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和平2.3非战公约签订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3

来源:会考 发布时间:2021-05-01 点击:

 《非战公约》的签订

 《洛迦诺公约》签订后,德国重新武装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了,法国对此难免忧心忡忡。战后初期,法国由于取得德国的大宗赔款和加紧对殖民地的榨取,经济上还比较顺利。在政治上,它的世敌德国被束缚在《凡尔赛和约》下,自己却一跃而成为国际联盟的领导成员之一,在欧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自从鲁尔危机以来,实力雄厚的美国就开始插手欧洲事务,和英国一起推行扶德制法的政策。《洛迦诺公约》签订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遭到很大削弱,外交上也遭到孤立。面对美英的压力和德国的东山再起,法国力图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继续保持本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取得的既得利益。它转而采取接近德国的政策,在 1926 年先后与德国签订了钢铁协定等协定,以缓和法德关系,改善自己在欧洲的处境。同时,法国又积极拉拢美国,借以对付德国和英国。

 1927 年 4 月 6 日是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0 周年纪念日,法国邀请了几千名参加过欧战的前美国志愿军访问巴黎。法国外长白里安在盛大的欢迎会上竭力讨好美国,声称法美的友谊“不可磨灭”,法国政府愿意和华盛顿缔结任何友好条约。6 月 20 日,白里安正式照会美国驻法大使,提议美法两国缔结“永恒的友好”条约,彼此不向对方开战。法国的用意在于通过双边条约,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解决对美债务问题,并利用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加强自己在欧洲的威望与地位,以便与英德抗衡。

 对于法国缔结双边关系条约的建议,美国认为,这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为美法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极小,而美国也绝对不愿意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但美国如果断然拒绝这个“和平”建议就会陷于被动,因此,决定将法国的建议拔高,用更高的反战调门提出来。1927 年 12 月 28 日美国国务卿弗兰克·凯洛格在致法国复文中表示,签订法美两国友好条约,不如扩大为签订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国际性多边友好条约为佳。美国之所以提出多边的非战公约,是希望通过一个由它发起的、所有国家参加的非战公约来取代英法控制下的国联,以提高自己的国际威望。

 美国的复文有违法国初衷,使法国感到失望。法国对外政策的基调是防止德国的兴起,它不可能设想同德国共同承担非战的义务;另外,特别使法国担心的是,非战公约的签订,会减低国联的威望和作用。于是,美法之间就此进行了频繁的接触和谈判。

 法国提出,只有所有的国家都加入条约,条约方始生效,它想以此拖延非战公约的成立。美国不同意把条约的生效以条约获得普遍的接受为条件。法国认为,它是《洛迦诺公约》和许多其他欧洲保证条约的签字国,是国联的成员国,这些条约和《国联盟约》(例如第 10

 条)最终都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如果接受美国的复文,将会影响上述条约的作用。美国宣称国联盟约与无条件的废弃战争的概念之间并不矛盾,又说,由于非战公约的签订,《洛迦诺公约》将会得到双重的保障。法国还坚持,先由法美订立双边条约,然后,邀请其他国家参加。凯洛格认为,“在法美两国之间可能签订的条约,理应能在主要国家之间取得协议”。

 之后,美国中断了同法国的谈判,并于 1928 年 4 月 13 日单方面命令其驻英德意日的大使,将美法的提议原件和历次谈判的换文送交各驻在国政府,请它们对美法双方的争执表示意见。

 德国在 4 月下旬首先作出答复。德国自然很庆幸针对德国的法美协定的流产,表示拥护美国的主张,希望能借此获得热爱“和平”的名声,以掩盖其加紧进行的扩军备战。英国对美国的倡议早怀戒心。英国在海外有大量的殖民利益,这是维持大英帝国的生命线。很难设想,它能同意放弃对殖民地的武装侵略和军事镇压。由于英国不想担当“不愿和平”的罪名,它在提出了保留条件后,还是同意了美国的意见。法国政府也在提出了保留条件后,勉强地承认了美国的草案。

  1928 年 6 月 23 日,经过修改后的多边公约的条文,送达《洛迦诺公约》各签字国及英帝国各自治领。8 月 27 日,这项多边公约在巴黎举行签字仪式,美法英德日意等 15 个国家参加了签字。这就是所谓《非战公约》,也叫《巴黎公约》或《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公约签订的当天,还由美国政府出面发出照会邀请中国等 33 个国家参加。因此, 后来在公约上签字的共有 48 个国家, 至 1933 年加入该公约的总计有 63 国。

 公约的全部内容共 3 条:第 1 条声明各缔约国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的行为;第 2 条规定缔约国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事端与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第 3 条规定各缔约国对于本公约应以各国宪法规定的手续批准,并规定其他国家加入本公约的手续。

 《非战公约》的正式名称为《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从字面上看相当冠冕堂皇,其实,英法美对公约的签订,都持有保留条件。张伯伦在 1928 年 5 月 19日的备忘录中说,世界上某些地区,对英国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保护这些地区免遭攻击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项自卫措施”。并且声称,只有在条约“不会损害他们在这方面的自由行动”时才接受条约。这一条被称为是英国的“门罗主义”。法国则提出“每个国家都应保留有合法的防御权”,条约不得影响法国在过去所签订的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凯洛格在 1928 年 4 月 29 日的演说中对“自卫”作了解释。他说“美国的非

 战公约草案中并没有任何限制或损害自卫权的规定。自卫权是每个主权国家所固有,而为每项条约所默认。每个国家可以在任何时候和不拘于条约之规定自由防守其领土使之免受攻击和侵略,只有它自己才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

 从以上有关保留条件的声明和解释可以看出,《非战公约》并不能束缚帝国主义国家在借口保卫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对殖民地附属国及其他国家进行侵略战争和镇压活动。相反,在这里侵略别国的战争也被冠为“自卫”,而且还受到公约的保护,因为帝国主义有权决定是否需要“自卫”。英国资产阶级学者华尔脱斯在《国际联盟史》一书中评论《非战公约》时说:“既然每个签字国都是自己自卫行动的惟一判断者,既然它们当中的两个最大的国家(指英美)对这个字眼作了广泛的解释,那么就《凯洛格公约》而论,采取军事行动的道路还是敞开着的。”

 《非战公约》的发起国,起初并未邀请苏联参加。在公约签订之前,苏联人民委员会在1928 年 8 月 5 日发表声明,谴责公约是被“用来做孤立苏联和对苏斗争的工具”。苏联的声明使英法美政府十分不安,不得不邀请苏联加入公约。

 苏联在收到邀请参加《非战公约》的建议后,于 1928 年 8 月 31 日发表声明,对公约的发起国不邀请苏联政府参加谈判就制定公约文本工作,表示遗憾。声明对英国政府在一些地区有行动自由的提法,进行了驳斥,认为“禁止战争”的说法过于空泛,并提出应对一些国家“武装干涉、封锁、武装占领他国领土和港口”等侵犯别国主权的行为加以禁止,同时还指出公约未列入裁军的义务。9 月 6 日苏联政府发表正式声明,决定参加公约的签字,但也作了一项保留,即拒绝承认其他国家对这个公约所提出的任何保留条件。

 《非战公约》虽经各国签字,但按公约规定,须经签字国全部批准后才算生效。因此该公约拖延到 1929 年 7 月 24 日才开始生效。其实,《非战公约》无论生效与否,都是一纸空文,它对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起不到丝毫的制止作用。1931 年 9 月,正当《非战公约》生效 2 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三省,这是《非战公约》签字国之一对另一签字国发动的武装侵略。1935 年 10 月,《非战公约》的另一个签字国意大利又挑起侵略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事实证明,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要由它们来禁止战争、消灭战争是不可能的。

推荐访问:凡尔赛 华盛顿 第二章
上一篇:国开形成性考核52073《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选读》形考作业(1-3)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