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来源:美国留学 发布时间:2020-03-27 点击: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材简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讲课文。

  

     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本文以火柴为线索,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产生美好的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学情分析

 因为本课是第二课时,在有了对第一课时的(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时间背景、环境渲染、小女孩的外貌描写)了解,为本课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所以我采用第一次点燃火柴的部分,由师生共学。而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点燃火柴自学的方法,这样就降低了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其命运的悲惨;

 感悟含义深刻语句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在大年夜忍受着寒冷、饥饿在街上卖火柴。没有欢乐,没有人关爱的她痛苦地坐在墙角里。她觉得很冷很冷。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于是,她擦燃了火柴。那么小女孩每次擦火柴都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5-10自然段,画出幻象的句子大声地读出来。

 二、学习课文5-10自然段。

 (一)品读幻象中的“幸福”

 1、学生读文,画句子。

 2、学生反馈,品读感悟。(课件展示5次幻象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女孩在幻象中的幸福。)

 【设计理念:所体会的幻象越美好,与幻象消失一旦联系,则更凄然,为后面的比较作基础。】

 3、多美好的幻象,但同学们想想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象? 

 4、教师根据反馈小结:现实中的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有人疼爱,所以她渴望温暖、温饱、渴望爱、渴望幸福,所以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

 过渡:火柴终究是要灭的呀,火柴一灭,小女孩所渴望的得到了没有?读课文,找出火柴灭了有关句子。

 (二)品读现实中的“痛苦”

  1、学生找句子。

  

 2、学生反馈。

 (1)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2)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有冷的墙。

 (3)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3、指导学生读出小女孩幻象消失后的失望、伤心和现实的痛苦。

 4、再次品读奶奶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和现实的痛苦。

 过渡:

 美好的时光,一次又一次地消失,所以当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出现时她急迫地叫了起来。 

 ① 示句子:“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就会不见的!”

  ②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见到奶奶迫切、激动、祈求等心情。

 ③每句话都用上了感叹号,表达了什么? 

 5、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相比,特别是与第一次擦火柴有明显的不同。

 比较句子: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1)读读前后两次擦火柴,抓住重点词,想一想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指导朗读。

 【设计理念:运用句子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残酷的现实迫使小女孩从开始的犹豫到最后的果断,渴望幻景永不消逝。】

  6、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不惜浪费“一大把”火柴,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1)出示句子: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3)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课文11-12自然段,深化课文主题。 

 1、配乐,师深情朗读。 

 2、质疑:

 ①小女孩死了,为什么她嘴上还带着微笑? 

 ②小女孩悲惨地冻死街头,是那么的不幸,作者却为什么说她是幸福的呢?

 3、出示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4、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5、教师引导。

 (前一个“幸福”是因为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后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6、在当时的社会,对一个穷苦的孩子来说,死就等于幸福。这告诉我们什么呢?(社会的冷酷,人们的无情。) 

 7、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设计理念:通过强烈的对比,体会小女孩面对寒冷、饥饿,面对痛苦的美好幻象,深层次衬托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社会的冷漠。】

 四、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安徒生爷爷含着辛酸的泪写下了这个故事,他是通过残酷的现实和美丽的幻象对比,这种表达方法是虚实结合,看,幻象越美好,现实就越痛苦,这样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更能突出小女孩的生活悲惨。)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你觉得自己生活过得怎样?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想一想: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身边,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设计理念: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幸福自己比较撞击了学生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美好的生活。】 

 六、课堂总结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读者,他一生写下了一百多篇童话,受到全世界儿童和大人的喜爱,希望同学们用心去阅读,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七、作业 

 1、阅读安徒生的作品

 2、朗读课后习题习

 3《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写几句话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 

 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现实                            

    幻景   

        

 (残酷、悲惨)——————— (美好、幸福)

 寒冷      (温暖)    火炉

          

  饥饿      (食物)    烤鹅

         

 痛苦       (欢乐)    圣诞树

         

 孤独      (疼爱)    奶奶

推荐访问:课时 教学设计 小女孩
上一篇:新党章学习思想汇报|
下一篇:大班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 [幼儿园大班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说课稿]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