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土壤修复菌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时间:2021-01-07 点击:

  陕西土壤修复菌剂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陕西土壤修复菌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公报》可知,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据统计,全国土壤点位超标率为 16.1%。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 19.4%、10.0%和 10.4%。我国土壤污染面积总和高达 101 万平方公里,分轻微、轻度、中度、重度污染,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混合型污染比重较小。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根据原国土部和环保部的联合调查,我国污染土壤的修复已经刻不容缓。

 该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项目计划总投资 15781.05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3875.4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7.92%;流动资金 1905.6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2.08%。

 达产年营业收入 17884.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4007.52 万元,税金及附加 273.47 万元,利润总额 3876.48 万元,利税总额 4684.64 万元,税后净利润 2907.36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777.28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4.56%,投资利税率 29.69%,投资回报率 18.42%,全部投资回收期 6.93年,提供就业职位 345 个。

 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同时,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具体的资源条件、建设条件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阐述投资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概述、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市场空间分析、建设规划、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项目工程设计说明、项目工艺及设备分析、环境保护、项目安全管理、风险防范措施、节能、项目进度说明、项目投资情况、经济评价、项目综合结论等。

 2016 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正式发布,“十三五”期间,伴随着“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以及相关实施细则的逐步落实,土壤修复行业空缺已久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将有效建立,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的土壤修复需求将开始逐步释放。

 第一章

 项目概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陕西土壤修复菌剂项目

 进入 2020 年以来,耗时多年的土壤详查工作已经完成,工作重点将从之前的勘察进入治理阶段,相对于前些年而言,土壤治理领域的空间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据生态环境部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包含 79941个点位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基本实现所有土壤类型、县域和主要农产品产地全覆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到 2020 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 90%以上。

 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利用土壤的自净能力,周期太长。传统的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成本高、二次污染等负面影响,生物技术修复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尤其是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天然存在或人工筛选的高效有益微生物,在应用的项目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技术参数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将其降解为无毒物质的修复技术。又因微生物具有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适应强和易变异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分解代谢能力和较高的代谢速率,

 经济、简便、二次污染少,因此微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修复技术,故在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备受关注。

 (二)项目选址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

 陕西,简称陕或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介于东经 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总面积 20.56 万平方千米。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位于该省。陕西省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其中黄土高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40%,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横跨三个气候带,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陕南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西周、秦、汉、唐等 14 个政权在陕西建都。2019 年,陕西省下辖 10 个地级市(其中省会西安为副省级市)、30 个市辖区、6 个县级市、71 个县,常住人口 3876.21 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25793.17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990.93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11980.75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11821.49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66649 元。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52326.15 平方米(折合约 78.45 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 63.73%,建筑容积率 1.2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1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76.87 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 52326.15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 33347.4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66977.47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50662.9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 4086.09 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24 台(套),设备购置费 6288.87 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 820413.38 千瓦时,折合 100.83 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 11220.40 立方米,折合 0.96 吨标准煤。

 3、“陕西土壤修复菌剂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 820413.38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11220.40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01.79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39.59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2.06%,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

 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15781.05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3875.4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7.92%;流动资金 1905.6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2.08%。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17884.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4007.52 万元,税金及附加 273.47 万元,利润总额 3876.48 万元,利税总额 4684.64 万元,税后净利润 2907.36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777.28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4.56%,投资利税率 29.69%,投资回报率 18.42%,全部投资回收期6.93 年,提供就业职位 345 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

 在技术交流谈判同时,提前进行设计工作。对于制造周期长的设备,提前设计,提前定货。融资计划应比资金投入计划超前,时间及资金数量需有余地。

 二、报告说明

 项目报告核心提示: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及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 实业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陕西土壤修复菌剂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 345 个,达产年纳税总额 1777.28 万元,可以促进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4.56%,投资利税率 29.69%,全部投资回报率 18.42%,全部投资回收期 6.93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6.93 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改革开放 40 年来,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从投资总量占比看,2012 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 5 年超过 60%,最高时候达到 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 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 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 90%。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 2017 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 2700 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 6500 万户,注册资本超过 165 万亿元,民营经济占 GDP 的比重超过了 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民营经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52326.15

 78.45 亩

 1.1

 容积率

  1.28

  1.2

 建筑系数

  63.73%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76.87

  1.4

 基底面积

 平方米

 33347.46

  1.5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66977.47

  1.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4086.09

 绿化率 6.10%

 2

 总投资

 万元

 15781.05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3875.45

  2.1.1

 土建工程投资

 万元

 5365.01

  2.1.1.1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万元

 34.00%

  2.1.2

 设备投资

 万元

 6288.87

  2.1.2.1

 设备投资占比

  39.85%

  2.1.3

 其它投资

 万元

 2221.57

  2.1.3.1

 其它投资占比

  14.08%

  2.1.4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87.92%

  2.2

 流动资金

 万元

 1905.60

  2.2.1

 流动资金占比

  12.08%

  3

 收入

 万元

 17884.00

  4

 总成本

 万元

 14007.52

  5

 利润总额

 万元

 3876.48

  6

 净利润

 万元

 2907.36

 7

 所得税

 万元

 1.28

  8

 增值税

 万元

 534.69

  9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73.47

  10

 纳税总额

 万元

 1777.28

  11

 利税总额

 万元

 4684.64

  12

 投资利润率

  24.56%

  13

 投资利税率

  29.69%

  14

 投资回报率

  18.42%

  15

 回收期

 年

 6.93

  16

 设备数量

 台(套)

 124

  17

 年用电量

 千瓦时

 820413.38

  18

 年用水量

 立方米

 11220.40

  19

 总能耗

 吨标准煤

 101.79

  20

 节能率

  22.06%

  21

 节能量

 吨标准煤

 39.59

  22

 员工数量

 人

 345

 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项目背景分析

 进入 2020 年以来,耗时多年的土壤详查工作已经完成,工作重点将从之前的勘察进入治理阶段,相对于前些年而言,土壤治理领域的空间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据生态环境部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包含 79941 个点位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基本实现所有土壤类型、县域和主要农产品产地全覆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到 2020 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 90%以上。

 近年来,我国土壤环境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土壤治理和修复工作被纳入了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土壤修复市场引发投资关注。相比国内其他环保行业,土壤修复发展远落后于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较早兴起、目前较为热门的行业。虽然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还处于发展的进入期但市场发展却十分迅速。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 5000 万亩的耕地遭受污染,污染工业用地面积同样不在少数。粗略计算,中国土壤修复的市场规模可以轻易超过 10000 亿大关。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

 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土壤修复方法可按照修复手段、修复场地为标准进行分类。按照修复手段分类,大致可分为生物、物理、化学方式;按照修复场地分类,则可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种修复方法。

 当前来看,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处于行业的起步阶段,行业投入资金占 GDP 比例较小,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政策频出,基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土壤污染本身具有滞后性强、地域差别大、治理困难、周期较长等特点,此外,现有土壤治理商业模式包括污染方付费模式、受益方付费模式和财政直接出资模式,均存在污染责任人无法确认或资金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行业发展,亟需系统性的法律制度建设。

 2018 年,中央财政安排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65 亿元,与 2017年执行数基本持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2018-2022),2018 年国拨经费 6.08 亿元,这将促进土壤修复行业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重大科技支撑。2018年土壤修复从业企业为 3830 家。土壤修复行业成为环保产业最受瞩目的细分行业之一。2018 年土壤修复市场规模 100 多亿元,其中工业类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仍占主要部分,合同额约 70 亿元,而且资金规模愈来愈集中于大项目。

 2019 年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的第一年,土壤修复大戏已经开锣。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相继发布研究报告,提出土壤修复行业必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行业规模将加速扩张。包括场地修复、耕地修复、矿山修复等在内,土壤修复潜在总市场空间合计将超过 5.2 万亿元。保守估计,2019 年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在 1571.5 亿元左右。同时,如何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将成为污染场地修复及再开发利用和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的关键。

 根据国家“到 2020 年现有位于城镇内人口密集区域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全部启动搬迁改造”的指标,可以推测我国有待修复的工业场地存量 200 万亩,根据招投标现状来看,每块地修复成本从百万至千万甚至上亿不等,保守估计以每亩地 20-50 万元价格来估算,则场地修复市场空间将达到 1 万亿元。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技术的持续升级以及修复标准的逐步细化,行业壁垒将明显提升,预计未来企业数量增速将放缓,先期进入土壤修复行业的龙头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一些在细分领域专业性强的技术企业也将脱颖而出。我国的待修复矿山污染地块在 300 万亩左右,保守估计以每亩地 5-10 万元左右价格垃圾进行估算,则矿山修复市场空间将达到 3000 亿元左右;待修复的污染耕地面积约为 3.92 亿亩,每

 亩耕地修复价格以 1 万元为计算,则污染耕地修复市场空间为 3.92 万亿。总计来看,这三类待修复土壤潜在市场空间达 5.22 万亿元。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要求到 2020 年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到 2030 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 2050 年土壤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此后,我国陆续完善土壤修复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

 我国土壤修复类型主要包括:场地、耕地和矿山,污染面积分别为 2.5 万块、1000 万亩和 8 万公顷。目前,土壤修复项目以场地修复为主,耕地修复将带来较大的市场增量。随着《土壤法》的落地,行业制度体系逐步规范,土壤修复项目需求有望提升,市场空间广阔。到 2024 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达到 860 亿元。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最为热门的是污染场地修复,由于城市范围的扩容,以前的工矿企业用地逐步变成了城镇建设用地,但工矿企业用地当年遗留的污染亟待治理,场地修复成为行业焦点。而耕地修复市场随着国家对确保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视逐步落实,也开始壮大。虽然由于“去杠杆”的推进,环保产业尤其是 PPP 模式,受到金融机构的冷遇,但从国家政策、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看。环保

 行业投融资环境将很快缓和,为土壤修复市场带来巨大的产出效应。目前中国土壤污染防治修复产业的产值在环保产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不足 1%,但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高达 30%,这也意味着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土壤修复市场,有着超乎想象的潜力。目前土壤修复行业的市场空间高达 5 万亿元,这样的一个巨型市场也无疑将有力地拉动下游产业的发展

 二、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公报》可知,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据统计,全国土壤点位超标率为 16.1%。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 19.4%、10.0%和 10.4%。我国土壤污染面积总和高达 101 万平方公里,分轻微、轻度、中度、重度污染,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混合型污染比重较小。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根据原国土部和环保部的联合调查,我国污染土壤的修复已经刻不容缓。

 2005 年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并编制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6 年 5 月 28 日,我国颁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被称为“土十条”;2017 年颁布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8 年发布《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019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环保监管加强的压力下,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拉开大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到 2020 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 90%以上。为了完成既定目标,从每年的中央修复资金拨付情况来看,2019 年预算额同比大幅增长 42.9%至 50亿元,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专项资金为 35 亿元。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起步较晚,土壤修复企业大多由相关环保领域或传统行业转入,进入方式从早期的技术研发、人才招揽转向资本并购,国内产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应用的修复技术相对落后,又因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差异大、土壤污染源多样,国外的修复技术无法照搬实现国内的规模化应用,仍然需要土壤修复企业发展适合我国污染特征的修复技术。

 目前,我国常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是热处理技术、异位固化/稳定化技术、洗脱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等。热处理技术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原位固化/稳化技术在国内尚处于中试阶段。洗脱技术在国内发展很快,已有较多工程应用案例。生物堆技术我国发展已比较成熟,相关核心设备已能够完全国产化,已有用于处理石油烃污染土壤及油泥的工程应用案例。植物恢复技术在我国发展比较成熟,已广泛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化学氧化技术国内发展较快,也已有工程应用案例。我国已经拥有具有一定规模的生物/化学试剂技术产品,并成功应用于工程项目,但主要的修复药剂都是国外进口,目前主要问题是产品可供选择种类较少、产品价格相对昂贵、产品的稳定性与长效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此外,较日本、美国等国家已拥有的成熟的土壤修复设备制造,我国土壤修复设备有相当大差距,近些年我国自主研究的土壤修复设备在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等场地、农田和矿山工程项目中已经有较多成功应用案例,例如自主研发的土壤淋洗技术装备在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工业遗留场地的应用都达到了预期的修复效果。

 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附录 A,常用的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成本分别为:热处理技术 600-2000 元/t、

 生物堆技术 300-400 元/m3、植物恢复技术 100-400 元/t、化学氧化技术 300-1500 元/m3、洗脱技术 300-1500 元/m3、固化/稳化技术 500-1500 元/m3,由此可知土壤修复成本为 300~1500 元/m3,我国土壤污染面积总和高达 101 万 km2,按平均治理深度为 1m,估算我国土壤修复工程项目需要万亿元的资金投入,土壤修复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场地土壤污染的详查和建档的完毕,2020年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440 亿元,到 2024 年将达到 860亿元。

 第三章

 项目投资单位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 投资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在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高瞻远瞩的经营方针,不断创新,全面提升产品品牌特色及服务内涵,强化公司形象,立志成为全国知名的产品供应商。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在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努力。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荣。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司、车间和班组Ⅲ级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工作;项目承办单位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为主要领导的能源管理委员会,能源管理工作小组为公司的常设能源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下设的能源管理工作室代表

 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开展项目承办单位能源管理工作;各车间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本车间内,由设备管理副总经理、各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为本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设立专(兼)职能源管理员,负责现场能源的具体管理工作。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 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143.49 万元,同比增长10.91%(1588.62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13270.86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82.21%。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3390.13

 4520.18

 4197.31

 4035.87

 16143.49

 2

 主营业务收入

 2786.88

 3715.84

 3450.42

 3317.72

 13270.86

 2.1

 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A)

 919.67

 1226.23

 1138.64

 1094.85

 4379.38

 2.2

 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B)

 640.98

 854.64

 793.60

 763.07

 3052.30

 2.3

 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C)

 473.77

 631.69

 586.57

 564.01

 2256.05

 2.4

 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D)

 334.43

 445.90

 414.05

 398.13

 1592.50

 2.5

 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E)

 222.95

 297.27

 276.03

 265.42

 1061.67

 2.6

 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F)

 139.34

 185.79

 172.52

 165.89

 663.54

 2.7

 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

 55.74

 74.32

 69.01

 66.35

 265.42

 3

 其他业务收入

 603.25

 804.34

 746.88

 718.16

 2872.63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3271.18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720.88 万元,增长率 28.27%;实现净利润 2453.38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66.69 万元,增长率 17.57%。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16143.49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13270.86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82.21%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10.91%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1588.62

 利润总额

 万元

 3271.18

 利润总额增长率

  28.27%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720.88

 净利润

 万元

 2453.38

 净利润增长率

  17.57%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366.69

 投资利润率

  27.02%

 投资回报率

  20.27%

 财务内部收益率

  26.48%

 企业总资产

 万元

 37334.87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8.15%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14242.64

 资产负债率

  42.36%

 第四章

 项目市场空间分析

  一、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行业分析

 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利用土壤的自净能力,周期太长。传统的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成本高、二次污染等负面影响,生物技术修复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尤其是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天然存在或人工筛选的高效有益微生物,在应用的项目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技术参数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将其降解为无毒物质的修复技术。又因微生物具有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适应强和易变异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分解代谢能力和较高的代谢速率,经济、简便、二次污染少,因此微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修复技术,故在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备受关注。

 微生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修复有机污染土壤:一方面微生物分泌胞外酶,依靠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基团转移作用、水解作用等反应模式降解有机污染物;另一方面有机污染物通过主动运输、被动扩散、促进扩散、基团转位及胞饮作用等方式微生物吸收进细胞后,胞内酶完成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理主要包括生物富集、生物转化等作用方式。生物富集主要表现在胞外络合、沉淀以及胞内积累三种形式。生物转化的主要机理包括微生物对重金属的生物氧化和还原、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以及重金属的溶解和有机络合配位降解转化重金属,改变其毒性。

 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修复方式主要分为原位微生物修复(in-situbioremediation)和异位微生物修复(ex-situbioremediation)。原位微生物修复不需将污染土壤搬离现场,直接向污染土壤投放菌剂或者添加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增加氧气含量,促进有益土著微生物或外源功能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降解有机污染物或者减毒重金属。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生物通风法、生物强化法、土地耕作法和化学活性修复法等。异位微生物修复是把受污染土壤从发生污染位置挖掘或抽提出来,然后集中治理的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预制床法、堆制法及泥浆生物反应器法。

 我国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因此,在选择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各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污染物的类型、污染场地、污染状况等因素,充分发挥微生物修复方法的优势。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微生物资源丰富,菌种资源多样。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为发展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产业提供了资源保障。近十年,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筛选和驯化特异性高效功能微生物菌株,增强功能微生物在污染土壤中的活性、长期性和安全性,微生物修复技术参数的优化和 pH、营养元素、温度、湿度等关键因子的调整等方面。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工程化研究必须结合环境工程、环境化学及环境土壤学等多学科知识,构建出一套因地制宜的污染土壤田间修复工程集成技术,并设计开发出针对性强、高效简洁、成本低廉的微生物修复设备,以实现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技术在工程化应用上质的飞跃。

 随着国家和市场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相关管理及技术规范体系也日趋完善,随着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积极介入污染土壤治理工作,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及发展潜力巨大,土壤修复行业将成为“十三五”环保产业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具有微生物修复专业经验的土壤治理企业不断涌现,其中有代表性的企业如北京本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以硫酸盐还原菌为主导条件下对六价铬等重金属的还原稳定化、北京博诚立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石油烃降解等领域均实现技术突破和项目实践。

 本农科技依靠自身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核心技术和装备优势,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下,建设微生物实验室,研发形成原位微生物修复集成系统(In-situBioremediationandRecycle,ISBR)是以原位微生物修复为核心,绿色可循环为目标的环境友好型修复技术,也可配合原位化学氧化还原、固化稳定化等多种技术共同作用,在矿山修复、场地修复、障碍性土壤修复、流域底泥及固/危废治理业务领域,实现有机物、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的风险管控与彻底移除,达到绿色可持续环境修复的目的。

 Cr(Ⅵ)含量是我国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八个重金属控制指标之一。铬在土壤中主要以 Cr(Ⅲ)和 Cr(Ⅵ)两种价态存在,当 pH 大于 5 时,Cr(Ⅲ)会以沉淀形式存在,易于在土壤中稳定下来。常采用还原稳定化法将污染土壤中的 Cr(Ⅵ)还原为迁移性和毒性较低的 Cr(Ⅲ)。目前,利用微生物修复铬污染土壤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对于微生物原位修复铬污染土壤的工程化研究至今未有报道。本农科技自主研发形成一种六价铬污染场地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该技术采用原位注入的方式将微生物菌剂注入地下,原位修复土壤中 Cr(Ⅵ)。在浙江某铬污染场地,开展了以 FeSO4 化学还原法为对照,硫酸盐还原菌原位修复铬污染土

 壤的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法处理后,土壤中 Cr(Ⅵ)含量从 6.48mg/kg 降至 0.95mg/kg,下降率为 85.33%,修复后的土地质量符合国家一类建设用地的标准;土壤浸出液中 Cr(Ⅵ)质量浓度从0.162mg/L 降到 0.04mg/L,下降率 97%;土壤中硫酸根浓度略有降低,硫酸盐还原菌的丰度增加了 3 倍,从 0.73%增加到 2.87%。该技术的菌剂修复费用约为 60 元/m3,相比较硫酸亚铁化学法治理费用 200 元/方土,节约费用 140 元/m3。而且该技术所用菌剂为环境友好型绿色修复材料,修复过程不产生额外的废气、废水,不会给环境带来新的污染。此外,工程应用过程中不涉及污染土壤的开挖、转运等暴露过程,污染暴露途径少,消除 Cr(Ⅵ)具有潜在致癌性和对环境的持久危害性,不会危害污染场地区域人民身心健康。该技术的成功工程应用,为铬污染土壤的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2019 年 10 月,北京生态修复学会鉴定认证了技术成果,鉴定结论是:该项科技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我国的土壤修复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土壤修复技术效果良莠不齐。我国具有万亿级的土壤修复产业市场,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未来土壤修复技术发展的趋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的限制在于不足的修复资金投入和缺乏长期的有效修复

 技术。因此,需要强化从如下两方面工作:①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以及行业标准,严格落实环境监督机制,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切实增加修复资金的投入;②多元化土壤修复技术类型,尤其重点研发和推广应用经济环保型、长期有效性修复技术,提高土壤修复效率和效果,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污染土壤现状,实现土壤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市场分析预测

 2016 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正式发布,“十三五”期间,伴随着“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以及相关实施细则的逐步落实,土壤修复行业空缺已久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将有效建立,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的土壤修复需求将开始逐步释放。

 2018、2019 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20180801 施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等管理办法,《农用地/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系列标准(试行)》等管控标准,土壤修复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同时,中央财政在 2019 年加强了对土壤污染防治专项的支持,土壤污染防治资金规模达 50 亿元,同比增长 43%。

 2020 年 2 月,财政部印发《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该办法指出,鼓励土壤污染防治任务重、具备条件的省设立基金,积极探索基金管理的有效模式和回报机制。中央财政通过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对本办法出台后一年内建立基金的省予以适当支持。

 随着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土壤综合防治、土壤修复产业将会迎来大爆发,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创业和投资机会。

 土壤污染主要可以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等。同时,微生物肥料修复土壤的基本原理是在适当的条件(水分、温度、pH 值等)下,肥料中的微生物菌群与土壤中原有的有益微生物共同形成优势菌群,促进土壤生态系统中碳、氮、氧等元素的良性循环,从而修复土壤生态环境系统,使生态系统达到新的稳定的平衡。

 “减肥增效”中微生物肥料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受到种植户的欢迎,微生物肥料也得以快速发展。

 据统计,目前我国微生物企业有 1200 多家,微生物肥料已经成为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以秸秆腐熟剂、生物有机肥为代表的微生物产品在农业上广泛运用,为土壤生态修复立下汗马功劳。目前,全国微生物肥料年产突破 1000 万吨,应用土地面积超亿亩。

 针对污染场地的修复,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是土壤修复产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土壤修复技术和装备是相关环保企业最先应用的市场和竞争领域。但是,成套引进国外现成技术和设备,不但费用昂贵,也严重受到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制约,并且在中国缺乏适宜性。

 同时,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和修复设备研发,成为环保企业最有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在行业竞争中,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针对这个现状,环保企业自主研发出适合国情的环保设备,在巨大的土壤修复市场才有足够的应用和竞争力。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刚刚起来,目前规模还不大,2016 市场规模100 个亿左右,相信未来几年,每年都会成倍增长。土壤修复设备市场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20%以上的份额是给设备厂家的,市场占有率也会提高。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力度节节攀升,环保产业一直是朝阳产业,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也收到企业青睐。

 招聘职位统计数据显示,土壤修复工程师、环保工程师、生态治理/规划工程师的需求上涨显著,成为热招职位,同比涨幅分别为 14%、13%、12.3%。同时,土壤修复设备的需求也在增加,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能力要求更高。

 但是,土壤修复领域缺少专业人才,尤其具有经验和人才。毕竟,土壤修复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因此在政策加持的同时,更需要行业的自我升级。另外还有一点,我国目前仍缺乏技术突出的实力型修复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因此,除了大学教育之外,技能培训也将会成为土壤修复产业的机会。

 除了微生物肥、专业装备等以产品为主的公司之外,土壤修复领域还存在以技术咨询、土壤调查、技术检测、工程承包、技术研发为一体的企业服务公司,这些专业成为土壤修复公司的智囊团,并且服务整个土壤修复产业链。

 第五章

 项目工程设计说明

  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项目承办单位本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并遵照国家建筑设计规范进行项目建筑工程设计;在满足投资项目生产工艺设备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布局合理、造型美观、色彩协调、施工方便,努力建设既有时代感又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建筑群的新形象。

 二、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本工程项目位于项目建设地,本次设计通过与建设方的多次沟通、考察、论证,最后达成共识。功能分区合理,人流、车流、物流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三、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规定,投资项目中所有建(构)筑物均按永久性建筑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 50.00 年。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规定,投资项目中所有建(构)筑物均按永久性建筑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 50.00 年。

 四、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土建工程是在满足生产工艺专业所提条件的前提下,使其满足国家的有关规范规定,还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施工能力,力求建筑的美观大方,经济实用,并使场区各建构筑物协调一致。

 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 66977.47 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66977.47 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 5365.0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4.00%。

 第六章

 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二、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 xxx 临港经济开发区。

 陕西,简称陕或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介于东经 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总面积 20.56 万平方千米。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位于该省。陕西省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其中黄土高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40%,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横跨三个气候带,陕北北部长城

 沿线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陕南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西周、秦、汉、唐等 14 个政权在陕西建都。2019 年,陕西省下辖 10 个地级市(其中省会西安为副省级市)、30 个市辖区、6 个县级市、71 个县,常住人口 3876.21 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25793.17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990.93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11980.75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11821.49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66649 元。

 未来园区将依托自身优势,扩大对外合作,建设高端装备制造集群、民生产业集群以及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构成的“1+3+1”的现代产业体系,预计到 2020 年,园区产值达到 1000 亿元以上,成为区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千亿级特色园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当地经济转型的主导力量,成为全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经济形势,深入实施振兴发展战略,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工作,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加快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了扎实步伐。经济实力稳步增强,预计 2020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00亿元、人均 GDP3.4 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 14.8:38.8:46.4,与2010 年相比,工业增加值率提高 7.7 个百分点,单位 GDP 能耗下降 21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上升 5.7 个百分点。园区规划面积 50 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为 10 平方公里,处于多条高速公路交织地带,是贵州

 省东西、南北交通节点城市,也是陆路出海通道必经之地。铁路与公路交通极其便利。目前园区内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是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产业集群效应的重要平台。

 三、建设条件分析

 项目建设所选区域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拥有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物流运输方便快捷,为投资项目原料进货、产品销售和对外交流等提供了多条便捷通道,对于项目实现既定目标十分有利。

 四、用地控制指标

 根据测算,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259.00 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4500.00 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建设项目平面布置符合行业厂房建设和单位面积产能设计规定标准,达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投资项目土地综合利用率 100.00%,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土地综合利用率≥90.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土地综合利用率≥95.00%”的具体要求。

 五、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 63.73%,建筑容积率 1.2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6.1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76.87 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52326.15

 78.45 亩

 2

 基底面积

 平方米

 33347.46

  3

 建筑面积

 平方米

 66977.47

 5365.01 万元

 4

 容积率

  1.28

  5

 建筑系数

  63.73%

  6

 主体工程

 平方米

 50662.94

  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4086.09

  8

 绿化率

  6.10%

  9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76.87

 六、节约用地措施

 采用大跨度连跨厂房,方便生产设备的布置,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原料及辅助材料仓库采用简易货架,提高了库房的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从而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undefined

 七、总图布置方案

 (一)平面布置总体设计原则

 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根据物流关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

 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同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沿围墙、路边和可利用场地种植花卉、树木、草坪及常绿植物,改善和美化生产环境。

 (二)主要工程布置设计要求

 车间布置方案需要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的要求。道路设计注重道路之间的贯通,同时,场区道路应尽可能与主要建筑物平行布置。

 (三)绿化设计

 场区植物配置以本地区树种为主,绿化设计的树木花草配置应依据项目建设区域的总体布置、竖向、道路及管线综合布置等要求,并适合当地气象、土壤、生态习性与防护性能,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

 (四)辅助工程设计

 1、消防水源采用低压制,同一时间内按火灾一次考虑,室内外均设环状消防管网,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00.00 米,消火栓距道路边不大于2.00 米。

 2、投资项目生产给水的对象主要是各类清洗设备,其余辅助设备、空压机及厂...

推荐访问:陕西 土壤 修复
上一篇: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第5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与解析
下一篇:全国十大自然灾害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