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艺术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01190341

来源:澳大利亚 发布时间:2021-04-23 点击:

 河北省艺术职业中学 2020- -1 2021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代“文人趣味”的生成与演变(节选) 李春青 人们的美学观念、文艺思想固然受制于特定的意识形态,而趣味则是意识形态的心理基础。趣味与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离开趣味作为基础,意识形态就成为空洞的口号与说教,而不能得到意识形态确证的趣味也只能表现为自生自灭的时尚与习俗。因此可以说,趣味具有阶级性,也具有历史性。

 “文”可视为中国古代贵族趣味的标志性符号。在周代典籍中随处可见的“文”是贵族趣味与贵族意识形态的纽结点,它既包含着以等级观念为核心的贵族价值体系,又包含着以礼乐为核心的贵族趣味系统。孔子赞扬周代的政治文化:“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今人则常常用“繁文缛节”来评说周代文化,这些都是对“文”这一趣味特征的理解。“文”就是一切形式化的人为建构,包括典章制度、礼仪、知识系统、诗、乐、舞、建筑、绘画、雕塑、器物等,也包括贵族阶层在正式场合的一切言说。这个“文”的系统把贵族与其他社会阶层区别开来。

 “道”可视为士人或士大夫阶层趣味的标志性符号。秦汉之后,受过教育的布衣之士有机会进入官僚行列,于是已做官的读书人和希望做官的读书人就构成了新的社会知识阶层,即“士大夫阶层”。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是士大夫趣味结构的基本内涵。西周贵族阶层话语系统中没有“道”的位置,它与士大夫阶层相伴而生。士大夫阶层是春秋战国之际从原有贵族阶级蜕化而来的,他们在贵族文化基础上建构起了自己的文化系统,这就是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之学。可以说,士人阶层一切精神文化的建构都是对他们所尊奉的“道”的诠释,而“道”也成为士人阶层文化心态、性情倾向与观念系统的综合性呈现。正因如此,“文”“道”关系成为中国古代文学

 思想中一个延续千年的基本主题。

 “雅”可视为文人趣味的标志性符号。“文人趣味”是在士大夫趣味中孕育而生的。如上所述,对“道”的推崇与信守构成了士大夫精神趣味的基本维度。然而这个阶层毕竟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与主导者,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决非仅仅囿于狭隘的政治领域。于是,士大夫阶层就获得了新的身份性标志——“文人”。所谓“文人”,就是有文采之人,亦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之人。当士人阶层意识到自己个人情感的重要性并且为个人情趣的表达挣得合法性时,文人趣味就成为文学艺术的主要心理基础。文人趣味主要表现为一种永无休止的“雅化”追求:形式上越来越精益求精,风格上越来越细腻微妙,评价标准上越来越专门化。

 从贵族到士大夫再到文人——这是古代知识阶层身份演变的历史轨迹,也是古代趣味演变的历史轨迹。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趣味具有阶级性、历史性,是因为意识形态决定趣味,并使趣味得到巩固与确证。

 B.西周贵族对“文”的重视,体现在一切形式化的人为建构和正式场合的言说方面。

 C.在士大夫阶层出现以前,“道”在西周贵族阶层话语系统中地位较低,不受重视。

 D.“文人趣味”在士大夫的趣味中孕育而生,它既承继了“道”,又发展了“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道、雅三方面逐层论述了古代“文人趣味”生成与演变的历史轨迹。

 B.文章第二段引用孔子的话,论证了“文”是贵族趣味与贵族意识形态的纽结点。

 C.文章分析士大夫与原有贵族的关系,论述了“道”比“文”的趣味系统更高级。

 D.文章以古代知识阶层身份的演变为主线索,分析了古代文人趣味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以载道”不是单纯的文学观念的问题,而是士人阶层文化身份的必然产物。

 B.“文”的系统把贵族与其他社会阶层区别开来,可见它维护着西周贵族统治秩序。

 C.文人一旦开始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便会更注重文艺创作而不再追求政治理想。

 D.文人往往在仕途失意之时进行创作,可见文人趣味是文学艺术的主要心理基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6 月 7 日,由科大讯飞牵头的 863 国家高考答题机器人项目内的 AI- MATHS 高考机器人在成都参加了 2017 年高考数学的测试,在掐断断题库、断网、无人干涉的情况下通过综合逻辑推理平台来进行解题。分别用时 22 分钟和 10 分钟答完两份高考数学试卷,分别获得了 105 分和 100 分的成绩(满分 150 分)。考试结果显示:机器人在不依赖大数据的前提下,逻辑分析能力远超人类,但在文意理解、多样性思维上要比人类逊色得多。

 “未来 5 至 10 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在全球的话语权。”科大讯飞量事长刘庆峰说。

 (选自《安徽日报》)

 材料二: 近年来,国际科技巨头纷纷“发力”人工智能领域,国外以微软,谷歌等为首的巨头们已经抢先一步,国内科大讯飞、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也紧跟步伐。2016 年 7 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人工智能被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一项列入规划。

 从 1956 年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到现在已有 61 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一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看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选自人民网)

 材料三: 人工智能生存还是毁灭?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预言:“未来 100 年内,电脑将凭借人工智能把人类取而代之。我们的未来就是这种科技力量和人类智慧之间的较量。”1997年,IBM 研制的超级电脑“深蓝”在标准比赛时限内以 3.5 比 2.5 的累计积分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震惊世界。2011 年 2 月 16 日,在美国智力竞猜节目《危险边缘》第三场比赛中,IBM 另一超级电脑“沃森”以三倍的巨大分数优势力压该竞猜节目有史以来最强的两位选手肯·詹宁斯和布拉德·鲁特尔,夺得这场人机大战的冠军,理论上人脑的利用率是有限的,但是人工智能的大脑却要容易开发很多,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工智能都极有可能在未来比人类更“聪明”。

 (选自天极网)

 材料四:

 日本人工智能学会在 2014 年成立了“伦理委员会”,探讨人工智能与杜会伦理观的联系。委员会认为,如果人工智能朝着与人类能力互补的目标发展,就不用担心人工智能变威“人造烦恼”,“我们不应该致力于发明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这样就能绕过人工智能“是机器还是人”这样的伦理难题。

 汉斯·乌斯克莱特对本报记者强调说,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只关注如何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

 (《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选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考机器人”考试时,在文意理解、多样性思维方面的表现比逻辑分析能力逊色得多。。

 B.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代技术的创新,在技术实用层面,人工智能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C.面对国际科技巨头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力”,我国科技公司和政府同时积极加入该领域。

 D.人工智能发展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过坎坷,遭遇过技术瓶颈,受到过时代的限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极大地决定人类未来的生活,甚至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实力,它受到各国极大的关注与重视。

 B.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的种种思考和忧虑,这些忧虑反过来促进了人类思考合理利用人工智能。

 C.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当前人工智能可以自然地识别对方的语言和脸型。

 D.霍金的预言有些危言耸听,因为人工智能打败人类是低概率事件,更何况我们不会致力于发明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

 6.结合材料,请谈一谈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里亚叔叔 (俄罗斯)安德烈·安季平 烈日像一轮巨大的火盘在空中滞重地盘旋着,散发出一束束炽烈的光带。用不了几分钟,它就会将天劈散,毒毒地用光叉割向草地和我。因为怕小虫飞进嘴里,我便咬着牙恨恨地诅咒这日头:“你炸了才好呢!” 胶皮靴子快热化了,里面卷进不少干草屑。这是最不适合刈草穿的鞋了!人造革靴子虽然重些,却实用多了。可我没有人造革靴子,整个夏天我都趿着这双胶皮靴,早上在满是露水的草上特别容易打滑,到了中午又被热气和汗水浸得软塌塌的。

 “我也只能把这双胶皮鞋穿到死了,”我无奈地掷了块小石头,埋怨道,“看看,别的孩子怎么就有好鞋穿呢……” “米沙,等秋天上交了土豆再说吧……”父亲摆摆手,摘下眼镜,突然望着大路说道,“这不回来了!” 只见科里亚叔叔深一脚浅一脚地从小溪那边走来。科里亚叔叔是爷爷的二儿子。他是来我们这片采浆果的,午饭后顺便帮我们刈草。赶过来后,科里亚叔叔把木桶放在地上,自己坐在小树丛下。木桶上紧紧地缠着抹布。有一次,科里亚叔叔从很远的针树林采果子回来,犯懒没用松紧带把桶盖

 缠紧,结果他在一个小坡子上绊了一下,一整桶四维德罗的果子一路滚下来,几乎散了个精光。叔叔现在学小心了,哪怕是去采蘑菇,也会用抹布把篮子裹好。看不到桶里的浆果,但盖布被撑得鼓鼓的,所以应该有满满一大桶。科里亚叔叔表情庄重地停顿了一下,然后掀开盖布,原来是一大桶醋栗!科里亚叔叔很会采果子。奇怪的是,他那双巨大的糙手居然能干这么巧的活儿。我跟着去的话,永远也赶不上他,他采到半桶时,我桶里的果子才没底儿。

 “今儿可真是晒呀!”科里亚叔叔用鸭舌帽擦着额上的汗。

 “阴凉地里也有 42 度”,父亲道,“这不,通知说还会升到 45 度嘛。” “多少?”爷爷简直不敢相信。

 “45 度!” 科里亚叔叔沮丧地摇摇头。

 “快疯了!”我倒在地榆丛里,有意无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问题不在这儿!”爷爷道,“土豆都快熟了,可这地干成这样。我们吃啥?!” “该吃啥就吃啥呗,”科里亚叔叔叹了口气,“会给我们运面包过来吧,谢尔盖·彼得洛维奇说过……”说着说着,他突然来劲,“今儿遇见城里人啦!一个男人带着老婆,还有几个娃子。男的把车一停,带着儿子就在边上开始采果子。女的带着女娃跑到远处的树丛里了。米沙,你记得不,我们三年前也在那里采过果子?就是尤里耶夫他们割草的地方,小溪上游。可当时我已经坐那儿了,”科里亚叔叔呵呵笑着说,“我这一看,她们正走过来。树丛里可全是美美的果子呀,就开始摇晃树枝发出怪声。小女孩听见了,就一把拉住母亲的袖子,说要回去……可那婆娘还是一个劲往这边来!我继续摇树枝,大声狠狠地抽鼻子。她们号叫起来:‘熊来啦,熊来啦!’ 那婆娘吓得掉头就跑,小女孩跟在后面狠追。我呢,采满了一桶果子,就沿着小溪到了勒拿河边,这不才走到大路上来……” 科里亚叔叔咧嘴乐着,露出满口白牙。

 “走了没?”爷爷不满地看了看乐不可支的儿子。

 “谁?” “城里人啊!还有谁?” “走啦……”

 “他们开的啥车?” “尼瓦牌的。” “这不连车都有么,还来抢什么果?”爷爷不解,他搞不清城里人的逻辑,“或者就近点采儿,难道不行么!这得开多少公里……汽油不要钱么?真是奇怪,这些人哪里来的钱?” “这不就是有钱么,”科里亚叔叔重重地站起身来,好摆脱爷爷,“我去喝茶吃点东西。草都干干的了,”他踢了踢草垛,“过不久就干透了。不过溪边那片还有点潮……” “我们到时候就把它们往高处干爽地里运,它们在那里可是能晒个透啦!” (节选自安德烈·安季平《布拉戈维中斯克号邮轮》,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烈日,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酷热难耐的天气,自然引出“我”的诅咒和有关鞋子的情节。

 B.“我也只能把这双胶皮鞋穿到死了”一句,表现了“我”因贫困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

 C.“我倒在地榆丛里,有意无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一句描写“我”的动作行为,为下文叙写科里亚叔叔和爷爷的对话做铺垫。

 D.小说中的“我”生活在环境闭塞、经济拮据、亲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家庭之中,大家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之情。

 8.科里亚叔叔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9.小说详叙了科里亚叔叔遇见城里人的情节,请探究作者安排这一情节的意图。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源字昆绳,世为直隶宛平人。父某,明锦衣卫...指挥。明亡,流转江、淮,寓高邮。源少从其父,喜任侠言兵。少长,从宁都魏叔子学古文。性豪迈不可羁束,于并世人视之蔑如也,虽古人亦然。所心慕独汉诸葛武侯....、明王文成。于文章,自谓左丘明太史公韩退之外无肯北面者年四十馀以家贫父老始游京师佣笔墨贵人富家多病其不习时文...

推荐访问:职业中学 河北省 学年
上一篇:2021春季家长会欢迎词
下一篇:2021年入党申请书2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