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2)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时间:2020-10-27 点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二条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第三条

 编制依据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0002.4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第 4 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GB/T 23694 风险管理 术语 GB/T 24353 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 GB/T 2792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GB/T 2800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要求 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AQ/T 3046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

  第四条

 术语和定义 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五条

 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负全面领导职责。

 组

 长:张振虎 副组长:李亚亭 成

 员:张祯玮 张广伟 张军会 陈奇彪

 组长负责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副组长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其他小组成员负责组织公司各方面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第二章

 安全风险的辨识

 第六条

  风险点的分类

 根据公司施工的特点及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公司范围内的风险点分成以下两大类:

 1.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 2.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

 第七条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中毒和窒息等其它伤害。

 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第八条

 风险点辨识的方法

 1. 静态分析: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

 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①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②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③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④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⑤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2)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①按专业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 1-1)。

 表 表 1 1- -1 1

 设备设施清单

  专业:

 NO: ②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专工、值长、班长、值班员、检修员、安全员等。

 ③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

 ④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⑤判别危害因素。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⑥列出安全检查分析评价表。针对危险因素和有关规章制度、以往的事故教训以及本单位的检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要点和内容,填入《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参照表 1-2)相应内容。

 表 表 1 1- -2 2 安全检 查分析( SCL )评价表

  区域/ / 工艺过程:

 装置/ / 设备/ / 设施:

 NO:

 序号

 检查项目

 标准

 产生偏差的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可能性(L L )

 严重程度(S S)

 )

 风险度

 (R)

 风险等级

 建议改正/ /控制措施

 备注

 1

  2

  序号

 设备名称

 所在部位

 备注

 1

 2

  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

 2. 动态分析: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

 1)作业活动的划分

 按作业区域和作业类别(检维修类、生产操作类)进行划分。

 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

 ①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参照表2-1)。

 表 表 2 2- -1 1

 作业活动清单

 NO :

 序号

 作业区域

 作业活动

 作业类别

 备注

 1

  2

  ②将每项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注:应按实际作业划分,要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时如何进行的,对作业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如果作业流程长、步骤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块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③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表 表 2 2- -2 2

 程通公司整体工作危害分析( JHA )评价表

 作业区域:

  作业活动:

  NO: 1. 序 序号作业/ / 活动/ / 设施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

 事故

 判别

 依据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

 重要性

 判定

 L L

 E E

 C C

 D D

 2.

 食堂运作 无卫生许可证、健康证 传染病 I

  320 5 重要 3. 2食堂运作 购买不卫生蔬菜蛋肉 中毒 V 1 6 80 480 5 重要 4. 3食堂运作 厨房煤气泄漏 中毒 V 2 2 15 60 2 一般 5. 14食堂运作 生、熟食未分开 细菌滋生、中毒 V 0.2 6 100 120 3 一般 6. 5食堂运作 厨房着火 火灾 V 2 2 35 140 3 一般 7. 6职工宿舍 违反规定用电用火 火灾 V 1 1 100 100 3 一般 8. 7职工宿舍 违反规定用电 触电 V 3 3 15 135 3 一般 9. 8办公作业 违反规定用电用火 火灾 V 1 1 80 80 3 一般 10. 9办公作业 电脑使用 辐射 V 3 6 1 18 1 一般 11. 10办公作业 电气设备使用 触电 V 3 3 15 135 3 一般 12. 11办公作业 办公工具使用维护划伤 机械伤害 Ⅲ

  159 3 一般 13. 12办公作业 下班忘记关电源 电器过热、火灾 Ⅲ

  320 5 重要 14. 13车辆运输 无证驾驶 发生交通事故 I

  320 5 重要 15. 14车辆运输 机动车辆超载行驶伤人 车辆伤害 V 2 3 6 36 2 一般 16. 1车辆运输 机动车辆客货混装伤人 挤、压伤 V 2 3 6 36 2 一般

  517. 16安全帽、鞋购买 厂商无相关资质,劣质安全防护具 物体打击 V 2 10 7 140 3 一般 18. 17危化品采购 厂商无相关证件,MSDS 不齐全、 人员接触灼伤 V 2 3 10 60 2 一般 19. 18工业气瓶采购(外购气源)

 厂商无相关证件,MSDS 不齐全、 爆炸 V 0.5 6 40 120 3 一般 20. 6废弃物存放区 失火 火灾 V 1 3 30 90 3 一般 21. 1起重作业 钢绳断裂,吊钩滑落 起重伤害 V 1 3 15 45 2 一般 22. 2起重作业 设备吊装时,指挥错误或信号不明碰撞设施或人员 起重伤害 V 3 3 15 135 3 一般 23. 3起重作业 吊钩挤压伤人 起重伤害 Ⅲ

  159 3 一般 24. 4起重作业 无证驾驶 起重伤害 I

  320 5 重要 25. 1起重作业 钢绳断裂,吊钩滑落 起重伤害 V 1 3 15 45 2 一般 26. 3起重作业 吊钩挤压伤人 起重伤害 Ⅲ

  159 3 一般 27. 4起重作业 无证驾驶 起重伤害 I

  320 5 重要 28. 13其他设备设施运行操作 人员横跨道沟 机械伤害 V 3 6 7 126 3 一般 29. 16其他设备设施运行操作 现场地面不平人员摔倒 机械伤害 V 3 6 3 54 2 一般 30. 17其他设备设施运行操作 现场地面油滑人员摔倒 机械伤害 V 3 6 3 54 2 一般 31. 19其他设备设施运行操作 锋利机械使用 机械伤害 V 3 3 15 135 3 一般 32. 20其他设备设施运行操作 手持电动工具绝缘损坏 触电 V 2 3 15 90 3 一般

  33. 21其他设备设施运行操作 移动电气设备外壳带电 触电 V 2 3 15 90 3 一般 34. 22其他设备设施运行操作 高处作业 高处坠落 V 1 3 15 45 2 一般 35. 1仓库 物料堆放超高 物料翻滚压砸伤 V 3 3 15 135 3 一般 36. 2仓库 工业电扇违章使用 触电 V 3 3 15 135 3 一般 37. 3仓库 车辆装货运作 车辆伤害 V 1.5 6 15 135 3 一般 38. 4仓库 照明不足 碰撞、滑跌伤 V 0.5 10 15 75 3 一般 39. 5仓库 防火设施不到位 火灾 V 0.5 4 40 80 3 一般 40. 2设备设施维护 防护具未合理穿戴 机械割刮伤 V 3 3 7 63 2 一般 41. 5电焊、气焊 电焊机外核未接保护线 触电 V 3 3 15 135 3 一般 42. 6电焊、气焊 电焊机二次线裸露 触电 V 3 3 15 135 3 一般 43. 7电焊、气焊 电焊机未定期检测绝缘电阻 触电 V 3 3 15 135 3 一般 44. 8电焊、气焊 焊接时利用管道、柱子构成回路 触电 V 3 3 15 135 3 一般 45. 9电焊、气焊 一、二次线过长 触电 V 3 3 7 63 2 一般 46. 10电焊、气焊 氧气、乙炔瓶距离不符合要求 火灾、爆炸 V 1 3 40 120 3 一般 47. 11电焊、气焊 气割管道腐蚀破损 火灾、爆炸 V 1 3 40 120 3 一般 48. 12电焊、气焊 气割管道锁紧装置不牢靠

 火灾、爆炸 V 1 3 40 120 3 一般 49. 13电焊、气焊 安全附件(回火装置、压力表等)缺失 火灾、爆炸 V 1 3 40 120 3 一般 50. 14电焊、气焊 乙炔瓶平放或倒放 火灾、爆炸 V 0.5 3 40 60 2 一般 51. 1电焊、气焊 作业时未戴防护面具 辐射 V 3 3 3 27 2 一般

  552. 16库房 防火设施不到位 火灾 V 0.5 6 40 120 3 一般 53. 17手持电动工具 未定期检测绝缘电阻 触电 V 3 3 7 63 2 一般 54. 22套丝机 未有保护装置及漏电保护装置 触电 V 1 6 15 90 3 一般 55. 23套丝机 防护装置不全或人员操作失误 机械绞伤 V 3 3 10 90 3 一般 56. 24砂轮机 防护装置不全或人员操作失误 物体打击 V 3 3 7 63 2 一般 57. 25砂轮机 砂轮运作时在人员出入口 物体打击 V 6 3 7 126 3 一般 58. 26特种作业人员操作 电焊、天车、气焊未持证上岗 火灾触电爆炸 I

  320 5 重要 59. 27特种设备定期检验 未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定期检验 火灾触电爆炸 I

  320 5 重要 60. 8设备电气维护 电气箱离地面高度不够,箱内进水 触电 V 0.5 3 15 22.5 2 一般 61. 9设备电气维护 电器箱保护线未接 触电 V 1 6 15 90 3 一般 62. 10设备电气维护 用铜线或铅线代替保险丝 触电 V 0.5 6 15 45 2 一般 63. 11设备电气维护 电气箱内漏电保护器失灵 触电 V 1 6 15 90 3 一般 64. 12设备电气维护 电气箱内开关电器位置固定不好,松动 触电 V 1 6 15 90 3 一般 65. 13设备电气维护 电气箱外门脱落 触电 V 0.5 6 15 45 2 一般

  66. 14设备电气维护 停电检修未挂牌,误送电 触电 V 1 6 25 150 3 一般 67. 15设备电气维护 接线颜色错乱,导致相线不明 触电 V 1 6 15 90 3 一般 68. 16设备电气维护 使用电锤等工具 物体打击 V 3 3 7 63 2 一般 69. 17设备电气维护 使用刀具剥除电线胶皮 割伤 Ⅲ

  159 3 一般 70. 18电气室 变压器室未封闭 触电 V 1 6 15 90 3 一般 71. 19电气室 有空洞小动物进入 触电、火灾 V 1 6 15 90 3 一般 72. 20电气室 电缆沟内积水 触电、火灾 V 1 6 15 90 3 一般 73. 21电气室 门未按标准进行开设 触电、火灾 V 0.5 6 15 45 2 一般 74. 22电气室 无足够防火设施或失效 火灾 V 1 6 15 90 3 一般 75. 23电气室 应急照明故障 火灾 V 0.5 6 15 45 2 一般 76. 24电气室 电气设施未按程序运作 触电、火灾 V 1 6 25 150 3 一般

  ④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分析。按照第六条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进行分析。

 第三章

 安全风险的评价分级

 第九条

 风险度(危险性)

 危害因素辨识出后需要将危险程度量化,即需要计算每项危害因素的风险大小,即风险度或危险性,据此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

  第十条

  风险评价分级方法

 采用风险矩阵法(L·S)进行风险大小的判定。

 第十一 条

 风险矩阵法(L·S)

  本方法的风险度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即:

  R=L×S

  L 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S 代表事件后果严重性

  R 代表风险值

  本风险矩阵法把风险等级分为 4 级,分别是:1 级(很高)、2 级(高)、3 级(中)、4 级(低)。

  第十二条

 风险矩阵法 (L·S)

 判断准则

  表 表 3 3- -1 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L 判断准则

 等级 标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表 表 3 3- -2 2 事件后果严重性 S S 判别准则

 等级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员 财产损失/万元 停工 企业形象 5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50 部分装置(>2 套)或设备 重大国际影响 4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丧 失 劳动能力 >25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行业内、省内影响 3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 1 套装置停工或设备 地区影响 2 不符合企业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轻 微 受伤、间歇不舒服 <10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 公司及周边范围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受损

 表 表 3 3- -3 3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R R

 风险度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1级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2级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 3级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2 年内治理 ≤ 8 4级 可接受、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或无需采用控制措施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或需保存记录

  表 表 3 3- - 4 风险矩阵表

  后

 果

 等

 级 (S) 5 低 中 高 很高 很高 4 低 低 中 高 很高 3 低 低 中 中 高 2 低 低 低 低 中 1 低 低 低 低 低

 1 事

 故

 2 可

  能

 3

 性(L)

  4

 5 第四章

 安全风险的控制

  第十三条

 风险管控要求 风险管控原则如下:

 4 级: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 4 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班组具体落实;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3 级: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 3 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2 级: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具体由安全科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1 级: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以下情形应直接确定为 2 级风险:

 (1)开停车作业、非正常工况的操作。

 (2)同一爆炸危险区域内,现场作业人员 10 人以上的。

 (3)10 人以上的检维修作业及特殊作业。

  第十四条

 风险控制措施应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落实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等; (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5)应急处置措施,将危险降到最低。

  第十五条

  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1)可行性和可靠性; (2)先进性和安全性; (3)经济合理性及经营运行情况; (4)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第十六条

 风险控制措施评审 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

 (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3)是否产生新的危害因素; (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5)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

 第五章

 风险管控执行程序

  第十七条

 安全部每年定期组织制定“风险点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经分管领导批准后下发执行。公司、部门风险评估小组,对“风险点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进行分解落实,直至班组、岗位,作为开展风险点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的依据。

  第十八条

 依据辨识评价方法对本单位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后,填写相应的“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经本级风险评估小组进行汇总、评审后,逐级上报。

  第十九条

  公司风险评估小组组织审核、修订后,将审核、修订意见反馈各下级单位执行。

 第二十条

 风险培训 各级单位应制定风险评估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本单位的风

  险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

  第二十一条

 风险信息更新 各级单位要依据辨识评价结果,建立本单位的《风险管控登记台账》(参照表4),台账应结合实际定期更新(每年至少一次)。

 表4 风险管控登记台帐

 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

 (1)新的法律法规发布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 (2)操作工艺发生变化; (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4)事故事件发生后;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填表单位:

 NO:

 序号

 识别时间

 审定时间

 单位或活动

 数目

 合计

 备注

 4 4 级

 3 3 级

 2 2 级

 1 1 级

  (注:单位或活动-危害因素所存在的单位或暂时的某项活动。)

推荐访问:分级 安全生产 控管
上一篇:在×油田分公司比学赶帮超动员会上讲话
下一篇:住建系统安全生产走基层活动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