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左半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是

来源:会考 发布时间:2019-04-18 点击:

  [摘要]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肠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结肠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结肠癌; 病因学; 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5.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328-01
  [Abstract] Colon cancer is a common m alignancy,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colon cancer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lifestyle and dietary habits changes. A variety of risk factor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lon cancer.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advances in etiology research of colon cancer.
  [Keywords] colon cancer; etiology; tumor
  
  结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增加,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1]。因此,我们必须对其病因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制定切实可行的病因预防措施,以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本文就结肠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结肠癌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结肠癌有家族聚集现象,家族性结肠癌史是结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与遗传有关的结肠癌主要有两种形式: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2、3]。瑞典的一项研究表明,当父母患有结肠癌时,其子女罹患结肠癌的危险性也增高;当兄弟姐妹中有人患有结肠癌时,其患结肠癌的危险性也增加[4]。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白种人结肠癌发病率是43.90/10万,黑人是50.40/10万,华裔美国人为38.60/10万,美国印第安人16.40/10万,西班牙裔美国白人29/10万,非洲白人18.70/10万,非洲黑人2.20/10万,不同种族间发病率的巨大差异提示结肠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5]。
  2 饮食因素 研究表明,结肠癌的发生不但与遗传有关还和饮食因素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低膳食纤维、高蛋白及脂肪的摄入以及必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都是结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通过以下机理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膳食纤维可吸收水分、增加粪便量、稀释肠内致癌物浓度,加快肠蠕动缩短粪便通过大肠时间,从而减少肠内的致癌物与肠粘膜接触的机会;此外,膳食纤维还能抵抗体内消化酶的降解,使粪量增多而稀释结肠内致癌物质,吸附胆汁酸盐,被细菌酵解后产生。
  短链脂肪酸而降低肠道pH阻碍癌细胞的生长,而膳食纤维摄入过少将促进结肠癌的发生。研究发现结肠癌的发生与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入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它是导致结肠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会使排入肠道的胆汁酸增加, 而小肠对胆汁酸的重吸收能力有限,使其在结肠中的浓度也增加,肠腔中高浓度的胆汁酸具有致癌作用,其致癌的可能机制为:①改变结肠粘膜细胞极性,促进结肠细胞增生的同时也促进癌细胞的增生;②导致DNA损伤,基因功能改变;③直接干扰DNA代谢,改变基因功能;④进入肠道的胆汁酸被肠道细菌分解成二级胆酸,而二级胆酸是一种致癌物,其作用于肠粘膜使受刺激的肠粘膜易于癌变;⑤抑制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增生,降低免疫功能。总之,大量的研究表明,低纤维、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是结肠癌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6、7]。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机体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研究表明适量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的摄入能显著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具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维生素A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以及抗氧化功能有关。维生素D通过调节基因转录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和生长,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维生素D还可增加钙的摄入量达到预防结肠癌的目的,钙与结肠癌发病的危险性呈负相关,可能的机制是钙通过与次胆酸结合,并使游离脂肪酸在肠道内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减少这些化合物对结肠粘膜的刺激和毒性作用,从而降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另外,维生素E、 C以及β胡萝卜素也具有抑制结肠癌发生的作用,这可能与这些抗氧化性维生素具有清除自由基和阻止某些致癌物的形成作用以及影响肿瘤细胞能量代谢抑制细胞生长有关。近年来,微量元素与结肠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锰、钻、铁、铜、硒、钾、镁、锌、锗等与结肠癌发生呈负相关, 尤其是硒对结肠癌发生起到抑制作用[8,9]。
  总之,饮食因素是对结肠癌发生影响最为明显的环境因素,研究发现富含饱和脂肪的动物脂肪与结肠癌的发生关系比较密切,而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对结肠癌发病具有抑制作用,原因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多种成分,既有各种微量营养素又有多种具有抗癌特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同时又富含膳食纤维可预防结肠癌的发生。饮食因素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习惯可有效地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3 生活习惯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吸烟和饮酒等生活习惯也和结肠癌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体育锻炼可以刺激肠蠕动,从而减少致癌物质在肠内的滞留时间,同时也可增加淋巴细胞、NK细胞和白介素等物质的活性,增强机体抵抗肿瘤的能力,适度的体育锻炼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但吸烟与结肠癌关系还还存在争议,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10]。饮酒是结肠癌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但饮酒导致结肠癌发病的机制尚未阐明。此外,便秘也是结肠癌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便秘使机体不能及时将肠道中的致癌物质排出体外,从而使其在肠道中长时间滞留与肠道粘膜接触时间延长,增加了致癌的危险性。
  4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炎性肠病等与结肠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可导致肠粘膜反复的破坏和修复从而引发癌变。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基因的突变,如p53、bcl-2、APC和MMR等基因的突变。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是肠癌的癌前病变,已证实有多个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改变参与其中,如APC、p53、p16、DCC等,多个基因改变的相互作用使正常粘膜发生癌变;肠道疾病是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1]。此外,结肠腺瘤虽是腺上皮的良性肿瘤,但其也具有较大的癌变倾向是结肠癌的一个危险因素。腺瘤癌变主要与其组织学类型、异型增生程度、腺瘤的大小、形态和数量有关。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多发腺瘤较之单发腺瘤的癌变危险性要大;腺瘤的异型增生程度越高,癌变的危险越大;腺瘤的大小与癌变率呈正相关;无蒂息肉型腺瘤,尤其是平坦型腺瘤癌变的危险性较大[12]。近年来,研究发现胆囊切除术与结肠癌的发生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生理情况下胆囊具有储存、浓缩胆汁并调节胆道内压力的功能。胆囊切除后,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昼夜不停地进入肠道,这样就使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以及与肠道细菌接触增加,从而导致胆盐池中一级胆汁酸的比例减少,二级胆汁酸的浓度增高。研究显示胆汁酸尤其是二级胆汁酸致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结肠癌的发生。
  5 其他因素 结肠癌的发生除与上述因素有关,还和其他一些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例如,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和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紧张的心理因素及不良情绪会造成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胃肠蠕动减慢,造成食物残渣在肠腔停留时间延长,使更多的致癌物被吸收而致结肠癌;另外,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也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使其对某些突变的上皮细胞的监视清除能力减弱或丧失。此外,肥胖、血吸虫病史、阑尾切除史、糖尿病、肠外肿瘤史、放射线损害以及环境中的致癌物质等亦是结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结肠癌的病因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明确了一些与结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但研究结果并不完全相同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结肠癌是由遗传、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结肠癌的病因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制定病因预防的一级预防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进而完善结肠癌的三级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改善结肠癌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Senore C, Malila N, Minozzi S, Armaroli P. How to enhance physician and public acceptance and utilisation of colon cancer screening recommendations[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10 ,24(4):509-20.
  [2] Daley D.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lon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s by using genome-wide scans[J].Methods Mol Biol, 2010,653:3-21. [3] Lau PC, Sung JJ. Flat adenoma in colon: two decades of debate[J].J Dig Dis, 2010, 11(4):201-7.
  [4] Planck M, Anderson H, Bladstr?m A, M?ller T, Wenngren E, Olsson H. Increased cancer risk in offspring of women with colorectal carcinoma[J]. a Swedish register-based cohort study,Cancer, 2000 ,89(4):741-9.
  [5] Greenlee RT, Murray T, Bolden S, Wingo PA. Cancer statistics, 2000[J]. CA Cancer J Clin, 2000,50(1):7-33.
  [6] Gr?ber U. Vitamin D--an old vitamin in a new perspective[J]. Med Monatsschr Pharm, 2010,33(10):376-83.
  [7] Klimczak A, Kubiak K, Cybulska M, Kula A, Dziki, Malinowska K. Etiology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antioxidant barrier of the organism[J].Pol Merkur Lekarski, 2010,28(165):223-6.
  [8] Pendás-Franco N, Aguilera O, Pereira F, González-Sancho JM, Mu?oz A. Vitamin D and Wnt/beta-catenin pathway in colon cancer: role and regulation of DICKKOPF genes[J]. Anticancer Res, 2008 Sep-Oct;28(5A):2613-23.
  [9] Larsson SC, Orsini N, Wolk A. Vitamin B6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J].JAMA, 2010 Mar 17,303(11):1077-83.
  [10] Massarrat S. Smoking and gut[J].Arch Iran Med. 2008,11(3):293-305.
  [11] Lukas M.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s a risk factor for colorectal cancer[J].Dig Dis, 2010,28(4-5):619-24.
  [12] 吕愈敏.大肠癌癌前病变研究进展[J].新医学,2003,7(34):405-407.

推荐访问:研究进展 结肠癌 病因学
上一篇:护理人员培训需求调查表如何填 社区护理人员岗位需求调查与培养方式
下一篇:【马斯洛理论在SCI后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