额叶和丘脑血流灌注均降低。(见图 2-23 书末页彩图)

 3 、精神分裂症

 常见的精神疾病,患病率 0.5-1.0%。发病机制与病因不明。

 【影像表现】

 CT:阴性 MR:高分辨 MRI

 第二节

  脊

  髓 一、检查技术 X 线平片

  脊髓造影

 CT

  MRI:最主要检查方法 异常 X 线表现 (脊椎)

 曲度变化

  破坏 ——边缘增生硬化,良性病变,脊柱结核 ——边缘无硬化,恶性病变,转移瘤

 骨质增生

  形态变化:侧弯或后突畸形、骨性强直、椎管和椎间孔扩大、椎体楔变

 椎间隙变化:增宽、狭窄 二、疾病诊断 (一)

 椎管内肿瘤

 脊髓内肿瘤(15%):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脊髓外硬膜下肿瘤(60~75%):

 神经源性肿瘤

 脊膜瘤

 硬膜外肿瘤(15%):

 淋巴瘤

 转移瘤 MRI:

 髓内肿瘤:脊髓增粗,周围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变窄、闭塞。

 髓外硬膜内肿瘤:患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对侧变 窄,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

 硬膜外肿瘤:蛛网膜下腔变窄和脊髓受压移位。

 (二)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包括脊髓震荡、脊髓挫裂伤、脊髓压迫和横断、椎管内血肿

 MRI:

  脊髓损伤出血:

  脊髓水肿:

  脊髓软化、囊变、空洞形成和粘连性囊肿:

  脊髓萎缩:

 (三)

 脊髓空洞症

 慢性进行性脊髓退行性变,为先天性、退行性、外伤后和肿瘤性。

  临床症状为受损节段的分离性感觉障碍和下运动神经元障碍等。包括脊髓空洞和中央管积水。空洞多在颈和上胸段。

 长 T1 长 T2 第三章

 头颈部 头颈部:指颅底至胸廓入口的区域,包括眼、耳、鼻和鼻窦、咽部、喉部、口腔颌面部、甲状腺等。

 第一节

 眼部 一、检查技术 1、X 线:了解眼眶形态和眶骨的改变,了解钙化及阳性异物

 2、CT:显示眼球和眶内病变的大小、位置和结构,尤其是骨质的细微变化、能准确显示眼眶骨折的直接、间接征象,和异物定位

 3、MRI:对于软组织的显示优于 CT,对于球内病变及眶内肿瘤显示尤佳

 4、超声:

 二、正常影像表现 (一)正常 CT 表现

 扫描基线:横断面—下眶耳线,层厚:3/1mm;软组织窗和骨窗

 (二)正常 MRI 表现 三、基本病变表现

 1、眼球:增大、缩小、塌陷、占位等

 2、眼外肌:萎缩、增粗、血管性病变、外伤等

 3、视神经:

 4、眼眶:

 5、泪腺:

 6、眼睑:

 四、疾病诊断 (一)眼部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为非感染性炎症,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分为七型:眶隔前型、肌炎型、泪腺炎型、巩膜周围型、视神经束膜炎型、肿块型和弥漫型。

 (二)眼部肿瘤

  眼部肿瘤可发生于各种组织成分,也可由邻近结构直接蔓延,还可以经血液远距离转移而来。

 分为眼球肿瘤、泪腺肿瘤、视神经肿瘤、眶壁肿瘤、眶内肿瘤、眼眶继发性肿瘤。

 1 .泪腺良性混合瘤

 【临床与病理】

  泪腺良性混合瘤又称良性多形性腺瘤。见于成人,平均发病年龄 41 岁。多来源于泪腺眶部,肿物呈类圆形,有包膜,生长缓慢,可恶变。

 表现为眼眶前外上方相对固定、无压痛的包块,眼球向前下方突出,肿瘤生长较大时可引起继发性视力下降等。

 【影像学表现】

  CT 表现为泪腺窝区肿块,软组织密度,均匀,少见钙化,边界光整;泪腺窝扩大,骨皮质受压,无骨质破坏征象;明显强化。还可有眼球、眼外肌及视神经受压移位改变。

  MRI 呈略长 T1、长 T2 信号,信号多数不均匀,明显强化。部分病例可显示肿瘤包膜。

 右侧泪腺混合瘤 CT

 2 .视神经胶质瘤

 【临床与病理】

 视神经胶质瘤是发生于视神经内胶质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儿童多见,发生于成人具有恶性倾向,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最早表现为视野盲点,95%患者以视力减退就诊,还表现为眼球突出,视乳头水肿或萎缩。

 【影像学表现】

 CT :

 视神经条形或梭形增粗,边界光整,密度均匀,侵及视神经管内段引起视神经管扩大 ,轻度均匀强化 。

 MRI :

 T1WI 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 明显强化的肿块向颅内延伸。MRI 为首选检查方法。

 【诊断与鉴别诊断】

  ①视神经鞘脑膜瘤:主要见于成年人, CT 表现为高密度并可见钙化,边界欠光整;MRI 上 TlWI 和T2WI 均呈低或等信号,肿瘤强化明显,而视神经无强化,形成较具特征性的“轨道征”

 ②视神经炎:主要指周围视神经鞘的炎性病变,有时与胶质瘤不易鉴别。

 ③视神经蛛网膜下腔增宽:见于颅内压增高,一般有颅内原发病变。

 3 、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与病理】

  海绵状血管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肿瘤,多单侧发病。本病为良性,缓慢进行性眼球突出。视力一般不受影响,但肿瘤压迫视神经可造成视野缺损。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

 【影像学表现】

 CT:检查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梨形,边界光整,密度均匀,CT 值平均 55HU。肿瘤不侵及眶尖脂肪。增强...

推荐访问:缩减 课本 医学影像
上一篇:年度团支部工作计划
下一篇: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