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类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时间:2020-09-02 点击:

  护理类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摘要:护理类中职学校要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使护理类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更加明晰。

  关键词:贵州;护理类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途径;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69-02

  目前,护理类中等职业学校仍是我国护理人才非常重要的培养基地。可以说,护理类中职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我国护理人才的整体素质。护理类中职学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而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现结合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践,总结护理类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

  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内部机制

  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以下简称我校)隶属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是省属唯一一所培养卫生护理人才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我校坚持质量兴校,近年来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坚持“内培为主、积极引进”的方针,充分利用背靠贵州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院)的有利条件,发挥省医院强大的人才优势,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定标准,建立各种形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验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新教师成长计划 职业学校教师除应具有普通学校的教师资格外,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和培训,特别需要长期、系统的培训。对新教师的培训是我校一系列培训的第一步。我校规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除参加校内组织的教学基本功培训外,必须到临床一线实习锻炼,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并应尽快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把获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

  拜师学艺制度 老教师也有自我提高的明确要求。我校对教师的培训是长期性的。学校规定:副高职称以上“双师型”教师有培养新教师的义务。为了让这项制度落实,学校推出了“拜师学艺制度”。每年,老教师和中青年专业教师以自愿的方式结成互帮互助对子,签订拜师学艺协议书。协议书包括师徒每学年度必须完成的互帮互助任务。学年度结束,按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通过拜师学艺,老教师对青年教师手把手“传、帮、带、导”,年轻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老教师也借此接触最新临床护理技术和最新的教育教学手段,特别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大幅度增强。

  中青年教师轮岗制度 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最大的办学优势是其属贵州省人民医院办校,拥有“医院+学校”、“学校+基地”的办学特色。省医院将我校教师的培训纳入其人才培训总体规划,每年都安排一定教师名额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故我校可以直接利用省医院强大的人才培训资源。我校工作人员和教师主要是从医院一线临床医护人员中直接调任的,他们与省医院有天然联系,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迅速成长为既能教,又能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为了让大量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我校利用与贵州省人民医院的隶属关系,制定出详细的中青年教师到省医院轮岗实习计划,规定凡教龄不满5年或尚未获得中级职称的教师到省医院各科室轮岗时间每年不得少于两个月,轮转期内轮转科室不得少于5个。每年寒暑假,大量青年教师深入临床一线,参加临床实践,进行职业调查和职业分析,获取临床第一手资料,为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造提供依据。通过轮岗实践,教师掌握了最新临床护理技术。由于有了实践经验,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讲起课来能联系实际,具体生动,教学效果大为改善。学校还聘请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聘请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对教师进行专项技术培训。经过这种培养,许多教师成长为具备一技之长的“双师型”人才。她们在课堂上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病房里是独当一面的护士。

  骨干教师培训制度 除直接利用省医院强大的人才培训资源,参加省医院组织的各种层次的培训外,我校还每年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省内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骨干教师培训。2006年以来,我校共选派教师30人次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5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参加培训教师的比例总数超过专业教师总数的20%。学校还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引导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改造,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以使他们直接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

  技能比武制度 技能大赛是独显职业教育特色的一项基本制度,对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校十分重视技能比武的难得机会,每年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护理技能竞赛,获得各级荣誉多项。我校还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并建立了相关的激励机制,经常开展校内教师技能培训和业务练兵比武活动,积极参加国家、省有关部门组织的技能比赛。通过竞赛,我校加强了与省内外职业院校的交流,有效地锻炼了教师队伍。

  打造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外部环境

  多年来,我校紧紧围绕“背靠省医院,立足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思路,发挥医院办校的桥梁作用,紧密结合贵州省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积极推进院校合作,健全长效的校院(企)合作机制,创造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培养和成长的外部环境,锻炼了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

  院校合作 院校合作、订单培养是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校先后与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骨科医院、解放军44医院、贵阳市肺科医院、贵州省建筑医院、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航303医院、贵航300医院、迤那镇卫生院、乌当区人民医院、南明区人民医院等医院合作,由医院提出人才培养的岗位要求,院校双方共同研究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实行“订单式、预就业”培养方案。学校提供师资,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医院提供实训实习场所,承担学生的实训实习,同时学校派出教师配合医院对实训实习进行管理。将教学过程由校内向医院、由教室向病房延伸,为医院成功地培养出一大批熟练掌握最新护理技能的护理专业人才,同时,也促进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为他们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打开一条通道。

  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也是“双师型”教师建设与培养的基地。基地不仅承担学生的临床护理实习、护理实训等教学任务,还同时承担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任务。我校每年都选派教师到实习基地培训,让教师既承担理论教学,又承担部分实践性工作,技能水平提高很快。我校目前拥有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骨科医院、解放军44医院、贵阳市肺科医院、贵州省建筑医院、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航303医院、贵航300医院、迤那镇卫生院、乌当区人民医院、南明区人民医院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

  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目前,我校聘请医院临床护理一线技术与管理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进行人才需求、行业发展前景、人才培养规格、能力结构要素、教学计划以及主干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交流和研讨,以指导专业建设、就业创业和师资培养等,由此形成灵活方便、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他们不仅给学校带来了临床护理第一线的新技术、新信息,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还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推动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技术服务 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的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场地资源对外开展技术服务,特别是对社区医院及社会福利院的服务。技术服务由教师牵头、学生参与。这种“真刀实枪”的工作锻炼,使学生掌握了职业技能,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及就业能力。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了“双师”修养,同时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临床科研素质

  临床科研工作不仅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是学校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我校除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外,还利用与省医院的紧密联系,积极鼓励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特别是直接从省医院调任的专任教师积极承担临床科研项目。近年来,我校教师积极申报各级科研项目,获得各级奖项多次,比如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5项,贵州省医学会科技二等奖3项,贵州省人民医院院级成果三等奖8项,贵州省人民医院新技术三等奖14项。多级别、多层次的临床科研工作,提高了教师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什么样的教师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我校所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明显加强。

  总之,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了难得的经验。事实证明,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上,敢于探索,勤于创新,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管理制度,营造适合“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方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莉,魏素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

  [2]王洪昌.关于技工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2).

  [3]李俊华,李业明,李蓉,等.护理类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以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5).

  作者简介:

  李俊华(1962—),男,贵州六枝人,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教授,校长,遵义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外科学、职业教育学校发展与管理。

推荐访问:中职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类中 护理
上一篇:2020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通用)
下一篇:2019行政助理年度工作总结例文工作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