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辨证论(施)治这个茨木【漫谈中医的辨证(十一)】

来源:医学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9-09-06 点击:

  (三)辨脾病证候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统血。“运化”,即转输、消化、吸收之意,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是指能将胃所受纳并经初步消化的水谷(饮食)精华,转化为气血津液,输运并供养全身。所以《内经》说:“脾为胃行其津液。”若脾运不健,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形体消瘦,倦怠乏力等症状。脾运水湿(液),是指脾能将水谷中多余的水分转输到肺、肾,从而化为汗、尿而排出体外。若脾运失常,会导致水液内停,形成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发生水肿。
  脾统血,是指脾能控制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而不至于溢出脉外。若脾虚而统摄失司,就会引起便血、尿血、崩漏、紫癜等出血现象。此外,脾主升清,喜燥恶湿,与胃相表里,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等,均是脾之生理功能,脾病的临床表现,与这些功能的失常有密切关系。
  脾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且以虚证为多。虚证多因饥饱不时、劳倦失宜、思虑过度,或病后失调等因素所致,常见证候如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气下陷、脾不统血以及脾阴虚证等;实证多因外感寒湿或湿热所致,常见的证候有寒湿困脾或湿热蕴脾等。又因脾虚不运,则水湿不化,故脾虚多与湿有关,出现本虚标实的证候。
  1.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大便稀薄、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淡黄,舌淡苔薄等,称为“脾不健运”。如水湿不行,还会出现面浮足肿,甚者肥胖。其辨证的重点,是在气虚共有症状的基础上,见有食少、腹胀、便溏的脾虚症状。如慢性肝炎、肾炎、肠炎等许多疾病的过程中,都可以见到脾虚的证候。
  2.脾气下陷证本证是在食少、腹胀、便溏、气短无力等脾虚证的基础上,见有脾气不升,清阳下陷的症状,如头晕目眩,面白无华,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久痢,甚或脱肛,或小便浑浊如米泔,或子宫下垂等。舌淡苔白,脉缓或弱。总之,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与脾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3.脾阳虚证脾阳虚是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因此,脾阳虚在临床的表现是,既有脾气虚的症状,又有“阳虚生外寒”的虚寒现象。如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食后胀甚,大便稀薄,气短乏力,倦怠神疲,或肢体浮肿等,属于脾虚气弱的表现,同时还见有畏寒肢冷、腹痛隐隐,喜暖喜按,或白带清稀量多等虚寒之象,并见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症。如慢性肠炎、肾炎等可见此证候。
  4.脾不统血证脾所以不能统血,是因为脾气虚损,无力固摄之故,在临床除见到出血之外,还能见到脾虚和气血不足的症状。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月经过多、崩漏等,伴见面色萎黄或苍白,气短无力、食少、便溏、头晕目眩、舌质淡白、脉细无力等症状。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溃疡病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常可见到脾不统血的证候。
  5. 寒湿困脾证中医认为,脾主湿而又恶湿。“主湿”,是指脾的运化水湿;“恶湿”,是说湿邪最能阻遏脾阳,影响其运化功能。因此,有脾“喜燥恶湿”之说。脾虽恶湿,但因其又主湿,所以最容易受到湿邪的侵犯。
  寒湿困脾,又名湿困脾阳、寒湿中阻、太阴寒湿证。多因涉水淋雨,居处潮湿,天气阴雨连绵等,以致寒湿内侵伤中;或因过食生冷瓜果而致寒湿内停中焦;或因素常嗜肥甘厚味,湿浊内生,因阻中阳所致。外湿与内湿可以互为因果,从而导致寒湿困阻,脾运失健。
  湿邪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舌苔腻,寒湿困脾,则为白腻。同时见有胸闷,脘腹胀满,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口中黏腻不适,或口淡无味,或口中发甜,大便溏薄,头昏体重,或肢体肿胀,或妇女白带增多。脉濡缓或沉细。
  本证与脾虚证都有食少、腹胀、便溏等症状,但本证以苔腻,纳呆,身体困重,便溏不爽等湿性重浊黏滞的特点为主要依据,其证属实;脾虚证则是疲乏无力,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等脾不健运的症状为特点的,甚证属实。也有脾虚挟湿,虚实兼夹者,就舌象而言,则以舌淡苔腻为重要特征。临床宜详为审察。
  6.湿热蕴脾也称为中焦湿热或脾经湿热,多因嗜食厚味肥甘,过度饮酒,酿成湿热;或湿阻中焦,积久化热;或外感湿热之邪,内侵伤中,以致内蕴脾所致。故习惯上也称为“脾胃湿热”证。
  本证以舌苔黄腻为重要特征,除见有上述寒湿困脾的症状外,突出见有口苦且干但不喜饮,小便短赤,大便黏滞臭秽,或夹黏液、脓血,可有低热但汗后不退,脉濡数或滑数等症状。也可出现黄疸。
  需要指出的是:湿邪困脾以重浊、黏滞的症状为共见,以有无热象而分辨寒湿或湿热;又因脾与胃关系极为密切,故脾与胃病的症状有时常并见,难以截然分开。临床中,急性肠胃炎、急性菌痢、急性传染性肝炎、原因不明的低热等病,常可见到湿邪或湿热困于脾胃的证候,胆囊炎、胰腺炎等也可出现这种情况。
  在夏季,有些患者见有胸闷、不思饮食、口苦黏腻、小便黄赤、四肢困重无力、舌苔黄腻,或者伴有低热等症状,但实验室任何检查均无异常者,则可能因气候影响,消化功能障碍的“湿阻”所致,按脾胃湿热辨证施治,常有效果。此外,中医所说的“(疒主)夏”,表现为每到夏季则食少、疲乏、低热,秋凉后诸症即逐渐消退者,也常按湿邪困脾或脾胃湿热证施治而获效。
  脾病辨证举例
  应××,男,4岁。
  血尿18天。发病之初面目及下肢浮肿,继而腹部胀大,小便减少,呈粉红色,时有腹痛,精神不振,胃口不好,头晕。曾服祛风、利湿、凉血止血的中药半个月,浮肿消退,血尿反见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濡,面色(白光)白。
  查:体温37.7℃;血压90/60毫米汞柱;尿液:红细胞+++,蛋白±,白细胞±。
  辨证:脾不统血。治法:补脾摄血,兼顾滋阴养血,凉血止血。处方:黄芪15克,党参、白术、当归、赤苓、阿胶(烊)、丹皮各9克,小蓟、地榆各15克,蒲黄9克(包煎),甘草梢3克,知柏地黄丸9克(分吞)。
  服上方5剂,血尿消失。继守原方加减治疗月余而愈。
  按:本例以血尿为主症就诊,血尿多因热移膀胱血分所致。但本例患者尚兼见食少、神疲乏力、头晕、面(白光白)、舌质淡等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症状,故辨证为脾不统血。治用黄芪、白术、党参、甘草等健脾益气为主,又加当归、阿胶等养血,小蓟、地榆、蒲黄、丹皮等凉血止血。但蒲黄、丹皮两味药,于止血中尚有活药的作用,可防止补血止血引起血瘀的弊端。由于血尿日久而致血虚,进而引起肝肾不足,故而又加知柏地黄丸,以滋肝肾、清相火。全方补脾益气以恢复摄血之功;滋阴养血以增强固涩之力;清热凉血以达到止血之效,用药可谓寒温互济,止中有行 ,面面俱到,因而疗效显著。
  宛××,女,成人。
  自诉大便溏薄已数日,日行3~5次,如糜粥状而不爽,脘腹满闷,腹痛绵绵,食欲不振,四肢疲软,苔白腻,脉濡。辨证为湿困脾胃,治用芳香快脾之法。处方:
  藿香、佩兰、茯苓、半夏各9克,陈皮6克,木香、厚朴、蔻仁(后下)各3克,六神�12克。
  按:本例腹泻不爽、脘部痞闷、腹痛、舌苔腻,说明湿邪困脾。食欲不振与四肢无力,也可见于脾虚证,但本例是与湿邪困脾的症状同时并见的,故辨证为湿困脾胃。治疗原则以芳香化湿药为主,如藿香、佩兰、半夏、陈皮、厚朴等;同时用茯苓、神�健脾消食,以为辅助。

推荐访问:辨证 漫谈 中医
上一篇:妇科第一方_最早的妇科著作
下一篇:深入推进的新的伟大工程_“一二三四五”工程深入推进消防“三基”建设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