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机械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用范文

来源:加拿大移民 发布时间:2021-01-10 点击:

 昆明机械产品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MACRO

 报告说明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2017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 7.92 万辆、34.05 万辆、51.70 万辆及 79.4 万辆,销量分别为7.52 万辆、33.11 万辆、50.70 万辆及 77.7 万辆,产销量增长明显。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12688.3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0711.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4.42%;建设期利息 308.6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43%;流动资金 1668.3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3.15%。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347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28005.92 万元,净利润 4054.02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9.37%,财务净现值 4572.69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23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把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昆明在国家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的

 定位,把昆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打通对外开放通道、建好桥梁纽带、搭建合作平台,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提升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带动力。

 报告深入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方案、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所需投资进行详细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绪论

 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行业发展及市场分析

 第四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

 第五章

 项目选址方案

 第六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

 第七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

 第八章

 技术方案分析

 第九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第十章

 劳动安全评价

 第十一章

 节能可行性分析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管理

 第十三章

 进度规划方案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

 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评价

 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投标分析

 第十七章

 风险评估分析

 第十八章

 项目总结

 第十九章

 附表

 第一章

 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人

 (一)项目名称

 昆明机械产品项目

 (二)项目投资人

 xx 集团有限公司

 (三)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x(待定)。

 二、编制原则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效益和不境效益为重点指导思想,以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为原则,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着眼未来,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优化规划方案,尽可能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额,以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结合厂址和装置特点,总图布置力求做到布置紧凑,流程顺畅,操作方便,尽量减少用地。

 3、在工艺路线及公用工程的技术方案选择上,既要考虑先进性,又要确保技术成熟可靠,做到先进、可靠、合理、经济。

 4、结合当地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5、根据市场预测和当地情况制定产品方向,做到产品方案合理。

 6、依据环保法规,做到清洁生产,工程建设实现“三同时”,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7、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劳动安全、企业卫生、消防抗震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三、编制依据

 1、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决定;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项目建设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5、其他相关资料。

 四、编制范围及内容

 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

 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

 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

 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

 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6、投资方案分析;

 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五、项目建设背景

 制动系统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用于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用于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则称为驻车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在行车过程中,辅助行车制动系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能将车辆紧急制停的制动系统称为辅助制动系统。上述各制动系统中,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是每一辆汽车都必须具备的。

 汽车整车制造属于大批量生产,整车厂商对零部件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供货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只有具备较大生产规模与较强质量保证能力的制动系统厂家才具有为大中型整车厂商按时、按质、按量供货的能力,而新进入者往往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相应的规模。同时,考

 虑到制动器产品的配件种类较多,一些关键配件(如卡钳)的产品技术和工艺精度要求较高,为实现一定的生产规模而需要在高性能制造设备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对新进入者的资金实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把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昆明在国家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把昆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打通对外开放通道、建好桥梁纽带、搭建合作平台,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提升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带动力。

 六、结论分析

 (一)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x(待定),占地面积约 42.36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机械产品 10000 套的生产能力。

 (三)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24 个月。

 (四)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12688.3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0711.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4.42%;建设期利息 308.6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43%;流动资金 1668.3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3.15%。

 (五)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12688.30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 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6388.30 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6300.00 万元。

 (六)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4700.00 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8005.92 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054.02 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9.37%。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23 年(含建设期 24 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5354.50 万元(产值)。

 (七)社会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28239.97

 约 42.36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29087.17

 容积率 1.03

 1.2

 基底面积

 ㎡

 18073.58

 建筑系数 64.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43.42

  1.4

 基底面积

 ㎡

 18073.58

  2

 总投资

 万元

 12688.30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0711.27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9377.21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007.17

  2.1.3

 预备费

 万元

 326.89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308.69

  2.3

 流动资金

  1668.34

 3

 资金筹措

 万元

 12688.30

  3.1

 自筹资金

 万元

 6388.30

  3.2

 银行贷款

 万元

 63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347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28005.92

 ""

 6

 利润总额

 万元

 5405.36

 ""

 7

 净利润

 万元

 4054.02

 ""

 8

 所得税

 万元

 1351.34

 ""

 9

 增值税

 万元

 1228.04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288.72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3868.10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9596.03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5354.50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23

 含建设期 24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9.37%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572.69

 所得税后

 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一、行业背景分析

 1、影响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我国汽车行业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发展与汽车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汽车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近年来曾出现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的情况,但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刚性需求导致的汽车保有量增长仍将长期存在,我国汽车市场仍存在增长的空间。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将带动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的发展,增加对企业零部件的需求,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将增加对相关配套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需求。上述因素将保障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2)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促进我国制动系统行业的发展

 2009 年 3 月,国务院颁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5 号),对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2011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工信部、商务部、国

 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确定了当前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高技术服务十大产业中的 137 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其中汽车关键零部件是先进制造业中的一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2015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 2025》,对汽车行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汽车行业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产业政策的扶持有利于包括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在内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良好、快速发展。

 (3)基础制动产品有望抓住进口替代发展机遇开拓市场

 企业规模、技术实力、产品质量、成本优势和服务优势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国内大部分汽车制动系统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产品开发能力薄弱,只能生产汽车制动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产品,在产品的系统化、模块化供货能力方面与国际品牌投资的企业存在差距。但少数企业正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崛起,已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并具备为整车进行系统配套的能力。国内研发及生产能力较强的企业均是以国内自主品牌主机厂商为主要客

 户,未来可以依靠自身的研发实力、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抓住基础汽车制动产品进口替代的良好发展机遇,逐渐向合资品牌主机厂商拓展市场。

 (4)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带来电子制动系统产品市场发展机遇

 汽车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而辅助驾驶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第一阶段。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利用安装在车上的各式传感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来感知周围的环境,收集数据,进行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的运算与分析,有效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执行系统。执行系统的汽车转向与制动是汽车安全最核心的技术,也是与整车厂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随着汽车制动系统从机械制动向电控制动发展,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和线控制动的推出已为智能驾驶做好了执行端的技术储备。在此基础上,汽车制动系统生产企业可以进一步增加相关传感器和控制元器件的生产,设计开发相应的控制软件,进而通过系统整合最终实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相关功

 能。因此,国内已具备自主研发生产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等电控制动产品能力的汽车制动系统生产企业将迎来良好的市场发展机遇。

 2、影响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国际品牌零部件企业的进入对国内企业带来较大的冲击

 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集团纷纷在我国设厂,不仅给国内企业配套,也同时向国外出口。跨国企业具有明显的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对我国汽车制动系统产品件生产企业形成较大的冲击,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2)上下游行业的双重挤压对企业的经营造成较大压力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增速有所放缓,已逐步发展成为买方市场,整车市场价格不断下降。为了转移降价压力,整车厂商持续降低汽车制动系统产品的采购成本。同时钢材、生铁、废钢、铝合金等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将对汽车制动系统产品生产企业的营业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3)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调整引起我国汽车销量增速的下降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减征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财税〔2016〕136 号):2017 年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对购置 1.6 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 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恢复按 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2015 年 10 月份至 2016 年 12 月期间,我国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国内制造)销量占汽车整体销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 60%以上,且销量同比增速明显高于汽车销量整体增速。因此,减按 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明显促进了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的增长,进而带动了汽车整体销量的增长。2017 年,受购置税优惠政策调整影响,我国 1.6 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 1,719.3 万辆,同比下降 1.1%,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下降为 69.6%。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起,车辆购置税恢复按 10%的法定税率征收,可能会进一步对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的销量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对我国汽车整体销量的增速产生不利影响。

 二、产业发展分析

 (一)产业政策

 1、《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 修订)》

 将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汽车电子装置制造与研发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列为鼓励类外商投资产业。

 2、《中国制造 2025》

 对汽车行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方面,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汽车行业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并购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3、《关于减征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

 就减征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自 2015 年 10 月 1 日起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止,对购置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 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4、《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形势,指出:“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海外新兴汽车市场的发展,我国汽车产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3,000 万辆左右、2025 年将达到 3,500 万辆左右。”同时提出“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产业链实现安全可控”、“中国品牌汽车全面发展”、“新型产业生态基本形成”、“国际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等规划目标,以及完善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联网汽车、完善中国汽车质量品牌建设等重点任务。

 (二)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汽车市场发展概况

 近十年来,全球汽车工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趋势,2001 年至2015 年,全球汽车年产量从 5,630 万辆增长到 8,974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约 3.7%。随着 2008 年金融危机蔓延,2009 年全球汽车产量萎缩到 6,099 万辆。但 2010 年至今,伴随美国和日本市场的逐步复苏以及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持续增长,汽车行业全面复苏。

 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1)我国汽车行业仍具有增长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增长速度领跑世界,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汽车产销量快速增加,分别从 2002 年的 325.37 万辆和 324.31 万辆,增长到 2017 年的2,901.50 万辆和 2,887.90 万辆。

 虽然近些年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交通拥堵及停车难、部分大城市实施限购以及滴滴快滴、优步(UBER)、分时租赁等用车共享模式的兴起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增速曾出现下滑。但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刚性需求导致的汽车保有量增长仍将长期存在,我国汽车行业仍具有增长的空间。

 2017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2,901.50 万辆和 2,887.90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2%和 3%。其中,乘用车产销 2,480.7 万辆和 2,471.8万辆,同比增长 1.6%和 1.4%;商用车产销 420.9 万辆和 416.1 万辆,同比增长 13.8%和 14%。在乘用车细分市场中,SUV 销量保持高增长,特别是近五年增速远高于乘用车的整体增速。2017 年,我国 SUV 销量为 1,025.3 万台,同比增长 13.3%。

 (2)我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

 2014 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一轮增长高潮,市场化进程已全面启动,新能源汽车正逐步从公共服务领域向私人用车领域转变。细分市场方面,小微型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表现突出,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领军企业优势更加明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2017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 7.92 万辆、34.05 万辆、51.70 万辆及 79.4 万辆,销量分别为7.52 万辆、33.11 万辆、50.70 万辆及 77.7 万辆,产销量增长明显。

 (3)智能化成为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面临能源、环境、交通与安全等多方面压力,而智能汽车则能够使汽车行驶更加安全、运行更加高效。随着网络技术与汽车电子

 控制技术的进步,智能汽车已经成为各家厂商未来技术规划的重点之一。智能汽车已经被赋予新的定义——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计算机、现代传感器、信息融合、通信、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最终实现汽车的无人驾驶。《中国制造 2025》中明确提出加快汽车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并将智能汽车划分为辅助驾驶、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四个阶段。工信部进一步发文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将在以下几个重点领域开展工作:一是基于车联网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二是装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三是装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等。

 目前,国外技术领先汽车企业的产品已实现部分自动化,如自适应巡航、碰撞预警、主动避撞等已成为这些企业中高端产品的标配。部分汽车品牌如奥迪、奔驰、沃尔沃等已经开始试验在城市拥堵环境下和高速路况下的自动驾驶,谷歌公司在 2012 年便开始了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实验。我国智能汽车开发目前还处于开发阶段,先进、成熟的自动驾驶系统产品较少,只是在部分高端乘用车上应用。

 (4)铝合金引领汽车轻量化发展

 国家燃耗与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汽车轻量化势在必行。根据工信部 2014 年 12 月发布、2016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19578-2014)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27999-2014),汽车的 CO2 排放标准将从2015 年 155g/km 降到 2020 年的 112g/km,降低幅度高达 28%。国家对于国内乘用车企业燃料消耗也将从 2015 年的 6.9L/100km 降到 2020 年的 5.0L/100km,降幅高达 27%。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单纯依靠设计优化已经无法满足减排要求,轻量化成为主要的减排方式之一。

 目前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技术途径有两个方向:一是合理优化结构设计,二是采用新材料。《中国制造 2025》强调汽车轻量化重点工作领域包含推广应用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塑料及非金属复合材料等整车轻量化材料和车身轻量化、底盘轻量化、动力系统以及核心部件的轻量化设计。由于铝合金的金属性能优越,加工工艺成熟,是短期内最有可能大规模使用的轻质材料。目前汽车铸铝件以压力铸造为主,主要用于动力总成、底盘轮毂与车身的连接件等,在汽车零部件中的渗透率将不断提高,其中汽车制动系统产品中应用铸铝件的主要为转向节及卡钳。

 3、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情况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汽车零部件采购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

 (1)汽车零部件体系概况

 汽车工业产业链较长,涉及的零部件众多。从零部件的用途角度来看,可分为发动机部件、传动系部件、底盘系部件、制动系部件、转向系部件、行驶系部件、点火系部件、燃料系部件、冷却系部件、润滑系部件、电气仪表系部件等。

 (2)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在“八五”、“九五”期间,通过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引进、改造,与整车制造商分离,并通过降低成本、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国内形成了一批颇具实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经进入了国际品牌汽车整车厂全球采购体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国际采购商加强对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力度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根据中国

 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 2005 年的 0.38 万亿元增加到 2016 年的 3.72 万亿元。

 但与国际先进同行业相比,基于技术含量低、在产业链上处于不利地位等原因,市场集中度低仍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特点。目前,零部件企业普遍实行多对少、甚至多对一供货,处于产业链上定价能力较弱的环节。我国零部件行业的起步晚于整车行业,行业技术积累较少,产品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密集、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涉及到安全、环保、舒适性等方面的细分领域,我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与国外生产企业还有一定差距。

 (3)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分工模式不断趋于专业化

 汽车产业不同环节分工的不断推进、演变造就了汽车行业的专业化分工。随着汽车产业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产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不断细化和深化。一个汽车产品是由多家企业完成,每家企业各自提供某种工艺或某种技术性服务。汽车产品全过程专业化分工的生产体系,有力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变革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一级、二级、三级等专业化零部件供应商数量显著增加,专业化产业链实现大延伸。

 行业地位方面,过去零部件企业在汽车产业链中处于从属地位,主要是为整车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但随着汽车行业战略格局的调整,以及全球化采购的推进,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分工模式不断趋于专业化。整车企业将致力于整车开发及装配技术、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的开发和生产,并将以往内部完成的大量生产和研发活动委托给零部件厂商;零部件企业则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大规模生产,满足全球同类企业的需要。

 零部件企业接替整车企业转移出来的生产和研发任务,使得零部件厂商在整车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得以越来越深地介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来样或来图加工,而是要承担产品设计、制造、检验、质量保证、及时供货以及市场服务的全部责任。因此,具备研发、生产、装配能力并且具有良好信誉的零部件供应商才能成为整车厂商的一级配套供应商,其它零部件企业只能成为二级或更低级别的供应商。

 (4)中国自主品牌整车的发展将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零部件产品的水平是在和整车的互动中逐步提高的。国内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北京汽车、广汽集团、东风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等具备了一定规模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和零部件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这就为带动我国零

 部件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 2016 年销量首次突破 1,000 万辆,达到 1,053.08 万辆,对国内乘用车销量占比提高到 43.2%,其中长城汽车成为继长安汽车之后第二家年度销量突破 100 万辆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2017 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 1,084.7 万辆,对国内乘用车销量占比进一步提高到 43.9%,其中吉利汽车成为第三家年度销量突破 100 万辆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在销量增长的同时,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市场中的产品接受度也逐渐开始提升。2017 年度销量排名前 10 名的 SUV 车型中,包括长城汽车的哈弗 H6、广汽集团传祺 GS4、吉利汽车博越、长安汽车CS75、上汽集团荣威 RX5 等自主品牌车型;吉利汽车的帝豪车型,在2016 年度、2017 年度均位于我国销量排名前 10 名的轿车车型中。综上,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良好的发展势头将进一步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市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交错叠加的严峻挑战。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发展条件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依然

 巨大。随着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云南省在国家发展和开放大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发展的条件更加有利。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昆明加快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困难挑战,但优势大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发展的新路子。

 (一)发展机遇

 国家战略实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昆明作为“一带一路”前沿枢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门户的优势更加凸显,北上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向可连接长江经济带,为我市进一步融入全国大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更大空间和更广领域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政策红利的释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新条件。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田水利、铁路、公路、能源、通信、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建设等领域投资的倾斜,并出台了定向降准、棚户区改造、稳定外贸以及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效应将在“十三五”期间逐步显现,将为我市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外部动力。

 “四化”深度融合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全面推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将为我市产业升级转型、城乡协调发展、扩大消费、拉动投资、扩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强大引擎。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对稳定发展预期,增强发展信心,释放改革红利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为我市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拓展了新空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关于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全力加快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滇中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昆明作为带动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火车头,在滇中和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特殊、举足轻重。随着滇中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本公共

 服务和社会管理、城乡建设、生态环保六个一体化建设的加快推进,昆明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发展性资源的吸引能力和聚集能力更加突显,从而进一步扩大对周边区域影响,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优势。昆明气候宜人,空气良好,是中国乃至世界气候和空气环境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生物资源丰富,是“中国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库”,森林覆盖率位于全国省会城市第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多元,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云南多民族文化特色表现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更加有利于昆明将独特的资源环境优势转变为新的发展优势,更好地聚集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资源,促进昆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重大项目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支撑。随着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为重点的“五大基础网络”建设的全面提速和泛亚铁路、泛亚公路、火车新南站、中缅油气管道、滇中引水、乌东德电站等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昆明的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将极大

 改善我市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随着石油炼化、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相继投产,将进一步增强我市产业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二)面临挑战

 经济较快增长压力增大。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地缘政治导致周边环境更加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从全省看,经济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 年从两位数下降到个位数增长。从全市看,传统的发展路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短时期内难以转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培育形成。“十三五”时期我市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压力增大。

 社会和谐稳定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群众诉求日益多样,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城中村改造、劳资纠纷、医患纠纷及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金融风险防范、安全生产存在不少隐患,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和期待日益提高,利益矛盾主体呈现多元性、复杂性和对抗性特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一些矛盾冲突和不

 满情绪容易被放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政府处置应对带来了新的挑战。另外,昆明市作为边疆省会城市,人口众多且流动性强,城市管理难度增大,反恐斗争和社会维稳任务艰巨。

 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增大。“十三五”时期,我市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关键时期,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从资源约束来看,全市水资源缺乏,滇池流域水资源占有量为 271m3/年• 人,仅为全国人均八分之一左右;土地资源紧缺,全市土地利用率已达 82.55%,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从环境保护看,我市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比重过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扭转;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石漠化治理等任务繁重。随着国家提出更加严格的资源消耗控制和环境改善指标,对各地能源消费、单位能耗、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进行严格控制,我市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节能减排的压力将会更加突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压力增大。在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周边省会城市为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利用各自的发展优势,在诸多领域开展全方位的角逐,区域之间资金、人才等要素的竞争更趋激烈。另外,随着我省多极均衡发展和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各州

 市正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省内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十三五”时期,我市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压力增大。

 第三章

 行业发展及市场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汽车制动系统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汽车制动技术方面,由液压/气压制动融合电子控制向线控制动发展汽车制动系统技术经历了从单一的传统液压、气压制动发展到融合较多制动功能的电控与液压结合的方式。线控制动技术将是汽车制动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

 ①初期汽车制动技术为液压/气压制动方式

 汽车诞生初期,整体结构较为简单,简单的机械制动结构即可产生足够的制动力矩使车身停下。后期随着车身重量的增加,仅仅依靠人力与机械结构助力产生的制动力无法满足制动需求,因此产生了液压/气压制动方式。液压/气压制动时能够产生较为均匀的车轮制动力,并且能够获得足够的制动力矩。同时,为将制动踏板产生的输出力放大增加制动力,乘用车制动系统采用真空助力器进行辅助制动。

 ②目前汽车制动技术主要为融合电子控制的液压/气压制动

 由于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限制,仅靠基础机械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行车安全需求。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制动系统的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等组成部分

 均已不同程度地应用了电子技术。汽车制动系统电子化不仅提升了制动性能,而且改善了行车安全。行车制动方面,配置了制动防抱死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制动系统依托于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等机械制动部件,融入检测各类行车信息的传感器及执行各类控制决策的电控单元。驻车制动方面,由最初的鼓式制动器逐步发展到盘中鼓制动器(DIH)、综合驻车盘式制动器(IPB),以及正在普及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

 ③线控制动技术将是汽车制动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

 乘用车制动系统一般采用真空助力器、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真空源进行辅助制动。新能源汽车中的纯电动汽车由于缺乏真空源,不得不额外配置真空泵,却又面临真空泵耐久性难以满足整车寿命要求的困境。此外,目前广泛应用的制动系统也无法满足紧急自主制动功能对制动反应时间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汽车制动行业领先的生产商开始投资研发线控制动系统。线控制动以液压助力取代了真空助力器和真空泵,具有集成度高、总体重量轻、制动反应时间短以及支持紧急自主制动等功能的优势,适合于新能源汽车和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被认为是汽车制动技术的长期发展趋势。

 (2)基础制动产品方面,盘式制动器将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盘式制动器也叫碟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盘、制动钳(也叫卡钳)、转向节(或后羊角)、轮毂、轴承等部分构成。盘式制动器通过液压系统(或气压系统)把压力施加到制动钳上,使制动片与随车轮转动的制动盘发生摩擦,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盘式制动器是敞开式的,因而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很快散去,拥有很好的制动效能,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乘用车上。

 另一种是鼓式制动器,其工作原理是:在踩下刹车踏板时,推动刹车总泵的活塞运动,进而在油路中产生压力,制动液将压力传递到车轮的制动分泵推动活塞,活塞推动制动蹄向外运动,使得制动片与刹车鼓发生摩擦,从而产生制动力。

  鼓式制动器造价便宜,主要用于重型车,使用四轮鼓式的设计。与鼓式制动器相比,盘式制动器具有制动力大、性能稳定以及便于保养等优点,但由于价格高,所以中低端汽车一般也在后轮采用鼓式制动器来降低整车成本。随着盘式制动器成本的降低,目前市场上的经济型汽车也开始在后轮采用盘式制动器,其未来的市场空间更大。

 2、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经营模式

 按经营模式的不同,汽车制动系统市场可以分为向汽车主机厂商供应配套产品的整车厂配套市场,以及向汽车主机厂或汽车配件经销商提供维修配件的售后服务市场。

 在整车厂配套市场,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已经形成一个多层级供应商体系。第一层级为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及一定生产规模的总成系统、模块供应商,直接向汽车主机厂商配套制动系统相关产品;第二层级为服务于一级供应商的分总成的供应商,向第一层级供应商提供制动系统的某一种或几种零配件(如制动盘、转向节、轮毂等),间接向主机厂商配套;第三层级供应商主要提供标准件,按照具体部件或者工艺流程分工协作。

 3、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汽车行业具有周期性特征,其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相关性较为明显。因此,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制动系统行业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定影响。汽车制动系统产品的运输和仓储均较为方便,不存在产品区域性特征。汽车制动系统行业主要向汽车整车厂商供应配套产品,通常是根据汽车主机厂的订单以销定产,因此其产销量的变化与汽车主机厂商的产销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我国汽车的产销量除受节假日影响外,无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汽车制动系统行业也是如此。

 二、市场分析

 1、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竞争格局

 (1)机械制动产品市场

 制动系统作为汽车核心零部件,目前竞争主要集中于配套市场。2005 年以来,世界上主要的汽车集团均已进入我国,与之配套的汽车制动系统企业也纷纷跟进。国际汽车制动系统巨头的进入,加剧了国内制动系统行业的竞争。目前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市场,行业竞争方式也逐渐从价格竞争向技术竞争、品牌竞争转变。

 在基础机械制动产品性能与质量方面,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缩小了与国际品牌企业的差距,并具备了基础机械制动系统的配套能力。但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方面,自主品牌企业整体上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国内少数自主品牌汽车制动系统生产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凭借产品质量过硬、成本相对更低的优势,在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配套的同时,也开始进入合资品牌汽车配套体系。

 (2)电控制动产品市场

 国内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市场主要为采埃孚天合汽车集团、德国大陆集团等国际品牌汽车零部件投资企业所主导,自主品牌中部分已经实现量产,部分投入研发。在目前的客户群体中,在液压制动防抱死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市场,由国际品牌零部件企业设立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自主品牌企业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如亚太股份。

 在气压制动防抱死系统市场,较早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品牌处于优势地位,但近年来国内自主品牌发展较快,已经掌握完备的商用车气压制动防抱死系统相关生产技术,具备实现进口替代的能力,市场占有率将会日益提高。

 3、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客户壁垒

 制动系统生产企业要进入主机厂商的供应商体系,需经过投标、产品开发、小批量试生产、反馈改进、大批量生产等多个环节,所需时间大约 2-3 年,时间周期较长且成本高。汽车制动产品与行车安全密切相关,如发生质量事故,很可能导致整车召回。因此,主机厂商对潜在供应商的审核非常严格,除考察其现有的质量保障能力、供货能力和研发能力,还要同时考察其以往的市场表现,而新进入者很难

 在短期内符合上述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制动系统企业和主机厂商在研发、生产以及产品配套上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主机厂商更换制动系统供应商的成本和代价将会越来越高,使得新进入者很难打破主机厂商与既有的制动系统生产企业业已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

 (2)技术和人才壁垒

 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汽车制动产品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汽车制动产品涉及的零配件众多,技术和工艺非常复杂。同时,随着电子技术在制动系统的广泛应用,汽车制动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涉及机械制造及电子信息技术,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因此,汽车制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高度依赖技术开发、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及供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并且员工还需要在企业中经过长期生产管理的实践和锻炼才能胜任岗位,新进入者难以仅凭市场化招聘个别的专业人士而建立制动系统生产企业所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

 (3)质量壁垒

 制动系统产品是保障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零部件,整车厂商对制动系统产品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首先,制动系统零部件供应商须获得 ISO9001/TS16949 质量体系认证,以保证在采购、生产、检验等质

 量控制环节达到先进的管理水平。其次,主机厂商还会设定全面、严格的质量考核指标,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不达标的供应商将被淘汰。

 (4)规模和资金壁垒

 汽车整车制造属于大批量生产,整车厂商对零部件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供货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只有具备较大生产规模与较强质量保证能力的制动系统厂家才具有为大中型整车厂商按时、按质、按量供货的能力,而新进入者往往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相应的规模。同时,考虑到制动器产品的配件种类较多,一些关键配件(如卡钳)的产品技术和工艺精度要求较高,为实现一定的生产规模而需要在高性能制造设备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对新进入者的资金实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4、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我国汽车行业稳定增长,汽车制动系统生产企业把握住行业发展机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国汽车制动系统产品生产能力及产品供应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增长而增长。

 汽车制动系统的市场需求主要取决于整车厂配套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的需求。在我国汽车产销量稳定增长、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汽车制动系统产品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始终处于增长趋势。

 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等

 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利润水平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和下游主机厂商价格变动的影响。汽车制动系统产品零配件的原材料主要为各种钢材、生铁、废钢及铝合金等,但需求量占我国钢铁及铝合金产量的比例较低。因此,汽车制动系统生产企业在上游原材料采购方面的议价能力较弱,只能通过其对上游运行趋势的判断来规避价格风险。此外,在与主机厂商的合作过程中,一般在配套新车型和改款车型上市初期,汽车售价较高,汽车制动系统产品的利润水平也较高。随着替代车型上市,原有车型降价,主机厂商为了保证其市场竞争力,可能会要求与其配套的一级供应商的相应产品随之降价一定比例,相应地,一级供应商也会将部分降价传递至二级供应商。

 近年来,钢铁及铝合金冶炼行业价格波动较大,同时下游主机厂商竞争激烈,不断要求制动系统生产企业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降低成本。尽管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利润水平受到上下游的挤压,但汽车销量稳定增长所带来的对汽车制动系统产品需求的增长...

推荐访问:昆明 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用
上一篇:江西EPS泡沫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一篇: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总结简短2020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