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学》教学大纲

来源:澳大利亚 发布时间:2020-07-31 点击:

 《科技考古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教学对象: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勘察、发掘和研究过程中的作用,掌握如何利用科学技术解决田野考古和文物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划学时:36 学时 绪 绪

 论 第一章

 科技考古学的出现(1 课时)

 第一节

 考古学自身的发展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

 科技考古学的基本含义(1 课时)

 第一节 科技考古的定义 一、科技考古学的命名问题 二、科技考古学的定义 第二节 科技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 一、科技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二、科技考古学的目标 第三节

 科技考古学的作用 一、深化考古学的研究 二、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 三、激发民族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四、秉承历史,为现代化和未来服务 第三章

 科技考古学发展简史(2 课时)

 第一节 萌芽期 第二节 形成与发展期 一、形成和初步发展期 二、发展期 第三节 科技考古学前瞻 一、逐步确立学科理论体系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

 三、科技考古学方法的更新和完善

 四、科技考古学队伍的扩充 第四章

 科技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1 课时)

 第一节 理论 一、均变论 二、进化论 三、系统论 第二节 基本方法 一、层位学和类型学 二、科技方法的特点 第五章

 科技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 课时)

 第一节 科技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第二节 科技考古学与科学技术史的关系

 第三节 科技考古学与相关自然学科的关系 思考题:

 1、科技考古学的发展分哪几个阶段?

 2、科技考古学的发展期有哪几方面的特点?

 3、试述对科技考古学发展前景的看法。

 上篇

 考古探查、发掘与遗迹遗物的采集、保存

 第六章

 考古勘探(6 课时)

 第一节

 遥感与航空摄影 一、遥感与遥感考古的概念 二、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的物理基础 三、遥感片的特性与判读 四、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的程序

 第二节

 地面物探 一、物探的概念及原理 二、考古物探的工作程序 三、考古物探的类型 第三节

 地球化学勘探 一、汞测试 二、磷酸盐勘探法

 第四节

 GPS、GIS 在考古调查中的应用 一、运用 GPS 确定遗址的地理坐标 二、应用 GIS 对调查材料的处理 三、3S 集成在考古学的运用

 思考题:

 1.试述科技考古探测的优越性。

 2.何谓遥感、遥感技术、遥感考古? 3.摄影图像的物理特性是什么?如何判读摄影图像? 4.简述遥感考古的程序。

 5.试述考古物探的概念、原理及其类型。

 6.举例说明地球化学勘探在考古中的应用。

 第七章

 水下考古(2 课时)

 第一节

  水下考古的特点 一、水下考古的困难 二、水下考古的优越性 三、水下考古原则 四、水下考古的方案 第二节

 水下探测 一、水下探测的方法 二、水下探测的步骤 第三节 水底打捞及其他 一、水底打捞的方法 二、水底打捞 思考题:

 1.简述水下考古的特点。

 2.如何制定水下考古方案? 3.试述水下探测的方法。

 4.水底打捞主要采用哪些方法? 第八章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2 课时 )

 第一节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 一、考古发掘前地下文物与埋藏环境形成的平衡体系 二、地下文物出土时的环境突变 三、考古现场文物采集时的稳定性处理与环境控制 四、文物采集的一般方法 五、文物采集后的运输 第二节 出土文物的清理与修复 一、出土文物表面的清理方法 二、出土文物的修复与补缺 第三节 文物的保存 一、文物保存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二、常见文物的保存

 思考题:

 1、为什么我们必须在考古现场第一时间对出土文物进行抢救与保护处理? 2、不同地区,地下埋藏环境有何不同?不同种类文物在同样埋藏环境中腐蚀行为有何不同? 3、论述考古现场建立文物保护大棚的重要性,指出保护大棚应该满足的技术参数与建设标准。

 4、如何做好考古发掘与现场文物抢救的协调工作?以纺织品、象牙为例。

 5、在考古工地临时库房,如何控制温湿度?如何避免阳光和灰尘对文物的影响? 6、在考古所文物库房和博物馆展厅,如何做好净化空气、防光、防尘的措施? 7、如何理解文物修复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 8、举例列出国内外文物修复与文物保护所必需遵行的原则,指出这些原则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下篇

 遗迹、遗物的分析研究

 第九章

 考古测年(6 课时)

 第一节

 树木年轮断代方法 一、树木年轮法的原理 二、树木年轮测定 三、树轮纪年校正法 第二节

 碳同位素测年技术 一、碳-14 测年原理 二、碳-14 测年步骤 三、加速器质谱碳-14 断代方法 四、碳-14 年代数据的校正 第三节

 释光断代 一、热释光断代 二、光释光测年 第四节

 其他测年法 一、古地磁学测年法 二、铀系同位素断代法 三、钾-氩断代法 四、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法 五、裂变径迹法断代

 六、黑曜岩水合法断代 七、氨基酸外消旋断代

 思考题:

 1.14C 断代法的原理是什么? 2.如何校正系列样品 14C 年代? 3.释光技术包括哪两种,其测年范围和使用对象有何不同? 4.在采集热释光测年样品时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5.简述考古磁学测年法在考古中的应用。

 6.什么是电子自旋共振?如何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来测定考古样品的年代? 第十章

 文物形态结构与组成分析研究(6 课时)

 第一节 文物的形态分析 一、文物的形态分析手段 二、文物形态分析的几种方法 第二节 文物形象观察 一、X—射线照相技术及其应用 二、中子射线照相技术 三、红外成像技术 第三节 文物的显微分析研究 一、光学显微镜 二、电子显微镜 第四节 文物成分、结构分析及制作工艺研究 一、文物组成成分分析 二、文物组成的结构分析 三、文物的制作工艺研究 思考题:

 1、简述多元分析法及其种类。

 2、对比 X 光照相技术与中子射线照相技术的特点,阐述这两项技术对考古研究起到的作用。

 3、文物的成分分析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如何看待文物的有损分析与无损分析? 4、什么是物质结构的分析技术?目前常见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5、简述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文物上的应用。

 6、文物生产工艺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十分复杂的工作,以你熟悉的文物种类为例,论述文物生产工艺分析的方法论。

 第十一章

 文物产地与矿料来源研究(2 课时)

 第一节 文物产地与矿料来源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物产地与矿料来源研究的分析方法 一、中子活化分析 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三、化学成分数据的应用 四、铅同位素比值法 第三节 古代陶瓷与青铜文物的产地及矿料来源研究 一、古陶瓷产地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研究

 思考题:

 1、试述文物产地与矿料来源分析的意义。

 2、文物产地与矿料来源研究主要有哪些方法?

 3、古陶瓷产地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4、试析铅同位素比值法在矿料来源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第十二章

 生业考古(3 课时)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一、气候 二、地貌地形 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二节

 动物考古研究 一、动物遗体的采集和记录 二、动物骨骼的鉴定 三、动物遗存的研究 四、寄生物的研究 第三节

 植物考古研究 一、植物的形态研究 二、植物的微观分析 三、农作物起源的研究 第四节

 古代人类食性研究 一、碳-13(13C)测定法、氮-15(15N)法及其应用 二、微量元素锶、钡与钙的分析 三、同位素锶、铅的分析 四、脂肪酸分析法及其应用 五、关于古代人类食谱的其他研究方法和成果 六、寄生虫所反映的食性 思考题:

 1、什么是生业考古? 2、采集动物骨骼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略举例说明。

 3、动物遗存鉴定分为哪几方面?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4、试述植物学考古的意义及植物学考古的手段。

 5、简述食性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6、自然因素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第十三章

 古代人骨的研究(3 课时)

 第一节

 人骨的形态学研究 一、人骨的测量 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 第二节

 分子生物技术分析和遗传因子 一、DNA 的结构与特性 二、古 DNA 的分析程序 三、古DNA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 第三节

 牙齿人类学研究 一、牙齿的形态研究 二、牙齿的磨耗分析 第四节

 骨骼病理的分析 一、骨骼创伤的分析 二、疾病骨骼病理分析 思考题:

 1.怎样对人骨进行测量?具体的步骤是什么?

 2.古 DNA 的特性有哪些? 3.PCR 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PCR 技术对 DNA 研究有何意义? 4.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现代人类的起源问题。

 5.牙齿人类学包括哪些研究内容?

 主要参考资料 曹兵武.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崔银秋.新疆古代居民线粒体 DNA 研究―吐鲁番与罗布泊.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郭莉珠等.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舞阳贾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黄春长.环境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贾文熙.文物养护复制适用技术.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 蒋宏耀,张立敏.考古地球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金国樵等.物理考古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仇士华主编.中国14 C 年代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李安模,魏继中.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李士,秦广雍.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李树根,董加礼.模糊数学在管理中的应用.长春:吉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

 李余增.热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年 陆守一等.地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马承源主编.文物保护科学论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马清林等.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沙因等主编.考古文物与现代科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沈同,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宋宝泉,邵锡惠.遥感考古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宋迪生等.文物与化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汤卓炜.环境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武汉地质学院金属物探教研室.电法勘探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 伍宗华等.汞的勘查地球化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王昌燧编.科技考古论丛,第一辑.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1 王昌燧,左键编.科技考古论丛,第二辑.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0 王蕙贞.文物保护材料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5 文焕然,文榕生.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王维达主编.中国热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研究.上海: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 王永吉,吕厚远.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应用.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吴汝康.古人类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吴汝康,吴新智等.中国古人类遗址.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1999 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姜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夏正楷.第四纪环境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谢宇平等.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徐绍铨等.GPS 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徐毓明.艺术品和图书档案保养法.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 严文明.走向 21 世纪的考古学.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 阎隆飞,张玉麟主编.分子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杨伦标,高英仪.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杨群主编.分子古生物学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于光远主编.信息新视角―悄然崛起的地球空间信息学.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于秀林,任雪松编.多元统计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尤玉柱.史前考古埋藏学概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知原.面向大地的求索―20 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赵振茂.青铜器的修复技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988 朱俊英.考古勘探.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周宝中.文物保护科技文集.台北: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出版, 2000 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周昆叔,巩启明.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周昆叔,宋豫秦.环境考古研究.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周昆叔.花粉分析与环境考古.北京:学院出版社,2002 周仁等.中国古代陶瓷研究论文集.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 张宝峰.穆斯堡尔谱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 张承志.文物保藏学原理.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张玉静主编.分子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编.纺织品鉴定保护概论.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2 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编.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中国文物研究所编.文物科技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安阳殷墟头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英]保罗•巴恩著.考古学. 覃方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保罗•鲍克斯著.地理信息系统与文化资源管理.胡明星,董卫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美]多洛雷斯•派潘诺著.植硅石分析—在考古学和地质学中的应用. 姜钦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英]格林•丹尼尔著.考古学一百五十年. 黄其煦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理查德·利基著.人类的起源. 吴汝康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狄拉克著.量子力学原理. 陈咸亨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英)基思•马克尔瑞著.海洋考古学. 戴开元等译.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生态人类学. 郭凡,邹和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日本第三次大学与科学公开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编,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韩钊等.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西拉姆著.神祗,坟墓,学者. 刘迺元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小江庆雄著.水下考古学入门. 王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L.L.卡瓦利—斯福扎,F.卡瓦利—斯福扎著.人类的打迁徙—我们是来自非洲吗?乐俊河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Binford, L. (ed.). For theory building in archaeology. Orlando, Florida: Academic Press,1977.

 Binford, L. R.. Bones.Ancient Men and Modern Myth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1. Binford, L. R..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S. R. Binford & L. R. Binford, New perspectives in archaeology. Chicago: Aldine. 1968 Birdsell, J.. Human Evolution. 2nd ed.. Chicago :Rand McNally,

 1975 Boughey, A. S. Man and Environment. 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1975 Clark AJ. Seeing Beneath the Soil: Prospecting Methods in Archaeology. London: B. T. Batsford Ltd.,1990 Childe, V. G.. Social Evolution. London: C. A. Watts, 1951 Darwin, C. On the Origin of the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f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London: Murray, 1859 Dimbleby, G. W. Plants and Archaeology. New York: Humanities Press, 1967 Doran, F. E. & F. R. Hodson.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Archaeolog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D.R. Wilson. Air Photo Interpretation for Archaeologists. St. New York: Martin’s Press, Inc., 1982.

 Gordon R Willey. Prehistoric Settlement Patterns in the Viru Valley .Washington D. C: Peru, Washington D. C. Smithesonian Institution, 1953.

 D. R., Piperno. . Phytolith Analysis: an archaeological and geological perspective. Florida: Academic Press, USA. 1988 Hodder, I. (ed.) . Symbolic and structural archa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Harris, M. L Culture. Man and Nature.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1971 Li chi. Anyang .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7 Orlove, B. S. Mathematics is Archa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eter L. Dremett. Field Archaeolog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ress, 1999 Renfrew, C. The emergence of civilization. London: Methuen, 1975 Renfrew, C. Approaches to social archaeolog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84 Ryder, M. L. Animal bones in archae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Sanders, W, and B. Price. Mesoamerica, the Evolution of a Civiliza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1968 Schiffer, M. B. Behavioral archae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 Schiffer, M. B. Formation processes of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 Albuquerque, New Mexico: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1987 Shanks, M., & C. Tilley. Social theory and archaeology. Albuquerque, New Mexico: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1987 Taylor, R. E. Archaeometry: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In: Olin J. S, (ed). Future Directions in

 Archaeometry. USA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82, 25-26 Trigger, B. G. A history of archaeological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Willey, G. R., & Phillips. Method and theory in American archaeolog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蔡连珍. 14 C-代测定—史前考古断代方法之一.考古与文物,1980(2)

 蔡莲珍,仇士华.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考古,1984(10)

 曹兵武.GIS 与考古学.考古与文物,1997(4) 陈德珍.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及其继承关系.人类学学报,1986(2)

 陈建立.数学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中原文物,2000(1)

 陈铁梅.应用于考古学中的年代测定方法综评.考古与文物,1980(3)

 陈铁梅.多元分析方法应用于考古学中相对年代研究—兼论渭南史家墓地三种相对-代分期方案的比较.史前研究,1983(3)

 陈铁梅.我国旧石器考古-代学的进展与评述.考古学报,1988(3)

 陈铁梅,何弩.计算机技术对河南省二里头二期至人民公园期陶豆分类的尝试.见:考古学文化论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陈铁梅.彭头山等遗址陶片和我国最早水稻遗存的加速器质谱14 C 测.文物,1994(3)

 陈铁梅.我国科技考古发展的回顾.中国文物报,1999-11-17(3)。

 陈铁梅.九十-代科技考古的发展.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 陈星灿等.二十一世纪考古学的展望.东南文化,2000(1)

 程介克.人的基因组及 DNA 序列分析.分析科学学报,1994 崔晓林.热释光测定年代.中国文物报 1994-4-10(2) 丁颖.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见:稻作科学论文选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59 高立兵等.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商丘东周城址考古勘探中的应用.考古,2004(7) 郭之虞,马宏骥.如何看待与使用系列样品 14 C年代校正方法.中国文物报,2002-6-21(5) 韩康信,潘其风.古代中国人种成分研究.考古学报,1984(2)

 韩康信等.中国和日本古代仪式拔牙的比较研究.考古学报,1998(3)

 韩康信,陈星灿.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开颅术证.考古,1999(7)

 贾伟明.数学方法在考古学研究中应用的探讨.见:考古学文化论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姜钦华.花粉分析与植硅石分析的结合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94(4)

 郎惠云等.从成分分析探讨唐三彩的传播与流通.考古,1998(7)

 李科威.考古类型学的计算机实现,问题和前景.考古与文物,1990(5)

 李科威.考古类型学的进化观与文化动力学问题.东南文化,1992(2)

 李季.编译与解读—迈向新世纪的中国史前考古学.东南文化,2000(1)

 梁启超.中国考古学之过去及将来.重华年刊,1931(1)

 刘建国.遥感考古的原理与方法.考古,1994(4)

 吕厚远等.水稻扇型硅酸体的鉴定及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96(4)

 孟庆福等.中国新古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科学战线,1992(4)

 钱三强.迎接交叉科学的新时代.光明日报,1985-9-17 潘其风,韩康信.体质人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潘其风.中国古代居民种系分析初探.考古学论文集(一),文物出版社,1987 潘其风.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商周时期至汉代居民的人种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5 潘其风.古病理学的鉴定及其在考古学研究中的意.见:科技考古论丛.第 2 辑.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 裴安平,李科威.雨台山楚墓 CASA 年代序列分析与相关问题探讨.考古,1991(5)

 祁国琴,袁靖.欧美动物考古学简史.华夏考古,1997(3)

 齐乌云等.从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的孢粉分析看当时的人地关系.考古,2002(7)

 仇士华,蔡莲珍.陶器的热释光测定年代介绍.考古,1978,(5) 仇士华.碳十四断代的加速器质谱计数方法.考古,1987(6)

 仇士华,蔡莲珍.科技方法在考古学上的应用.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 宋长青,孙湘君.中国第四纪孢粉学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 1999(4)

 宋豫秦.生态过渡带之人地关系刍议.见:环境考古研究.第 2 辑.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全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嫁接的产物―科技考古学.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3) 童恩正.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农业考古,1984(2)

 王才林等.植物蛋白石分析法及其在考古学上的应用.东南文化,1997(3)

 王才林等.江苏昆山市少卿山遗址的植物蛋白石分析.考古,2000(4)

 王昌燧.国际科技考古研究的现状与动向.环境遥感考古专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4)

 王昌燧.文物产地研究发展简史. 科技考古论丛,第一辑.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1 王昌燧.文物产地研究溯源.中国文物报,1999-12-29 王树芝.树木-轮分析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中国文物报,2001-5-16(7)。

 王维达,周智新.用热释光元件测定陶器的热释光量―热释光断代技术的新进展.考古,1983(7) 王迅.模糊数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考古与文物,1989(1)

 王增林.扫描电子显微镜在考古中的应用简介.考古,1994(11)

 吴新智.论中国古人类的连续发展.见:中国原始文化论集―纪念尹达八十诞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夏鼐.碳— 14 C 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考古,1977(4)

 夏鼐.五四运动和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考古,1979(3)

 夏鼐.中国考古学和中国科技史.考古,1984(5)

 夏鼐,王仲殊.考古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徐毓明.文物科技学概论.见:文物科技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许志勇编译.航空摄影与考古的基本方法.北方文物,2001(1)

 谢仲礼.生物学与考古学的最新结合-考古寄生物学简介.考古,1993(11)

 阎桂林.考古磁学―磁学在考古中的应用.考古,1997(1)

 严文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遗存的新发现.江汉考古,1990(3)

 严文明.科学技术与考古学.见:科技考古论丛.第三辑.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闫永利等.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1998, 22(6)

 袁靖.关于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1994(10)

 袁靖等.中国科技考古五十年.考古,1999(9)

 原思训.加速器质谱法测定兴隆纹饰鹿角与峙峪遗址等样品的14 C 年代.人类学学报,1993,12(1)

 俞伟超,张忠培.探索与追求.文物,1984(1)

 俞伟超,张爱冰.考古学新理解论纲.中国社会科学,1992(6)

 俞伟超.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在“现代科技考古研讨会”上的发言.文物,1999(5)

 尤玉柱.动物考古的若干方法.考古与文物,1986(4)

 张光直.当前美国和英国考古概况.史前研究,1984(1)

 张光直.考古学和中国历史学.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 张君.古代人骨研究的新方法.中国文物报,1996-5-19(3)。

 张雪莲.夏商周断代工程中14 C 测-是怎样参与解决历史时期年代问题的.中国文物报,2001-12-28 张雪莲,仇士华,蔡莲珍.琉璃河西周墓葬的高精度-代测定.考古学报,2003(1)

 张雪莲等.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考古 2003(2) 张寅生.水下考古与水下考古探测技术.东南文化,1996(4)

 张寅生.磁法在田野考古勘探中的应用研究.考古,2002(7) 张振标等.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类型初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2(1)

 赵力华.脂肪酸分析法与树木年轮年代测定法.文物,1999(3)

 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的田野工作方法―浮选法.考古,2004(3) 周本雄.考古动物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周昆叔.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孢粉分析.考古,1963(9)

 周昆叔等.花粉分析方法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75(1)

 周昆叔等.塑造现今地质地理环境的划时代事件—2500 年来气候变凉干及其影响.见:环

 境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1)

 朱泓.关于殷人与周人的体质类型比较.华夏考古,1989(1)

 朱泓.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类型的聚类分析.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 朱泓.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聚类分析.北方文物,1990(4)

 朱泓,孟庆福.中国北方青铜时代居民体质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博物馆研究,1993(3)

 朱泓.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种族.文物季刊,1998(1)

 朱泓.中国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见: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西夏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朱来东.遥感技术与农业考古.农业考古,1986(2)

 朱乃诚.概率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初步应用―以陕西渭南史家墓地的墓葬为分析对象.史前研究,1984(1)

 中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颖河上游考古调查中运用 GPS 与 GIS 的初步报告.华夏考古,1998(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技术实验研究中心.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8)

 钟世航.用物探方法解决文物保护和考古中的某些难题.地球物理学报,1991,34(5)

 (美)布莱恩•费根著.用鱼骨和鱼鳞判断遗址曾被占用的季节. 晓文译.北方文物,1990(4)

 弗•温多夫著.加速器质谱技术在田野考古应用的进展. 郭庆春译.中原文物,1995(4)

 科林·伦福儒著.对考古学解释的反思.见: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路易斯·宾福德.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见: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福尔德•平格尔,宋宝泉.航空摄影考古在中国应用之探讨.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皮特尔•白特甘著 赵冰译.新石器时代湖边居址和自然资源的管理—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环境研究方法.见:考古学研究(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R.L 霍兹.DNA 资料重绘人类演化图.江汉考古,1997(4)

 [日]西本丰弘蓍 ,陈杰译.动物考古学的方法.北方文物,2000(1)

 [日] 新美伦子蓍, 陈文译.日本的动物遗存研究状况.华夏考古,1997(1)

 A. M: Pollard and H. Hatcher. The Chemical analysis of oriental ceramic body compositions: Part I: wares from North China,.Archaeometry, 1994, 36 (1).

 Bass, G.F. & Katzev, M.L. New tools for underwater archaeology. Archaeology, 1968(21) Cann RL.,Stoneking M and Wilson AC. Mitochondrial DNA human evolution. Nature, 1987,325:31-36 Cann RL.. DNA and human origins. Ann Rev Anthropol, 1988, 17:127-143

 D. R., Piperno. Phytolith taphonomy and ditribution in archaeological sediments from Panam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1985(12) G. W. Pearson. Precise Calendrical Dating of Known Growth-Period Sample Using a “Curve Fitting” Technique. Radiocarbon, 1986,28(2A) Hagelberg E. Ancient and modern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Pacific. Electrophoresis, 1997,18 Libby,W.F., et-al. “Age Determination by Radiocarbon contents: World Wide Assay of Nature Radiocaron”. Science, 1949,109 M. H., Kurmann. An opal phytolith and palynomorph study of extant and fossil soils in kansas (USA). Paleogeography, Paleoclimatology, Paleoecology, 1985,49: 217-235 Michael B. Schiffer. Advances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 London: Academic

 Press, Inc. Ltd,1984(7):300-301

  Ovchinnikov I V, Gotherstrom A, Romanova G P, et al. Molecular analysis of Neanderthal DNA from the northern Caucasus. Nature, 2000,404:490-493. Palmer, R. A computer method of transcribing information graphically from oblique aerial photographs to maps. Journal Archaeological Science 4, 1977, 283-90. P. Iacumin,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as Dietary Indicators of Ancient Nubian Populations(Northern Sudan),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1998(25) Stone AC, Stonking M. mtDNA analysis of a prehistoric Oneota popul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peopling of the new world. Am J Hum Genet, 1998: 62. Stove, G. C., & P. V. Addyman.1989. Grounding-probing impulse radar: an experiment in archaeological remote sensing in York. Antiquity 63, 337-42. Synnott, P.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an archaeological application. In Discovery Programme Reports no. 4. Dublin: The Discovery Programme. 1996.

推荐访问:考古学 教学大纲 科技
上一篇:妇联教育考察报告x
下一篇: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调研报告x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