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氮气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英国移民 发布时间:2021-01-08 点击:

 食品氮气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报告说明

 特种气体从应用领域上分为:电子气体、高纯气体、标准气体,是随着近年来国防工业、科学研究、自动化技术、精密检测、微电子技术等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展,特种气体的品种也与日俱增。随着非低温气体分离技术(吸附、膜分离)、混配技术和提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特种气体产品逐步走向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特种气体达 260 余种,特种气体已成为高科技应用领域不可缺少的基本原材料。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40880.34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4221.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3.71%;建设期利息 882.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16%;流动资金 5776.6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4.13%。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1000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84636.47 万元,净利润 8659.02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3.94%,财务净现值 4273.67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6.36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

 该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 需求及行业前景分析

 第四章

 产品方案

 第五章

 选址分析

 第六章

 建筑技术方案说明

 第七章

 原辅材料成品管理

 第八章

 工艺技术方案

 第九章

 环境保护方案

 第十章

 劳动安全

 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分析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

 进度规划方案

 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

 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

 第十六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

 第十八章

 总结说明

 第十九章

 附表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食品氮气建设项目

 项目单位:xx 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97.47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范围及分工

 1、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

 2、调研产品市场;

 3、确定工程技术方案;

 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筹措方式及来源;

 5、测算项目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四、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

 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

 3、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4、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

 5、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

 6、相关市场调研报告等。

 五、建设背景、规模

 (一)项目背景

 目前全球工业气体市场中,传统下游行业应用已较为成熟。全球工业气体巨头开始着力发展一些新兴领域,包括太阳能、二氧化碳捕集、页岩气勘探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在内的新兴市场将为工业气体商提供新的绿色增长机会。

 国内工业气体行业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由大宗集中用气市场向新兴分散零售市场拓展。工业气体行业按照供气方式不同可分为传统的大宗集中用气市场和新兴分散零售市场,两大细分市场的特点及经营模式如下: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

 (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64979.94 ㎡(折合约 97.47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72777.53 ㎡。其中:生产工程 43884.85 ㎡,仓储工程7423.31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 4002.76 ㎡,公共工程17466.61 ㎡。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食品氮气170000 吨/年。

 六、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 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 24 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七、建设投资估算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40880.34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4221.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3.71%;建设期利息 882.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16%;流动资金 5776.6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4.13%。

 (二)建设投 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34221.72 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 30596.26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496.57 万元,预备费 1128.89 万元。

 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 1000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84636.47 万元,税金及附加 3818.17 万元,净利润8659.02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3.94%,财务净现值 4273.67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6.36 年。

 (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64979.94

 约 97.47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72777.53

 容积率 1.12

 1.2

 基底面积

 ㎡

 35738.97

 建筑系数 55.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46.10

  1.4

 基底面积

 ㎡

 35738.97

  2

 总投资

 万元

 40880.34

  2.1

 建设投资

 万元

 34221.72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30596.26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496.57

  2.1.3

 预备费

 万元

 1128.89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882.00

  2.3

 流动资金

  5776.62

  3

 资金筹措

 万元

 40880.34

  3.1

 自筹资金

 万元

 22880.34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80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1000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84636.47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1545.36

 ""

 7

 净利润

 万元

 8659.02

 ""

 8

 所得税

 万元

 2886.34

 ""

 9

 增值税

 万元

 3123.25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3818.17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9827.76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3473.76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9827.91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6.36

 含建设期 24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3.94%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273.67

 所得税后

 九、主要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一、行业背景分析

 (一)工业气体行业的全球发展概况

 (1)工业气体发展简史

 ①第一阶段,工业气体开始进入商业领域

 18 世纪末,科学家们通过化学方法把氮气、氧气等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为工业气体行业奠定了基础。行业初期,氧气主要被用于医用领域,在 19 世纪末开始进入焊接等商业用途。同一时期,乙炔被发现,并逐渐成为常用的焊割气体,随后乙炔被发现能够溶于丙酮,从而使乙炔的远途运输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了乙炔的商业应用。

 ②第二阶段,工业气体行业日趋成熟

 分馏加工方法的发明和使用,大大降低了工业气体的生产成本,加速了工业气体的产业化进程。20 世纪中期,两次世界大战和运用氧气、乙炔焊炬切割的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工业气体需求的增长。同时,钢铁企业出于减少碳与磷的含量、提高钢铁产品质量的考虑,放弃了早期的空气喷射法而改用氧气喷射法,新方法的采用使 1965 年全球氧气产量比 1960 年增加了 10 倍。此外,氮也被大量用作惰性“覆盖剂”,推动了气体生产设备的大规模兴建。

 ③第三阶段,工业气体行业持续增长

 20 世纪 80 年代电子产业的兴起推动特种气体的需求提高。金属预制及生产等传统市场消费增大,加上在保健、电子、饮料和食品包装等终端市场增加新的应用领域,气体行业在 20 世纪 90 年代持续增长。能源领域在过去数年成了气体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气体作为能源在众多行业得到广泛运用,这使气体需求在 21 世纪初持续走强。

 ④未来,新兴领域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目前全球工业气体市场中,传统下游行业应用已较为成熟。全球工业气体巨头开始着力发展一些新兴领域,包括太阳能、二氧化碳捕集、页岩气勘探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在内的新兴市场将为工业气体商提供新的绿色增长机会。

 (2)行业发展趋势

 行业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起步早、工业基础雄厚,工业气体行业在西方已有了百年的发展历史。全球工业气体需求的主要市场仍然是北美和欧洲,但增速显著放缓。未来 5 年亚太地区新兴工业经济体的市场需求在全球增长最快,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两国,已成为拉动全球市场

 增长的主要引擎。其它一些发展中地区(包括拉美、非洲以及中东地区)的需求增速也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以全球最大的工业气体供应商——林德-普莱克斯集团为例,林德-普莱克斯集团近年来的业务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东南亚、中国和东欧化工行业产能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大型煤化工项目的发展,以及中国和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气体业务外包的趋势加快。

 (二)我国工业气体的发展概况

 我国气体产品的品种日益增多,产量日益增大,以庞大的产业优势,巨大的市场潜能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拥有快速发展的工业市场和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已逐渐成为世界上气体行业最活跃的市场之一,对于气体的需求量持续高速增长,给气体行业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国际五大工业气体巨头林德-普莱克斯集团、法液空、美国空气化工、德国梅赛尔集团、日本大阳日酸株式会社先后在中国投资办厂。

 因为气体产品应用覆盖面大,近年来我国已将气体的生产和供应与供电供水一样,作为工业投资环境的基础设施,视为国民经济“命脉”而列为公用事业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气体产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量不断增加,新产品不断推出,纯度不断提高,市

 场需求不断扩大,产值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国民经济总值的增长速度。虽然气体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算大,但它对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微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精密冶金、环境科学等高新技术行业有重要影响,是这些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之一。正是由于各种新兴工业行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需要和推动,工业气体产品才在品种,质量和数量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飞跃发展。

 根据研究机构 SAI 统计的数据,2015 年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为92 亿美元,过去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为 9.7%,大大快于全球市场增速。预计 2020 年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128 亿美元,2015-2020 年的年均增长率为 6.8%,增长水平预期与国际趋同,进入平稳增长时期。

 (三)我国工业气体的发展趋势

 国内工业气体行业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由大宗集中用气市场向新兴分散零售市场拓展。工业气体行业按照供气方式不同可分为传统的大宗集中用气市场和新兴分散零售市场,两大细分市场的特点及经营模式如下:

 大宗集中用气市场。1、客户对单一气体使用量巨大,如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用氧气进行富氧燃烧。2、用气品种较少,主要为空分气体中氧气、氮气;供应方式以现场制气或管道输气集中供应为主。

 新兴分散零售市场:电子、机械制造、光纤、LED、光伏、医疗、食品、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电光源照明、精细化工等。1、客户对单一气体需求量相对较小,需求气体品种多,如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晶圆片制造过程中,工艺步骤超过 450 道,大约要使用 50 种不同类型的气体。2、用气品种不断增多,主要使用合成气体、特种气体、空分气体;供应方式主要采用移动储存设备配送。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子、机械制造、光纤光伏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兴分散用气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市场的特点是客户对单一气体需求量相对较小,但对气体品种需求较多,供气方式以瓶装气体或液态气体零售为主。由于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发展战略主要定位于大型管道供气或现场制气的大宗供气市场,因此零售气体市场与中小型现场制气市场已成为内资企业争夺的焦点。

 目前,钢铁、化工等传统大宗用气市场规模相对较为稳定,用气品类也较为单一,新兴分散零售市场用气数量和种类在工业气体应用中占比越来越高,有逐渐超过传统行业用气市场需求的趋势。

 (2)专业社会化外包占比提高

 早期国内工业气体行业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自建空分设备自供气体,富余生产能力外销的模式为主;同时,也有许多空分气体需求规模较小的企业使用小型高能耗空分设备自行制气。目前国内市场中,大型工业用户主要用气模式仍以自产自销为主,对于自产自销的大型工业用户来说,由于空分设备的实际产量与企业用气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之供气不稳定的影响,导致企业设备综合利用率较低,当期无法消耗的产品多被放空,资源浪费现象突出;对于数目众多、用气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工业用户而言,目前则主要改为采用外包给专业气体生产企业供气这种更经济的模式。未来这种专业社会化外包占比提高的趋势将给专业气体生产企业带来巨大增长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3)特种气体品种不断丰富

 特种气体从应用领域上分为:电子气体、高纯气体、标准气体,是随着近年来国防工业、科学研究、自动化技术、精密检测、微电子技术等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展,特种气体的品种也与日俱增。随着非低温气体分离技术(吸附、膜分离)、混配技术和提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特种气体产品逐步走向市

 场。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特种气体达 260 余种,特种气体已成为高科技应用领域不可缺少的基本原材料。

 目前工业上常用的特种气体包括氢气、氦气等。现在国际上一般利用天然气或水煤气制取氢气,用低温冷凝法分离天然气的方式制取氦气。目前,特种气体尤其是氦气在我国主要依赖进口,一定程度上形成外资的垄断格局,成本高,且供气及时性和稳定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4)尾气回收循环再利用模式占比扩大

 特种气体或合成气体不能直接通过空气分离的方式获取,需要通过化学反应等其他方式来获得,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一类气体可以利用尾气回收的方式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尾气回收模式是指专业气体生产企业回收其他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富含某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气体的尾气,并净化提纯再利用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帮助产生尾气的企业达到低成本的危废处理、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尾气的循环利用,丰富专业气体生产企业自身的上游资源,并创造经济效益。

 尾气回收包括氢气回收、氦气回收、氩气回收、天然气回收、氨气回收、二氧化碳回收等,市场容量和开发潜力巨大。

 (5)技术研发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国内专业气体生产企业的研发实力与世界领先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高纯原料气的分析检测技术、容器处理和储运技术等。工业气体,特别是特种气体对容器处理过程要求非常高,跨国公司均独立开发了配套使用的气体阀门、管线和标准接口,避免了二次污染,大大提高了产品纯度,也提升了高纯气体的产量。跨国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和百余年气体行业发展的积累,在工业气体行业相关技术和应用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国内专业气体生产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对技术研发也越来越重视,技术研发实力也有长足的进步,一部分生产、检测、提纯和容器处理的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标准。随着高纯气体的应用越来越广,对纯度、质量、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国内气体企业逐步加大了对高纯气体原料气分析检测技术的投入力度,部分领先企业已掌握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测试方法,并能够自主生产现场分析仪器,其中许多仪器已为标准配置。

 (6)国内气体企业亟需整合壮大

 根据研究机构 SAI 统计的数据,2015 年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为92 亿美元,过去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为 9.7%,为快速增长时期,大大快

 于全球市场增速。未来中国工业气体行业的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但同时也使中国成为世界几大工业气体公司的重点发展区域。

 目前,全球各大工业气体企业均以合资或独资等方式在国内设立了分子公司。国内专业气体生产企业由于产品特性、销售半径等特征,一般为区域性企业,并受制于设备、技术、资金、物流等多方面因素,发展存在较大瓶颈,因此一直以深耕细作区域市场为核心,并通过兼并整合,完善区域性布局,向周边地区延伸。在这一背景下,国内专业气体生产企业亟需整合行业内资源,发展壮大,才能与国外公司展开全面竞争。

 二、产业发展分析

 (一)行业相关政策

 1、《国家火炬计划优先发展技术领域》

 鼓励发展工业排放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与设备、碳减排及碳转化利用技术、大型高效空分设备及关键装置、中空纤维膜、分子筛制氮、制氧及氢气回收设备,高效中空纤维膜的开发、多晶硅等、引线框架材料、电子化工材料、电子化工材料、高纯材料、专用气体等。

 2、《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推进城镇现有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扶持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在对企业现状进行安全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企业风险大小,制定城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计划。积极推动城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进入化工园区,不能搬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限期转产或关闭,妥善处置搬迁企业的地下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彻底消除隐患。到 2015 年底,完成城镇内存在高安全风险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转产或关闭,城镇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得到初步有效控制。推动其他威胁公共安全的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进入化工园区,不能搬迁的危险化学品企业限期转产或关闭。

 3、《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到 2018 年,推广高效锅炉 50 万蒸吨,高效燃煤锅炉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不足 5%提高到 40%;淘汰落后燃煤锅炉 40 万蒸吨;完成 40万蒸吨燃煤锅炉的节能改造。推进燃料结构优化调整,在燃气管网覆盖且气源能够保障的区域,可将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若干意见的通知》

 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储气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研究制定鼓励储气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优先支持天然气销售企业和所

 供区域用气峰谷差超过 3:1、民生用气占比超过 40%的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建设储气设施。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发行项目收益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储气设施建设。对独立经营的储气设施,按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确定储气价格。对储气设施建设用地优先予以支持。各地区要加强储气调峰设施和 LNG 接收、存储设施建设,有效提高应急储备能力。

 5、《巴黎气候协定》

 确定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 2 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并提出为把升温控制在 1.5 摄氏度之内而努力。新协定还指出,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标,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6、《中国制造 2025》

 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到 2020 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 20%。到 2025 年,制

 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7、《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 号

 把“超净高纯试剂及特种(电子)气体”、“天然气制氢技术”、“超高纯度氢的制备技术”、“废弃燃气回收利用技术”、“煤液化、煤气化以及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生产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半导体发光技术”等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9、《中国气体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

 提出未来行业发展方向为:推动企业联合重组提升竞争力;鼓励自主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建立和完善空分能耗指标,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推进行业知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推行行业信用评价;推动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气体行业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广泛应用等。

 10、《2017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扩大天然气利用。制订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推进城镇燃气、燃气发电、工业燃料、交通燃料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化利用。推动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在四川、江苏、广东等地区实施天然气融合发展示范工程。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气化工程。推动长三角地区船用燃料天然气替代,推进车船用天然气和江海联运试点。积极推动天然气大用户直供。大力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

 11、《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2020 年能源发展主要目标是: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 50 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 41 亿吨以内。全社会用电量预期为 6.8~7.2 万亿千瓦时;能源自给率保持在 80%以上,增强能源安全战略保障能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清洁替代水平;保持能源供应稳步增长,国内一次能源生产量约 40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 39 亿吨,原油 2 亿吨,天然气 2200 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 7.5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 20 亿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 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 58%以下。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 55%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

 2015 年下降 15%,煤电平均供电煤耗下降到每千瓦时 310 克标准煤以下,电网线损率控制在 6.5%以内等。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省情、市情,“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叠加期,也是实现弯道超越的黄金机遇期。一是国家实施重大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我市面临的最大、最直接的战略机遇。这一战略的实施,使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带动全国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河北打通开放新通道、打造国际产能新样板、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也必将使我市沿海靠港、交通便利等方面的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对承接产业转移、产品出口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必然衍生一些新举措、新政策,其中蕴含很多发展机遇和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的实施,孕育着新型产业、新兴业态与全新发展模式,为我市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产业、新业态

 的产生和加速成长创造了有利契机。随着一些新技术产生,各种产业发展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必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我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技改升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现有资源优势所蕴含的新机遇。便利的区位优势赋予了我市对项目、资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经过不懈努力,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优势日益凸显,电子机箱、管道装备、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车辆、汽车零部件等一些前景好、潜力大的战略新兴产业已见雏形,发展质量、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通过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们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并陆续开工建设、达产达效,为今后发展积蓄了充足后劲。

 在看到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财政支撑能力不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项目投产达效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创新举措还不够多,全社会创新、创造和创业的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三是资源约束与环境问题集中显现,节能减排压力仍然较大,破解要素制约与发展矛盾的任务艰巨。

 第三章

 市场需求及行业前景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技术壁垒

 工业气体品种繁多,不同种类工业气体的生产工艺各不相同。比如:氧气、氮气、氩气需要通过空气分离获得;氢气、氦气、LNG 等特种气体和清洁能源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或开采的方式获得,通过尾气回收并提纯得到;医用氧需要得到 GMP 认证;食品级氮气需要在洁净的环境下生产等。高纯、超纯气体的生产制备要求更高,首先要对纯度较低的原料工业气体进行全分析,其次根据杂质成分的复杂程度来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精度要求很高。

 在充装方面,气体充装工艺过程包括分析、置换、清洁、清洗等。首先要对储存设备中的余气进行纯度检测分析,检验其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若未达到需先置换合格后再进行充装,以防产品交叉污染。在充装完毕并分析合格后,须进行防尘和施封后方可交付客户使用。

 在配送方面,工业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必须使用专业存储运输设备,并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安全运输等规程操作。

 因此,从事专业气体生产的企业,需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积累丰富的气体纯化、容器内壁处理、气体充装、气体分析、气体检验等

 技术,并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和工程力量。这为潜在的进入者形成较高的技术壁垒。

 2、渠道壁垒

 渠道对于专业气体生产企业的业务,特别是具有区域性特征的瓶装气体和液态气体业务尤为重要。由于气体行业具有单个客户销售额较小,需要依靠大量的客户来完善销售网络铺设的特征,因此,销售网络的铺设周期一般较长、难度较大。一旦在区域内确立竞争优势,会对潜在竞争对手形成较高的竞争门槛,先发优势较为明显。

 3、资金壁垒

 工业气体行业生产环节需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需要投入大量精密监测和控制设备。同时,气体作为消耗品只能以气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需要专业的储存设备,针对瓶装气体用户需要投入大量的气瓶;针对液态气体用户则需要投入液态储罐、气化器、减压装置等固定资产。

 工业气体作为危化品,需要具有危化资质的专门运输设备,还应当对运输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和严格控制,由此带来的运输及监控设备投入也较大。上述因素导致工业气体行业重资产的属性较为显著,对潜在进入者形成较高的资金壁垒。

 4、资质壁垒

 由于气体易燃易爆,易至窒息等特点,我国政府把工业气体作为危险化学品纳入监管,工业气体的生产、充装、储存、运输、经营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近年来国家环保部、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工信部等多个国家部门对危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危化品的道路运输监管日益趋严,要求相关企业严格执行包括《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等法律条例,已在全国范围内督促多家危化企业整改、搬迁或关停。行业内企业在新的区域开展工业气体业务需要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政府部门申请相应的许可证书,从而形成较高的资质壁垒。

 5、人才壁垒

 工业气体企业的生产运营需要大批专门人才。首先,工业气体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最终体现在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上,由于本行业的生产技术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专业性,新进人员需要在生产和研发实践中进行多年的学习和锻炼,才能胜任技术研发工作;其次,工业气体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技术节点较多、组织调度复杂,即便是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司机、押运员也需要相关危化品从业资格证才能上岗,基层生产和销售人员的培养极为重要;另外,本行业的产品销售

 对象明确,销售人员必须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能力才能精准而深度地挖掘客户需求;最后,气体行业内人员流动性较小,从市场上难以找到成熟和适格的人才,需要立足于企业自身多年的专业化培养,这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综上所述,工业气体行业具有较高的人才壁垒。

 二、市场分析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支持

 工业气体行业是我国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16)将“超净高纯试剂及特种(电子)气体”、“天然气制氢技术”、“超高纯度氢的制备技术”、“废弃燃气回收利用技术”等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此外,由于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半导体、光纤光缆、LED、光伏太阳能等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国家对这些行业制定的鼓励政策和支持国产化政策也能间接推动工业气体行业的快速发展。

 (2)特种气体的国产化趋势给专业气体企业带来机遇

 同外资企业比较,内资企业生产特种气体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特种气体作为危险化学品,产品包装、运输有严格

 的规定,部分产品的进出口受相关国家管制,进口周期长、容器周转困难,给客户使用和售后服务带来很多不便,比如从美国进口特种气体,海运及通关手续需要近 2 个月的时间,包装容器的周转效率极低,运输成本非常高,甚至高于气体本身价格。相较之下,国内特种气体企业物流成本更低,供货更及时;其次,产品价格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国内利用尾气回收方式制备的高纯气体产品平均价格只有国际市场价格的 60%,采用国产高纯气体产品可大幅度降低下游行业的制造成本;最后,尽管开发、研究起步晚,但是,目前部分特种气体产品的尾气回收提纯技术、容器处理技术、气体提纯技术、气体充装技术和检测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通行标准。

 综上所述,特种气体国产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给国内专业的气体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3)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增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部分工业气体生产企业不断改进工艺设备和生产技术,在产品研发上实现了突破,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不断增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已成为促进国内工业气体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4)下游需求持续增长

 工业气体应用领域广泛,大宗集中用气市场基数大;新兴分散零售市场随着电子半导体、机械制造、光纤光缆、LED、光伏太阳能、医疗卫生、生物医药、食品、新型建材、电光源照明等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对工业气体的需求量随之增长,拓展了气体行业的发展空间,也减小了气体行业受传统产业景气周期影响所出现的需求波动。

 (5)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当今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气体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节能环保产业息息相关。例如:尾气回收提纯再利用的生产方式构建了物质良性流动的循环经济模式,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工业气体作为生产过程中的辅料,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比如在窑炉燃烧中运用高纯度的工业氧可以提高燃烧效率、运用氧气的活性污泥法可进行化工污水处理;另外,超纯氨、高纯氢等产品在 LED、光伏太阳能等节能环保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工业气体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2、不利因素

 目前,我国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存在专业人才匮乏、国际巨头竞争和生产规模小等不利因素。

 (1)专业人才匮乏

 气体行业生产、充装、运输等涉及到环节较多,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需要大量掌握生产技术、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技术工人,技术人才的储备数量直接制约着工业气体企业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多行业内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但与行业整体的发展速度相比,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明显,并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国际巨头竞争

 我国气体行业起步较晚,全球主要的外资气体企业早已参与到国内市场尤其是大型现场制气市场的争夺中,凭借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本、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和品牌效应,在大型现场制气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尽管国内气体生产企业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本土化的特点使得对客户的需求也有更深刻的挖掘能力,但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外资巨头在国内市场仍将给我国本土气体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

 (3)国内气体企业规模较小

 国内气体企业规模较小,且一般为区域性企业,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等多方面因素,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大部分企业主要生产空分气体,

 无特种气体或清洁能源的生产能力,小而散的格局制约了国内气体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四章

 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64979.94 ㎡(折合约 97.47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72777.53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 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食品氮气 170000 吨,预计年营业收入 100000.00 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选址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1、符合国家地区城市规划要求;

 2、满足项目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

 3、节约和效力原则;

 安全的原则;

 4、实事求是的原则;

 5、节约用地;

 6、注意环保(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园区坚持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和“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开发道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较好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绿色生态产业园区。

 经过多年发展,园区产业聚集效应凸现,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增长势头日益强劲,形成了粮油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重大装备制造、大数据、节能环保、新能源以及生物工程等特色产业。

 在环境建设方面,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开发、高标准配套、高效能管理”的思路,遵循“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努力完善基础配套,强化功能服务,配套条件日臻一流。近年来,加大投资力度用于港口、道路、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务服务方面,园区以“放管服”改革为统领,以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为契机,坚持以“诚”招商、以“优”便商、以“信”安商,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创新服务内容,全力打造与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投资软环境。

 当前,园区以全新的姿态拥抱世界、面向未来,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开放的举措,全力营造效率最高、程序最简、服务最优的国际化营商发展环境。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省情、市情,“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叠加期,也是实现弯道超越的黄金机遇期。一是国家实施重大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我市面临的最大、最直接的战略机遇。这一战略的实施,使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带动全国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河北打通开放新通道、打造国际产能新

 样板、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也必将使我市沿海靠港、交通便利等方面的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对承接产业转移、产品出口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必然衍生一些新举措、新政策,其中蕴含很多发展机遇和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的实施,孕育着新型产业、新兴业态与全新发展模式,为我市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产生和加速成长创造了有利契机。随着一些新技术产生,各种产业发展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必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我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技改升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现有资源优势所蕴含的新机遇。便利的区位优势赋予了我市对项目、资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经过不懈努力,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优势日益凸显,电子机箱、管道装备、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车辆、汽车零部件等一些前景好、潜力大的战略新兴产业已见雏形,发展质量、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通过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们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并陆续开工建设、达产达效,为今后发展积蓄了充足后劲。

 在看到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财政支撑能力不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项目投产达效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创新举措还不够多,全社会创新、创造和创业的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三是资源约束与环境问题集中显现,节能减排压力仍然较大,破解要素制约与发展矛盾的任务艰巨。

 2019 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但中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

 标对表抓落实,沉心静气谋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台阶。

 三、创新驱动发展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实施科技创新引领

 大力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积极鼓励企业与京津科研机构、院校开展对接活动,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瞄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计划,积极争取和培育实施新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高新技术含量,使之成为技术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区域经济龙头企业;抓住有潜力的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精心培育,大力扶持。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一批“众创空间”,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业载体,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环境。着力实施“互

 联网+”战略,逐步推进互联网科技大市场发展,建立集技术交易、技术经纪、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成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农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科技合作交流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和技术信息网络成果推广服务体系。

 (二)加快人才创新步伐

 制定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扶持工程,吸引各类人才到青县兴业创业,为高端优质人才的聚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技能型人才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不断提升技能型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加快人才引进平台体系建设。大力支持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实验室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组建产业针对性强、促进发展升级的技术联盟。

 (三)加大机制创新力度

 创新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制度体系,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创新股权激励机制,鼓励企

 业采取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等方式,对企业重要管理、科技人员实施股权激励。鼓励企业以科技成果作价方式入股其他企业。

 创新园区建设机制。推广“政府推动、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园区开发模式,建立市场化建设、专业化招商管理服务机制。

 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树立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

 四、 “ 十三五 ” 发展目标

 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 2017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同口径翻一番;到2020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步提升。

 ——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三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初步构建起支撑区域发展的产业新体系。

 ——城市品质更加优良。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就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住房等...

推荐访问:氮气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一篇:睡眠眼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一篇:一次性医用制品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