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管理制度_测量检测管理制度

来源:美国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4 点击:

  

 ****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 管理制度

 前

 言 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要求,矿井应建立与自身地质条件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治等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制度应系统完善,针对性强,便与考核,制度应遵照《煤矿安全规程》等法规要求建立。根据各专业规程(《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煤矿防治水规定》、《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及《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和上级制定的有关地测防治水工作方面的规章、细则和制度,结合**公司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目

 录 前言………………………………………………………………1 第一章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 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技术管理……………………… 12 第三章 煤矿地质……………………………………………… 16 第一节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16 第二节 预测预报制度………………………………………… 18 第三节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 21 第四章 煤矿测量……………………………………………… 26 第一节 测量技术管理制度…………………………………… 26 第二节 测量技术操作制度…………………………………… 33 第三节 矿区井田内小煤窑调查管理制度…………………… 59 第五章 煤矿防治水…………………………………………… 61 第一节 防治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61 第二节 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63 第三节 井下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 65 第六章 煤矿防治冲击地压…………………………………… 69 第一节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 69 第二节 预警处置及效果检验制度…………………………… 71 第三节 防冲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74 第七章 地测防治水相关制度………………………………… 77 第一节 地测防治水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77 第二节 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77 第三节 图纸审批、发放、回收、销毁制度………………… 82 第四节 资料收集、整理、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84 第五节 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 86 第六节 地测资料管理制度…………………………………… 87 第七节 制图中心管理制度…………………………………… 88 附录一 测量作业人员配备参考……………………………… 89 附录二 测量仪器使用、维护和保管规定…………………… 90 附录三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相关人员名单………………… 92

  **公司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制度 第一章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总经理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总经理是矿井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对全矿安全生产负责。 

  2、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执行去掉 方针和安全法规、规定、规程、指令、上级文件、领导指示及各种单项专项措施,确保矿井有序、安全生产。  3、制定本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根据需要配备合格的安全工作人员,对每个作业地点进行跟班检查。 

  5、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仪器和劳动防护用品的及时供应。 

  6、依照“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7、制定矿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计划,矿井发生灾变时,负责直接指挥抢救工作,对重大事故予以追查处理。  8、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矿井事故,排除隐患。  9、及时向企业监管部门汇报矿井事故。

  10、按规定时间主持召开安全办公会议和现场办公会。 

  11、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汇报企业安全生产重大决策,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进度情况和重大事故的处理情况及职工提出的改善劳动条件建议的处理情况。 二、总工程师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总工程师在总经理领导下,对矿井安全生产,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负责。 

  2、协助总经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法规、规程、规定、指令以及文件和领导指示,负责《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的审批审报工作。 

  3、组织编制矿井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每季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补充。 

  4、组织编制矿井安全技术发展规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协助总经理贯彻实施。 

  5、审批各种生产作业规程、安全措施,并协助总经理去掉 贯彻执行。 

  6、直接领导一通三防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审批、检查,、 监督一通三防计划和措施的落实工作。 

  7、重点管好瓦斯管理排放工作,严防重大瓦斯事故发生。巷道贯通后及时调整通风系统,防止煤层自燃,杜绝外因火源,防止重大火灾事故发生。 

  8、审阅通风瓦斯日报,出现的通风气体超限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9、每月组织一次一通三防大检查和一通三防办公室会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10、结合实际组织学习研究推广安全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经验,并解决其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1、协助总经理组织指挥全矿井反风演习和矿井发生灾变时的抢救工作。 三、生产副总经理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在总经理领导下,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2、协助总经理贯彻执行党的安全法规、规程、规定、指令,、 上级文件和领导指示,在指挥生产中坚持“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安全工作。 

  3、负责对批准后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各种安全技术措施的学习,贯彻检查监督实施工作,并大力支持安全检查人员的工作。 

  4、负责抓好采掘工作面一通三防设施的管理使用工作,出现问题要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防止事故发生。 

  5、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质量安全生产 标准化工作,严格要求各单位按作业规程和质量安全生产 标准化规定施工。 

  6、深入现场超前指挥,发现隐患,安排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 

  7、协助总经理组织矿井灾变时的抢救处理工作。

  8、对区、科、去掉 队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监督检查、修改补充。

  9、认真布置、落实总经理安全办公会议提出的整改项目进度情况,并向总经理汇报。 四、地测副总工程师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矿井地测技术管理工作负责。 2、参与编制矿井年、季、月度的生产计划和灾防计划;编制地测技术发展的远景计划,提出落实计划的技术方案。 3、根据生产需要,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查地质、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做好矿区测量控制网改造、矿井大型贯通等重大工程的实施。 4、组织好地测防治水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使矿井地测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现代化;推广应用地测新技术、新工艺和地测先进经验,强化管理,不断提高矿井地测工作水平。 5、负责组织、审查所有地测资料,组织相关人员及时提交矿井安全生产所需的各种地测资料,按规定时间及时组织修编矿井地质报告。 6、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地质、瓦斯地质水害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性并及时进行预测、预报;掌握储量动态,加强储量管理;做好地表岩移观测工作,合理确定矿区岩移参数,为矿井各类保安煤柱提供技术依据;督促测量人员及时下发贯通通知单,确保安全生产。 7、深入现场,及时掌握各头、面地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根据矿井生产计划,合理安排月、季、年度的地测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进行定期检查。 9、经常对地测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地测人员开展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地测队伍的业务素质。 10、负责组织和落实矿公司 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五、生产部部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技术政策和煤矿安全规程。 

  2、协助矿去掉 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安全技措计划和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审查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 

  3、对采掘工作面及井巷工程的重大技术问题,要亲临现场检查,解决施工中的难题,对顶板、防治水、通风瓦斯、煤尘等方面工作列为自己工作的重点,要亲临现场参加抢救事故。 

  4、发生重大事故并时 对重大事故进行组织去掉 追查分析,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5、帮助承包区队认真搞好安全教育和职能转变工作,及时督促区队迅速整改不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6、参加总经理安全办公会,对办公会提出的整改工程要及时提供技术措施,协助有关单位按时如期按时和如期去掉一个 完成。 六、地测副部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认真贯彻《煤矿测量规程》和《煤矿》《煤矿地质规程》 及有关的生产技术、规范、条例等,协助部长搞好部室的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全矿地质测量等生产技术日常具体工作,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规定。 3、负责建立井下精确的测量控制系统,做好现场指导,及时督促完成图纸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4、负责审定本部室所管采煤、掘进、地质、测量、计划、统计等专业的有关报表,按月、季、年度认真填写并按要求上报。 5、负责审定主要井巷及地面建筑物保安煤柱,设计计算书,对“三下”采煤进行下沉测绘。 6、负责地质说明书、基本矿图的审查等工作。 7、搞好地质防治水、雨季三防等工作,防止矿井发生突水事故。 8、负责组织本部室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矿井灾害应急预案》等重要文件的编制工作。 9、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七、地质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在副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 和主管部长的领导下,负责提供地质构造、地质变化资料、地质安全工作,并做好业务保安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具体落实相应技术管理规范。 3、熟悉并掌握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规律,查明影响生产的一切地质因素,及时提供有关资料,提交相应的报告和预测预报。 4、参与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如探放水、带压开采等)的设计和规程编制,并负责组织实施。 5、收集勘探和采掘工作面揭露的一切地质资料,及时提出地质预报。 6、编制或修订矿井地质报告,做好水平、盘区、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工作。 7、完成各种地质图纸、资料、报表编制,填写并做好地质资料的归档保存工作。 8、参与煤层煤样的采样化验工作,掌握煤质变化规律,调查研究矿山地压、地温、瓦斯、二氧化碳等现象与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 9、完成部长主管领导 交办的其它工作。

 八、测量技术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在地测 副总工程师和主管部长的领导下,负责测量组的业务保安去掉 、矿煤矿 井上下测量管理及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2、负责编制和提供井下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地面塌陷分布图和贯通资料,并能提供相应的原始数据。 3、对所提供的资料、导线数据等负技术责任。 4、监督有关测量工程施工的技术工作,必要时有权停止不按设计施工的施工队伍。 5、负责编制主要井巷及地面建筑物保安煤柱设计书,对“三下”采煤区域进行下沉测绘。 6、根据井巷贯通工程要求,编制贯通设计。 7、负责全矿测量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8、负责测量仪器、工具的定期检校、保养和维护工作。 9、完成部长主管领导 交办的其它工作。 九、测量组组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在部长测量技术员 领导下对本组的测量业务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好全组人员完成本专业的各项任务。   2、负责组织建立井下平面控制网和水准网,实测各类巷道和工业广场平面图,按照基建、生产和设计的要求,正确地标定各项工程的几何关系。   3、积极与采掘单位协作,做好巷道中腰线标定工作,及时延伸中腰线。   4、及时组织实测采掘进度,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准确反映生产情况,为基建、生产和设计提供可靠的测量资料。   5、负责组织健全矿井八大基本图纸矿图 ,认真搞好图纸的绘制工作,图纸要做到整洁美观,内容齐全,确保精度,并根据基建、生产设计的需要,随时提供各种专业用图。   6、重大井巷工程贯通后,要及时组织联测并做好精度分析和贯通总结工作,对测量事故要认真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7、组织做好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保管、维修和检校工作,仪器和工具要建档立卡、专业保管、定期检查、及时擦拭;若有损坏,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8、认真组织好业务技术学习,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十、地质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协助地质技术员,经常性的深入采、掘现场,调查收集采、掘工作面地质和水文地质原始资料,掌握采掘生产情况和进度,及时收集和编录石门剖面及各种地质、水文资料。 

  2、配合地质技术员编写地质“三书”,生产设计资料及各种配合生产的地质资料。 

  3、协助地质技术员编绘各类配合生产的地质图件,及时填绘地质、防治水各类图件。  4、认真做好工作面观测和探煤厚工作,掘进工作面每隔30-50米探一次煤厚,采煤工作面一周做一次顶底煤探测,将实测情况详细记录,并作台账整理。  5、努力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知识,协助工程师、技术员做好各项地质技术工作。 

  6、协助地质技术员做好安全生产质量去掉 标准化资料的更新、整理工作。

  7、对采煤工作面积极进行顶底煤调查,发现丢失煤炭资源现象,及时下发丢煤通知单,并向部长及有关领导汇报。  十一、测量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负责做好测量仪器工具的保管维护工作,经常清尘防潮,若有损坏要及时向领导汇报。  2、负责采区控制导线的测量、计算、绘图、填图工作。  3、负责采区水准的测量、计算、绘图、填图工作。  4、负责一般工程几何关系的计算、校对、标定工作。  5、采区控制测量的观测、记录和资料计算。  6、配合测量技术员做好重大工程、重大贯通的 标定施测工作。  7、配合测量技术员建立健全井上下平面高程控制网。  8、认真学习测量业务,学习测量有关规程规定,服务好生产。 十二、制图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测量工兼任制图员。

  1、严格按照矿山地质、测量图例规定制图、测量并绘制八大基本矿图。 

  2、对于1:1000配合生产的原图每季度着色一次;1:2000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聚脂薄膜图分别每月、每季填绘一次。 

  3、按照规定时间保质保量上报月报图、季报图和年报图。 

  4、及时绘制各种生产所需用图。 

  5、严格按照图例和标准化要求,图纸线条要清晰、均匀,字体工正、符号准确无误,、 比例尺正确,、 图面干净、利落、美观。 

  6、经常坚持技术练兵,不断提高制图水平,学习先进经验,完善提高图纸质量。 

  7、经常深入井下现场,熟悉矿井生产布局,了解生产动态。 

  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技术管理 一、煤矿测量工作 1、负责测设本矿近井点、矿井联系测量,及时按规程要求测设井下各级控制导线和水准测量,并承担本矿的地面工程标定和测量工作及地形图、工业广场平面图等的补测工作。 2、对重要工程,在标定前要认真检查验算设计图纸,编制测量方案,做到标定的各项工程几何关系正确、起算数据准确无误;及时准确地做好井巷工程的标定工作和大型设备的安装定位工作,并监督施工单位按线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3、对工业广场高大建筑物进行定期的移动观察,掌握移动变形动态,并提交年成果资料。 4、对工业广场内新建或拆除各类建、构筑物和塌陷区范围新增建筑进行修测或补测及,及时 对地表裂缝情况进行调查填图工作。 5、积极开展地表和岩层移动观测工作,掌握本矿地表和岩层移动规律,参与“三下”采煤和塌陷区综合治理,以及土地征用、村庄搬迁的方案设计和相关的测量工作。 6、根据本矿地表岩层移动参数,进行建筑物,、 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的保安煤柱设计,对已设计的煤柱进行及时的监测工作,以确保安全。 7、按保安规程和业务保安制度的要求,巷道贯通、透老巷、老塘、小窑等情况,应书面通知区队及有关人员,对违反设计要求或不按测量部门提供的有关数据施工,应报请领导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8、测绘的各种矿图,应满足煤矿生产、建设和规划各阶段的需要,并为煤矿灾害预防、救护提供有关的测绘资料。 9、根据煤矿生产建设对测量业务提出的要求,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推广使用新技术和先进经验。加强业务学习,培养新生力量,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10、系统完整的积累测绘资料,为矿井开拓延伸以及矿井报废做好必要的资料准备工作。 二、矿井地质工作 1、查明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及影响生产建设的其它地质因素,做到煤层结构、地质构造等描述准确、完整。 2、编制矿井(采区)补充勘探工程设计,钻孔单项工程设计,参与相应地质报告的编制和审批工作。 3、对各类井巷要及时、完整、准确地进行地质素描,并于升井后两天内编出正式的井巷素描和地质构造素描卡片。 4、以准确、完整的第一手地质资料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一系列综合性的地质图件以满足生产需要。 5、绘制完整的日常生产地质用图,对收集的矿井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按规定时间编写完整的地质“三书”,并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 6、负责对新建矿井和矿井改扩建工程的地质资料进行检查和验收工作。 7、掌握矿井范围内小煤窑(老窑)开采情况及其边界,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资料。 8、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利用价值。 三、储量管理工作 1、查明矿井煤炭资源情况,定期测算并上报储量变化及开采、损失情况,为生产建设提供资源依据。 2、根据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要求,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实行业务监督。对违反技术政策、破坏和丢失煤炭资源的行为,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 3、负责储量的转入、转出、注销、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的呈报和审批工作。 4、参与制定、审查和分析各种回采率指标及其执行情况,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提供建设性意见。 5、对小煤矿的开采情况进行调查工作。 6、负责对矿井“三量”的圈定计算和上报工作。 四、水文地质工作 1、开展矿井水文地质补充调查,补充勘探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2、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伸、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或专门水文地质报告。 3、在开采工程中进行水害分析,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和探放水工作。 4、开展井田范围内专项防治水工程中水文地质工作,查明矿井各种充水因素,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资料。 5、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及时准确的收集采掘工作面水文地质原始资料,记录台账,并进行分析。 6、调查井田范围内正在开采的小煤矿和废弃老窑情况,并在矿图上标出小煤矿和老窑井口位置,开采范围、 开采年限,、 积水情况等。 五、资料管理工作 1、负责绘制各种地测矿图,负责各种生产用图和交换图的填绘上报工作。 2、负责地测图纸、资料的编号、登记及归档工作。 3、负责地测图纸、资料的保管和借阅工作。 六、参与矿井采掘技术设计和年度、季度、月生产计划和矿井远景规划的编制工作。 七、按地测防治水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要求做好地测各项工作,要求全体地测人员干标准活、放心活,树立全心全意为煤矿生产服务的宗旨。 八、结合煤矿建设、生产的需要,积极开展矿井地测的科研工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三章

 煤矿地质 第一节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因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根据本矿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成立领导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董事长

 总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经理

 生产副总经理

  成

 员:生产技术部

 安全监察部

 调度信息中心

 通防部

  机电运输部 人力资源部 物资供应部、救护队、医务所及相关部门

 领导组下设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活动组织和地质灾害防治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领导组职责:

 1、对本矿的地质灾害防治全面负责;

 2、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3、处理因采矿引起地质灾害的纠纷工作;

 4、组织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三) 各部门职责 1、副组长办公室:负责牵头开展地质灾害环境恢复治理工 作,牵头处理因采矿引起的纠纷工作。 2、生产技术部:负责牵头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3、调度室:负责接受并传递隐患信息,协调有关各部门的工作。 4、其它部室: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及领导组的分配,配合有关工作。 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1、地质隐患排查时间规定: 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每月(非汛期)对全矿区巡查一次;汛期(每年6月至9月)每周对全矿区巡查一次,每月对回采的地面区巡查一次。 2、工作面开始生产时,对开采区地面的地貌、建筑、公路等拍照留存,以便对比和观测。 3、工作面开始回采后,重点对开采影响区范围内的村庄、去掉 进行巡查,对采矿塌陷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拍照、观测。 三、地质灾害隐患预防制度 1、发现地质隐患后,根据生产技术部划定的危险区,由总工程师牵头书面通知业主,设置警示标志,不得随意进入危险区。 2、生产技术部负责在危险区边缘显著的位置,设置避险明白卡,注明危险区域、可能出现的隐患及引起的后果。 3、生产技术部根据情况在各村设置业余地质灾害监测员, 人力发展部负责培训有关基本知识,辅助日常的监测。 四、地质灾害隐患值班报告制度 1、当日值班副总经理为矿公司 当日的地质灾害隐患接受、协调处理值班长。矿公司 值班调度员为地质灾害隐患值班员,实行24小时值班。 2、值班期间,调度员接到矿区任何地方的地质灾害汇报(出现建筑裂缝、地表崩塌滑坡等),要及时通知生产技术部部长并同时汇报总经理、总工程师,由生产技术部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核查情况,12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汇报。 3、生产技术部根据核查的情况,确定是否可能立即发生险情,对于可能立即发生险情的地区,由调度室信息中心 协调,安监部安全监察部 要立即通知危险区的所有人员撤离险区,妥善安置,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汇报。 4、对于日常的巡查及监测,生产技术部汛期每周将新增隐患、原地质灾害隐患的变化、危险区的警示标志情况、受危险区的人群掌握避险情况等进行总结,书面汇报总经理、总工程师,并发放至安监部,安监部安全监察部 要根据情况组织制定防治措施,并将情况上报至上级有关部门。 五、地质灾害治理 1、对于因采矿引起的可能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地质灾害,由组长办公室负责牵头,协调进行立即治理,不得影响群 众的生产生活。 2、质量与环保办公室要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按照边生产、边治理的原则,组织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并按规定向国土部门进行上报。 第二节

 预测预报制度 为认真落实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地质规程》,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做好矿井水害的预测预报,为我去掉 公司防治水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杜绝重大水害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生产技术部职责 1、负责水害预测预报日常管理工作,制定落实《水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2、编制矿井年度、季度、月度《水情水害预报》及临时预报,并跟踪验证分析和总结。 3、负责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水情水害预报或者临时预报编制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 4、负责联系探放水人员进行超前探放水工作,负责监督施工单位进行超前探放水等指令性工作的安排及完成相关工作的汇报。 二、施工单位职责 1、根据水情水害预报或者作业规程进行施工。 2、根据职能部门的指令安排,负责(配合)本作业头面的超前物探、超前探放水及地质构造钻探等工作。 3、负责在掘进或者回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异常变化时,及时向公司调度室调度信息中心 和生产技术部汇报。 三、水情水害预报的主要依据 1、根据《勘探地质报告》中查明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褶曲、煤层薄化带、钻孔封孔情况等,查明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2、根据巷道在掘进、回采过程中实际揭露的水文地质情况,利用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规律,对相邻巷道或者工作面进行水害预测预报。 3、利用物探设备,如直流电法仪在井下巷道进行超前物探,结合井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对富水等物探异常区域进行预测预报。 4、根据超前物探、钻探的结果发现地质构造或者富水区,进行补充临时水情水害预报。 5、根据井巷施工过程中实际揭露巷道淋水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6、探查井田地质构造的导水性,总结地质构造导水规律,预测预报矿井涌水情况。 四、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工作要求 1、公司按 《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收集当月矿井水文、地质等原始资料,作为开展预测预报的基本工作。 2、公司在年、季、月初根据生产安排,编制《水情水害预报》,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审核后交公司总工程师签字后于当月的7日前报送有关职能部门及公司领导。 3、根据施工单位及调度室调度信息中心 的反馈信息,施工现场出现地质构造时,技术人员应及时深入现场观测,编写临时预报并下发施工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 4、相关施工单位在预报下发后严格按照水害预测预报执行,当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向生产技术部汇报现场情况。 5、生产技术部技术人员必须现场跟踪收集水文、地质资料,现场情况变化较大时及时补充临时预测预报,并下发相关区队。 6、生产技术部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地测防治水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及时收集编录原始地质资料、涌水量资料,并分析总结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7、生产技术部技术人员应积极与相关部门展开防治水研究工作,引进推广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预测预报手段,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 8、水情水害预报必须在综合分析各种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能及时、准确有效的指导生产。 9、每月对水情水害进行一次分析总结,对预测预报进行验证。 五、预测预报内容 1、综采、掘进工作面(巷道)名称,现采掘位置,下月计划采掘范围。 2、煤层顶底板岩性,顶板裂隙发育程度。 3、地质构造情况。 4、对影响采掘的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进行专门临时预报。断层预测预报内容主要为:断层位置、性质、产状、落差、影响范围、含水性、导水性、建议或者处理意见。 5、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6、充水因数分析,预测积水范围、积水量,涌水量大小,根据预测内容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处理意见。 第三节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 为了切实做好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消除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对矿井安全生产带来的影响,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结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特制订本制度。 一、领导管理机构

  公司成立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领导小组。

 组

 长:董事长

 总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经理

 生产副总经理

  成

 员:生产技术部

 安全监察部

 调度信息中心

 通防部

  机电运输部 人力资源部 物资供应部、救护队、医务所及相关部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地测副总工程师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二、领导小组职责、范围 组 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

 副组长:协助组长全面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重点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跟踪、督促、 检查,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等落实到位。 成 员:在组长、副组长的领导下共同开展完成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负责编制专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负责本专业内隐蔽致灾工作日常业务安排落实。区队技术员负责本区队的隐蔽致灾专业知识培训、, 部室技术人员负责督促帮扶区队人员共同提高专业知识。 三、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范围: 

  1、地表防洪灾害的排查 

  ①对矿井内及矿区周边的地表径流、塌陷裂隙区渗水情况、暴雨过后地表塌陷裂隙区积水情况巡查。  

  ②对矿周围的排水沟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工作,及时清理防洪沟,保证排水沟内的清洁,发现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复,保证排水沟的完好。  

  ③在雨季期间加强排水沟的巡查工作,对井口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防止强降雨期间,积水涌入井筒内,发生事故。 

  2、井下隐蔽致灾因素排查   

 (1)采空区  

  ①定期对矿井采空区进行观测,测量采空区出水量和变化情况,去掉 并记录台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汇报调度室调度信息中心 。    

  ②坚持定期对新旧采空区进行观测,对在观测或井下隐患排查过程中,去掉 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和可能诱发大的地质灾害时,应及时向组长及副组长汇报。       

  ③根据采空区与矿井其它采掘工作面影响关系,以及井巷工程、保安煤柱、矿体的相互位置及影响程度,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监测重点。  

  ④在采掘活动开始前确定矿区范围内地表采空区、地表塌陷区、地表错动区关系及影响范围。  

  ⑤确定采空区影响范围,圈定标识并通知相关人员,防止工作人员误入。 

  ⑥在回采过程中,若相对地表发现塌陷,对地表采空区塌陷范围进行现场观测,将塌陷情况及时汇报矿去掉 总工程师,并制定相关技术措施。       (2)断层、裂隙、褶皱、陷落柱、导水裂隙带等地质构造普查 

  ①建立年预报、月报的地质构造预报制度,年初按照年度采掘工程计划,对年度采掘工程可能遇到的断层、裂隙、褶皱、陷落柱等地质构造进行预报;每月根据月度采掘工程计划和井下采掘巷道揭露情况对各掘进头面,进行逐头逐面分析,准确分析巷道层位关系,对可能穿层巷道或过老空老巷、断层、鼓包等地质构造要提前通知生产区队,提出建议,并督促区队制定、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②建立钻孔资料分析制度,在巷道超前钻探结束后,要及时根据钻探资料,进行钻场分析,对钻孔中发现的层位变化等情况,分析前方可能存在的地质构造情况。  

  ③先探后掘,对掘进巷道采用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方法,探明前方地质构造情况和水文地质情况,并且保证30m超前探测距离。  

  ④定期收集井下地质资料。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定期到现场进行观测,并对煤层层位、厚度、夹矸、构造情况等进行收集整理,并建立台账,如发现地质层位变化及时分析可能遇到的地质构造。  

  ⑤定期分析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修改施工巷道附近煤层底板等高线,掘进巷道岩层层位变化情况,若为穿层巷道及时根据第一手资料分析巷道可能出现的提前或延后穿层情况;水文地质方面要及时分析巷道顶底板滴渗水情况及水量变化趋势、充水来源等资料,。 若物探、钻探显示的地质构造变化区域要及时分析构造变化带附近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情况,对中型以上断层,中型以上的褶皱,超过5m³/h以上的新增出水点要及时上报有关相关部门,并申请上级部门进行补充探测和专家论证。 (3)废弃老窑(井筒)井巷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 ①对矿区内及矿区周边的可能影响本矿的老窑及废弃井巷进行摸底,并在本矿的相关图纸资料上绘制出具体位置,并定期进行观测及排查。 ②对井下已采完工作面的防火密闭进行观测,并及时汇报出现的问题。 ③定期了解相邻矿井的回采情况,如有开采的矿井,调查清楚其废弃井巷是否对本矿有影响。 ④井筒、工业广场及附近水沟每年雨季前要清理附近杂物,疏通排水通道。 ⑤在井下发现下涌水量变化较大或降特大暴雨、地表水体变化等特殊情况,要及时对井筒周边水位进行测量。 ⑥若矿井后期对对去掉 井田范围内废弃井筒进行充填,对井筒充填方案和回填工程进行监督。 ⑦在工作面采掘工程接近钻孔之前,必须对钻孔资料进行查阅,全面了解钻孔的封闭情况,编制采掘工程过钻孔设计方案。 ⑧对于钻孔资料不详、模糊的钻孔,必须以“封闭不良钻孔”对待,在设计说明中必须明确提出来,要留足防隔水煤柱,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作为实在安全隐患来处理。 ⑨在设计中明确告知施工单位,去掉 所要揭露的钻孔数量及位置,以及钻孔的封闭情况,让施工单位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第四章

 煤矿测量 第一节

 测量技术管理制度 一、交换图制度 矿井交换图是反映井下采掘现场情况的工程图,做好交换图工作可便于矿井各部门及时了解井下的采掘布置及施工进度,便于上级管理机关及时掌握矿井生产情况,为生产管理及技术指导提供依据。为了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图纸资料,特制定交换图制度。 1、由专门的测量人员负责交换图的填绘、送还。 2、井下测量资料经核算无误后准确地填绘在图上,绘图所使用的图例符号及线条必须规范,图纸清晰、美观。 3、测绘工作完成后,由地测负责人审核合格后方可送出。 4、交换图每月更新一次,每月4号之前必须完成交换图的施测、上图工作,并送上级管理机关。 二、仪器使用保管、定期检校制度 1、所有仪器必须有厂家检验合格证,并存档。 2、根据有关规定,所有仪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检,重大贯通工程实测,必须做到先行检测且达到规定标准。 3、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使用说明及《煤矿测量规程》精心操作,确保测量精度及仪器安全。 4、仪器使用后,必须对仪器表面进行清洁工作,然后进行除潮处理。 5、借出仪器时必须得到地测部长的同意,并按期归还,接收时测量人员需对仪器进行检查。 三、巷道开口通知单制度 1、巷道开口前两天,由生产技术部出具开工口 通知单。 2、地测部接到开口通知单后,测量技术人员必须对各种施工设计图的空间关系和几何尺寸进行检查、复核。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当意见取得一致后,方可进行施工放线。测量人员对将开口地点的导线点进行检测,如果误差超过规程规定,将再次进行检测,以两次值作为最终值,作为起算数据。 3、主要石门及集中大巷开口前必须严格核定设计图,核定导线点,对有异议的地方及时汇报相关部门。 4、接到通知后,及时安排测量人员进行中、腰线标定工作。 四、贯通通知单制度 1、巷道或切眼贯通时,岩巷相距30米,煤巷相距50米时,必须由地测部门出据贯通通知书单 。 2、通知书必须送给矿公司 生产副总、安全副总、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机电部、安监部、通防部、调度信息中心及施工单位。 3、在相距贯通最后10m时,及时进行中腰线最后标定工作,预计贯通位置及贯通时间。 五、复工通知单制度 1、巷道复工前两天,由生产技术部出据复工通知单。 2、地测部接到复工通知单后,安排测量人员对将复工地点的导线点进行检测,如果误差超过规程规定,将再次进行检测,以两次值作为最终值,作为起算数据。 3、接到通知后,及时安排测量人员进行中、腰线标定工作。 六、停采通知单制度 1、采面回采至设计停采线前30m时,由地测部及时出具停采通知单。 2、通知单必须送给矿公司 生产副总、安全副总、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安监部安全监察部 、调度信息中心及施工队等。 3、及时统计进度,进行导线实测,并上图。 七、停掘通知单制度 1、掘进面迎头到停掘位置距相距 30m时,由地测部门及时出具停掘通知单。 2、通知单必须送给矿公司 生产副总、安全副总、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安监部及施工队。 3、及时进行导线实测,准确地在图纸上标定停掘时间。 八、工程进度通知单制度 1、每周一由测量人员实报当天掘进采掘 进尺,由调度员负责进行统计,统计在生产日报表上。并负责进行统计,进尺统计表上报调度信息中心、生产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及生产部长。

 2、每月由测量人员进行核实后出具进度通知单,通知单报生产副总、总工程师、地测部长、生产部长。 3、贯通巷道时,必须每日由测量人员精确报告工程进度。 九、安全隐患通知单制度 1、地测部门随时掌握各采掘点推进进度,对将掘至断层、揭煤点、带、石门岩层破碎带等特殊地段,必须提前发出安全隐患通知单。 2、通知单的内容为,预计出现的时间,性质,特殊地段长度建议采取措施等。 3、通知单必须送达主管副总、技术负责人、安监部安全监察部 、生产技术部、通防部、调度信息中心及施工队负责人。 十、图纸、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1、矿井技术改造、扩建、水平延伸等设计所需地质、测量资料由公司总工程师审核,矿业公司审批。 2、测量贯通通知单由测量组按规定提出经部长审核,报安监部安全监察部 、调度信息中心、通防部、施工区队等会签后,由公司总工程师和分管副总批准后,分发相关单位部门 。 3、测量贯通设计、地表岩移观测设计、“三下”采煤方案、地面控制网测量方案必须经公司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批准后,报矿业公司审批。 4、公司内用生产性图纸,必须经测量主管、地测部长,矿公司 总工程师审核签字盖章(部门)后,分发相关单位部门 ;向公司外提供图纸,需经公司总经理签字盖章(公司)后方可提供;其中井上下对照图的外借不分矿公司 内外,都必须经公司总工程师同意才签字后方 可借出。 十一、图纸发放、回收、销毁制度 地测图纸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资料,为使图纸内容正确,发放合理,应及时回收销毁,防止资料丢失、泄密,特制订如下制度: 1、各类矿图的发放、借阅,必须严格执行《保密法》有关 规定。 2、公司内各专业组工作人员,使用各类图纸资料后,应立即放回原处并落锁,如需将资料或图纸带出,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否则一律不得随意带出。 3、公司内人员需带图纸,并且时间超过一天以上者,需经地测部长批准并签字登记,承担对图纸资料的保密、保管义务,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对图纸造成丢失、泄密、损坏污染等,将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问题严重者,给予严肃处理。 4、绘制各类图纸都应严格按《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等有关规定进行,绘制完后,必须组织人员复审,领导签字后,方可使用。为确保图纸的准确性,每月末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查,不断充实完善各类图纸内容,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5、公司图纸管理实行专人保管,统一编号,分类登记,有目录索引,查找方便,达到档案化管理要求。 6、地测部内部所有图纸的打印需经部长同意后方可打印,并有图纸打印记录。 7、公司各部门索取矿图时,需经地测部长批准,并持有地测部长签字批条,方可提供相关图纸并办理登记手续,用图单位必须负责图纸保密事项宜 。 8、公司外单位索取图纸资料,必须持有正式公函,写明索取图纸的名称、范围、用途并报总工程师批准,方可提供相关图纸资料,用图单位必须对图纸的保密负责。 9、对反馈回来的交换图及公司领导退下来的图纸建立登记记录,没有利用价值的图纸,需经部长批准后及时销毁,以防泄密。 10、修编地质报告及各专业科研项目交付使用的图纸应及时移交公司档案室进行保管。 11、所有计算机矿图数据文件不得随意向外单位拷贝,公司各部门拷贝计算机矿图文件,须持有生产技术部部长签字的批条,井上下对照图必须持有总工程师签字的批条。 12、公司外单位需要拷贝矿图电子版,必须持有正式公函,写明索取图纸的名称、范围、用途后报总工程师批准。 13、经总工程师批准拷贝的计算机矿图文件,要建立文件拷贝记录,为防止复制,由专人负责跟踪销毁。 十二、大型贯通审批制度 1、3000米以上及两井之间的贯通必须实行审批制度。 2、由地测部门根据贯通巷道的种类和允许偏差,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编制施测方案。重要的贯通测量,必须进行测量误差预计。 3、将编制方案测量误差预计报总工程师批准后进行施测。 4、贯通后,及时进行联测,进行误差分析,写出贯通工作总结。 十三、安全生产联系制度 1、为使矿井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地测与设计、施工、采掘等区队应互相协作,紧密配合,相互监督。, 有关业务联系必须通过业 务联系单进行。 2、凡大型贯通及重要工程,在掘进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测量填图,严格按《煤矿测量规程》规定进行复测复算,并根据测量成果及时调整检查中腰线。当贯通的两工作面炮掘相距2030 m 、综掘相距50m时,测量人员必须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和有关领导,以便采取安全措施。 3、日常的测量任务,施工单位应提前1~2天通知生产部测量组成员,以便提前对数据进行对算。 4、大型重要贯通测量工程,生产技术部组织测量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查验算,编制贯通测量方案,并在地测副总工程师 主持下,通过业务会议确定贯通允许偏差,审查贯通测量设计方案,对特大型贯通,设计方案须经上级技术主管部门批准。

 5、如遇巷道相互贯通,遇老巷、老塘时,测量人员应按规程的有关要求, 提前书面通知施工区队和有关单位。 6、巷道已掘到位置、巷道停头暂不掘进或封闭巷道等,测量人员需及时发放停掘通知单,进行测量并及时填绘图纸。, 当巷道复工时必须下发复工通知单。

 7、施工单位在测量人员进行现场测量放线、探测工作面顶底煤时,应密切配合。生产技术部测量组应及时将测量成果以通知单的形式下发施工单位,以指导生产。

 8、各种巷道内的导线点、中腰线, 回采工作面停采线、点号及地质观测点,施工单位必须妥善保护和进行交接,如有损坏或怀疑时,应及时通知生产技术部测量组成员进行校检。 十四、测量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及考核制度 1、地测组对向设计、施工等部门提供的地质、测量资料的质量全面负责,如出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负责重新解释或重新调查。

 2、测量外业观测、内业资料计算从起始数据、原始资料、成果计算到填、绘图必须经过严格的校核和对算,未经校核的资料图纸不准使用。

 3、测量原始资料与成果计算,必须严格按《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执行。

 4、所有测量记录薄和成果台帐均应有校核签字,取消或重算部分要加以说明,在备注栏绘出必要的草图。

 5、施工测量前,应熟悉设计图纸,验算与测量有关的数据,核对图上的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几何关系及设计与现场是否相等。当对设计图纸有疑问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联系解决,同时对标定工作所需要的测点及其成果也进行检查。

 6、主要巷道开口后4到8米左右,应用全站仪标定,测出开口给线的方位角,巷道每掘30到200米必须用全站仪跟测,并计 算出给线的偏差值,当偏差值超限时,应及时纠正。 7、单位工程结束后,实际标定值都应与设计资料比较,计算偏差是否在误差充许范围内,若误差较大,要查找原因,总结

 经验教训,为以后工作提供借鉴。 8、事故分析、处罚 ①凡因违反技术操作规程而出现的影响工程施工的行为均属于工程质量事故。 ②地测防治水工作中造成事故时,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查出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并根据事故性质和大小提出处理意见,报矿公司 领导审核。

 ③出现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分析。一般事故由各组队去掉 长自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处理意见报技术部门,较大事故由技术部门组织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事故一般按以下程序:直接责任人介绍事故经过及结果,其他人员按有关规程对事故的原因、性质、责任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拿出整改措施。 ④主要分析事故产生的过程及结果,事故原因、性质、事故的责任人、事故的教训等,并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⑤根据出现的工作质量事故通过认真分析,在查清出现事故的原因及性质的前提下,按责任大小进行严肃处理。 (1)对主要的责任人视其后果轻重分别给予处罚,去掉 并进行脱产培训。 (2)根据层次管理的原则,根据每次出现工程质量事故的情况酌情处罚200、300、500元不等。 第二节

 测量技术操作制度 一、适用范围 1、本操作规程适用基本建设、生产矿井地面、井下测量工作。 二、上岗条件 1、必须学习《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测量规程》,掌握井下工作的一般安全知识和专业业务知识,熟悉仪器性能,掌握其操作办法,熟悉现场工作情况和有关的作业规程。了解工作地点的具体要求,经专业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必须掌握测绘资料整理计算方法、图纸填绘及对算等项工作。 三、安全规定 1、严格执行《测绘法》,遵守《煤矿安全规程》,按照《煤矿测量规程》中各项技术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汇总测量资料。 2、观测方法及要求应视等级、工程类别而定。各项观测限差,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和要求。 3、不得在地质测量、成果计算、资料汇总、图纸绘制、统计、工作总结中弄虚作假。 4、测量工作以施工设计、规程、任务通知单为依据。, 对于没有书面依据的测量工作,测量工有权拒绝执行。 四、测量准备 1、观测前,应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级别的测绘仪器,并按规程规定进行各项检验与校正。 2、工作前必须准备好测量仪器、工具及记录本等。现场施工测量、搬站、运输、上下井时应切实保证仪器设备安全,完工后及时清点、擦拭,整理好使用过的工具和记录本,严防损坏和丢失。 3、在有矿车或其他机械运输的巷道内测量作业时,应事先与有关部门、人员联系,在测量作业区段内禁止车辆通行、机械运转。测量作业中应加强前后瞭望,做好监护,保证仪器与人员安全。 五、全站仪测量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它是一种可以同时进行角度(水平角、竖直角)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和数据处理,由机械、光学、电子元件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由于只需一次安置,仪器便可以完成测站上所有的测量工作,故被称为“全站仪”。 全站仪上半部分包含有测量的四大光电系统,即水平角测量系统、竖直角测量系统、水平补偿系统和测距系统。通过键盘可以输入操作指令、数据和设置参数。以上各系统通过I/O接口接入总线与微处理机联系起来。 微处理机(CPU)是全站仪的核心部件,主要有寄存器系列(缓冲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指令寄存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微处理机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键盘指令启动仪器进行测量工作,执行测量过程中的检核和数据传输、处理、显示、储存等工作,保证整个光电测量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输入输出设备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装置(接口),输入输出设备使全站仪能与磁卡和微机等设备交互通讯、传输数据。 目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测绘仪器生产厂商均生产有各种型号的全站仪。不同型号的全站仪,其具体操作方法会有较大的差异。下面简要介绍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1.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足电) ①把电池盒底部的导块插入装电池的导孔。 ②按电池盒的顶部直至听到“咔嚓”响声。 ③向下按解锁钮,取出电池。 2)仪器的安置。 ①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②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 ③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 3)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 ①竖直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随即听见一声鸣响,并显示出竖直角。 ②水平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360,水平度盘指标即自动设置。随即一声鸣响,同时显示水平角。至此,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已设置完毕。注意:每当打开仪器电源时,必须重新设置和的指标。 4)调焦与照准目标。 操作步骤与一般经纬仪相同,注意消除视差。 (2)角度测量 1)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角度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转换为距离模式。 2)盘左瞄准左目标A,按置零键,使水平度盘读数显示为0°00′00〃,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显示读 数。 3)同样方法可以进行盘右观测。 4)如果测竖直角,可在读取水平度盘的同时读取竖盘的显示读数。 (3)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HD为水平距离,VD为倾斜距离。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六、经纬仪观测 1、在搬运、测量时,必须妥善保护仪器、工具,不得磕碰;观测时,仪器架设后,测站(和镜站)不准离人;测站搬家时,必须卸下仪器装进仪器盒。如测站距离较短,可以不卸下仪器,但必须怀抱仪器,用手托住架脚。行进时,不得跳跃或快跑。 2、测量外业观测应选择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的时间内进行。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像模糊或跳动剧烈,不应进行观测。三角高程测量还须选择大气折光比较稳定的时间观测。 3、在高楼和建、构筑物上设点观测时,作业人员应佩戴保险带。仪器上下搬运应采取有效措施,仪器箱和其他用具须放置牢靠,严防坠落,确保仪器和人身安全。 4、观测时,要按以下要求进行: ①仪器转动要平稳,用望远镜垂直丝照准目标时,应将目标置于水平丝附近;并按观测顺序依次观测其他它 目标。使用微动螺旋照准目标或用测微螺旋对准分划线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应为旋进。 ②每次照准目标,不得过分拧紧水平和垂直固定螺旋,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 ③观测过程中,照准部水准器的气泡偏离中心不得超过一格,接近一格时,应在测回间重新整平仪器。 ④当望远镜旋转超过了要观测的目标时,必须旋转一周后重新照准,不得反向旋转。 七、地面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 1、观测前应清除觇标、脚架周围杂草,并根据土质状况采取打脚桩或其他它 措施,使脚架稳固。观测时应避免日光照射,以便于操作和保证测角精度。 2、方向观测要选择一个距离适中、通视良好、成像清晰,并与测站大致等高的方向作为零方向。 3、水平角观测各测回,应均匀地分布在度盘和测微器上的不同位置。度盘和测微器的变换位置应按规程规定的度盘表进行。 4、在垂直角超过±3°时,每测回间应重新整平仪器.使水准气泡居中,或者采取在观测过程中,加入垂直轴倾斜改正的方法。 5、观测时的补测、联测、重测和取舍及观测限差、记录格式都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6、三、四等三角测量水平角的观测,一般应采用方向观测法。其操作程序如下: ①在测站上将仪器严格整平、对中。 ②经纬仪望远镜照准零方向目标,对好度盘和测微器。 ③顺时针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目标,读取水平度盘和测微器读数(重合对径分划线二次,每重合一次读一次数)。 7、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第二个方向目标读数,然后再依次照准第3、第4、…、第n个方向进行观测读数,最后归位到零方向。 8、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目标,按本条第3款读数。 9、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观测其余各方向目标,最后归零(方向数不超过3个时不归零)。以上操作为一个测回。 10、精密导线测量的水平角观测,其方法和操作程序与三角测量相同。只有两个方向时,应测左、右角。在总测回数中,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各为总测回数的一半),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观测右角时,仍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 八、井下导线测量 在井下观测时应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1、在主要运输大巷及运输石门等运输繁忙地段,须提前和有关单位联系停止运输;其他它 巷道和工作面的运输设施影响观测时,亦应立即停止运行。 2、在有架线巷道和电力设施的地点施测时,应特别注意人和仪器的安全,必要时应停电作业。 3、在上、下山等坡度较大巷道作业时,应事先联系停止工作面施工、禁止行车,然后方可施测。 4、井下导线水平角观测,应按规程的规定选用测回法或复测法。 5、测回法一个测回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测站上将仪器严格整平、对中。 ②照准后视目标,安置水平度盘的读数略大于0°。 ③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 ④纵转望远镜照准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 ⑤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后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 6、复测法一次复测步骤如下: 在测站上将仪器严格整平,对中。 ①照准后视目标,安置水平度盘为0°,固定度盘,打开复测器。 ②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关闭复测器。 ③纵转望远镜照准后视目标,固定度盘不读数,打开复测器。 ④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 ⑤风速过大,对中困难的地段,可采用镜上光学对中., 或采用挡风措施以确保对中精度。 ⑥设点困难或边长过短时,为保证测角精度,可采用三架法施测。 九、三角高程测量 1、地面三、四等三角高程测量垂直角的观测,一般将观测方向分成若干组,每组包括2~4个方向,分别进行观测;若通视条件不佳,也可以分别对每一个方向进行连续观测。 2、每一个方向的观测,要在垂直度盘的两个位置上进行。 3、各方向垂直角观测的照准部位,须按规范规定的有关符号记入手簿。 4、垂直角的观测程序:在垂直度盘的一个位置上,将望远镜的一根或二根水平丝依次照准该组的每个目标,并进行垂直度盘读数(重合对分划线两次);纵转望远镜,依相反的照准次序进行垂直度盘的另一位置观测;如此完成该组中每一方向一测回的操作。 5、两个镜位照准目标时,目标的成像应位于垂直丝左、右附近的对称位置。用三丝法观测时,纵转望远镜前后,水平丝照准一律按上、中、下丝的次序进行。 6、在进行垂直角观测前,应将照准部水准器整置水平;在每次进行垂直度盘读数以前,必须将垂直度盘上的气泡精确调至中央。 7、观测过程中,当发现指标差的绝对值大于30”时应进行校正;已测完的一个完整测回,若其他它 各项符合限差要求,仍可使用。 8、垂直角观测的限差与重测应严格执行规范规定。 9、观测结束,必须量取觇标和仪器水平轴至中心标石上标志面的高度。 10、井下三角高程测量采用中丝法施测。, 观测方法与地面三角高程测量相同。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可与水平角观测同时进行。 11、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同时要测量仪器高和前视高,并量测该点至底板高度。 十、施工测量 1、用经纬仪施工放线,标定次数和其他它 限差严格按有关规程要求确定;每次必须采用两个镜位标定,取其平均位置;严禁用一个镜位标定。 2、土建施工中,用经纬仪以及坐标法、支距法或交会法等放样后,应对各轴线间的几何关系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 3、用经纬仪标定巷道中腰线时,必须采用两个镜位进行。 十一、水准仪观测 1、使用补偿或自动安平水准仪时,在观测前,圆水准器应严格校正,观测时必须严格整平。 2、作业过程中应经常对仪器i角进行检验。当使用补偿或自动安平水准仪时,作业开始一周内每天应测定i角一次,i角稳定后每隔15天测定一次。 3、观测之前将仪器整平,找出倾斜螺旋的标准位置(零点)并做上记号,便于以后每测站都能较迅速整平。随着气温的变化,还要注意随时调整倾斜螺旋的标准位置。 4、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的仪器和前后视标尺的3个位置,应尽可能接近一条直线,并且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5、工作间歇时,应尽量在水准基点上结束观测,否则应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并做出标志。 十二、地面水准测量 地面等级水准测量须遵守以下规定: 1、在水准导线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2、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3、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4、晴天观测时,须用测伞遮蔽阳光;转点应选择稳固岩石或固定物体(如树桩、轨面、墙角等),如在松土地上,必须踏实并用尺垫。 5、三等水准测量应采用中丝读数法,并进行往返观测。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铟瓦水准标尺进行观测时,也可采用光学测微法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两种方法每测站观测顺序均为:后——前——前——后。 6、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当两端点为高等级水准点或自成闭合环时,可只进行单程测量,由已知点起测的四等水准支线,必须进行往返或单程双转点法观测。四等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顺序可为:后——后——前——前。 7、采用双面标尺中丝读数法的观测步骤如下: ①整置仪器竖轴至垂直位置(望远镜绕竖轴旋转时,水准器泡两端影像分离不大于1厘米)。 ②将望远镜对准后视尺黑面,用倾斜螺旋置水准气泡居中,再用视距丝和中丝精确读定标尺读数。 ③照准前视标尺黑面按2款进行操作。 ④照准前视标尺红面按2款进行操作,此时只用中丝进行标尺读数。 ⑥照准后视标尺红面,按4款进行操作。当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后——后——前——前的观测顺序时,在2款操作结束后紧接着进行5款的操作,然后进行3、4款的操作。 8、采用单面标尺法观测步骤如下: ①整置仪器竖轴至垂直位置。 ②按第50条2款进行操作。 ③照准前视标尺按2款进行操作。 ④变换仪器高度至10厘米以上,整置仪器与1款同。 ⑤照准前视标尺,按2款进行操作,此时只用中丝进行标尺读数。 ⑥照准后视标尺,按5款进行操作。当四等观测采用后——后——前——前的观测顺序时,变换仪器高度后,可先进行后视标尺的读数。 9、等外水准测量操作程序采用中丝法后——后——前——前的观测顺序,与四等水准测量操作相同。 十三、井下水准测量 井下水准测量一般采用两次仪器高方法观测,其操作程序如下: 1、用圆水准器将仪器粗略整平.前后标尺距离大致相等。 2、将望远镜照准后视标尺,旋转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精密重合,用中丝读取后视标尺读数。 3、照准前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精密居中,用中丝读取前视标尺读数。 4、变换仪器高,依上述步骤重新进行操作。 十四、平板仪测量 1、测图时注意保持图面清洁,非本测站施测范围内的图面部分,可用白布(纸)盖好。迁站前,要对照实地检查地貌、地物各点的位置和相互几何关系,发现点位丢漏或错位等问题必须及时纠正。 2、图面注记要清楚,遇有复杂的地段应随时按实地情况进行地貌描述。每板图绘制后,应到实地全面对照检查。 3、平板仪测图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对中:先将图板以目估概略定向整平,然后用对点器上部的尖端对准图板上控制点,移动平板使对点器的垂球尖端对准地面控制点,并使图板和地面两点在一条铅垂线上。 ②整平:旋转平板基座的脚螺旋,使图板上水准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都能使气泡居中。 ③定向:将平板仪的直尺边通过图上新展绘的本测站点和已知定向点(最好用距离较远的控制点进行定向)。转动平板,用望远镜或照准仪照准地面上相应的已知点,然后固定图板,再用其他它 控制点检验无误后,方可开始测图。 4、用大平板仪测图时,应按以下步骤操作: ①先检查测图板是否变动,无误后,立即用大平板仪的望远镜照准地形尺,用上、下丝读取视距。 ②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用中丝读取地形尺上的视线高。 ③旋转垂直度盘水准器微动螺旋,使气泡居中,观测垂直角。 ④用平行尺制点于图上,并注记高程。 ⑤根据施测的地物、地貌点,按其连续性,在现场绘出地物轮廓和等高线等。 5、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将小平板在测站上整平、对中。 ②把经纬仪安置在小平板附近,整平后量测仪器高度和仪器至测站的距离。 ③用照准仪照准地形标尺,将经纬仪上测得的水平距离,沿照准仪平行尺展点于图上,并注记高程。重复上述操作,进行各点测绘工作,直至测图结束。 6、小平板配合经纬仪测图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并记入手簿。把图板安置在测站附近,用小针在图板相应的测站上刺孔,固定半圆仪(最小刻度为20’较好)。 ②将经纬仪照准起始方向,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顺时针转动望远镜,照准另一控制点,读取水平角度。检查图上相应方向的夹角,其差值不大于半圆仪上最小格值时,则可进行测绘。 ③照准地物和地貌点位上的地形尺,读取水平角、视距、垂直角,并计算高程和平距。在图板上旋转半圆仪,使半圆仪上相应角度对准起始方向线,然后沿测点方向,按比例截取相应距离,将点位绘于图上,并在测点旁注记高程。重复上述操作,进行各点测绘工作,直至测图结束。 7、用测距仪配合小平板测图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用测距仪反射镜取代地形尺立于测点上。 ②用测距仪测出地物、地貌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作好记录。 ③将坐标展绘在图上。 8、对上述各种测图方法,应随时检查测站起始方向的正确性。迁站前,要对照实地检查地貌、地物各点的位置和几何关系,发现漏、错及时纠正。 十五、光电测距仪观测 1、用于煤矿井下测量的测距仪和电池必须具备防爆性能。 2、作业前,要根据需要的充电时间为电池充电,并按规范规定的项目,对测距仪及其主要附件进行检测,符合要求方可作业。 3、要选择良好的气象条件和有利的观测时间进行测距作业。操作要求如下: ①测距应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晰的气象条件下进行,雾、雨、雪天和大气透明度很差以及井下烟尘雾气较大的情况下不应作业。 ②在测距过程中,如遇大风或大气湍流影响严重时,应停止观测。 ③在平原或丘陵地区,晴天无云雾时,各等级测距的最佳时间是上午日出后半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下午日落前三小时至半小时。而在山地沟谷地区则应选在下午日落前的时间观测。阴天、有微风以及井下作业时,均可以全天观测。等外各类边长的测距作业,无须严格限制观测时间。 4、测距仪操作要求: ①操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测距仪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中的规定操作仪器。 ②测距开始前,应使测距仪与作业温度相适应。测量时,光强信号应在保证测距精度的情况下进行测距作业。 ③在晴天作业时,应给测距仪、反射镜打伞,严禁将照准头对向太阳,测距仪的主要电子附近件 应避免曝晒。 ④测距仪与反射镜必须配套使用。若更换反射镜时,必须重新测定仪器的加、乘常数,检查经纬仪望远镜光轴和测距仪光轴间的距离,与反射镜中心到视标中心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如不相等时,应进行校正或考虑测距结果的修正。 ⑤测距时,宜根据测程范围采用规定的反射镜个数。 ⑥测距作业时,避免有另外的反光或发光体位于测线或测线的延长线上,否则应采取措施。 ⑦测距时应暂停无线电通话,以免干扰。 ⑧架设仪器后,测站、镜站都不准离人。 ⑨测距作业时,一般应用检定测距仪时所用的温度计和气压计。测距作业前应预先打开温度计和气压计,待10分钟后方能正式读数。在测量前后,应在测线两端点上测定温度和气压数据。等外控制各类边长,可只在测站上测定。 ⑩测量气象元素时,气压表应平置,读数时要防止指针搁滞。温度计应悬挂在与测距仪和反射镜近似同高,不受阳光直射,受辐射影响小和通风良好的地方。在使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时,应按其使用说明书上所规定的通风时间测记温度。 5、测距仪操作程序如下: ①在测站上安置测距仪,应严格仔细地进行对中整平。对于分离式或组合式测距仪,需将测距头、控制器(箱)与经纬仪有机地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接好电缆线,并检查接装是否牢靠., 接触是否良好,防止测距仪晃动。 ②精确对中、整平反射镜,反射镜面与测线要近似垂直。 ③对于具有米、英制或360°及400°制的各种不同制式的测距仪,应首先将程序选择器放在所需的位置上(我国通用360°和米制)。 ④接通电源,进行仪器自检,待运行正常后即可开始测距。 ⑤照准反射镜可采用“电子照准”的方法,使光强信号适当时再进行读数。 ⑥按测距键,根据所测边的等级,按照规范所规定的测回数及读数次数进行读数。 ⑦按第65条第9款中的规定测记温度和气压。 ⑧观测垂直角(如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两端点高差,可不观测),并量取仪高和镜高。 ⑨测量边长的结果必须经过气象、加常数、乘常数修正后变成斜距,才能化算为水平距离。气象修正和加常数修正两项,可按不同的测边精度要求和测距仪的性能,在仪器内预置或手算。可在具有自动归算水平距离和高差以及坐标增量的测距仪上进行所需的自动计算。 十六、陀螺经纬仪观测 1、陀螺经纬仪定向应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不防爆的陀螺经纬仪下井使用时,需经技术负责人和有关部门批准。 2、使用陀螺经纬仪定向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定向前,应按要求对电池充电。 ②使用外接电源供电时,电压应与仪器要求的电压一致,正负极不能接错。 ③同一待定边的定向测量应由同一观测者完成。 ④掌握陀螺累计运转时间和陀螺马达使用情况。 ⑤启动陀螺前和制动陀螺到静止,陀螺必须锁紧。陀螺没有制动到停止状态时,不许转动经纬仪和把陀螺仪从经纬仪上卸下来。 ⑥启动陀螺时,应尽量使陀螺轴与陀螺北保持一致。 ⑦释放陀螺使之处于自由摆动状态时,转动陀螺仪应保证光标线在视场范围内。 3、陀螺定向观测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①在观测点上架设经纬仪,严格整平对中,小心谨慎地将陀螺安置在桥形支架上。 ②检查仪器的各开关位置是否在初始状态,部件、电器线路连接是否良好。 ③测定测前零位: (1)将仪器望远镜视准轴近似安置指北方向; (2)测定测前零位: (3)零位观测一般读记3个读数。, 测毕,应立即将陀螺托起; (4)在观测零位的同时测记自摆周期。 ④测记测前方向值。 ⑤确定陀螺近似北方向: a.利用,去掉 定向边已知的概略坐标方位角推算; b.利用陀螺经纬仪粗略定向; c.利用罗盘、图纸和太阳位置确定。 ⑥精确测定陀螺北方向: a.开始启动并测记起动时间; b.启动完毕后,细心、缓慢、均匀地释放陀螺; c.采用跟踪逆转点法、中天法或其它方法进行定向测量; d.测定完毕托起并制动陀螺。 ⑦测定测后零位。 ⑧测记测后方向值。 4、采用逆转点法观测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以一个测回测定待定边的方向值。 将望远镜视准轴置于近似指北方向,以不超过±60’为宜,固定照准部。 ②测前零位观测。启动陀螺几分钟后制动陀螺,然后下放陀螺灵敏部,观察目镜视场上光标象在分划板上的摆动。读出左、右摆动逆转点在分划板上的正、负格,连续读3个逆转点读数,并测定摆动周期。 ③启动陀螺马达,达到额定转速后,缓慢释放陀螺至半阻尼状态,稍停数秒钟后,再全部下放。用水平微动螺旋微动照准部., 使光标与分划板随时重合(即跟踪),到达逆转点,在经纬仪水平度盘上读数。按相反方向跟踪,依次连测5个逆转点即可。 ④测后零位观测方法同测前零位观测。 ⑤测定待定边方向值。 5、陀螺定向观测结束后,应立即锁紧,直至锁紧红圈旋至看不到为止,达到陀螺锁紧的目的。 6、陀螺制动操作,应将启动开关转到“制动”位置,大约50秒,速度指示由白色变为红色,再将陀螺“制动”。开关逆时针转到“运行”位置上,停留1秒后转到“关闭”位置,最后关闭电源开关。 7、中天法操作步骤与逆转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放到逗号之前 用秒表测记光标象每次经过零刻线的瞬间时刻,其他它 同逆转点法。 十七、特殊操作 1、严禁擅自进入盲巷、旧巷或已停止作业的掘进工作面进行测量。 2、在有架空线的巷道中进行测量或挂线时,要有防止触碰架空线的措施;需要在巷道顶作业时,必须断电后再进行作业。 3、在特殊地点搞测量作业,必须编制专项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 4、延线需打眼应由现场施工单位负责,测量工不得违章操作。 5、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米,其他巷道相距30米前,必须下达贯通通知单,并按规定经有关部门签字,下发,并必须留底备查。 十八、司尺 1、司尺操作一般指用钢尺丈量井上、下各种边长,以及水准测量、地形测量的立尺工作。 2、钢尺比长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尽可能在无风和接近作业温度的阴天进行。 ②测回数不得少于两个。每尺段丈量以不同起点读数3次,估读至0.1毫米,长度互差应小于1毫米。 ③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贴近钢尺,每尺段丈量时均须读记温度一次。 3、基本控制导线边长丈量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分段丈量时最小尺段长度不得小于10米,定线偏差应小于5厘米。 ②对钢尺施以比长时的拉力,应悬空丈量或托平丈量。去掉 并注记温度。 ③丈量时,钢尺两端各应有一人拉尺,司尺由二人负责读数;每尺段应以不同起点读数3次,读至毫米,长度互差应不大于3毫米。 ⑤量边时精力要集中,通过信号联络按规范要求进行读数。 ⑥丈量时钢尺不得扭曲和触及障碍物。 ⑦边长必须往返丈量,其精度要求应符合有关规程规定。 4、一般导线边长丈量操作方法:丈量一般导线边长时,可凭经验拉力,不测记温度,采用往返丈量或错动尺位(1米以上)的方法丈量两次,其互差不应超过规程要求。 5、量边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①在井上量边时应注意行人和往返车辆,以免折断钢尺。量尺点和量尺托架不能被碰动,必要时由专人看护. ②在井下有架空电线的地段,更应注意安全。 6、地形测量立尺操作应遵守以下操作规定: ①立尺操作应在测量前检查塔尺接头是否准确可靠,在作业过程中亦应经常进行检查。 ②立尺操作必须了解测图主要内容。在施测过程中立尺操作应根据地物、地貌特征,确保立尺点的连续性,并及时将地物、地貌的变化告诉技术负责人。 ③迁站前应主动与技术负责人共同检查有无漏测以及与实际不符之处。 7、水准测量立尺应遵守以下操作规定: ①应首先检查水准尺的完好状况,对于塔尺应检查接头是否准确可靠。 ②立尺时一定注意将尺立直,不倾不倒,保持标尺气泡居中。 ③等级水准测量应用尺垫进行作业。 ④在井下施测顶板及随帮上水准点的高程时,应特别注意保证水准尺的竖直。 ⑤、井下水准测量的转点应作出标记。 十九、记录 1、外业观测记录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整洁美观、格式统一。 2、各种观测都必须有专门负责记录人员,并严格按规定的要求记录,不能自测自记。 3、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或钢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册中(井下宜用铅笔)。, 严禁凭记忆补记。外业手册中每一页都须编号,任何情况下都不许撕毁手册中的记录纸。 4、手册中各记事项目,每一测站,每一时间段或每一测段的首末页都必须记载清楚,填写齐全。测站或测段的名称、等级、天气或成像情况、仪器类型及编号、观测者及记录者、作业日期、观测开始及结束时间等均按各类手册要求内容填写,并绘制必要略图。要求如下: ①水平角观测还应填写觇标类型、方向号数、名称及照准目标。 ②垂直角观测还应填写仪器高、觇标高、照准点名及照准部位。 ③水准观测还应填写测段水准起、止点点名(或点号)、后视及前视水准标尺号。 ④光电测距还应填写边名、仪器高、反射镜高、觇标高、反射镜个数、风力、信号强度、测站及镜站的温度、气压。 ⑤井下导线测量根据需要还应填写工作地点、钢尺尺号、量边时的温度、拉力以及碎部测量数据等。 5、一切数字、文字记载应正确、清楚、整齐、美观。凡更正错误,均应将错字整齐划去,在其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禁止涂改、擦改、转抄。对超限划去的成果,须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所在的页数。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的名称必须记载正确,同一点名在各种资料中应严格一致。书写时的简化汉字均以国务院颁布的简化汉字为准。 6、应熟知作业规范的有关规定和限差要求,严格按记录与计算取位的规定要求进行记录和计算。 7、对原始观测数据更改的规定: ①水平角和垂直角的观测,其秒值不得做任何涂改,秒值读错、记错应重新观测。原始记录的度、分,确属读错、记错, 可在现场更正,但同一方向两个镜位不同时更改同一常数。垂直角观测中“分”的读数各测回不得连续更改同一数字。 ②距离测量和水准测量中,厘米以下数值不得更改。确属读错、记错可在现场更改;但在同一测站、同一距离、同一高差的往、返测或两次测量的相关数字不得连环更改。 8、在记录过程中,要耐心、认真、细致、精力集中。采用复述方法记录,能及时发现观测中产生的错误(如对错度盘,看错方向等)和超限情况。掌握好重测及取舍原则,合理地进行重测、补测,确保记录、计算正确无误,使观测成果满足各项限差要求,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9、作业观测结束后,应对观测手簿进行全面检查。记录、计算正确无误,各项限差及检验项目均符合规范的要求后方可迁站。 10、采用电子记录器记录,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A76003—87《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 二十、计算 1、内业计算前必须对野外观测记录进行全面审核,确认无误且精度符合规程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工作。 2、计算时,首先应对观测成果进行整理,加入各项改正并按要求填入计算成果表,进行平差计算。 3、观测成果计算必须坚持对算,计算、对算或检查者都应在计算成果表上签字。 4、计算成果表上都要有草图。计算后的最终成果必须及时填入专门的成果表,并建立台账。 5、用计算机进行内业计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计算机程序必须经过验证,可靠后方可使用,并应符合《煤矿测量规程》或其它有关规程的要求。 ②所有的计算过程的检验结果都要妥善保存。 ③用于计算机的观测数据和计算成果等都必须备份,同时进库。 二十一、绘图 1、绘图操作前应熟知规程、规范、图式、图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绘图的内容、精度、比例尺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的规定。 2、绘图操作应在保证图纸精度、图面清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宽敞明亮的绘图室中作业。 3、绘图时必须熟练掌握各种直线笔、点规、单双曲线笔等的修磨和保养,以及各种规格的格网尺、线纹米尺的使用和检校。 4、绘图前必须准备好所需的绘图用具,绘图材料应选用存放一年以上裱糊好的绘图纸或0.1毫米以上并经过定型处理的聚酯薄膜片基。 6、方格网可采用对角线法、弧度法、斜方格网绘制法或用展点仪绘制。 7、绘制方格网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坐标方格网须用鉴定合格的格网尺和校验过的直尺。 ②经处理的绘图片基必须平整、干净。 8、绘制坐标方格网时,一套图纸最好一次绘完。 ①先绘图廓线,后绘图内格网。 ②用线纹米尺严格检查、修正。 9、铅绘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注记方格网的坐标值。 ②精确展点检查其正确性并注记名称、点号和高程。 ③按照规定的有关内容,先地面后井下,在图面上从上到下、从左至右的顺序绘制。 ④进行拼接和修整。 ⑤依台账和资料以及与不同图种比较,检查图面内容是否有漏绘现象。 10、着色上墨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着色按图例、图式规定颜色先地面后井下着色,色相要正确,着色要均匀。 ②画出各种独立符号,每种独立符号一次画完。 ③注记一般都应先数字后文字。 11、纸基原图着色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了解色彩的性能,没有胶质原料应在调色时加入少量胶水。 ②了解着色量,一种颜色的需用量要一次调够。 ③着色前要认真推敲色调,避免盲目涂颜色。 ④着色要一种颜色一种颜色地进行。 ⑤两色相接部分,一种颜色未干时不宜马上又涂另一种颜色。 ⑥着色后作做 全面检查,漏染的要及时补上。 12、图廓整饰工作应遵照下列要求进行: ①坐标方格网的坐标值应注记在内、外图廓线之间。 ②方格网与图廓线斜交时,注记应沿着方格网排列。 ③方格网与图廓线平行时,注记为水平字体,字头向上。, 数字一般写在图的右边和下边。 ④图签格式内的内容应填写齐全。 13、图线复制时不允许直接用原图晒图。 14、描图注意事项: ①描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根据需要选择质量好的描图纸或聚酯薄膜、专用工具、颜料、油墨及其他它 物品。 ②使用聚酯薄膜描图时,要首先对薄膜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③如采用光面薄膜,要在下面衬一张普通描图纸,以减低其透明度,使图面清晰、不易弄错。 ④防止图面污损、折叠。 ⑤描图时应注意握笔姿势正确、运笔速度均匀一致,起、落笔要快而轻,保证接头圆滑。 ⑥描绘方格网等较长线段时,所用钢板尺或直尺的直边应保持方向一致,由上至下、从左到右,且不可将尺面倒置过来,更不准对头画线。 ⑦描绘矿图所用墨汁(油墨)应不变色、不扩散,色泽鲜艳、浓度适宜、附着力强。 ⑧描错的地方当即修改,描完图纸要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使用。 二十二、收尾工作 1、测量工作结束后,应在室内对使用过的仪器、工具用软布或毛刷擦拭外部灰尘,通风凉干然后装箱。 2、仪器应定期擦拭、检校、鉴定、维修,确保测量仪器各精度指标符合要求。 3、认真填写仪器、工具档案。 第三节

 矿区井田内小煤窑调查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小煤窑开采情况的检测,确保矿井井下的安全生产,特制定**公司小煤窑调查管理制度(我公司井田范围内暂无小煤窑): 1、矿井每季必须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小煤窑的开采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或井下实测。井下实测时,必须确保入井人员的安全,井下实测完成后,必须进行几方签字确认; 2、调查或井下实测小煤窑的结果,必须及时填绘到采掘工程平面图或井上下对照图上,并将结果及时上报到矿业公司或上级有关部门; 3、调查或井下实测小煤窑发现小煤窑越界开采时,应立即按照有关程序进行上报,上报时文字叙述详细明了,图纸清晰,必要时必须附有调查或井下实测结果的原始资料; 4、必须建立小煤窑调查台帐,根据要求及时填写,并将实际调查或井下实测的资料妥善保管; 5、必须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关闭废弃小煤窑和现生产的小煤窑记录在案,并对本井田范围内现生产的小煤窑建立适当的资料交换关系; 6、在小煤窑开采邻近区域施工时,必须按照探放水的有关要求进行。 第五章

 煤矿防治水 第一节

 防治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管理,明确安全责任,杜绝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特制定煤矿防治水隐患排查制度。 一、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力度,保证隐患排查治理有效、扎实地开展,公司成立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小组: 组

 长:董事长

 总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经理

 生产副总经理

  成

 员:生产技术部

 安全监察部

 调度信息中心

 通防部

  机电运输部

 人力资源部

 物资供应部

 救护队

 医务所及相关部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生产技术部主管去掉 地测副部长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二、防治水隐患排查内容 1、矿井去掉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矿井去掉 防治水工作由总工程师负责,由生产部部长具体主管。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地点 要定期分析矿井去掉 充水条件、充水环境、涌水可能。 2、《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依据和规程。地测部门要根据实际,完善各种水文地质图纸。 3、矿井去掉 要建立健全矿井去掉 防治水的专门机构,并根据矿井本矿 水文分类情况和水害隐患情况配备满足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探放水设备、仪器和仪表。 4、受水害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在采掘前,应由生产技术部向采掘区队提交水文地质报告,作为编制采掘作业规程的依据。 5、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应建立健全水文地质原始记录和各种台帐,编制水文地质图,否则,按失职追究水文地质技术人员责任。 6、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坚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井下、地面防治水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工作必须有记录、有分析、有整改措施、有结果。 7、每年雨季到来之前,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对有可能造成矿井水害的隐患进行定期检查,并以书面形式汇报总工程师研究解决。每年在雨季前,机电部长机电运输部 组织一次对全矿井上、下所有防排水设备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报矿去掉 总工程师。 8、受水害威胁严重的矿井地点 ,井下各类防水闸门、防水隔离煤柱、排水设备、排水管路等防治水设施设备,必须按《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办理。 9、在小煤窑边界、采空区边界以及可能含水地段施工时必须执行“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水工程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的要求进行,必须有方案设计、单孔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排水方案及避灾路线等,设计应严格审批程序,工程结束要有总结。 10、含水断层、地表水体(河流、湖泊、水库等)必须留设足够的保护煤柱。凡需进行水体下采煤时,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案,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开采过程中对水体、地表进行定期的观测,确保水体下采煤的安全,。 11、井田范围内的小煤窑开采范围、积水情况、对矿井的危害情况必须调查清楚,建立健全专门的调查台帐与图纸,对发现的隐患与危害要及时上报,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防止小煤窑积水突出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对由于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裂缝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调查,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和措施,防止由于裂缝导入地表水造成突水事故的发生。 三、防治水隐患排查要求 1、生产矿井每月对上述防治水隐患所列的排查内容进行一次排查,并做好排查记录。 2、矿井公司 每月组织检查一次,对检查出来防治水隐患问题要下发防治水隐患整改通知书,并跟踪督促区队对隐患进行整改。 第二节

 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加强矿井公司 防治水工作的管理,明确安全责任,杜绝矿井去掉 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煤矿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1、公司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矿井防治水工作由总经理负责,由总工程师具体主管。受水害威胁的矿井要定期分析矿井充水条件、充水环境、涌水可能。否则,按失职追究生产技术部部长责任。 2、《煤矿防治水规定》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依据和规程,地测部门要根据实际,完善各种水文地质图纸,否则,按失职追究生产技术部部长责任。 3、公司要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的专门机构,并根据矿井水文分类情况和水害隐患情况配备满足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探放水设备、仪器和仪表,否则,按事故隐患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受水害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在采掘前,应由生产技术部向采掘区队提交水文地质报告,作为编制采掘作业规程的依据。否则,按失职追究主管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和生产技术部部长责任。 5、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应建立健全水文地质原始记录和各种台账,编制水文地质图,否则,按失职追究水文地质技术人员责任。 6、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坚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井下、地面防治水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工作必须有记录、有分析、有整改措施、有结果,否则,按失职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7、每年雨季到来之前,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对有可能造成矿去掉 井去掉 水害的隐患进行定期检查,并以书面形式汇报总工程师研究解决,否则,按失职追究生产技术部部长责任。 每年在雨季前,机电运输 部组织一次对全矿井上、下所有防排水设备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报矿去掉 总工程师,否则,按失职追究机电运输 部长责任。 8、受水害威胁严重的地点,井下各类防水闸门、防水隔离煤柱、排水设备、排水管路等防治水设施设备,必须按《煤矿防治水规定》办理,否则,按重大事故隐患分别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9、在小煤窑边界、采空区边界以及可能含水地段施工时必须执行“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水工程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进行,必须有方案设计、单孔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排水方案及避灾路线等,设计应严格审批程序,工程结束要有总结,否则按事故隐患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0、含水断层、地表水体(河流、湖泊、水库等)必须留设足够的保护煤柱。凡需进行水体下采煤时,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案,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开采过程中对水体、地表进行定期的观测,确保水体下采煤的安全,否则按事故隐患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1、井田范围内的小煤窑开采范围、积水情况、对矿井的危害情况必须调查清楚,建立健全专门的调查台帐与图纸,对发现的隐患与危害要及时上报,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防止小煤窑积水突出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否则按事故隐患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2、对由于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裂缝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调查,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和措施,防止由于裂缝导入地表水造成突水事故的发生,否则按事故隐患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节

 井下透水预兆停产撤人制度

  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各种灾害,不安全因素多,常见的煤矿五大灾害有水灾、火灾、瓦斯、煤尘及顶板,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有效开展煤矿水害防治工作,防止重特大水害事故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员工人身安全,杜绝伤亡事故发生,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中水害应急救援相关规定,当矿井发生水害预兆时,为保障人员及时撤离,特制定公司井下水患预兆撤人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一、领导管理机构

  公司成立防治水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董事长

 总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

 生产副总

 后勤副总

 成

 员:调度信息中心

 安全监察部

 生产技术部

 通防部

  机电运输部 人力资源部 物资供应部、救护队、医务所及相关部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信息中心,调度信息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同时负责撤人命令的下达和灾情的通报工作。 二、各部门责任划分 1、生产技术部和安全监察部每年要组织不低于两次水害防治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按公司年度计划进行演练,不断提高职工在发生突发事故时的紧急避险撤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机电运输部负责矿井排水系统的整体运行和矿井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负责水患地点排水系统的建立、水患地点机电设备的转移和保护。 3、通防部负责水患地点悬挂“严禁人员入内”的警告标志,各工作面瓦检员及时检查各点、各巷道的瓦斯浓度,并配合各班长组织人员撤退。 4、公司调度信息中心为指挥部,发布命令,严禁多头指挥,公司调度信息中心是发出预警通报的责任单位,当调度信息中心接到井下灾害事故汇报后,要立即启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措施。 5、人力资源部和物资供应部应保障整个撤人过程及升井后人员的安抚和必要的后勤保障。 6、在水患事故发生时,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要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工作面透水征兆 1、当气象预报出现“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以上的极端恶劣天气时,立即停产、撤人。 2、当施工现场出现下列透水的预兆:施工掘进迎头或工作面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发生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煤壁片帮、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涌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现象时,立即停产、撤人。 3、老空区发现异常突水时,立即停产、撤人。 4、影响到生产地点的排水设施失效无法处理时,立即停产、撤人。

 四、矿井发生重大水患撤人程序 1、矿井井下 在出现重大水害隐患需要撤人时,应委派一名现场总指挥,全面负责撤人过程中的一切事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处理事故。 2、现场总指挥应该指导井下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运,并与现场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水害受威胁的人员撤离。 3、井下作业人员在接到撤离命令后,应绝对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避灾路线进行撤离不要惊慌失措、各奔东西。 4、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 水源、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离,撤离前应设法将撤退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告知调度室。 5、撤退过程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它 固定物体,尽量避开水头,以防止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伤人。 6、如在撤退过程中,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的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7、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8、在撤退过程中应遵循由低到高的撤退路线进行撤离,切不可进入独头巷道。 9、遇险人员应该选择就近路线撤离: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 →采掘工作面进风顺槽→盘区辅运大巷→主斜井或副斜井→地面。 10、总指挥必须指定专人记录所有到达安全区的人员,并告知调度室信息中心 。 11、调度指挥中心指定专人核对到达安全区的人员名单。 12、安排对现场人员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姓名、工作岗位、地址等,并及时更新。 13、人员在撤离途中要保持沉着、冷静,听从现场带班领导的统一指挥,科学避灾,不得个人擅自行动。 第六章

 煤矿防治冲击地压 第一节

 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 为切实加强防冲基础工作,对生产区域防治冲击地压提出预防处理措施,特制定本制度。

 1、冲击危险的监测预报每天以监测日报表的形式进行预测,每周以周例会的形式进行预测,每月以总经理办公会议的形式进行预测,发现异常及时向总经理、总工程师汇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判定,判定有冲击危险时,由总工程师组织实施解危。 2、冲击危险程度分为三级: Ⅰ级(严重冲击危险区):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解危处理的地区; Ⅱ级(中等冲击危险区):需要进行解危处理的地区; Ⅲ级(无冲击危险区):可以正常工作的地区。 严重冲击危险与中等冲击危险区统称为有冲击危险区。 3、冲击危险程度可以采用经验类比分析法、钻屑法、应力在线监测、微震监测等方法确定,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时,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确定冲击危险性临界指标,并存档备案。 4、用经验类比分析法评定冲击危险级别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1)本煤层已发生冲击地压,或相似条件下的采区已发生冲击地压。 (2)煤层具有冲击倾向性。 (3)煤层老顶为厚5m以上,抗压强度大于70MPa的坚硬岩层。 (4)孤岛形、半岛形煤柱或停采线附近遗留煤柱。 (5)上部煤层遗留煤柱或停采线附近遗留煤柱。 (6)煤层厚度和倾角有突然变化。 (7)褶曲和断层地质构造带。 (8)煤炮剧烈、频繁。 (9)巷道煤(岩)体位移量。 5、钻屑法监测 钻屑法监测采用直径42mm的钻头,施工时记录每米钻进时的煤粉量,接近或超过临界指标时,判断为有冲击危险;记录钻进时的动力现象,如声响、卡钻、钻孔冲击等现象,作为鉴别冲击危险的参考指标。 6、利用微震监测系统进行工作面冲击危险的监测预报。 (1)SN/DTSS井下分站布置要覆盖整个监测范围,要随着重点监测区域的变化调整SN/DTSS分站布置位置。 (2)重点监测区域的SN/DTSS分站不少于4个。 (3)SN/DTSS分站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安装布置,分站放置平台要坐落在稳定完整的岩体上,要避开扰动。 (4)要保证井上下微震监测系统24小时连续监测,一次断电时间不大于8小时。 (5)发生微震信号后,要在4小时内确定出所有信号参数,发生破坏性冲击现象时,要在2小时内确定出所有信号参数。 (6)将每天的监测信息整理后形成报表,报总工程师、分管副总。 (7)根据微震能量变化情况对矿井冲击危险程度进行预报。 7、利用应力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冲击危险的监测预报 要保证井上下应力监测系统24小时连续监测, 当监测区域内一组测点达到黄色以上预警,要及时汇报分管领导并做好记录,由分管领导组织实施解危。 8、冲击地压记录 (1)冲击地压防治专门机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填写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和冲击地压事故统计表。 (2)冲击地压发生时间、地点、破坏程度等情况要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 9、对其他它 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如孤岛工作面、高应力集中区、构造应力区、边角煤采空区大面积悬顶、沿空掘巷等,要作为隐患排查的重点,确定可能发生冲击的地点,并制定防治冲击地压的专项措施。 10、在有冲击地压的采煤工作面,应坚持顶板动态监测,结合工作面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进行冲击危险预测预报。 11、当监测到井下地压活动异常时、煤粉量超标、微震事件能量超标等有冲击危险情况时,应立即进行分析,通知有关单位采取预防措施。 12、由于冲击地压的突发性和多变性,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预测预报资料、图表不断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 13、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等,预报结果应尽量根据现场情况做到准确,预报不具有完全的准确性。 14、防冲监测人员应做好预测预报资料整理、报送、存档等工作。 第二节

 预警处置及效果检验制度 为更好的做好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充分利用防冲监测系统实现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监测预警,及时落实解危措施以及科学的评估卸压措施的有效性,特制定预警处置及效果检验制度。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应以钻屑法和应力监测为主,微震监测为辅,结合采场矿压监测数据对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综合监测预警,以矿井为单位确定各项预警临界指标值。 1、钻屑法检测预警 (1)冲击地压采掘工作面、重点监控的煤柱区域及应力等方法监测异常区域必须进行钻屑法检测。对存在冲击危险的煤柱区、特殊地质构造区,根据应力监测结果,制定专门的钻屑检测方案,实行长期监控。 (2)矿井公司 要建立钻屑法实施台帐,对所有原始数据保留完整存档。并每月安排专人对矿井本矿 钻屑煤粉量进行统计、分析,形成钻屑检测分析报告,其中钻屑监测报表必须当天报总工程师或防冲副总审阅并签字。 钻屑检测方法实施过程中,若出现以下现象,表明该区域具有冲击危险性,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①任何一米的煤粉量超过对应钻屑量临界指标时; ②在施工钻屑法检测孔的过程中发生严重吸钻、钻杆卡死、煤炮频繁等动力现象时。 (3)钻屑法指标超出预警值的处理方法 ①在钻屑检测过程中判定单个钻屑孔具有冲击危险性,须在距离该钻屑孔2m范围内,重新补打钻屑孔验证,若验证钻屑孔仍判定具有冲击危险性,要求必须在两钻屑孔所含区域及左右10m范围内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措施;措施完成后,再进行钻屑法检测,直至消除冲击危险。 ②在钻屑检测过程中判定连续两个钻屑孔具有冲击危险性,要求必须在连续两个钻屑孔所含区域及左右10m范围内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措施;措施完成后,再进行钻屑法检测,直至消除冲击危险。 ③在钻屑检测过程中判定连续三个钻屑孔具有冲击危险性,要求必须停止该监测区域采掘及修护作业,针对该监测区域及其左右20m范围重新制定加强卸压解危措施;措施完成后,再进行钻屑检测,直至消除冲击危险。 2、应力在线监测系统预警 (1)预警级别与预警值的确定 根据系统设计原理和公司及相似矿井的经验给出一个初始预警值,初始设定的三级预警值为 测点深度 预警级别 预警值 8m 黄色预警 10Mpa-13Mpa 红色预警 >13Mpa 14m 黄色预警 12Mpa-15Mpa 红色预警 >15Mpa (2)冲击地压在线预警处理方法 ①黄色预警处理方法 当监测区域内一组测点达到黄色预警,则在预警测点附近立即实施大直径钻孔卸压,直至测点压力降到安全值为止。 ②红色预警处理方法 当监测区域内一组测点达到红色预警,必须立即停产,分析应力增加原因,实施解危措施,直至测点应力下降到标准值

 3、微震监测 (1)矿井利用微震监测时,确定符合矿井实际的事件能量、频次预警指标,且符合下列要求: ①井下微震监测点布置要覆盖整个矿井采掘作业区域,要随着监测区域的变化及时调整监测点位置。重点监测区域的微震监测点布置必须满足矿井微震监测需要,且不少于4个。 ②微震监测点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安装布置,其中监测点安装要稳固、安全可靠,避开扰动。 ③要保证井上下微震监测系统24小时连续监测,一次断电时间不大于8小时。监测到微震信息后,要在1小时内确定出事件参数;发生破坏性冲击时,要在30分钟内确定出事件参数。 ④每月要对井下微震监测设备监测点的工作状态至少检测一次,并有检测记录。 (二)微震监测预警若出现以下情况时,表明该区域可能存在冲击危险,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①微震事件频次、能量在一定周期内呈连续上升趋势; ②出现大能量事件(超出106J或多次105J)的; ③应对措施。首先对该区域采取钻屑检测、结合应力监测进行评价,若出现钻屑超标或应力监测显示为黄色以上的,应及时采取大直径卸压钻孔卸压解危,必要时经公司防冲管理部门同意可采取爆破卸压措施。 4、实施钻屑法检测制度。掘进工作面迎头、滞后迎头两帮和回采面超前100m危险区域采用钻屑法检测冲击危险程度,根据钻屑量、最大钻屑量位置以及钻孔动力现象,判断冲击危险区域,采取解危措施后要采用钻屑法对解危效果进行复检。 5、对采取防治措施的区域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效果检验,生产技术部分管技术人员安排设计,相关责任区队进行配合,对不能及时进行效果检验的按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处罚。 第三节

 防冲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为加强矿井冲击地压灾害治理,确保冲击地压防治设备、设施投入到位,防冲资金足额提取并发挥实效,特制定本制度。 1、成立冲击地压治理资金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董事长、总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副总经理 成

 员: 生产技术部部长、生产技术部副部长(防冲办公室主任)、机电运输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物资供应部部长 工作职责:负责组织编制、审核及申报年度防冲专项资金、国债煤矿安全改造项目资金及月度材料消耗资金计划,针对资金计划内容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并做好防冲设备、设施的验收及台账登记。 2、冲击地压防治资金管理单位责任划分 (1)生产技术部:根据采掘接替计划、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评价、设备库存及使用情况,合理编制防冲专项资金、国债煤矿安全改造项目资金及月度材料消耗资金计划,确保防冲工作的正常开展。 (2)机电运输部:负责防冲专项设备、设施的台账登记。 (3)人力资源部:负责向规划发展部申报防冲专项资金,并做好年度专项资金计划的决算工作。 (4)物资供应部:负责防冲专项设备、国债安全改造设备、月度消耗材料的票据处理。 3、冲击地压防治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1)防冲专项资金 ①依据《****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冲击地压防冲管理办法》,防冲费用必须列入矿井公司 防冲五年规划和年度规划。年度安全费用计划必须明细,吨煤提取不低于3元,作为防冲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据实结算,以保证满足防冲工作需要。 ②生产技术部依据采掘接替计划工程安排、冲击危险程度评价、设备及材料库存数量,每年年底合理编制年度防冲专项资金计划,经总工程师审查、签字后交至财务部。 ③财务部负责组织年度防冲专项资金计划的审核、申报、验收和决算工作。 ④防冲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按照计划实施,严禁计划外工程项目,如发生特殊情况,确需购置的计划外工程,要按照程序逐一上报审批,然后下发计划后开始实施。 ⑤财务部负责落实资金计划实施进度,当计划下达至供应处时,生产技术部要及时上报“设备参数”与“招议标”相关内容,确保设备按时投入使用,严禁影响矿井公司 的安全生产。 (2)月度材料消耗资金 ①生产技术部、防冲队每月根据矿井物资消耗,上报材料消耗计划,物资供应站负责按时采购。 ②为确保钻机、注水泵等设备的正常使用,防冲队根据设备损耗情况,及时上报设备配件计划,配件计划经总工程师审批后,报送至物资供应部,物资供应部负责与上级部门协调引进,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③防冲系统严格按照财务部规定的材料消耗资金额度审批材料,如遇大型设备维护、修理等工作确需增加资金额度时,要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 4、台账管理 防冲专项资金、国债安全改造资金购置设备到矿验收后,由生产技术部、机电运输部建立设备台账,其中台账内容包含设备名称、型号、购置时间、设备原值、购置途径、合同编号等详细情况,便于设备的统一管理。

 第七章

 地测防治水相关制度 第一节

 地测防治水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公司安全办公会议,特制定本制度。 1、公司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地测防治水安全办公会议,根据情况可与现场会、技术例会、专题会合并召开,必要时召开扩大会。 2、地测防治水安全办公会由总工程师组织,地测、生产、安监、机电、通风、调度等单位负责人及地测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3、会议主要内容: ①学习、传达地测防治水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习、落实上级部门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及有关领导对防治水的指示安排。 ②检查以前安排工作的进展、完成情况,通报近期防治水方面情况,分析影响采掘生产的地测防治水技术难点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研究解决方案和措施,并分解落实到部门(人员),跟踪检查、结果反馈到部门(人员)。 ③通报地测防治水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制约工程进度的关键环节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探讨,研究解决办法,形成会议纪要。 ④相关部门对地测防治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⑤安排下一步的工作。 4、办公会议要要做好详细记录,必要时要形成会议纪要下发。 第二节

 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为了实现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生产 标准化,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地质勘探、地质报告 1、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的评定和变更,矿井收尾阶段的地质总结(闭坑地质报告),储量变动一次发生在20万吨以上的申请转入、转出、注销及地质损失由矿业公司总工程师审定,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2、基建煤矿移交生产后,应在3年内编写生产地质报告,之后每5年修编一次,生产地质报告由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3、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应由矿井组织实施,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现场工程结束后6个月内提交补充地质勘探报告。

 4、生产矿井勘探竣工后,应及时整理资料,编制专门的报告或说明书,补充地质勘探设计和报告由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5、新建立井、斜井施工前,必须打井筒检查孔。在已经掌握了地质、水文地质及其变化情况时,经矿业公司审批,可不打井筒检查孔。 二、矿井地质 1、各矿井去掉 井田边界煤柱不得任意变更,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由矿编制变更计划,报矿业公司审批。 2、改建、扩建、矿井延伸等单项井巷工程竣工后,由矿业公司有关部门及甲、已双方组成验收小组,由验收小组对移交的图纸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和现场核对,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图纸,根据不同情况,责令施工单位补做或局部修改,并限期完成。所有图纸资料经核查后,由验收小组提出鉴定意见书,一式四份,分发给甲、乙方及有关部门。 3、采区设计前3个月应提出采区地质说明书,并由总工程师审批。 4、采区开采结束后6个月内,应提出采区地质总结报告,报总工程师审核。 5、掘进工作面设计前1个月,地测部门应提出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并由总工程师审批。 6、回采工作面形成后,应开展相关物探、钻探等补充地质工作,查明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情况,并在10日内提出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7、矿井地质、水文地质预报分为年报和月报,如遇有地质和水文地质变化时,必须以通知书形式发出临时性预报。 8、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应在30日内提出采后总结报告,报总工程师审核。 三、矿井水文地质及防治水工作 1、各矿去掉 必须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5—10年)分析水情和水害特点,提出目标和保障措施,分步组织实施;同时要及时总结规划实施效果,并不断修改完善规划,每年年初要有年度计划,落实资金和工程项目等,并及时进行总结验收、研究水害形成和防治水规律,提升防治水整体工作水平。 2、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当编制补充勘探设计,经总工程师审查后实施,补充勘探设计应当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工程布置针对性强,并充分利用矿井现有条件,做到井上、井下相结合。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完成后,应当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者资料,由总工程师审查、验收。 3、如果煤层顶板受开采破坏后,其导水裂隙带波及范围内存在富水性强的含水层的,在掘进、回采前,应当对含水层采取超前疏干措施;进行专门水文地质勘探和试验,并编制疏干方案,选定疏干方式和方法,结合评价疏干开采条件和技术经济合理性,疏干方案由总工程师审定。 4、在受积水区影响的的掘进或回采时,都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与排放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等安全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 5、对于导水断层的防水煤柱,在工作面掘进之前编制专门设计,报矿业公司审批。 四、“三量”及储量管理 1、储量核减是指储量注销、储量报损、地质和水文地质损失和储量转出。申请核减储量必须实事求是,并要有足够的工程证实;凡同一地区应一次性处理,不准化整为零分次处理。 申请储量核减的报告由公司提出,报损储量由生产部门主办;注销储量、地质与水文地质损失和转出储量由地测部门主办。未经批准核减的块段内,不得进行破坏煤层的生产活动,否则按不合理损失追究责任。 2、核减储量必须遵守《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 3、各种储量报表,需经部长或分管地测副总 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签字;**煤化集团公司规定的报表,需经总工程师审查,加盖企业负责人印章和企业印章才能报矿业公司,由矿业公司汇总统一上报。 五、煤矿建设阶段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系统收集编录煤矿建设阶段工程所揭露的一切地质资料,及时预测预报并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地质问题,编制建矿地质报告并全面移交给生产单位。煤矿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由煤矿建设单位负责,由煤矿建设单位负责,煤矿施工单位具体实施。 六、矿井测量 1、在进行矿井联系测量工作前,应编制测量设计,经总工程师审查后,报矿业公司生产技术部审批。 2、重要贯通测量,应按《规程》要求,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经总工程师审查,巷道贯通后,应及时进行联测,并进行技术总结,报矿业公司生产技术部备查。 3、井巷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测量和挂线,重要贯通时,当巷道两头施工至最后一个拐点进入直巷时,其实测及调整资料,应报矿业公司审查。 4、贯通巷道掘进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测量和填图,当巷道贯通间仅剩(岩巷)20~30米或(煤巷)30~40米时,测量部门应书面通知有关单位负责人,并书面报告总工程师和分管副总,以便采取安全措施。 5、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遇到空间关系相互间最短距离小于15米或有透老巷、老空等情况时,地测部门应按保安规程要求,提前书面报告总工程师以便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6、井田技术边界线,井巷及地面建筑物的塌陷范围,保护煤柱线,回采工作面停采线等报总工程师定后,由地测人员标在日常施工图及有关图上。 7、由于地测人员失误造成工程质量、人员安全及仪器损坏等重大事故时,地测人员应将发生事故的地点、时间、性质、损失和原因,以书面形式报告总工程师和分管副总(部长)审查,并报矿业公司生产技术部。 8、在施测前,应熟悉设计图纸,验算与测量有关数据,核对几何关系及设计与现场是否相符。当对设计图纸有疑问时,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报总工程师审定签字,否则不得进行标定。 9、标定井筒十字中心坐标和十字线的坐标方位角、按《规程》要求实地测定,报矿业公司地测处审查后方可提供给有关设计部门作为修改设计依据。 10、矿井公司 提升系统设备的安装测量,必须保证本身和有关建筑物相对几何关系的正确,测设与标定测量的精度必须与设备安装的限差相适应。施工单位应按《规程》要求,做出书面方案设计,经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11、公司内各部门需要互相提供数据资料,不得在电话内提供,必须以书面形式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并编号登记方为有效。 七、“三下”岩移观测 1、工业广场,井筒等永久性煤柱的变更,应编制设计报矿业公司审批。 2、地表、建(构)筑物及岩层内部观测站设计,经总工程师审查后,报矿业公司审批。 3、“三下”开采设计,开采地表岩层移动变形预计,总工程师审查后,报矿业公司审批。 4、“三下”开采及岩移观测资料、总结,各单位不得对外提供,如提供需经批准。 八、其它 1、生产技术部向**煤化集团上报的各种地测报表资料,需经总工程师审查后送矿业公司,由矿业公司办公室盖章后集中上报。 2、上报的交换图,必须经过总 工程师审查后方可上报。 3、地测部门向矿业公司系统以外提供资料,必须经技术负责人严格把关,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才能提交。 第三节

 图纸审批、发放、回收、销毁制度 地测图纸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资料,为使图纸内容正确,发放合理,及时回收销毁,防止资料丢失、泄密,特制订如 下制度: 1.各类矿图的发放、借阅,必须严格执行《保密法》有关规定。 2.公司内各专业组工作人员,使用各类图纸资料后,应立即放回原处,并落锁,。 如需将资料或图纸带出,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否则一律不得随意带出。 3.公司内人员需带图纸,并且时间超过一天以上者,需经部长批准,并去掉 签字登记,并承担对图纸资料的保密、保管义务,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对图纸造成丢失、泄密、损坏污染等,将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问题严重者,给予严肃处理。 4.绘制各类图纸都应严格按《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等有关规定进行,绘制完后,必须组织人员复审,领导签字后,方可使用。为确保图纸的准确性,每月末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查,不断充实积累完善各类图纸内容,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5.公司图纸管理实行专人保管,统一编号,分类登记,有目录索引,查找方便,达到档案化管理要求。 6.生产技术部内部所有图纸需经部长同意后方可打印。 7.公司属各单位索取矿图时,需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并持 有公司总工程师签字批条,方可提供相关图纸,并办理登记手续,用图单位必须负责图纸保密事项。 8.公司外单位索取图纸资料,必须持有正式公函,写明索取 图纸的名称、范围、用途等报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提供相关图纸资料,用图单位必须对图纸的保密负责。 9.对反馈回来的交换图及公司领导退下来的图纸建立登记记录,没有利用价值的图纸,需经部长批准后及时销毁,以防泄密。 10.修编地质报告及各专业科研项目交付使用的图纸应及时移交公司档案室进行保管。 11.所有计算机矿图数据文件不得任意向外单位拷贝,公司属单位拷贝计算机矿图文件,须持有公司总工程师签字的批条。 12.矿外单位需要拷贝矿图电子版,必须持有正式公函,写明索取图纸的名称、范围、用途并报总工程师批准。 13、经总工程师批准拷贝的计算机矿图文件,要建立文件拷贝记录,为防止复制,由专人负责跟踪销毁。

 第四节

 资料收集、整理、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为了满足地测防治水工作质量标准化,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望单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1、地测专业在建设和生产中收集的地测资料及时整理成文字、台帐和图件,如发现资料存在问题或缺漏,要及时到现场核对修正补充。 

 2、凡在采掘生产过程中,地质及水文地质复杂地段以及威胁安全生产的地质问题,如透峒、揭煤、突水,应由部长、分管副部长、主管工程师组织地质、测量及水文地质人员集体会审,会审意见报总工程师和有关技术部门。地测防治水人员必须坚持资料定期会审制度,研究有关地质、测量及水文地质疑难问题。

 3、地测副总 工程师每周组织一次定期资料分析,对周内地测资料做出必要的评价,以便正确应用,对日常生产中急用的地测资料,及时分析会审,以满足生产需要。 

 4、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地测资料提供内容的几项规定:  ①供水平设计的地测资料包括有水平位置范围、煤层分布情况、地质结构特征、水平地质情况、水平储量、煤层底板及围岩性质及其发育规律,井上、下关系、存在问题及建议按《矿井规程》中规定的附图,有关水文地质图纸,煤质资料储量计算图等。 

 供采区设计地质资料除上述资料外,要加煤层顶、底板与临近采区的压茬塌陷关系。 

 供采、掘工作面编制作业规程,地质说明书内容应包括文字说明、附图和合理开采的意见,对受水威胁的工作面按矿业公司规定执行。 

 ②资料提供时间  a.回采地质说明书在回采巷道全部掘完5天内提供,掘进地质说明书在接通知后1个月提供,回采设计地测资料在接通地测资料在接通知后三年提供。  b.向外提供地测资料审批手续,地测部向领导和外单位提供的地测资料由地测部部长或总 工程师审批生效,未审批签字不准向外提供。提供地测防治水资料由施工单位和设计技术部门,以委托书方式,经分管副总批准,地测部部长签字认可后按《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的内容和时间提供。提供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等地质资料可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内容规范提供。 

 地测图纸签字栏必须签字齐全方准向外提供,提供采掘地质说明书由地质工程师签意见,部长审核,总工程师批准。 

 提供采区设计地质资料总工程师组织审查,矿业公司地测处复批矿业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提供水平设计地测资料,矿业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审查,报省煤管局批准。 

 5、地测资料图件、台帐必须登记,专柜分类存放,建立索引目录,保管落实到人,每月清查一次,注意保密,严禁丢失。  6、公司各部门借阅地测资料必须向资料管理人员办理登记手续,用完及时归还消帐,公司外单位借用地测资料一律用单位介 绍信,经总工程师或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借用。 7、地测图纸发放、回收要编号登记,执行发放、回收签字手续。回收不用或报废图纸由地测部资料管理人员造册集中,经总工程师或总经理批准方可借用或销毁。 

 8、凡是上报图纸必须经总工程师和总经理签字。 

 9、地测资料图件严禁接触火种和油污物,以免损坏。 第五节

 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 为了保证地测工作质量,消除地测工作中的事故隐患,防止和杜绝各种地测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生产技术部的地测业务主管是地测工作质量和地测事故的第一责任者,其它同志是工作质量与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相关人员。 2、根据公司地测工作现状,召开地测工作会议,总结上阶段工作,安排下阶段工作。总结工作时,要从实际出发,除总结工作成绩外,要重点找出已经发生的工作质量问题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措施;安排下阶段工作时,同样要把工作质量与事故隐患作为重点并制定具体措施,责任落实到人。 3、业务主管要经常了解和掌握矿井地测工作进展情况,工作质量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解决。 4、在测量工作中,根据规程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测量记录、成果、台帐、矿图的审核制度,测量的每道工序保证有可靠的检核,通过复测、复算、校对、审核等办法,把产生差错的机会尽可能消除。 5、在地质工作中,根据规程和有关规定,建立地质资料复核和会审制度。复核工作要有安排,地质会审应根据地质疑难问题的大小和性质,分别组织进行。 6、发现地测工作中重大隐患,要立即汇报主管部长,必要时应写出书面报告。 7、地测工作因失误造成事故,要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必须查出事故发生原因,制定出具体防范措施,并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大小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报矿业公司处理。 第六节

 地测资料管理制度 1、地测专业人员应及时、全面、系统、准确的收集地测原始资料,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类,形成完整、系统、可靠的最终资料,建立起资料库。 2、地测资料、图纸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3、地测资料的管理应有专门的资料室、资料柜,并由专人负责管理;档案、资料、图纸、台帐应建立目录、索引,以便于查找,并建立借阅登记台帐。 4、资料的保管应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与借阅制度;资料不允许私自保管,更不允许私自外传;资料的借阅应按程序进行:借阅单位(人)申请(资料名称、数量、用途、归还时间),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借阅。 5、确实需要销毁的资料、图纸等,必须经过主管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审查签字后在有关人员监督下立即销毁,严禁私自销毁或截留。 6、应定期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完善,保证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及时的移交到上一级档案管理室管理。 第七节

 制图中心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基础资料管理,防止资料数字丢失和泄密,提高矿井制图技术水平,真实反映井下工程的平面位置,特制定本制度: 1、 所有资料必须按要求分门别类建立台帐,按要求装定入柜归档。 2、各类图纸资料必须按时进行修改和填充,并及时备份,以防止其他原因造成资料丢失或者无法修补。 3、制图中心的所有资料不得外借,确因工作需要必须经领导同意,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借阅。 4、对经过鉴定需要销毁的图纸、资料、卡片、电子版等不得随意丢弃,履行有关批准手续后,按档案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严格执行资料保密制度。 6、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和资料保密制度。 7、非制图中心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制图中心。 8、所有资料、图纸必须定期归档,原则上每月整理归档一次。 9、每天下班前认真检查设备断电和门窗关闭情况,确保安全。

 附录一

 测量作业人员配备参考 1、地面各类测量作业人员配备,按国家测绘局规定的劳动组织定额执行。 2、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量6~7人。其中,经纬仪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前后尺读数各1人;持尺员2人(兼前后视)。 3、采区控制导线测量4人。其中,经纬仪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前后视司尺员(兼前,后视)各1人。 4、光电测距7人。其中,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通信联络1人;前后司镜各2人。(如采用三架法测距,还需增加2人) 5、水准测量5人。其中,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前后司尺员各1人;辅助人员1人。 6、陀螺经纬仪定向5人。其中,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前视1人;辅助人员2人。 7、岩移观测: ①钢尺量边,同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量7人。 ②光电测距,同4款,7人。 ③直接丈量支距4人。其中,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持尺员1人;辅助人员1人。 ④水准测量,同5款,5人。 以上作业人员配备为最低数。

 附录二

 测量仪器使用、维护和保管规定 1、测量仪器应按精度分级使用。J2级经纬仪,主要用于地面控制测量、井下控制导线和主要工程测量。而不应用于施测采区导线和延设中腰线。如仪器陈旧需要降级使用,需经矿公司 技术部门鉴定。 2、不了解仪器使用性能者,应在有经验的同志指导下进行操作,不准擅自摆弄仪器,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伤。 3、从仪器箱中取用仪器时,应一手握基座另一手握支架,取出后应立即固紧在三脚架上。 4、在观测过程中,不准持望远镜旋转仪器,在转动仪器前,应首先松开固定螺旋。各制动螺旋不宜旋得过紧,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分。 5、在施测过程中仪器迁站,如通行条件较好,且距离较近时,仪器可以连同三脚架一起搬动,但应一手扶持仪器一手托三脚架。否则,应将仪器装箱或把仪器与脚架分开,由专人搬运。 6、施测过程中,观测员不应离开仪器,任何时候都不能造成仪器无人看管的现象。 7、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晒、防淋。 8、测距仪严禁淋水和拆卸。防爆测距仪在井下使用后,必须及时用干净的软布将仪器和电池表面的水气擦干,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室内,防止仪器和电池受潮损坏。 9、测距仪如不经常使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通电,检查仪器功能(可在室内进行)。要建立测距仪电池使用卡片,定期充电。 10、仪器的光学部件,只能用擦镜纸、丝绒或麂皮擦拭,不许用毛巾、手指和工作服等乱拭、乱擦,以免光学部件受损。 11、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旋转呆滞或不正常的响声等异常现象时,应经过检查后方可使用,不得带故障作业。 12、仪器在装箱搬运时,应扣牢锁好,确认无误后,方可携走。 ①发生故障的仪器,应判明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制定处理方法,经单位领导同意后,方可由有经验的人员拆卸及修理。如本单位不能修理时,送仪器修理部门检修。严禁擅自拆卸仪器。 防爆测距仪发生故障后,必须送原供货部门检修,不得送其它单位修理。 ②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先用软布或毛刷清扫外部灰尘,放往干燥通风的环境里凉于水气,然后装箱放置仪器柜中保管。存放仪器的环境温度,以10~30(为宜。室内应注意防潮、防尘和防震。 ③测量仪器应定期擦洗、检校。 ④应建立仪器档案.并由保管者认真填写

  附录三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相关人员名单 职务 姓名 职务 姓名 董事长

 总经理

 生产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经理

 机电副总经理

 地测副总工程师

 生产技术部部长

 调度信息中心主任

 安全监察部部长

 机电运输部部长

 通防部部长

 人力资源部部长

 物资供应部部长

 生产技术部地测副部长

 地质技术员

 测量技术员

 测量组组长

 备注:名单更新时间为2017年10月

 

推荐访问:管理制度 测量 地质灾害
上一篇:[医改应为老百姓着想] 医改对老百姓的意义
下一篇:我和我的祖国知识竞赛题 “我和我的祖国”网络知识竞赛试卷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