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文化

来源:澳大利亚 发布时间:2020-10-27 点击:

 论赵文化

 论文导读:在中国地域文化系列中,赵文化是一枝艳丽的奇葩。有人把古赵文化等同于邯郸文化,或者把立都邯郸以前的历史给淡漠了。关键词:赵文化,赵国文化,邯郸文化

 在中国地域文化系列中,赵文化是一枝艳丽的奇葩。科技论文。从赵襄子立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廉颇、蔺相如“将相和”,从慎子说法、荀子论礼到公孙龙辩名,这一幕幕精彩的历史片段,总能激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关于赵文化的研究,它已经走国了百年的历史行程。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对于赵国与文化的研究,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说,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先后有一大批学术成果问世。据不完全统计,出版学术专着 30 余部,发表相关论文达 600 余篇。但是,对于赵文化概念的界定,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界定还不够清晰,影响了赵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对赵文化进行简单论述,并提出个人观点对赵文化进行解析,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共识。

 赵文化概念的提出,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举国“文化热”之时。1987 年9 月,首届“全国赵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邯郸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赵文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为赵文化的研究兴起带来了无限的契机。

 李学勤先生站在欧亚学的角度观望赵文化的兴起,认为赵文化是华夏文化与戎狄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现出开放、进取、包容的文化精神。宣兆琦教授透视赵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指出变革、法治、侠义是赵文化的基本精神。刘宏勋教授从赵国的历史经验中寻觅,认为赵

 文化的特点包括尚贤纳谏的“人和”风范、开放争雄的方略、法德合治的国策、任侠重义的美德。这些对赵文化的特性解析,可以看出赵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是以现在的邯郸为中心,大致相当于当今冀南地区和豫北部分地方这样一个范围的地域文化。赵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其概念的具体内涵,即指先秦时期的赵人创造的全部文化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赵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和成果(物质生产文化);也包括赵国所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赵地特有的风俗习惯、行为礼仪等(制度行为文化);还包括赵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习得而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伦理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以及心理性格结构(精神心理文化)等内容。但对于赵文化概念的认知仅仅停留于此,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作为地域文化的赵文化,也必然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

 就赵文化的时空范围而言,人们通常将其上限定在赵氏立国,即赵国的建立标志着赵文化的正式形成。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赵氏立国的具体时间的认识并不一致。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赵氏立国在公元前 403 年(周威烈王 23 年)。《史记晋世家》载,这一年韩、赵、魏三家正式分晋,于是“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诸侯”。这种意见在学术界较为流行。第二种意见,认为赵氏立国应在公元前 475 年,以赵襄子即位为标志。其依据是,在此前一年,即公元前 476 年为周元王元年,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中即选择是年作为六国纪年的开始。科技论文。也就是说,司马迁把

 公元 476 年作为战国开始的年代,这与孔子所删定的《春秋》的迄年(鲁定公 16 年,公元前 479 年)也相当接近。同时,又与当今史学界为多数人所赞成的战国开始于公元前 475 年的观点相吻合。第三种意见,认为赵氏立国应提早到“晋公室卑,六卿专政”之际,即公元前 490 年左右。孙继民先生更将具体的年代确定为公元前 491 年,这一年,赵简子攻破邯郸、柏人。《史记赵世家》称:“赵竟有邯郸、柏人。范、中行余邑入于晋。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侔,即相等、等同之意,就是说,在司马迁的眼里,赵氏作为晋卿,虽无诸侯之名,却已具诸侯之实。另外,赵氏子孙在追述其先祖的丰功伟业时,也都以赵简子作为立国始主,此如赵武灵王在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时,就曾提到“简襄之烈”。综合以上三种意见,可知赵文化是这个区域空间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在三千余年的共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风、民俗等风貌的总和,是他们共同拥有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等非物质因素的体现。因此,有必须区分以下几个相互关连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是赵文化和赵国文化的关系:赵文化不等于赵国文化。但它的成熟有赖于赵国的强盛,仅就一种文化的生存状态来说,赵文化研究离不开赵国史研究。孙开泰先生等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透视赵武灵王的改革活动,认为赵武灵王的改革思想来源于晋国新田文化,继承着新田文化的法治传统,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在于开始使用大规模、正规化的骑兵,改变了传统的战争方式,同时正确处理华夏文化与戎狄文化的

 关系,开创了汉民族学习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先例。宣兆琦教授透过赵文化的变革精神,认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普遍意义,主要体现在其深刻的变革思想,体现在“利其民而厚其国”的政治目的,体现在赵武灵王超人的智慧和勇气。这种考察历史的政治视角,有助于拓展对赵文化的认识。

 二是赵文化与赵氏文化的关系:赵文化不等于赵氏文化。赵氏文化当然是古赵文化的源头之一,但它不是古赵文化的惟一源头。赵氏文化与韩氏文化、魏氏文化一样脱胎于晋文化,三家分晋之后,晋文化一度衰落了,但并没有在三晋大地上消失,而是延续至今。韩、魏、赵同为战国七雄之一,但韩、魏文化都没有发展成相对独立的区域文化,其中魏的一部分融入了古赵文化的范围之内。这说明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地”在赵氏经营邯郸之前,就已具有一种相当厚实的“赵地”文化。赵氏文化的注入只是给原有的“赵地”文化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赵地”原有文化的发展,最终融合、形成了木秀于林的古赵文化。

 三是赵文化与邯郸文化的关系:赵文化不等于邯郸文化。古赵文化是一种以现在的邯郸为中心的“赵地”的区域文化,但邯郸文化并不等于古赵文化,这是因为古赵文化的中心并不都在邯郸。纵观三千年的历史,邯郸经历了从商末的离官别馆到战国七雄的赵都,再到两汉时的五大都会之一,大约经历了一千三百余年,这期间它是古赵文化的中心。此后,由于各种原因,邯郸逐渐衰落,古赵文化的中心先后转移到邺城和大名。曹魏至隋近 400 年间,先后有六个朝代在邺城建都,是与邺城的深厚的古赵文化根基分不开的。在此期间,古赵文化出现

 新的发展高峰。继之而起的是因大运河开通而日渐兴旺发达的大名。一直到清末民初,随着京汉铁路的开通,大运河失去优势,大名才逐渐衰落,邯郸重新开始复兴。科技论文。因此,古赵文化应该是分别以邯郸、邺城、大名为中心的三个时期的“赵地”文化的综合。

 邯郸是赵国的都城,但不是赵国的第一个都城,更不是赵国唯一的都城,赵都由晋阳而到耿、到中牟,最后才到邯郸。赵国定都邯郸的时间最长,从公元前 386 年到公元前 158 年,达 158 年之久,历经 8代君王,邯郸在赵国存在的 200 多年的时间里,占三分之二还多。

 有人把古赵文化等同于邯郸文化,或者把立都邯郸以前的历史给淡漠了。如此等等,显然是不恰当的。邯郸是古赵文化的中心,或者说是古赵文化的腹地,是古赵文化形成并走向成熟的地方。这也得利于邯郸本身在当时的经济地位等,更重要的是处于春秋战国的时代,因为这个时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时代”。

 总之,近年来赵国历史文化研究蓬勃兴盛,成绩卓著。尤其是在赵文化的渊源和内涵、赵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人物等方面,老课题日益深化,新角度不断出现,研究逐步深入,成果日趋丰富,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应当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放开眼界,认真读书,开拓史料来源,仔细深入分析,把赵国历史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

 [参考文献][1] 杨善民, 韩铎. 文化哲学[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2] 沈长云,魏建震,白国红等. 赵国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0.[3] 孙继民, 郝良真. 先秦两汉赵文化研究[M]. 北京: 方志出

 版社, 2003.[4] 沈长云. 赵国史稿[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0.[5]刘书越,张英敏.整合全省各类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N].河北日报文化周刊,2004.[6]杨英法,王全福,李素莲.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探索[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

推荐访问:赵文
上一篇:单位工会活动策划方案【2020】
下一篇:局审计整改动员会议上讲话1,-,,-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