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范例:《呐喊》自序|呐喊自序

来源:英国留学 发布时间:2018-12-04 点击:
高一网免费发布高一语文教案范例:《呐喊》自序,更多高一语文教案范例相关信息请访问高一网。

【导语】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大范文网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语文教案范例:《呐喊》自序》,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明确鲁迅先生为何要创作《呐喊》。

  3、体会鲁迅先生思想脉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应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2.教师指导自读应注意点拨,抓住实质性问题深入思考。

  3.参阅鲁迅《自叙传略》,并在一教时内完成自读设计题。

  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提起鲁迅先生,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同学们在初中时学过他的哪些小说?(《故乡》、《故乡》、《孔乙己》等)大家知道这些小说选自哪一部小说集吗?(《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板书)

  鲁迅生平(照片)

  1、照片简介

  2、鲁迅年表

  年份::::事件::::

  1881农历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

  1893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重病,家产中落。

  1898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1902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6与朱女士结婚,复赴日本,中止学医,研究文艺。

  1909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1918~1936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发表,创作源源不断。

  1936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于上海病逝。

  课文解读(多媒体运用)

  教师:无论是伟大的还是平凡的百姓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有)好,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鲁迅的一首诗---《梦》。

  1、鲁迅的《梦》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

  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

  颜色许好,暗里不知;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你来你来!明日的梦。

  ---《梦》

  说明:这里的“梦”是指一种憧憬、一种希望、一种理想。在“那风雨如磐”的黑暗年代,各种各样的人,做着各种各样的“梦”。但这一个又一个的“梦”不是“黑如墨”,就是“墨一般黑”,没有什么不同。身在黑暗中,什么都看不见,就象在没有窗户的“铁屋子里”,身热头痛,快要被闷死了。鲁迅在这里为什么这么说呢?鲁迅究竟有过什么样的梦呢?好,下面我们来看鲁迅的好梦.

  【二】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文章,从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最主要的是,要学习他“针砭时弊”,“揭示病根”的务实文风,学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骨气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这应该是可以贯穿和落实到鲁迅先生所有文章的教学中。

  具体到本文而言,我们认为,应将重点放在鲁迅先生为何要创作《呐喊》这一问题的探讨上,在引导学生阅读本文时,深入思考,探讨分析,最终解决这一问题,则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教学方法:点拨、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本文的主要目的及所要领会

  的中心。

  二、自读全文,划出叙述个人生活经历中列举的典型事例,勾画出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的句子。

  三、完成课后“练习”。

  阅读指导内容与步骤

  基本思想:《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阅读练习

  一、理清思路,掌握全文结构。

  提示: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叙述自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过程。

  两层:1.总写(第1自然段);

  2.分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从“S会馆里有三间屋”到结尾):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和他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创作态度。

  两层:1.写自己创作小说的动机;

  2.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小说成集时的心情和小说的命名

  二、按拼音完成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词义。

  (zhì)铺(zú)业久(wéi)

  不(míng)一钱不(dàn)于前驱

  愤(mèn)反(xǐng)

  三、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指的是什么?

  提示:“梦”是理解全文的主要线索,也是“文眼”之所在,通篇叙事线索可列为“好梦”——“寂寞”——“呐喊”。应着重弄清它们的含义。“梦”是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段。

推荐访问:高一语文教案范例:《呐喊》自序 《呐喊》自序课件 《呐喊》自序ppt
上一篇:2018年政治建警心得体会【新警培训心得体会2018年优秀例文【三篇】】
下一篇:【2019年幼升小必备之北京幼升小报考流程大解析】2019幼升小新政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