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 [综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36例]

来源:校园招聘 发布时间:2019-03-29 点击:

  【中图分类号】R 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097-01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综合疗法对68例来自门诊的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92例,显效34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98.5%。[结论]综合疗法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肩周炎 综合疗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继发于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炎或肩峰下滑囊炎。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性、退行性非细菌性炎症病变。本病若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则多导致肩关节功能受限,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通过温针、推拿、药物热敷为主,并结合运动、肩部组织解剖和病灶特点进行选穴,结合健康教育治疗此病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共13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周疼痛、压痛、多方向活动受限,所有病例均按谢立信主编的《诊疗常规》[1]中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54例,女82例,年龄43~76岁,病程2周~8个月;左侧52例,右侧84例。1.2治疗方法
  1.2.1取穴 以祖国医学经筋理论和以痛为腧原则为指导,先进行运动检查,即患肩先主动和被动做屈伸、上举、外展、旋内、旋外等不同动作。在此动作下,医者参照肩关节局部组织结构解剖及病灶特点用拇指在肩前面、后面及外侧面寻找疼痛最集中、敏感点作为治疗用穴。此处常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每个患者都能在2~3个面探及这样的点,肩前主要为喙突外缘和下缘的肱二头肌短头、胸小肌、喙肱韧带起止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经行之结节间沟;肩外主要在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肩穴或其下2cm处,其浅部为三角肌,深部为冈上肌肌腱止点;肩后则为肩贞穴上1~1.5寸处关节盂后结节肱二头肌长头起止点及与小圆肌相交处,这些都是肩周炎主要痛点和粘连点。
  1.2.2操作 根据部位深浅选择1.5~3寸毫针直刺达骨面后略提1~2mm运针至酸胀明显,针刺得气后留针,将2 cm长的艾条点燃后插在针柄上,待其艾条全部燃尽后出针。肩部针刺结束后,手法按摩放松肩部5min,然后点、按、揉、弹拨10min。按摩结束后,条口透承山,强刺激,同时令患者根据病情选择性勉力做患手搭对肩、后伸内旋、划圈、爬墙动作共10min,并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上述功能锻炼。以上方法温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2~3天。1.2.3中药热敷 药物组成:当归,红花,泽兰,乳香,没药,制草乌,制川乌,大罗伞,小罗伞,王不留行,三棱,莪术,降香,两面针,大黄,栀子,蒲公英,地丁,银花藤,宽筋藤,荆芥,白芨,藕节,侧柏叶等打粉,加水煎煮成膏糊状热敷肩部,每次10小时,可重复蒸、热敷。不可受凉。每天1次,连续热敷10天为一疗程。
  1.2.3健康教育 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指导。主要以手指爬墙、太极云手等锻炼为主。同时避免肩部受凉,以防局部感受风寒,引起肩部疼痛。
  1.3疗效观察1.3.1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好转:症状、体征减轻,肩关节活动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1.3.2治疗结果 治愈92例,显效34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98.5%。随访24个月,复发6例,复发率4.4%。
  2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肩凝证”“漏肩风”等范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肝肾亏损,气血虚弱,血不荣筋,或局部损伤,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阻,感受风寒湿邪凝滞肩部筋脉而成。故治疗应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散瘀止痛为法,主要解决疼痛与粘连。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好于单一疗法。针灸取穴法以祖国医学经筋理论和以痛为腧原则为指导。肩部是手三阴三阳经筋结聚之所,经筋病则使肩痛活动不利,如《灵枢?经筋》所述“(手太阴经筋)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手阳明经筋)其痛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手太阳经筋)其痛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而这些结筋病灶点与解剖学有关,肌腱、韧带抵止点大都吻合。结合前述运动和局部解剖等特点,就能更准确探及病灶点。此病据其病因病理属“筋痹”范畴,以理气活血、舒筋止痛为原则。《素问?长刺节论》所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灵枢官针》所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均肯定了刺筋对筋痹的良效。条口透承山为肩周炎经验用穴,强刺激并令患者勉力做患肩关节活动可进一步活血舒筋松解粘连。艾灸可散寒除湿、温通经络、理气活血、散瘀止痛。《本草丛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因而配合温针灸温筋散寒,行气活血,使之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临床中应重视肩部组织结构的解剖和病灶特点,并结合运动,有利于找到主要的致痛粘连点,从而有效地针对性治疗。按摩可以松解粘连、促进炎症吸收。药物热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
  通过治疗总结,笔者认为对肩周炎的治疗应提倡综合治疗,针刺治疗应重视经筋理论与运动及肩部组织结构和解剖特点相结合,重视特殊取穴,并结合按摩和中药热敷,从而更有效、更快捷地达到治疗效果,并且能缩短疗程,更符合患者需要。临床研究资料还显示,病程越短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反之,病程越长疗效越差,治愈率越低。针刺期间运动患部是使疼痛加快缓解,防止局部粘连的重要因素,因此肩周炎患者宜尽早积极治疗,听从健康教育的指导配合肩部功能锻炼,以促进疾病的早日痊愈。
  参考文献
  [1] 谢立信. 诊疗常规,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36737.
  作者单位:510220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

推荐访问:肩关节 疗法治疗 综合
上一篇:粗隆间骨折evans分型_健康教育路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护理的影响
下一篇:踝关节骨折22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踝关节骨折相对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