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现代教师学导论》期末考试题库

来源:中考 发布时间:2020-10-04 点击: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现代教师学导论》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代号:2079;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3日,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齐国,建立了一所具有官学和私学双重性质的学校,它的名字是(D)。

A.国子监 B.太学 C.书院 D.稷下学官 2.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可能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应该像医生一样,成为(A)。

A.学生的诊断师 B.学习的指导者 C.学生的管理者 D.不断进取的人 3.许多教师认为,(B)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4.“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C)。

A.一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5.以下哪种情况下学校不能处分教师(B)。

A.体罚学生 B.因生病没来上课 C.侮辱学生 D.因缺课造成学生成绩普遍下降 二、简答题 6.良好师生关系的人际行为模式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1)接近水平;

(2)合作水平;

(3)理解水平;

(4)乐生水平。

7.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设计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

(4)教学监控能力。

三、论述题 8.试述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答:(1)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是学习,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专业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他们成为教师或者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是大有影响的。这一阶段的老师被称为新任教师。

(2)适应期: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实现从书本知识到实际操作,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解决适应实际工作和环境所需要的基本功的矛盾。经过这一阶段,一个新任教师可以达到合格教师。

(3)发展期: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与教师的实际素质还不熟练之间的矛盾。经过这个阶段,一个合格教师就成了骨干教师。

(4)创造期:职业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经过这个阶段,骨干教师可以成为专家教师。

四、分析题 9. 让学生敢说“不懂” 有这样一节课,老师讲完课后问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都弄懂了吗?”,“都懂了!”同学们齐声回答。“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的,一位学生的手稍稍伸了一下但很快又缩了回去。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他温和地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大声讲出来。”学生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学生大声讲,一边过去俯下身听,很耐心地又讲了一遍。最后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我要表扬××同学,他敢说真话,不懂就问,这是很了不起的,以后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不懂就把手高高地举起来!” 问题:结合以上事例,请谈谈一个现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师观。

答:(1)教师观和学生观是相对的,它指的是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看法,即对教师的作用与角色、教师的性质、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认识。新型教师观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观察者、设计者与帮助者;
教师应成为反思型、学者型教师,而不是“教书匠”;
教师是终身学习者。

(2)故事中的这位老师可以说是有着正确的教师观。他善于观察学生,对那位“手稍稍伸了一下”的学生,他立即敏锐地发现了;
他善于帮助学生,对说“不懂”的学生不但不歧视,而且进行表扬和鼓励。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官学中断,私学独兴”出现于哪个历史时期?(C)。

A.唐朝 B.宋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在学校教育活动观中,强调教育活动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强调把“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活动,这反映了(A)。

A.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 B.教育活动的灵活结构性 C.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 D.教育活动的综合渗透性 3.(B)的关系是教师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

A.学生与学生 B.教师与学生 C.教师与教师 D.教师与家长 4.新型教师观强调,教师要对教师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不断的审视、分析、批评,然后进行改进。这也就是要求中小学教师成为(D)。

A.“教书匠” B.“设计者” C.学者型教师 D.反思型教师 5.教师在创造期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D)。

A.适应环境 B.学习基础知识 C.熟练化 D.做出创造 二、简答题 6.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教育能力;

(2)教学能力;

(3)研究能力;

(4)反思能力。

7.关爱学生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三、论述题 8.结合实际,请你谈谈现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 答:(1)学科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2)教育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一般文化性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分析题 9.请结合教材所介绍的教师角色理论,谈谈你对未来教师的看法。

答:(1)未来的教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这是一个答案不固定的问题。也就是说,有一系列的因素决定着教师的角色。主要包括:信息渠道是否多样,对学生素质要求的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变化,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的类型,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因素。比如,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要求教师能够成为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课堂和教师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信息处理的指导者,等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教师的角色无疑多样化了。

(2)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现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角色?我们认为,应该具备多种角色,这些角色主要有:学生的诊断师;
学习的指导者;
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
评价者与激励者;
学生的管理者;
研究者;
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和不断进取的人。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和罗马的上层阶级,经常雇佣奴隶担任教师,这被称为(B)。

A.奴仆 B.教仆 C.塾师 D.蒙师 2.学生发展是有规律的,以下哪项不属于学生发展的规律?(D) A.发展的顺序性 B.发展的不平衡性 C.发展的阶段性 D.发展的同质性 3.教师在发展期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C)。

A.适应环境 B.学习基础知识 C.熟练化 D.有所创造 4.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所谓“实践性知识”是指(C)。

A.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 B.教师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这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C.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郧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D.教师所具备的十分广博的文化知识 5.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教师职业倦怠的三种行为反应?(D) A.情绪耗竭 B.性格解体 C.降低成就感 D.抑郁症 二、简答题 6.对于提升教师教学反思水平,你有何建议? 答:(1)围绕思考主题积累有价值的教学故事(案例);

(2)结合案例提出有价值的“真问题”;

(3)基于“证据”作判断、下结论。

7.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何种特点? 答:第一,终身性;

第二,周期性;

第三,非系统性。

三、论述题 8.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水平? 答:(1)在备课过程中提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备课必须备教材,备教材就必须备寓于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在教学过程中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高是低,是优是劣,可以看得很清楚,是爱生还是厌生,是敬业还是敷衍,是耐心还是浮躁,是自信还是气馁,是育人为本还是急功近利,是自主创新还是因循守旧。正是在这种激烈的矛盾的解决中师德修养才得以提升。

(3)在教研过程中提升。每位教师都工作、生活在一个学校教师群体之中,参加教研活动是教师之间最经常、最大量的交流方式,这里包括集体备课,教研组会、年级组会,公开课、观摩课,经验交流会,评职晋级、评优选先等等。在这些交流过程中既有相互学习、相互砥砺,又有相互碰撞、相互摩擦。这种交流如同打铁一样,对每位教师的师德都是一种锤炼。

(4)在继续教育中提升。在继续教育的教学活动中,都包含着师德继续教育、进修的内容,还专门设有师德课程。因此,教师的继续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同时也是教师个人道德修养的继续教育。

(5)在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的自我提升。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活动,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包括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社区公益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不仅使学生受教育,而且使教师受教育,特别是教师更要先受教育。

四、分析题 9.“问题学生” 案例一: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幸运的是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校长的惩罚是要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他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案例二:据报载: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直打瞌睡,教师发现后并未板着面孔去训斥,而是从故事说开去。他说,英国著名前首相丘吉尔,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就寝,并说:“我的觉有一半是在汽车上睡的。”老师说:“我看,有的同学的觉有一半是在课堂上睡的。”又说“丘吉尔被人称为一只勇猛的狮子。我看现在在课堂上睡觉的同学,今后也可能成为一只勇猛的狮子。”这位教师幽默的语言使得大家包括那位打瞌睡的学生都笑了起来,教学在轻松的气氛下继续进行下去。

问题:请结合这两个案例,谈谈现阶段我国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生观。

答:(1)所谓“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个体性认识。教师的教育观念作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价值取向,内含着教师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及其对教育需求的认识,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影响教师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教育行为的改进。现阶段的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起码应该在基础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观、教师观和教学效能感等方面形成正确的认识,其中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是尤其重要的。

(2)现代教师的学生观应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进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现实,我们常见的学生观却是把学生主要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教师是教育的权威;
重视对学生的现实状态的评价(如按学习成绩把他们分别归结为好、中、差),忽视学生潜在发展的可能性;
习惯于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要求学生,不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这正是我们应该努力纠正的。

(3)在以上两个事例中,两个学生都有缺点,一个是伤害动物,一个是上课打瞌睡;
但两位老师都没有歧视学生,一位是通过特殊的“惩罚”形式引导学生的学生,一位是通过幽默的故事激励学生的自信心。这些处理方式对学生的人格是尊重的,特别是注意了学生潜能的挖掘,反映了这两位老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我们说,一个老师应该持有每个学生都具有“潜能”的观点,因为这样一来,教师就会对学生可能的变化和发展持有信心,不犯把学生看死、定型化的毛病;
同时教师就会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潜在性的实现提供各种舞台,最终使“潜能”变成“现实”。麦克劳德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西周官学以“六艺”为基本的教学内容。这里的“六艺”是指(D)。

A.诗、书、礼、御、书、数 B.礼、乐、射、御、易、春秋 C.诗、书、礼、乐、易、春秋 D.礼、乐、射、御、书、数 2.教师的生涯发展是(C)。

A.无生涯发展的 B.重复和循环的 C.有递进的阶段性的 D.没有确定方向的 3.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D)。

A.先天形成的,很难改变 B.后天可以培养,主要靠学校 C.其发展没有规律性 D.在先天基础上,通过自己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教学实践来培养 4.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所谓“本体性知识”是指(A)。

A.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 B.教师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逮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C.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D.教师所具备的十分广博的文化知识 5.在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中,所谓“教学设计能力”是指(B)。

A.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的特点、某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B.教师事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重要的教学因素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C.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 D.教师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二、简答题 6.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答:(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教师。

7.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1)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2)言行举止得当,塑造文明的教师形象;

(3)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4)廉洁从教。

三、论述题 8.结合实际,请你谈谈维护和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

答:(1)自我调节。内容包括树立献身教师事业的信念;
改善人际关系;
重视家庭生活;
安排一定的休闲活动。

(2)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助。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就教师的心理健康来说,校长应是健康员、监督员及调节员。同时,教育行政机构一定在遵循科学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同时,也要遵循心理健康规律,为教师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专家的处理。专家的处理是指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心理问题时,求助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内容包括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面。

(4)社会的支持。对教师的社会支持应表现为多方面,既有与教师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支持,又有与地位、荣誉相关的精神支持。这要求全社会、社区、教育行政部门、部门领导真正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对教师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可能的各种支持,促进身心健康,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四、分析题 9. 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案例(选编) 案例一:一天晚上,毕淑娟在备《木兰诗》一课。为让学生充分感受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她绞尽了脑汁还是想不出好办法。突然,从邻居家传来常香玉的唱腔:“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们享清闲……”她兴奋极了,扔下手中的课本就跑到了邻居家。借来磁带后,她便模仿着唱起来。还别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她愣是学了个有板有眼。第二天走上讲台,她一会儿是豪放派,让学生在“谁说女子不如男”中感受巾帼不让须眉的壮志豪情;
一会儿又是婉约派,让学生在“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中感受花木兰恢复女儿身时的似水柔情。学生们都说:“老师,你真神!没想到你还会唱豫剧呢。” 案例二:作文课上,学生们正在谈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我最崇拜希特勒,因为他能称霸世界!”这石破天惊的一句话,使毕淑娟的心一下子沉重起来,她明显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她从“日本细菌战”讲到“南京大屠杀_,从“德国纳粹集中营”讲到“犹太人种族灭绝”,讲到动情处,她激情飞扬;
讲到痛心时,她扼腕叹息……课后,毕淑娟一直在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用什么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呢?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冥思苦想中形成了——实施“四名工程”,即“诵名诗,读名著,赏名曲,学名人”。学生们走近名人,感悟经典,与历史交流,与高尚对话,吸吮精神营养,丰厚人文底蕴,心灵里充满了阳光! 问题:结合以上事例,谈谈在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中,教学操作能力特别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内容及意义。

答:(1)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很多,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进行调控,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实施、营造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等。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必须具有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
教师能有效地“管理”学生。

(3)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建立在教师对每一个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刻把握上,否则教师不可能具有良好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案例中,毕淑娟积极学习豫剧,以豫剧导入新课《木兰诗》,讲起课来声情并茂,为课堂创设了最佳教学情境;
在作文课上,遭遇学生大谈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她没有训斥学生,而是运用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偏颇,润物细无声。两个案例都展现了教师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性。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唐代出现了(B),它是我国古代高层次的私学,是研究学术的地方。

A.私塾 B.书院 C.太学 D.国子监 2.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A)。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3.从某种角度看,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另一类是(D)。

A.价值性的教育观念 B.操作性的教育观念 C.多数人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D.个体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4.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A)。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5.关于教师的培养体制,英国学者波特分两种类型,即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其中,非定向型培养是指(B)。

A.不设专业不分科 B.非师范学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二、简答题 6.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答:(1)参加培训;

(2)专业阅读;

(3)网络学习;

(4)参加学术团体与学术活动;

(5)教育考察和观摩;

(6)校本教研和培训;

(7)行动研究。

7.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教育性知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对“三维”教育目标的理解;

(2)对“学习”本质的认识;

(3)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

三、论述题 8.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答:(1)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社会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一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2)要理解这个问题,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专业是复合性的专业,包括学科的专业性,也包括教育的专业性;
第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多方面多主体努力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巨大努力,也需要国家、政府、大学的努力;
第三,教师专业化有多方面的内涵,即服务宗旨或专门功能、专业训练、专业权限、专业团体、专业地位;
第四,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努力过程。

四、分析题 9. 目 鲁迅和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友情是世人共知的。分别多年以后,鲁迅依然怀念他的老师。他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识的教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鲁迅把藤野先生改正过的讲义订成三厚本,收藏着,作为永久的纪念。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寓所的东墙上、书桌的对面。鲁迅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问题:结合以上事例,请你谈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答:(1)教师的道德素养有着重要作用。这包括:对教育对象的示范作用;
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凝聚、调节作用;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对自身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2)在以上作用中,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作用又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所敬仰和仿效;
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影响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和罗马的上层阶级,经常雇佣奴隶担任教师,这被称为(B)。

A.奴仆 B.教仆 C.塾师 D.蒙师 2.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职业倦怠的三种行为反应?(B) A.情绪耗竭 B.慢性咽炎、喉炎 C.性格解体 D.成就感降低 3.(C)的关系是教师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

A.学生与学生 B.教师与教师 C.教师与学生 D.教师与家长 4.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D)。

A.先天形成的,很难改变 B.后天可以培养,主要靠学校 C.其发展没有规律性 D.在先天基础上,通过自己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教学实践来培养 5.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所谓“实践性知识”是指(C)。

A.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 B.教师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这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C.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D.教师所具备的十分广博的文化知识 二、简答题 6.专家教师的总体特征主要有哪些? 答:(1)动力系统上,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热爱教育工作,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有高度的责任感,希望对教育事业作出较大的成就;

(2)人格特征上,他们是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他们能够以较高的标准要求和约束自己,反省自己,他们对学生关心、亲近、和蔼、公正;

(3)业务能力上,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熟练的教学技能,能够自如同时又有创造性地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够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7.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何种特点? 答:第一,终身性;

第二,周期性;

第三,非系统性。

三、论述题 8.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师德修养水平。

答:(1)在备课过程中提升师德修养水平。“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这一真理对教师通过备教材来感情教材中寓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通过备教材来提升教师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备课的重要任务,是提升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师德修养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高是低,是优是劣,可以看得很清楚,是爱生还是厌生,是敬业还是敷衍,是耐心还是浮躁、是自信还是气馁,是育人为本还是急功近利,是自主创新还是因循守旧。正是在这种激烈的矛盾的解决中师德修养得以提升。

(3)在继续教育中提升师德修养水平。在继续教育的各门课程的教材中,不仅讲的专业知识,更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承担继教课程的教师,也不仅是讲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也渗透着主讲教师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继续教育中有时请名师、专家讲座,在这些名师、专家的报告中,不仅传递信息、介绍经验,其间也不可缺少地介绍他们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展现出他们崇高的师德境界。因此,老师的继续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同时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继续教育。

(4)在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提升师德修养水平。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活动,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包括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社区公益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不仅使学生受教育,而且使老师受教育,特别是老师更要先受教育。

四、分析题 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摘编)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李吉林) 艺术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简单地说,那就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情”,享受到“美”。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向孩子展示了生活中的美,是有形有情的。从宽泛的意义上讲,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于是,我试着把艺术带进课堂。我大胆地持久地把艺术引进语文教学,引进情境教学。

(一)图画再现 图画普遍受到孩子的欢迎。这是因为画面是形象的;
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用图画创设情境,常见的形式有特意绘制的放大的图画;
现成的课文插图;
简易粉笔画;
零件剪贴画。例如《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当燕子从南方飞来时,带来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将这样美丽动人、充满生趣的景象,复制一张放大的插图,那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时,当图画出示后,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情绪,仔细观察图画:“这是小燕子看到的春天的美景,现在就请小朋友作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欣赏一下。”眼前的图画,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课文上的词句仿佛复活了,他们愉快而生动地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的图画。

(二)音乐渲染在实践中,我深感到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需时,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自己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是要运用恰当。《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新授时,我轻轻地哼唱几句,那很有力度的节奏感,特别鲜明强烈的曲调,似乎每一拍都伴随纤夫着沉重的脚步,学生仿佛看到纤夫在伏尔加河畔背纤时艰难行进的身影;
仿佛也听到纤夫由远及近的哀怨而又充满力量的歌声,让学生感受到伏尔加河上纤夫的愤懑情绪,唤起学生关注的情感。

(三)表演体验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其中有角色效应的作用。以表演体会情境,孩子担任的角色一般是课文中原有的,有时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为了增强效果,也另增添角色。如《蚕和蜘蛛》,就增添了蜻蜒作裁判员;
《刻舟求剑》就添加了同船人以帮助丢剑人;
《海底世界》就增加了海洋研究所所长及潜水员,使海底世界的情景,成为角色亲眼所见。用得最普遍的是童话、寓言、故事中角色的扮演。那些狼呀、大公鸡呀、小山羊、小狐狸呀,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立刻沸腾起来,。担当角色的,扮演角色的,作为观众的,个个都兴奋不已,如同身临其境。此时学生就由习惯上的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

要求:结合以上事例,谈谈在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中,教学操作能力特别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内容及意义。

答:(1)现代教师的教学操作能力指的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或方式)看,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等;
从教学操作活动的内容看,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呈现教材的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

(2)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进行调控,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实施、营造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等。它大约包括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方案、有效地“管理”学生两个方面的内容。因为课堂教学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实际上涉及教学操作能力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方案有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创设最佳教学情景和教学总结。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须有学生的想象和情感的参与。最佳教学情境指的是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教学气氛和谐。在该教学情境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师与生共同体会教学的快乐。所以,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最常见的有实物直观法、模像直观法、语言描述法等,而具体情况下往往是综合多种方法加以使用。

(4)通过李吉林老师的自述,我们可以看到,她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通过图画再现、音乐渲染以及表演体验创设了语文教学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得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生动了起来,使得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学的内容。情景教学的魅力在哪里呢?就在于它的艺术性,因为艺术要求观赏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其感染力是巨大的。由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绝对不是单纯地“管理”学生,而是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能有效地驾驭课堂的气氛,从而调动大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了教师劳动(A)上的特点。

A.手段 B.成果 C.对象 D.过程 2.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C) A.对象的限定性 B.关系的规范性 C.学生的被动性 D.教师的主导性 3.许多教师认为,(B)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4.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的是(C)。

A.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能力的客观评价 B.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能力的客观评价 C.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D.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能力 5.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所谓“条件性知识”是指(B)。

A.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 B.教师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这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C.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D.教师所具备的十分广博的文化知识 二、简答题 6.怎样理解基础教育的价值观? 答:(1)基础教育应面向未来,即基础教育价值观的“未来性”。

(2)基础教育的成长性和生命性。

(3)教育应具有社会性。

7.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1)准备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

(2)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

(3)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

(4)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

三、论述题 8.请谈谈维护与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

答:(1)自我修养的提高。内容包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职业观念等。其中教师的自我职业观念指个人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所体现出的态度。一个人自我的发展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体现出来的。教师的价值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在教师生活过程中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维护与增进。

(2)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助。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就教师的心理健康来说,校长应是健康员、监督员及调节员。同时,教育行政机构一定在遵循科学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同时,也要遵循心理健康规律,为教师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专家的处理。专家的处理是指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心理问题时,求助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内容包括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面。

(4)社会支持系统。对教师的社会支持应表现为多方面,既有与教师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支持,又有与地位、荣誉相关的精神支持。这要求全社会、社区、教育行政部门、部门领导真正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对教师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可能的各种支持,促进身心健康,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四、分析题 9.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 事实也是这样,苏霍姆林斯基工作以后,仍然热爱学习,他把学校开设的各科教材、参考书都自学了一遍,有的还做了练习题。他为了了解学生的健康,攻读了专门的医学著作。他还了解数学、物理、生物、电子学等学科的最新科学水平,还阅读了遗传学、自动化技术、电子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科学著作,他的藏书也有2万多册。后来,他还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下,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都成为读书爱好者。

问题:请结合这个例子,谈谈你对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自我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 答:(1)关于教师的知识或者素质,有一种理论叫“河源论”,即教师要像一条河,河水要源源不断。教师的素质,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得来的。由于知识增加的速度和更新的速度加快,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变化,这就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一个人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在教育上取得成绩。

(2)因此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我们提倡如下理念:
第一,发展和学习应该是自主的,而不是依靠外部的;

第二,发展和学习应该是可持续的和长期的;

第三,学习和发展的内容和途径应该是全方位的;

第四,教师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是完全可能的和有潜能的;

第五,应该结合工作与工作中的问题来学习,增强学习与发展的针对性。

(3)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启示(略)。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齐国,建立了一所具有官学和私学双重性质的学校,它的名字是(D)。

A.国子监 B.太学 C.书院 D.稷下学官 2.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可能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应该像医生一样,成为(A)。

A.学生的诊断师 B.学习的指导者 C.学生的管理者 D.不断进取的人 3.许多教师认为,(B)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4.对同一目标既想争取,又想回避,常因成败概率接近而举棋不定的冲突情境是(C)。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负负冲突 5.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B)。

A.以前搞过设计 B.自我反思 C.想成为教育专家 D.有晋升的机会 二、简答题 6.简述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

答:(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4)对自身人格的陶冶作用。

7.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设计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

(4)教学监控能力。

三、论述题 8.试述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答:(1)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是学习,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专业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他们成为教师或者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是大有影响的。这一阶段的老师被称为新任教师。

(2)适应期: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实现从书本知识到实际操作,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解决适应实际工作和环境所需要的基本功的矛盾。经过这一阶段,一个新任教师可以达到合格教师。

(3)发展期: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与教师的实际素质还不熟练之间的矛盾。经过这个阶段,一个合格教师就成了骨干教师。

(4)创造期:职业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经过这个阶段,骨干教师可以成为专家教师。

四、分析题 9. 让学生敢说“不懂” 有这样一节课,老师讲完课后问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都弄懂了吗?”,“都懂了!”同学们齐声回答。“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的,一位学生的手稍稍伸了一下但很快又缩了回去。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他温和地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大声讲出来。”学生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学生大声讲,一边过去俯下身听,很耐心地又讲了一遍。最后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我要表扬××同学,他敢说真话,不懂就问,这是很了不起的,以后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不懂就把手高高地举起来!” 问题:结合以上事例,请谈谈一个现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师观。

答:(1)教师观和学生观是相对的,它指的是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看法,即对教师的作用与角色、教师的性质、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认识。新型教师观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观察者、设计者与帮助者;
教师应成为反思型、学者型教师,而不是“教书匠”;
教师是终身学习者。

(2)故事中的这位老师可以说是有着正确的教师观。他善于观察学生,对那位“手稍稍伸了一下”的学生,他立即敏锐地发现了;
他善于帮助学生,对说“不懂”的学生不但不歧视,而且进行表扬和鼓励。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唐代出现了(B),它是我国古代高层次的私学,是研究学术的地方。

A.私塾 B.书院 C.太学 D.国子监 2.在学校教育活动观中,强调教育活动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强调把“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活动,这反映了(A)。

A.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 B.教育活动的灵活结构性 C.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 D.教育活动的综合渗透性 3.“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C)。

A.一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4.对两个需要都想得到满足时,使人因迫于情势,不能两者得兼,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难于取舍的冲突情境是(A)。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正负冲突 5.骨干教师的实践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以下不属于这三种,但也和教师生活有关的实践活动是(D)。

A.学习 B.教学实践 C.创造 D.游戏 二、简答题 6.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答:(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教师。

7.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何种特点? 答:第一,终身性;

第二,周期性;

第三,非系统性。

三、论述题 8.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答:(1)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社会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一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2)要理解这个问题,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专业是复合性的专业,包括学科的专业性,也包括教育的专业性;

第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多方面多主体努力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巨大努力,也需要国家、政府、大学的努力;

第三,教师专业化有多方面的内涵,即服务宗旨或专门功能、专业训练、专业权限、专业团体、专业地位;

第四,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努力过程。

四、分析题 9. 鲁迅和他的日本老师 鲁迅和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友情是世人共知的。分别多年以后,鲁迅依然怀念他的老师。他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识的教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鲁迅把藤野先生改正过的讲义订成三厚本,收藏着,作为永久的纪念。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寓所的东墙上、书桌的对面。鲁迅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问题:结合以上事例,请你谈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答:(1)教师的道德素养有着重要作用。这包括: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对自身人格的陶冶作用。

(2)在以上作用中,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作用又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所敬仰;
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影响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西周官学以“六艺”为基本的教学内容。这里的“六艺”是指(D)。

A.诗、书、礼、御、书、数 B.礼、乐、射、乐、易、春秋 C.诗、书、礼、乐、易、春秋 D.礼、乐、射、御、书、数 2.2008年9月1日,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教育部与教科文卫体工委重新修订并颁布了(B)。

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B.《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3.新型教师观强调,教师要对教师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不断的审视、分析、批评,然后进行改进。这也就是要求中小学教师成为(D)。

A.“教书匠” B.“设计者” C.学者型教师 D.反思型教师 4.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A)。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5.教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D)。

A.只能在开始工作时 B.在有了成功的愿望后 C.在快要退休时 D.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二、简答题 6.如何理解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 答:(1)教师是为社会服务的,是培养人的事业。这是其专业功能或服务宗旨。

(2)教师的形成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有许多专业知识技能作为训练的基础。这是教师职业的一个基本特征。

(3)教师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能够负责处理。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的专业权力。

(4)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7.简答维护与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

答:(1)自我修养的提高;

(2)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助;

(3)专家的处理;

(4)社会支持系统。

三、论述题 8.结合实际,请你谈谈现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 答:(1)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2)条件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分析题 9.未来的教师干什么? 未来的教师干什么?目前有许多观点。《学会生存》中说:“教育工作者在训练方面的根本改革是要改变他们的任务。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还说:“从终身教育的立场和当前人类知识的现状来看,把教师称为‘师长'(Master),这是越来越滥用名词。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台湾学者温世仁在《教育的未来》一书中说:未来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课程导引”、“学习评估”、“生活指导”、“生涯指导”、“创意和潜能开发”五项。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中提出未来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需要三种专家:评估专家、课程设计专家、学校一社区志愿者。

问题:请结合教材所介绍的教师角色理论,谈谈你对未来教师的看法。

答:(1)未来的教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这是一个答案不固定的问题。也就是说,有一系列的因素决定着教师的角色。主要包括:信息渠道是否多样,对学生素质要求的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变化,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的类型,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因素。比如,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要求教师能够成为学生心理的保健医;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课堂和教师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信息处理的指导者,等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教师的角色无疑多样化了。

(2)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现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角色?我们认为,应该具备多种角色,这些角色主要有:学生的诊断师;
学习的指导者;
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
评价者与激励者;
学生的管理者;
研究者;
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和不断进取的人。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和罗马的上层阶级,经常雇佣奴隶担任教师,这被称为(B)。

A.奴仆 B.教仆 C.塾师 D.蒙师 2.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C) A.对象韵限定性 B.关系的规范性 C.学生的被动性 D.教师的主导性 3.一个人学会扮演角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的职业(A)的过程。

A.社会化 B.同化 C.升华 D.个人化 4.许多教师认为,(B)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5.从某种角度看,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另一类是(D)。

A.价值性的教育观念 B.操作性的教育观念 C.多数人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D.个体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6.“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C)。

A.一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A)。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对两个需要都想得到满足时,使人因迫于情势,不能两者得兼,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难于取舍的冲突情境是(A)。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正负冲突 9.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非定向型培养是指(B)。

A.不设专业不分科 B.非师范学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0.教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D)。

A.只能在开始工作时 B.在有了成功的愿望后 C.在快要退休时 D.在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二、简答题 11.请简单介绍一下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12.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答:(1)本体性(学科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2)条件性(教育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13.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何种特点? 答:第一,终身性;

第二,周期性;

第三,非系统性。

三、论述题 14.试述骨干教师成长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答:(1)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是学习,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专业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他们成为教师或者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是大有影响的。这一阶段的老师被称为新任教师。

(2)适应期: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实现从书本知识到实际操作,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解决适应实际工作和环境所需要的基本功的矛盾。经过这一阶段,一个新任教师可以达到合格教师。

(3)发虔期: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与教师的实际素质还不熟练之间的矛盾。经过这个阶段,一个合格教师就成了骨干教师。

(4)创造期:职业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经过这个阶段,骨干教师可以成为专家教师。

四、分析题 15. 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摘编)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李吉林) 艺术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简单地说,那就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情”,享受到“美”。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向孩子展示了生活中的美,是有形有情的。从宽泛的意义上讲,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于是,我试着把艺术带进课堂。我大胆地持久地把艺术引进语文教学,引进情境教学。

(一)图画再现图画普遍受到孩子的欢迎。这是因为画面是形象的;
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用图画创设情境,常见的形式有特意绘制的放大的图画;
现成的课文插图;
简易粉笔画;
零件剪贴画。例如《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当燕子从南方飞来时,带来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将这样美丽动人、充满生趣的景象,复制一张放大的插图,那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时,当图画出示后,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情绪,仔细观察图画:“这是小燕子看到的春天的美景,现在就请小朋友作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欣赏一下。”眼前的图画,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课文上的词句仿佛复活了,他们愉快而生动地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的图画。

(二)音乐渲染在实践中,我深感到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需时,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自己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是要运用恰当。《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新授时,我轻轻地哼唱几句,那很有力度的节奏感,特别鲜明强烈的曲调,似乎每一拍都伴随纤夫着沉重的脚步,学生仿佛看到纤夫在伏尔加河畔背纤时艰难行进的身影;
仿佛也听到纤夫由远及近的哀怨而又充满力量的歌声’,让学生感受到伏尔加河上纤夫的愤懑情绪,唤起学生关注的情感。

(三)表演体验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其中有角色效应的作用。以表演体会情境,孩子担任的角色一般是课文中原有的,有时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为了增强效果,也另增添角色。如《蚕和蜘蛛》,就增添了蜻蜒作裁判员;
《刻舟求剑》就添加了同船人以帮助丢剑人;
《海底世界》就增加了海洋研究所所长及潜水员,使海底世界的情景,成为角色亲眼所见。用得最普遍的是童话、寓言、故事中角色的扮演。那些狼呀、大公鸡呀、小山羊、小狐狸呀,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立刻沸腾起来。担当角色的,扮演角色的,作为观众的,个个都兴奋不已,如同身临其境。此时学生就由习惯上的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

要求:结合以上事例,谈谈在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中,教学操作能力特别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内容及意义。

答:(1)现代教师的教学操作能力指的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或方式)看,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等;
从教学操作活动的内容看,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呈现教材的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

(2)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进行调控,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实施、营造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等。它大约包括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方案、有效地“管理”学生两个方面的内容。因为课堂教学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实际上涉及教学操作能力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方案有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创设最佳教学情景和教学总结。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须有学生的想象和情感的参与。最佳教学情境指的是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教学气氛和谐。在该教学情境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师与生共同体会教学的快乐。所以,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最常见的有实物直观法、模像直观法、语言描述法等,而具体情况下往往是综合多种方法加以使用。

(4)通过李吉林老师的自述,我们可以看到,她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通过图画再现、音乐渲染以及表演体验创设了语文教学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得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生动了起来,使得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学的内容。情景教学的魅力在哪里呢?就在于它的艺术性,因为艺术要求观赏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其感染力是巨大的。由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绝对不是单纯地“管理”学生,而是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能有效地驾驭课堂的气氛,从而调动大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B)决定的。

A.未成熟性 B.差异性 C.主动性 D.向师性 2.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C) A.对象的限定性 B.关系的规范性 C.学生的被动性 D.教师的主导性 3.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A)。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4.在学校教育活动观中,强调教育活动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强调把“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活动,这反映了(A)。

A.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 B.教育活动的灵活结构性 C.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 D.教育活动的综合渗透性 5.从某种角度看,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另一类是(D)。

A.价值性的教育观念 B.操作性的教育观念 C.多数人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D.个体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6.“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C)。

A.一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A)。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对两个需要都想得到满足时,使人因迫于情势,不能两者得兼,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难于取舍的冲突情境是(A)。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正负冲突 9.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非定向型培养是指(B)。

A.不设专业不分科 B.非师范学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0.教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D)。

A.只能在开始工作时 B.在有了成功的愿望后 C.在快要退休时 D.在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二、简答题 11.良好师生关系的人际行为模式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1)接近水平;

(2)合作水平;

(3)理解水平;

(4)乐生水平。

12.简答维护与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

答:(1)自我修养的提高;

(2)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助;

(3)专家的处理;

(4)社会支持系统。

13.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何种特点? 答:第一,终身性;

第二,周期性;

第三,非系统性。

三、论述题 14.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答:(1)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社会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一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2)要理解这个问题,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专业是复合性的专业,包括学科的专业性,也包括教育的专业性;

第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多方面多主体努力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巨大努力,也需要国家、政府、大学的努力;

第三,教师专业化有多方面的内涵,即服务宗旨或专门功能、专业训练、专业权限、专业团体、专业地位;

第四,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努力过程。

四、分析题 15.鲁迅和他的日本老师 鲁迅和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友情是世人共知的。分别多年以后,鲁迅依然怀念他的老师。他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识的教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鲁迅把藤野先生改正过的讲义订成三厚本,收藏着,作为永久的纪念。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寓所的东墙上、书桌的对面。鲁迅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问题:结合以上事例,请你谈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答:(1)教师的道德素养有着重要作用。这包括: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对自身人格的陶冶作用。

(2)在以上作用中,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作用又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教师崇高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所敬仰;
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最强大的教育力量。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影响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专业是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职业。下面不属于专业性的职业有(D)。

A.医生 B.律师 C.会计师 D.售货员 2.我国“官学中断,私学独兴”出现于哪个历史时期?(C) A.唐朝 B.宋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3.“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了教师劳动(A)上的特点。

A.手段 B.成果 C.对象 D.过程 4. 2008年9月1日,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印发了(B)。

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B.《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5.(D),是教师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从事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A.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学习和宣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D.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6.新型教师观强调,教师要对教师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不断的审视、分析、批评,然后进行改进。这也就是要求中小学教师成为:(D)。

A.“教书匠” B.“设计者” C.学者型教师 D.反思型教师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A)。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对同一目标既想争取,又想回避,常因成败概率接近而举棋不定的冲突情境是(C)。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负负冲突 9.教师在创造期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D)。

A.适应环境 B.学习基础知识 C.熟练化 D.做出创造 10.教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D)。

A.只能在开始工作时 B.在有了成功的愿望后 C.在快要退休时 D.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二、简答题 11.如何理解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 答:(1)教师是为社会服务的,是培养人的事业。这是其专业功能或服务宗旨。

(2)教师的形成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有许多专业知识技能作为训练的基础。这是教师职业的一个基本特征。

(3)教师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能够负责处理。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的专业权力。

(4)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12.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答:(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教师。

13.热爱学生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2)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三、论述题 14.结合实际,请你谈谈现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 答:(1)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2)条件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分析题 15.未来的教师干什么? 未来的教师干什么?有许多观点。《学会生存》中说:“教育工作者在训练方面的根本改革是要改变他们的任务。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还说:“从终身教育的立场和当前人类知识的现状来看,把教师称为‘师长’( Masters),这是越来越滥用名词。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台湾学者温世仁在《教育的未来》一书中说:未来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课程导引”、“学习评估”、“生活指导”、“生涯指导”、“创意和潜能开发”五项。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中提出未来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需要三种专家:评估专家、课程设计专家、学校一社区志愿者。

问题:请结合教材所介绍的教师角色理论,谈谈你对未来教师的看法。

答:(1)未来的教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这是一个答案不固定的问题。也就是说,有一系列的因素决定着教师的角色。主要包括:信息渠道是否多样,对学生素质要求的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变化,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的类型,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等因素。比如,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要求教师能够成为学生心理的保健医;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课堂和教师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信息处理的指导者,等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教师的角色无疑多样化了。

(2)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现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角色?我们认为,应该具备多种角色,这些角色主要有:学生的诊断师;
学习的指导者;
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
评价者与激励者;
学生的管理者;
研究者;
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和不断进取的人。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专业是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职业。下面不属于专业性的职业是(D)。

A.医生 B.律师 C.会计师 D.售货员 2.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可能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应该像医生一样,成为(A)。

A.学生的诊断师 B.学习的指导者 C.学生的管理者 D.不断进取的人 3.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A)。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4.许多教师认为,(B)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5.“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C)。

A.一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6.教材第十章是从教师成长发展的角度论述教师的管理和制度,其目的是使教师了解自己工作的(A)。

A.制度环境 B.教育观念 C.素质要求 D.职业生涯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A)。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对同一目标既想争取,又想回避,常因成败概率接近而举棋不定的冲突情境是(C)。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负负冲突 9.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定向型培养是指(A)。

A.师范院校培养 B.非师范院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0.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B)。

A.以前搞过设计 B.自我反思 C.想成为教育专家 D.有晋升的机会 二、简答题 11.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1)关于学历方面的要求;

(2)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要求;

(3)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4)关于新课程改革方面的要求。

12.简述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

答:(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4)对自身人格的陶冶作用。

13.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设计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

(4)教学监控能力。

三、论述题 14.试述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答:(1)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是学习,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专业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他们成为教师或者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是大有影响的。这一阶段的老师被称为新任教师。

(2)适应期: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实现从书本知识到实际操作,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解决适应实际工作和环境所需要的基本功的矛盾。经过这一阶段,一个新任教师可以达到合格教师。

(3)发展期: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与教师的实际素质还不熟练之间的矛盾。经过这个阶段,一个合格教师就成了骨干教师。

(4)创造期:职业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经过这个阶段,骨干教师可以成为专家教师。

四、分析题 15. 让学生敢说“不懂” 有这样一节课,老师讲完课后问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都弄懂了吗?”,“都懂了!”同学们齐声回答。“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的,一位学生的手稍稍伸了一下但很快又缩了回去。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他温和地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大声讲出来。”学生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学生大声讲,一边过去俯下身听,很耐心地又讲了一遍。最后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我要表扬××同学,他敢说真话,不懂就问,这是很了不起的,以后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不懂就把手高高地举起来!” 问题:结合以上事例,请谈谈一个现代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师观。

答:(1)教师观和学生观是相对的,它指的是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看法,即对教师的作用与角色、教师的性质、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认识。新型教师观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观察者、设计者与帮助者;
教师应成为反思型、学者型教师,而不是“教书匠”;
教师是终身学习者。

(2)故事中的这位老师可以说是有着正确的教师观。他善于观察学生,对那位“手稍稍伸了一下”的学生,他立即敏锐地发现了;
他善于帮助学生,对说“不懂”的学生不但不歧视,而且进行表扬和鼓励。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专业是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职业。下面不属于专业性的职业有(D)。

A.医生 B.律师 C.会计师 D.售货员 2.教师的专业化是指(D)。

A.有资格证书 B.受过专业训练 C.所教学科的专业性 D.受过专业训练、所教学科的专业水平等多方面的内涵 3.“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了教师劳动(A)上的特点。

A.手段 B.成果 C.对象 D.过程 4. 1997年8月7日,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原国家教委颁布实行了(B)。

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B.《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5.(D),是教师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从事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A.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学习和宣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D.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6.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所谓“条件性知识”是指(B)。

A.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 B.教师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这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C.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D.教师所具备的十分广博的文化知识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A)。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对同一目标既想争取,又想回避,常因成败概率接近而举棋不定的冲突情境是(C)。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负负冲突 9.教师在创造期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D)。

A.适应环境 B.学习基础知识 C.熟练化 D.做出创造 10.教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D)。

A.只能在开始工作时 B.在有了成功的愿望后 C.在快要退休时 D.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二、简答题 11.如何理解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 答:(1)教师是为社会服务的,是培养人的事业。这是其专业功能或服务宗旨。

(2)教师的形成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他有许多专业知识技能作为训练的基础。这是它的一个基本特征。

(3)教师对自己专业范同内的事情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能够负责处理。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的专业权力。

(4)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12.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设计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

(4)教学监控能力。

13.如何理解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性?或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和成长机制是什么? 答:(1)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他们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2)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他们的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和更新结构的过程;

(3)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

(4)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利用外部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积累的过程;

(5)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由目标到反馈的自我监控过程。

三、论述题 14.请谈谈维护和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

答:(1)自我修养的提高。内容包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职业观念等。其中教师的自我职业观念指个人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所体现出的态度。一个人自我的发展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体现出来的。教师的价值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在教师生活过程中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维护与增进。

(2)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助。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就教师的心理健康来说,校长应是健康员、监督员及调节员。同时,教育行政机构一定在遵循科学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同时,也要遵循心理健康规律,为教师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专家的处理。专家的处理是指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时,求助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内容包括心理诊断、心理咨洵、心理治疗等方面。

(4)社会支持系统。对教师的社会支持应表现为多方面,既有与教师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支持,又有与地位、荣誉相关的精神支持。这要求全社会、社区、教育行政部、部门领导真正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对教师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可能的各种支持,促进身心健康,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四、分析题 15. “班级进步最快奖” 王森小时父母离异,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不喜欢读书,喜欢跟社会青年在一起混,别人偷鸡摸狗,他负责望风。

班上没人瞧得起他,除了班主任孙翠芳。王森“浑身都是毛病”,但孙翠芳还是发现了他的一处优点:爱干净。“同学们,让王森同学担任劳动委员怎么样?”孙翠芳在班会上说。

一片沉默,个别同学在背后发牢骚:“难道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第一次任命没通过。孙翠芳开始做大家工作,第二次班上总算勉强同意了。王森千得浑身是劲,同学们刮目相看。孙翠芳发现王森自个儿调皮捣蛋,但挺喜欢管管别人,于是又让他当了纪律委员,王森更是判若两人,过去总要晃荡到老师上讲台时才摇摇摆摆进教室,如今第一个进课堂,监督课堂纪律有板有眼。

上学期末,王森被评为“班级进步最快奖”,孙翠芳特地把奖状和奖品送到他家里,爷爷奶奶热泪盈眶:“从来没想到他还能得奖!以前老师来家里,都是来告状的!” 问题:请结合以上事例,谈谈师生互动的心理机制和师生交往的艺术。

答:对于这个案例,可以有多种分析角度。根据答题要求,可以从师生心理互动和师生交往的艺术两个人的方面米分析。

(1)这个案例说明:一个教师只要真正地“爱”学生,对孩子寄予期望,这些孩子(包括差生)都会取得较大的进步,反之则会使孩子的学习倒退,甚至彻底丧失学习的信心。所谓教师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的推断和预测。它通过教师的话语、暗示、行动等表现出米,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动产生复杂的效应。教师的期望效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的期望有积极和消极的差别,教师应力求发挥人际期望的积极效应,防止消极的效应,这取决于教师形成的期望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根据期望采取的行动是否适当。这个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

(2)师生交往还是一门艺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除了遵循理解、尊重、宽容、平等原则之外,还要学会一些师生交往的技巧。讲究一些方法和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比如,将一个任务交给一个能力较弱的学生,相信他能完成这个任务,这实际上就包含了一种期待和信任。又如,在所谓的“差生”身上找到闪光点,加以鼓励,就像这个事例中的老师那样,同样蕴含了一种期待,学生便会在这种期待中,努力超越自己,把教师的期待内化,最终达到与教师期待的一致。反之,如果教师歧视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就会使他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越来越差。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专业是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职业。下面不属于专业性的职业是(D)。

A.医生 B.律师 C.会计师 D.售货员 2.“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了教师劳动(A)上的特点。

A.手段 B.成果 C.对象 D.过程 3.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C) A.对象的限定性 B.关系的规范性 C.学生的被动性 D.教师的主导性 4.1997年8月7日,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原国家教委颁布实行了(B)。

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B.《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5.许多教师认为,(B)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6.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的是(C)。

A.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能力的客观评价 B.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能力的客观评价 C.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D.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能力 7.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所谓“条件性知识”是指(B)。

A.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 B.教师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这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C.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D.教师所具备的十分广博的文化知识 8.对两种需要都想拒绝而又无法回避的冲突情境是(B)。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正负冲突 9.哪种情况下学校不能处分教师(B)。

A.体罚学生 B.因生病没来上课 C.侮辱学生 D.因缺课造成学生成绩普遍下降 10.教师在发展期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C)。

A.适应环境 B.学习基础知识 C.熟练化 D.做出创造 二、简答题 11.怎样理解基础教育的价值观? 答:(1)基础教育应面向未来,即基础教育价值观的“未来性”。

(2)基础教育的成长性和生命性。

(3)教育应具有社会性。

12.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答:(1)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2)条件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13.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1)准备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

(2)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

(3)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

(4)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

三、论述题 14.请谈谈维护与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

答:(1)自我修养的提高。内容包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职业观念等。其中教师的自我职业观念指个人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所体现出的态度。一个人自我的发展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体现出来的。教师的价值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在教师生活过程中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维护与增进。

(2)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助。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就教师的心理健康来说,校长应是健康员、监督员及调节员。同时,教育行政机构一定在遵循科学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同时,也要遵循心理健康规律,为教师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专家的处理。专家的处理是指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时,求助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内容包括心理诊断、心理咨洵、心理治疗等方面。

(4)社会支持系统。对教师的社会支持应表现为多方面,既有与教师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支持,又有与地位、荣誉相关的精神支持。这要求全社会、社区、教育行政部、部门领导真正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对教师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可能的各种支持,促进身心健康,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四、分析题 15. 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摘编)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 艺术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简单地说,那就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情”,享受到“美”。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向孩子展示了生活中的美,是有形有情的。从宽泛的意义上讲,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于是,我试着把艺术带进课堂。我大胆地持久地把艺术引进语文教学,引进情境教学。

(一)图画再现图画普遍受到孩子的欢迎。这是因为画面是形象的;
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用图画创设情境,常见的形式有特意绘制的放大的图画;
现成的课文插图;
简易粉笔画;
零件剪贴画。例如《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当燕子从南方飞来时,带米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将这样美丽动人、充满生趣的景象,复制一张放大的插图,那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时,当图画出示后,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情绪,仔细观察图画:“这是小燕子看到的春天的美景,现在就请小朋友作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欣赏一下。”眼前的图画,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课文上的词句仿佛复活了,他们愉快而生动地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的图画。

(二)音乐渲染在实践中,我深感到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米,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需时,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自己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是要运用恰当。《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新授时,我轻轻地哼唱几句,那很有力度的节奏感,特别鲜明强烈的曲调,似乎每一拍都伴随着纤夫沉重的脚步,学生仿佛看到纤夫在伏尔加河畔背纤时艰难行进的身影;
仿佛也听到纤夫由远及近的哀怨而又充满力量的歌声,让学生感受到伏尔加河上纤大的愤懑情绪,唤起学生关注的情感。

(三)表演体验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其中有角色效应的作用。以表演体会情境,孩子担任的角色一般是课文中原有的,有时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为了增强效果,也另增添角色。如《蚕和蜘蛛》,就增添了蜻蜒作裁判员;
《刻舟求剑》就添加了同船人以帮助丢剑人;
《海底世界》就增加了海洋研究所所长及潜水员,使海底世界的情景,成为角色亲眼所见。用得最普遍的是童话、寓言、故事中角色的扮演。那些狼呀、大公鸡呀、小山羊、小狐狸呀,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立刻沸腾起米。担当角色的,扮演角色的,作为观众的,个个都兴奋不已,如同身临其境。此时学生就由习惯上的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

要求:结合以上事例,谈谈在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中,教学操作能力特别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内容及意义。

答:(1)现代教师的教学操作能力指的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或方式)看,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等;
从教学操作活动的内容看,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呈现教材的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

(2)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进行调控,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实施、营造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等。它大约包括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方案、有效地“管理”学生两个方面的内容。因为课堂教学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实际上涉及教学操作能力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方案有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刨设最佳教学情景和教学总结。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须有学生的想象和情感的参与。最佳教学情境指的是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教学气氛和谐。在该教学情境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师与生共同体会教学的快乐。所以,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最常见的有实物直观法、模像直观法、语言描述法等,而具体情况下往往是综合多种方法加以使用。

(4)通过李吉林老师的自述,我们可以看到,她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通过图画再现、音乐渲染以及表演体验创设了语文教学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得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生动了起来,使得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学的内容。情景教学的魅力在哪里呢?就在于它的艺术性,因为艺术要求观赏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其感染力是巨大的。由此我们可以领会剑,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绝对不是单纯地“管理”学生,而是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能有效地驾驭课堂的气氛,从而调动人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B)决定的。

A.未成熟性 B.差异性 C.主动性 D.向师性 2.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C) A.对象的限定性 B.关系的规范性 C.学生的被动性 D.教师的主导性 3.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A)。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4.许多教师认为,(B)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5.从某种角度看,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另一类是(D)。

A.价值性的教育观念 B.操作性的教育观念 C.多数人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D.个体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6.“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C)。

A.一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A)。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对两个需要都想得到满足时,使人因迫于情势,不能两者得兼,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难于取舍的冲突情境是(A)。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正负冲突 9.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非定向型培养是指(B)。

A.不设专业不分科 B.非师范学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0.教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D)。

A.只能在开始工作时 B.在有了成功的愿望后 C.在快要退休时 D.在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二、简答题 11.简述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

答:(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4)对自身人格的陶冶作用。

12.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答:(1)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2)条件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
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13.简答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答:(1)职业因素:教师是一种多应激的职业。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教师既承受着外在期望的压力又面对内在的角色冲突,加上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及职业的低造创性,使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问题;

(2)工作环境:包括教学情境、组织气氛等;

(3)个人因素:比如人格特征、社会能力的知觉等;

(4)社会因素。

三、论述题 14.试述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答:(1)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是学习,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专业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他们成为教师或者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是大有影响的。这一阶段的老师被称为新任教师。

(2)适应期: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实现从书本知识到实际操作,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解决适应实际工作和环境所需要的基本功的矛盾。经过这一阶段,一个新任教师可以达到合格教师。

(3)发展期: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与教师的实际素质还不熟练之间的矛盾。经过这个阶段,一个合格教师就成了骨干教师。

(4)创造期:职业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经过这个阶段,骨干教师可以成为专家教师。

四、分析题 15. “超等教师” 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教师说:“在大部分的教学生涯中,我都以‘超等教师,的角色来约束我自己。我要尽我所能做个好教师。可是有时由于灰心和厌倦,我也会搁下我的角色,而出以自己原来的面目。此时,我与学生的关系就变得比较接近和亲密。可是这又使我担忧。因为过去人家告诉我要与学生保持距离,说‘亲密产生轻蔑’,学生把自己看得太清就难以控制他们。担忧归担忧。一旦搁下自己的角色,就能够教得好,学生学得也好。有时候,学生有令人不快的言行,我就又重新拾起教师的角色,以维持秩序。多年来,我就在这两端之间游移不定。” 问题:分析以上事例中教师角色冲突的原因,帮助他提出解决冲突的办法。

答:(1)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现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角色?我们认为,应该具备多种角色,比如学生的诊断师、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评价者与激励者、学生的管理者、研究者、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和不断进取的人等。

(2)一个现代教师发挥着多种角色的作用,此外,他还作为一个人而承担着其他家庭的和社会的角色,当这些不同的角色之间发生矛盾时,就产生了角色的冲突。教师因为不能同时满足两种以上的角色期望、履行不同的角色行为而出现的矛盾,就是教师的角色冲突。教师的角色冲突种类很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角色间的冲突,一种是角色内的冲突。以上事例所表现的就是这个情况。

(3)教师的角色冲突是难免的,它的产生也是有原因的,但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比如针对在一定的时间内扮演不同的角色的情况,教师自身应该尽可能做好计划,做好安排,统筹兼顾。而在中国特殊的文化情景中,由于我们的教师一直受着“师道尊严”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在学生面前往往更容易端着教师的“架子”下不来,就像这个例子中的老师一样。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放下“架子”,不仅单纯要做学生的管理者,而且更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评价者与激励者等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融洽,自己的心情才能愉快和轻松。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B)决定的。

A.未成熟性 B.差异性 C.主动性 D.向师性 2.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C) A.对象的限定性 B.关系的规范性 C.学生的被动性 D.教师的主导性 3.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A)。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4.许多教师认为,(B)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5.从某种角度看,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另一类是(D)。

A.价值性的教育观念 B.操作性的教育观念 C.多数人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D.个体所采用的教育观念 6.“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C)。

A.一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A)。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对两个需要都想得到满足时,使人因迫于情势,不能两者得兼,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难于取舍的冲突情境是(A)。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正负冲突 9.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非定向型培养是指(B)。

A.不设专业不分科 B.非师范学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0.教师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D)。

A.只能在开始工作时 B.在有了成功的愿望后 C.在快要退休时 D.在发展过程中随时可以 二、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

答:(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4)对自身人格的陶冶作用。

2.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答:(1)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2)条件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3.简答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答:(1)职业因素:教师是一种多应激的职业。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教师既承受着外在期望的压力又面对内在的角色冲突,加上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及职业的低造创性,使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问题;

(2)工作环境:包括教学情境、组织气氛等;

(3)个人因素:比如人格特征、社会能力的知觉等;

(4)社会因素。

三、论述题 试述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答:(1)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是学习,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专业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他们成为教师或者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是大有影响的。这一阶段的老师被称为新任教师。

(2)适应期: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实现从书本知识到实际操作,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解决适应实际工作和环境所需要的基本功的矛盾。经过这一阶段,一个新任教师可以达到合格教师。

(3)发展期: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与教师的实际素质还不熟练之间的矛盾。经过这个阶段,一个合格教师就成了骨干教师。

(4)创造期:职业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经过这个阶段,骨干教师可以成为专家教师。

四、分析题 “超等教师” 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教师说:“在大部分的教学生涯中,我都以‘超等教师,的角色来约束我自己。我要尽我所能做个好教师。可是有时由于灰心和厌倦,我也会搁下我的角色,而出以自己原来的面目。此时,我与学生的关系就变得比较接近和亲密。可是这又使我担忧。因为过去人家告诉我要与学生保持距离,说‘亲密产生轻蔑’,学生把自己看得太清就难以控制他们。担忧归担忧。一旦搁下自己的角色,就能够教得好,学生学得也好。有时候,学生有令人不快的言行,我就又重新拾起教师的角色,以维持秩序。多年来,我就在这两端之间游移不定。” 问题:分析以上事例中教师角色冲突的原因,帮助他提出解决冲突的办法。

答:(1)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现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角色?我们认为,应该具备多种角色,比如学生的诊断师、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评价者与激励者、学生的管理者、研究者、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和不断进取的人等。

(2)一个现代教师发挥着多种角色的作用,此外,他还作为一个人而承担着其他家庭的和社会的角色,当这些不同的角色之间发生矛盾时,就产生了角色的冲突。教师因为不能同时满足两种以上的角色期望、履行不同的角色行为而出现的矛盾,就是教师的角色冲突。教师的角色冲突种类很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角色间的冲突,一种是角色内的冲突。以上事例所表现的就是这个情况。

(3)教师的角色冲突是难免的,它的产生也是有原因的,但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比如针对在一定的时间内扮演不同的角色的情况,教师自身应该尽可能做好计划,做好安排,统筹兼顾。而在中国特殊的文化情景中,由于我们的教师一直受着“师道尊严”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在学生面前往往更容易端着教师的“架子”下不来,就像这个例子中的老师一样。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放下“架子”,不仅单纯要做学生的管理者,而且更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评价者与激励者等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融洽,自己的心情才能愉快和轻松。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专业是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职业。下面不属于专业性的职业是(D)。

A.医生 B.律师 C.会计师 D.售货员 2.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可能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应该像医生一样,成为(A)。

A.学生的诊断师 B.学习的指导者 C.学生的管理者 D.不断进取的人 3.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A)。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4.许多教师认为,(B)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5.“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C)。

A.一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6.在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中,所谓“教学操作能力”是指(C)。

A.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的特点、某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B.教师事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重要的教学因素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C.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 D.教师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A)。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对同一目标既想争取,又想回避,常因成败概率接近而举棋不定的冲突情境是(C)。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负负冲突 9.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定向型培养是指(A)。

A.师范院校培养 B.非师范院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0.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B)。

A.以前搞过设计 B.自我反思 C.想成为教育专家 D.有晋升的机会 二、简答题 11.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答:(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教师。

12.简述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

答:(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4)对自身人格的陶冶作用。

13.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答:(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设计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

(4)教学监控能力。

三、论述题 14.试述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答:现代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各种知识及其掌握程度。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知识。从知识形成的类型上说,有间接知识,也有直接经验。从教师知识结构的功能出发,可以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四个方面:
(1)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2)条件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分析题 15. “问题学生” (1)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幸运的是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校长的惩罚是要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他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2)据报载: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直打瞌睡,教师发现后并未板着面孔去训斥,而是从故事说开去。他说,英国著名前首相丘吉尔,每大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就寝,并说:“我的觉有一半是在汽车上睡的。”老师说:“我看,有的同学的觉有一半是在课堂上睡的。”又说,“丘吉尔被人称为一只勇猛的狮子。我看现在在课堂上睡觉的同学,今后也可能成为一只勇猛的狮子。”这位教师幽默的语言使得大家包括那位打瞌睡的学生都笑了起米,教学在轻松的气氛下继续进行下去。

问题:请结合这个事例,谈谈现阶段我国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生观。

答:(1)所谓“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个体性认识。教师的教育观念作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价值取向,内含着教师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及其对教育需求的认识,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影响教师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教育行为的改进。现阶段的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起码应该在基础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观、教师观和教学效能感等方面形成正确的认识,其中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是尤其重要的。

(2)现代教师的学生观应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进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现实,我们常见的学生观却是把学生主要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教师是教育的权威;
重视对学生的现实状态的评价(如按学习成绩把他们分别归结为好、中、差),忽视学生潜在发展的可能性:习惯于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要求学生,不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这正是我们应该努力纠正的。

(3)在以上两个事例中,两个学生都有缺点,一个是伤害动物,一个是上课打瞌睡;
但两位老师都没有歧视学生,一位是通过特殊的“惩罚”形式引导学生的学习,一位是通过幽默的故事激励学生的自信心。这些处理方式对学生的人格是尊重的,特别是注意了学生潜能的挖掘,反映了这两位老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我们说,一个老师应该持有每个学生都具有“潜能”的观点,因为这样一来,教师就会对学生可能的变化和发展持有信心,不犯把学生看死、定型化的毛病;
同时教师就会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潜在性的实现提供各种舞台,最终使“潜能”变成“现实”。麦克劳德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专业是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职业。下面不属于专业性的职业是(D)。

A.医生 B.律师 C.会计师 D.售货员 2.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可能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应该像医生一样,成为(A)。

A.学生的诊断师 B.学习的指导者 C.学生的管理者 D.不断进取的人 3.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A)。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4.许多教师认为,(B)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5.“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C)。

A.一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6.在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中,所谓“教学操作能力”是指(C)。

A.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的特点、某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B.教师事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重要的教学因素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C.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 D.教师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A)。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对同一目标既想争取,又想回避,常因成败概率接近而举棋不定的冲突情境是(C)。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负负冲突 9.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定向型培养是指(A)。

A.师范院校培养 B.非师范院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0.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B)。

A.以前搞过设计 B.自我反思 C.想成为教育专家 D.有晋升的机会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师的专业化问题? 答: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社会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一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要理解这个问题,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专业是复合性的专业,包括学科的专业性,也包括教育的专业性;

第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多方面多主体努力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巨大努力,也需要国家、政府、大学的努力;

第三,教师专业化有多方面的内涵,即服务宗旨或专门功能、专业训练、专业权限、专业团体、专业地位;

第四,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努力过程。

2.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答:(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3)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教师。

3.简述现代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

答:(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在教师劳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4)对自身人格的陶冶作用。

三、论述题 1.试述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答:现代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各种知识及其掌握程度。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知识。从知识形成的类型上说,有间接知识,也有直接经验。从教师知识结构的功能出发,可以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四个方面:
(1)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2)条件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分析题 1. “问题学生” (1)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幸运的是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校长的惩罚是要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他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2)据报载: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直打瞌睡,教师发现后并未板着面孔去训斥,而是从故事说开去。他说,英国著名前首相丘吉尔,每大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就寝,并说:“我的觉有一半是在汽车上睡的。”老师说:“我看,有的同学的觉有一半是在课堂上睡的。”又说,“丘吉尔被人称为一只勇猛的狮子。我看现在在课堂上睡觉的同学,今后也可能成为一只勇猛的狮子。”这位教师幽默的语言使得大家包括那位打瞌睡的学生都笑了起米,教学在轻松的气氛下继续进行下去。

问题:请结合这个事例,谈谈现阶段我国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生观。

答:(1)所谓“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个体性认识。教师的教育观念作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价值取向,内含着教师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及其对教育需求的认识,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影响教师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教育行为的改进。现阶段的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起码应该在基础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观、教师观和教学效能感等方面形成正确的认识,其中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是尤其重要的。

(2)现代教师的学生观应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进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现实,我们常见的学生观却是把学生主要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教师是教育的权威;
重视对学生的现实状态的评价(如按学习成绩把他们分别归结为好、中、差),忽视学生潜在发展的可能性:习惯于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要求学生,不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这正是我们应该努力纠正的。

(3)在以上两个事例中,两个学生都有缺点,一个是伤害动物,一个是上课打瞌睡;
但两位老师都没有歧视学生,一位是通过特殊的“惩罚”形式引导学生的学习,一位是通过幽默的故事激励学生的自信心。这些处理方式对学生的人格是尊重的,特别是注意了学生潜能的挖掘,反映了这两位老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我们说,一个老师应该持有每个学生都具有“潜能”的观点,因为这样一来,教师就会对学生可能的变化和发展持有信心,不犯把学生看死、定型化的毛病;
同时教师就会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潜在性的实现提供各种舞台,最终使“潜能”变成“现实”。麦克劳德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专业是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职业。下面不属于专业性的职业是(D)。

A.医生 B.律师 C.会计师 D.售货员 2.“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了教师劳动(A)上的特点。

A.手段 B.成果 C.对象 D.过程 3.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C) A.对象的限定性 B.关系的规范性 C.学生的被动性 D.教师的主导性 4. 1997年8月7日,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原国家教委颁布实行了(B)。

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B.《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5.许多教师认为,(B)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6.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的是(C)。

A.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能力的客观评价 B.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能力的客观评价 C.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D.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能力 7.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所谓“条件性知识”是指(B)。

A.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 B.教师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这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C.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D.教师所具备的十分广博的文化知识 8.对两种需要都想拒绝而又无法回避的冲突情境是(D)。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正负冲突 9.哪种情况下学校不能处分教师(B)。

A.体罚学生 B.因生病没来上课 C.侮辱学生 D.因缺课造成学生成绩普遍下降 10.教师在发展期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C)。

A.适应环境 B.学习基础知识 C.熟练化 D.做出创造 二、简答题 1.现代教师应该充当哪些角色? 答: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现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多种角色,这些角色主要有:学生的诊断师;
学习的指导者;
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
评价者与激励者;
学生的管理者;
研究者;
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和不断进取的人。

2.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答:(1)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2)条件性知识,即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文化知识,即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3.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1)准备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

(2)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

(3)发展期:是教师在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的时期。

(4)创造期:是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开始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

三、论述题 1.请谈谈维护与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

答:(1)自我修养的提高。内容包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职业观念等。其中教师的自我职业观念指个人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所体现出的态度。一个人自我的发展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体现出来的。教师的价值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在教师生活过程中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维护与增进。

(2)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助。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就教师的心理健康来说,校长应是健康员、监督员及调节员。同时,教育行政机构一定在遵循科学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同时,也要遵循心理健康规律,为教师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专家的处理。专家的处理是指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心理问题时,求助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内容包括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面。

(4)社会支持系统。对教师的社会支持应表现为多方面,既有与教师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支持,又有与地位、荣誉相关的精神支持。这要求全社会、社区、教育行政部门、部门领导真正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对教师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可能的各种支持,促进身心健康,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四、分析题 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摘编)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李吉林) 艺术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简单地说,那就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情”,享受到“美”。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向孩子展示了生活中的美,是有形有情的。从宽泛的意义上讲,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于是,我试着把艺术带进课堂。我大胆地持久地把艺术引进语文教学,引进情境教学。

(一)图画再现图画普遍受到孩子的欢迎。这是因为画面是形象的;
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用图画创设情境,常见的形式有特意绘制的放大的图画;
现成的课文插图;
简易粉笔画;
零件剪贴画。例如《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当燕子从南方飞来时,带来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将这样美丽动人、充满生趣的景象,复制一张放大的插图,那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时,当图画出示后,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情绪,仔细观察图画:“这是小燕子看到的春天的美景,现在就请小朋友作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欣赏一下。”眼前的图画,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课文上的词句仿佛复活了,他们愉快而生动地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的图画。

(二)音乐渲染在实践中,我深感到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需时,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自己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是要运用恰当。《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新授时,我轻轻地哼唱几句,那很有力度的节奏感,特别鲜明强烈的曲调,似乎每一拍都伴随纤夫着沉重的脚步,学生仿佛看到纤夫在伏尔加河畔背纤时艰难行进的身影;
仿佛也听到纤夫由远及近的哀怨而又充满力量的歌声,让学生感受到伏尔加河上纤夫的愤懑情绪,唤起学生关注的情感。

(三)表演体验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因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而且其中有角色效应的作用。以表演体会情境,孩子担任的角色一般是课文中原有的,有时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为了增强效果,也另增添角色。如《蚕和蜘蛛》,就增添了蜻蜒作裁判员;
《刻舟求剑》就添加了同船人以帮助丢剑人;
《海底世界>就增加了海洋研究所所长及潜水员,使海底世界的情景,成为角色亲眼所见。用得最普遍的是童话、寓言、故事中角色的扮演。那些狼呀、大公鸡呀、小山羊、小狐狸呀,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立刻沸腾起来。担当角色的,扮演角色的,作为观众的,个个都兴奋不已,如同身临其境。此时学生就由习惯上的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

要求:结合以上事例,谈谈在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中,教学操作能力特别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内容及意义。

答:(1)现代教师的教学操作能力指的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或方式)看,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等;
从教学操作活动的内容看,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呈现教材的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

(2)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进行调控,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实施、营造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等。它大约包括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方案、有效地“管理”学生两个方面的内容。因为课堂教学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实际上涉及教学操作能力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方案有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创设最佳教学情景和教学总结。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须有学生的想象和情感的参与。最佳教学情境指的是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教学气氛和谐。在该教学情境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师与生共同体会教学的快乐。所以,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不同韵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最常见的有实物直观法、模像直观法、语言描述法等,而具体情况下往往是综合多种方法加以使用。

(4)通过李吉林老师的自述,我们可以看到,她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通过图匦再现、音乐渲染以及表演体验创设了语文教学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得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生动了起来,使得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学的内容。情景教学的魅力在哪里呢?就在于它的艺术性,因为艺术要求观赏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其感染力是巨大的。由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绝对不是单纯地“管理”学生,而是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能有效地驾驭课堂的气氛,从而调动大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

推荐访问:国开(中央电大)题库 小教专科毕业论文 现代教师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小投资开什么店 16国开1 15国开1 国开《英语I》 中央电大专科《教育学》(试卷号2009) 207中央电大专科教育学试卷题 中央电大会计学去专科《西方经济学》
上一篇: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II)卷(考试)
下一篇:2020年县委书记**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