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分析报告

来源:事业单位 发布时间:2020-07-31 点击:

 中国银行业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 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 1 页 共 89 页

 目 录 第一部分:金融市场宏观情况分析 ...................... 1 I 当前金融行业运行分析 ............................... 1 一、银行货币运行分析 ................................... 1 二、价格指数、消费指数与利息分析 ....................... 3 (一)8 月份企业商品价格较上月小幅回升 0.6%.................................... 3 (二)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与利率分析 ..................................................... 4 三、中国外汇市场运行分析 ............................... 6 四、保险市场运行分析 ................................... 7 五、全国期市市场交易分析 ............................... 8 II 当前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10 第二部分:银监会政策走势分析 ....................... 12 一、银监会将从四方面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 ...... 12 二、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 14 三、银监会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宏观调控为契机 不断改善内控 和风险管理 ............................................ 15 四、银监会全面实施监管收费制度 ........................ 17 五、央行银监会禁止商业银行限制助学贷款规模 ............ 18 第三部分:国内商业银行分析 ......................... 20 I 银行上市专题分析 .................................. 20 一、交通银行上市提速 .................................. 20 第 2 页 共 89 页

 二、中国银行股改战略分析 .............................. 26 三、建行上市分析 ...................................... 30 (一)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历程 ......................................................3..0. (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分析 ......................................3..5 II 主要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动态分析 ...................... 40 一、中国银行 .......................................... 40 (一)中国银行积极打造学习型银行 ......................................................4..0. (二)中行“债券宝”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4..2 (三)中国银行首期次级债券正式上市流通 ............................................... 2 (四)中国银行前 6 月实现营业利润 328.55 亿元 .................................... 2 (五)中国银行股改工作按既定方针稳步推进 .......................................... 3 二、中国农业银行 ....................................... 4 (一)农行披露2003年年报信息 ........................................................... 4 (二)农业银行上半年整肃行风出效益 ....................................................... 5 三、中国工商银行 ....................................... 6 (一)工商银行酝酿建设新的内部管理机制 ............................................... 6 (二)工商银行基金代销额居同业首位 ....................................................... 9 (三)中国工商银行大举进军现金管理业务 ............................................... 9 四、中国建设银行 ...................................... 11 (一)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1. 第 3 页 共 89 页

 (二)建行个银业务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 ...........................................1..2 (三)中国建设银行全面展开资产业务和内控管理现场检查 ...............14 (四)建设银行成功发行 150 亿元次级债券 ...........................................1..5 五、中国交通银行 ...................................... 15 (一)交通银行与汇丰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1..6 (二)交通银行上半年改革取得新进展 ..................................................1..7. (三)交通银行获准开办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 ..................................1..8 III 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业务动态分析 ...................... 20 一、招商银行 .......................................... 20 (一)招商银行再获“中国上市公司十强”称号 ..................................2..0 (二)招商银行2004年半年报评析 ..................................................2..0. 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 22 (一)2004 年中期主要财务指标 ............................................................2..2.. (二)浦发银行获准开办衍生产品交易业务 ...........................................2..2 三、中国民生银行 ...................................... 23 (一)中国民生银行喜获三项业务资格 ..................................................2..3. (二)民生银行计划发行 60 亿元次级债 ................................................2..3. 四、深圳发展银行 ...................................... 25 (一)新桥投资正式入主深发展 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 5 (二)深圳发展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 5 第 4 页 共 89 页

 (三)深发展 2004 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指标 .............................................2..7 五、华夏银行 .......................................... 27 (一)华夏银行拟增发 8.4 亿 A 股 .........................................................2..7.. (二)华夏银行经营业绩评析 ..................................................................2..7.. 第四部分:银行业发展热点分析 ....................... 30 一、2004 年上半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降”明显 . ..... 30 二、商业银行有望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 30 三、银监会全面实施监管收费制度 ........................ 32 四、中国建行股份创立三大国企 80 亿入股建行股份 ......... 33 五、浙商银行正式开业 .................................. 33 第 5 页 共 89 页

 银 行 第一部分:金融市场宏观情况分析 I 当前金融行业运行分析 一、银行货币运行分析 8 月份货币供应增速减缓 贷款同比明显少增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8 月份我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 , 主要特点为:

 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速度减缓; 主要品种贷款同比均明显 少增, 储蓄存款继续少增;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稳 定。

 广义货币供应量 M 2 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8 月末广义货币 M2 余额为 23.97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3.6%,增幅比上月末低 1.7 个百分点。狭义货 币 M1 余额为 8.91 万亿元, 增长 15.1%,与上月末基本持平。

 消除季节因 素后,8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月环比增长速度折年率为 6.5%,与上月 持平. 8 月末流通中现金 M 0 的余额为 1.95 万亿元。当月现金净投放 109 亿元, 同比少投放 136 亿元。

 贷款增速有所回落 , 人民币新增贷款同比少增 1651 亿元。8 月末, 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含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并表余额为 18.22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4.5%,增幅比上月末下降 1.4 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 余额 17.1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4.1%,增幅比上月回落 1.4 个百分点;消 除季节因素后的月环比折年增长率为 7.2%。

 8 月人民币新增贷款 1157 亿元, 同比少增 1651 亿元。其中, 当月新 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 340 亿元, 同比少增 1297 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 ―1―

 银 行 747 亿元, 同比少增 590 亿元。

 8 月末, 外币贷款余额为 1344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0.3%,比上月回落 2.5 个百分点,8 月份当月外币贷款 6 亿美元, 同比少增 24 亿美元。

 前 8 个月外币贷款累计新增 156 亿美元, 同比少增 34 亿美元。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速下降 , 储蓄存款增幅连续 7 个月下降。

 8 月 末, 全部金融机构 ( 含外资机构 ) 本外币并表的各项存款余额为 24.53 万 亿元, 增长 16.7%,增幅同比下降 4.2 个百分点。其中 , 本外币并表的居 民储蓄余额为 12.14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3.8%,增幅同比下降 4.1 个百分 点;本外币并表的企业存款本月末余额为 8.37 万亿元, 增长 17.2%,增 幅同比下降 4 个百分点。

 8 月末,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 23.25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7.6%,消除 季节因素后的环比折年率为 12.5%,比上月末下降 2.6 个百分点。

 其中, 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 11.4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5.3%,比上年同期低 4.7 个百分点, 比上月末低 0.6 个百分点 , 增长幅度已经连续 7 个月回落。

 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 2280 亿元, 同比多增加 75 亿元。其中 , 居民储蓄存款增加 236 亿元, 同比少增 428 亿元;企业存款增加 771 亿 元, 同比少增加 89 亿元;财政和机关团体存款增加 816 亿元, 同比多增 加 550 亿元。

 8 月末外汇存款 1549 亿美元, 比上月增加 12.3 亿元美元, 同比多增 7.8 亿美元。

 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额有所减少 , 市场利率基本稳定。

 8 月份, 我 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 10500 亿元, 比上月减少 809 亿元, 日均成交 477 亿元, 日均成交比上月下降 7.1%;比上年同期减少 9645 ―2―

 银 行 亿元, 日均成交同比下降 50.3%。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 2.34%,比上月略高 0.01 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 2.31%,比上月低 0.03 个百分点。

 8 月末人民币汇率为 1 美元兑 8.2766 元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 定。

 附件: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与总负债情况 截至 2004 年 6 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 29.75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4.7%。分机构看,国有商业银行资产 总额 16.10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9.8%;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 4.33 万亿元,增长 26.8%;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 1.53 万亿元,增长 18.1%;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 7.79 万亿元,增长 18.8%。所有银行 业金融机构中资产总额增长最快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增速高于平均水 平 12.1 个百分点。

 2004 年 6 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负债总额为 28.65 万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5.1%。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负债总额 15.45 万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0%;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总额 4.20 万亿元, 增长 27.2%;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 1.48 万亿元, 增长 18.2%;其他类 金融机构负债总额 7.53 万亿元,增长 19.5%。

 二、价格指数、消费指数与利息分析 (一)8 月份企业商品价格较上月小幅回升 0.6% 中国人民银行 9 月 13 日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 ,8 月份企业商品价格 较上月小幅回升 0.6%,较上年同期升 9.5%;前 8 个月企业商品价格较 上年同期升 8.6%。

 ―3―

 银 行 报告显示, 小麦、玉米价格回升势头较猛 , 原粮和成品粮价格总体平 稳回升。

 小麦价格较上月升 1%,较上年同期升 33.1%;玉米价格较上月 升 1.1%,较上年同期升 21.4%;原粮价格较上月升 0.2%,较上年同期 升 27%;成品粮价格较上月升 0.2%,较上年同期升 25%。

 钢材价格较上月升 3.1%,较上年同期升 19.8%。其中, 螺纹钢、角 钢和线材价格升幅较大 .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化肥价格较上月升 2.2%,较上年同 期升 10.5%;农药价格较上月升 0.3%,较上年同期升 3.1%。

 能源价格持续上升。

 原煤价格较上月升 1.5%,较上年同期升 40.1%; 原油价格较上月升 0.6%,较上年同期升 10.4%;成品油价格较上月升 2.6%,较上年同期升 18.1%;电价较上月升 1.1%,較上年同期升 5%。

 企业商品价格是由人民银行编制的反映企业间商品交易价格变动 趋势和程度的综合物价指标 , 商品调查范围涵盖全社会物质产品。调查 的价格是企业间在第一次批发环节集中交易的价格 , 对于部分不通过批 发商而直接销售给用户的商品 , 则是厂商的出厂价格。

 (二)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与利率分析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8 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较上年同期增长 5.3%,虽然低于普遍预期的 5.4%,但与 7 月份 5.3%的增幅持平。有关专家认为 ,5.3%的数字与上月持平 , 是否加息仍需 继续观察。

 8 月份 CPI 的涨幅仍维持在 1997 年 2 月以来的高点 , 当时 CPI 涨幅 为 5.6%。中国今年全年 CPI 涨幅目标为 3%。包括 8 月份在内, 中国实际 利率已连续 9 个月为负. 中国基准利率为人民币 1 年期存款利率 , 该利率 ―4―

 银 行 目前为税前 1.8%。此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 , 是否加息就要 看 8 月份的宏观数据。这一句话在近期使业界产生了对 CPI 数据的极度 敏感。

 对此, 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

 他说:“对 加息, 不要有任何市场恐慌的表现 , 加息和不加息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 , 在之前的很多研讨会上 , 已经有专家讨论了在什么情况下加息或者不加 , 好或者不好。当然, 虽然 5.3%的增幅还是比较高 , 但比预期的 5.4%要低, 与上个月持平 , 这也说明了这里面没有恶化的因素。

 ” 李扬认为 , 其中货币供应和信贷的数字较低 , 这是两个非常紧张的 数字, 货币变化在未来的市场才会有实际影响。

 这些数字中 , 价格有涨有 跌, 而粮食的价格仍是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 , 但主要是受到外部的冲击 较大, 是在运输上出现问题 , 所以, 物流的问题却在此显现了。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元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 不 能只看重 CPI 这个指标 , 这个指标是不足以作为决定加息的依据的 , 因 为加息的牵扯面还是很多的 , 仍然是要全盘考虑问题。

 他个人判断 , 央行 也不一定会仅仅就这个指标来作出决策。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此前表示 , 未来的宏观调控应更多采用总量 和价格的手段 , 其中包括加息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但王元龙认为 , 宏观调控采用价格手段可能行不通 , 因为中国的利 率不是市场化的 , 而价格手段却是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全局性的 , 对目 前只是部分行业过热的情况 , 价格手段似乎不太合适。如果下半年经济 增速回落, 那么加息可能反而出现紧缩。

 王元龙说:“加息后 , 储蓄存款利率上调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欲望 , 银 ―5―

 银 行 行资产中有大量的国债 , 储蓄利率上升后 , 国债价格就会下降 , 这将使商 业银行资产缩水。

 加息还会给人民币升值造成压力。

 加息的问题还是要 继续观察, 因为原先预测 CPI 在 7、8 月份将会达到高点 , 现在 7、8 月的 数据持平, 也就表明至少是有积极因素的 , 那么往后可能就会回落。

 ” 日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 , 目 前的 CPI 涨幅快到最高点了 , 未来没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 , 而是趋于回 落的。货币政策出台不能光盯一两个月的数据 , 而是应该预见性地看趋 势的发展。物价上漲趋势已经是强弩之末 ,5.3% 的涨幅并不值得太担心。

 张立群认为 , 现在要做的是防止经济下滑得太深 , 不应该再出台紧 缩的政策。因此 , 在这种情况下 , 他预计央行目前不太可能加息。

 三、中国外汇市场运行分析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 , 今年前 8 个月中国银行间 外汇市场累计成交突破 1000 亿美元。

 据统计,1 至 8 月外汇市场累计成交 1072.4 亿美元, 日均成交 6.42 亿美元。其中,8 月份 22 个交易日四种交易货币成交量累计折合 140.40 亿美元, 日均成交量 6.38 亿美元, 较 7 月上升 1.2%,同比增加 18%。

 8 月份美元成交 136.66 亿, 港币成交 18.74 亿, 日元成交 123.36 亿, 欧元成交 0.18 亿, 同比分别增长 17.9%、7.6%、77.7%和-22.6%。当月 美元小幅走低 . 月初美元日加权平均价为 1 美元兑 8.277 元人民币, 为本 月最高。此后缓慢下跌 , 月末日加权平均价以 8.2766 报收, 与上月末相 比, 下降 3 点。

 同期港币窄幅振荡。月初日加权平均价为 1 港币兑 1.0609 元人民 币, 随后开始小幅波动。期间最高日加权平均价为 1.061, 最低 1.0607, ―6―

 银 行 波幅为 3 点。期末收于 1.0607, 与上月末相比 , 下跌 3 点。日元缓慢上 升。月初日元日加权平均价为 100 日元兑 7.4412 元人民币, 随后逐波上 扬, 达到全月最高日加权平均价 7.5749 。此后振荡整理 , 月末以 7.5422 报收, 与上月末相比 , 上升 1501 点。欧元冲高回落。月初欧元日加权平 均价为 1 欧元兑 9.9741 元人民币 , 随后逐步走强 , 中旬最高上冲 10.2351, 随后开始回落 , 最低日加权平均价为 9.9313 。月末收于 9.9875, 但与上月末相比 , 仍上升 194 點。

 另据统计 ,8 月份外币拆借中介服务共成交 13 笔, 累计成交金额 2.31 亿美元。

 四、保险市场运行分析 保监会公布 2004 年 1—7 月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及市场份额 , 具体 数据如下表:

 财险公司保费收入概况 人保 4318678.01 万元 平安 628891.61 万元 太平洋 819096.93 万元 中华联合 347794.00 万元 天安 256336.39 万元 其它 526970.09 万元 注:1. 保费收入为本年累计数据 , 来源于各公司报送的《保险公司主要业务 指标月报表》 。2. 市场份额为单一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占全国财产险公司总保费 收入的百分比 ,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3. 中国人保、平安财产保费收入数据为公司 内部管理报表数据 , 未经审计 , 公司不对该数据的用途及由此带来的后果承担任 何法律责任。

 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概况 ―7―

 银 行 中国人寿股份 10091483.43 万元 平安 3347773.20 万元 太平洋 2069821.39 万元 泰康 1044405.87 万元 新华 1031624.78 万元 其它 2183277.51 万元 注:1. 保费收入为本年累计数据 , 来源于各公司报送的《保险公司主要业务 指标月报表》 。2. 市场份额为单一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占全国寿险公司总保费收入 的百分比 ,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3. 中国人寿集团保费收入数据为中国人寿集团存 续业务保费收入数据。

 4. 中国人寿股份、平安人寿保费收入数据为公司内部管理 报表数据 , 未经审计 , 公司不对该数据的用途及由此带来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 任。

 五、全国期市市场交易分析 2004 年 8 月份全国期货市场交易情况统计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 ,8 月份全国期货市场共成交期货合约 24572326 手, 成交金额为 10387.04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1.15%和 13.00%, 环比分别下降了 12.57%和 15.84%。其中, 铜、铝和豆粕同比增长幅度较 大。燃料油期货于 8 月 25 日上市后 , 交易活跃, 至 8 月底共成交合约 290750 手, 成交金额 62.83 亿元。1 至 8 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 214359302 手, 成交额 107463.28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27.35%和 81.82%。

 上海期货交易所当月成交量 4598412 手, 成交额 5023.19 亿元, 分别 占全国市场的 18.71%和 48.36%,同比分别下降了 44.10%和 10.53%,环比 分别下降了 12.34%和 15.11%.月末持仓总量 493750 手, 较上月末增长了 11.46%。1 至 8 月上海期交所累计成交量 59110096 手, 累计成交额 61705.92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27.20%和 95.95%。

 大连商品交易所当月成交量 16862206 手, 成交额 4448.73 亿元, 分 别占全国市场的 68.62%和 42.83%,同比分别增长 46.40%和 60.25%,环比 ―8―

 银 行 分别下降了 14.13%和 19.23%。月末市场持仓总量为 700142 手, 较上月 末下降了 7.97%。1 至 8 月大商所累计成交量 122118924 手, 累计成交额 38761.20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了 26.34%和 63.23%。

 郑州商品交易所当月成交量 3111708 手, 成交额为 915.12 亿元, 分 别占全国市场的 12.66%和 8.81%,同比分别增长- 39.14%和 14.14%,环 比分别下降了 3.45%和 0.15%。月末市场持仓总量为 348238 手, 环比下 降了 0.52%。1 至 8 月郑商所累计成交量 33130282 手, 累计成交额 6996.16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31.51%和 80.87%。

 ―9―

 银 行 II 当前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 8 月 9 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 下半 年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根据经济金融运行变化适时加以完善。

 报告分析认为,下半年国内国际环境仍将为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健康 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略有回落, 全年将保 持平稳较快增长; 三季度消费物价同比上涨幅度可能还会有所扩大, 四 季度物价涨势有可能趋缓。

 考虑基数等因素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增速在 三季度会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预计全年可达到预期目标。

 报告指出, 目 前宏观调控处在关键阶段, 取得的成效是初步的、 阶段性的, 基础还不 巩固。

 报告提出了下半年货币政策的六项主要工作:灵活运用数量型工 具,适度调节金融体系流动性;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更大程度地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加强窗口指导, 优化信贷结构和产业结 构;加快金融市场建设,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 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 定。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执行稳健货币政策, 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强总 量调控,同时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加强信贷投向引导, 促进信贷结构 调整,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目前,货币信贷增幅逐季回落,金融机 构贷款增势明显减缓, 人民币汇率稳定, 金融平稳运行, 金融宏观调控 已见成效。

 6 月末,广义货币余额 23.8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6.2%,增幅比上年 同期低 4.6 个百分点; 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 1.43 万亿元,同比 ―10―

 银 行 少增 3536 亿元,比 2002 年同期多增 6000 亿元; 基础货币余额 5.13 万 亿元,增长 19.2%,增幅比上年末提高 2.4 个百分点; 国家外汇储备 4706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 674 亿美元; 人民币汇率为 1 美元兑换 8.2766 元人民币,继续保持稳定。

 ―11―

 银 行 第二部分:银监会政策走势分析 一、银监会将从四方面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 今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 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得到加强, 各项业务得到较快发展,盈利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 2004 年 6 月底,全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 112 家。现有营业网点 5154 个,从业人 员 10.7 万人; 合计资产总额 15278 亿元,其中贷款余额 8488 亿元;净 资产合计 528 亿元; 总负债 14750 亿元,其中存款余额 12272 亿元。资 产流动性比例 48.63%,备付金比例 10.15%。按“一逾两呆”口径,不 良贷款余额 1049 亿元,不良贷款比例 12.36%。按照五级分类口径初步 统计,不良贷款余额 1192 亿元,占比 14.08%。112 家城市商业银行上 半年实现利润 48 亿元。

 银监会成立以后, 加大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 要求从今年 开始实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在坚持“一行一策,分类监管”原则的同 时,提出了“防险、管理、改革、发展”和“全面提高、分类管理、发 挥特色、 科学发展” 的监管思路, 要求各城市商业银行全面提高宏观意 识,全面了解金融形势,全面树立风险观念, 全面掌握监管知识,以提 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 完善公司治理, 建立良好的经营管理机制和风险 内控机制, 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步伐。

 鼓励和支持城市商业银行积极开 展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上市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联合与重组等项工 作。

 为进一步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和风 险控制机制, 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银监会将在以下方面加强对城市 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

 ―12―

 银 行 -- 加强资本约束和提足拨备, 建立审慎经营机制。

 自 2004 年开始, 城市商业银行应按照 “提高贷款五级分类的准确性 -- 提足拨备-- 做实利 润-- 资本充足率达标”的管理思路,分五年提足各项贷款损失准备。

 -- 控制关联交易, 防范贷款集中度风险。

 各城市商业银行要切实加 强对关联交易的管理, 严禁股东违规获取银行贷款, 切实防范关联交易 风险。今后,凡是新参股城市商业银行的企业应当书面承诺不从银行谋 求股东权益以外的任何利益, 银行要制定严格的关联交易控制制度和办 法,已经发生的关联交易要限期处置, 造成损失的要通过法律途径处理。

 -- 加强和改进信息披露, 提高透明度。

 各城市商业银行应在加强内 部管理和自我约束的同时, 重视对信息披露的管理, 建立有效的渠道和 机制, 逐步对公司治理、 风险管理状况、 财务状况和年度重大事项等内 容进行公开披露,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合法、合规经营,实现长期 稳健发展。

 -- 实施改造重组,加强联合,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城市商业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选择适当的发展模 式。当前以及今后几年城市商业银行主要发展方向为重组改造和联合。

 城市商业银行要通过资产置换、 增资扩股,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等手段 实施改造和重组, 综合化解历史风险, 增强抗风险能力, 提高公司治理 水平, 完善内控机制。

 在满足各项监管要求并按照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 险评级体系(暂行)

 》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 行,银监会将会逐步允许其跨区域经营。

 银监会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在整 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实施联合重组。

 通过联 合、并购的方式,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共同发展, 从而突破单个城市的限制,实现跨区域发展。

 ―13―

 银 行 二、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2004 年 7 月,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以下 简称《指引》)。这是银行监管部门首次对商业银行征信、 授信和授信尽 职调查提出详尽的尽职要求和评价标准, 对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固定 资产投资体制改革决定, 加大银行自主审贷、 自担风险责任, 规范商业 银行授信工作和防范化解信用风险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不断暴露出各类重大信贷风险案件, 给 银行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暴露了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中普遍存在的问 题,即征信、授信和授信管理缺乏规范的工作尽职要求和独立的调查评 价标准,或尽职要求不明、责任不清。因此,银监会颁布《指引》有利 于不断提高商业银行授信的科学性, 降低授信风险, 引导商业银行建立 健康的信贷文化和科学规范的操作要求。

 《指引》确立了我国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的全面覆盖性、 授信审 批双线制衡原则和授信尽职调查制度, 从授信的前、 中、后台的全过程 对尽职行为予以制度规范,指引共分 7 章 57 条,从授信的客户调查和 业务受理、 授信分析和评价、 授信决策与实施、 授信后管理和问题授信 管理等四个方面对授信尽职作了详细的规定 , 基本覆盖了商业银行授 信过程的各个主要业务环节, 对尽职调查和问责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此 外,《指引》还列出了近 200 条风险提示,主要包括主要授信种类的风 险提示、 客户基本资料清单提示、 授信业务特点分析风险提示、 非财务 因素分析风险提示、格式合同文本主要条款提示和预警信号风险提示 等,突出了授信工作尽职的全面性。

 《指引》还借鉴巴塞尔委员会的监管理念及国外银行监管的有效做 法,引入了授信尽职调查的概念, 要求各商业银行建立授信业务岗位职 ―14―

 银 行 责和建立贯穿业务发起、 决策、授信实施后管理以及问题授信等的全过 程的授信尽职调查制度,对授信业务进行调查、监控、制衡和纠偏,以 进一步增进授信业务决策的科学性。

 三、银监会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宏观调控为契机 不断改善内控 和风险管理 2004 年 7 月,中国银监会在京召开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年中工作座 谈会。会议传达了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 总结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半年 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工作, 对下半年工 作重点进行了部署。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 副主席唐双宁分别在会上 发表重要讲话。

 今年以来, 根据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统一部署, 各股份 制商业银行增强全局观念和风险意识, 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配合国家宏 观调控, 有针对性地加强贷款风险管理, 在强化资本约束机制、 调整信 贷结构、完善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 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截至 2004 年上半年, 11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余额 43317.87 亿元,比年初增加 3517.6 亿元, 增长 8.84%。存款余额 36818 亿元,比年初增加 4010 亿元,增长 12.22%; 贷款余额 27149.49 亿元,比年初增加 3088 亿元,增长 12.83%,信贷 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

 会议强调,尽管宏观调控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些 矛盾和问题仍较突出。

 对此,各股份制商业银行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 有关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稳定政策,冷 静观察;巩固成果,防止反复;区别对待,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加强 法治;统筹兼顾,远近结合;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的方针,真正把工 ―15―

 银 行 作着力点放到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

 会议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下半年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 以宏观调控为契机, 加快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重点要在 “四个结 合”上下功夫、做文章,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决策的科学 性和透明度;强化资本约束的经营理念, 积极落实审慎的资本监管制度, 建立风险自我约束机制, 各银行董事会在制订年度经营计划时, 必须充 分考虑自身资本金情况, 不得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指标; 进一步完善授 权授信管理制度,推行贷款风险集中度和关联企业授信监测与风险提示 办法;严格执行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和损失拨备制度, 对贷款迁徙情况进 行分析与预测, 加强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 要着眼长远发展, 调整业务 发展战略,创新业务品种,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银 行规避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把这次宏观 调控作为深化改革的又一动力和机遇, 努力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的长效机 制。

 二是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防止“一刀切” 。股份制商业银行 既要按照宏观调控的要求, 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贷款压下来, 堵截 银行资金流入盲目投资、 盲目扩张的领域;又要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鼓励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尤其是要积极扶持和鼓励农业、 水 利、 公用事业、 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发展, 促进银行信贷总量适度和结构 平衡。

 要有进有退, 有保有压, 坚持以追求效益和规避风险的市场化原 则推进各项工作。

 三是扎扎实实抓好降低不良资产工作,切实防止新的不良资产发 生。要继续加强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监测和考核,实行行长负责制; 建立信息平台, 控制贷款集中度、 关联交易和大客户信贷风险; 强化不 良资产核销的责任追究, 推行问责制度; 重点关注不良资产增长较多的 ―16―

 银 行 地区和机构。对不良贷款余额不减反增或不良贷款率不降反升的机构, 要解剖麻雀,分析原因,分清责任,严肃对待。

 四是尽快建立授信业务尽职调查制度, 全面落实信贷风险管理的岗 位职责。要按照《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要求,树立风险管理控 制意识,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要尽快研发风险管理模型, 建立信贷风险 的内部评级系统, 做到量化地识别、 计量和评估风险及其变化。

 随着利 率市场化,通过风险定价和资产组合等技术手段分散风险和控制风险。

 另一方面, 应尽快建立授信业务尽职调查制度, 全面落实信贷风险管理 的岗位职责。

 通过规范授信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 建立授信尽职的标准 与相应的问责制。

 五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提高自主审贷能力。

 投资体制改革对商业 银行来讲,核心在于自主审贷、自担风险。商业银行要切实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按照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 式多样、 中介服务规范、 宏观调控有效的原则和要求, 进一步掌握项目 贷款评审技术, 提高评审与决策效率, 改进信贷审批体制, 健全风险防 范和控制机制。

 四、银监会全面实施监管收费制度 从中国银监会获悉 , 从今年起银监会将对被纳入监管范围的各类银 行业金融机构收取银行业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

 收费对象包括各类 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 公司; 邮政储蓄机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银监会监管的其他银行业金 融机构。

 上述被监管机构每年第一次缴纳监管费的时间为 6 月 1 日至 7 月 1 日, 第二次缴纳监管费时间为 11 月 1 日至 12 月 1 日。2004 年被监管机 ―17―

 银 行 构第一次缴纳监管费的时间为 9 月 20 日至 10 月 20 日, 第二次缴纳监管 费的时间为 11 月 1 日至 12 月 1 日。

 关于收费标准 ,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 监管收费分为机构监管 费和业务监管费 , 具体标准为 : 机构监管费按照被监管机构实收资本的 0.08%计收, 外资银行分行按银监会核定的营运资金的相同比例计收; 业 务监管费按照被监管机构的资产规模分档递减 , 分段计收。具体比例是 : 资产在 3 万亿以下 , 按资产的 0.02%收取;3 至 4 万亿部分, 按 0.015%收 取;4 至 5 万亿部分, 按 0.01%收取;超过 5 万亿部分不计收。

 根据被监管机构 2003 年 12 月 31 日的实收资本和资产总额 , 银监会 预计, 今年监管收费总额为 50 亿元左右。

 这位负责人表示 , 实行监管收费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 有利于实现有 效银行监管 , 并且可与证监会、保监会的做法保持一致 , 避免部门间的政 策差异。

 五、央行银监会禁止商业银行限制助学贷款规模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下发通知, 要 求相关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 保证及时发放符合条件 的国家助学贷款, 对助学贷款不得设置任何规模和资金限制, 保证高校 贫困新生顺利入学。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 相关金融机构要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新政 策的宣传解释力度,全力配合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国家助学贷款管 理中心,抓紧开展辖区内各地方院校国家助学贷款招投标工作, 尽快落 实中标银行。

 各商业银行要科学测算国家助学贷款风险, 鼓励和支持各 地分行积极参加所在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助学贷款招投标工作。

 ―18―

 银 行 中标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中标协议约定的贷款需求额度, 保证高校 贫困新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及时发放到位。

 没有中标的银行, 要尽职 尽责,保证已承诺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继续按借款合同约定及时发放。

 各银监局将联合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 依法查处未按国家政策规定及 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商业银行。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鼓励农村信用社、 城市商业银行和其它中小金融 机构采取多种方式, 积极为高校贫困新生顺利入学所需路费和食宿等费 用提供生源地小额贷款支持; 已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的地区, 要完 善管理办法,为高校贫困新生顺利入学积极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支持, 扩大生源地助学贷款覆盖面; 未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的地区, 要结 合各自实际情况和高校贫困新生贷款需求特点, 尽快研究制定适合当地 实际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办法,积极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

 ―19―

 银 行 第三部分:国内商业银行分析 I 银行上市专题分析 一、交通银行上市提速 交通银行将在 A 股和 H 股市场同时发行上市, 主承销商已确定两个 发行窗口 9 月初,一直低调运作的交通银行上市工作终于初露端倪:普华永 道会计师事务所开始为其进行全面的财务核算,主承销商已最终敲定, 上市方案开始浮出水面。

 根据目前的上市方案, 交通银行将在 A 股和 H股市场同时发行上市, 筹集 200 亿元人民币。主承销商确定的发行窗口有两个区间:

 2004 年 11 月 15 日到圣诞节前,或者 2005 年元旦到春节之间。

 这宗 200 亿元的大单最终落在以下券商手中:

 A 股发行主承销商为 银河证券,海通证券出任财务顾问; H 股发行将由汇丰和高盛联合担任 主承销商,中银国际出任财务顾问。

 . “交通银行的上市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试点, 其成败与否关乎 中行、建行改革的命运。”海通证券投行部一位人士表示。

 A+H 模式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首家同时发行 H 股和 A 股的公司,交通银行的上 市将引发资本市场的一个重大变局——国有战略行业企业开始大规模 直接登陆 A 股市场,以管理层之设想, 在于由此改变 A 股市场的公司结 构。

 ―20―

 银 行 交行走向 H 股市场是必然的。交行新任董事长蒋超良日前向 《财经》 表示,金融机构必须走向国际市场, 完全按照国际市场的规则监管, 否 则公信力太差了。交行本身并不缺钱,核心资本充足率 8.43%,资本充 足率 11.6%。因此,交行上市,就是为了“主动融入国际资本市场,透 明度、信息披露完全国际化。” 关键在于,上 H 股的同时,如何对待 A 股市场。长久以来,由于 A 股与 H 股市场的割裂, 像石油、电信这样的战略性行业企业因为筹资额 的巨大,多考虑在境外资本市场进行首次融资, 之后才考虑回归 A 股市 场。

 今年 5 月上旬,一份由上海证券交易所起草的文件经中国证监会上 报国务院,“让优秀的大型企业在国内上市是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位看过这份文件的人士告诉《财经》,“证监会也很支持这种提法, 并希望通过这项举措改善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结构。

 ”据称, 此后 备受争议的宝钢增发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较原计划提前了两年开始启动。

 “中国证监会有一份名单, 宝钢列在第一位, ”一位接近证监会的 人士表示, “之后还有交通银行的上海、香港整体上市,神华集团的上 海、香港整体上市, 中石油 A 股发行,中石化整体上市等等都在计划之 中。” 来自交通银行的消息称, 交行此前上报给中国证监会的方案中, 一 直也希望能够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发行, 借助香港提升公信力, 以期融 入国际市场。

 然而这一方案在中国证监会搁置了很久, 最终中国证监会派出了高 层人士与交行沟通, 希望能够在 H 股市场发行的同时, 也在 A 股市场进 行募股。

 ―21―

 银 行 “在香港和内地同时上市非常难, 因为没有先例, 这里面有法律障 碍、政策障碍、制度障碍,”交行董事长蒋超良说。

 一位主承销商则进一步透露说, “作为交通银行来说, 在香港市场 上市肯定是快捷方便而又规范的, 但是,交通银行毕竟还是很重视监管 层的意见,于是选择了 A+H 计划。” A+H 的发行方式,最大的障碍在于定价机制:香港市场的定价方式 与全球其他金融市场一样,都采用市场化的询价方式对公司进行估值, 估值也接近全球行业标准; 上海市场首次公开上市的定价受到各种政策 面的牵制, 定价并不是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 而且又有股权分置的人 为障碍,定价显然偏高。然而按照《公司法》规定,同时发行的股票必 须同股同权同价,因此如何定价和平衡两地投资者的利益成为了交行承 销团面临的最大问题。

 与之相应,如何协调两地的发行规模也是棘手问 题之一,而按照香港联交所的规定, 新上市公司要求至少发行总股本的 15%。

 8 月 31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 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的起 草说明。《通知》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的程序、定价机制及发行方 式等问题进行了重大变革, 明确规定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应采用向机构 投资者累计投标询价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

 “这个《通知》的下发将让中国内地的证券市场有了与国际市场接 轨的条件” ,海通证券一位人士说, “交通银行的 A+H 计划也以这个 《通 知》为基础。” 按照投资银行现在设计的方案,交通银行将在 10 月最终向中国证 监会上报有关的发行材料, 获得批准后, 将进行预路演, 同时确定价格 ―22―

 银 行 范围,并开始正式的路演,用“簿记建档”( Book Building )方式进 行香港和国内市场的询价, 根据接受的订单, 最终确定发行价格, A 股、 H 股的发行价格相同。

 豁免 在几家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进程中, 建设银行一直呼声最高。

 但是 由于财务重组工作复杂, 建行的 IPO 一推再推, 交通银行则很快走到了 最前列。

 2003 年,交通银行向国务院上报了整体改革方案后, 国务院于 2004 年 6 月 14 日正式批复了交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整体方案,同意交行进行 财务重组。

 业内人士透露, 交行率先整体上市, 实际上是国务院和监管 层的整体安排, 因为直接把规模巨大、 业务复杂的四大国有银行推向国 外股市风险太大。交行的规模不到四大行中规模最小的中国银行的一 半,在引入外资和财务重组后资产质量有了相当改善, 因而更适于做试 点。

 但是对于交通银行来说, 充当这个改革的排头兵必须要越过很多挑 战。

 首先要解决的是公开辅导期问题, 一年的公开辅导期在国内市场上 从未被豁免过。一位主承销人士称,交通银行将向监管层提出豁免申请, 如果申请得到批准,交通银行将可能尽快操作上市事宜。

 除了对于辅导期的豁免, 交通银行发行 H 股还需要向中国银监会申 请豁免海外资本股权投资限额的规定。

 根据目前的规定, 外国投资者不 得拥有中国银行或金融公司 25%以上的股份。

 目前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已 拥有该行 19.9%的股份,如果不能获得这项豁免,交通银行将很难在香 ―23―

 银 行 港发行 H 股。

 不过中国银监会在去年 12 月已批准外国投资者持有平安保险最高 50%的股份。截至今年 6 月,平安保险的外资控股比率已超过 40%。业 内人士认为, 有了平安保险的先例, 交通银行的这项申请将很容易获得 批准。

 对于交通银行来说, 所有的问题都变成了时间问题。

 如果交通银行 不能在今年年内上市, 这就意味着交通银行不能以今年中报的财务数据 为基础进行发行准备工作, 而必须要以 2004 年 9 月 30 日甚至 12 月 31 日的财务数据为基础。但是今年 6 月 30 日刚刚完成的交通银行财务重 组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清查,财务数据已然清晰,出于控制成本的角度, 交通银行也希望尽快上市。

 全流通期待 对于交通银行而言,上市安排另一个需要解决也值得期待的问题 是,能否在国内采取全流通的方式。

 事实上对于困扰股市已久的股权分 置问题,早有识者指出,应对新上市公司实行全流通,通过增量改革, 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对于交通银行而言, 全流通问题则有着现实意义。

 由于在重组过程 中吸纳了来自汇丰、 社保基金、 汇金公司等性质不同的股东入股, 各家 股东对其股份的可流通性的要求不同。

 “汇丰 19.9%的外资股能否流通, 会不会出现像平安上市那样的安排, 即外资股半年后可流通, 内资不可 流通?”香港宝通控股公司董事总经理彭镜尘称。

 “从基本常识上讲, 像汇丰这样的战略投资者, 如果没有机会退出, 对他们非常不公平。

 汇丰也是上市公司, 如果不能流通, 如何向股东交 ―24―

 银 行 待?”高盛董事总经理胡祖六称,同样的...

推荐访问:分析报告 中国银行业
上一篇:农业技术人员再教育提案x
下一篇:社区银行建设演讲稿x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