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常见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英汉文化内涵在动物词汇上的提现

来源:中考 发布时间:2019-08-05 点击:

  摘 要: 不同文化的语言中都包含大量的动物词汇,但是它们承载的内涵并不相同。了解它们的文化喻义的差别对我们理解文化的差异,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常见动物词汇 文化内涵 英汉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媒介,没有语言便没有文化。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依据的。语言以文化作为自己雄厚的“底座”,才能随着人类的进步、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徐鹏:93)
  文化是一个民族特征的反映,由于人类生理结构及自然环境的大致相同,使不同文化之间会产生重叠(共性),另外,又由于小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宗教文化环境等的不同,又产生了文化之间的差异。因此“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文化上的差异在语言上必定有其表现,而不同语言使用上的差异也必定能从文化上找到其根源”。(徐鹏:94)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动物词汇。但其承载的文化背景、伴随意义、感情色彩和修辞意义却并不完全一致。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决定不同语言中相应词语的文化内涵可能一致,或完全不同,或有同有异。(徐鹏:96)
  二、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
  1.相同的词汇,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
  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人们时常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而把它们同一定的品质或特征联系起来,自然会产生相同的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它们相同的文化喻义。如:“as stubborn as a mule”(像骡子一样固执),“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as chirpy as a sparrow”(像麻雀般嘁嘁喳喳不停),“as timid as a mouse”(胆小如鼠),“as slow as a snail”(慢得像蜗牛似的)。
  2.相应词汇,文化内涵此有彼无。
  由于东西文化传统迥然不同,有些动物在一种文化中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而在另外一种文化语境中却平淡无奇,或毫无文化意义,从而造成词汇语义空缺现象。
  鹤(crane)在英语中虽有颈长而具有“伸长脖子”的引申含义,却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意义。而在汉语中却是长寿的象征,如“鹤发童颜”、“松鹤延年”,另外含有“归隐”之意,如“闲云野鹤”,表示自由自在,不受红尘俗世所扰。
  龟(tortoise)在汉语中有长寿之意,另外用来比作其妻有外遇的丈夫。骂人时“王八”、“乌龟王八蛋”则是极大的侮辱。而英语中“tortoise”只是一种不起眼,爬得慢的动物而已。
  中文中的鸡与“妓女”的“妓”谐音,现已成为“妓女”的代名词。与此对应,鸭子便成为“男妓”的代名词。而英语中“chicken”和“duck”则无此意。
  蚕产于中国,在中文里表示无私奉献,常用来比喻教师。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英语中silkworm则不会产生这样的联想意义。
  喜鹊(magpie)在汉语中是个“吉祥鸟”,因它的声音清脆响亮,使人有喜悦的感觉,相反,乌鸦则是“不祥鸟”,只是因为它常在坟头活动,使人们对它产生厌恶的感觉。杜鹃(cuckoo)在汉文化中是令人伤感的动物。“杜鹃啼血”源于中国的神话故事,在英语中它们都没有这样的内涵。
  同样英语中有些词汇的文化内涵是汉语没有的。如,beaver(河狸)产于北美洲,生性好动,善啮树筑巢,技艺高超,故“an eager beaver”(卖力的河狸),常被比喻为“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但喻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常带贬义。“Chicken”形容胆小,是个“懦夫”。“A visit by stork”(鸟作客)指“孩子诞生”。(徐鹏:98)“goat”受希腊文化影响在西方代表色魔,讨厌的家伙和愚笨,如“play the goat”(做蠢事),“old goat”(好色之徒,讨厌的家伙)。
  3.相应词汇,文化内涵各不相同。
  不同民族心理因素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最典型的例子非“龙”和“dragon”莫属。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古代华夏民族崇拜的图腾,是吉祥高贵的象征,封建帝王把它当做自己的真身。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动物于一身,是一种能乘风飞天,腾云驾雾,潜水入海,神奇虚幻的神灵之物。它有极其鲜明的个性,代表着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词语,如“龙凤呈祥”、“乘龙快婿”、“车水马龙”、“鲤鱼跳龙门”等。(朱艳红)“望子成龙”是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成为栋梁之才。
  英语中的“dragon”则代表着邪恶和破坏,或是宝藏的守护神。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它是一种能够从嘴里喷火,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蛇尾的怪物,《圣经》中“dragon”是罪恶的象征,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口语中,则指此人凶狠,令人讨厌,如“a dragon lady”,或“This woman is a dragon.”。
  对英美国家的人来说,狗既可以用来看门或打猎,又被视为人的伴侣或宠物,所以多数与狗有关的词汇是含有褒义或中性的。如“a lucky dog”(幸运的家伙),“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be top dog”(处于支配地位,优胜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都有得意时),“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渡过难关)。但有时也用于贬义,指邪恶的人或叛徒,如“treat somebody like a dog”(虐待某人),“live a dog’s life”(过着很悲惨的生活)。但总体上“dog”是沿着褒义的方向发展的。在汉语中,狗是令人讨厌的动物,是低人一等的,常带有贬义。如“丧家犬”、“落水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狼心狗肺”等。
  在西方文化中,“owl”(鹰)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因此有“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as grave as an owl”(摆出一副严肃的神气,板着面孔)。在汉语文化中猫头鹰则是凶恶的征兆,中国人常将其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视为不祥之鸟。只要看见猫头鹰就意味着死人或厄运的到来。例如“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
  蝙蝠在汉文化中,因为与“福”谐音,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西方人对“bat”则无好感,常与坏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as blind as a bat”(眼力不济,有眼无珠),“crazy as a bat”(像蝙蝠一样疯),“has bats in the belfry”(发痴,异想天开)。
  4.不同词汇,文化内涵相同或近似。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物质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宗教文化环境不同,不同民族语言的比喻方式和喻体使用往往不同。(徐鹏:112)
  中国人以牛耕为主,所以常以牛比喻埋头苦干、无私奉献、老实本分、力大无比、倔强,如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英国人主要以马耕地,很少用牛耕地,所以马就被赋予中国牛的各种精神。如“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eat like a horse”(牛一般的胃口,狼吞虎咽),“work like a horse”(像牛一样地干活),“talk horse”(吹牛),“take the horse to the water”(牛不喝水强按头),“He is really a willing horse.”(它是一头老黄牛。)
  虎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百兽之王,代表着勇敢、凶猛、威严,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或俗语与虎有关,如“放虎归山”、“龙争虎斗”、“如虎添翼”、“虎视眈眈”等。英国由于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对虎不熟悉,却对狮子比较了解,所以英语中以lion组成的词语和习语可以用汉语的“虎”替换。“the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as majestic as a lion”(如老虎般威风),“beard the lion in the den”(虎口拔牙),“One should not twist the lion’s tail.”(老虎屁股摸不得。),“the lion’s mouth”(虎穴),“come in like a lion,go out like a lame”(虎头蛇尾)。
  此外,如汉语英语中用不对等的动物作喻体的比喻还有很多,如“As stupid as a goose”(蠢得像猪),“like a drowned rat”(像落汤鸡),“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像热锅上的蚂蚁),“like a duck to water”(如鱼得水),“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birds of a feather”(一丘之貉),“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卵),“to warm a snake in one’s bosom”(养虎遗患),“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等。
  三、结语
  通过对汉英语言中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它们被打上文化的烙印,也因此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喻义。因此我们在学习动物词汇的本义的同时,应当研究和挖掘它们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这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有效交流和沟通,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会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鹏.修辞和语用――汉英修辞手段语用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朱艳虹.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赵媛娜,何木英.英汉语中动物词语的联想意义对比[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刘可.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喻意对比分析[J].才智,2010,(23).

推荐访问:英汉 词汇 内涵 常见
上一篇:《追忆似水年华》中的花卉意象刍议 意象油画与抽象油画
下一篇:[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施用肥效试验总结]施可丰复合肥价格大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