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模拟(三模)数学试题(解析版)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时间:2020-08-03 点击: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模拟(三模)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若集合则“”是“”的( )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化简A,B,根据,列出不等式,解得,然后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 ,, 要使,,解得,, ,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充要条件的判定,正确把握充要条件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2.实数a,b满足a•b>0且a≠b,由a、b、、按一定顺序构成的数列(  )
A.可能是等差数列,也可能是等比数列 B.可能是等差数列,但不可能是等比数列 C.不可能是等差数列,但可能是等比数列 D.不可能是等差数列,也不可能是等比数列 【答案】B 【解析】由实数a,b满足a•b>0且a≠b,分a,b>0和a,b<0,两种情况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和等比数列的定义,讨论a、b、、按一定顺序构成等差(比)数列时,是否有满足条件的a,b的值,最后综合讨论结果,可得答案. 【详解】 (1)若a>b>0 则有a>>>b 若能构成等差数列,则a+b=+,得=2, 解得a=b(舍),即此时无法构成等差数列 若能构成等比数列,则a•b=,得, 解得a=b(舍),即此时无法构成等比数列 (2)若b<a<0, 则有 若能构成等差数列,则,得2=3a-b 于是b<3a 4ab=9a2-6ab+b2 得b=9a,或b=a(舍)
当b=9a时这四个数为-3a,a,5a,9a,成等差数列. 于是b=9a<0,满足题意 但此时•b<0,a•>0,不可能相等,故仍无法构成等比数列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等差数列的确定和等比数列的确定,熟练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3.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与抛物线()的准线分别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若,△的面积为,则(   )
A.1 B. C.2 D.3 【答案】C 【解析】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利用三角形面积建立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由,即渐近线为,与抛物线的准线交于,所以的面积为, 解得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抛物线,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属于基础题型 4.若函数f(x)满足:f(|x|)=|f(x)|,则称f(x)为“对等函数”,给出以下三个命题:
①定义域为R的“对等函数”,其图象一定过原点;

②两个定义域相同的“对等函数”的乘积一定是“对等函数”;

③若定义域是D的函数y=f(x)是“对等函数”,则{y|y=f(x),x∈D}⊆{y|y≥0};

在上述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由对等函数的定义可判断①②,举反例说明③错误 【详解】 ①定义域为R的“对等函数”,可令x=0,即f(0)=|f(0)|, 解得f(0)=0,或f(0)=1,故①错误;

②两个定义域相同的“对等函数”,设y=f(x)和y=g(x)均为“对等函数”, 可得f(|x|)=|f(x)|,g(|x|)=|g(x)|, 设F(x)=f(x)g(x),即有F(|x|)=f(|x|)g(|x|)=|f(x)g(x)|=|F(x)|, 则乘积一定是“对等函数,故②正确”;

③若定义域是D的函数y=f(x)是“对等函数”,可得f(|x|)=|f(x)|, 可取f(x)=x|x|,x∈R,可得x≥0时,f(x)≥0;
x<0时,f(x)<0,故③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的新定义问题,理解题意是关键,是基础题 二、填空题 5.若复数z满足1+2i,则z等于_____. 【答案】1+i 【解析】由题得iz+i=﹣1+2i,利用复数的乘除运算化简即可 【详解】 ∵iz+i ∴iz+i=﹣1+2i ∴z=1+i 故答案为:1+i. 【点睛】 本题考查行列式,复数的运算,准确计算是关键,是基础题 6.计算:_____ 【答案】 【解析】由二项式定理得,再求极限即可 【详解】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极限,考查二项式定理,是基础题 7.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y,10,11,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的值为 . 【答案】 【解析】【详解】 因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 所以x+y=20,(x﹣10)2+(y﹣10)2=8, 解得则x2+y2=208, 故答案为:208. 8.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的增广矩阵为.若Dx=5,则实数m=_____. 【答案】-2 【解析】由题意,Dx5,即可求出m的值. 【详解】 由题意,Dx5,∴m=-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x,y的二元一次方程的增广矩阵,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 9.已知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 【解析】画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利用w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的几何意义为阴影部分的动点(x,y)到定点P(﹣1,1)连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由图象可知当点与OB平行时,直线的斜率最大, 当点位于A时,直线的斜率最小,由A(1,0),∴AP的斜率k 又OB的斜率k=1 ∴w1. 则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线性规划题目的常用方法. 10.在展开式中,含x的负整数指数幂的项共有_____项. 【答案】4 【解析】先写出展开式的通项:由0≤r≤10及5为负整数,可求r的值,即可求解 【详解】 展开式的通项为其中r=0,1,2…10 要使x的指数为负整数有r=4,6,8,10 故含x的负整数指数幂的项共有4项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通项及r的范围确定r的值 11.一个圆柱的轴截面是正方形,其侧面积与一个球的表面积相等,那么这个圆柱的体积与这个球的体积之比为____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设圆柱的高为2,由题意圆柱的侧面积为2×2π=4π,圆柱的体积为,则球的表面积为4π,故球的半径为1;
球的体积为,∴这个圆柱的体积与这个球的体积之比为,故填 【考点】本题考查了球与圆柱的体积、表面积公式 点评:此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正确利用题目条件,面积相等关系,挖掘题设中的条件,解题才能得心应手 12.连续投骰子两次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n,作向量(m,n),则与(1,﹣1)的夹角成为直角三角形内角的概率是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可以得到试验发生包含的所有事件数,满足条件的事件数通过列举得到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 试验发生包含的所有事件数6×6, ∵m>0,n>0, ∴(m,n)与(1,﹣1)不可能同向. ∴夹角θ≠0. ∵θ∈(0,] •0, ∴m﹣n≥0, 即m≥n. 当m=6时,n=6,5,4,3,2,1;

当m=5时,n=5,4,3,2,1;

当m=4时,n=4,3,2,1;

当m=3时,n=3,2,1;

当m=2时,n=2,1;

当m=1时,n=1. ∴满足条件的事件数6+5+4+3+2+1 ∴概率P.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古典概型,考查向量数量积,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准确计算是关键 13.已知集合A={(x,y)||x﹣a|+|y﹣1|≤1},B={(x,y)|(x﹣1)2+(y﹣1)2≤1},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 【答案】[﹣1,3] 【解析】先分别画出集合A={(x,y)||x﹣a|+|y﹣1|≤1},B={(x,y)|(x﹣1)2+(y﹣1)2≤1},表示的平面图形,集合A表示是一个正方形,集合B表示一个圆.再结合题设条件,欲使得A∩B≠∅,只须A或B点在圆内即可,将点的坐标代入圆的方程建立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分别画出集合A={(x,y)||x﹣a|+|y﹣1|≤1},B={(x,y)|(x﹣1)2+(y﹣1)2≤1},表示的平面图形,集合A表示是一个正方形,集合B表示一个圆.如图所示. 其中A(a+1,1),B(a﹣1,1), 欲使得A∩B≠∅,只须A或B点在圆内即可, ∴(a+1﹣1)2+(1﹣1)2≤1或(a﹣1﹣1)2+(1﹣1)2≤1, 解得:﹣1≤a≤1或1≤a≤3, 即﹣1≤a≤3. 故答案为:[﹣1,3].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不等式的解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 14.在中,,以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为直角顶点,两点在直线的两侧),当变化时,线段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3 【解析】【详解】 设,,则在三角形BCD中,由余弦定理可知,在三角形ABC中,由余弦定理可知,可得,所以,令,则, 所以,线段长的最大值为3. 15.如图,B是AC的中点,,P是平行四边形BCDE内(含边界)的一点,且.有以下结论:
①当x=0时,y∈[2,3];

②当P是线段CE的中点时,;

③若x+y为定值1,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轨迹是一条线段;

④x﹣y的最大值为﹣1;

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所有结论的序号为_____. 【答案】②③④ 【解析】利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判断出①错,③对;
利用向量的运算法则求出,求出x,y判断出②对,利用三点共线解得④对 【详解】 对于①当,据共线向量的充要条件得到P在线段BE上,故1≤y≤3,故①错 对于②当P是线段CE的中点时, 故②对 对于③x+y为定值1时,A,B,P三点共线,又P是平行四边形BCDE内(含边界)的一点,故P的轨迹是线段,故③对 对④,,令,则,当共线,则,当平移到过B时,x﹣y的最大值为﹣1,故④对 故答案为②③④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的运算法则、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考查推理能力,是中档题 16.对任意和,恒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或 【解析】利用的形式进行放缩,最终化简为或,利用函数单调性,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最值 【详解】 先给出公式:,证明如下, 即 则原式可变形为 即, 或,①, 由①得②或③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的最小值为, , 显然当为减函数(由对勾函数性质可得),,由此可得,即 综上所述:或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恒成立问题,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最值问题是常规处理方式,本题解题关键在于通过对不等式的等价变形去掉,变形为关于的恒等式进行处理 三、解答题 17.在中,角对应的三边长分别为,若,. (1)求的值;

(2)求函数的值域.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化简,再利用余弦定理列出关系式,将化简结果及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的值;
(2)由基本不等式求出的范围,根据,得出,进而利用余弦函数的性质求出角的范围,再化简,即可求出的值域. 试题解析:(1)因为,所以, 由余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 (2)因为,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 由于,所以. 所以的值域为. 【考点】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18.如图,三棱锥P﹣ABC中,PC⊥平面ABC,PC=AC=2,AB=BC,D是PB上一点,且CD⊥平面PAB. (1)求证:AB⊥平面PCB;

(2)求二面角C﹣PA﹣B的大小的余弦值. 【答案】(1)详见解析;
(2). 【解析】( 1)由题设条件,易证得PC⊥AB,CD⊥AB,故可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AB⊥平面PCB;
(2)由图形知,取AP的中点O,连接CO、DO,可证得∠COD为二面角C﹣PA﹣B的平面角,在△CDO中求∠COD即可. 【详解】 (1)证明:∵PC⊥平面ABC,AB⊂平面ABC, ∴PC⊥AB. ∵CD⊥平面PAB,AB⊂平面PAB, ∴CD⊥AB.又PC∩CD=C,∴AB⊥平面PCB. (2)取AP的中点O,连接CO、DO. ∵PC=AC=2,∴CO⊥PA,CO, ∵CD⊥平面PAB,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DO⊥PA. ∴∠COD为二面角C﹣PA﹣B的平面角. 由(1)AB⊥平面PCB,∴AB⊥BC, 又∵AB=BC,AC=2,求得BC PB,CD ∴ cos∠COD. 【点睛】 本题考查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求二面角,空间角解决的关键是做角,由图形的结构及题设条件正确作出平面角,是求角的关键. 19.某环线地铁按内、外环线同时运行,内、外环线的长均为30千米(忽略内、外环线长度差异). (1)当9列列车同时在内环线上运行时,要使内环线乘客最长候车时间为10分钟,求内环线列车的最小平均速度;

(2)新调整的方案要求内环线列车平均速度为25千米/小时,外环线列车平均速度为30千米/小时.现内、外环线共有18列列车全部投入运行,要使内外环线乘客的最长候车时间之差不超过1分钟,向内、外环线应各投入几列列车运行? 【答案】(1)20千米/小时;
(2)内环线投入10列列车运行,外环线投入8列列车. 【解析】(1)设内环线列车的平均速度为v千米/小时,根据内环线乘客最长候车时间为10分钟,可得,从而可求内环线列车的最小平均速度;
(2)设内环线投入x列列车运行,则外环线投入(18﹣x)列列车运行,分别求出内、外环线乘客最长候车时间,,根据,解不等式,即可求得结论. 【详解】 (1)设内环线列车的平均速度为v千米/小时,则要使内环线乘客最长候车时间为10分钟,可得 ∴v≥20 ∴要使内环线乘客最长候车时间为10分钟,内环线列车的最小平均速度是20千米/小时;

(2)设内环线投入x列列车运行,则外环线投入(18﹣x)列列车运行,内、外环线乘客最长候车时间分别为t1,t2分钟, 则, ∴ ∴ ∴ ∵x∈N+,∴x=10 ∴当内环线投入10列列车运行,外环线投入8列列车时,内外环线乘客的最长候车时间之差不超过1分钟.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模型的构建,考查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乘客最长候车时间. 20.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轴正半轴上,点到其准线的距离等于. (Ⅰ)求抛物线的方程;

(Ⅱ)如图,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从左到右依次与抛物线及圆交于、、、四点,试证明为定值. (Ⅲ)过、分别作抛物的切线、,且、交于点,求与面积之和的最小值. 【答案】(Ⅰ);
(Ⅱ)见解析;
(Ⅲ). 【解析】(Ⅰ)设抛物线的方程为,根据已知条件得出的值,可得出抛物线的方程;

(Ⅱ)解法一:求出抛物线的焦点的坐标,设直线的方程为,设点、,将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并列出韦达定理,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并结合韦达定理证明出是定值;

解法二:设直线的方程为,设点、,将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并列出韦达定理,并利用弦长公式并结合韦达定理证明是定值;

(Ⅲ)利用导数求出切线、的方程,并将两切线方程联立得出交点的坐标,并计算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可计算出和的面积和,换元,利用导数法求出和的面积和的最小值. 【详解】 (Ⅰ)设抛物线方程为,由题意得,得,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Ⅱ)
解法一:抛物线的焦点与的圆心重合,即为. 设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方程为,设点、, 将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消去并整理得, ,由韦达定理得,.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即为定值;

解法二:设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方程为,设点、, 不妨设,. 将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消去并整理得, ,由韦达定理得,. ,, , 即为定值;

(Ⅲ),, 所以切线的方程为,即, 同理可得,切线的方程为, 联立两切线方程,解得,即点, 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设 , 令,则,, 所以在上是增函数, 当时,即当时,,即和面积之和的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方程的求解、抛物线中弦长的计算以及三角形面积和的最值问题,常用的方程就是将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法求解,在求最值时,则需建立某个变量的函数来求解,难点在于计算量大,容易出错. 21.已知数列是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数列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整数的值;

(2)若,,,试问数列中是否存在一项,使得恰好可以表示为该数列中连续项的和?请说明理由;

(3)若,,(其中,且是的约数),求证:数列中每一项都是数列中的项. 【答案】(1);
(2)不存在,理由见解析;
(3)证明见解析. 【解析】(1)由等差等比数列的表达式an=2n,bn=2•qn-1,代入S3<a1003+5b2-2010直接求解即得到答案. (2)可以先假设数列{bn}中存在一项bk,满足bk=bm+bm+1+bm+2++bm+p-1,再根据已知的条件去验证,看是否能找出矛盾.如果没有矛盾即存在,否则这样的项bk不存在;

(3)由已知条件b1=ar,得b2=b1q=arq=as=ar+(s-r)d,结合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证数列中每一项是否都是数列中的项. 【详解】 (1)由题意知,an=2n,bn=2•qn-1, ∴由S3<a1003+5b2-2010, 可得到b1+b2+b3<a1003+5b2-2010⇒b1-4b2+b3<2006-2010⇒q2-4q+3<0. 解得1<q<3, 又q为整数, ∴q=2 (2)假设数列{bn}中存在一项bk,满足bk=bm+bm+1+bm+2+…+bm+p-1, ∵bn=2n, ∴bk>bm+p-1⇒2k>2m+p-1⇒k>m+p-1⇒k≥m+p① 又 =2m+p-2m<2m+p, ∴k<m+p,此与①式矛盾. ∴这样的项bk不存在;

(3)由b1=ar,得b2=b1q=arq=as=ar+(s-r)d, 则 又, 从而, ∵as≠ar⇒b1≠b2, ∴q≠1,又ar≠0, 故. 又t>s>r,且(s-r)是(t-r)的约数, ∵q是整数,且q≥2, 对于数列中任一项bi(这里只要讨论i>3的情形), 有bi=arqi-1=ar+ar(qi-1-1) =ar+ar(q-1)(1+q+q2+…+qi-2) =ar+d(s-r)(1+q+q2+…+qi-2) =ar+[((s-r)(1+q+q2+…+qi-2)+1)-1]•d, 由于(s-r)(1+q+q2+…+qi-2)+1是正整数, ∴bi一定是数列的项. 故得证.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的应用,反证法的应用,题目信息量大,需要一步一步的分析求解,计算量要求较高,属于难题

推荐访问:上海市17区县2013届高三(二模)数学 2017上海市高三化学一模 高三(职高)数学试题 太原高三模拟二 高三·语文·模拟一 2016数学太原高三一模2解析版文科 2017数学太原高三一模2解析版文科 高三模考语文试卷分析 黄冈八模之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黄冈八模之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四
上一篇: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高层建筑施工(本科)》形考任务阶段作业5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个人查摆剖析材料交警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