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分析

来源:成考 发布时间:2020-08-19 点击:

  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分析

 西南大学2010级机械三班 田慧

 摘 要: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高校是思想、文化、科学资源的聚集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当然也是意识形态领域无产阶级思想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激烈斗争的前沿阵地。能否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高校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非常艰巨的任务。

 Pick to: ideology secur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s the organic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ideology security issues are more and more scholars. University is the thought, culture, science and resource gather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o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field, is certainly the proletariat thought and various non proletariat thought struggle forward position. Whether to insist on and strengthen the Marx doctrine in ideology guiding position,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socialism. College how to answer the grim challenge that brings from this, how to hol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Marx ideology, is before us an urgent and arduous task.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 现状 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理论建设

 一、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高校人群是人口主体,必然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也受到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适应世界观现代化的潮流而必然实行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在经济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传统意识形态的地位及其话语方式都难免被弱化;另一方面,在当代西方强势文化的包围中,缺乏有力的意识形态守护的国家,其独立自主和本国特色就无从谈起。从现实看,当代中国思想界很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抓住前一方面淡化意识形态,要么抓住后一方面重新意识形态化。然而事实上,当代我国高校意识形态的某些弱化是必然的、合理的,但有些方面不仅不应弱化、反而应当强化。如何把握我国高校当代意识形态强化与弱化的态势,避免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重大失误,这是当代中国高校面对的一大课题。

 (一)国外因素的挑战

 李慎明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上撰文指出,在社会意识形态上,以个别大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首先攻击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也可以说,他们的最低纲领是打到马克思主义。他们的最高纲领是摧毁爱国主义思想,也就是用所谓“全人类价值观”取代爱国主义。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渗透战略的历史逻辑表明,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从来没有停止过,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同化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变化的只是具体的政策和策略。

 (二)国内因素的挑战

 有学者指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新问题、新情况尤其是非物质利益矛盾的挑战。这种挑战集中表现为:一元化指导思想与思想多元化矛盾的挑战,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实用主义价值观矛盾的挑战,党风不正引发的党群、干群矛盾的挑战,荣辱观不同导致荣与耻矛盾的挑战,互联网兴起引发诸多矛盾的挑战等。

 (三)主流意识形态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韩源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第4期撰文指出,我国马克思意识形态的现实境况是:其一,马克思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其二,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仍然是一个远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其三,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存在盲点。意识形态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与执政者政策相关的领域。其四,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等待转变。

 二、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分析

 意识形态安全是一种状态或者能力。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状态。有学者更具体的指出,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受外来或内部因素的威胁、侵蚀以至同化,并能保持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我们强调国家意识安全不是要求全体民众在政治认识上高度一致,在行为方式上整齐划一,而是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价值观念上的个性和分歧从属于共同的社会信仰、政治理想和主导价值。

 (一)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认同

 调查表明,我国高校青少年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度不高,信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只占60.8%;信仰资本主义的占2.7%;信仰宗教的占4.4%;没有信仰的占21.3%;说不清楚自己信仰什么的占10.8%。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处于迷茫状态,精神空虚,说不清楚自己信仰什么,甚至没有信仰。

 (二)对党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战略思想的认同

 调查显示,77.5%的青少年认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3.0%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7.1%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众多政治学说的一种,不必作为党的指导思想;12.1%对马克思主义是否要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说不清楚。不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占20.3%。

 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9.0%的青少年是认同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但有少数认为我党对第一、二、三代领导人的思想,已经过时。

 (三)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

 调查显示,74.3%的青少年认为,我国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超过四分之一的青少年对此并不认同。有的认为应该实行美国的两党制,有的认为应该实行多党制。不认同党的领导的在校青少年比例还是挺高的。

 (四)对我国经济制度的认同

 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部分在校学生认为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经济发展,只有少数人认为目前实行的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如原来的计划经济。

 (五)对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态度

 78.6%的青少年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80.8%的青少年认为,在文化多元化的条件下,应该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77.7%的青少年认为,在价值趋向多元化的条件下,我国应该坚持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看来,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严峻挑战,多数青少年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还是认同的。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以人为本,部分学生认为应该以科技为本。

 (六)对个人与他者关系的态度

 调查显示,90%以上的青少年还是认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但是17岁以下和18岁以上的青少年自爱认识上有明显的差异。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是,17岁以下的青少年比18岁以上的青少年更少考虑个人利益。

 (七)对他者入党入团动机的看法

 调查显示,我国高校青少年对人们的入党、入团动机的评价较低。对于多数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只有53.1%的青少年认为是因为信仰共产主义,为社会多做贡献;32.0%认为是有利于个人发展;8.8%认为是受周围人的影响;另有6.1%对人们的入党入团动机表示说不清楚,实际上是持怀疑态度。

 (八)影响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因素

 从总体上看,影响我国高校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的第一位因素是广大青少年对其认识不清,说明近年来我们对其的宣传不力,或者不到位。从调查来看,当前影响我们高校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几大因素分别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认识不清、社会腐败现象、国外思想文化冲击、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三、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有学者指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基础。二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打牢意识形态安全的经济基础。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强领导核心。五要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营造意识形态安全的国际文化环境。

 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导地位的有效路径

 (一)必须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就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来说,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1、必须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入回答在当代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帮助大学生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要紧密联系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形成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其次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不仅仅要着眼于学术研究,更要致力于能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还要发挥学科建设龙头作用,充分提高思想理论课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2、必须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增强大学生对其的认同度。要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大众意识的认同就必须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宣传的手段,注意利用现代传播技巧,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说服其它理论。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要用平民的风格来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要用平实的语言来诠释主旋律,要用鲜活的形式来表现深刻的理论,让大学生能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可信、可行,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高校的话语权威。还要改变单纯的强制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

 (二)建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胡锦涛在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要扩大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必须主动走进网络,弘扬主旋律,抢占网络传播阵地的制高点,才能有效地遏制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有效地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莫岳云.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湖湘论坛,2010,(4).

 王岩,茅晓嵩.“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学研究,2009,(5).

推荐访问:高校意识形态实施细则 意识形态 现状分析 高校
上一篇:村级普法工作计划
下一篇:当代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全现状当代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