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年工作总结_1

来源:自考 发布时间:2020-09-06 点击:

  学校学年工作总结

 一、实验总体情况

 通过组织学习、讨论《XX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实施方案》,领会了该项目的指导思想、实施目标、内容、步骤和要求等,通过调研、访谈、讨论等形式,对学校的特色发展进行探讨,初步提出“成长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宏观目标,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在教育的美丽中成长》实施方案初稿、讨论稿,经北师大项目专家的深度调研实地指导后,根据专家组意见,组织校领导会、专题组会和全校教师会,学习讨论专家组的建议,对我校的实施方案进行了三次修订,形成了《成长今天·成就明天》的校实施方案。

 二、学年工作回顾

 本学年主要工作是通过调研、访谈、讨论等形式,对学校的特色发展进行探讨,初步提出“成长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宏观目标,并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本学年重点工作就是以“打造美丽校园”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理顺机制,合理分工,强化管理,优化校风,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师生特色活动,探索师生共成长的特色方向。

 1、借助“四位一体”和“优质均衡验收”,打造美丽文化校园

 今年XX区政府提出了城乡清洁“四位一体”专项行动,XX区准备接受国家级义务均衡的验收,我校积极开展了创建美丽校园活动。打造让学生美丽成长的环境,成就师生的美丽人生,将从建校园物质文化和树校园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着手我们的美丽校园文化建设,要创设一个“内在和外在相统一、人文与环境共美丽”的师生成长环境。

 2、借助专家引领,打造特色方案

 对全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抓好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组织学校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改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育理念,为学校特色创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1)校长项目和名师项培养对象培训:校长王小平、名师培养对象罗敏、吴兵两次参加项目安排的北师大培训。

 (2)校内专项培训:8位老师赴河北XX县赵庄人才学校学习观摩;10位老师赴北师大培训学习和观摩;邀请市教科研中心专家王国平和梁涛老师,就“对小学数学备课上课的点滴思考”和“关于课程标准的解释说明”进行专项指导;4位老师赴南京培训学习和观摩;

 (3)项目专家培训:针对《在教育的美丽中成长》实施方案,在38中召开了北师大项目专家组的调研指导现场会,会后,根据专家的指导,对学校特色创建实施方案进行了二次修订;按照项目安排,北师大朱志勇教授下校实地指导,在校内举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进课堂指导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3、借助“成长教育”课题研究,打造成长课堂

 学校在区教育局“一三三”区域课改模式的引领下,结合校内课题研究,在原有课题的基础上,引入“成长教育”的思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个体,追求全面发展的“成长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课改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新任教师展示课活动;教学能手展示课;一课多轮“样板课”活动;联片“同课异构:大教研活动;教师成长课堂研讨展示活动;“升华杯”教师教学竞赛;轮教课。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老师,相互吸取经验,寻找自身差距,拓宽、夯实了教师素质根基,提高了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的能力,搭建了教师成长梯队和舞台。

 4 、借助主题系列活动,打造特色活动

 “成长教育”注重学生多元发展的意识,要有注重夯实学生成长基础的意识,要有大课程的意识。学校在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的同时,要根据校情、学情,注重德育课程(实际上也是创设人文美丽校园的一部分),开展阳光体育,开发校本课程,打造特色活动,形成特色项目,为学校的特色建设形成特色基石,最终成就学生的“个性成长、全面发展”。

 系列活动:启动班级量化考核机制;建队日活动; “中华魂”读书演讲比赛;“中国梦我的梦” 主题演讲比赛;创新实践知识技能竞赛;XX区中长跑比赛活动; “迎新年”主题作文竞赛展示活动;迎新年“阳光体育”师生团体长跑活动;中小学“汉字听写”大赛;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系列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构建成长课堂” 读书系列活动:向身边雷锋学习,传递道德正能量专家报告; “学雷锋”系列活动;数学文化节系列的主题活动;学校田径运动会;新团员入团仪式;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少先队基本知识主题教育活动、走进五四主题队日活动;品社学科“参与社会实践 促进品德发展”系列活动;纪念5.12活动;小学生口算大赛;学校“艺术月”活动;迎六一文艺汇演及表彰大会。

 三、项目实施成效及经验

 1、全体教师对学校特色创建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提出了很多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2、通过落实“四位一体”专项行动和“义务教育均衡达标验收,全校师生精神面貌和校园环境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

 3、通过一系列师生活动,更多地关注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体验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4、注重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业务综合素质,让学习培训开启教师成长之门,从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个人基本功训练入手,采用讨论、专题培训、专家引领等多种方式,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组织教师25人次分赴河北XX县人才学校和北京北师大进行培训观摩;聘请2位XX市教育专家进校进行实地指导,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5、组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入开展课改研究,让课改研究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用课改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逐步探索成长课堂研究。

 四、下一学年实施工作计划

 下一学年我们将从六个方面进行“成长课堂”的实践。

 关注安全工作,灌输学生成长的生命意识;

 创新德育教育,夯实学生成长的道德基础;

 开展阳光体育,保障学生成长的健康基础;

 打造特色活动,陶冶学生成长的美丽情怀;

 开发学科课程,拓展学生成长的个性视野;

 搞好校本教研,创造师生相长的美丽校园。

 1、加强教师培训,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2、继续以“打造美丽校园”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为学生成长,为教师发展,打造一个适度、适合、适性的成长环境。

 3、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项特色活动,初步摸索“成长教育”特色课堂,聚焦课堂,深入课题教学研究,发挥名师培养和共同体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此项工作作为下学期工作的重点。XX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推进近半年,我们的特色学校建设、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名师培养工程也已在紧锣密鼓的一系列活动中推进。现小结如下:

 一、 回顾

 1、 学习,打开思维

 自项目工程启动以来,北师大专家先后带给我们十余场讲座报告,从国际视野理论介绍到国内先进经验做法传递,理论加实践,把我们从旧有的思维方式中拉出来,作为学校的掌舵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特色学校建设的意义所在。厘清了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明白了特色学校、学校特色、特色项目之间的区别,特别是在全校上下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依托本次特色学校创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打“情智教育”品牌,创建一流的特色学校。

 在学校,我们给教师发放关于情商、智商、情智教育的相关资料进行认真学习,如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等,并撰写阅读笔记,组织读书交流活动,使全体教师对学校办学特色有更多的认同,更深的了解。

 我校还特聘了山西大学刘庆昌教授作为特色学校发展顾问,进校对全体教师、部分家长进行理念解读,使大家对理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 碰撞,内化理念

 半年的项目运作,我们进行了多层面、多形式的碰撞。有专家和校长的摸底互聊;有专家对各校方案汇报的点评指导;有走进京城学校和北京校长的互动交流;有校长和本校领导的研讨交流;有全校教师对理念的内化互商;有本校教师对“情智教育”“情智课堂”“情智教师”“情智活动”的分享交流……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的碰撞,在对学校特色方案修订过程中,我校上下全体做到了了解、理解、修订方案,积极落实方案。

 3、 考察,拓宽思路

 在走进北京小学考察的过程中,在与京城校长的交流中,我们办学的思路拓宽了,信心增强了。翡翠城小学和我校一样同属于小区配建小学,在张文凤校长的带领下,不断摸索特色创建之路,短短五年时间,已成为一方名校,给我很大鼓舞。特色学校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思索,苦心孤诣,需要长期的积淀与努力,只有善于“坚守”敢于“实践”的人,才可能等来梦想成真的一天。

 4、 实践,完善方案

 项目工程开展以来,我校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了实践探索的力度。

 “情智课堂”实践研究如火如荼——两轮情智课堂实践活动,教师们反复研讨、揣摩,什么样的课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情智课堂?情智课堂应该有哪些特征?在两轮大讨论之后,大家初步勾勒出了本学科情智课堂的模样:语文学科的“情智课堂” 主题思想:语文课,既要有浓浓的情,也要有深深的思;既要有激情澎湃的课堂,也要有思绪万千的沉寂;既要有真情意切的流淌,也要有思维火花的迸发。

 具体流程: 入情入境——触情导智 ;整体感知——萌情启智; 深研细品——生情凝智 ;主题升华——融情润智 ;读写结合——抒情淌智 。英语的情智课堂轮廓:“以情促智,情智交融”,在热身入境、感知体验、随学随练、当堂检测和情感提升五个环节中以学生的情为激发点,用情促进知识的学习,情智交融着,即让学生在真实的有趣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最终将他们的情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我校的情商训练校本课程正在尝试开设,全校一致认为这门课程的开设很有现实意义,对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同。

 情智活动丰富多彩。本学期的“情智艺术节”历时三个月。广大师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分别进行了歌舞、乐器、橡皮泥、曲艺等项目的展演,孩子和家长们认真准备,广泛参与,创造了浓浓的情智艺术氛围。

 二、 体会

 1、 走出去,很必要

 京城学校的考察,使我们对照先进发达地区寻找差异,对自己有了比较准确的定位。

 2、 引路人,挺关键

 刘永胜校长的指导点拨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确实是项目工程负责人的不二人选。

 3、 换脑子,是根本

 只学习不更新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当理念进入大脑并与之形成共鸣,唤醒切身感受才会走出以往的定势教育。

 4、 付行动,见成效

 架子搭得再好,不去实践,不付诸行动,只能是纸上谈兵。在行动中发展思路、完善规划,路才会走的更稳、更远。

 三、 建议

 1、 专家找准学校发展“生长点”

 北师大安排的小组指导校长对各校的了解仅限于一个方案,对学校基本情况缺乏深入细致的理解,而且以一对六,这样的指导效果不容乐观。

 2、 导师因地制宜提供“服务”

 建议项目领导组根据各校情况,确定层次不同的导师,针对性提供指导服务。一对三或一对二最好。

 3、 提供菜单式服务,各校认定挂职学习“单位”

 下一步的校长挂职学习,建议项目领导组选定一批学校,提供资料,由校长们自愿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学校,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4、 灵活机动组合小组,更大范围促进交流

 已分的五个小组,学校搭配有大有小,有城市有农村,这样组合有一定的合理性。建议不同时期或不同内容时,重新组合,促进更大范围的校际交流互动。1.开设综合性课程。

 依据学生学习兴趣,在以国家课程为主的基础性课程中开设新型“综合课程”,让国家课程校本化。如:开设“季节综合课”,将各学科终于季节相关联的内容进行整合,重新编写教材,多学科教师共同授课;开设“艺体课”,将体育、音乐、美术课程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开设“数学实践课”支持数学老师走进其他课堂,结合课堂上老师讲课内容或学生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等。

 2.开设拓展性课程。

 一是开设“传承传统文化”必修课,每周一和周二下午午读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经典书籍,使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情操,获取新知;每周三下午利用午读时间,开展“讲经典”活动,由各班班主任承担领诵任务,带领全校学生诵经典、懂礼仪;每周四和周五利用午读时间全校师生一起练习书法,将国粹发扬广大;二是继续开设学校传统课程——葫芦丝艺术特色课程。我校葫芦丝艺术特色课程已经开设近9年。自编2版校本教材,曾获得山西省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葫芦丝课程已经进入我校音乐课的课堂中,4、5、6年级每周一节课。多年来,培养了一批葫芦丝爱好者,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多人获奖;三是开设“水工学生志在四方体验行”课程,带领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亲身体验,开展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们充分感知并践行身边的、校园的和社会的真善美,培养优良品质。

 3.开设探究性课程。

 成立两个实践基地,开设探究课。一是水文化探究课程,由科学教师具体负责,开展关于水的研究;二是开展探究“本土文化”之旅。秉承山西本土文化,以山西的母亲河——汾河之韵为探寻、实践主题,涵盖山西的风景名胜、历史人物、地方特产、地方艺术等内容,以此为依托,将山西本土文化在小学生当中普及、传承。可以设置六大专题:专题一 “逐水而居,母亲之河——汾河流域介绍”;专题二“华夏民族,璀璨文化——山西民俗文化”;专题三“诚信为本,锐意进取 ——晋商文化”;专题四“晋腔晋韵,婉转悠扬——山西戏曲文化”;专题五“品古尝今,花样繁多——山西面食文化”;专题六“日新月异,新颜绽放——前进中的山西”。

 4.开设实践性课程。

 在学校传统合唱、舞蹈、田径社团活动基础上,借鉴“比如世界”经营模式,利用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后,开设“水如世界”实践性课程,学生自主选择,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职业意识,体验职业角色特点,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特点。

 目前,学校已经开设餐饮类(西点屋、面食店、饺子铺、等)、工艺美术类(编织、十字绣、剪纸、泥塑等)、公共服务类(t台秀、农场、摄影等)三大门类实践课程,希望“水如世界”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实现“走进水如世界,每个孩子都精彩”的美好愿景。

 第六方面:教师之“浸润”——搭建多维平台,锻造教师团队

 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的教师团队就是使我们学校能不断向前航行大海、大洋。教师是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元素,教师的学养直接影响着学风,班风,校风的形成,决定着学校特色建设的进展。在信息爆炸,知识腾飞的今天,教师的知识构成体系面临着两大尴尬。一是自己的储备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要求的步伐,二是社会的现状对教师的精神世界带来的冲击。越是如此,教师们就越应该不断学习充电,厚实自己的学养,丰富自己的内心。

 1.若水读书。为促进教师读书学习,学校克服困难专门布置一间供老师读书的场所——若水书屋。书屋内图书涉及多个领域,每学期更换。每周一、二午读时间是全校教师统一读书时间,没课老师全部到书屋阅读;每周三为分享时刻,全校教师轮流主持,或分享美文,或分享一段视频,或分享一段音乐,或分享一幅名画等等;每周四、五是全体老师练字时间,没课教师全部到书屋练字。书屋全天开放,教师可随时到书屋查阅资料,充实自己。

 2.若水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可生成强大的理性力量,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我们提倡教师每天要反思。一是反思教学:今天的课堂上,我的学生有收获吗?要用生本思想,思考学生的发展。二是反思生活:今天我个人有发展吗?要用快乐心态,经营自己的人生。

 3.若水实践。读书、反思改变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只有经过实践,思想转化为行动后才能真正提高。学校为教师搭建三个实践平台。一是课题研究实践。“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鼓励老师们申报课题,创造更好的研究空间和条件,如,为课题研究老师聘请专家指导;创造机会让他们外出学习;对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制定奖励机制等。二是校本教研实践。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本教研,为每位老师创造发言交流的机会。三是课堂教学实践。开展“每月一人,每人一课”全员参与的磨课活动,使全体教师都有机得到锻炼,得到帮助,共同提高。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坚持每月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人“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教育随笔,剖析一个教育现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旨在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拓宽教师思维视野,转变学校管理模式,从制度约束向文化熏陶的转化。

 第七方面:评价之“浸润”——坚持全面有效,激发学生潜能

 1.“水如币”让评价多元发展。

 学校采用“水如币”这一评价媒介,对学生进行360度全面评价。“水如币”实指像钱币一样具有价值感的流通物,如水滴状。每一个人点点滴滴的像水珠一样的品性和精神如果落实在点点滴滴的工作和学习中,点点滴滴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点点滴滴地自觉要求自己,管理好自己,点点滴滴地争取每一天的进步,在点点滴滴的进步中快快乐乐地成长。将“水如币”评价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学习等方面紧密结合,围绕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实施多元化立体式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2.“水如银行”让学生学会理财。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水如币”,学校建立存储场所——“水如银行”。银行职员从招聘到选聘,全部由学生竞选自主完成,实现自主管理的全过程。“水如银行”营业期间,所有手持“水如币”的“客户”都可在柜台前办理业务。

 3.“特权享有”让学生爱上评价。

 “水如币”存储到一定数量后,学生可享有某些特殊权利,如获得精美小礼品、图书、作业免写卡、当护旗手等等。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学生可运用积攒的“水如币”当做门票,参与各项活动,进行体验。

推荐访问:学校学年工作总结 学年 工作总结 学校
上一篇:2016学年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下一篇:小学学校2015学年工作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