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教育原则,立场和态度

来源:自考 发布时间:2020-09-08 点击:

 经常看到家长留言说到自己看了不少书,文章,道理都懂,但是回到现实中,实践起来就很不顺手,不是这里出现问题,就是那里不符合理想,也不知道到底如何把握一个度,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语言怎么表达,好多令人头疼的问题浮现出来。

 从班级一些讨论来看,也有一些家长心中很清楚,帮助同学时的回答也特别有条理,让人一看就明了,分享自己孩子的实践活动,也是让很多家长羡慕不已,太顺畅了,这些家长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时候保持什么样的态度,不管对错,自成一体,风格统一,也因此没有犹疑不定。

 我在答疑的过程中,也会从一些细节中发现,家长的问题许多时候集中在:

 第一、不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不知道边界在哪里? 第三、容易受各种言论的影响态度不确定

 目的与目标虽然听上去相似,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是会有所不同的。比如,低幼探索,我经常说不要持有很明确的目标,别认为我今天

 跟孩子玩一场游戏,目标就是要把序数搞清楚,今天搞不清楚,明天继续搞,以搞清楚序数为目标一天天进行下去,直至完成。这就是“目标”,带有一种很明确的,需要量化和明确回馈的任务在里头。

 目的呢?让我来说,低幼探索的目的是为了积累儿童的数学经验,要学会捕捉孩子的兴趣点,以此拓展延伸到各个数学概念点上,加以渗透,由于儿童对数学概念(知识点)的理解并非“全或无”的形式——就是要么全部掌握要么一点也不懂——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儿童通常是逐步接近某个概念核心,这个过程会存在各种偏差,你不能说他们全懂,但也不能说他们全然不懂。而经验的积累就是在帮助他们越来越能抵达核心,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对概念的诠释也越来越全面,因而才能做到去应用概念解决各类问题。

 如果说目标是一个靶点,那么目的就是一个方向。目标是死的,不变的;目的是灵活的,不同时期存在着相对性。

 比如低幼时期我们追求的是经验的丰富多样化,小学则追求经验的清晰度,也就是能够用数学的形式将经验中的共性(本质关系)表达出来。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方向,让孩子自己能把船行驶到“彼岸”的过程。

 既然谈目的,就离不开原则。

 原则,词语都看得懂,但真正在教育上有自己原则,能运用原则的人少之又少。如果我换一个词,“底线”,有人可能会恍然大悟,只不过底线只说出了原则中的一部分,一部分有关于限制性条件的部分,而正面积极的部分,“底线”并没有说出来。

 底线,与你认为什么样的事情是负面的绝对不接受的事有关,比如你认为强迫一个学龄前孩子背诵乘法口诀表是绝对负面的不能接受的事,那么你在这件事上的底线就是,你不会强迫孩子背诵,但也许你会认为给孩子用扑克牌棋子来构造一个矩形,教一些乘法概念是可以的,那么你就会对此时说 3 个 4 是 12,3 个 5 是 15 比较宽容,不觉得是在背诵记忆。

 但比如从我的观点来讲,不仅仅强迫背诵乘法口诀表是不可取的,要不要用实物来玩这样的游戏,还基于一个孩子当前的思维水平和基础如何,要是完全没啥经验,看到别人用这方法,回到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教,那也是不可取的,我认为负面和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是脱离孩子的认知水平来谈技巧。那么我的底线就是,我肯定不会教家长套路,教技巧之前会有很多铺垫。

 底线通常包含对“侵略性”的反抗,这种侵略,不一定是行为上,也可能是意识上的。所以假如自己意识不清晰,就不一定能感受到侵略,也不会存在这样的底线。

 而原则的积极部分是什么呢?与你的目的有关,如果你已经确定一个方向了,就不要左顾右盼,行到半程,忽然觉得那边风景不错,开过去看看,兜一圈再回来,很有可能你兜一圈回来就迷路了,要么就是浪费了大好时光。

 所以有关于教育原则的积极正面的部分就是,我应当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把力施加于这个方向上。比如,如果我的目的是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那么我知道,高频多样化地进行是重点,我不会因为一次

 活动完成度不好就焦虑,就犹豫,就徘徊不前,我会多方试探,这种材料不喜欢,就换一种呗,我的反思不会放到这个知识点上,而是放到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去琢磨刚才的对话,孩子的表现,努力去理解 TA,以便于下一次我能更好地配合 TA(在低幼阶段更多是成人配合孩子,而不是孩子配合你)。

 所以下面这句话就是我经常跟家长讲的重点,也是原则:

 数学启蒙(小学数学思维培养也是一样),最重要的是频率和丰富度的把控,原则就是少量,高频的刺激,通过阶段性调整方向,来完成量变到质变的推进。

 那么边界又是什么呢?很多人不知道边界在哪里,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立场,不知道他人与自己的关系,所以容易将自身的认识强加于他人头上,也就会失去边界。

 成人与孩子之间最容易失去边界,因为双方力量相差太大,成人没有学会收敛,就会有意无意造成边界的丧失,意识的入侵。

 最常见的就是成人不太能容忍孩子的错误(尤其是学习上的),一次活动,由于成人最开始设定的是“目标”而不是“目的”,没有大方向的指引,就容易钻牛角尖,早早预设了结果,如果中间偏离目标路线了,就不断试图扳回来,对错误的容忍度就低,原本可以饶有兴味看看孩子会怎么做,怎么想(这是一次宝贵的观察孩子理解孩子意图的机会),变成老母亲耐着性子强压怒火不断调整呼吸控制情绪憋屈自己的遭遇,且这种情况肯定持久不了,很快就会演变成干涉,停止,放弃,这种情况下,成人就很难取得进步。

 边界与人的立场有关,我的站位是什么,与他人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中,会决定你如何设立边界。

 就比如,成人与一个低幼的孩子在一起,成人一方面是家长,一方面是导师,还有一方面仅仅是观察者。家长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孩子的安全,健康;导师最重要的作用是方向的引导(做人的方向与思考的方向);观察者最重要的作用是捕捉重要的信息提供给其他角色来进行分析判断行动。

 功能目的清楚了,就知道边界在哪里——

  家长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孩子的安全,健康,你要知道什么活动可以做,什么活动不可以做,什么材料有危险,如何使用剪刀的技巧是基于你要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你允许孩子把颜料弄的一塌糊涂,但不允许孩子吃下颜料,你会教孩子一些生活的技巧,比如如何折叠衣服,但你不需要在折叠衣服的时候考孩子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对角折叠就变成一个三角形了......你不要越界把自己当成一个学校老师,一个教孩子知识点的老师,你就不那么容易指手画脚了,你的语言也会变得平实许多,甚至你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就知道如何转换语言,能让孩子听懂是最基本的啊~

 导师的最主要作用是方向的引导,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导师,不是教师。导师需要在更高一个层级上指引,大方向是你需要设定的,比如你肯定可以确定今天的活动在什么范围内进行,如果你允许孩子在整个屋子里折腾不怕弄脏,那么你就保持你的原则,如果你不允许孩子弄脏屋子,那么就在最开始设定好,我们只在阳台进行这个水的游戏,OK?而不要在等孩子玩到超越你底线的时候再出手阻止。你允许孩子犯错,但当孩子用错误的方式表达的时候,你需要加以引导,你在某个细节的时候,与孩子确定了先完成这个,再完成那个,那么你就可以坚持一下这个原则,若是孩子有分心,你可

 以进行调适,这种指引肯定不是依赖于某一次的成功,而在于你长期的坚持。

 观察者的主要作用就是观察,别变成“督工”,看到一点细节不对,就要加以纠正,就要出手指导,这是没有搞清楚自己当前的立场。但是立场,边界都与什么有关呢?其实都与你的目的有关,你的目的越是功利,你的角色就越是强势,你的角色越是高高在上,你就越想去施加影响,虽然有些家长也很温柔地进行这一切,但是温柔的控制可不是最常见的么~

 假如一个人,既不清楚自己的目的,也没有考虑清楚立场,设定好边界,那么第三个问题也肯定会存在:容易受各种言论的影响。

 所以,家庭里,要是夫妻教育方式不同,还有老人要干涉,再加上办公室同事,朋友圈光怪陆离,自己再陷入到各色各样的社群里头......这光景,我就是单纯想象一下,也是够悲惨的了,天天受到各种信息的轰炸,怎么可能不焦虑。

 所以态度就会闪烁不定,今天学了几招,回去马上用到孩子身上,过几天忍受不了了,打回原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原本下定决心要好好整一整,孩子一发脾气就偃旗息鼓,剩下来就只能是抱怨一下,想想无奈,还是放弃吧。

 无论是陪着低幼孩子游戏活动的时候,还是辅导小学娃,都可能非常情绪化,容易一时头脑发热开干,但过不了几天又收网撤退,激情上来的快,退去也快。

 我认为与孩子的互动,态度是一个极敏感的因素,你的态度坚定与否冷静与否,会影响到孩子后面一系列的行为。这种微妙的情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举个事例,我家二宝是男孩,男孩这样生物不同于女孩,天生有野性,先生有时候拗不过他就吼他,我说,偶尔吼一下可以,但是总是靠吼来解决问题,对男生并不好,这样孩子容易变成吃软怕硬的人,因为他屈服是因为气势上比不过你,所以以后别人不凶,他倔,别人若凶,他就会怕。对于不能做的事,不要太激昂地对待就好了,坚持不让步,你就算哭天抢地也没用,这样他认识到的是“边界”。

 那么什么样的事需要坚定,什么样的事可以让步呢?这当然又关乎原则问题了,每个人可以持有不同原则,我从不认为家庭中父母双方应该原则立场都一致,你可以不一致,但是就你个人而言,你应该自我统一。原则,就是原则,原则是唯一不变的东西。

 所以,教育根本上也没有对错,只有有效无效,很多人经常做些无效的事(当然我不是在说做了有效的事一定有好的结果好的未来,无效就一定不好,这就是教育混沌所在),尤其是发了力还无效,称为“无用功”。但是我批判“无效”,不代表我与那些持有“无为而治”的人就一定有冲突分歧,这里我不想展开细说,要不然这篇文章一万字也结束不了。

 人虽有自身矛盾之处,毕竟有这样的张力,一撇一捺,一东一西,人才能顶于天地成为一个“人”。

 但很多事都是相通的,有其一致性,人在大部分世俗情景中的行为言行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就会与这个人所持原则,所站立场,所抱态度有关。

 我面对的工作,是与人接触最紧密的工作之一,所以我常有感慨。

  比如家长来我这里学习,是消费者,还是学习者,持有什么样的原则?有的人是“我就以我要学习你的方法为目的,我才不管别的”,有的人以“我是消费者,我是上帝,所以我可以对于任何我看来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指点”。有的人很清楚边界,你是你,我是我,你的观点我不一定认同,但只要不影响我的目的,我就不会横加干涉,有的人则边界模糊,觉得只要是我不认同的,觉得不合理的,我就可以提出,你就应该来听,你若不听,就是你姿态不对。不同人的态度也完全不同,有的人含蓄温婉,有的人沉着冷静;有的人有理咄咄逼人,无理也强词夺理,有的人心有不满,既不想撕破脸,也不能自我消化,所以就阴阳怪气。

  既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原则、立场、态度,所以就产生了气场合不合,匹配不匹配的问题。这中间,就会产生底线,对于我,踩了底线,对不起,你请你出局,我可不愿意服务这样的人。这跟小孩子触碰了你的底线,你坚决予以阻止和回绝是一样的道理,你要是没有底线,小孩就会不断地试探你,挑战你,肆意妄为,不懂底线的人,就会在人格发展,道德发展上出现问题。

 有底线的好处是,底线以外的容忍度就会提高,你在大多数时候都可以春风和面,人也会更加乐观。

 而对于这样的冲突,人们自然又会产生不同的评判,这当然也是由于各自的视角不同。比如有的人觉得大陆老师,你敢于退课拉黑客户,刚的!而有的人却觉得大陆老师,你给这样的人退课,不值得,便宜他了。也就是说,有人看到的是性格一面,有人看到的是价值一面,还有一些别的视角......那么我的视角是什么呢?自然是我自己舒服了咯,对于踩了底线的人,我还要憋屈服务于他吗?就为了挣那点钱?我还觉得他没学到我的东西浪费了时间是他的损失呢。所以说,每个人的视角不同,自然对一件事的反映态度就会不同。

 家长在教育上听各方言论,回到家里去看待自己孩子的时候,视角也必定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到底是好是坏,旁人无法论断,应该只有自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回顾和反思中才可能有所觉察。

 那么原则、立场和态度会变化吗

 从时间上讲,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变化,否则也称不上原则立场了,态度不是说人的情绪表达,而是意识状态,我认为这也是相对稳定的。

 从关系上讲,比如教师与中学生的关系,我与家长的关系,也是相对静态的,虽然可能会有一年两年,但是因为彼此都是成年人(或接近成年人),认知和人格发展都已经稳定(或趋于稳定),不像学龄前和小学生那样还处于剧烈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关系相对是特殊化的,聚焦某个领域的,范围狭窄,因此,原则立场态度也不会有什么本质变化。

 但是父母与孩子则不同,一个孩子从婴儿,到学步儿,到学前,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这个过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孩子的认知发展,情感,心理,人格各个水平上都在发展,因此父母更多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来调整自己的方向,一旦方向(目的)发生变化,那么你的原则、立场、态度也随之会发生变化,所以,假如你是一成不变的,那么肯定是有问题的。

  所以说,如果关系中的一方比较弱小,是在不断变化的,相对不稳定的,那么如果你还想好好相处,共同进步的话,你也肯定需要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肯定不是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谁也受不了这样的反复无常。

 对于我的读者也好,学员也好,越是理解我是怎样的人,那么匹配度就会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我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些时候会来写点很私人化内容的目的,随笔也是一个通道。通过这些不同的通道,可能会吸引来自不同方向上的人,大家找到一个契合点,在彼此都不睬对方底线的情况下(我不违约你不越界),肯定是最舒服的。

 那是不是成年人只能看匹配,大家彼此都很难改变了呢?我想,应该有一种关系是特殊的,那就是夫妻关系,虽说人与人相遇,是种缘分,也许也是冥冥中之天意,各有匹配,但这种匹配不是两条弧线恰好匹配成了一个完美的圆,而是依然有不能恰到好处的地方,于是,必然有的时候有一方是需要退让的,是一种可能在别处有边界是底线的事但是现在却被改变了,双方若是能彼此退让,就能平衡的了,要不然,那肯定是火光四射啦~所以说,同样是底线,你忍的了这个人,忍不了那个人,归根结底还是,谁更重要的问题

推荐访问:解惑 立场 态度
上一篇:国家税务总局东安县税务局芦洪市税务所综合业务办公用房维修项目成交公告76
下一篇:大学生房地物业行业实习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