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来源:会考 发布时间:2020-09-26 点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摘 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能源资源的不断枯竭随之而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未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反思工业文明的弊端,开始重新认识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环境作出贡献,我们应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危机;人与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一、我国生态问题现状及影响

  总体状况: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同时,生态环境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剧,危害不断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土流失

  影响深远的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流失营养物质,使土壤肥力下降,并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同时也会造成淤泥积塞在下游河道和水库。未来,我国人口的增长,会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二)土地荒漠化

  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由森林维持着,森林具有吸收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改变和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多项功能。森林资源的日益丧失,将使森林的生态功能进一步减弱,使生态环境不断退化。

  (三)自然灾害

  季风影响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灾害频繁,损失巨大。研究表明,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的就是旱涝灾害,在地球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总损失的55%以上,在我国自然灾害中也居首位。

  (四)其他生态问题

  据中国环境科学院的研究,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为358.5亿元,其中大气、水、废渣和农药污染分别占28.15%,43.69%,1.6%和26.56%;生态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为499亿元,其中农业资源、草场退化、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分别为72.8%,0.50%,23%和3.7%。两项合计为857.6亿元。约占198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

  二、造成人与环境关系恶化的原因

  (一)根本: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二)生活方式缺乏对环境的保护

  (三)社会发展方式加重环境负担

  (四)社会管理体系不健全

  1.法制不健全,部门分割,管理混乱

  2.立法不健全,人治代替法制

  3.部门分割,缺乏统一管理体制

  三、解决方案――生态文明建设

  (一)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1.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2.弘扬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精髓

  3.加强宣传教育民众生态文明意识

  4.加强大中学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二)改善生活方式

  1.农村

  ①改善劳动生活方式

  ②改善消费生活方式

  2.城镇:

  ①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科学、绿色、低碳

  ②转变城市生活方式为可持续发展

  ③实现低碳出行的可持续消费生活方式

  (三)社会发展方式上的改革和优化

  目前,对于中国来说,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势不可挡的,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注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社会整体转型的意义。

  1.陈旧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为新的发展模式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持续。我们需要不仅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要促进人类现实的利益和发展,更要促进人类未来的利益和发展。

  2.从物质主义转变到功能主义――引导现代化的消费方式

  新型现代性引领的是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要求人民福利水平由传统现代化向新型现代化转变,相应地实现消费方式由物质主义转变为功能主义,即购买和使用产品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某种功能而不是单纯占有。

  3.科技创新推进社会发展

  当前各国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大大推进了经济增长。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加快实现将农业经济时代转变为工业经济时代,实现工业化、发展信息化和加快社会物质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

  (四)加强法制建设,贯彻生态文明

  1.科学立法

  确保良法之治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科学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需要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同时立法的科学性也要提高,立法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扩大立法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度,集中人民智慧,体现人民利益,使法律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增强。

  2.严格执法

  党的十八大郑重提出“严格执法”的要求,强调要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行修改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3.统一体系

  应该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环保管理体制方面的法律以完善环保管理体制的立法,由此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和协调一致环保管理体制立法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效力。

  4.公正司法

  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司法公正得到保证,司法公信得到提高,维护司法权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也是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后盾。

  四、结论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危机逐渐加重。但是,人们生态意识淡薄,生活中往往忽略对环境的保护,社会发展方式又使环境的负担加重,不健全的管理体制也无法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危机。当前,各级政府为了益于生态文明的构建在环境事宜上采取改变以往的发展方针、治理手段、政治策略等方式;同时加大对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与宣传;使人们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变得低碳,绿色,环保。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我们应该在珍爱自然方面更加自觉,在保护生态方面更加积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马福.国家林业局公布全国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林业科学.2000年第四期.

  [2]田珍.改革开放 30 年来农民消费方式的变迁,求实,三农问题研究.2009年第五期.

  [3]施景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领导论坛.2008年第二期.

推荐访问: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文明建设 生态 意义
上一篇:市人大机关党委书记2018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履行主体责任述职报告
下一篇:在全县经济工作会上发言稿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