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双眼识破保健品销售九大陷阱等]学生选大学擦亮双眼

来源:会考 发布时间:2019-08-09 点击: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各种保健品在市场上走俏起来,于是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想方设法设置圈套,诱骗消费者购买,下面为大家列举几个典型的骗局案例,以提醒广大读者勿落入圈套。
  
  典型骗局一:义诊骗术
  
  今年5月,退休工人张某参加了在某广场举行的老年协会的义诊活动,得知某药品对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排除血管毒素等有特效,工作人员还讲该药品是与美国合作研制的特效药,在护士和其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张某花1980元购买了一个疗程的药。把药拿回家后,才发现该“药品”并非药品,而是保健品。多次找销售商退货,销售商以种种理由推脱。
  
  典型骗局二:金卡骗术
  
  2006年11月,赵汉英接到一个自称徐涛的男子打来的电话,通知她去参加11月1日日在某酒店举办的健康知识讲座,声称该讲座是由中国保健协会专门为离休人员举办的。
  11月11日,赵汉英准时来到酒店,但她发现讲座重点就是宣传一种叫“比特麦龙”的产品。对方称只要买得多,就可免费获赠一张金卡。并说凭这张金卡,可以去中国保健协会定点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免费检查服药效果,无效退款。于是赵汉英花6900元买了5盒“比特麦龙”和1盒声称可治前列腺肥大的“粉钢”,回家后她就开始服用“比特麦龙”。几天后,她来到中日友好医院想检查一下服用效果,当拿出金卡时,医院的人说他们从来没有发过这样的卡。
  赵汉英意识到自己可能受骗了。她根据对方开的交款收条上留的地址找该公司,却发现根本没有这个单位。找到中国保健协会后发现是对方冒用协会名义,中国保健协会根拳没组织过这种活动。随后她又根据收款单上公章所提供的单位名称,查到那是一家生产农药的公司。赵汉英所买的产品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查证后发现。该产品既无批准文号,也没有国内经销商地址,是“三无”产品。
  
  典型骗局三:连环骗术
  
  75岁的孙博今年4月接到电话通知,邀请她去某饭店参加老年保健课。听完课后,一位女工作人员劝她购买她们的产品“柯兰汀”,声称买产品即可获赠金卡,凭此金卡可到协和医院、301医院复查,并可开医院发票进行报销。
  孙博用9000元买了12盒“柯兰汀”产品,吃了2盒后发现没什么效果,就想找厂家把剩下的10盒退掉。当她上门去找当初卖产品给她的工作人员时,却发现该公司已人去楼空。
  2007年6月,孙博接到电话通知她可以办理“柯兰汀”的退货手续,一名自称王斌的男子向她出示了一张盖有“中国保健协会”和“北京老年协会”章的复印件,称北京市现在非常关心老年人要求退保健品的相关问题,并称自己可以帮助孙博退掉“柯兰汀”,但需请律师,要求她预付5000元诉讼费。打赢官司后退还,孙博老人信以为真。随后,王斌派人随孙博回家,拿走了10盒“柯兰汀”和5000元现金。事后,孙博越想越不对劲,等她再次找到王斌所在地址时却发现同样是人去楼空,再也找不到人了。
  
  保健品销售九大陷阱
  
  上述各种骗局为何会屡屡得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骗子们抓住了老人“希望健康长寿,愿意花钱买健康”的心理,再者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缺乏。而保健品市场又不规范,虚假宣传、夸大宣传泛滥,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是重要的原因。为使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今后不再上当受骗,我们归纳出以下保健品销售九大陷阱,提醒大家注意。
  1 利用“赠药”“免费试用”等促销手段吸引老年人,很多老人因为觉得不好意思,只好购买其产品。
  2 打着高科技的牌子上门推销。老人不能辨别真伪,往往被销售员的如簧巧舌所迷惑,买下这些昂贵的“灵丹妙药”以后,由于既没有发票也找不到店铺,出了问题只能自认倒霉。
  3 在社区打着“名医义诊”的旗号,让销售人员穿上白大褂充当“名师”,用虚假的检测结果,吓唬老人购买、服用保健品。
  4 在有很多市民活动的广场采用“免费出游”的促销手段,专车接送老人,免费送顿简餐,让老人过意不去。小小的惠赠后面隐藏的是一把锋利的“宰人刀”。
  5 在酒店开展各种“专家讲座”,老年人以为真是关于如何养生健体的知识讲座,结果往往是穿白大褂的“专家”在讲述某某保健品效果如何神奇、获得多少奖项等,诱导大家购买。
  6 在公园采用会员制的促销手段,吸引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哄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后即可人会,人会有种种好处,会有“专家”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并套取老年人的电话,以达到日后销售的目的。
  7 在商场门口采用“免费抽奖”的促销手段,让老人得到“优惠购买某保健品”的大奖。有些还雇用“托儿”在旁边煽风点火,说自己也吃了这种保健品,效果如何如何,今天又来购买,等等,诱使老人购买大量的保健品。
  8 利用老人渴望亲情的心理,经常嘘寒问暖,在熟悉之后采用软磨硬泡的方式,让老人上当。
  9 在电视上以“狂轰滥炸”的方式大做保健品广告,利用明星和假冒专家诱导消费者,借用所谓权威医疗机构认证和高科技来迷惑消费者,虚夸保健品效果,诱骗人们购买。
  
  消费警示:中国保健协会绝不会从事销售产品行为
  
  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告诉记者,中国保健协会绝不会从事销售产品的行为,如果消费者遇到打着中国保健协会旗号推销产品的。肯定是假冒中国保健协会的名义。
  同时,中国保健协会也提醒消费者理性对待保健品,不要把保健品当成药,保健品只是具有一定功效的食品,不以治疗为主要目的,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所以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对待。如果有些保健品宣扬短期服用就有明显效果,且可以替代药物,这肯定是夸大宣传或保健品中含西药成分,消费者最好不要购买。
  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先要看标志,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小蓝帽),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食健字r+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其次要看包装标签说明,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除印有简要说明外,还要有产品名称、主要原(辅)料、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量与食用方法、规格、保质期、贮藏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还要注意包装上有无产地、生产商等。如果消费者觉得难以判断,可以去药监部门或保健协会咨询。
  徐华锋告诉记者,中国保健品行业起步时间不长,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识还不够科学全面,所以协会的责任就在于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地购买。他提醒消费者购买保健品一定要到信得过的商店、超市或保健品专卖店购买,切勿贪图价廉到街头摊贩处购买,以免买到假冒或掺假产品,危害身体健康。一旦出现问题,也可第一时间找到责任方。特别是现在一些不法分子在宾馆、饭店以义诊、健康咨询、免费体检为名,行推销产品之实,消费者更要提高警惕,不要再上类似的当。如果遇上这种情况,最好立刻向有关部门举报。
  
  关爱老人远离陷阱
  
  为什么多是老人落人“会议营销”陷阱?因为他们涉世未深?因为他们定力差?这些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在采访的过程中,中国保健协会的工作人员提到,子女因为工作忙,忽视了平日对老人的关心,老人不愿意过多打扰子女繁忙的生活,然而又渴望子女的关心和问候,子女对老人缺少关心为骗子提供了行骗的机会。
  一项调查显示,老人最惧怕的事情就是孤独以及失去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他们同龄的人逐渐减少,他们交谈的对象以及交谈的范围逐渐狭窄,他们只能更多地渴望和子女的交流。当他们看到子女忙碌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不要打扰他们,这个时候,如果子女也忽视了父母的存在,那父母只能在孤寂中生活,对骗子充满虚情假意的问候感情上往往难以招架,落入圈套。

推荐访问:擦亮 识破 九大 保健品
上一篇:桂枝茯苓丸的最大作用【桂枝茯苓丸的新用途】
下一篇:跟着广告走 误病遭了殃_殃怎么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